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doc
浅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和艺术

浅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定南一小冯桂英沟通是一门艺术。
一次成功的师生沟通,不啻一次成功的教育。
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沟通的障碍。
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猜不明白,教师的“柔情”学生也永远不懂。
师生互相埋怨、指责并陷入苦恼之中,教师失望,学生伤心。
其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通过有效的沟通,教师得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也真正理解了教师;通过沟通,妨碍师生情感交流的心墙才能被彻底拆除,完善的教育共同体才能构建起来,教育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所以我就针对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方式和方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磨去“棱角”,消除学生的防卫心理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通常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毋庸臵疑的):一种是民主的、平等的态度,教师对学生关怀备至,态度和蔼可亲,双方沟通融洽;另一种是独断专行的、专制的态度,学生常遭到教师的大声呵斥,教师常对学生瞪眼睛、板面孔甚至体罚学生。
采取后一种态度容易导致师生之间发生冲突。
有这样一件事:学生为了在墙上悬挂陈列品而大胆地站在窗台上,教师大喊:“危险!你给我下来!”表面上看教师很“愤怒”,而实质上他是在关心学生,但由于语言生硬,学生很可能不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
如果教师这样说:“危险!让我来吧。
”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学生不但会感激教师的关爱,而且会从理智上、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意见。
在与学生沟通时,教师应把“粗暴”的语言磨去些“棱角”,使语气变得柔和一些,这样学生在聆听时会感到自己是被尊重、被信任的。
“软化”语言,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防卫心理,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交流氛围。
二、建立同理心,促进师生间的理解和认同人际沟通理论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同理心是师生沟通的润滑剂,它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
心理学家把“沟通者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出发来看待事物,使双方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察各自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感受”称为同理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
教师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教师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环,它是成功教育所需的关键环节。
尽管如此,合适的沟通技巧仍然是新老师入门时面临的一大挑战,因为孩子们和教师在不同年龄、经验和生活阅历的同时又得面对的一系列不同的沟通风格和文化差异。
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并采用适当的技巧,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更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当教师怎样与孩子们建立、维护和改进沟通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采用积极的言语。
教师说话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些常用的积极语言如“很好!”“我相信你!”“你可以做得更好!”等等。
而负面言语则不能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反而会让他们更沮丧和难过。
例如,一些负面语言如“你做得很烂!”“你压根做不来!”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到羞愧和失落。
第二,留时间给孩子发言。
孩子们需要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老师知道他们的兴趣所在,也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当教师给孩子留的空间越大,孩子越容易建立信任关系,与自己的老师有更加良好的互动体验。
更好的方法是给孩子们自己表达想法的机会,这样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才有可能达到更为广大的教育效果。
第三,掌握沟通的艺术。
教师和孩子的良好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沟通技巧。
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需要注意沟通的艺术。
首先需要注意教育的对象。
只有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处理某些事情所需要的效果。
其次,要注意形式和沟通的方式。
良好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应该鼓励孩子们开口说话,积极听取他们的想法,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与建议。
第四,认识到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选用的语言一定要清晰,易懂,有助于理解。
用过于复杂的词汇或语言难度过高的语句会让孩子迷惑或者产生不适。
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教师需要选择更为平易近人的语言,建立更为普及的语汇表达,因此在直接的沟通中,带有强烈的亲近感是孩子最需要感知的部分。
第五,教师要更加平衡地与孩子们沟通。
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沟通方式

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沟通方式
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沟通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沟通方式:
1. 倾听与尊重: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
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理解。
2. 明确表达:教师要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期望,避免产生误解。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用同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3. 鼓励与表扬: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这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 提供反馈:教师要及时提供学生学习表现的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反馈应具有建设性,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 建立信任:教师要通过诚实、公正和透明的沟通,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
让学生知道教师关心他们的福祉,并且愿意帮助他们。
6. 开放的沟通渠道: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沟通渠道,如开放的办公时间、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以便学生在需要时能够随时与教师联系。
7. 共同解决问题:当学生面临问题或困难时,教师要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沟通需要建立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倾听、表达和反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师生沟通的艺术

师生沟通的艺术教书育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构建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师生沟通的艺术1.沟通要有全面的素质教育观由于环境、性格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爱好、特长与发展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因人而异寻求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法。
教师只有在这种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教育活动中才能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和文明习惯。
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与学生探讨社会和人生的问题,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启迪学生的智慧潜能,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正确、全面、客观地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地健康发展。
2.沟通要有责任心和爱心因为爱的教育能使学生学会爱。
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是酿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基础。
教师要有对教育的挚爱、对学校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才能培养出学生对学校的喜爱、对教师的敬爱、对学习的酷爱。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爱、鼓励,能促其自信;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沟通,能促其自尊;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爱心,能在学生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驱动力,引导和驱动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生的思想、个性、行为、能力等各方面都在发展成长之中,一切都还没有成型、没有定性。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发展规律,以服务型的班级管理,以互动型的教学方式,以互助型的师生关系和变向型的评价学生;坚持教育从实,感化从真,管理从严,处理从度的原则,真诚地善待学生,强化人性化管理。
3.要做到理解和尊重学生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逆反心理也强,害怕吃苦,害怕困难。
作为老师要理解和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不愿意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硬性任务,我们要讲道理,但不能一味批评指责,更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态度,甚至讽刺、挖苦的方式对待他们。
否则,必然会伤及其自尊心,而造成无法释怀的永远伤害。
基础教育强化个性化发展,以“基础扎实、品德高尚、特长明显、和谐发展”为育人目标。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艺术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艺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生,班级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效果。
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多沟通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实情,切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为此,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机会多与学生沟通,处处做“有心人”、“知心人”,做到师生心理相容,思想相通。
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用心倾听,以理服人谈话交流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形式。
有些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没有耐心,本意是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却往往没等学生说完,教师就随意插话或进行主观评判,甚至是劈头盖脸的批评责备,急于表达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心情。
这样,谈话的效果自然会打上大大的折扣。
此外,多数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学生站着,老师坐着,学生只能低着头讲话,一副接受审问的架势,学生的感觉一定是不自然,不舒服的。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的办公桌前总是多一把椅子,那是我为学生准备的。
在与学生谈话时,我总是让学生坐下来,在轻松、平等的气氛中完成交流。
首先,我会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在倾听中,分析找寻教育的突破口,然后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心服口服,做到以理服人。
1998年我接手的三年级二班,是全校闻名的乱班、差班,这个班的出名得益于班中有号称“校园四小龙”的四名“顽固分子”。
据我了解,这四名同学让前任班主任伤透了脑筋,他们真可谓软硬不吃,顽固不化。
我在了解了这几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尝试用谈话形式与其交流。
当我让第一名“顽固分子”在我面前坐下来时,孩子的目光中充满了惊讶、惊喜,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让谈话变得轻松而自然。
在认真倾听了他的诉说后,我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然后客观的指出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对自己的成长和班级发展的危害,最后,他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自己以前的问题,并谈了自己今后的打算。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三年级二班的“四小龙”渐渐的被人遗忘了,三年级二班了也成了学校的优秀班级。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艺术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具体表现如下:
1.言语表达:教师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避免使用生僻词语,注意语速和声音的抑扬顿挫,以便学生能听懂。
2.身体语言: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身姿、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态度,这对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当教师鼓励学生的时候,可以鼓掌或者拍手,这会让学生更加投入。
3.聆听能力:教师需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并及时给予回应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4.问答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并给予积极的反馈,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艺术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用正确的言语、身体语言和聆听能力来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
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到问答互动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逐渐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步增强,促使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在与学生沟通时,除了要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外,还要有一定艺术和技巧。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有很多,表扬、批评、闲谈、谈心等都可以成为沟通的方式。
教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里在想什么,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师生进行沟通的基础。
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明白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
其次,教师语言幽默诙谐,富含哲理,是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催化剂。
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管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轻松。
第三,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朋友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表扬是教育的最有效也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
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
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和表扬,学生有了进步不妨表扬;与以前相比学习成绩有了进步也可以表扬。
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会踏着表扬的阶梯不断前进。
表扬要实事求是。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既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必须实事求是,适度、适时、可信。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小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
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教师就应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
尤其是后进生表现出进步苗头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十分小心,保护这小小的进步火焰不要熄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善于赞美这些闪光点,也许因为一句赞美的话,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了,发言积极了,做作业认真了,这一切又让学生产生了更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成为教师表扬的契机。
沟通艺术教学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沟通艺术教学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艺术教学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灵感的教学方式,而有效沟通在艺术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确保师生之间的心灵相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以帮助教师在艺术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倾听与体察在沟通中,倾听和体察是至关重要的技巧。
教师需要做到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并仔细体察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在艺术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情绪和挑战,教师应该通过倾听和体察,真正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指导。
二、清晰明了的表达艺术教学中,教师需要能够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或难以理解的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非语言表达,如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的沟通需要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他们的差异,尽量与学生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通过积极的互动和关怀,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教学中的多媒体、互动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沟通。
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艺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沟通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反馈与评价在艺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给学生反馈与评价。
通过向学生提供具体的肯定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且激发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沟通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作为一个领导如何才能提高讲话的水平呢?下面我整理了经典领
导汇报讲话稿范本,供你参考。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一、选择场景、适时而谈
一定的场景,可以使人能进行和谐的谈心、沟通,比如说可以走出户外,漫步在操场,河边,树林小道,呼吸着新鲜空气,边走边谈。
这时候,教师可以心平气和,或鼓励或批评或激发,学生都能接受,无论是待进生,还是优等生和失足学生,他们都能坦诚相待,畅所欲言,效果会很好的。
切忌在气头与学生谈心,因为在气头上,往往言词激烈,态度生硬,学生不易接受,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就我班的刘士海和薛建云两位同学,在班里是令我最头疼的。
课堂上是经常捣乱课堂纪律,课下是经常惹是生非。
在同学们的眼里,他们是祸害;在老师的眼里,他们是无可救药。
为此,老师和同学们都劝我,对他们不要再花费太多的精力。
说是这样说,可我没有放弃,而是不厌其烦的找他们谈心。
与他们进行沟通,特别是针对出现的问题,趁热打铁地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换。
对不同的问题,我会选择不同的场景,别说,有很好的效果。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二、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谈心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教师必须要明确所谈的内容,明确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问题的所在。
然后依据所谈内容做一番了解的工作,了解学生的性格,脾性,家庭情况,事情的起始缘由。
这样谈起话来思路才能
清晰,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比如中等学生,他们认为自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缺乏拼搏精神,缺乏前进的动力。
与他们谈心,首先要挖掘动力点,采取"触动式"谈心法,以"刚"克"刚",促其猛醒。
其次,看准火候,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鼓励他们,使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教育。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三、态度坦诚、倾心而谈
与学生进行谈话、沟通,态度一定要坦诚,诚恳,谈学生感觉你是真挚的,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界,学生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
尤其是待进生和失足的学生,他们往往都有一种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与这些学生谈心,要发现他们的闪亮点,鼓励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树立自信心。
切忌反语讽刺,挖苦中伤。
如果教师在感情上先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上,势必会造成师生对立的局面,自然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了。
所以,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倾心而谈。
在我带的这界学生中,我就遇到过这样一次的尴尬。
主要还是发生在薛建云的身上,(原因是在英语课上,他扰乱了课堂纪律,惹得老师生气)英语老师就让学生来叫我,当时,一听很是生气(因为他经常会整些这样的事情)。
带着一股怨气,不管三七二十一,进去就是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顿。
而后,询问原由,结果错不在薛建云。
经过这件事后,也明白了,遇事要冷静。
不能义气用事,要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改变老眼光,要完全信任学生。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四、谈心方法、因人而异
谈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是任何方法都可使用在同一学生身上。
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谈心方法。
(一)耐心询问法
这种方法适合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
因为这类学生害怕与人交流,把自己给束缚起来,这时教师应耐心地询问,但询问不是"讯问",教师的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让学生解除顾虑。
单独的谈心更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敞开心田,倾心而谈。
而对学生所谈内容,教师这时应给予肯定并指明努力的方向,给学生以动力。
(二)对比参照法
对脾气倔强,常犯错误的学生宜采取这种方法。
因为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教师就可采取"参照式"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直接剖析问题的实质,深入浅出,进行指导和引导。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犯错误的原因及所犯错误的危害性,进而增强改过的信心。
不过,谈心时,教师态度要严肃认真,鼓励与批评要适时,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争论辩答法
这种方法适合善于健谈的学生。
为此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把学生所要"诡辩"的理由都理清,理顺,并做出反驳的思想准备。
当然,争论辩答,并不是和学生"打嘴巴"官司,而是尽可能让学生多发表意见,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白道理,最终达到的是以理服人。
总之,细致耐心的谈心是师生进行沟通的最好方法。
所以,教师要
认真研究,不断探索,把握与学生沟通的艺术与技巧,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
以上我分享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