2.1减数分裂学案(第二课时)2
减数分裂-第二课时教案

一、课题:《减数分裂——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能够快速地识别各种关于减数分裂的各时期细胞图,会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DNA含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理解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
3.能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3.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学习和成功的喜悦,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三、课型与课时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用具幻灯片课件,多媒体,自制教学模板五、教学重点1.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及DNA含量变化3.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六、教学难点1.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及DNA含量的变化七、教学方法1.教法减数分裂一直是教学上的难点,学生无法直接感知,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幻灯片动画播放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向学生展示自制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模板,通过观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形成深刻的表象。
另外,注重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探索交流,多鼓励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并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
2.学法在学法上,我从学生的特点,知识障碍,动机和兴趣上进行分析(1)首先是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然后在知识障碍上:对于减数分裂的过程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由浅入深的来进行分析。
(3)其次在动机和兴趣上:应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充分利用教学幻灯片、模板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2.1减数分裂 学案

第二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一学习目标和重点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4.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学习指导见《导与练》12页三、自我诊断1、下列一定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A、形态和大小都有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2、下列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3、下图中虚线表示人体内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则该过程染色体数目(用实线表示)变化正确的选项是()4.动物体内精原细胞本身的形成所经过的分裂方式是()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无丝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一个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动物,可形成的卵细胞有()A、1种 B.n种 C、2 n种 D.大于2 n种6.卵细胞和精子内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
其根本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同源染色体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7.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在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8.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与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余类推。
2.1《减数分裂》教案

2.1 减数分裂【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减数分裂的概念2.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表能力,培养一定的空间概念。
3.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
能力方面:试验设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理解生物个体产生的过程【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的数目变化。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学习其过程,注意学生的对图示的理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大家知道,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细胞增殖。
提问: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讲述:对,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分裂方式--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提问:在讲述新课以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有丝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有什么意义?讲述:有丝分裂可以保持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恒定不变。
那么,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细胞如何分裂呢?下面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讨论:1.如下所示,假设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完成,生物体下一代细胞内2.?讲述:如果精子或卵细胞内的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那问题便迎刃而解。
事实是怎样的呢?1883年比利时学者耐登在研究马蛔虫受精作用时观察到: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根据这一发现,生物学家推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否则生物每繁殖一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增加一倍。
这和我们考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
既然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染色体数目要减少一半,如何减少,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2)概念: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
甘肃省金昌一中高中生物 2.1.1 减数分裂(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金昌市一中生物导学案
依靠相互间的信赖和帮助,能够完成伟大的事业,并能有伟大的发现。
——荷马
复制完成后,细胞开始进行第一次分裂,此时的细胞,叫初级性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
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生弄清楚图上谁和谁是同源染色体,还可以利用指头作比喻,如果一个手指表示一条染色体的话,两只手合在一起,则两个大拇两个食指等相应的手指都分别是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思:。
减数分裂第2课时教案

课型:新课上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
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答: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着丝点的分裂,最后形成的卵细胞,它的染色体数目也比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不同点:每次分裂都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小的叫极体,极体以后都要退化,只剩下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是才能形成。)
无减Ⅱ
实验:P21
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有时会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这种现象称为交叉互换,容易引起生物的变异。
(指示课本中减数分裂图解相应处,教师粗略介绍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判断分裂图象
奇数减Ⅱ或生殖细胞
染 不有丝
色有配对
体偶数同源染色体有减Ⅰ
减数分裂(第二课时)优秀导学案

高二生物2.1减数分裂(第二课时)课前预习案高二生物2.1减数分裂(第二课时)课中探究案高二生物1级部第 1 页共 5 页电子教学案甲中: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乙中:EF段表示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导致细胞核内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核内DNA数目减半。
IJ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分开后的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分别进入高二生物1级部第 2 页共 5 页电子教学案A.a~e表示初级精母细胞,f~g表示精细胞形成精子B.b点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g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C.e~g细胞中一般不存在同源染色体,f点表示减数分裂结束D.d~e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e~f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卵细胞)高二生物1级部第 3 页共 5 页电子教学案高二生物2.1减数分裂(第二课时)课后巩固案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
.如图所示,甲图表示动物精巢内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图,乙图表示在上述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各)-①B.b-④C.c-②D.高二生物1级部第 4 页共 5 页电子教学案细胞A是细胞,与之相对应的曲线线段是________。
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条,与之相对应的曲线线段是________。
2C→C1姐妹染色单体高二生物1级部第 5 页共 5 页电子教学案。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
染色体
DNA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
2.画图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曲线
.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见下表)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不
同
点
分裂的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
染色体含量
染色体含量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4、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②细胞变化: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染色体行为变化(或特点)
②细胞的变化:
(3)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染色体行为变化(或特点)
②细胞的变化:
(4)四个精细胞变形成为四个精子。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四、受精作用
1.概念:
2.实质:
结果:
4.意义:
5.有性生殖后代多样性原因
课堂深化探究
一、减数分裂过程分析与比较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减数分裂 教案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⑶能力方面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作用的过程
2.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
四、教学课时:3
五、教具:
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而且涉及到很多应用方面的内容,所以安排上课的内容有3课时,必须先让学生熟记知识点,再有大量有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题目练习,才能更好接触这节课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减数分裂(第二课时)
撰写:万垒源 审定:卢华香 编号:04 2010-2-24
【学习目标】1.尝试建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模型
2.概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学习重点】学习目标1 【学习难点】学习目标2 【自主学习】
1.精子的形成: 染色体
复制 减Ⅰ 减Ⅱ
体细胞 细胞 细胞 个 细胞
变形
个 细胞个 2.卵细胞的形成
染色体 复制 细胞 细胞 个 【合作探究】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1.减数分裂第一次间期后,形成的细胞叫什么?
2.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结果,各生成了什么细胞?
3.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是由两次分裂中的哪一次分裂决定的?
4.为什么说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卵细胞形成的场所在哪里?
2、结合“卵细胞形成过程图解”,请学生讨论并归纳染色体的变化行为。
3、为什么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4、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图解”中各期异同点。
5、结合图解,请学生绘制染色体数目和DNA 含量坐标曲线图。
【重难点突破】
点;而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移两极则是减Ⅱ的主要特点。
2. 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的依据是:
a.染色体数的奇偶性;
b.有无同源染色体;
c.有无染色单体;
d.着丝点的位置。
细胞分裂中的“三中”和“三后”(注: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后期不均等分裂是区别第一极退
化
消失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3
【典题讨论】
1.(判断)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 ) 2.(判断)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 ) 3.处于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该细胞可能是( )
A.体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4.判别下列细胞所处的时期
【巩固练习】
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 )
A. 46
B. 23
C. 4
D. 0 2.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
多选
)
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
A.精原细胞
B.体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4.下图表示处于分裂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2)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__条,分别是____________。
(3)细胞中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个四分体。
(4)细胞中有___________个染色单体。
(5)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可能有_____种组合,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图是三个细胞的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⑴甲细胞处于 分裂的 期 乙细胞处于 分裂的 期 丙细胞处于 分裂的 期 ⑵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
⑶乙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 对同源染色体, 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 .细胞。
⑷丙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所代表的生物的体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