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柳永《望海潮》课件(共35张PPT)

柳永《望海潮》课件(共35张PPT)
探究1 把“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卷”表现了钱塘江 潮来时狂涛汹涌,排山倒海的气势,对浪花飞溅 的情态写的更形象逼真 。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商品丰富商业繁荣 家家披罗着锦 市民生活殷富
上阕:描写杭州的自 然风光和都市繁荣。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 钱塘自
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抽象的评点(总写)
具体的描述 (分写)
点染
•文学史上描写 西湖的名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舞吴
上山
水日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 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 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 “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
醉酒江 芙一南 蓉杯忆 。春, 早竹其 晚叶次 复,是 相吴吴 逢娃宫 !双。
看寺江 潮月南 头中忆 。寻, 何桂最 日子忆 更,是 重郡杭 游亭州 !枕。
4
承平气象, 形容曲尽。
读诗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在“繁华”处读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 塘
江潮壮观的词句、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 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 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要读出这种气势来。 ③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 怡 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柳永《望海潮》课件

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柳永《望海潮》课件

按长短 按段落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婉约派 按风格
豪放派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著名词人, 婉约派代表人物。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 又称柳七。
➢ 定然魁甲登高第 ——《长寿乐》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
柳永“长于纤艳之词”,《望海潮》一反他惯常的婉约 风格,以大开大合、直起直落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了 杭州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写杭州突出了以下五个方面: 地理位置上,它是东南重镇; 历史传统上,它是古来繁华; 自然景观上,有著名的钱塘江潮,有秀美的西湖; 市井面貌上,人口密集,设施美观,陈设豪奢; 百姓生活上,笙歌处处,老少愉悦,安居乐业。 词人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画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 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 浅斟低唱!
➢ 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如鱼水》
➢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屡屡落榜,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 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悠扬的羌演笛奏声、动人的漂采浮菱曲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 在月夜下荡漾。垂钓的老翁怡然自得,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众多的骑士簇拥着长官,乘着醉意欣赏鼓 乐欢曲,一面吟诗作赋,一面观赏秀美风光。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日将杭州美景画出来,回朝后向同僚夸耀。

部编版高中语文: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共65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共65张PPT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 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 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 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 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 羊。”
除了点染和铺陈,这首词在写景 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
民和平汉 宁静的用生活景象。
语 词


信 ?

湖南宁远一中高一语文组
2012年上期
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湖山 优美的地方,是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 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 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 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 卷起雪霜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钱塘江 广阔无涯。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
繁华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 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工于铺叙,一句一 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
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 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 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一长种闲相,愁思但。,两却处 不靡 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衣下带眉渐头宽,终却上
婉约 派四 大旗 帜
‘““闺情别语长恨”””——————李柳晏清永殊照消不无 落 相问恰得悔心可 识去君似人,头奈燕,能一憔东为。何归似有江悴流伊花来曾几春。多水愁向, “愁宗”——李煜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 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 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2024版柳永《望海潮》课件

2024版柳永《望海潮》课件
柳永《望海潮》课件
2024/1/26
1
2024/1/26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鉴赏 • 文化内涵挖掘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课堂互动与讨论
2
01
引言
2024/1/26
3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 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 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 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 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 物。
06
04
唐代文学
唐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杰 出诗人。同时,唐传奇也取得了很高 的成就。
元明清文学
元曲、明清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作有 关汉卿的《窦娥冤》、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21
06
课堂互动与讨论
2024/1/26
22
学生朗读、背诵指导
教师先范读全词,学 生自由朗读、背诵
5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6
6
原文呈现与注释
• 原文呈现:《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为:“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 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等,展示了杭州作为繁华都市的独
特魅力。
03Biblioteka 融合江南水乡文化柳永在词中巧妙地融入了江南水乡的文化元素,如“异日图将好景,归

《望海潮》优秀课件

《望海潮》优秀课件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生活 实际进行阐述。
教师总结与引导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06
总结回顾与课后作业
关键知识点总结
词的背景及作者简介
了解柳永的生平及时代背景,掌握词 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词的押韵和格律
杭州的美食文化也非常著名,如龙井茶、西湖醋鱼、东坡肉等都是杭州的特色美食。这些美 食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古代诗词中描绘杭州的篇章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写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 首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深眷 恋之情。
《望海潮》优秀课件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特色与风格探究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历史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课后作业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柳永生平及成就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 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 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
口头描述
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见过的杭州美景,分享自己的感受和 体验。
互动交流
其他同学可以就展示的杭州美景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积 极的互动和交流氛围。
思考题: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思考题的提出
教师提出与《望海潮》相关的思考题,如“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 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美感?”。
学生自由发言
03
艺术特色与风格探究
柳永词风特点
善于铺叙

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注重背景介绍
在教授《望海潮》时,应先介绍柳永 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词作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独立思考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词 作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培
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强化诵读训练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望海潮》 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感 和文学鉴赏能力。
柳永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的父亲是北宋初期的一位官员, 母亲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家庭环境的优越为柳永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柳永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天赋。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对诗 词有着特别的热爱和天赋。这一时期,他开始尝试创作诗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 特点。
时人们的喜爱。
柳永在词的创作上勇于创新,突破了 传统词牌的限制,开创了慢词的先河,
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永的词作题材广泛,涉及山水、离 别、羁旅、闺怨等方面,表现了深刻 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
柳永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望海潮》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02 名人点评
诸如王国维等著名文人对《望海潮》赞不绝口, 称其不仅艺术精湛,而且思想深邃,堪称词中佳 作。
03 后世模仿与致敬
许多文人墨客在创作中模仿《望海潮》的风格和 技巧,或直接引用其经典名句,以此表达对柳永 及其作品的敬意和致敬。
《望海潮》的朗诵技巧与感
06

朗诵技巧
节奏把握
在朗诵时,要把握好整体的节奏,做到抑扬顿挫,突出重 点。对于长句和短句,要根据意思进行适当的停顿和连读 ,使听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意。

《望海潮》 课件(共83张PPT)

《望海潮》 课件(共83张PPT)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
柳浪闻莺
点 重湖叠巘清嘉,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染 嬉嬉钓叟莲娃。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句中哪两个词用的好?若将“卷”字改为“ 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3分
“卷”是“翻卷”的意思,“霜雪”比 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 时波滚浪翻。1分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 初名三变,排行老七,世称柳七, 著名词人。一生仕途坎坷,饱尝羁 旅苦况,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做 过屯田员外郎,故称柳屯田。
他精通音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 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 他的词深受人们喜爱。所谓“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
背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地处东南,形势优越(美好),湖山优美, 三吴的都市,钱塘(杭州)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 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 白的浪花,雄壮的钱塘江广阔无边。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据说曾 引起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志,这两句美 在什么地方?
这两句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以 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 因而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3、这首词中使用了很多数词,这些 数词在表意上具有怎么样的作用?
词中有许多由数字组成的词组, 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 骑拥高”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 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 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 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 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 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 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 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 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 面。

2024版年度柳永《望海潮》ppt课件

2024版年度柳永《望海潮》ppt课件

2024/2/3
9
历代《望海潮》佳作欣赏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
这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杭州的自然 风光和都市繁华的描绘,展现了北宋时期杭 州的繁荣景象。
秦观的这首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早春 时节的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 的喜爱之情。
赵可《望海潮·云垂余霭》
山水意象
以山水为背景,营造出清 新脱俗的意境,与城市的 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17
与其他词人作品比较
1 2
与苏轼比较 苏轼的词作多表现豪放洒脱,而柳永的《望海潮》 则更加注重细腻描绘和铺陈排比,两者风格迥异。
与周邦彦比较 周邦彦的词作以婉约见长,而柳永的《望海潮》 则更加注重音律和谐与铺叙展衍,两者各有千秋。
通过宣传《望海潮》等经典诗词,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品位和 吸引力。
旅游纪念品设计
以《望海潮》为设计元素,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文 创产品。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2/3
27
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柳永作为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其《望海潮》等作品在文学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推动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2/3
22
06
现代传承与应用拓展
2024/2/3
23
在教育领域中的推广与实践
诗词教学
将《望海潮》作为经典诗 词引入中小学课堂,通过 赏析、朗诵等形式让学生 感受其艺术魅力。
员们的风雅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14
04
艺术手法鉴赏与比较
2024/2/3
15
修辞手法运用
夸张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 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 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 “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钱塘自古繁华 历史悠久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城市风光宁静美丽 家家户户安居乐业 楼阁错落人烟稠密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钱塘江水 •汹涌壮观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参天绿树环绕江堤,汹涌的波涛卷起霜雪一样 白的浪花,奔腾不息的钱塘江绵延无边,形成 一道天然屏障。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 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 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 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二、点染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
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 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 地方侧面渲染。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这几句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 互文。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笛声、歌声 昼夜不停,在晴空飘扬,在月下荡漾。老 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欢歌笑语, 其乐融融。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 世景象。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称赞孙何治理有方, 政绩卓越。
望 柳海 永潮
仕途不顺 飘),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 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 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 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 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 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 (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 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 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其词 多描绘城
4
承平气象, 形容曲尽。
读诗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在“繁华”处读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 塘
江潮壮观的词句、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 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 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要读出这种气势来。 ③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 怡 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悟诗
请找出能体现词人写作意图的一个字。
请结合全词思考,词人“夸什么”? 夸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富庶与祥和。
请结合全词思考,词人“怎么夸”?
赏诗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 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品读鉴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形胜
地理形势优越
三吴都会 江浙最大的城市
杭州:太平、富庶、安定、祥和
• 地理位置 • 历史传统 • 自然景观 • 市井面貌 • 百姓生活
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一、铺叙: 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 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 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官民同乐,社会和谐,天下大同!
重湖叠巘清嘉
水碧山青 秀美异常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桂花:清香淡雅 荷花:冰清玉洁
一切景语皆情语!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预祝孙何早日被召回京城
下阕:极写杭州黎民 百姓之安居乐业。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 市的繁华。
这首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 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 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本诗中哪些句子为铺陈?为“点”?哪些为“染”?
1、从地理位置上看
环境美丽、
经济繁荣、铺 生活安定的叙
都市生活图 景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惊叹 赞美 艳羡
东南形胜
点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自然风光之美
染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28
问题探究
这首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探究1 把“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卷”表现了钱塘江 潮来时狂涛汹涌,排山倒海的气势,对浪花飞溅 的情态写的更形象逼真 。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商品丰富商业繁荣 家家披罗着锦 市民生活殷富
上阕:描写杭州的自 然风光和都市繁荣。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听朗读,感知课文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 羁旅行役之情。 “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 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 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 此词,但说柳七。
写作背景 投赠之作
宋真宗咸平末年,年青的柳永从家乡前往京 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 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 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 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 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 道,据说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 钱塘自
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抽象的评点(总写)
具体的描述 (分写)
点染
•文学史上描写 西湖的名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舞吴
上山
水日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
醉酒江 芙一南 蓉杯忆 。春, 早竹其 晚叶次 复,是 相吴吴 逢娃宫 !双。
看寺江 潮月南 头中忆 。寻, 何桂最 日子忆 更,是 重郡杭 游亭州 !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