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课程设计详解
船闸设计课件讲解

3、槛上最小水深 hk
最低通航水位时,闸槛最高处的水深 hk (T T )
T —船只满载时的吃水深度;一般是指过闸最大船只满载时的
吃水深度。 T —船底以下富余水深,与船只进闸速度有关,船只进闸 速度快,T 要小。
一般取 T (0.3 ~ 0.5)T
四、船闸高程的确定 1、底部高程 上游引航道底部和上闸首门槛高程=上游最低通航水位 — hk 闸室底、下闸首门槛和下游引航道底高程=下游最低通航水位— hk 2、顶部高程 上闸首顶部高程有允许淹没和不允许淹没两种情况: 1)允许淹没 上闸首顶高程=最高通航水位+富裕高度 a 大型船闸 a 1.0m 中小型船闸 a 0.5m 此时上游引航道墙顶和闸室墙顶与上游闸首同高。
一般布置船闸时考虑以上诸多因素,进行方案比较选择 最优方案。 布置方案主要有两种: 1、布置在河床之中的船闸 客观条件许可最好把船闸布置在水深较大,地基较好和 不发生淤积一岸,以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挖方少造价低。
船闸布置在河床之中
葛洲坝水利枢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将上闸首布置在坝轴线上,闸室和下闸首等结构位于坝 轴线下游,其优点是闸室承受的扬压力小,可以减小闸室墙断 面,下游导航堤较短,缺点是上游导航堤要加长,且处于高水 位中,工程量较大,同时,当桥梁通上闸首时,由于净空要求, 桥墩需要加高并另建引桥或采用活动吊桥。
BC—过闸船只宽度;
B—船与船、船与岸边富余宽度;
。 B (0.2 ~ 0.5)引航道中船速较小取小值,船速较大取大值 Bc
采用三线过闸即一船队过闸,两船队停在引航道内
Bo 3Bc 4B
引航道底宽 B底 Bo 2m(hk T )
m —边坡系数;
船闸毕业设计

船闸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船闸是连接两个不同水平的水域,调节水位和船只通过的设施。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业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
而船闸作为水运业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本次毕业设计选择了船闸作为设计对象。
二、设计目标本次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种高效、安全、稳定的船闸系统,以满足现代化水运行业对于船闸系统的需求。
三、方案设计1. 船闸系统结构设计(1)升降机结构升降机是船只通过船闸时需要使用到的设备。
升降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在上部分设置一个平台,用于停靠船只;在下部分则设置一个升降装置,用于控制平台上下移动。
(2)防波堤结构防波堤是为了减小外界环境对于升降机造成影响而设置的设施。
防波堤主要由混凝土块组成,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防腐材料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3)水闸结构水闸是调节船只通过船闸时水位的设施。
水闸主要由一组门板和门板控制机构组成。
门板控制机构由油缸、阀门、电机等组成,用于控制门板的开启和关闭。
2. 船闸系统控制设计(1)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是一种高效稳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其通过PLC程序实现对于船闸系统各个部分的自动化控制。
PLC程序主要包括升降机、防波堤和水闸三个部分。
(2)远程监测系统远程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对于船闸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对于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处理。
远程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云平台三部分组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模拟实验,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船闸系统在性能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升降机方面,其运行速度能够满足船只通过时的需求;在防波堤方面,其能够有效减小外界环境对于升降机造成影响;在水闸方面,其能够实现对于船只通过时水位的调节。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船闸系统在性能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是,由于时间和经费等限制,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船闸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控制系统,并增加安全保护措施以提高船闸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

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船闸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航运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船闸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解释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够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分析船闸在航运中的作用,并了解其在我国水运事业中的地位。
4.能够运用所学的船闸知识,进行简单的船闸设计和技术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对我国水运事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船闸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其在航运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船闸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闸室、闸门、阀门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船闸的工作原理,如水位调节、船舶进出等过程。
3.船闸在航运中的作用,如提高水位、保证航道安全等。
4.我国船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在国际水运事业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进行安排,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船闸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船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船闸的核心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船闸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船闸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船闸模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船闸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船闸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船闸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船闸模型等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船闸的工作原理。
河海大学 船闸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运施工技术》船闸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专业年级09级港航五班学号 09######## 姓名 ######船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2013.3.7. )一、设计任务参照国家计委的《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纲主要内容与编制要求》进行苏北某水利枢纽船闸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简介该船闸位于苏北某县城以北20公里的平湖东面,将平湖与运河相沟通(参见图1)。
平湖常年淹没面积为407平方公里。
每当洪水季节,常淹没下游大片土地和房屋,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及运河的通航造成巨大损失。
为解决防洪灌溉及通航问题,经上级有关部门图1 苏北某水利枢纽平面布置图批准拟建设包括节制闸、船闸、水坝等三个单项工程在内的水利枢纽工程。
计划安排整个枢纽工程分两期施工;考虑整个工程的导流及保证正常通航,拟船闸为第一期工程,其它单位工程为第二期工程。
船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闸首及调整过渡段与下闸首及调整过渡段基本对称,均采用短涵洞输水。
采用人字形闸门,每扇门重30吨。
闸室结构缝间距为30米,其它尺寸见图3。
三、基本资料(一)、图纸:地形图一张(参见图2)、船闸结构图(参见图3)。
(二)、自然条件1 地形:船闸周围地形及建筑物平面布置分别见图2与图三(图中均有船闸放样基本控制点)。
2 水文地质:地质剖面(见图4)。
地下水位一般在地面以下0.7米。
当基坑穿过多层土时,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基坑内平均渗流量指标。
3水文气象资料:(1)降水量A. 降水量资料(表1)B. 降水量与施工关系(表2)项目降水量(mm/d )≤0.5 0.5-5 5-10 10-30 >30土方回填照常施工停工雨后停一天雨后停两天雨后停三天土方开挖照常施工照常施工停工雨后停一天雨后停两天混凝土工程照常施工照常施工采取措施停工或采取措施停工浆砌块石照常施工照常施工照常施工采取措施停工安装照常施工照常施工照常施工照常施工停工X X 年(X X+1)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假日数 5 7 4 4 6 4 5 4 4 6 4 4 5 7(2)气温A:X年日平均温度(表4)B:气温与施工的关系(表5)C:拆模时间(单位:天)(表6)D:混凝土初凝时间(表7)(3)平湖历年最高水位:一般在20.00米,但施工期间可通过放水将运河水位保持在17.00米左右。
《码头或船闸课程设计》

《码头或船闸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080 学分:2 总学时:2周
大纲执笔人:王聿大纲审核人:刘曙光
一、课程设计性质与目的
《码头或船闸课程设计》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选专业实践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码头或船闸设计的基本计算与绘图技能。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掌握设计方案的选择与比较方法
2、掌握结构计算基本方法
3、掌握施工图绘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4、掌握工程预、决算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设计基本内容
1、方案比较与确定
2、结构计算与配筋
3、施工图纸的绘制
4、工程总造价的计算
四、实验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渠化工程学、港口工程学等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码头课程设计》自编油印教材
《船闸课程设计》自编油印教材
八、课外要求
无。
船 闸 工 程 施 工 组 织 课 程 设 计

船闸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1项目概况
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位于哈尔滨市下游46km处,是松花江干流规划7个梯级航运枢纽工程中的第一个梯级,该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哈市水环境、发挥航运、发电、水产养殖及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航电枢纽主要由船闸、泄洪闸、电站、土坝、坝顶公路桥、连接段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等建筑物组成,船闸作为航电枢纽工程的一部分,左侧紧邻泄洪闸、右侧与岸相接。
1.2闸位布置
大顶子山船闸闸位位于松花江右岸侧,船闸纵轴线和枢纽大坝中轴线夹角89.5°。
船闸实验说课教案

船闸实验说课教案教案标题:船闸实验说课教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船闸是一种用于调节水位和控制船只通行的水利工程设施。
通过船闸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船闸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船闸的作用和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船闸的定义和作用;2. 船闸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船闸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4. 船闸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确保船闸实验设备完好,并熟悉操作方法;b.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船闸原理图、实验步骤等;c.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并做好实验前的安全提示。
2. 学生准备:a. 提前学习船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b. 准备实验记录表格和观察记录工具。
四、教学步骤和内容:1. 导入(5分钟):a. 引入船闸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 引发学生对船闸实验的疑问和思考,为后续实验做好铺垫。
2. 理论讲解(10分钟):a. 介绍船闸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b. 强调船闸在航运中的重要性,以及船闸实验对于学生的意义。
3. 实验操作(30分钟):a.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设备;b.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负责一次完整的实验过程;c. 教师和助教适时提醒和指导学生,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观察和记录(10分钟):a.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b.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5. 总结和展望(5分钟):a.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和自己的观察记录;b. 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实验的意义和学习收获;c. 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水利工程的探索兴趣。
五、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观察记录评估: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格,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连通器船闸 教学设计二

连通器船闸教学设计二介绍本节课主要围绕连通器船闸展开教学。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了解连通器船闸的定义、结构、功能和运行原理,并掌握如何操作连通器船闸。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深入理解连通器船闸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连通器船闸的定义和结构。
2.掌握连通器船闸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学会正确操作连通器船闸。
预备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以下的预备知识:•基本的物理概念和术语。
•了解简单机械原理。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了解连通器船闸,以及连通器船闸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连通器船闸的定义和结构在本节课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连通器船闸的定义和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黑板等方式展示连通器船闸的示意图,并简要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连通器船闸的作用和重要性。
步骤三:讲解连通器船闸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接下来,教师将详细讲解连通器船闸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动画等教具,向学生展示连通器船闸的工作原理。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通器船闸的工作过程。
步骤四:操作连通器船闸在学生理解了连通器船闸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连通器船闸进行操作。
教师可以提供操作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操作连通器船闸,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步骤五:总结和讨论在操作完连通器船闸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连通器船闸的优缺点、应用领域等。
同时,教师可以在讨论中加入一些相关的知识扩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连通器船闸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将对连通器船闸有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将了解连通器船闸的定义、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地操作连通器船闸。
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他们将提高对连通器船闸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船闸总体设计
2.1船闸各部分尺度确定 2.2 各部分高程 2.3 通过能力 2.4 船闸耗水量 2.5 船闸在枢纽中的布置
2.1船闸各部分尺度确定
• 闸室平面尺度,槛上水深; • 引航道平面形式、尺度及航道水深; • 闸首平面尺度;
闸室平面尺度:
闸室平面尺度:
依据:
船型、船队尺度组合; 船闸在设计水平年期限内各期(近期、后期)过闸客货运 量及过船量(过闸船舶总载吨位)确定; 应尽量使设计船队能一次过闸; 同一航道上其它船闸尺度; 航道等级对应的船闸尺度; 镇静段: 10~15米
引航道形式、平面尺度、航道水深
间用。
导航段:l1 ≥lc 调顺段:l2 = (1.5~2.0) lc 停泊段:l3 ≥ lc 过渡段:l4≥10ΔB l c,α可在2.5~4.5之 制动段: l 4
可合并使用,取大值。
l 4, l 4'
ΔB -引航道直线段宽度与航道宽度之差。
• • • • • •
引航道宽度: 当一侧停泊等候进闸: B0≥bc+bc1+2Δb 两侧停泊等候进闸: B0≥bc+bc1+bc2+2Δb 航道宽度:见“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 二级航道:75 • 三级航道:60 • 航道水深: H0/T ≥1.5 (一至四级船闸) •
闸首平面尺度
结合结构形式部分确定。 闸首长度:计算确定; 估算26米~30米 闸首边墩宽度:单侧约8~10米,闸首有效宽度:同闸室
1.4
1.6~1.7
1.6~1.7
2.0~2.5
2.3 通过能力
P 1 / 2(n n0 ) NG
(1)一次过闸平均吨位 组合法: 一顶2*2000吨级船队:30% 一顶2*1000吨级船队两列并排:50% 拖带船队解队过闸:20% 注:比例可根据对船型船队的分析进行调整
(2)过闸次数
单向过闸:单向进出闸距离、速度(总规 P24) 双向过闸:双向进出闸距离、速度
船舶进出闸距离经验公式
• 单向过闸: • 进闸: L1 Lc (1 1 ) ' ' L L (1 1 c 1) 出闸 双向过闸: L2 Lc (1 2 ) l1 l2
• L1、L1‘分别为单向进闸和出闸的距离
2.2 各部分高程
(1)闸门门顶高程(上、下游) (2)上闸首、下闸首墙顶 、槛顶高程; (结构安装高度0.6~1.0m) (3)闸室(墙顶高程、闸室底板高程、胸墙) (4)引航道及导航建筑物(上、下游) 空载干舷
驳船吨级(t) 100 300 500 1 000 2 000
空载干舷高度(m)
1.0
有效长度 LX=Lc +Lf 式中: LX——闸室有效长度(m)。 Lc——设计最大过闸船队(舶)的长度; Lf——富裕长度(m);
Lf——富裕长度(m),视过闸船队(舶)类型不同,按 下列数据采用 顶推船队 Lf ≥2+0.06 Lc (m) 拖带船队 Lf ≥2+0.03 Lc (m) 机动驳和其他船舶 Lf ≥4+0.05 Lc (m)
2.4 船闸耗水量
Q=n×v/86400+q q=e×u e:每米渗漏损失; u:止水线长度 V=0.75v0 v0—一次过闸耗水量 v0=1.2LX*H*BX
2.5 船闸在枢纽中的布置
• 因素: (1)地形 (2)地质 (3)航行条件 (4)工程量 (5)与其他建筑物的关系 (6)施工管理 要求: 选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并说出理由; 绘出船闸布置图 。
60 n T
一次过闸平均时间 单向过闸:T1 双向过闸:T2
T=0.5(T1+0.5T2)
T1 4t1 t2 2t3 t4 2t5 单向过闸: 2t3 2t 4 4t5 双向过闸:T2 4t1 2t 2 式中:T1——单向一次过闸时间(min); T2——双向一次过闸时间(min); t1——开(关)闸门时间(min); t2——单向进闸时间(min); t3——闸室灌(泄)水时间(min); t4——单向出闸时间(min); t5——船队进(出)闸间隔时间(min); ——双向进闸时间(min); t2 、 ——双向出闸时间(min)。 t4
闸室有效宽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X =∑bC +bf
bf b 0.025(n 1)bc
规范规定: BX取8m,12m,16m,18、23m,34m 槛上水深:H ≥1.6T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天然和渠化河流: 二级船闸: 有效长度不小于:200米 宽度不小于:23米 槛上水深不小于:4.5米 三级船闸: 有效长度不小于:180米 宽度:23、18、16、12米 槛上水深不小于:3.5米
• L2:双向进闸和出闸的距离 • Lc:闸室有效长度 =0.4~0.5 =0.1~0.2 • 系数: l1,l2: 引航道第一段、二段长度
1
’ 1
2
=0.1~0.2
进出闸速度(总规P24)
• • • • • • 单向进闸速度 单向出闸速度 船队 0.5 m/s 0.7 m/s 机动船 0.8 m/s 1.0 m/s 双向进闸速度 双向出闸速度 船队 0.7 m/s 1.0 m/s 机动船 1.0 m/s 1.4 m/s
二.设计内容
1.原始资料的分析整理 2.船闸总体设计; 3.结构型式及尺度确定; 4.输水系统形式选择; 5.水力计算; 6.闸室的稳定及强度计算
三.设计方法及步骤
1.设计资料
(1)水文资料:特征水位、水位组合; (2)地形资料 (3)地质资料:地基土层性质、分层情况、土层厚 度、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渗透性等; (4)回填土资料; (5)货运量资料 (6)设计船型 (7)其它:地震、材料来源、施工条件等
船闸工程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二.设计内容 三.设计方法及步骤 四.设计成果 五.设计时间安排 六.设计参考书
一.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巩固已学的专业课及基础课知识; 提高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设计能力:计算.编写说明书.绘图 等 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熟悉了解相关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