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杂交育种1汇总.

合集下载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

酵母细胞的接合过程
杂种的获得
利用营养缺陷性作为遗传标记
杂种的获得
2、质粒 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裸露的DNA 分子,位于细胞质中。 质粒可以从细胞中人为地取出或自行脱落,这些对细菌自 身的生活影响不大。但它在细菌的杂交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
质粒基因可编码很多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1、致育质粒(fertility plasmid,F质粒)
2、耐药质粒(resistance plasmid,R质粒)
真核微生物
有性生殖 生殖细胞融合或接合 准性生殖 体细胞接合
细菌常规杂交育种
一、细菌的繁殖和遗传结构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方式 • 个体生长繁殖方式
1、繁殖方式——二分裂(binary fission)
2、在适宜的人工培养条件下,多数细菌繁殖速度极快,每20-30分钟分裂 一次(一代)。
(二)细菌的遗传结构 1、细菌的染色体 细菌的染色体大都是环状裸露的双链DNA分子,DNA分子不 像真核生物那样与组蛋白结合,也不形成核小体结构,位于细 胞核(拟核)中 。
物染色体的环状特性。
原理:接合试验的DNA转移过程存在着严格的顺序性,在接合进行中采用
定时人为中断的方法,可以获得呈现不同数量Hfr性状的F–接合子,据此,
可以选定几种有特定整合位点的Hfr菌株,使之与F–菌株进行接合,并在不
同时间使其中断,最后,根据F– 中出现Hfr菌株中各种形状的时间顺序 (分钟),可以绘出较为完整的环状染色体图(chromosome map)。
大片段DNA的过程成为接合(有时也称“杂交”),特点是 遗传物质单向转移,由供体菌到受体菌,不可逆向转移。

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于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 换,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供体菌的部 分遗传性状的现象。转化后的受体菌,成为转化子(感受 态细胞)。

酵母双杂交酵母单杂交酵母三杂交课件

酵母双杂交酵母单杂交酵母三杂交课件

精选可编辑ppt
25
The End
Thankyou
精选可编辑ppt
26
株 具有许多优点: 〈1〉 易于转化、便于回收扩增质粒。 〈2〉具有可直接进行选择的标记基因和特
征性报道基因。 〈3〉酵母的内源性蛋白不易同来源于哺乳
动物的蛋白结合
精选可编辑ppt
6
根据这个特性,将编码DNA-BD的基因与
已知蛋白质Bait protein的基因构建在同 一个表达载体上,在酵母中表达两者的
精选可编辑ppt
16
4、利用酵母双杂交建立基因组蛋白连锁图
众多的蛋白质之间在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都是彼此 协调和控制的。基因组中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之间存在着 功能上的联系。通过基因组的测序和序列分析发现了很多 新的基因和EST序列,HUA等人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将因之间的联系,建立基因 组蛋白连锁图。对于认识一些重要的生命活动:如信号传 导、代谢途径等有重要意义
细胞起始基因转录需要有反式转录激活因子的参与反式转录激活因子结构的即这些因子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结构域构成其中有dnadnabindingdomainbd和activationdomainad这两个结合域将它们分开时仍分别具有功能但不能激活转录只有当被分开的两者通过适当的途径在空间上较为接近时才能重新呈现完整的转录因子活性并可激活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activatingsequenceuas的下游启动子使启动子下游基因得到转酵母双杂交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的元件报道株指经改造的含报道基因reportergene的重组质粒的宿主细胞

据此,我们可将GAL4 的DNA结合结构域置换为其他蛋白,只要
他能与我们想要了解的目的基因相互作用,就照样可以通过其转录激

酵母菌在酒发酵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酒发酵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酒发酵中的应⽤酵母菌在酿酒⼯业中的应⽤2071454103 程瑜摘要:酵母最早⽤于⼯业⽣产就是⽤于酿酒业。

酵母菌在各种粮⾷酒、果酒的酿造中有⼴泛的应⽤。

酒的酿造原料⼤多采⽤各种⾕物,植物的块茎等原料,在酿制前期,各种原料中的淀粉发⽣糊化反应及在淀粉酶的作⽤下转化为糖,这时就要加⼊酵母菌种进⼊酒精发酵阶段了,在酵母菌的作⽤下,使发酵液中的糖类转化成⼄醇和其他代谢产物。

关键词:酵母菌啤酒果酒⽩酒发酵利⽤微⽣物的作⽤⽽制得的⾷品都可称之为发酵⾷品。

我国传统发酵⾷品历史悠久,曾影响着⽇本、朝鲜等国家。

近年来,我国发酵⾷品⼯业化⽔平逐年提⾼,⽩酒、啤酒、葡萄酒、酸奶等产品的⼯业化⽣产发展迅速,其它产品如腐乳、⾖豉、酱油、发酵肠等,⼯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因此必须提⾼我国传统发酵⾷品⼯业化⽔平,参与国际竞争。

1.酵母菌的性质酵母是⼀种单细胞⽣物,有着天然丰富的营养体系。

酵母细胞中含有⼤量的有机物、矿物质和⽔分。

有机物占细胞⼲重的90%~94%,其中蛋⽩质的含量占细胞⼲重的35%~60%,碳⽔化合物的含量在35%~60%,脂类物质的含量在1%~5%。

酵母细胞中还富含多种维⽣素、矿物质和多种酶类,能促进其被消化吸收。

此外它还含有多种鲜为⼈知的活性物质,如麦⾓固醇、⾕胱⽢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辅酶A等。

酵母由于具有很⾼的营养成分,不仅直接被开发为营养⾷品,还可进⼀步制成多种营养活性物质,作为营养⾷品的载体,进⼀步深加⼯则成为更具营养和保健价值的⾷品。

2.酵母菌在酒⼯业中的应⽤2.1(⼀)啤酒酿造啤酒酿造是以⼤麦、⽔为主要原料,以⼤⽶或其它未发芽的⾕物、酒花为辅助原料;⼤麦经过发芽产⽣多种⽔解酶类制成麦芽;借助麦芽本⾝多种⽔解酶类将淀粉和蛋⽩质等⼤分⼦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糖类、糊精以及氨基酸、肽、胨等低分⼦物质制成麦芽汁;麦芽汁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成酒精和CO2以及多种营养和风味物质;最后经过过滤、包装、杀菌等⼯艺制成CO2含量丰富、酒精含量仅3%~4%、富含多种营养成份、酒花芳⾹、苦味爽⼝的饮料酒即成品啤酒。

优良菌种选育(杂交育种)

优良菌种选育(杂交育种)

《微生物杂交育种基本程序》
1. 选择原始亲本 2. 诱变筛选直接亲本 3. 直接亲本之间亲和力鉴定 4. 杂交 5. 筛选重组体 6. 重组体分析 7. 鉴定。
《微生物杂交育种基本程序》
亲本的选择 亲本的标记和 亲和力测定 二倍体形成 重组及 重组体的分离
原始亲本
直接亲本
《杂交过程中亲本的选择》
A株
B株
2、抗性标记 3、温度敏感性标记 4、其他性状标记
原养型重组体,MM上生长
4.3 杂交育种
1. 2. 3. 4. 细菌 放线菌 霉菌 酵母菌
《细菌杂交方式》
杂交方式 供体与受体细胞 关系 参与交换的遗传物质
接合 Conjugation
体细胞间暂时沟 通
部分染色体杂合
转化 细胞不接触,吸收 个别或少数基因杂合 Transformation 游离DNA片断 转导 Transduction 细胞间不接触,质 个别或少数基因杂合 粒、噬菌体介导
细菌
放线菌
霉菌
酵母菌
杂交后
筛选优良菌种
优良菌种选育——要点
• • • • 微生物优良生产菌种的特征 工业菌种的育种方针 自然突变选育 诱变选育 原理 基本方法 • 杂交育种 细菌 放线菌 霉菌 • 原生质体融合 • 基因工程技术
酵母菌
作业 为什么对杂交亲本标记?
有哪些遗传标记? 原养型和野生型的区别?
《分离子》
• 杂合二倍体经过染色体杂交和单倍化后产生的子细胞, 称为分离子。 • 亲本分离子:基因型和直接亲本一样 • 原养型分离子:同野生型,失去了亲本的营养缺陷型 标记,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进入筛选程序。 • 异养型分离子 :与两直接亲本的一个相同 亲本 杂合二倍体 分离子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
Hfr F F F F-
F-菌株和Hfr菌株中断接合试验及形成接合子
F’菌株 它介于F+菌株和Hfr菌株之间,细胞中有游离 的、带小段染色体基因的环状F因子,可与F-菌株接合, 使其成为F’菌株。
F+菌株、F-菌株、Hfr菌株和F’菌株的相互关系
细菌常规杂交育种
雄性菌株与雌性菌株接合结果 F+ × F F+ + F+ F
F因子转导
P236
F因子转导,又称性导,其能够以整合态或 游离态存在于细胞内,整合态的F因子可重 新成为游离态F因子,此过程称为反整合。
此过程类似于细菌的转导
转导 P236 概念
借助温和型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 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内,从而使后者获 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 体细胞称为转导子.
转染方法:1.化学转染法 2.物理转染法
转染图示
化学转染示意图
转染操作图示
基因转染示意图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 • • • • • • • • • • • • • • • • 1.从大肠杆菌DH5α平板上挑取一个单菌落接于2ml 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37℃振 荡培养过夜。 2.取0.5 ml菌液转接到一个含有50ml LB液体培养基锥形瓶中, 37℃振荡培养2-3h.(此 时,OD600<=0.5,细胞数务必<108/ ml,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 3.将菌液转移到50 ml离心管中,冰上放置10min. 4.离心10min(4000rpm),回收细胞. 5.倒出培养液,将管倒置1min以便培养液流尽. 6.用冰冷的0.1mol/L CaCl210ml悬浮沉淀,立即放在冰上保温30min。 7.0-4℃6000rpm,离心10min,回收细胞。 8.用冰冷的0.1mol/L CaCl22ml悬浮细胞 。(务心放冰上) 9.分装细胞,每200μl一份。此细胞为感受态细胞。 10.取200μl新鲜配制的感受态细胞,加入DNA 2μl(50ng)混匀,冰上放置30min。 同时做两个对照管: 受体菌对照:200μl感受态细胞+2μl无菌水 质粒对照:200μl 0.1mol/L CaCl2溶液+2μl质粒DNA溶液 11.将管放到42℃循环水浴1-2min。 12.冰浴2min. 13.每管加800μl LB液体培养基,37℃培养1h(慢摇)。 14.将适当体积已转化的感受态细胞,涂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 15.倒置平皿37℃培养12-16h,出现菌落。

食品微生物学 第四章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第二节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食品微生物学 第四章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第二节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2.2.1 诱变育种的步骤:
确定出发菌 ↓
菌种的纯化选优 ↓出发菌株性能测定
同步培养 ↓
制备单细胞(单孢子)悬液 ↓
诱变剂选择与诱变剂量的预试验 ↓
诱变处理 ↓
平板分离 ↓计形态变异菌落数、↓
重复筛选 ↓摇瓶发酵试验
选出突变株进行生产试验
如果此野生型菌株产量偏低,达不到工业生产的要求, 可以留之作为菌种选育的出发菌株。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2.2 微生物的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群, 促进其突变率在同提高,再从中筛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 突变株。
诱变育种的主要手段是以合适的诱变剂处理大量而分散 的微生物细胞,在引起大部分细胞死亡的同时,使存活细胞 的突变率迅速提高,再设计既简便、快速又高效的筛选方法, 进而淘汰负突变并把正突变中效果最好的优良菌株挑选出来。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2.1.4 纯种培养 经过分离培养,在平板上出现很多单个菌落,通过菌落
形态观察,选出所需菌落,然后取菌落的一半进行菌种鉴定, 对于符合目的菌特性的菌落,可将之转移到试管斜面纯培养。 4.2.1.5 生产性能测定
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纯种称为野生型菌株,它只是筛 选的第一步,所得菌种是否具有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能否作 为生产菌株,还必须采用与生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通过三角瓶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 种。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2.2.2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
在诱变育种工作中,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筛选及应用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通过诱变而产生的 缺乏合成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嘌呤和嘧啶碱 基等)的能力,必须在其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缺陷的营养 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菌株。其变异前的菌株称为野 生菌株。

酵母菌诱变育种

酵母菌诱变育种

酵母菌诱变育种酵母菌原⽣质体融合育种第⼀部分:酵母菌原⽣质体融合育种⼀、基本原理进⾏微⽣物原⽣质体融合时,⾸先必须消除细胞壁,它是微⽣物细胞之间进⾏遗传物质交换的主要障碍。

在酵母属进⾏细胞融合时,通常采⽤蜗⽜酶除去细胞壁,采⽤聚⼄⼆醇促使细胞膜融合。

细胞膜融合之后还必须经过细胞质融合、细胞核重组、细胞壁再⽣等⼀系列过程,才能形成具有⽣活能⼒的新菌株。

融合后的细胞有两种可能:⼀是形成异核体,即染⾊体DNA 不发⽣重组,两种细胞的染⾊体共存于⼀个细胞内,形成异核体,这是不稳定的融合。

另⼀是形成重组融合⼦,通过连续传代、分离、纯化,可以区别这两类融合。

应该指出,即使真正的重组融合⼦,在传代中也有可能发⽣分离,产⽣回复或新的遗传重组体。

因此,必须经过多次分离,纯化才能获得稳定的融合⼦⼆、实验材料(⼀)菌种:酵母菌(⼆)培养基:1、完全培养基(液体CM)2、完全培养基(固体CM)在液体培养基加⼊2%琼脂3、基本培养基(MM)葡萄糖柠檬酸钠培养基或YNB培养基4、再⽣完全培养基固体完全培养基中加⼊0.5mol/L的蔗糖(三) 缓冲液(1) 0.1 mol/L pH 6.0 磷酸缓冲液。

(2) ⾼渗缓冲液,于上述缓冲液中加⼊0.8 mol/L ⽢露醇。

(四) 原⽣质体稳定液(SMM)0.5 mol/L 蔗糖、20 mol/L MgC12、0.02 mol/L 顺丁烯⼆酸,调pH 6.5。

(五) 促融剂40%聚⼄⼆醇 (PEG)的SMM 溶液。

(六) 器⽫培养⽫、移液管、试管、容量瓶、锥形瓶、离⼼管、玻璃棒、显微镜、离⼼机等。

四、试验内容(⼀) 原⽣质体的制备1.活化菌体将单倍体酿酒酵母菌Y-1 和Y-4 活化分别转接新鲜斜⾯。

⾃新鲜斜⾯分别挑取⼀环接⼊装有25 mL 完全培养基的锥形瓶中,30℃培养16 h ⾄对数期。

2.离⼼洗涤、收集细胞分别取5 mL 上述培养⾄对数⽣长期的酵母细胞培养液,3000 r/min 离⼼ 10 min,弃上清液,向沉淀的菌体中加⼊5 mL 缓冲液,⽤⽆菌接种环,搅散菌体,振荡均匀后离⼼洗涤⼀次,再⽤5 mL ⾼渗缓冲液离⼼洗涤⼀次。

高三生物笔记汇总

高三生物笔记汇总

高三生物笔记汇总高三生物笔记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杂交育种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

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别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二、诱变育种1.概念: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诱变原理:基因突变3.诱变因素:(1)物理:某射线,紫外线,γ射线(2)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4.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

5.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有利的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以利用理化因素出来生物提高突变率,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

三、四种育种方法的比拟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方法杂交激光、射线或化学药品处理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花药离体培养后加倍优点可集中优良性状时间短器官大和营养物质含量高缩短育种年限缺点育种年限长盲目性及突变频率较低动物中难以开展成活率低,只适用于植物举例高杆抗病与矮杆感病杂交获得矮杆抗病品种高产青霉菌株的育成三倍体西瓜抗病植株的育成高三生物笔记2易混易错考点汇总(上)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那么不一样。

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15.暗反响、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别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别离吗?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尿素吗?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麦种子进行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28.极核、核体有何区别?29.常见的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有哪些?30.囊胚与胚囊有何区别?31.胚孑L与珠孔有何区别?32.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氨基酸数:DNA中的碱基数,为何是l:6,而不是l:3?33.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基因、DNA单链的关系如何?34.基因组成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所产生的精子有几种?35.同一胚珠内极核与卵细胞基因组成关系如何?与它们结合的两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关系如何?该胚珠所形成的种子中,胚与胚乳基因组成关系如何?一果实中可否形成不同的种子?36.F2中的新类型(重组型)个体指的是什么?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指什么?37.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有何区别?38.生长素能让染色体加倍吗?秋水仙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吗?它们的变异能否遗传(变异都可遗传?)?秋水仙素是植物激素吗?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与生长激素一样吗?39.白化病遗传中,基因型为Aa的双亲产生一正常个体,其中携带者的几率是2/4,还是2/3?40.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有何区别?41.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吗?一种密码子只(都)对应一种氨基酸吗?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特定的tRNA转动吗?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密码子吗?42.如何判断显、隐性?43.如何证明等位基因的别离?44.人的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吗?精子中有某染色体吗?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过有两条某染色体的细胞吗?45.三种可遗传变异来源发生的条件如何?有丝分裂过程发生基因重组吗?46.由基因型、细胞染色体图如何判断染色体组数?47.单倍体就是一倍体吗?48.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的不同变异个体被环境所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子囊孢子分离和单倍体的获得 菌株活化后接入产孢培养基,3天后镜检观 察,无菌水(2ml)倾于斜面上,用接种环刮下菌体, 收集菌悬液于7ml离心管中,6000rpm离心 10min 收集菌体。0.85%生理盐水悬浮洗涤1~2次,分别 加入 0.7mlTris一Hcl(pH8.0,0.01M);200ul 10% 蜗牛酶(终浓度为0.02):l00ul 10%琉基乙醇(终浓 度为0.01),120rpm(缓慢振荡)培养16h破子囊壁, 使孢子释放。利用孢子比营养细胞耐热特性,采 用58℃高温致死处理营养细胞,离心收集孢子, 并用Tris一HCI(pH8.0,0.01M)洗涤两次。取适当 稀释倍数,涂布于YPD平板上,28℃培养2一3d。
5
2酵母菌生活史和繁殖方式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中最简单的单细胞 微生物 ,具有真核生物所有的共性,染 色体结构、功能和高等生物细胞相类似。 存在单倍体和二倍体的生活史,二倍体 生活力强,生产能力高,可通过杂交得 二倍体来育种。
6
•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 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进 行有性生殖。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 (即少数种类的酵母菌与细菌一样,借细 胞横分裂而繁殖)、芽裂(这种方式很少) 三种。其中最主要还是出芽生殖(简称芽 殖),即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 芽体,芽体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 胞继续生长,而后形成一个新个体。有 性生殖是以形成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
12
2.2菌丝过滤法:只适用于丝状真菌, 其原理是在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的孢子 能发芽成菌丝,而营养缺陷型则不能。因 此将诱变处理后的孢子在基本培养基中培 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过滤。 如此重复数次后,就可以除去大部分野生 型菌株,同样达到“浓缩”营养缺陷型的目 的。
13
3营养缺陷型的检出方法
• 具体方法:影印法、点种法、夹层法 充培养法 • 夹层培养法 • 限量补充培养法 • 影印接种法 • 逐个检出法 、限量补
8
• 二酵母菌杂交用的标记是营养缺陷型或抗性突变基因
1.营养缺陷型标记 2.抗性标记 3.温度敏感性标记 4.其他性状标记 如孢子颜色、菌落形态结构、可溶性色素舍量、代 谢产物产量高低和代谢返速度快慢等,以及利用的碳、 氮原种类、杀伤力等其他性状都可以作为重组体检出 的辅助性标记。
14
酵母菌的杂交
子囊孢子的制备:(以高产率酿酒酵母为例)
诱导孢子形成的方法 将酿酒酵母菌株于YPD固体斜面上28℃培养4 8h活化,活化两次后接入产孢培养基,25℃培养3 一7天,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囊孢子形成情况,计算 一个视野内酵母总数和子囊孢子数,并计算产孢 率。 产孢率(%)=子囊孢子数量/总细胞数 注:YPD 为酵母膏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11
• 2.1抗生素法:是利用野生型菌株能在M M中生长,而缺陷型不能生长,于是将诱变 处理液在MM中培养短时让野生型生长,处 于活化阶段,而缺陷型无法生长,仍处于 “休眠状态”,这时,加入一定量的抗生 素,结果活化状态的野生型就被杀死,保 存了缺陷型。在选择抗生素时,细菌可以 用青霉素,酵母可用制霉菌素。
7
3酵母菌的杂交
• 酵母菌的杂交最主要通过有性杂交,利 用两种不同结合型的单倍体菌株或子囊 孢子进行的。有的酵母如假丝酵母等不 具有性生殖,即不产生子囊孢子,它们 的杂交与霉菌一样,是通过准性生殖进 行的。酵母菌杂交一般是指异接合型菌 株杂交。杂交过程包括子囊孢子接触, 结合,合子形成,直至二倍体细胞出牙 为止的一系列过程。杂交步骤包括遗传 标记菌株的选择和不同遗传标记的异接 合型细胞杂交。
16
单倍体的鉴定: 培养后挑取小菌落,镜检观察是否为单 倍体。将获得的疑是单倍体再接入产孢培养基, 培养7天左右观察子囊形成,以确定是否为真正的 单倍体。有子囊形成者基本确认为二倍体,不形 成子囊者基本确认为单倍体。把确定为单倍体的 菌株分别保种(YPD斜面、甘油管)。
17
有性杂交
单倍体交配型的确定 单倍体菌株与标准菌株在YPD斜面活 化后,分别接种到装有10mlYPD液体培养基 的250ml三角瓶中培养,30°C,200rpm/min, 24h。取lml待测的单倍体菌株菌液和lml标 准菌株菌液接种到新鲜的10mlYPD液体培养 基中,30℃,200rpm/min镜检观察哑铃形细 胞产生,混合菌液培养过夜后离心(300rpm/ min,5min),菌体沉淀后接种到产孢培养基 中培养3一7天,镜检观察有无子囊产生,确 定交配型,能与a型标准菌株杂交并且产孢 的菌株交配型为α ;能与α 型标准菌株杂交 并且产孢的菌株交配型为a。
酵母菌杂交育种
1
目录
• 一酵母菌杂交特点
•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和菌落形态 • 2酵母菌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 • 3酵母菌的杂交
• 二酵母菌杂交育种的方法
• 标记菌株的选择 • 酵母菌杂交
• 拓展:酵母群体杂交育种方法
2
一酵母菌杂交特点
3
1酵母菌细胞结构和菌落形态
酵母菌(yeast)是低等真核微 生物,分属于子囊菌纲、半知菌纲 和担子菌纲。大多数酵母菌为单细 胞,一般呈卵圆形、圆形或圆柱形。 细胞结构类似于高等生物,细胞壁 的主要成分为葡聚糖和甘露糖,此 外还有蛋白质和脂类等。酵母细胞 除细胞壁之外还有细胞核、核膜、 核仁等结构。大多数酵母的菌落和 细菌相似,
10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过程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一般要经过诱变、淘汰野 生型菌株、检出缺陷型和确定生长谱四个环节。
2 淘汰野生菌的方法 1诱变剂处理 诱变剂处理时与其它诱变 处理基本相同。在诱变处 1.抗生素法 理后的存活个体中,营养 缺陷型的比例一般很低, 通常只有百分之几至千分 之几,采用抗菌素法或菌 2.菌丝过滤法 丝过滤法,可以淘汰为数 众多的野生型菌株,从而 达到浓缩营养缺陷型的目 的。
4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细胞 大得多。一个椭圆形的酵母菌细胞长约7.2um, 宽5.6nm(圆形直径1—5um) . 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湿润、粘稠并多呈乳白 色,少数为红色。 菌落特征 表面湿润、粘稠, 大多数是乳白色,少数红色(红酵母),在固 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间长了,颜色变暗,呈绉缩 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