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卖油翁》 对比阅读训练题教学提纲
第13课《卖油翁》比较阅读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3课《卖油翁》比较阅读教案,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卖油翁》原文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中生字词、句式和文学常识。
2.分析卖油翁的形象特征,探讨其寓意和现实意义。
3.对比阅读《卖油翁》与《孟子·告子下》中的“力与道”论述,理解古典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比较阅读中的思维跳跃,学生可能不习惯将两个不同文本进行对照分析,找出其异同和内在联系。
-将课文中的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人行为准则,学生可能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道理。
举例解释:针对难点中的比较阅读,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比较表格,引导学生逐项分析《卖油翁》和《孟子·告子下》中关于“力与道”的论述,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将这种理解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如在学习、交友等方面体现德行的重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力与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对“力与道”的比较阅读,锻炼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强化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卖油翁》艺术魅力的同时,提升对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
5.增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核心素养目标与新课标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力与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我感觉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观点还较为片面,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讨论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也提醒我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卖油翁1教学提纲

卖油翁一、词语解释(一)语法现象1、通假字但手熟尔()2、一词多义尔:(1)尔安敢轻吾射()(2)无他,但手熟尔()以:(1)公亦以此自矜()(2)以我酌油知之()(3)以钱覆其口()(4)徐以杓酌油沥之()射:(1)善射()(2)汝亦知射乎()知:汝亦知射乎( )其:(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2)以钱覆其口( )3、古今异义(1)久而不去.()(2)但.手熟尔()4、同义词:指出相同词义的两个字,并解释。
(1)汝亦知射乎?尔安敢轻吾射!(2)吾射不亦精乎我亦无他(3) 但手熟尔唯手熟尔(二)重要词语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公:)(善:)2公亦以此自矜..(自矜:;矜:)3尝射于家圃.(圃:)4释.担而立(释:)5睨.之(睨:)6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矢:)7但微颔.之(颔)8无他..()9康肃忿然..曰(忿然:)10安.敢轻.吾射(安:;轻:)1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置:)12以钱覆.其口(覆)13徐.以杓酌.油沥之..(徐:;酌:;沥之:)14康肃笑而遣.之(遣:)二、句子翻译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尔安敢轻吾射!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5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三、内容理解文中的两个人各有些怎样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陈尧咨:;但是“公亦以此自矜”表现了陈尧咨的性格特点。
“康肃忿然曰:‘安敢轻吾射,吾射不亦精乎?’”通过、描写表现了陈尧咨、的的性格特点。
“康肃笑而遣之。
”描写表现了陈尧咨但是的特点(2)卖油翁:“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描写突出卖油翁酌油的技能和的性格特点。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描写表现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在人物塑造上采用的是的写法。
四、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这两件事,说明一个道理:五、文学常识1\《卖油翁》选自一书,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
《卖油翁》复习提纲及练习(1)(1)

《卖油翁》复习提纲及练习(1)(1)《卖油翁》复习提纲及练习⼀【字词解释】在下⾯横线上解释加点字,如善:擅长、善于。
1.陈康肃公善..。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射,当世⽆双,公亦以.此⾃矜擅长凭借⾃夸曾经在园⼦放下2.睨.之,久⽽.不去.。
见其发⽮.⼗中⼋九,但.微颔之..。
斜着眼睛看表修饰离开箭只,不过点头代词,指陈康肃公的射术3.康肃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懂得,知道精湛4.翁⽈:“⽆他..⽈:“尔安..敢轻.吾射!”..,但.⼿熟尔.。
”康肃忿然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通“⽿”,语⽓词,罢了⽣⽓的样⼦你怎么轻视5.翁⽈:“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徐.以杓.酌油沥.之,凭借倒射箭凭⼿熟的道理就放在⽤慢慢地同“勺”,勺⼦注⼊6.⾃.钱孔⼊,⽽.钱不湿。
因.⽈:“我亦⽆他,惟.⼿熟尔。
”康肃笑⽽遣之...。
从表转折于是只,不过表顺承打发代词,代指卖油翁⼆【古今异义】1.但.⼿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常⽤为转折连词。
)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安静”、“安全”、“安定”等)三【⼀词多义】1.尔:(1)尔(你)安敢轻吾射;(2)⽆他,但⼿熟尔(同“⽿”,罢了)2.以:(1)公亦以(凭借)此⾃矜;(2)以(凭借)我酌油知之;(3)以(⽤)钱覆其⼝;(4)徐以(⽤)杓酌油沥之3.射:(1)善射(射箭);(2)汝亦知射(射箭)乎;(3)吾射(射术)不亦精乎4.⽽(多为连词):(1)释担⽽⽴(表顺承);(2)久⽽不去(表修饰,可译“地”)(3)⽽钱不湿(表转折,译“但是、可是”)(4)笑⽽遣之(表顺承)5.之:(1)睨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2)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中⼋九);(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熟的道理);(4)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5)康肃笑⽽遣之(代词指卖油翁)助词久之:助词,⾳节助词⽤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独⽴性助词,的黔之驴四【⽂⾔虚词】1.“以”⽤作介词,有三种情况(1)介绍动作、⾏为产⽣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对比阅读(带答案)

《卖油翁》对比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③,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④,卧则读小说⑤,上厕则阅小辞⑥,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⑦亦言:宋公垂⑧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⑨尔。
(《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
②〔西洛〕西京洛阳。
③〔僚属〕官府的佐助官。
欧阳修、谢绛等都曾是钱惟演的僚属。
④〔经史〕经书和史书。
⑤〔小说〕杂记类书籍。
⑥〔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⑦〔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⑧〔宋公垂〕即宋绶(shòu),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⑨〔属思〕构思。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 B.而少.所嗜好少:很少C.尝语.僚属语:告诉 D.但微颔.之颔.:下巴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尔.安敢轻吾射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每走厕必挟书以.往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他,但手熟尔。
(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4.对甲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借事说理。
既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即使有本领也不能自傲。
比较阅读2 卖油翁-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2 卖油翁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康肃公善.射善:擅长B.公亦以此自矜.矜:矜持C.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D.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ACD.正确;B.有误,句意为: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矜,夸耀。
故选:B。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尝射于.家圃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其.真无马邪(《马说》)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D.以.钱覆其口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于:介词,在/介词,从;B.其:代词,他/表示反问语气,“难道”的意思;C.乃:都是“于是”的意思;D.以:介词,用/介词,用来。
故选:C。
(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睨之”“但微颔之”,写出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不屑一顾,陈尧咨因此不满。
B.“取”“置”“覆”“酌”等一系列动词,写出卖油翁倒油动作一气呵成,非常娴熟。
C.传神的对话描写是突出的写作特色之一,文章通过对话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
D.在作者笔下,陈尧咨傲慢不逊,卖油翁内敛沉稳,人物形象生动,性格特征鲜明。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掌握。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08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卖油翁》课内外阅读分层练第一部分:课内基础卖油翁①欧阳修陈康肃公②善射③,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④。
尝射于家圃⑤,有卖油翁释担⑥而立,睨⑦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⑧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⑨,但手熟尔⑩。
”康肃忿然⑪曰:“尔安⑫敢轻吾射⑬!”翁曰:“以我酌油知之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⑮其口,徐⑯以杓⑰酌油沥之⑱,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⑲。
【注】①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
有删节。
题目是编者加的。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溢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陈康肃公]即陈尧咨,字嘉谟,谥号康肃,阆(làng)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北宋官员。
公,对男子的尊称。
③[善射]擅长射箭。
④[自矜(jīn)]自夸。
⑤[圃(pǔ)]园子。
⑥[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
⑦[睨(nì)]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⑧[但微颔(hàn)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⑨[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⑩[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娴熟罢了。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⑪[忿(fèn)然]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⑫[安]怎么。
⑬[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轻,轻视。
⑭[以我酌(zhu 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⑮[覆]盖。
⑯[徐]慢慢地。
⑰[杓]同“勺”。
⑱[沥之]滴入(葫芦)。
沥,下滴。
之,指油。
⑲[遣之]让他走。
遣,打发。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一、阅读《卖油翁》和《梵天寺木塔》,完成问题。
(13分)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卖油翁》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甲]陈康肃公尧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①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①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①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①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①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卖油翁》对比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和小组课堂交流讨论,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及翻译方法。
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3.通过对两文的对比分析,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抓住描写人物的重点词语、句式,感受人物对话的语气,分析人物特点,体会小故事里的大道理、大智慧。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阅读从艺术和思想两个方面明确修改文章的意义。
四、教学方式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展示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日学习之前,我们先一起朗读《卖油翁》。
(二)读一读,译一译1.断句朗读,呈现没有标点的原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在字音、断句和节奏上进行适度指导)2.翻译重点字句(1)翻译重点字公亦以此自冷有卖油翁荐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但手熟与很安敢卷吾射以我酌油知之馀以和酌油沥之康肃笑地遣之2.重点句翻译,先呈现老师翻译,再学生进行纠正(1)尝射于家圃。
师译:他曾经射箭在自己家园子里。
生译:他曾经在自己家园子里射箭。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师译:康肃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生译: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师译: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没有被沾湿。
生译: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通过错误译文和正确译文的对比,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翻译方法:倒装句的翻译法、字字落实翻译法、补充主语翻译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对比阅读训练题
(一)[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p 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25~29题。
(18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尝射于家圃()(2)尔安敢轻吾射()
(3)子乃曰可教射()(4)而不以善息()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尔安敢轻吾射 /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颔之 / 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 D.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28.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4分)
答:
29.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三)[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
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匠师如其言()(2)人皆伏其精练()
(3)尝射于家圃()(4)惟手熟尔()
9.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10.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
(1分)
11.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
12.《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四)(甲)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林嗣环)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试题】(四川省泸州市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