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日本便利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8年便利店行业7-11分析报告

2018年便利店行业7-11分析报告

2018年便利店行业7-11分析报告2018年11月目录一、7-11:世界级便利店企业,门店遍及全球 (5)1、7-11:全球首个&最强便利店品牌 (6)(1)诞生于美国,兴盛于日本 (6)(2)背靠多元化零售集团7&I 控股 (8)(3)7-11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便利店企业 (9)2、7-11业绩表现优于日本同业 (11)二、7-11零售文化:以把握消费者需求为核心 (14)1、卖方社会阶段:价值链经营 (15)2、买方社会阶段:平台经营 (16)3、价值共创社会:价值共创经营 (16)三、7-11竞争力分析:强大的创新和服务能力 (18)1、供应端:颠覆传统模式,提升上游效率 (19)(1)首创共同配送模式,提升物流实力 (19)(2)提增研发实力,提高自有商品比例 (20)2、运营端:以“便利”为核心创新经营模式 (21)(1)17-11特许经营:加盟成本低,回报相对高 (22)(2)协作与沟通机制:保障经营理念和战略落实到门店 (23)(3)密集型选址策略:追求数量不如重视整体协同 (24)(4)数字化运营:从POS 机到综合信息系统化 (25)3、用户端:不断创新的商品和不断升级的服务 (27)(1)堪称完美的消费者购物体验 (27)(2)丰富且贴近消费者需求的SKU 布局 (28)(3)对消费市场及消费者敏锐的洞察力 (29)(4)增值服务:不仅仅止于便利店 (30)四、结论 (32)1、永辉超市 (32)2、家家悦 (33)3、苏宁小店 (34)4、红旗连锁 (34)五、主要风险 (35)1、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35)2、行业竞争加剧 (35)3、门店扩张不及预期 (35)4、租金成本上升 (35)7-11是全球首个便利店品牌,同时也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便利店企业。

(1)诞生于美国,成长于日本。

1927年美国南方公司创建7-11的前身,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获得7-11在日本的发展权,1991年南方公司被伊藤洋华堂分两次全资收购;(2)居全球便利店排名首位。

7-ELEVEn品牌在日本和中国的发展

7-ELEVEn品牌在日本和中国的发展

60海外文摘1 日本7-ELEVEn零售店的成功日本7-ELEVEn 是一家24小时的便利店,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上都可看到这样的零售店,几乎每个日本人每天都会去两趟7-E L E V E n ,他们对于7-ELEVEn 的依赖程度十分的深。

在日本7-ELEVEn 中不仅有零售的商品及生活用品,它的强大在于你所能想到的事情在这样的店中都可以完成。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十分宝贵的,在7-ELEVEn 店里这种时间观念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里有即食的食品,这些食品的安全系数很高,而且口感十分的棒,打破了我们平时对冷藏食品的担忧,而且不用担心很快没有,这些食品的供给量很足大,不仅有面包,饭团,粥,饭食,在柜台中还提供了自营的咖啡和星巴克均可自行选择。

店员的服务态度也十分的好,环境干净舒服,还提供可以吃东西的地方,全方位服务。

7-ELEVEn 还有ATM 机可以提款,可以交学费,交电费等,还有台湾的ibon,在上面买票(门票,火车票,旅游票等),便利店还内设有打印机等应有尽有,具有一体化功能,7-ELEVEn与无印良品,星巴克,丰田等品牌均有合作,店内设有专门的货架进行这些商品的摆放,让我们轻易在便利店内购得。

从管理层方面来说,铃木敏文超强的决策能力一步步将日本7-ELEVEn 从低迷状态引领到日本前端营销品牌。

在领导者的位置上,他面对压力,冲破阻碍,审时度势,精准定位,大胆突破,不断创新,在“近”的需求下,通过高密度和多店化店展方式具体向我们展示整个策划,7-ELEVEn 基本四原则和六大共有化原则被现在很多零售商采用,同质竞争也越来越严重,尽管如此,7-ELEVEn 在近几年的营业额不减反增,足以证明端木敏文的商业判断。

端木敏文提出“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他们在想的就是我们要去做的,消费者想要质量高价格好的东西,那就想办法提高商品的价值,减少成本预算,消费者想要便捷的便利店,7-ELEVEn 又近又便利的市场定位满足市场需求,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就成功了。

2018日本零售最新资讯及未来趋势剖析

2018日本零售最新资讯及未来趋势剖析
(9.4%)
UNY集团, 6990 亿日元
(5.4%)
IZUMI, 6180亿日元
(4.8%)
资料来源:全家UNY控股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日本经济产业省商务信息政策局的调 查,以及每家公司发布的文章。
5
主要零售区域
大阪
• 梅田 • 心斋桥
图片来源: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
东京
• 银座 • 新宿 • 涩谷 • 原宿
亚洲国家零售报告系列
日本零售
最新资讯及未来趋势剖析
亚洲分销与零售
2018年2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经济 指标
1.275亿*
人口
同比增长1.6%*
实际国内人均生产总值
48,803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42,682美元*
国内人均生产总值
0.8%*
消费者价格指数
9,900亿美元**
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0.7%
761 亿美元**
资料来源:企业年度报告及财务业绩;由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编译
2016年销售额: 40,320.77 亿日元
(344.74 亿美元)*
2016年门店数量: 20,900
主要业务和品牌: 便利店: 7-11 大型超市: 伊藤洋华堂 超市: York-Benimaru、York Mart 百货公司: 崇光·西武 母婴专卖店: Akachan Honpo 生活杂货店: The Loft 时尚专卖店: Smile Land 网上时装店: Nissen,Brandeli
8
图片来源: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
主要趋势
便利店仍然是主要的流通渠道
就门店数量而言,便利店仍然是主要的流通渠道;受益于不断增长 的单身家庭和日益严重的人口老化问题,便利店的市场表现将持续 向好。便利店在全国范围内覆盖面广、门店数量多,不仅能满足国 内单身家庭的需求,也能满足老年消费者的需求。受地理位置、年 龄或健康问题等因素所影响,日本许多老年消费者难以前往超级市 场和主要的购物中心。而便利店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众多门店,能为 老年消费者提供日常用品,在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浅析日本便利店经营策略对我国零售业的借鉴意义

最新浅析日本便利店经营策略对我国零售业的借鉴意义

浅析日本便利店经营策略对我国零售业的借鉴意义摘要我国现代零售业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比较晚,故而存在许多不足,更是在当今国际零售企业大举在我国“攻城略地”的情况下,我国零售企业更是显得凋敝。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日本便利店为例,通过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弊端,日本便利店的优势,找出日本便利店优势对我国零售业的借鉴意义,盼使我国零售业企业增强竞争力,做大做强。

关键词:便利店;零售业;借鉴意义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Convenience Store Business Strategy in China Retail Industry ReferenceAbstractChina's relatively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ies in terms of modern retail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nd therefore there is much to be desired, but in today's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retail enterprises in China's "land grab" situation, China's retail enterprises become more depressed.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the Japanese convenience store, for example, by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of China's retail industry,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 stores in Japan, the Japanese convenience store to find advantages of China's retail industry reference, hope to make our retail enterprises gain a competitive power, bigger and stronger.Key words: Convenience stores; Retail trade; Reference目录1 便利店概述 (1)2 我国零售业和日本便利店概述 (2)2.1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和现状 (2)2.2 日本便利店的起源 (3)2.3 日本便利店的发展和现状 (4)3 我国零售业和日本便利店分析 (4)3.1 我国零售业分析 (4)3.1.1 我国零售业优势分析 (4)3.1.2 我国零售业劣势分析 (5)3.1.3 我国零售业机会分析 (6)3.1.4 我国零售业威胁分析 (6)3.2 日本便利店分析 (6)3.2.1 从便利店集客能力来分析 (7)3.2.2 从日本便利店成功经营与行销发展来分析 (8)4 日本便利店对我国零售业的借鉴意义 (9)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3)我国零售企业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零售企业而言,整体实力不足,规模小,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协同效益,故而整体竞争实力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分析和日本便利店的了解,希望从此找出能够增强我国零售企业实力的“法门”,使我国零售企业能和国际零售寡头势均力敌同台竞技,这也正是我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日本7-11便利店分析

日本7-11便利店分析

日本7-11连锁便利店日本7-11公司成立于1 973年。

并于1974年5月在东京Koto-ku建立第一家店铺。

1979年10月,公司第一次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4年被伊藤洋华堂(Ito—Yokado)集团收购。

该集团同时还拥有日本一家连锁超市,并拥有管理美国7-11的南陆公司(Southland)的大部分股权。

1985—2003年,日本7-11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商店数目从2299家增加到10 303家;年销售额从3 860亿日元增加到23 430亿日元;净收入从90亿日元增加到915亿日元。

另外,2000-2004年,公司的股本回报率平均达到14%。

2004年,日本7-11在运营收入和商店数量方面成为日本最大的零售商。

那一年,顾客光顾7-11的次数达到36亿人次,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大约去30余次。

公司历史和概况伊藤洋华堂和日本7-11都是由伊藤先生(Masatoshi Ito)建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开创了他的零售帝国,那时他与他的母亲和哥哥一起在东京一家小服装店工作,1960年,他实现了独资控制,当初的商店已经成长为价值300万美元的公司。

1961年,一次美国旅行结束后,伊藤意识到超级市场将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主流。

那时,日本仍是以家庭店铺为主。

他在东京的超市连锁店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很快成为伊藤洋华堂的零售业务的核心。

1972年,伊藤第一次与南陆公司洽谈关于在日本开7-11便利店的可能性。

在拒绝了他的最初要求后,1973年,南陆公司授予了他在日本的经营许可权。

它每年要上交总销售额的0.6%。

1974年5月,日本第一家7-11便利店在东京开业。

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很快传遍整个日本,7-11的业务有了巨大的增长。

1979年,日本已有了591家7-11店,1984年增加到2 001家。

迅速的增长仍在持续(见表3—1),2004年店铺数目已达到10 356家。

月5日,日本7-11(所占股份48%)和伊藤洋华堂(所占股份52%)联合成立了伊藤洋华堂控股公司。

日本便利店年终盘点

日本便利店年终盘点

随着2023年的落幕,日本便利店行业再次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高效的商业模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这个年末,让我们对日本便利店行业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回顾过去一年的亮点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行业概况1. 门店数量持续增长2023年,日本便利店门店数量继续稳步增长。

根据日本便利店协会的数据,截至年底,日本便利店门店总数已超过5万家,其中7-11、罗森、全家三大巨头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2. 销售额持续增长得益于消费者对便利店的青睐,2023年日本便利店销售额再创新高。

据日本便利店协会统计,全行业销售额达到5.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约5%。

3. 产品创新与多元化日本便利店在产品创新和多元化方面表现突出。

除了传统的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商品外,还推出了各种特色商品,如自有品牌鲜食、健康食品、化妆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二、行业亮点1. 技术创新助力发展2023年,日本便利店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无人收银、自助结账、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顾客购物体验,降低了运营成本。

2. 跨界合作拓展市场日本便利店企业积极开展跨界合作,拓展市场。

例如,7-11与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合作,在部分门店设立手机充电站;全家与日本著名化妆品品牌资生堂合作,推出联名商品。

3. 社会责任担当日本便利店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023年,许多便利店企业参与了公益活动,如环保、教育、扶贫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三、行业挑战1. 竞争加剧随着便利店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新兴品牌不断涌现,传统便利店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 人力成本上升近年来,日本人力成本持续上涨,给便利店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

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业开始探索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3. 消费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便利店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

例如,年轻人更加注重健康、环保,便利店企业需要推出更多符合他们需求的商品。

日本便利店行业发展历史回顾

日本便利店行业发展历史回顾

日本便利店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作者:龚涛来源:《商情》2018年第10期[摘要]近年在中国实体零售行业特别是传统的大卖场和超市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电商的冲击,而便利店业态作为一股新兴力量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各外资内资便利店企业也在各大城市加速跑马圈地,特别是华北地区,不仅在北京、天津的市中心密集开出大量店铺,也开始进入郊区和二线城市。

在日本,便利店企业通过多种新颖的经营手法,形成了与便利店发源地美国迥然不同的经营模式。

同时日本便利店企业积极进军海外,确立了在当地市场中的领导地位,成为其他本土便利店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

因此通过回顾和总结便利店在日本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深入理解日本便利店经营模式的产生原因。

为开展便利店业务的企业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便利店特许加盟差异化经营日本便利店产业至今已经发展了近50年,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导入期,快速发展的发展前期,稳定发展的发展后期以及成熟期这四个阶段。

一、导入期(1969年-1976年)日本近代零售业的开端,与欧洲及美国相仿,都是以百货店的登场为标志。

进入195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零售业也随之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逐步建立起新形态的商品销售及流通系统。

为了对应大量生产一大量销售的经济体制,诞生了超市这种零售业态。

按照传统的日本产销关系,具有连锁化、大型化、低价化等特点的超市对当时的中小零售商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导致食品类零售商产生了强烈不安感。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中小企业厅发布了《便利店行业指导手册》,在该手册中特别对特许经营的开店模式进行了明确规范。

同时,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零售商的现代化,中小企业厅开始着手培养便利店业态,为小型零售店铺的转换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973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大型零售店铺法》,加强了对大型店铺的各种限制。

日本的便利店从这时起开始了真正的发展。

二、发展前期(1977年-1985年)在此时期,日本国内中小零售商对大型零售企业的抗议活动越来越严重,陷入了增长钝化的其他各大型超市企业在看到伊藤洋华堂引进便利店业态(7-11)所取得的成功后也开始进入便利店业态。

中日便利店行业分析

中日便利店行业分析

BUSINESS CULTUREINDUSTRY TREND . 行业动态文 / 蒋锦亮 蒋海阳中日便利店行业分析便利店商品结构和服务设施上世纪80年代,日本“711”便利店(seven-eleven)推行差异化策略开始尝试提供多元服务。

80年代早期,“711”开始提供比如电费代交服务,快递代收服务,接受新年贺卡的委托等服务外,还开始涉及洗衣服务、保险服务、租借服务等一般生活中常用服务领域。

之后日本的各便利店也开始效仿,推行多元化服务。

现今的日本,便利店基本上可以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需要,如公共缴费(包括行政、医疗和教育)、购买票据、查文件资料、打印等。

反观中国便利店,类似日本便利店的服务类商品很少。

由于中国的移动支付手段发达,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也存在有各个相应的专业店铺(比如中国广泛存在的打印店、干洗店等),导致中国便利店受众对便利店的多元服务衍生要求不高。

不过这类需求和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在各项服务设施高度集中的未来,此类生活服务和便利店的统一是一种必然趋势。

在即时食品方面,中国便利店的所占比重明显低迷。

即时食品比重高的领先便利店品牌(日系资本便利店)在满足消费者速食需求的同时获取较高的商品毛利。

没有即时食品占比的传统便利店(夫妻店),其毛利率甚至没有达到便利店行业平均水平(25%)。

从日本的便利店发展过程来看,随着日本便利店数量增加,各大便利店企业发现即时食品拥有巨大销量,渐渐开始独自开发自己的便当、饭团、三明治等即时食品,推进了商品的多样性。

后来开发即时食品和保持商品种类多样性成为了业界的经营理念。

由此看来,为了提高消费者的使用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了提高店铺营业额和净利率,中国便利店也需要打造品牌商品特点,并尝试提高店铺内即时食品比重、增加商品多样性。

便利店的布局要明白便利店的布局首先要观察便利店在两国的市场情况。

一般在便利店行业中,市场越集中往往会引起店铺分布的集中。

但中国的便利店因为企业种类众多,且民营便利店所占比重大,往往导致除了主要城市区域外便利店分布散乱,集群效应和提携效应难以形成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日系便利店全球领先,7-11 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4 1.2. 日本便利店复盘:二十年持续增长,寡头垄断格局稳固 .......... 5 2. 日系便利店成功的奥秘:产品结构、规模效应和开放加盟 ............. 7 2.1. 产品结构:高毛利的快餐鲜食和自有品牌提升盈利能力 .......... 7 2.2. 规模效应:区域密集扩店和共同配送提高运营效率 .................. 8 2.3. 开放加盟:实现盈利和标准化扩张的关键 .................................. 9 3. 国内展望:具备发展潜力,内资便利店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有待提 升 11 3.1. 经济发展水平和高人口密度创造有利条件 ................................ 12 3.2. 竞争格局分散,龙头企业扩张潜力大 ........................................ 13 3.3. 产品结构和运营效率改善空间大 ................................................ 15 4. 投资建议............................................................................................... 18 5. 风险提示............................................................................................... 19
日本便利店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序言................................................................................................................ 3 1. 日系便利店全球领先,二十年持续增长 ............................................. 4
2、 人口结构和消费行为变迁:1976-1980 年是日本便利店行业的高速 增长期,也是日本老龄化加快阶段,这一时期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不 断提升。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催生便利性消费需求,从 7-11 便利店的 顾客年龄结构演变来看,1993 年 40 岁以上的顾客占比仅为 21%,而 2013 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 50%,中老年人逐渐取代年轻人成为 7-11 最主要的消费群体。
2010-2015 财年复 合年增长率
3.20% 24.00% 19.40% -3.80% 4.40% 12.70% 4.60% 14.40% 23.10% 28.00% 6.00%
图 1:7-11 在全球范围内运营超 30000 家店铺
日本便利店发展全球领先,7-11 占据绝对领先地位。根据德勤发布的 《2017 年全球零售报告》,全球零售 250 强中上榜便利店企业共 11 家, 其中日系便利店与其代理商占据 5 席,其收入总和占上榜便利店收入总 和的 52%。7-11 及其代理商企业 2015 年营收达 658 亿美元,占上榜便 利店收入总和的 61%,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3、 日系便利店在产品结构、运营效率和加盟模式三方面具备优势:便 利店产品中快餐鲜食毛利率接近 40%,而其他产品毛利率只有 27%, 因此提高快餐鲜食占比能够有效提升盈利能力,罗森和全家的快餐 鲜食占比高达 40%。便利店行业规模效应明显,7-11 通过区域密集 开店和“多温带+小量多次共同配送”模式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在行 业内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开放加盟是盈利和标准化扩张的关键,三 大便利店企业在日本本土的加盟店占比均超过 95%,全家作为便利 店行业的后进入者通过开放加盟实现了在日本本土和中国市场扭亏 为盈,巅峰时期净利率高于 8%。
当前我国便利店行业面临渗透率较低、市场结构分散、经营效率偏低等 问题,未来我国便利店行业能否迎来高速增长期?哪些企业最为受益?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日系便利店和国内便利店的发展情况为国内便 利店行业提供启示。
1. 日系便利店全球领先,二十年持续增长
1.1. 日系便利店全球领先,7-11 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表 1: 全球零售 250 强上榜的便利店企业
公司名称
所属国家
7-11
日本
CP ALL(7-11 代理商)
泰国
OXXO
墨西哥
陆空军贩卖服务机构
美国
统一超商(7-11 代理商) 台湾
GS25
韩国
罗森
日本
BGFretail
韩国
Indomarco
印度尼西
日本
7-11 相关企业合计
1、 宏观和政策环境支持:1969-1975 年日本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人均 GDP 持续攀升,到 1976 年人均 GDP 已达 6230 美元。1976-1980 年, 日本经济增速处于换挡期,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和老龄化的社会刺激了便利性购物需求,《大店法》颁布为中小型零 售商保驾护航,多方因素共同促进日本便利店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序言
日系便利店发展全球领先,近 20 年持续正增长,2016 年行业规模已达 6923 亿元,渗透率 8.2%,而国内便利店行业规模仅 1334 亿元,渗透率 0.45%。日本便利店前三大企业 7-11、罗森、全家的市占率分别为 39%/19%/18%,CR4 高达 85%,寡头垄断格局稳固。回顾日本便利店行业 的发展历史,龙头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日本企业合计
总计
2015 财年收入 (百万美元)
47,795 11,890 9,572 7,206 6,080 5,341 4,056 3,832 3,709 3,620 3,545 65,765 55,396 106,646
2015 财年业务分布 国家或地区数量
19 1 3 33 3 1 6 2 1 1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