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二章_汽车制动液的分类及组成 (1)

合集下载

汽车制动液,刹车液基础知识.doc

汽车制动液,刹车液基础知识.doc

汽车制动液,刹车液基础知识汽车制动液又称为刹车油或刹车液,由基础油或基础液以及各种添加剂组成,是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使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作用的—•种功能性液体。

汽车制动液的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

如果使用的制动液质量低劣,则会因发生高温气阻、低温制动迟缓而导致汽车制动故障或制动失灵,引起交通事故。

我国现行的制动液标准GB12981-2003《机动车辆制动液》为强制性标准,共有14项技术指标要求,分别是外观、平衡回流沸点、湿平衡回流沸点、运动黏度(100°C. -40°C)、pH值、液体稳定性、腐蚀性、低温流动性和外观、蒸发性能、容水性、液体相容性、抗氧化性、橡胶相容性、行程模拟性能。

外观制动液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杂质、无沉淀和悬浮物。

该指标是辨别制动液是否合格的一个最为简便的方法,也是制动液最基本的指标。

平衡回流沸点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得的制动液的沸腾温度。

平衡回流沸点越高,制动液的高温性能才有可能越好。

但并不是所有平衡同流沸点高的制动液一定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只有在平衡回流沸点和湿平衡回流沸点都高的情况下,制动液才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

湿平衡回流沸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入一定量水分后测得的平衡回流沸点,它是衡量制动液吸收一定水分情况下的耐高温性能指标。

湿平衡回流沸点越高,在使用过程中的耐高温性能越好。

由于合成制动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湿平衡回流沸点指标相对于平衡回流沸点,更能反映制动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耐高温性能。

运动黏度(100°C\ -40°C)运动黏度是液体石油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为了保证制动液在使用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仍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性能,同时防止在高温条件下的渗漏,标准要求100°C运动黏度应不小于1.5mm2/so -40°C低温运动黏度是汽车制动液的重要低温性能指标,它反映产品在低温条件下的流动性大小,该指标直接关系到车辆在低温条件下的制动性能。

制动液

制动液
5、长期使用无沉淀物。制动液长期在高温状态下使用,质量不稳定就会产生热分解,产生沉淀物,同样影响刹车性能。
三、不同种类制动液混合使用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当不同种类制动液混在一起时,会造成制动液沸点降低,与劣质制动液混合尤其明显。在低温时刹车明显失效,制动液凝固了,并且腐蚀刹车油泵及橡胶件,使制动皮碗老化变质、回油阀密封不严、制动总泵或水泵活塞与缸壁磨损,造成间隙过大。这破坏了优质制动液的各种优良性能,易产生行车危险。
而制动液中混入过量水份,也会对制动液的质量产生影响。同样,水也能直接降低制动液的沸点。当水进入制动液后,制动液的抗气阻能力大大下降,直接影响到制动液的低温流动性。例如:在东北地区冬季,正常指标-40℃的制动液,在-20℃-30℃时已凝固不流动了,就会造成刹车失灵。
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对制动液性能的影响。若不注意混合了两个种类制动液或制动液大量进水时,一定要及时更换新的制动液并排气,必要时应更换皮碗、活塞,清洗回油阀。
制动液又称刹车油,有三种类型。在选购时要选择可靠的厂家,并且级别越高越好。它的制动工作压力一般为2MPa高的可达4~5MPa。所有液体都有不可压缩特性,在密封的容器中或充满液体的管路中,当液体受到压力时,便会很快地、均匀地把压力传导液体的各个部分。液压制动便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目录
介绍
类型
制动液有三种类型。
一、蓖麻油-醇型:由精制的蓖麻油 45%-55%和低碳醇(乙醇或丁醇)55%-45%调配而成,经沉淀获得无色或浅黄色清彻透明的液体,即醇型汽车制动液.蓖麻油加乙醇为醇型 1 号,蓖麻油加丁醇为醇型 3 号.醇型制动液的原料容易得到,合成工艺简单,产 品润滑性好;缺点是沸点低,低温时性质不稳定.醇型 1 号在 45℃以上出现乙醇 蒸气,产生气阻;在-25℃时蓖麻油呈乳白色胶状物析出,并随温度降低而增加, 堵塞制动系统,使制动系统沉重失灵.在醇型 3 号皮碗试验中发现,制动液颜色 稍变深,丁醇稍有溶解腐蚀橡胶的现象,在-28℃时也有白色沉淀物析出.有的文 献介绍加入甘油调整,但在低温下仍有沉淀且分层.在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 季,

机动车制动液的选择和使用(最新整理)

机动车制动液的选择和使用(最新整理)

机动车制动液的选择和使⽤(最新整理)机动车制动液的选择和使⽤⼀、机动车制动液的作⽤:制动液是保证机动车制动系统稳定、灵敏操作和机动车⾏驶安全的重要物质,是机动车⽤特种液之⼀,其在制动系统中的作⽤表现在以下四个⽅⾯:1.传递能量作⽤:传递制动能量,驱动制动装置正常可靠的⼯作。

2.冷却降温作⽤:制动装置执⾏制动刹车时,摩擦零部件温度会迅速升⾼,制动液可在⼀定程度上起到冷却降温作⽤。

3.防锈防腐作⽤:制动系统的⾦属件在空⽓中很容易产⽣锈蚀,防腐蚀性能优良的制动液可以延缓⾦属件的锈蚀。

4.润滑作⽤:制动液可以对制动泵的运动部件起到润滑作⽤。

⼆、机动车制动液的性能:刹车泵⼀般装在较密封的车轮内,空⽓流动不好,在机动车⾼速⾏驶时使⽤刹车,制动液要承受很⾼的温度。

⾼温可能会使制动液汽化⽽产⽣⽓阻,使刹车失灵。

如果制动液⾼温时黏度太低,会造成机械磨损和泄露,在低温时黏度过⾼,会导致传动不良、刹车失灵,因此制动液要有合适的⾼低温黏度。

对制动液具备的性能要求如下:1.较⾼的沸点,较低的蒸发损失。

2.适宜的⾼低温黏度,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和润滑性。

3.良好的混容性和橡胶适应性,制动液要与刹车系统中的各种⾦属零部件及橡胶密封件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4.良好的热安定性、⽔解安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5.良好的润滑性和防腐蚀性。

三、机动车制动液的分类:机动车制动液⾃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其发展经历了3个品种类型:醇型、矿物油型、合成型。

1.醇型:醇型制动液的基本组成是蓖⿇油和醇类如甲醇、丁醇等。

该型制动液润滑性好,原料易得,⼯艺简单,较好的满⾜了早期机动车制动系统的要求,但因其存在低温性能差、⽔溶性差、平衡回流沸点低等⽅⾯的缺陷,不能满⾜现代机动车制动系统的需要逐渐被淘汰。

我国已经于1990年强制淘汰了该型制动液。

2.矿物油型:矿物油型制动液是以精致的柴油馏分经深度脱蜡后的成分为基础油,加⼊增粘剂、抗氧化剂、防锈剂等调和⽽成。

矿物油型制动液有⾼温质量稳定,低温流动性好,对⾦属⽆腐蚀作⽤,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刹车油型号标准

刹车油型号标准

刹车油的型号标准刹车油是汽车刹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制动过程中起着润滑、冷却和防腐等关键作用。

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车辆需要使用符合特定标准的刹车油,以确保刹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车辆的安全性。

刹车油的分类刹车油按照其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DOT3刹车油:DOT3刹车油在汽车刹车系统中使用较为广泛。

它的沸点较低,通常在205℃至260℃之间,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耐氧化性能。

然而,DOT3刹车油对吸湿性较高,所以需要定期检查刹车油的水分含量并及时更换。

2.DOT4刹车油:相较于DOT3刹车油,DOT4刹车油具有更高的沸点,通常在230℃至280℃之间。

它的耐高温性能更优秀,适用于高速驾驶和制动频繁的车辆。

DOT4刹车油的吸湿性也较低,能够降低刹车系统被水蒸气腐蚀的风险。

3.DOT5刹车油:DOT5刹车油属于硅基液体,与传统的基于聚合醚的DOT3和DOT4刹车油化学成分不同。

它的沸点较高,通常在260℃至300℃之间,并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然而,DOT5刹车油的粘度较大,可能会对刹车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车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为DOT5.1的刹车油,它与DOT5刹车油的化学成分相似,但沸点较低。

DOT5.1刹车油在性能上更接近于DOT4刹车油,适用于要求较高性能的车辆。

刹车油的标准刹车油的标准是由国际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制定的。

SAE J1703和SAEJ1704是两个常用的刹车油标准。

•SAE J1703刹车油标准:该标准涵盖了DOT3和DOT4刹车油。

刹车油需要符合标准的粘度、气溶胶稳定性、防腐性、耐磨性、氧化性能、吸湿性和沸点等要求,以确保安全可靠的制动性能。

•SAE J1704刹车油标准:该标准涵盖了适用于DOT3、DOT4和DOT5.1刹车油的要求。

与SAE J1703相比,SAE J1704对刹车油的吸湿性有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更苛刻的工作环境。

27 汽车材料 教案:汽车运行材料——汽车制动液

27 汽车材料 教案:汽车运行材料——汽车制动液

《汽车工程材料与应用》教案任课教师:课程名称:课程代码:上课班级:专业:总学时:周学时:学期:202 ~202 学年第学期汽车工程材料与应用教案主要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能说出汽车运行材料的类型和性能特点;2. 能概述汽车用汽油性能要求及应用;3. 能概述汽车用柴油性能要求及应用;4. 能概述汽车新能源的种类及应用;5. 能概述汽车用工作液性能要求及应用;6. 能概述汽车用润滑材料性能要求及应用;7. 能概述汽车轮胎的性能要求及应用;二、能力目标1. 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初步选用运行材料的能力;2. 具有分析汽车运行材料在不同实际工作条件下应具有不同性能要求的能力;3. 具有根据汽车运行材料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进行运行材料选用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责任心;2.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3. 培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前课知识1、润滑脂的分类及规格;2、润滑脂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三、导入新课点名,记考勤(1min)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2 min )2.汽车制动液的使用注意事项1)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的制动液不能混用,否则会影响制动效果。

2)加注或更换制动液时,最好使用专业设备。

3)制动液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变质而影响车辆的制动性,所以要求制动液要按期更换,更换期一般为车辆行驶20000~40000km或一年。

4)制动液应密封储存,以免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后使沸点降低。

5)制动液多以有机溶液制成,易挥发、易燃,使用中应注意防火,存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本课小结:1、了解汽车制动液的作用及主要性能;2、掌握汽车制动液的分类及规格;3、掌握汽车制动液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1 min )课后实践(推荐学习、作业)1、填空题练习;2、选择题练习。

(1 min )课后反思:汽车运行材料是汽车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涉及到的一些材料,有的会是整个汽车寿命周期都必须要用的材料。

汽车“五油”指的是什么

汽车“五油”指的是什么

汽车“五油”指的是什么鱼离不开水,汽车离不开油。

可你知道汽车中的“五油”指的是哪“五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汽车“五油”指的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刹车油刹车油,又叫制动液,它是刹车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刹车油在汽车刹车零碎中起的是传动影响。

是将我们踩刹车的力传送至刹车片上以到达刹车结果的一种液体。

刹车油长时间不换会腐化刹车零碎,还会变得浑浊,同时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逐渐的沸点就会逐渐变得低了,很容易造成刹车失灵,加大事故的发生几率。

润滑油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从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润滑油分为矿物油和分解油,分解油里又分为全分解和半分解。

全分解油润滑效果极佳,而对于大部分经济型轿车来讲,半分解油和矿物油就可满足使用。

燃油欧洲对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惨合物。

但在美国则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C 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也可是馏分燃料油。

在欧美,燃料油一词有时还指家庭取暖燃料油,这种产品相当于柴油馏分。

燃油通俗的来说:就是我们平常所熟习的汽油、柴油,是给汽车供给动力能量的“食品”,加油站里每一个加油机上方都标有汽油标号,这些数字代表汽油的抗爆性,与汽油的干净水平毫无关系。

加油时,应遵照汽车运用说明书上的倡议增加汽油,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功率。

变速箱油自动变速箱油简称ATF,是专门用于自动变速箱的油液。

早期的自动变速器没有专用油液,而是用发动机油代替。

由于工作状况和技术要求差异很大,所以发动机油作为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方法很快被淘汰。

转向助力油助力转向油是汽车助力转向泵里面用的一种特殊液体,通过液压作用,可以使方向盘变的非常轻巧,与自动变速器油液、制动油液以及减震油液类似。

【拓展】汽车的“三水”三水是指冷却液,雨刮水,电瓶水。

汽车制动液

汽车制动液
一般为金属与周围介质之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 等多相反应使金属变为氧化(离子)状态而被腐蚀。 对汽车制动系统而言,常见的金属腐蚀主要为因化 学和电化学腐蚀引起的局部腐蚀现象。
制动液金属腐蚀性试验按照GB 10830-1998 《机动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附录B机动车制动 液金属腐蚀使用方法”的规定进行。
只有平衡回流沸点越高,制动液的高温性能才 能越好。然而,并不是平衡回流沸点高的制动液就 一定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只有在平衡回流沸点和 湿平衡回流沸点都高的情况下,制动也才具有好的 高温性能。
制动液的平衡回流沸点的测定按照SH/T0430-1992 《刹车液平衡回流沸点测定法》的规定,采用如图 10.1所示的平衡回流沸点测定仪进行。
(1)选用的制动液产品质量等级应等于或高于车辆 制造厂家规定的制动液质量等级。
(2)所选用的制动液产品类型应与车辆制造厂家规 定的制动液产品类型相同。
(3)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性能稳定、质量有 保证的制动液产品。
(4)选择合成制动液。
按照GB 10830-1998《机动车制动液使用技 术条件》,各级制动液主要特性和推荐使用范围如 表10-3所示。
制动液与橡胶配伍性试验按照GB 10830-1998 《机动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附录A机动车制动 液与橡胶的配伍性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10.2.6液体稳定性试验
制动液的液体稳定性包括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 定性两方面。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制动液在一定试 验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
制动液的稳定性测定按照GB 12981-1991《HZY2、 HZY3、HZY4合成制动液》“附录B 制动液液体稳定 性检验法”的规定进行。
第10章 汽车制动液
教学提示:汽车制动液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 介质,按照合成原料的不同可分为醇醚型和酯型两 大类。正确选择和使用制动液,对于确保行车安全 至关重要。

汽车制动液

汽车制动液



制动液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制动液的检查 ► 1.正常情况下,汽车每行驶10000km时或制动系统维 1.正常情况下,汽车每行驶10000km时或制动系统维
修后,应检查制动液的液面高度,是否在储液罐的 修后,应检查制动液的液面高度,是否在储液罐的 上下限之间。 ► 2.注意检查制动液的质量,若制动液变色或乳化, 2.注意检查制动液的质量,若制动液变色或乳化, 出现异味,则已经变质,应及时更换。
► ► ►
► ►
5.液体稳定性 制动液的液体稳定性包括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两项指标。该指标主 要用来反映制动液在一定试验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 高温稳定性是将60mL试验制动液加热到185℃,恒温2h后,再升温测定 其平衡回流沸点,用试验制动液恒温前的平衡回流沸点与恒温后测得的 平衡回流沸点之差来评定制动液的高温稳定性能。 化学稳定性是将30mL试验制动液与30mL相容性液体混合后测定其平衡 回流沸点,用开始沸腾回流后第一分钟内混合试液的最高温度与随后测 得的平均沸点之差来评定制动液►
4.更换制动液后,应放出制动管路中的空气,放气的基本原则是“由远 而近,由上而下”,逐个进行。 5.制动液多是以有机溶剂制成,易挥发、易燃,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 防火。 6.制动液对车身涂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会产生“咬漆”现象,因此在 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制动液与车身涂层接触。 7.制动液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高温、高压等使用环境因素的影响, 会因氧化变质或吸水而使其质量指标产生衰变和下降。因此,必须对制 动液进行适时的更换。
► 制动液使用注意事项 ► 1.制动液不能混用。各种制动液绝对不能混用,否
则会因分层而失去制动作用。
► 2.保持清洁。加注或更换制动液时要注意清洁,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第二章汽车制动液的分类及组成
2。

1制动液的类型
2。

1.1醇型制动液
由精制的蓖麻油45%—55%和低碳醇(乙醇或丁醇)55%—45%调配而成,经沉淀获得无色或浅黄色清彻透明的液体,即醇型汽车制动液.蓖麻油加乙醇为醇型1号,蓖麻油加丁醇为醇型3号。

醇型制动液的原料容易得到,合成工艺简单,产品润滑性好;缺点是沸点低,低温时性质不稳定.醇型1号在45℃以上出现乙醇蒸气,产生气阻;在-25℃时蓖麻油呈乳白色胶状物析出,并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堵塞制动系统,使制动系统沉重失灵。

在醇型3号皮碗试验中发现,制动液颜色稍变深,丁醇稍有溶解腐蚀橡胶的现象,在—28℃时也有白色沉淀物析出。

有的文献介绍加入甘油调整,但在低温下仍有沉淀且分层。

在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汽车不宜使用醇型和改进的醇型制动液。

目前醇型制动液正在被合成型制动液所代替。

2。

1。

2矿物油型制动液。

是以精制的轻柴油馏分经深度脱蜡得到的C12—C19异构烷烃和烷烃组分、添加稠化剂和抗氧剂与助剂调合而成。

矿物油型制动液无统一的质量标准,多采用企业标准。

按企业标准生产的7号、9号矿物油型制动液外观为红色透明液体,具有低温流动性好的特点,其规格参见
表1。

表1矿物油型制动液标准
矿物油型制动液温度适应范围很宽,可从—50℃到150℃,低温流动性和润滑性好,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它对制动系统的橡胶零部件有溶解作用,使用这种类型的制动液时,必须换用耐矿物油的橡胶零部件。

2.1。

3合成型制动液
由于醇型和矿物油型制动液性能上的缺陷,各国开始合成型制动液的研制.目前,合成型制动液主要有三种类别,醇醚型,酯型和硅油型。

其中,酯型制动液又分为羧酸酯型和醇醚硼酸酯型制动液。

硅油型制动液分为硅酮型和硅脂型制动液。

2。

1。

3.1醇醚型制动液
醇醚型制动液的主要成分是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再加入润滑剂、稀释剂、防锈剂、橡胶抑制剂等调合而成,它是各国汽车所用最普通的一种制动液,多数产品属DOT3级,少数能达到DOT4级。

这种制动液拥有较高的平衡回流沸点,较低的低温粘度,良好的橡胶适应性能,对金属的腐蚀性也较低等优点.缺点是醇醚型制动液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沸点较低的共沸物导致高温性能降低;同时,吸收水分后,随着水含量的增加,低温粘度会显著增大从而降低其低温性能.此外,水分的进入还会增加制动液的腐蚀性加快制动系统金属材料的腐蚀。

2.1。

3。

2醇醚硼酸酯型制动液
为了提高平衡回流沸点和减少吸湿性,研究发现酯型制动液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尤其对多乙二醇醚进行硼酸酯化能显著降低水分对醇醚型制动液沸点的影响。

这一类制动液一般分为DOT4,超级DOT4和DOT5.1三个级别。

DOT4型制动液由于配方中引入多乙二醇醚硼酸酯提高了制动液的高温性能和抗湿性,一般平衡回流沸点达到230℃以上,湿平衡回流沸点达到155℃以上.
超级DOT4型制动液是欧洲国家在DOT4基础上研制出的具有更高干,湿平衡回流沸点,更好低温性能和更长使用寿命的高质量制动液.
DOT5.1级制动液是满足DOT5型制动液性能指标的合成硼酸酯型制动液,因为采用了硼酸酯技术,因而与DOT3,DOT4制动液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DOT5。

1级制动液能够满足各种车辆不同气候下安全使用,目前只有欧,美,日本及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有DOT5.1级制动液的供应市场.
2.1.
3.3硅油型制动液
硅油制动液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硅油吸水性小,吸湿后,其沸点和黏度几乎不变,可防止水分的积聚而腐蚀金属部件;硅油的非导电性也不引起电化学腐蚀;硅油对制动系统的所有金属、非金属材料都有较好的相容性,从而减少了制动系统大修和更新零件的频率,制动系统的设计也有较强的灵活性;硅油无毒、无味、无刺激,不需采用特别防护措施;制动系统运转安全,即使在250℃高温和一40℃的严寒地区,在干热或潮湿等恶劣环境中,仍能安全运转,提高了车辆的机动能力.然而,纯硅油并不能满足汽车制动液的全部性能要求,主要原因是硅油的润滑性以及相对皮碗的溶胀性较差。

通过在硅油中加入磷酸酯、癸二酸酯、新戊基二元醇酯等酯类油等必要的添加剂,或制成聚醚基、酯基的改性硅油可以得到高性能的汽车制动液.
2.2制动液的组成
汽车制动液是一种多组分液体,基本上是由基础油或基础液以及各种添加剂组成
2.2。

1醇型制动液的组成
醇型制动液的组成较为简单,主要是由蓖麻油加乙醇或丁醇调合而成。

常见的1号醇型制动液是由精制的蓖麻油45%-55%和乙醇55%—45%调配而成;3号醇型制动液是由精制的蓖麻油46%-52%和丁醇48%—54%调配而成;蓖麻油甘油乙醇制动液是由34%蓖麻13%甘油和53%乙醇配置而成。

2.2.2合成型制动液的组成
醇醚及醇醚硼酸酯型制动液
1.润滑剂
润滑剂要求挥发性要小,长时间使用后失去稀释剂时也能保证制动其正常工作;要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够保证制动分泵的活塞运动平滑;同时要求润滑剂对橡胶膨胀要小,能与稀释剂互溶等。

醇醚型制动液常用的润滑剂有:乙二醇,聚丙二醇,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无规共聚物,烷基酚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乙烷聚合物等。

硼酸酯型制动液的润滑剂一般多是多乙二醇单烷基醚硼酸酯或多乙二醇硼酸酯,另外含氮的羟基化合物与硼酸合成产物也常用作润滑剂。

2.稀释剂
稀释剂用来对制动液的高温与低温的性能指标进行调节,以满足相关的标准对制动液性能的要求。

同时稀释剂也用来对橡胶的相容性指标进行调节,以使橡胶的部件具有适当的膨胀性与柔软性。

稀释剂通常使用摩尔质量较小的醇醚,低温性能较好。

常用的稀释剂有二甘醇醚,三甘醇醚,四甘醇醚,聚醚和多乙二醇单烷基醚等。

但由于有些醇醚的橡胶溶胀性较大所以最适合做制动液基础液组分的原料是二或三乙二醇单甲醚及硼酸酯和低分子聚醚。

3.添加剂
制动液中的添加剂主要是用来调节制动液的各方面性能指标的,以克服制动液的润滑剂和稀释剂在性能方面的不足,常见的添加剂种类有:抗氧剂,缓冲剂,pH调节剂,稳定剂和消泡剂。

其中抗氧剂和缓冲剂是最主要的添加剂。

2.3汽车制动液标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