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出芽生殖

合集下载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_百替生物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_百替生物

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2.学习鉴别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

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少数为裂殖;有性繁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芽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三、实验器材1.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培养2天左右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液体培养物。

2.试剂:O.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

3.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美蓝浸片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接种环挑去少量酵母菌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染液不宜过多。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注: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以免产生气泡。

(3)将制片放置约3min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4)染色约0.5h后再次观察,注意死细胞数量是否增加。

2.水-碘浸片观察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碘液,然后在其上加3小滴水,取少许酵母菌苔放在水-碘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观察酵母实验报告

观察酵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生长特点以及繁殖方式,了解酵母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属于真核微生物。

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进行出芽生殖,即通过产生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使子细胞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

此外,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将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在食品、酿酒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酵母菌培养基- 培养皿- 显微镜- 显微镜玻片- 接种环- 酒精- 美蓝染液- 碘液2. 实验方法(1)酵母菌培养将酵母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使其生长繁殖。

(2)酵母菌形态观察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包括细胞大小、形状、细胞壁结构、细胞质结构等。

(3)酵母菌繁殖方式观察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记录子细胞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的时间、数量和速度。

(4)酵母菌生长情况观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记录其生长曲线。

四、实验结果1. 酵母菌形态观察酵母菌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壁厚,细胞质均匀。

在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内含有一定数量的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

2. 酵母菌繁殖方式观察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生殖进行繁殖。

在适宜的条件下,母细胞在细胞壁上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子细胞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

观察结果显示,子细胞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的时间为10-15分钟,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子细胞。

3. 酵母菌生长情况观察(1)温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在28-30℃的温度范围内,酵母菌生长速度最快;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时,酵母菌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2)pH值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酵母菌在pH值为4.5-5.5的环境中生长最佳。

实验结果显示,当pH值低于4.5或高于5.5时,酵母菌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碘液浸片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碘液浸片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3、霉菌可产生复杂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 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分化 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 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 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 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 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 微镜即可观察。所以制片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 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 是:细胞不变形: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 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溶液本身呈蓝色,有 一定染色效果。
实验器皿与材料
1、显微镜 2、酵母菌、霉菌标本片 3、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等
操作步骤
1、用低倍镜观察根霉,注意其假根与孢囊部
出芽生殖中的啤酒酵母
青霉菌
黄曲霉菌
实验报告
绘出黑根霉、曲霉、青霉、和酵母菌的形 态结构,注意标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八 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 法。 (2)观察几种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掌握生物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菌体比 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数以出芽方式进行 无性繁殖。本实验通过美蓝染色液水浸片和水— 碘液浸片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2、美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 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菌的活细胞进行 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 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 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酵母菌活细 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和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 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可对酵母菌的活细 胞和死细胞进行鉴别。

实验6-酵母菌形态观察

实验6-酵母菌形态观察

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一、目的要求: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及出芽生殖。

2、掌握酵母菌的死活细胞的鉴定方法。

3、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细胞核,个体比细菌大得多。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园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由于细胞中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所以酵母的活细胞无色,而对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

但美蓝的浓度、作用时间等均有影响,应加注意。

三、实验器材1、酿酒酵母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2、0.05%、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3、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操作步骤1、美蓝浸片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液滴不可过多或过少,以免盖上盖玻片时,溢出或留有气泡。

然后按无菌操作法取在豆芽汁琼脂斜面上培养48小时的酿酒酵母少许,放在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中,使菌体与染液均匀混合。

2)用镊子夹盖玻片一块,小心地盖在液滴上。

盖片时应注意,不能将盖玻片平放下去,应先将盖玻片的一边与液滴接触,然后将整个盖玻片慢慢放下,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

3)将制好的水浸片放置3分钟后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酿酒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同时可以根据是否染上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4)染色半小时后,再观察一下死细胞数是否增加。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实验原理是什么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实验原理是什么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实验原理是什么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实验原理是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来了解其繁殖机制。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它的原理是通过母细胞的表面产生一个或多个小型细胞(子细胞)。

出芽生殖分为两个阶段:出芽生长和分离。

出芽生长阶段:在出芽生长阶段,母细胞在末端或侧面产生一个小泡,这个小泡逐渐扩大并形成一个子细胞。

在子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将分裂为两个细胞核,一个留在母细胞中,一个迁移到子细胞中。

分离阶段:当子细胞发育成熟后,它与母细胞之间的细胞质连接逐渐收缩,最终分离为两个独立的细胞。

通过观察酵母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过程,可以看到母细胞和子细胞在形态和大小上的变化,从而了解酵母菌出芽生殖的机制。

实验者可以定期观察培养皿中的酵母菌,记录母细胞出现小泡的位置和时间,以及子细胞的形成和分离情况,从而了解出芽生殖的过程和规律。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资料14-1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1)资料14-2几种促进插枝生根的生长调节物质及其使用方法 (2)资料14-3果树为什么要用嫁接方法生殖而不用种子生殖 (3)资料14-4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3)资料14-5仙人掌类的嫁接 (5)资料14-6无性生殖的种类 (6)资料14-7削取不带木质部的芽接接穗的方法 (6)资料14-8水螅的生殖 (7)资料14-1酵母菌的生殖方式酵母菌多数为单细胞,呈卵圆形或圆柱形,比细菌大得多,直径大约为5~6μm。

酵母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及各种贮藏物质。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有多种类型,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生殖方式:1.无性生殖芽殖酵母菌主要是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菌生长迅速。

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所以经常可以见到呈簇状的细胞团。

芽体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在母细胞形成芽体的部位,由于水解酶对细胞壁多糖的分解,使细胞壁变薄。

大量新细胞物质--核质(染色体)和细胞质等在芽体起始部位上堆积,使芽体逐步长大。

当芽体达到最大体积时,它与母细胞相连部位形成了一块隔壁。

隔壁的成分是由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几丁质构成的复合物。

最后,母细胞与子细胞在隔壁处分离。

于是,在母细胞上就留下一个芽痕,而在子细胞上就相应地留下了一个蒂痕。

根据酿酒酵母细胞表面留下芽痕的数目,就可确定细胞曾产生过的芽体数,因而也可用于测定该细胞的年龄。

裂殖酵母菌的裂殖与细菌的裂殖相似。

其过程是细胞伸长,核分裂为二,然后细胞中央出现隔膜,将细胞横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各具有一个核的子细胞。

进行裂殖的酵母菌种类很少。

2.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方式是指一般通过邻近的两个性别不同的细胞各自伸出一根管状的原生质突起,随即相互接触、局部融合并形成一个通道,再通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4个或8个子核,每一个子核与其附近的原生质一起,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孢子壁后,就形成了一个子囊孢子,而原有营养细胞就成了子囊。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酵母菌的生殖条件
营养条件
充足的碳源
酵母菌繁殖需要大量的碳 源,如糖类物质,以提供 能量和合成细胞成分。
适宜的氮源
酵母菌需要适量的氮源, 如氨基酸、尿素等,以合 成蛋白质和其他细胞成分 。
适量的无机盐
如钾、钠、钙、镁等,以 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 离子平衡。
环境条件
温度
酵母菌繁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030℃,过高的温度会抑制酵母菌
研究酵母菌繁殖方式的意义和方法
研究意义
生物学的理解
01
研究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的生殖和遗传
机制,进一步探索生物学的奥秘。
工业应用
02
在酿酒、烘焙、生物制造等领域,了解酵母菌的生殖方式能够
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其特性,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效率。
医学应用Βιβλιοθήκη 03酵母菌在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抗生素的制备等,因此
1. 酿酒:酿酒酵母用于酿造啤酒、葡萄酒等,通过发酵 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 烘焙:酵母菌用于发酵面食,如面包、馒头等,使面 食松软、口感好。
3. 制药:酵母菌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维生素等药品, 以及作为药物载体。
4. 其他:酵母菌还可用于生物燃料、化妆品等领域。
02
CATALOGUE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04
CATALOGUE
酵母菌的生殖过程
无性生殖过程
出芽方式
酵母菌无性繁殖时,通过出芽方 式进行,即母细胞生出一个子细 胞,子细胞逐渐长大并与母细胞
分离。
快速繁殖
无性繁殖过程中,酵母菌可以快 速分裂,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后代

适应性强
酵母菌在多种环境下都能进行无 性繁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实验报告:一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生物苏教版八下)

实验报告:一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生物苏教版八下)

实验探究一酵母菌的出芽生殖(1)制作酵母菌的临时破片标本时,应用胶头滴管从酵母菌培养液的上层吸取一小滴液体,并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上。

(2)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对标本进行染色。

(3)先在低倍镜下进行观察,选择酵母菌较分散、分布较均匀的视野,然后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酵母菌出芽生殖的情况。

(4)实验完毕应做好器材整理工作。

时间组别合作者目的要求: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胶头滴管,烧杯,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稀碘液等。

方法步骤:1.制订观察计划。

我们组的观察计划是:2.制作酵母菌临时玻片标本(1)擦干净玻片,用胶头滴管从酵母菌培养液的上层吸取一小滴液体,并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上。

(2)盖盖玻片时,要防止产生。

(3)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

3.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临时玻片标本(1)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酵母菌临时玻片标本。

我们发现酵母菌细胞呈形,还可以看到部分酵母菌在进行生殖。

(2)换用高倍镜观察,仔细观察被染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实验总结:1.尝试画出一个正在进行出芽生殖的酵母菌的结构简图。

2.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在营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酵母菌进行生殖。

在这一生殖过程中首先是在母体的一定部位长出,逐渐长大,成熟后就脱离母体成为。

在出芽生殖过程中,(填“有”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它是由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因此,出芽生殖是一种方式。

1.为什么说酵母菌的“出芽”是一种生殖方式?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的生殖方式也是出芽生殖?2.无性生殖有什么优势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真菌的菌体和生殖
点击画面播放
真菌的生殖和营养
✓真菌的生殖 ——孢子生殖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出芽生殖
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在青霉和曲霉直立
状态的菌丝顶端,就分别生有青绿色和黑色等颜色的孢子。这些孢
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
个新个体。
✓真菌的营养 ——异养
成功, 往往在于你再多坚持一点点。
也许是一年, 也许只是一秒钟, 你的生命便能得到升华, 你的命运便能产生质变。
第二次作业——优秀推荐
故事:在家喻户晓的《白蛇传》 中有这么感人的一幕:白素贞 拼着性命盗得灵芝救活了昏死 的许仙。传说灵芝能使人“长 生不老”、“起死回生”,所 以又称“还魂草”。当然这是 夸张之词,但也说明了灵芝有 那一么定灵的芝的到药底用是价一值种。什么生物呢?
活动 总成绩
彭顺汾8分、李慧芬、李燕春、周丽玲均为6分,白俊倩、范云琳、姜艳艳、 陈江艳、赵励勤、余锋、方奇四均为4分
彭顺汾(87分)、白俊倩(82分)、范云琳(81分)
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上传作业时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如将作业2内 容放入作业1,将日志内容放入教学设计内容等。 2、上传作业时,只上传标题,忘记以附件形式上 传作业内容。 3、没有认真审题。如作业1要求制作PPT,部分老 师制作成WORD文件。 4、仍有少部分作业出现雷同现象。
班级寄语
国培,轻松而愉快!我们的作业、留言、 评论……不断地在增加!看着我们班级内容日 益丰富,一种收获的喜悦潜滋暗长! 国培不仅 是我们人生路过的风景,更期待能成为我们人 生路上的永恒站点。我们缘于国培,感受着成 长的快乐! 国培,因为有了我们的睿智和热情而精彩! 班级,因为有了我们的努力和奉献而美丽!
②青霉孢子着生在直立菌丝的顶端,成串生长, 排列成扫帚状。
青霉和曲霉
青霉和曲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 成的。它们都是多细胞的生物,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青霉的结构
曲霉的结构
青霉
孢子 直立菌丝 细胞核
营养菌丝
曲霉
图表:青霉和曲霉的异同

颜色
态 孢子排列
形状
结 菌体构成
班级学情通报
日志 设计
光荣榜
白开福、刘林诚、杨显娇、马靖鸿、李慧芬、李纪发、王红、普春岚、罗涵、 李燕春、冯春良、李慧琼、倪琳、何小林、张冬梅、金霞、陈秋菊、张海均 为0分,其他均为10分
李红芳15分,彭顺汾、张继先、白俊倩、郑家祥、范例、白建堂、王利雄、 李志英、左灵美、李慧芬均为13分,姜艳艳、马普然、叶成超、苏婷、陈江 艳、字应娜、李德兴、李拾昌、张学林、陈文梅、许瑞、戚碧窑、蒋红梅、 许联、张海鸥、白开福、李燕春、李慧琼、金霞、陈秋菊均为11分

细胞
结构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青霉
青色
扫帚状
由菌丝组成 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
异养 孢子生殖
曲霉
黄、黑、白等色
球状或 放射状 由菌丝组成
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
异养
孢子生殖
在夏季或秋季的清 晨或雨后,在潮湿的 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
到蘑菇。
这说明真菌适于 生活在温暖、潮湿、 有机物丰富的环境
中。
菌盖

菌褶


菌柄
菌丝
制作孢子印
蘑菇也用孢子繁殖后代。
生活拓展
毒蘑菇的鉴别
世界上的蘑菇,目前已经知道的约有5000多种,其 中毒蘑菇有100多种,我国的毒蘑菇有80多种。毒蘑菇与 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异,不少 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 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 否有毒。
状等不同形态
丝构成菌体
营养方式 生殖
大多数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生活
分裂生殖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孢子生殖(酵母菌出芽生殖)
菌落
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
较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 毛状、絮状或蜘蛛状,有时还
班级学情通报
班级学情通报
登陆次数
光荣榜
范例(156次)、字应娜(153次)、罗章荣(139次)
学习分 张海4.67分,其他均为20分
作业分 论坛分
罗章荣、李松达、山建兰、白开福、李锐均为18分,李拉普、陈富政、昂 秀兰、杨文强、刘林诚、杨显娇、杨福平、潘云锋、张冬梅、刀荣新均为 17分,彭顺汾、李小芬、范云琳、白秋发、戚碧窑、卢文、黄洪、方奇四、 蒋红梅、张海鸥均为16分
没有叶绿体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四、能力提升: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比较项目
细菌
真菌
细胞结构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但有DNA集中的区域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细胞核,DNA在细胞核中
形态
由单细胞组成
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主要有杆状、球状、螺旋 多细胞真菌由多细胞组成的菌
李拾昌、朱来芬、张学林、王李波、陈文梅、江云秋均为19分,许瑞18分, 戚碧窑17分,张冬梅、蒋红梅均为16分,李志英14分,金霞、许联、何光 祥、陈波发均为13分,马黎娜12分,杨晓伟10分,周春林9分,白文高8分, 张海鸥7分,王文忠、左灵美均为6分,陈秋菊4分,杨福平3分,阿跃成、 张海2分,其他均为20分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三节 真菌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说出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进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
你认识下列生物吗?
羊肚菌
银耳
尖顶地星
冬虫夏草
茯苓
黄裙竹荪
灵芝
大秃马勃
猴头菌
香菇
霉菌——青霉
酵母菌
真菌类型:
菌真
蘑菇、木耳等
多细胞生物 霉菌(青霉、曲霉)
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
单真 细核 胞生

生殖细胞
2.观察青霉 孢子
青霉菌丝
直立菌丝 营养菌丝

孢子着生位置、状态 孢子排列
菌丝——白色 孢子呈青绿色
直立菌丝顶端 成串生长
呈扫帚状
讨论: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
(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 特点①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的;
二 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目的要求: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培养好的青霉等
方法步骤:1.观察酵母菌:有无细胞结构、形状
2.观察青霉: 直立菌丝的颜色 孢子的颜色和排列形状
真菌的结构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点击画面播放
1.观察酵母菌
无叶绿体 异养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