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路线图

合集下载

地中海东岸的古代文明

地中海东岸的古代文明

二 赫梯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一)建国和发展(前19世纪中叶)
领有地中海、黑海与叙利亚之间的广大地区。 一度攻入两河流域,攻陷巴比伦城
(二)君主制成熟时期 (前16世纪后期)
铁列平改革
(三)鼎盛时期( 前15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
占领米坦尼王国大片土地 与埃及新王国争夺叙利亚:卡迭什会战及其结果
(四)国家的灭亡(前8世纪) BC13C后期,亚述的侵犯,国势逐渐衰落。 BC13C末,“海上民族”入侵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从此四分五
(三)对外贸易和航海业
1 地理位置优越 2 海上贸易——古代世界的商业民族
① BC30C起,各城邦与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叙利亚的埃勃拉国建 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 ② BC20C起,腓尼基商人在小亚沿岸、塞浦路斯、爱琴海诸岛相 黑海沿岸建立了不少商业据点。 ③ BC10C前期,向西部地中海扩张势力,建立了许多 商业据点 和殖民城市,其中以BC9C未建于北非沿岸的迎太基最著名,成为 古代勇敢的航海家。 3 转口贸易 4 奴隶贸易
第二节 紫色腓尼基
一 文明的发生
(一) 地理环境 腓尼基是地中海东北部狭长的沿海地带, 其北为小亚,南为巴勒斯坦,东为叙利亚、西 邻地中海,约相当于今天黎巴嫩这个地方。
(二) 居民 古代腓尼基文化是由迦南人和胡里特人共同创造的。 原始居民属胡里特人。腓尼基人(希腊)、迦南人
(自称)、 布匿人(罗马)。属于塞姆语系的分支。
腓尼基人神灵神雕
腓尼基浮雕
腓尼基人堡垒遗址
三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地理概念。 希伯来:语言文化概念。 以色列:政治概念。 犹太:宗教概念。
以色列出埃及到迦南旅程
◎ 目前所知巴勒斯坦的最早居民 是塞姆语系的一支迦南人。 前2000年后期抑或前1200年, 塞姆语系的另外一支希伯来人 移入巴勒斯坦, 从何而来尚不清楚, 据研究者推测可能来自 阿拉伯半岛(亚伯拉罕时代), 而据《圣经》的相关内容, 亚伯拉罕时代希伯来人自苏美尔地区迁至巴勒斯坦,后来其中一支移居埃及, 至摩西死后自埃及返回巴勒斯坦,均缺乏信史佐证。

出埃及路线

出埃及路线
•脫加曾是採綠松石的一處礦場。它的位 置可能是現今的賽拉比卡旦。
亞錄(Alush)
•亞錄,位置大致在脫加和利非訂之間, 但具體位置無法確定。
•亞錄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的第十個安營 地,他們從這裏再去利非訂(民三十三 14)。
利非訂(Rephidim)
•利非訂,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在巴蘭 曠野安營的地方。
的地點之一。 •蘭塞二世曾在三角洲東部大興土木,在
亞華里斯北面,建了一所宏偉的宮殿, 他稱之為比蘭塞。
蘭塞(Rameses)
•但此地的位置備受爭議,有說是在地中 海之上的帕路訓,亦有說是在泰尼斯, 即瑣安。
•現在被認為是蘭塞的,是位於泰尼斯以 南19哩、肯迪爾附近的王宮遺跡。
蘭塞(Rameses)
•何珥山是以東邊界附近的一座山。因為 「何珥」的意思隻是「山」,所以無法 確定何珥山的具體位置。
•一般認為何珥山就是以東的最高峰拿比 哈倫山,但它在以東的中心,也有人認 為它是加低斯東北15哩以外,以東西北 邊界上的馬德拉山。
何珥山(Hor, Mount)
•相關故事 •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了40年,終於到了
迦南邊上的何珥山(民二十22)。 •亞倫在米利巴違背了神的命令,神禁止
他進入,他便死在何珥山頂(民二十2328)。
撒摩拿(Zalmonah)
•「撒摩拿」的意思指這是一條通往以東 高原的幽暗的山谷。具體位置不確定, 可能是以坦河。
•撒摩拿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第三十五個 扎營地點。他們從何珥起行,在這裏紮 營,再往普嫩去(民三十三41、42)。
哈洗錄(Hazeroth)
•地理位置 •哈洗錄是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時所經過
的一個站,從西乃山算起是第三站(民 十一35,十二16,三十三17、18;申一 1)。 •在以旬迦別西南、西乃山東北處,可能 是今日莫瑟山東北30哩的加迪拉泉。

从大开罗到埃及新行政首都:一条简单的通勤路

从大开罗到埃及新行政首都:一条简单的通勤路

从大开罗到埃及新行政首都:一条简单的通勤路1. 引言1.1 从大开罗到埃及新行政首都的交通问题大开罗是埃及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

随着政府决定在开罗以东建设新的行政首都,交通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从大开罗到达新的行政首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大开罗,交通拥堵是家常便饭,地铁和公共大巴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车辆拥挤,常常出现车辆晚点和挤得难以呼吸的情况。

选择一种快捷、舒适而又方便的交通方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迫切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陆续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修建高速公路、增加公交车和地铁线路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政府交通政策尚未完全生效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去探索一些新的交通方式,以便更加方便地从大开罗到达新的行政首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权衡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1.2 公共交通工具的现状目前,大开罗的公共交通系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地铁系统虽然是城市中最快捷和经济的交通工具之一,但线路覆盖范围较窄,导致许多地区无法得到有效的覆盖。

地铁列车的拥挤程度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高峰时段,乘客们往往需要挤在拥挤的车厢里。

公共大巴作为另一种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大开罗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不同于地铁的固定线路,公共大巴的线路较为灵活,但也带来了不少不便,比如不同车辆的班次和车况参差不齐,乘客们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搭乘到合适的车辆。

大开罗的公共交通现状虽然相对完善,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未来,希望当局能够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改善线路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从而为居民提供更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2. 正文2.1 乘坐地铁从大开罗到埃及新行政首都从大开罗搭乘地铁前往埃及新行政首都,乘客首先需要前往最近的地铁站,购买票务或使用预付卡。

地铁站通常都设有自动售票机和售票窗口,让乘客方便购票。

在购票后,乘客只需要按照地铁线路图的指示,等待列车到站即可。

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地形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熟悉埃及的人口分布、主要城市、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3.掌握埃及的农业、旅游业、矿产资源等发展状况,了解其对国家经济的贡献。
4.学习使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文特色。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埃及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埃及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问题驱动,主动探究:设计一系列有关埃及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埃及为什么被誉为“沙漠之国”?尼罗河对埃及的发展有何影响?
3.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深化对埃及的认识,提高合作能力。
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埃及为什么被誉为‘沙漠之国’吗?尼罗河对埃及有什么重要意义?”引发学生对埃及自然环境的好奇心。
4.通过讲述埃及法老、木乃伊等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埃及古代文明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
-例如:通过学习埃及的环保措施,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环保事业,提高环保意识。
6.课堂小结,巩固提升: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巩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个人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埃及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继续探索世界的热情。

埃及教案

埃及教案

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一节埃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埃及的位置,并说明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在地图上指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和开罗,并判断西奈半岛属于哪个大洲。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埃及历史遗迹和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联系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简述尼罗河与埃及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

2、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3、分析尼罗河与埃及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分组学习法、信息反馈法、地图分析法教学手段:①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图表,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

②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

③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方法、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和相关问题。

教学模式:激趣导入—自主学习—互动明理—运用提升—检测过关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地跨两洲”“沙漠广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四大国家?闻名于世的“金字塔”在哪个国家?二、指导自学及学生自学读P72正文及图3--14 、P73第1自然段,明确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埃及的人口、语言、宗教和城市情况。

完成:(7分钟)1、埃及绝大部分位于____东北部,还包括亚洲的____半岛,因此埃及是一个地跨_____两洲的___洲国家。

2、埃及东临____,北临_____,西邻_____,南邻____。

大部分位于______ _______(纬线)之间。

3、埃及大多数是______人,说_____语,信_____教。

4、埃及首都____,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_______是非洲最大港口。

读P73第2、3自然段及阅读材料“尼罗河”,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特征。

完成:1、埃及90%的土地为____。

2、埃及大部分地区属_______气候:__________。

北部地中海沿岸属______气候。

3、世界第一长河是_____。

文明5——WONDERSOFTHEANCIENTWORLD剧本图文攻略(二)

文明5——WONDERSOFTHEANCIENTWORLD剧本图文攻略(二)

⽂明5——WONDERS OF THE ANCIENT WORLD剧本图⽂攻略(⼆) 第⼆幕--新亚⼒⼭卓 在苏伊⼠湾畔终于建设我们的新据点---亚⼒⼭卓。

⾸要的还是建设道路将其与孟菲斯和尼罗河三⾓洲城市群相连接。

继续探索发掘遗迹,如下图则是带来额外的资源加成 第⼆个奇迹解锁成功,下⾯则是需要你选择⼀个城市进⾏建设(由于埃及的⽂化资源加成特征,我们⾸先解锁的是⽂化分类下的奇迹) 由于各个城市的建设度和地理位置不同(城市区域内的资源会影响整个奇迹的建设进度,尤其是产出数),故在进⾏奇迹的选择建设时候,要切换不同的城市,选择其回合数消耗最少的 下⾯我们则是要⾯对极其令⼈讨厌的蛮族了。

这些蛮族据点会每个回合⾃动产出⼀到两⽀部队来袭扰附近的城市。

⽽游戏的城市的攻击⼒在本剧本进⾏了⼤幅度的削弱,故前期的⼀些重要战略城市务必要保持⼀定量的军事⼒量驻守。

下⾯我们可以选择产出⼀个类型的伟⼈。

这⾥我选择G R E ATE N G I N E E R。

因为该类伟⼈可以快速的完成该城市正在进⾏的建筑建造,消耗该伟⼈,完成我们⾦字塔奇迹的建造 很快,我们的第⼆个奇迹建造完毕,在看⼀下⽬前的进度,基本上⼏类奇迹的解锁我们都暂时处于领先的地位。

⼀般来说。

四⼤类奇迹的解锁难易度是由上⾄下逐步增加的。

也就是玩家解锁的奇迹,⼀般是⽂化,总收⼊,科技,伟⼈产出这样的顺序依次解锁 第三幕--西进序曲 卡住埃及的东线之后,下⾯我们就是要选择我们的发展⽅向了。

埃及地区的地理位置是相当不错的。

西边有着⼴袤的撒哈拉⼤沙漠作为天然屏障,南部则是⼤瀑布作为遮挡,北部则是地中海和阻⽌外来敌⼈的⼊侵,⽽东部仅仅有⼀个狭长的西奈半岛北部平原作为外部交流的窗⼜ 下⾯我们看⼀下⽬前的发展路线、第⼀条则是越过红海相阿拉伯半岛扩张。

这条路线⽐较冒险。

虽然有着不错的稀有资源,但是⼟地及其贫瘠,⽽且由于不断涌现的蛮族袭扰,隔海相建的城市危险度是相当⾼的。

⽽且海上单位对于陆地单位运输船是秒杀的,这就使得海上的蛮族舰队将极⼤的威胁玩家的部队补给线路 因⽽这条路线不推荐 第⼆条线路则是出埃及,⼊累范特,抢夺叙利亚。

犹太人何以在上千年的流散中保持民族认同

犹太人何以在上千年的流散中保持民族认同

犹太人何以在上千年的流散中保持民族认同?2016-12-19 来源:澎湃新闻郑豪12月14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张倩红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作了题为《以色列:文化传统与创新活力》的学术报告。

张倩红从以色列和犹太民族的文化传统出发,揭示了造就以色列发展奇迹的历史原因。

张倩红教授在讲座现场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关系以色列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之处,国土面积仅有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846.2万,其中75%为犹太人,20%为阿拉伯人。

以色列的地缘环境非常恶劣,周围都是阿拉伯国家,其中只有埃及和约旦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

以色列几乎没有任何资源,近几年才发现了天然气。

张倩红认为,以色列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悖论的国家。

犹太人所创造的“希伯来文明”,被认为是哺育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

公元前13-11世纪,犹太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皈依了一周“一神教”——犹太教(Judaism)。

作为游牧部落,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一直在中东地区游耶路撒冷的圣殿山荡,从巴勒斯坦游牧到阿拉伯半岛,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乌尔地区,又从乌尔走到了埃及,在埃及生活了四百多年,最终回到了巴勒斯坦。

在此过程中,希伯来人创立了犹太教。

犹太教的教义受到了迦南(巴勒斯坦)地区、两河流域和埃及的文化传统的影响。

犹太教最基本的教义是“摩西十诫”,后来完全为基督教所吸收。

恩格斯认为,基督教是犹太教的私生子。

基督教是由犹太教脱胎而来的宗教,早期的基督教就是犹太教的一个教派。

耶稣的父亲约瑟和母亲玛利亚都是犹太人,耶稣出身在一个犹太人家庭,接受的是犹太人的教育。

基督教完全继承了犹太教的经典。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Bible)分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部分就是犹太教的经典。

基督教圣徒圣保罗认为,如果说犹太教是橄榄树,那么基督教就是嫁接在橄榄树上的野橄榄枝。

但是,在后来的历史中,特别在中世纪以后,两种宗教却发生了尖锐对立,水火不容。

7世纪产生的伊斯兰教,在很多方面也吸取了犹太教的思想。

用救赎史的观点看《出埃及记全景—凡头生的都是我的!》刘道顺牧师

用救赎史的观点看《出埃及记全景—凡头生的都是我的!》刘道顺牧师

用救赎史的观点看《出埃及记全景—凡头生的都是我的!》刘道顺牧师用救赎史的观点看《出埃及记全景—凡头生的都是我的!》刘道顺牧师13章凡头生的都是我的!出13:2以色列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

如果第12章的主题是“救赎”的话,那么可以说第13章的主题就是“献身”。

因为在第12章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

但是,本章第2节提到“都是我的”,第12节提到“都要属耶和华”,这两节重复提到了“归给耶和华”。

神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在埃及全地击杀长子的时候,以色列头生的因逾越节羔羊的代赎免了死亡,这样他们就理应归神。

这就是救赎或代赎教义所带出来的“原理”。

这样看来,第12章在先,第13章在后,这个顺序不能改变。

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神说“是我的”绝对不是说神抢了“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

有什么是神没有的吗?难道会贪图我们这些罪人的东西?神将他们从法老(撒但)手中救赎(支付赎价)回来,并以之为神的百姓,神的儿女,这是神无比浩荡的洪恩。

本章四次(3,9,14,16)强调了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你“从埃及领出来”,“引导”一词也相伴反复出现了九次之多。

神并没有将他们领出埃及就弃之于不顾,而是在前面“领他们的路”(21),像牧者一样引导他们前行。

这就是意味着神为他们负责任。

“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

”因为他们是神支付赎价买(救赎)回来的神的百姓。

因此这里强调了要吃不发酵的无酵饼(3-10),即叫他们守无酵节。

第一,为了叫他们不要忘了神的救赎之恩。

第二,为了叫他们像神的百姓一样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这就是救赎或代赎教义所带出来的“原理”。

根据这一救赎原理,第13章的主题就为“凡头生的都是我的!”下面我们将分三个单元来分享本章的内容。

第一单元(1-2,11-16)长子都要用羔羊代赎第二单元(3-10)要守逾越节和无酵节第三单元(17-22)耶和华在前面引导他们第一单元(1-2,11-16)长子都要用羔羊代赎“那时你要将一切头生的,并牲畜中头生的,归给耶和华;公的都要属耶和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