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ppt(33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ppt(33张PPT)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 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 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 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 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B.国会纵火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萨拉热窝事件
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
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C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情景导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凸显。为争夺霸权、 重新瓜分殖民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只需一粒火星就能引爆整个世界!
你知道这粒火星是什么吗?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究竟 有哪些?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一战概况:
⑴、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⑵、开始时间:1914年7月28日 ⑶、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⑷、规模: 主要在欧洲战场,后来逐渐扩 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⑸ 、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
帝国主义国家关系以国家利益为转移
德奥
同盟国
美中
英法俄意
协约国
战争的天平
合作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华日报》读者来信(1945年8月30日)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民众的态度为何能对世界大战的爆发产 生巨大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后,日益发达的大众传媒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传媒的发达对战争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客为了在媒体上讨 好民众,罔顾国家利益。
德国支持奥匈帝国, 俄、英、法等国参战。意 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 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 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1原因:美国与英、法经济联系密切,如果协约国战败, 美国的利益将受损;俄国爆发革命,形势有利于同盟国。
2 目的:为了战后参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 3 影响: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一战结束:1918年11 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 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 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 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 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作答内容
作答内容
答案: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三国同盟和 三国协约。
认为德国、奥匈帝国是战争 的发动者,应受到审判。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
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他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
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
扬;塞尔维亚参与战争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是正义的,
一战后期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
1. 一部著作中提道:“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 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 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
寻找同盟者。”上述内容解释了( C )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 B.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原因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8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8张PPT)

3、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 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 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 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三、战争之评价
二、战争之过程
5、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
抢夺战利品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美国参加 协约国作

俄国爆发 十月革命 退出一战
中国、日 本宣布加 入协约国
法国一战华工墓地
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 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美国抗 议一度中止。1917年1月,德国情况 急转直下,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 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所属国家一 律击沉,德美关系恶化。德国外相齐 默尔曼向驻墨西哥大使发出联合墨西 哥对抗美国的加密电报被截获公开, 美国因此正式对德国宣战。
段祺瑞时期的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并组织数十万华工前往欧洲战场为协约国担负后勤任务。 在西线的华工被英法联军编成正规的中国劳工旅,总人 数超过14万,约10万人隶属英军中国劳工旅、4万人则 归法军指挥,另有数百名学生作为翻译,这是中国作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力证。
二、战争之过程
二、战争之过程
2、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三国协约: 英国
法国 俄国
意大利
启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以自身利益为转移的
二、战争之过程
3、 主 要 战 场: 欧 洲 战 场
二、战争之过程
4、转折点:凡尔登战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课件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课件PPT
⒊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 的悲剧不能重演。
本课梳理
起止时间
交战双方
第 根本原因
一 导火索
次 爆发标志
世 界
转折点
大结 果
战性 质
影响
启示
1914.7—1918.11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凡尔登战役
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个集团:
同盟国、协约国
3条战线: (凡尔登要塞一战前后对比)
西线、东线、南线
4大战役:
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
一战的结束
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1917年一战战局变化:
福煦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期的
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协约约国国联军一总方司的
力量。
令。 1918年11月
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
盗的)战争。”
——列宁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第一次世界 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实质:
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瓜分世界 争夺世界霸权
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一战的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哪些特点?
第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1918/11)
一 次
参战国家
情景导入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方面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垄断
出现)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政治方面 (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就是:
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36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36张PPT)

(2)概 况: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 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3)影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
2、大战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
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7月28日 奥、德对塞宣战; 8月1日 德国向俄国宣战; 8月3日 德国向法国宣战; 8月4日 英国对德国宣战; 8月6日 奥匈对俄国宣战; 8月13日 英法对奥匈宣战……
(1)背 欧洲列强争夺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并不断插手
景:
该地区事务,加剧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矛盾。
相关史事:欧洲列强争夺的焦 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 地区民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 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 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 巴尔干地区。1912年和1913 年,巴尔干地区连续发生战 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 军事集团插手巴尔干地区的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42厘米巨型口 径榴弹炮
美军通过铁路转移的14英寸口径大炮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用于作战物质运输的飞艇
用于作战物质运输的飞艇起飞
飞行员手抛炸弹实施轰炸 重型机枪成为战机上的主要武器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战争中的装甲车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德国MG08"马克沁"重机枪
德军正在加注毒气 戴着的防毒面具士兵们
响:
②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其优势地位;
③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
知识拓展 坦克的出现
坦克的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取 得胜利,参战各国都将最新研制的武器装备 投入战场。1915年,英国福斯特工厂制造出 一种奇特的钢铁战车。英国海军针对其外 形,幽默地称它为“水柜”(tank),中文 发音就是“坦克”。1916年,在索姆河战役 中,英国出动了数十辆新制成的坦克。当 时,坦克还很不完善,时速只有6千米。尽 管如此,这种钢铁“乌龟壳”还是令德军大 为惊恐,为英军的进攻起到了壮大声势的作 用。从此,坦克成为战争中的重要装甲车 辆,被誉为“陆战之王”。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7张)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7张)
每年的双十一,不单单是购 物狂欢节,也是一战纪念日
一战性质 一战特点 一战影响
一战的性质:
从参战目的分析一战的性质?
英 国
我要保住霸主地位, 争夺更多殖民地! 国 德
为实现世界霸权,我
要争取阳光下的地盘!

我恨死德国了,我要
塞 尔

做欧洲的霸主!


俄 国
奥匈帝国想跟我争巴
美 国
尔干,真是狂妄!
我要争取民族独立!
一战经过1917年战局变化源自①美国态度的变 化:由中立到参战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 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 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 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 国参战的借口。
1.美国在大战前期利用”中立”地位大发战争横 财,1917年一战已进入尾声,为抢夺战利品及在战 后夺取世界霸权,美国参战;
打败丹麦、奥地利、法国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
容克贵族 资产阶级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联合专政
“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军 国
混杂着封建参与,已经受到
主义
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
马 克 思
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 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对外 扩张
①三国同盟 -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
(北洋政府)派出十几万劳工到欧洲战场。中国
劳工在前线挖战壕/运弹药/吃苦耐劳,为协约国
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影响)
一战结果
战争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
同盟国失败
1918年11月11日,法国福 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 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 车站福煦车厢里签署了《贡 比涅森林停战协定》 宣告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

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集团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协约国集团则包括英国、法国和俄国。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标志是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包括同盟国和协约国,战场涉及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7.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包括飞机、坦克、毒气和远程大炮。

8.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战争中最残酷的战役。

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或咨询历史老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2张PPT)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及三条战线: 欧洲 东、西、南三条战线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异常惨烈的战役: 1916年 凡尔登战役
6.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时间: 1917年
福煦车厢
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 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6.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多久? 先后有多少个国家参战? 牵涉多少人口?
历时4年多,参战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 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 据统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
7.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有什么危害?
他们之间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不断,大战 一触即发。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民 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国 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1912年和1913年, 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大军事集团 的支持。
7.战争中使用了哪些新式武器?
坦克、潜艇等
8.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 势地位。 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大国开始崛 起的重要标志。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互学探究】
12.一战的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 的世界优势地位。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 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终身残废 • 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
1、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 洲霸权的削弱……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弱、政治危机 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削弱了 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 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
——这就是战争。令我们感到沮丧的 不是丧生的风险,不是炮弹在落下爆 炸之时发出的炫目红色火光……而是 觉得自己有如木偶,被一个未知的木 偶师所操控。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推荐阅读书目:
课堂小结
德皇威廉二世 兴奋地叫嚷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二、一 战主要进程梳理
各大国参战时间表(1914年)
1、开始标志: —— • 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7月30日 俄国宣布支持塞尔维亚,下令总动员
• 8月1日 法国实行总动员
• 8月1日 德国对俄国宣战
• 8月3日 德国对法国宣战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同盟国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霸权
协约国
导火线
转折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登战役
人类的灾难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西线、东线、南线
4、重要战役: 1916年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地狱” 、“屠场”
5、重要事件: 1917年月4美国参战,加入协约国
许多个月火一般的考验和牺牲就在我们的面前。 ——伍德罗▪威尔逊
5、重要事件: 1917年中国参加,加入协约国一方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 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法国福熙元帅
5、重要事件: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8年退出一战
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 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不 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有力地 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和反战 的立场,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 人民的反战运动。 苏俄退出一战:1918年3月 《布列斯特和约》
6、战争结束: ——1918年11月11日,德军正式投降。

突尼斯问题


1882
国 同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1882
1879

巴尔干问题
1904



协 约
1907
1907

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 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 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 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 窝事件。
(Frank Earley一等兵在写完这封信之后的当 天阵亡,年仅19岁)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一 战原因分析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殖民地面积
1913年英法美德殖民地面积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国家
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后来 居上,反超英、法
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1914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 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 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 商业剥削的非洲。
——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
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 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英国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国在战 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 的发展……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2、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执教者:江苏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 许俊玲
2019年3月
• 我亲爱的父亲:我现在的感觉奇怪但真实,我 预感我给你和妹妹写的每一封信都像是最后一封 信。我不想让你觉得我很沮丧,相反,其实我还 是很乐观的。但是在这里我感觉到死亡离我们如 此之近。我永远爱你。请为我祈祷。你的儿子 Frank。
• 8月4日 英国宣布英德处于战争状态
• 8月6日 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一 战性质
参战的各国政府都假惺惺地宣称他们的行为是在保家卫国, 其实,他们正在做“帝国梦”。
——诺曼▪斯通《一战简史》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交战双方:
同盟国 协约国
3、三条战线 (欧洲战场):
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亚 向协约国投降 10月31日,土耳其投降。
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
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 工和武装起义,德皇威廉二世于内外 交困的情况下,被迫宣布退位,10日 逃往荷兰。
1918年11月11日,德军正式投降。
三、一 战影响分析
• 历时4年零3个月 • 30多个国家 • 15亿人口 • 伤亡3000多万人,350万人成
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所占殖 民地与其经济实力的不成比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为争夺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矛盾冲突不断
英国殖民地
法国殖民地
“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 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
——列宁
2、为争夺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矛盾冲突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