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水
孔子关于水的论述

孔子关于水的论述
孔子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意味深长,寓意着水的双重性质。
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帮助人们到达目的地,又可能会带来危险和灾难。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使用水资源,不浪费和污染水源。
孔子还说过,“水流不腐,户枢不蠹。
”这句话强调了水的清洁和不变性,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活水”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认为,水源应该保持干净,而且不应该受到腐蚀和污染。
这也提醒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持水源的清洁和稳定。
在古代,水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孔子在其教育思想中非常注重水的教育。
他认为,水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道德教育。
通过对水的学习、感悟和尊重,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
总之,孔子关于水的论述,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正确认识和使用,也是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思想和观念,仍然在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 1 -。
水用文言文怎么说

水用文言文怎么说1. 孔子论水文言文翻译《荀子·宥坐》载孔子观水事——孔子观于东流之水。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大意:孔子观赏东流之水。
子贡向孔子发问说:“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是为什么?”孔子说:“流水浩大,普遍地施与各种生物而仿佛无为,好象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弯弯曲曲一定遵循流动的规律,好象义;它浩浩荡荡无穷尽,好象道;如果掘开堵塞使它通行,它回声应和原来的声响,奔赴百丈深谷也不怕,好象勇;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象法;它注满量量器后不需要刮平,好象正;它温软地可以到达所有细微的地方,好象(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出来进去,便鲜美洁净,好象善于教化;它经历万千曲折也一定向东流去,好象志。
所以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它。
”)。
2. 《水经注· 说水》文言文翻译【原文】江水又东,径黄半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
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②,犹望见此物。
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说水》【译文】长江水又向东流,经过黄半山下,有一座险滩名叫黄牛滩。
黄牛滩的南岸重峦叠嶂,最外面的高大山崖之间有一块大石,石头上颜色分明,就像是一个人背着一把刀牵着一头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人和牛的形状、色彩非常分明。
这里既然是人迹罕至之处,没有人探究出其形成原因。
这座高崖很高,又加上江流湍急迂回,(但是)即使是路过此处的人连宿两宿,也仍然看得见此物。
孔子论水

孔子论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基本译文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泛指江海)一定会驻足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犹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犹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犹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犹如君子擅于改造事物;将水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犹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犹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犹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这就是为什么君子观江海必驻足的原因了。
(此论乃中华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望能够观此论者拟比自身,其实水最值得学习的还是能够将万恶沉淀,与人以善)岁月如同流水,不舍昼夜地流逝。
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水那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具有真君子的品性。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
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
先秦儒道哲学中的水象

先秦儒道哲学中的水象水,是大自然中最为广泛的元素之一,也是先秦儒道哲学中常被引用的象征。
在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都对水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解读。
在儒家哲学中,水象征着柔和和包容。
孔子曾说:“君子如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水的理解。
水具有柔和的特性,能够容纳万物,不争不斗,温润而利于生命的发展。
孔子希望人们能够像水一样柔和而包容,以此来达到和谐的社会。
他认为,只有放下争斗和竞争,追求和平与共荣,人们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的境界。
而在道家哲学中,水象征着无为而治和自然。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与孔子的表述几乎相同,但在道家中,更强调水的无为而治。
水自然而然地流淌,不强求,不争斗,不违背其本性。
道家认为,人们应当效法水的特质,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道,不抵抗、不反抗,以达到身心的平静与和谐。
水在先秦儒道哲学中的象征意义还体现在其流动性上。
水具有流动不息的特性,象征着变化与流转。
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一切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和流动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儒家注重个体的修养和人伦道德,强调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进步。
而道家则更加强调宇宙和人生的变化,强调人们要顺应自然的变化,去适应和应对各种情况。
水的流动性让先秦哲学家们认识到,只有顺应变化,才能不断进步。
总之,先秦儒家和道家都将水作为哲学思考的重要象征。
水象征着柔和包容、无为而治、自然与变化。
通过对水的理解和运用,儒家和道家提出了一种人生哲学,即追求和谐与平衡,顺应自然的道,不争斗、不追求功利,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境界。
这种哲学思想至今对我们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儒家的水道家的水佛家的水

儒家的水,道家的水,佛家的水儒家观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道家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佛家观水:可以是世间一物,也可以是一个世界。
一、孔子曰:“智者乐水”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
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
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
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
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动流”之叹。
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水中,有儒风。
二、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
”水,是位辨证哲人。
“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
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
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
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
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
孔子论水原文及翻译

原文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 又,这个故事最初见於《荀子.宥坐》。
原文为:"孔子观于东流之水。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
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
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
盈不求概,似正。
淖约微达,似察。
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
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译文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接近自然之德)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因为这无疑是在关照自身啊! ) ”注释①据《孔子集语》引《说苑·杂言》,题目是编者所加。
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
③予:给予。
④卑下:低下。
此指水性向下。
⑤句倨皆循其理:指水的曲直方圆等随物赋形的特性。
孔子论水阅读答案

孔子论水阅读答案第一篇:孔子论水阅读答案孔子论水阅读答案篇一: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语文试卷及答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小学生活即将结束。
希望你能从容面对,发挥自己最佳的水平。
祝你成功!一、口语交际进入六年级后,学习压力渐渐加大了。
可每次捧起心爱的课外书,沉浸其中,都会让自己收获许多。
但是有的同学过于沉迷,耽误了学业;有的家长认为读闲书作用不大,也极力反对。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想对沉迷其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极力反对的家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
(如用上格言警句就更好了。
)一、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栗子(lìsù)摩平(māmó)含糊(húhù)寺院(sìshì)计较(jiǎo jiào)养.....尊处优(chǔchù).二、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橱震振()窗()艺()柜()奋()颤()慑三、按提示要求填空。
吕戴邱陶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姓排第一,姓排最后。
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序应为、、、。
3、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戴”字应查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
四、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带点字的恰当意思,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解:A.剖开B.消除C.解释D.明白、懂E.押送二、基础乐园①儿童不解.春何在()②注解.()③押解.()2、老A 年岁大B 有经验;老练C 陈旧D.经常E.很;极①少年易老.学难成()②老.脑筋③炒股老.手()五、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要求选一选。
孔子观水

孔子观水时,说到水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
”意思是说,水流向下,随圆就方,好像遵循准则和法度。
的确,水总是以谦卑的姿态向下流淌,随处遵循河道划定的准则而行,水涨水落依据自然季节的法度而为。
这种品格,与圣人们倡导的“义”十分相合。
“义”的繁体字为“義”:下面是“我”,上面是“羊”。
我谓己,羊在古代有善祥之意;于我所表现之善祥为义;事之宜曰义,就是应该做的事情是义,天理、正路、准则、法度是义。
我们知道,大江大河在流行过程中,沿途不断有支流汇集而入,江河得之不拒并逐渐壮大,因为,江河是支流、小溪东流入海的良好载体。
同时,江河也随时在沿途释放水分,灌溉田野,补充湖泊,用自己的付出营造出良好的共生环境。
在得与舍之间,水才得以实现流畅通达。
水的这种特性,暗合孔子所说的“见得思义”之理。
那么,对我们来说,“得”什么?无论财富、名位来归于我,叫“得”。
而见“得”,应该想一想是否合乎义理、道义、人情、国法。
合则受,不合不受。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
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
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
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
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英实验小学薛璐
广袤 飘逸 眸子 和煦 絮语 奔腾 围拢 疑惑 波澜起伏 意味深长 穿岩凿壁 从无惧色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一番宏论 司空见惯 绿草如茵 拨动琴弦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安享幸福 侧耳倾听 情不自禁
大声朗读全文,找出孔子的课 堂在哪里,并用横线画下来。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 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 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 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 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 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 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于丹
《论语心得》
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 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水从雪山走来 水从远古走来 水向东海奔去 水向未来奔去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默读3—9自然段,找出 孔子的课文在哪里?用波 浪线画出来。
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 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 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 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 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 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 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在你感受深的地放做好批注
我们懂得了孔子的弦外 之音,他的弟子颜回、子路 是不是也懂了?找出相关依 据。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 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马车、 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 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 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 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 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 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 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 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 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 长,凿石壁, 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 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 教化 ……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 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 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 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 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 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 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 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 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