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学简史概括

合集下载

物质世界的探索与发现时间简史的科学史

物质世界的探索与发现时间简史的科学史

物质世界的探索与发现时间简史的科学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探索和发现呈现出一个漫长而精彩的历史。

科学史记录了人类在不同时期通过实验、观察与理论推理等方式,逐渐揭开了物质世界的奥秘。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物质世界的探索与发现的时间简史,了解科学史中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在古希腊时期,有许多哲学家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其中,大家熟知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物质世界的本质进行了探讨。

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一个映像,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四个元素的理论,即地、水、火、气,这一理论对后来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中世纪,科学的进展受到教会的束缚,研究活动受到了限制。

然而,仍有许多科学家对物质世界进行了探索。

例如,阿拉伯世界的伊本·海森和波斯医学家伊本·西那则对光学和药物学有了很大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文主义思想逐渐盛行,对于物质世界的探索也再次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焦点。

伽利略·伽利雷的天文学观察使他成功地揭示了地心说的错误,为日后的科学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此外,伽利略的实验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也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17世纪是科学史上的重要时期,科学的发展在欧洲迅速崛起。

众多科学巨匠们的工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索与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牛顿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使他成为了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

同时,牛顿的光学实验和光学理论也开辟了光学研究的新纪元。

此外,在化学领域,罗伯特·波义耳通过实验发现了氧气、氢气和一系列其他气体,为化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19世纪成为了物质世界探索的黄金时代。

在电磁学领域,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奠定了电磁理论的基础,麦克斯韦方程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电磁学的理论框架。

同时,热力学的发展也为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西方科学简史-读书笔记

西方科学简史-读书笔记

西方科学简史-读书笔记《西方科学简史》读书笔记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后,科学的历史自然也就开始了。

从最早的简单的科学知识到闲杂复杂的科学知识,科学的发展进程从未间断。

西方的科学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兴起一路发展到经典的科学再到现代科学,在各个学科都有所发展。

西方科技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学科。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内所有天体和散布其中的一切物质的起源、演化、组成、距离和运动的科学。

古埃及人创造了最早的科学,它们是西方科学发展的源头,这其中也包括天文学。

古代埃及有几份专门的草书关于天文学。

古代巴比伦人在天文上的成就与埃及人不相上下,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巴比伦人就把一年定为12个月、360天,甚至还加入闰月。

古希腊人继承了这些成就并且发扬光大。

泰勒士是古希腊的第一位天文学家,他能够预测日食。

泰勒士之后,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在天文学上都卓有成效。

古希腊关于宇宙的中心的问题有地心说和日心说。

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争论上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很大贡献,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在中世纪被认为是绝对的真理,而坚持日心说的科学家如哥白尼一直受到压迫。

在哥白尼之后,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对天文学的精确观测和分析提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他们的努力使得天文学产生了质的突变:从此,天文学将牢牢奠基于科学观测以及基于科学观测基础上的得科学理论,再也没有所谓什么是宇宙中心之类得争论。

文艺复兴过后、牛顿也在18世纪早期去世之后,天文学史上再也没有如前面几位一样划时代的大师了。

在18、19、20世纪,天文学的发展主要有三大发现:一是哈雷彗星的发现;二是布拉德雷发现光行差;三是新行星的发现。

数学大致可以说是研究数的学科,一般可分为代数学、几何学、分析学。

古希腊无疑是西方数学的发祥地,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士和毕达哥拉斯。

泰勒士最为人熟悉的成就是他通过测量日影准确的测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毕达哥拉斯最有名的发现就是所谓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中国的勾股定理。

万物简史内容概括

万物简史内容概括

万物简史内容概括
《万物简史》是一部由美国著名科普作家比尔·布莱森所著的科普巨作,其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包括宇宙起源、物质结构、地球历史、生命进化、人类文明等多个方面。

该书以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将从大爆炸到现在的宇宙历史,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的演变过程,从生命的起源、发展直至人类文明的兴起与变迁,以及科学家们对这些奥秘探索的过程和重要发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叙述。

全书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宇宙的故事:讲述了宇宙从大爆炸诞生,星系形成,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形成过程。

2. 地球的历史:探讨了地球的地质变迁,生物灭绝事件,以及气候的变化等。

3. 生命的进化:描述了生命从单细胞生物如何逐步演化成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重点突出了人类的进化历程。

4. 科学的发展:回顾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涉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史,展现了科学巨人如牛顿、达尔文等人的伟大贡献。

通过阅读《万物简史》,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更能深刻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艰难曲折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科学发展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

一.填空题:2.????在医学上,阿拉伯人继承了古希腊医学的成果,伊斯兰的学者几乎全是医生,有许多人还是专业医生。

P573.????中国的许多发明由阿拉伯人介绍给欧洲人,在欧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4.????主张“欧洲文化中心论”的人们,往往由于近代科学技术诞生于欧洲,也把中世纪晚期广泛应用的技术发明,说成是欧洲人的独立创造。

P635.????各国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

世界三大宗教是: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11.在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中,最杰出的是意大利的达芬奇。

他既是一位人文主义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又是出色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14.1752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用他自己制造的风筝进行捕捉雷电的实验,终于发明了避雷针。

P10415.就在近代科学家伽利略去世的1642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的时期,另一位伟大的科学人物牛顿诞生了。

P911、物理学革命首先是由??和???放射性的发现引起的。

2、爱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

3、李四光在1945年发表了《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的专着。

标志着???的诞生。

4、量子力学建立后,人们开始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研究分子的微观结构,由此而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量子化学。

5、我国化学家????对分子轨道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判断题:1、20世纪的热电子发射、光电效应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任何原子都包含电子的结论。

????????????????????????????(∨)2、对量子论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个推动是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第二个(×)3、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了向粒子世界进军的新时代。

?????(∨)4、板块学说阐明了地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面貌。

使大陆漂移说以新的形式出现。

(∨)5、人工智能模拟的生产是现代计算机发展的成就。

(×)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6、第五代计算机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新型计算机系列等综合而成的产物。

第6讲 西方管理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管理心理学》

第6讲 西方管理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管理心理学》

三、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美国的心理学发展概况 (二)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管理心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 ,在20多年 管理心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 ,在20多年 来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研究形成了这样一些特点和发展趋 势: (1)管理心理学从个体理论向整体组织理论扩展; (2)在理论发展上 ,重视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3)在学科体系方面,更强调组织动力学和人力资源的 系统开发; (4)在研究领域方面,突破了传统的三大块框架。管理 培训与发展、工作业绩评估、管理决策、组织文化以及 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成为热门。
霍桑实验第一次正式把社会学、心理学引入到企业管理领 域之中。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为 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他被西方心理 学界公认为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和管理心理学的先 驱。 3.群体动力理论 3.群体动力理论 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借用物理学的磁场概念,把人的 内在需求看成是内在的心理力场,把外在环境看成是外 在的心理力场。当人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 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因素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4.社会测量理论 创始人雷里诺提出社会测量理论。 5.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 20世纪40年代发表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在20世纪40年代发表了 《人的动机理论》提出需要五层次理论。
3.韦伯的组织理论 德国的韦伯提出“ 理想官僚制” 体系理论, 德国的韦伯提出 “ 理想官僚制 ” 体系理论 , 这里的官僚制 不含贬义, 不含贬义 , 而是一种通公职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来进 行管理是体制。 行管理是体制 。 他认为官僚组织的形式是效率最高的组 织形式, 因为这种组织为管理的连续性提供了基础 。 织形式 ,因为这种组织为管理的连续性提供了基础。 韦 伯认为, 伯认为 , 合理合法的权力才是企业和行政组织体系的基 础,也是管理大型企业的理想的组织形式。 也是管理大型企业的理想的组织形式。 (二) 行为科学理论 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形成了一种人际 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形成了一种人际 关系----行为科学管理的理论。 关系----行为科学管理的理论。 所谓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 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 提高劳动生产率。它的内容: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 动机,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工作关系),所以在早期称 之为人际关系理论。

西方文明与科学的历史脉络

西方文明与科学的历史脉络

西方文明与科学的历史脉络首先,西方的三个文明源头:本文主要了解古希腊文明的这个分支。

哲学家就是对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的怀疑。

哲学史第一人:泰勒斯提出哲学话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的提出,而成为古希腊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

但是泰勒斯自己的回答太Low,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

泰勒斯的哲学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他认为世界本原是水。

古希腊七贤每人都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格言,而他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

对泰勒斯来说,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

埃及的祭司宣称大地是从海底升上来的,泰勒斯则认为地球就漂在水上。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认为:现象背后的本质才是真实的,差别背后的统一性才是真实的。

我们要去寻找这个真实。

古希腊人给这个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统一性起了一个名字,就是:真理。

古希腊人坚信:只要找到了世界的统一性,找到了本质,找到了真理,那我们就能确定性的把握这个世界,能对未来的世界做确定性的描述,做必然性的理解。

什么是古希腊哲学?就是寻求对这世界的统一性(普适性)的描述和对世界的确定性和必然性的理解的学问。

问题是:人们能找到这个普适性吗?古哲学家们回答:能找到,因为人们具有理性。

只有人具有理性,而动物植物不具理性。

所以动物是无法对世界做普遍性和确定性描述的,而人是可以的!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人们人们可以找到真理!而智慧是一个被应用在不同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共同概念。

在古希腊中:智慧: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的是人类能追寻对世界普遍性和确定性的能力。

对于世界本质的追寻一直都存在,不同的哲学家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些认为是水、有些认为是火、有些认为是土.......毕达哥拉斯(Πυθαγόρας,前570年-前495年)他认为数学可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对数字痴迷到几近崇拜。

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数。

而有一个流传至今的说法是:世界的本源是原子。

认为全世界最后都归结为最小的单元状态:原子,而在这个基本状态上没有差异。

西方逻辑发展简史

西方逻辑发展简史

西方逻辑发展简史咱来唠唠西方逻辑是咋发展的哈。

一、古希腊:逻辑的摇篮。

1. 亚里士多德——逻辑之父。

在古希腊那时候啊,有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叫亚里士多德。

这人简直就是个智慧大神。

他开始琢磨人们是怎么思考、怎么论证的。

他搞出了一个超级牛的东西叫三段论。

啥是三段论呢?就好比“所有的人都会死(这是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这就像搭积木一样,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前提组合起来,就能得出结论。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那可是相当的系统,就像给思考建立了一套规则手册,后人要想讲道理、辩论,都得按照他这规则来呢。

2. 斯多葛学派——命题逻辑的先驱。

斯多葛学派也不简单啊。

他们开始关注命题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湿”这种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

他们对逻辑的研究方向和亚里士多德有点不一样,更侧重于命题的真假关系、逻辑连接词这些东西。

这就好比亚里士多德是给整个逻辑大厦打了个坚实的基础,斯多葛学派呢,开始在这个大厦里装修,弄些精致的小部件。

二、中世纪:逻辑的曲折发展。

1. 经院哲学中的逻辑应用。

到了中世纪啊,那时候宗教可占主导地位。

逻辑呢,就被那些经院哲学家拿去为宗教服务了。

他们就用逻辑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之类的。

比如说,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上帝存在,就充满了逻辑推理。

不过呢,这时候的逻辑发展有点被宗教束缚住了,就像被绑在宗教这棵大树上的藤蔓,只能顺着宗教的架子生长。

但也不是说完全没进步。

经院哲学家们对逻辑的一些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像共相问题,这也让逻辑在一些细微之处有了发展。

三、近代:逻辑的新变革。

1. 培根——归纳逻辑的推动者。

后来有个叫培根的家伙,他觉得亚里士多德那套演绎逻辑虽然好,但是不够啊。

他就大力提倡归纳逻辑。

他说咱们不能光从一些大前提去推导结论,还得从实际的观察、实验中来总结规律。

就像我们看到很多只天鹅都是白的,然后归纳出“天鹅都是白的”(后来发现还有黑天鹅,这是后话了)。

科技史:第九讲 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

科技史:第九讲 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
23
雷纪奥蒙塔拉斯
▪ 最早把科学和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结合起来的 是约翰·米勒(Johann Muller,1436- 1476),在科学史上他以雷纪奥蒙塔拉斯这一 名字著称。
▪ 把托勒密的著作翻译成拉丁语。 ▪ 1471年在纽伦堡建立了一座天文台。 ▪ 他的天文年历是现代航海年鉴的前驱,曾为西
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家所使用。
拉等三所大学里攻读医学和宗教法规。 ▪ 在波洛尼亚期间,与该校天文学教授
迪·诺瓦拉(de Novara)有密切的接 触,后者正是在自然哲学中复兴毕达哥 拉斯思想的领袖。
38
批评托勒密学说
▪ 学者们讨论托勒密学说的错误和改 进它的可能性
▪ 越来越多的本轮 ▪ 大大背离了毕达哥拉斯派的柏拉图
主义所追求的数学上的简单性和完 美性
纳达。伊比利亚半岛成了欧洲较早走出中世纪阴影, 进入开化时代的地区之一。
5
▪ 葡萄牙人,在阿拉伯和犹太天文学家的指导下,首 先开始探险。
▪ 葡萄牙国王亨利(1394-1460)预料到征服非洲的新 土地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他创办航海学校,组织力 量培训海员,绘制海图,一年又一年地组织南下探 航活动,被称为“航海者亨利”。
(3)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
造纸术和印刷术成为新教的工具,推动了文艺复
兴运动的蓬勃发展;火药武装了资产阶级,把骑
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使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
现成为可能,开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
远航探险
收复失地运动 ▪ 1143年在半岛西部 ▪ 形成了葡萄牙王国 ▪ 1479年半岛上其他 ▪ 两个王国合并成西班牙王国 ▪ 1492年西班牙收复了阿拉伯人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
27
文艺复兴运动营造了近代科学的文化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科学简史》读书笔记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后,科学的历史自然也就开始了。

从最早的简单的科学知识到闲杂复杂的科学知识,科学的发展进程从未间断。

西方的科学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兴起一路发展到经典的科学再到现代科学,在各个学科都有所发展。

西方科技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学科。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内所有天体和散布其中的一切物质的起源、演化、组成、距离和运动的科学。

古埃及人创造了最早的科学,它们是西方科学发展的源头,这其中也包括天文学。

古代埃及有几份专门的草书关于天文学。

古代巴比伦人在天文上的成就与埃及人不相上下,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巴比伦人就把一年定为12个月、360天,甚至还加入闰月。

古希腊人继承了这些成就并且发扬光大。

泰勒士是古希腊的第一位天文学家,他能够预测日食。

泰勒士之后,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在天文学上都卓有成效。

古希腊关于宇宙的中心的问题有地心说和日心说。

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争论上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很大贡献,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在中世纪被认为是绝对的真理,而坚持日心说的科学家如哥白尼一直受到压迫。

在哥白尼之后,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对天文学的精确观测和分析提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他们的努力使得天文学产生了质的突变:从此,天文学将牢牢奠基于科学观测以及基于科学观测基础上的得科学理论,再也没有所谓什么是宇宙中心之类得争论。

文艺复兴过后、牛顿也在18世纪早期去世之后,天文学史上再也没有如前面几位一样划时代的大师了。

在18、19、20世纪,天文学的发展主要有三大发现:一是哈雷彗星的发现;二是布拉德雷发现光行差;三是新行星的发现。

数学大致可以说是研究数的学科,一般可分为代数学、几何学、分析学。

古希腊无疑是西方数学的发祥地,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士和毕达哥拉斯。

泰勒士最为人熟悉的成就是他通过测量日影准确的测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毕达哥拉斯最有名的发现就是所谓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中国的勾股定理。

而在古代数学史享有无与伦比大名的是欧几里得,他大量收集别人发现的几何学理论,加以理解、融会贯通,然后分门别类地整理,使之明确化、系统化。

他整理而成的《几何原本》,共分十三卷,是整个古希腊数学的总结,也是几千年后几何学甚至整个数学的范本。

此后阿基米德也在西方数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阿基米德留下的数学著作不下1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方法》。

在《方法》里,阿基米德阐述了如何求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的问题。

阿基米德还有两部重要的著作是《论球与圆柱》、《圆的测定》。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数学家是韦达,他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数学公式表达法:他对代数学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表达方式进行了统一。

文艺复兴时期或之后,数学领域诞生了三个伟大的发明:对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其中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的微积分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数学发明。

西方数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数学家高斯,有数学之王之称,他对于算术、复变函数等均有巨大贡献。

在此之后,非欧几何的诞生揭开了数学史上崭新的一页。

物理学是关于物质的基本结构、运动规律等的学科。

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15世纪,是物理学的萌芽时期。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物理学还处于前科学的萌芽阶段,严格的说还不能称其为“学”。

物理知识一方面包含在哲学中,如希腊的自然哲学,另一方面体现在各种技术中,如中国古代的科技。

这一时期的物理学有如下特征: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表面的观察、直觉的猜测和形式逻辑的演绎;在知识水平上基本上是现象的描述、经验的肤浅的总结和思辨性的猜测;在内容上主要有物质本原的探索、天体的运动、静力学和光学等有关知识,其中静力学发展较为完善;在发展速度上比较缓慢,社会功能不明显。

这一时期的物理学对于西方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古希腊-罗马阶段和中世纪阶段。

古希腊-罗马阶段(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纪)。

主要有古希腊的原子论、阿基米德的力学、托勒密的天文学等。

中世纪阶段(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

主要有勒·哈增的光学、冲力说等。

从16世纪至19世纪,是经典物理学的诞生、发展和完善时期。

物理学与哲学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迅速形成比较完整严密的经典物理学科学体系。

这一时期的物理学有如下特征: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方法;在知识水平上产生了比较系统和严密科学理论与实验;在内容上形成比较完整严密的经典物理学科学体系;在发展速度上十分迅速,社会功能明显,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的迅速发展。

从19世纪末至今,是现代物理学的诞生和取得革命性发展时期。

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得到巨大的拓展,实验手段与设备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理论基础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物理学有如下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更加依赖大规模的实验、高度抽象的理性思维和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在认识领域上拓展到微观(10-13)与宇观(200亿光年)和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新领域,变革了人类对物质、运动、时空、因果律的认识;在发展速度上非常迅猛,社会功能十分显著,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化学反应,以及转变中吸收或释放能量的科学。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

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

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

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萌芽时期、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燃素化学时期、定量化学时期、科学相互渗透时期。

化学的萌芽时期是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是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

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

虽然炼丹家、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

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燃素化学时期是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

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

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

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

这一时期,不仅从科学实践上,还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做了准备,这一时期成为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定量化学时期是从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时期。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论,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是基本上从20世纪初开始,是现代化学时期。

20世纪初,物理学的长足发展,各种物理测试手段的涌现,促进了溶液理论、物质结构、催化剂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量子理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未决的问题,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理论逐步完善。

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过去很难解决的蛋白质、酶等结构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学等得到快速的发展。

地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包含大量的学科: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土壤学、水文学、测量学等。

地球有公转和自转,分别产生不同的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各种运动旋转现象、东西部地区的时间差现象,生物作息规律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五个温带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现象。

西方地学史上研究了地球的诞生与演化、地球的结构与形状以及地球提出地球板块漂移学说。

生物学是研究有关生物生命特质的科学。

生物学的历史包括四个阶段。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实验生物学阶段: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提出标志着实验生物学阶段的开始。

分子生物学阶段: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当代生物的发展方向有微观和宏观。

微观方向:从细胞学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

宏观方向:生态学的发展解决全球性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参考文献《西方科学简史》,文聘元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