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主动遗忘管理研究综述
记忆规律研究综述范文

记忆规律研究综述范文关键词:记忆,记忆规律,高效记忆策略,遗忘,干扰一、引言记忆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过去经验的处理和存储,帮助人们获取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
记忆的机制和规律一直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综述目前对记忆规律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二、记忆的分类和存储记忆按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能维持几秒钟到几分钟,长时记忆则可以长期保存。
长时记忆又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指我们可以意识到并主动回忆的记忆,包括语义记忆(关于事实和概念的知识)和回忆(过去的经历和事件)。
隐性记忆是指无意识的、无需主动回忆的记忆,包括程序性记忆(技能和操作的记忆)和条件反射(无意识的学习效应)。
记忆的存储分为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过程。
编码是将信息从感觉输入转化为可存储的表征形式的过程,存储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过程,检索是获取和恢复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的过程。
三、高效记忆策略研究发现,采取一些高效的记忆策略可以改善记忆的效果。
其中,重复练习是一种常用的策略,通过反复的记忆和回顾可以增强记忆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分布式练习则是将学习时间分散在一段时间内,比集中练习的效果更好。
深层处理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记忆。
串联效应表明,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如果待学习的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关联,则记忆效果更好。
四、遗忘和干扰遗忘是记忆中常见的现象,它是指在时间推移后,原本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逐渐丧失或无法恢复的过程。
遗忘可以分为主动遗忘和被动遗忘。
主动遗忘是指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忘记信息,而被动遗忘则是无意识的过程。
干扰是导致遗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新的信息与已有的信息相互干扰时,会导致记忆的混淆和遗忘。
五、总结与展望记忆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记忆规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的机制和规律。
本文综述了记忆的分类和存储等基本概念,同时介绍了一些高效的记忆策略和遗忘、干扰等因素对记忆的影响。
主动组织遗忘对吸收能力的影响——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通过 不断吸收外部 信息保 证组织 柔性 。已有 文献对 吸
收 能 力 前 因 变 量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先 验 知 识 、 企 业 文 化、 学习机制 、 网 络 关 系E z - 4 ] 等方 面 , 这 类 研 究 没 有 考 虑
到时效性 , 因 而 忽 视 或 低 估 了组 织 遗 忘 的重 要 作 用 , 没 有认 识 到遗 忘 守 旧 规 则 和 经 验 是 吸 收 能 力 产 生 和 培 育
环 境 动荡 性 的调 节 作 用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 上海 2 0 0 0 9 2 ) 摘 要 : 企业 只有淘 汰失 去价值 的知 识 以及 克服 阻碍发 展 的 惯例 , 释放 一定 资 源 , 才 能 腾 出 空 间促 进 吸 收 能 力 的 产 生 和 培 育 。从 忘 却 学 习和 避 免 恶 习 角 度 , 探讨 主 动组 织 遗 忘对 吸收 能 力的 影响 , 并 将 环 境 作 为 调
本 文根据研究 结果 提 出相 应对 策建 议 , 并 指 出该
领 域 未 来 可 能 的 研 究 方 向 。 不 仅 能 够 帮 助 管 理 者 理 解 组织主动遗忘的重要性 , 避 免企业 陷入核 心能力 刚性 ,
还 可 为 企 业 在 动 荡 环 境 下 提 升 吸 收 能 力 提 供 新 的路 径
节变量加 入模 型 , 考 察其 对主动 组织遗 忘 与吸收 能 力之 间关 系的调 节作 用 。构建 概 念模 型 , 采用 2 6 5家企
业数据 , 运 用 结 构 方 程 对 相 关 假 设 进 行 检 验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忘 却 学 习 对 吸 收 能 力 中应 用 整 合 能 力 的 正 向 影响 更为显 著 ; 避 免 恶 习 对 吸 收 能 力 中评 价 识 别 能 力 、 消化 转换 能力 的 正 向影 响 更为 显 著 ; 环 境 动 荡 性 对
人类认知科学中的记忆与遗忘机制研究

人类认知科学中的记忆与遗忘机制研究在人类认知科学领域中,记忆与遗忘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类的记忆能力和遗忘现象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逐渐揭示了记忆与遗忘的基本机制。
本文将从人类记忆的类型、记忆存储过程以及遗忘机制三个方面来探讨人类认知科学中的记忆与遗忘机制研究。
一、人类记忆的类型人类的记忆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根据信息的存储时间长短,记忆可被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在信息输入到大脑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并回忆的记忆形式。
而长期记忆则是指信息在输入后能够持久保存并长期回忆的记忆形式。
此外,长期记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显性记忆与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也称为声明性记忆,是指人们能够主动回忆和陈述的记忆内容,如事实知识和个人经历等。
而隐性记忆则是指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无法直接主动回忆和陈述的记忆内容,如习得的技能和条件反射等。
二、记忆存储过程人类记忆的存储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阶段。
编码是指将外界的感知信息转化为能够被大脑处理和存储的内部信息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刺激信息经过感觉系统筛选和加工,被转化为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模式。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进行持久性保存的过程,长期记忆的形成就是由存储来实现的。
存储的过程中,信息通过突触可塑性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形成不同的记忆痕迹。
检索是指根据需要从存储中取出并使用以前存储的信息的过程。
在检索过程中,大脑通过激活相应的神经元群体,找到所需的信息并使其进入工作记忆。
三、遗忘机制遗忘是记忆的自然现象,人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遗忘掉过去的记忆。
遗忘机制的研究旨在揭示为什么人类会遗忘以及遗忘是如何发生的。
在众多的理论中,曾经流行的遗忘曲线理论认为,人们在学习后的一段时间内会迅速遗忘大部分信息,然后遗忘速度逐渐减缓。
随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会相对稳定,并且遗忘率较低。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遗忘并不仅仅是时间推移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被遗忘权研究综述开题报告(适用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一)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浪潮的第一个阶段早已随着网络及其破灭而告终,而在这个阶段中,互联网的发展与访问信息以及通过全球网络与他人互动息息相关(你可以称为web 1.0时代)。而到2001年,用户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接收信息的网络,而且还是你介意生成信息与你的同龄人共享信息的网络(通常称为web 2.0时代)。
公开个人信息都已经深深嵌入了全球的青年文化中。每天Face book平均每秒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用户的1000万个网络应用请求。截止2008年,在MySpace上拥有个人网页的人数超过1.1亿,而Face book截止2009年年初,已经有1.75亿个个人用户创建的在线网页。
(二)传统出版业在互联网力量下的数字化趋势
(四)其他机构的信息权力
大型国际旅行预订系统同样记住了我们已经忘记很久的信息,这些系统正被在线旅游网站,以及世界上成千上万家传统旅游社所利用。美国的信用机构存储了几亿美国公民的大量信息。医生会保存医疗记录,而且迫于经济与管理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将几十年来高度私人化的信息置于数字存储器中,并将其数字化。于此同时,执法部门也存储了几千万人的生物识别信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身边的东西都将会附带上微小且价格合理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记录这些东西的下落。因此可能出现一种第三方设备,他们不仅能够获得我们在何地的完整数字化记忆,还能够获得我们在何时及如何与我们身边的东西进行互动的数字化记忆。
数字技术已经让社会丧失了遗忘的能力,取而代之的则是完善的记忆。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曾经在一本晦涩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居然能在全球化的网络上如此容易地被找到。”
(三)强大的搜索引擎
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Yahoo!、微软搜索、以及万维网进行编录的其他许多搜索引擎,通过对网页的逐个搜索,使得所有人仅在搜索框中键入一两个关键词就能访问这些网页。多年来,这种易于使用且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成功地将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展现在几十亿用户面前。然而搜索引擎所能记住的,要比网页上所发布的信息多得多。Google能够识别出我们每个人在搜索什么,什么时候搜索的,以及我们可能觉得足够准确并点击进去的搜索结果是什么。
情绪对定向遗忘影响的研究综述

情绪对定向遗忘影响的研究综述【摘要】定向遗忘是指由主试的“遗忘”指令所引起的记忆内容的受损,强调个体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
情绪对定向遗忘的影响主要受情绪材料、个体情绪状态、人格特质和个体经历等方面的共同作用。
本文从情绪材料、情绪状态、特殊人群和以往研究不足与展望四个方面分析概括,主要目的是让人们对定向遗忘和情绪相关的研究有更多的了解,为国内外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情绪;定向遗忘;研究综述1引言主动遗忘情绪性记忆,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忘记带有情绪色彩的记忆内容,但多为带来痛苦的负面情绪记忆。
对不同个体定向遗忘的研究也主要关注于消极特质的个体和特殊经历的患者。
2情绪材料在情绪材料方面,情绪性词汇、图片、面孔以及自传体的事件等都可以作为实验材料。
词汇的定向遗忘效应比图片更强,负性情绪性图片的唤醒度比负性词汇要强。
实验材料的差异可能是负性情绪记忆有意遗忘的效果不统一的原因。
2.1 情绪词定向遗忘实验的情绪词,一般选用词频较高的正性、负性和中性词,并在实验前对词语的效价、唤醒度和熟悉度进行评分。
大部分结果都支持负性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小于中性词,中性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强于正性和负性词,其结果的不同主要在于不同效价的词汇之间定向遗忘效应差异是否显著,以及负性词是否同样可以被有意遗忘。
研究发现遗忘负性词并不比遗忘中性词更难,但被试会倾向于记住负性词[1]。
尽管材料的情绪性可能会干扰定向遗忘效应,但被试在正性词、中性词和负性词都表现出明显的定向遗忘效应,说明了个体对情绪性信息也能主动遗忘,只是负性词更不容易忘记。
2.2 情绪图片图片效价、唤醒度的控制会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研究发现,有意遗忘效应仅出现在中性情绪图片条件中,当使用唤醒度较高的情绪图片和中性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时,只有中性材料才具有定向遗忘效应,被试不能够对情绪性材料产生定向遗忘[2]。
负性情绪图片会干扰有意遗忘,相比于中性图片,被试更难以忘记以及更容易记住负性图片。
记忆研究综述报告

记忆研究综述摘要记忆是大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大脑的记忆的机理进行大量地研究,取得很多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未知。
海马是形成记忆的必不可少的组织,海马的不同部位在记忆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障碍。
记忆形成的过程包括编码、储存、提取三个阶段。
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和记忆阶段,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的表现形式有外显式和内隐式。
提出一些模型来解释,但并不完善。
遗忘是记忆的一个特征,大脑某些结构损伤后,会产生遗忘症。
1.记忆的生理结构基础1.1神经细胞大脑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神经细胞分为树突、细胞体和轴突三部分。
轴突于树突之间的相接处叫突触,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突触就会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
接受同样的刺激次数越多,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忆。
1.2海马[1]海马区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内褶区,在侧脑室底部绕脉络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两个扇形部分所组成。
早期科学家发现,因癫痫而行双侧颞叶包括海马结构切除的病人记忆发生障碍,表现为不能记住刚看过的文字内容,他们认为他对新知识经验的保持只能持续5秒钟,但切除以前已经保持的记忆没受影响。
神经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不同的脑部结构在记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内侧颞叶系统是由海马及相邻有关皮层组成,包括内嗅皮层、外嗅皮层和海马旁回。
海马是内侧颞叶记忆系统中与学习记忆最密切相关的结构。
临床上也陆续发现,海马及边缘系统其他部位的一过性缺血,可导致一过性的遗忘症。
海马及周围结构的很小损害,都可引起明显的记忆障碍。
此外对动物的海马也进行了积极研究。
海马是正常记忆必不可少的结构基础。
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的障碍,而且似乎主要是近记忆的障碍。
海马区在脑中为发作阈值低的部位。
因为几乎所有癫痫患者的发作皆由海马区所起始,像这类以海马区为主的发作,有许多的情形是很难以药物治疗的。
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

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集体记忆,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集体记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以期对集体记忆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在综述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集体记忆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功能作用以及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形式。
我们还将对集体记忆研究的方法论进行探讨,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集体记忆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集体记忆研究框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推动集体记忆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集体记忆的理论框架集体记忆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理论框架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观点。
在集体记忆的理论框架中,有几个核心概念值得深入探讨。
集体记忆被定义为一个特定群体或社会共享的记忆系统。
这种记忆不仅仅是个人记忆的简单叠加,而是经过群体内部交流、协商和认同的过程后形成的。
集体记忆的核心是群体的共同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它们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如教育、传媒、仪式等)得以传承和强化。
集体记忆具有建构性和动态性。
这意味着集体记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而是由群体成员根据现实需要和文化背景进行建构的。
同时,集体记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运动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表现为记忆内容的增减、记忆重点的转移以及记忆解读的多样化。
在集体记忆的理论框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记忆的遗忘与重构。
遗忘并不是记忆的缺失,而是记忆选择性的结果。
某些记忆可能因为不符合群体利益或价值观而被刻意遗忘或压制。
而重构则是对记忆进行再次解读和加工的过程,它可能使原有的记忆得到强化或弱化,甚至产生全新的记忆内容。
记忆主动遗忘研究新进展:“想不想”范式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2), 147-154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8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8.82018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MotivatedMemory Inhibition: Think/No-Think TaskMojun Jiang, Xiaosi Ma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Jan. 24th, 2018; accepted: Feb. 15th, 2018; published: Feb. 22nd, 2018AbstractPeople would rather choose to forget unpleasant memories in daily life. Therefore, the motivated inhibition mechanism is important for human beings. Studies showed that people can inhibit memory retrieval promptly to achieve forgetting. As the Think/no-think task has been put for-ward since 2001,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used in task have been expanded, including faces, scenes, disastrous memories and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furthermore, to explore the moti-vated inhibition mechanism adopted neuroima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ERPs and fMRI, and combined it with anticipatory effect paradigm, sleep and so on. Through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technology, results indicate the specific component of N2 family, and different subcomponets may represent different functions. Also, the fMRI results show the top-down modulatory influence from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via function connective analysis,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hippo-campal GABA is vital for the success of memory inhibition.KeywordsMemory Inhibition, Experimental Materials, ERPs, fMRI记忆主动遗忘研究新进展:“想/不想”范式姜沫君,马小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收稿日期:2018年1月24日;录用日期:2018年2月15日;发布日期:2018年2月22日摘要对于生活中不愉快的记忆,人们宁愿选择遗忘,由此个体大脑的主动抑制功能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总结与展望
组 织 主 动 遗 忘 包括 忘 却 学 习 和避 免 恶 习, 由个体主动遗忘和群体主动遗忘两方面 构成 , 同时组织对知识好坏的识别是关键所 在。 组织主动遗忘管理与吸纳能力的相关点 在于 价值 识 别和 吸收 变革 。 织应 该从 权利 组 因素 、 化 因素和 激励 因 素等多 方 面进行 完 文
 ̄ n lF r etn 20 4 i a og t i o g 0
4 张 茉楠 等 . 于认知 资源观 的企 业 家创 、 基
造行为决策研 究[ .SN S 琐 代 商 业 E N U IE S
组织 主动 遗忘 管理研 究综 述
梅培培
【 章 摘要 】 文 随 着人 类进 入知 识 经 济 社 会 , 识 知
两 个兀 素 。
组织主动遗忘管理对于判断新知识 的
管理 中的人 性化模 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本文首先从忘却 学习和避 免恶 习两 个 角度 对 组 织 主 动 遗 忘 管理 进 行 阐 述 , 然后 简要介绍知识 管理 中的组织主 动遗
、 、
创造、知识整合、知识共享三个主要方面 , 与此一致, 群体主动遗忘从结构上可分为知 识 分离 、知 识 分享 、知 识丢 弃三 个 阶段 。 2 、组织对知识好坏的辨别是关键工作 组 织 学 习最 大特 点 是 以共 享 的 知识 基 础 为 中心 。 织遗 忘 与组 织获 取信 息过 程相 组 反 ,它是 组织 从 已有 的知 识库 、 织记 忆 中 组 丢 失知 识 的过 程 ,包 含 有 意 遗忘 和 无意 遗
忘 管理 流 程 和 组 织 对知 识 好 坏 的识 别 , 论 证 主 动 遗 忘 管理 和 组 织 吸 纳 能 力之 间 的相 关性 ,最 后 分析 影 响 组 织 主 动遗 忘 管理 的 因素 ,提 出解 决 方 案 。 【 关键 词 】 知 识 管理 ; 组 织主 动遗 忘 ;模 式 策略 内部 因 素 ;吸 纳 能 力
的一种动态能力 ,吸纳能力最新的模型由 T d rv 和 D r i 出 。该 模型 形象 的 解 o oo a uin提 s 析 了吸纳 能力与 组织 主动遗 忘管 理之 间的 关 系, 二者相 关点在于价值识别和吸收变革这
5
、
LN HC M T e D n m c f o g n a IT IU h y a i o r a i 一 s z
知 识 促 进 了社 会 转 型 和经 济 增 长 是 决 定组织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的战略资源 , 知 识 的创造 、 享和 利用 , 企业 保持 持续 竞 共 是
争 优势 的关键 。“ 过创 造 知识 来创 造价 值 ” 通 已经成 为知识 经济 时代 企 业发展 的 准则 , 也 是 现代企 业 注重 组 织学 习 的原 动力 。
、
、 、
、
组织主动遗忘 的概 念
P boMat eHo n等在 《 a l rn d l i a 管理组
织遗 忘 》M a a i g 0r a i a i n l ( 1 g1 3 3 g n z t0 a F re ig巾 ,对知 识管 理 中的组 织遗 忘 作 ogtn ) t 了系统 研究 , 组织 遗忘 从新 旧知 识 来源和 将 遗 忘是 否 主动这 两 个维度 分 为记忆 衰 退 、 无 法 捕获 、忘却学 习 、避 免恶 习 四大类 。其 中 组 织主 动遗 忘分 为两 个方 面:主动 遗忘 旧 的 过 时知 识 和主 动遗 忘 新 的有 害知 识 。 1 主 动遗 忘 旧 的过 时知 识 :忘却 学 习 忘却学 习是指 主动 遗忘 旧的过 时知 识 , 指 组织能辨 识 已过时 知识并 将它们 抛弃 的一 种 工作 方 法 。 在 组织 内部 , 去的学 习并非完全正确 。 过 即使在特定时期,组织的某种知识是积极正 确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需求转变紧密扎 根在 组织 文化 中的学 习就 很有 可能从 有用 的 向导的角色转变为阻碍组织前行的绊脚石。 遇到这 种 情况的 时候 ,组 织必 须对过 去观 察 和力萼 的方式提出质疑,并且果断将不利的 知识抛弃 ,及时 进行 新知识 的补充和更新 。 2 主动遗忘新的有害的知识 :避免恶习 尽管组织不具备个人那样 的思维模式,
善 和 提升 。 组 织主动 遗忘 比组 织学 习还重 要 , 极大 企 业 进 行主 动 遗 忘 管 理 的 时候 ,最 重 必 要 的工作便是对知识好坏的识别能力。 这种 的影 响组织 的竞 争 力 , 须作 为企 业 的一 项
辨 别主要 建立 在组 织成 员对企 业精神 文化 和 战略来 管理 。在 以后的研 究 中 ,可 以将组 织 一 核心竞 争 能 力的深 刻认 识 理解 之上 。 只有这 主动遗 忘管 理 的研 究进 一 步深化 和推 进 ,丰 样 ,他们 才会 有 明确 的衡量 标 准 , 助 自身 富组织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 借 圃 的思维 能力 , 正确辨 别 好知 识和 损 害企 业核 【 考文献】 参 心 竞 争力 的坏 知 识 ,果 断取 合 。 1 张 灿 . 于 行 为的 组 织 学 刁机 理 与 、 基 M. 2 0 三 、组织主 动遗 忘管理和吸纳能力的 过 程 研 究[】西安 交通 大 学 . 0 2 2 金 智 慧 . 建 军 知 识 管理 中 的主 动 、 施 关 系 遗 忘 管 理 — — 员工 情 绪 及 主 管行 为 的 吸 纳能 力 最 初 是 用来 标 志 企 业 的 创 新 影响 [ J 】一科 技 进 步 与对 策 2 0 (5 0 9I) 能 力 , 来 又定 义为 包含 组织 日常事务 流 程 后
但 若 组 织 不 善 于 甄 别 知 识 的 价值 性 ,
无法避 免 损害 组织 竞争 力 的知识 , 遗忘 已 不
存在组织中的逐渐减弱组织竞争力的固有知 识, 不会 有选择 性 的遗 忘 ,企业 竞争 力 的提
升反 而 会受到 阻碍 。
一
潜在 价值 的能力 限制 来 自于 搜索 和期望 形成 的认 知和 能 力范 围 以及所 使用 的仅与 主要 利 益相 关 者有 关 的价值 标 准 。 因为不 能 看到 或 武汉 大学信息管理 学院 4 0 7 3 0 2 理解外部新知识的潜在价值而没有动力去吸 收新 知 识的 陷 阱可能 被 忽视 。 只有 通过 主 动 遗忘 管 理 后 ,组 织腾 空 了 旧的过 时 的知 识 , 但 是它 同样 可 能学 习 到其 反作 用 的知识 。 比 才可 以留 出空 间去 吸 收新 的 知识 。 如说 , 良的企业文化或者是较为落后的惯 不 性行为。 公司必须必须辨认出有用 的知识和可 四 、影响组织主动遗忘管理 的因素和 能 有 害 的习惯 之 间的 区别 , 必须 设置 相 应 的 解 决方案 、知识 与权 力 体系, 确保组 织 记忆 库 当 中没有 这些 恶 劣知 1 在 组 织 当 中 ,很 多 重 大 的 决策 都 需 经 识 的存 在 。 高 层 管理 人 员审核 、 论 而最 终批 准 。但 由 讨 于 知 识 体系 不一 致 ,以及 各方 面 利益 牵 制 , 二 组 织主动遗忘 的管理 1 组织主动遗忘管理的流程 还有 旧组 织机 制 制约 , 导致 对 有用 信息 的筛 组 织 不 能真 正 进 行 人脑 如 遗 忘 等 那 样 选 、转化 、吸 收过程 出现偏 差 ,大大 降 低执 生。 的心智 活动 , 织 主动 遗忘 首先 要靠 个 体成 行 效 率 和主 动遗 忘 管理 的 有效 『 组 员去主 动遗 忘 , 个体 在 很大程 度 上决 定 了组 2 文化价值观 企业 文化所倡 导的 人生 观 价值观是大 多 织 主动 遗忘 的 发生 。 业 的主动 遗忘 过程 可 企 成 员都 能接 受和坚 持的 隐形 的行为和 思想 准 以从结 构 上分 为 两 个层 次 : () I个体主动遗忘 。主动遗忘首先要靠 则 。若组 织文 化开 放度 和包容 度较 低 ,就 会 个 体主 动遗 忘 , 在很 大程 度上 决 定 了组织 主 趋 于保 守 ,在 面临 变革 时固步 自封 ,难 以及 时更新 和提 升 ,最 终在 竞争 中被 动 受牵 制 。 动 遗忘 的 发生 。 3 激 励程 度 个 体主 动 遗 忘 是 指组 织 提 供 利 于 观点 忘 却学 习 避 免 恶 习 ,个体 进 行 主 动遗 交 流的 环境 , 而促 进 个体主 动遗 忘 。学 习 从 忘 行为 会耗 费成 本 , 如果 不 能够有 所 补助 和 和 变化 都是 从不 满 或 困惑开始 的 , 造 l 创 生混 生可 对 乱 可以被 利用来 产生 张力激 励组 织成 员进行 收 获 ,个体 的积 极 I 能会 削弱 , 组织 主 动 遗忘 管理 产 生 不 良影 响 。 主 动变 化 。 () 体主 动遗 忘 。知 识管 理包 括 知 识 4 其他 因素 2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