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汽车操控性能的六大因素

影响汽车操控性能的六大因素
影响汽车操控性能的六大因素

影响汽车操控性能的六大因素

我们通常所说的汽车的操控性,其实是一种综合表现,主要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灵活性、准确性和可控性。汽车的操控性主要由6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一、底盘。很多人对底盘不以为然,以为汽车底盘都肯定是比较结实的。其实不然,汽车底盘是否扎实表现在车辆在弯道、高速、坑凹路面时汽车对于路况的适应能力,扎实的底盘可以帮助汽车实现对不良路面的征服,从而帮助汽车实现良好的驾驶。而较为轻软的底盘表现就截然不同。它会在高速的时候出现发飘的现象,它会在弯道让驾驶者感觉失去了重心,它会让车在坑凹路面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一辆车是否拥有出色的操控,底盘的因素实在重要。

二、转向。在拥有扎实底盘的基础上,拥有一个转向精准、力度适中、回馈良好的转向系统也很关键。而如果转向系统出现转向不足、过度或者回正较差,或者方向过轻、过重都将使汽车的稳定性、灵活性、准确性以及可控性大打折扣。严重的在复杂路面还可能出现危险。

三、发动机。其实拥有出色操控并不一定要拥有大排量和强劲的动力,发动机的好坏与排量关系不大,而与发动机的性能有关。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是否稳定、平顺,较大扭距和功率的维持是否恒定,以及是否节油,这才是评价一款发动机好坏的标准。

四、变速器。当然,只是拥有出色的动力系统还是不行,还必须拥有出色的动力分配系统,也就是变速器。一般来说,挡位区分越细,动力的分配就越合理,汽车的动力表现就越好,也就越省油。在这方面,大众的DSG变速器不仅换挡速度堪比FI赛车,而且已经发展到7个前进挡,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变速器。此外,保时捷的TIPTRONIC6挡手自一体变速器也非常先进。手动变速器方面,宝马的6档手动变速器由于比一般的变速器多了一个细分挡位,肯定也更加先进。此外,变速器的好坏还体现在挡位区间是否清晰、换挡是否平顺。道理很简单,一个挡位模糊、换挡艰涩的变速器是不会为汽车带来流畅的动力分配也不会为驾驶者带来惬意的驾驶乐趣的。

五、自重。车辆的自重不仅与油耗有关,同样与汽车的操控性能息息相关。过重的车容易产生“小马拉大车”的感觉,而且油耗也吃不消。而过轻的车则会使你在高速时产生要“起飞”的感觉,在转弯时感觉“无根”。因此,适度的自重与动力搭配非常重要。

六、主动安全技术。ESP(欧洲)、ABS、EBD、DSC(丰田)、VSA(本田)、CBC、MSR、MASR 这些主动安全技术,其实并不仅仅与安全有关,而且与汽车的行驶性能息息相关,它能够有效地纠正车辆的不良行驶状态,极大地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因此,我们要感谢这些主动安

全技术,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主动安全,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驾驶乐趣。

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三、简答题 1.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化学成分;冶金缺陷;钢材硬化;温度影响;应力集中;反复荷载作用。2.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要求? 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3.钢材两种破坏现象和后果是什么? 钢材有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塑性破坏前,结构有明显的变形,并有较长的变形持续时间,可便于发现和补救。钢材的脆性破坏,由于变形小并突然破坏,危险性大。 4.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规范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选择屈服强度f y 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规范值的依据是:①他是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开很大(2%~3%),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 大(Q235的f u /f y ≈1.6~1.9),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以f y 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 全储备。 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 试件,比较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f p =(0.7~0.8)f y ),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 时应变小(ε y ≈0.15%)因此近似地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斜线;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即ε从0.15%到2%~3%),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5.什么叫做冲击韧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证该项指标? 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用材料在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包括弹性和非弹性能)来度量,韧性是钢材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在寒冷地区建造的结构不但要求钢材具有常温(℃ 20)冲击韧性指标,还要求具有负温(℃ 0、℃ 20 -或℃ 40 -)冲击韧性指标。

汽车动力性检测研究_毕业论文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 我国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状况 (1) 2 汽车动力性 (2) 2.1 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 (2) 2.2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3) 2.2.1 结构因素的影响 (3) 2.2.2 使用因素的影响 (4) 3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现状 (5) 4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分析 (6) 4.1 台试与路试检测的条件、特点及分析 (6) 4.2 汽车动力性台架检测原理 (6) 4.3 汽车底盘输出功率的检测方法 (7) 4.4 影响底盘测功机测试精度的因素 (7) 4.5 在用汽车动力性合格条件 (8) 5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对策 (10) 5.1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存在的问题 (10) 5.2 对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的对策 (11) 5.2.1 正确选择和使用底盘测功机 (11) 5.2.2 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 (11) 5.2.3 完善检测规 (12) 6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14)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汽车动力性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汽车属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产业也日益壮大并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同时对汽车动力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驾驶人都希望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以便能多拉快跑,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同时也可减少交通阻塞,保证道路畅通。因此有必要对在用汽车动力性进行检测,以保证汽车安全高效行使。 1.2 我国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状况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路况与汽车性能的改善,汽车行驶车速愈来愈高,但在用汽车随使用时间的延续其动力性将逐渐下降,不能达到高速行驶的要求,这样不仅降低了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为了规和指导汽车动力性检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由此看出,我国对汽车动力性检测的重视。 汽车动力性检测是判断汽车技术状况,评定汽车技术等级的主要项目,是一项关系到提高汽车运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工作,国外对在用汽车的动力性都非常重视,并制定严格的检验方针与标准,要求对汽车动力性进行定期检测。另外动力性检验合格也是营运汽车上路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条件。目前我国对在用汽车汽车动力性检测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影响散热性能的各种因素

影响散热性能的各种因素 晨怡热管2007—11-29 22:46:39 三、影响散热性能的各种因素 在当前的所有芯片中,以CPU的功耗、发热量最高,因此CPU散热器的发展最为强劲与引人注目,诞生了极其多样化的产品,代表了计算机散热技术的最高发展水平.只要对CPU 散热技术有了全面了解,其它产品的散热原理也就无师自通了。因此,本专题重点就讨论CPU 散热技术.在介绍各种散热技术之前,我们还要先确认几个散热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基本知识 我们先从物理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散热的原理,因为知道了原理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这部分有些枯燥难懂,但只要您能耐心看完,相信很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对今后彻底了解散热器有很大的用处。 物理学认为,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传递,它们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为了保证良好的散热器性能,就要已符合上述三种途径的要求来设计产品,于是在材料的热传导率、比热值;散热器整体的热阻、风阻;风扇的风量、风压等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以下针对这些概念进行集中讲解。 热传导 定义: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热从温度高的部位传到温度低的部位.热能的传递速度和能力取决于: 1。物质的性质。有的物质导热性能差,如棉絮,有的物质导热性能强,如钢铁.这样就有了采用不同材质的散热器,铝、铜、银。它们的散热性能依次递增,价钱当然也就成正比啦。 2。物体之间的温度差。热是从温度高的部位传向温度低的部位,温差越大热的传导越快。 热传导是散热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散热技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所以我们通常都能看到,几乎所有散热在与CPU相接触的部分都采用热传导性能良好的材料。比如Intel 原包CPU中附带的散热器,采用铜芯与CPU接触,就是为了将热量尽快传导出来。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

汽车的主要性能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通过性、排放及噪声污染等。 (5)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可用三个指标来评定,即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汽车的最高车速是在平坦良好的路面(沥青铺设路面)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汽车的最高车速均已超过"$$ 公里& 小时。 汽车的加速能力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汽车的加速能力常用汽车原地起步的加速性和超车加速性来评价。原地起步加速一般常用$ ’($ 公里& 小时所需时间多少来表示。超车加速的时间越短越好。汽车的爬坡能力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的路面上以最低前进挡所能爬行的最大坡度。 (6)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称为其燃油经济性。我国和欧洲一样,均用百公里耗油多少升来作为汽车燃油经济性指标。 (7)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制动性能主要从制动效能、制动抗热衰退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这三个方面来评价。 1)汽车的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制动效能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它是由一定初速度下的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来评定。由于制动距离与行车安全有直接关系,因此,交通管理部门常按制动距离来制定安全法规。 2)汽车的制动抗热衰退性。是指汽车高速制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制动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 3)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时,按指定轨迹行驶的能力,即不发生跑偏、侧滑或甩尾失去转向能力。 (8)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包含着互相联系的两部分内容,一是操纵性,二是稳定性。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及时准确地按驾驶员的转向指令转向;稳定性则是指汽车受到外界干扰后,能自行恢复正常行驶的方向,而不发生倒滑、倾覆、失控等现象。 (9)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汽车行驶时,对路面不平度的隔振特性,称为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汽车行驶时,路面的不平会激起汽车的振动,振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乘客感到不舒适和疲劳,或货物损坏,还会缩短汽车的使用寿命。 (10)汽车的通过性。汽车的通过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载质量下能以足够的平均经济车速,顺利地通过坏路或无路区域,并能克服各种障碍物且具有一定的寿命。汽车的用途不同,对通过性的要求也不一样。行驶在城市铺设路面的汽车,对通过性要求并不突出,但对农用车或军用车辆,就要求有良好的通过性,因为这类车辆所行驶的路面条件复杂且较恶劣。(11)汽车的排放污染和噪声污染。汽车主要有三个排放污染源:一是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燃烧废气(柴油车还排放大量的颗粒物);二是曲轴箱排放物;三是燃料蒸发排放物。这些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极大,对人类身体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降低汽车排放污染是一项重要工作。汽车的噪声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已成了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源。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的交通噪声,各国都制定了各种机动车的噪声标准及限值标。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地五大因素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地五个影响产品质量地主要因素地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地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地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地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地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地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地,就像行驶地汽车一样,汽车地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地要素才是主要地.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b5E2R。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地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地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p1Ean。 人地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地工作? 3.是选人地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 吗? 机地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地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地是否正常运作,工具地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地又一要素.DXDiT。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地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地人对吗?机器地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地环境适 应吗? 机器设备地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地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地内容.RTCrp。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地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地使用,这是设备管理地关键.5PCzV。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地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地重要部分.jLBHr。料地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1简述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

1.简述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 2.汽车行驶阻力是怎样形成的? 3.滚动阻力系数 4.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5.柏油或水泥路面经使用后,滚动阻力系数增加而附着系数下降,请说 明其原因。 6.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7.简述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的物理意义 8.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由哪几部分组成? 9.汽车空气阻力是怎样形成的? 10.汽车空气阻力由哪几部分组成? 11.附着力 12.附着系数 13.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是什么? 14.什么是道路阻力系数ψ,请写出它的表达式。 15.什么是汽车的驱动力,请写出它的表达式。 16.什么是汽车的加速阻力,请写出它的表达式。 17.什么是发动机工况的稳定性? 18.滚动阻力如何产生的?它是作用在汽车(轮胎)的切向力吗? 19.迟滞损失 20.滚动阻力偶与滚动阻力系数的关系。 21.滚动阻力是否是作用在汽车轮胎圆周上的切向力?为什么? 22.能否在汽车受力分析图上画出滚动阻力,为什么?

23.用受力图分析汽车从动轮在平路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的受力情况,并推 导切向力方程式。 24.用受力图分析汽车驱动轮在平路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的受力情况,并推 导切向力方程式。 25.作用在汽车上的是滚动阻力偶矩,但是在汽车行驶方程式中出现的却 是滚动阻力,请论述之。 26.从理论力学力系(力偶矩)平衡和汽车工程两个角度,分析汽车行驶 方程式中各项的意义和使用(适用)条件。 27.分析驱动-附着条件公式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与道路条件的关系。 28.利用驱动-附着条件原理分析不同汽车驱动型式的适用条件。 29.试从物理和力学意义分析汽车行驶方程式中的各个力。 30.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及加速阻力的力学和工程意义。 31.叙述地面法向力的合力偏离轮胎与地面接触印迹中心的原因。 32.请说明汽车最高车速与汽车实际行驶中遇到的最高车速是否一致,为 什么? 33.汽车用户说明书上给出的最高车速是如何确定的? 34.驱动力Ft是否为真正作用在汽车上驱动汽车前进的(反)作用力, 请说明理由。 35.如何确定汽车样车的最高车速?在汽车设计和改装车设计阶段如何 确定汽车最高车速? 36.用作图法或数值计算法确定的汽车最高车速是一个固定值,而汽车 (例如样车)的最高车速却是一个平均值,为什么? 37.汽车的驱动力图 38.汽车的驱动力图是如何制作的?

影响密封性能的几大因素

影响密封性能的几大因素 .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很低(<0.03m/s)时,要考虑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和是否出现"爬行"现象。运动速度很高(>0.8m/s)时,起润滑作用的油膜可能被破坏,油封因得不到很好的润滑而摩擦发热,导致寿命大大降低。 建议聚氨脂或橡塑油封在0.03m/s~0.8m/s速度范围内工作比较适宜。 2.温度 低温会使聚氨脂或橡塑油封弹性降低,造成泄露,甚至整个油封变得发硬发脆。高温会使油封体积膨胀、变软,造成运动时油封摩擦阻力迅速增加和耐压能力降低。建议聚氨脂或橡塑油封连续工作温度范围-10℃~+80℃。 3.工作压力 油封有最低启动压力(minimum service pressure)要求。低压工作须选用低摩擦性能、启动阻力小的油封。在2.5MPa以下,聚氨脂油封并不适合;高压时要考虑油封受压变形的情况,需用防挤出挡圈,沟槽加工方面也有特殊要求。 此外,不同材质的油封具有不同的最佳工作压力范围。对于聚氨脂油封的最佳工作压力范围为2.5~31.5MPa。 温度、压力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是互相关联的,因此要做综合考虑。见表: 进口聚氨脂PU材料 最大工作压力 最大温度范围温度范围 运动速度-25~+80 -25~+110 0.5m/s 28MPa 25MPa 0.15m/s 40MPa 35MPa 4.工作介质 除了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推荐意见选取工作介质外,保持工作介质的清洁至关重要。油液的老化或污染不仅会使系统中的元件发生故障,加快油封的老化和摩损,而且其中的脏物可能划伤或嵌入油封,使密封失效。因此,必须定期地检查油液品质及其清洁度,并按设备的维护规范更换滤油器或油液。在油缸里油液中残留的空气经高压压缩会产生高温使油封烧坏,甚至炭化。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液压系统运行初始时,应进行排气处理。液压缸也应在低压慢速运行数分钟,确认已排完油液中残留的空气,方可正常工作。 5.侧向负载 活塞上一般必须装支承环,以保证油缸能承受较大的负载。密封件和支承环起完全不同的作用,密封件不能代替支承环负载。有侧向力的液压缸,必须加承载能力较强的支承环(重载时可用金属环),以防油封在偏心的条件下工作引起泄露和异样磨损。 6.液压冲击 产生液压冲击的因素很多,如挖掘机挖斗突然碰到石头,吊机起吊或放下重物的瞬间。除外在因素外,对于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等)换向时,如果换向阀性能不太好,很容易产生液压冲击。液压冲击产生的瞬间高压可能是系统工作压力的几倍,这样高的压力在极短时间内会将油封撕裂或将其局部挤入间隙之内,造成严重损坏。一般有液压冲击的油缸应在活塞杆上安装缓冲环和挡圈。缓冲环装在油封的前面吸收大部分冲击压力,挡圈防止油封在高压下挤入间隙,根部被咬坏。 补充一点: 密封部位零件表面的加工粗糙度对密封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在设计动密封时,与密封件接触的旋

汽车主要使用性能指标

汽车主要使用性能指标 汽车的使用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主要有下面几项。 (一)汽车的动力性 这是汽车首要的使用性能。汽车必须有足够的平均速度才能正常行驶。汽车必须有足够的牵引力才能克服各种行驶阻力,正常行驶。这些都取决于动力性的好坏。汽车动力性可从下面三方面指标进行评价。 1、汽车的最高车速指汽车满载在良好水平路面上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2、汽车的加速能力指汽车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迅速增加汽车行驶速度的能力。加速过程中加速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和加速距离越短的汽车,加速性能就越好。 3、汽车的上坡能力上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以最低挡位在坚硬路面上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来表示,称为最大爬坡度。它表示汽车最大牵引力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汽车对上述三项指标要求各有不同。轿车与客车偏重于最高车速和加速能力,载重汽车和越野汽车对最大爬坡度要求较严。但不论何种汽车,为在公路上能正常行驶,必须具备一定的平均速度和加速能力。 (二)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为降低汽车运输成本,要求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尽量多的运输量。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称为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为每行驶100公里消耗掉的燃料量(升)。 (三)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是安全行驶的保证,也是汽车动力性得以很好发挥的前提。汽车制动性有下述三方面的内容。 1、制动效能汽车迅速减速直至停车的能力。常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来评价。汽车的制动效能除和汽车技术状况有关外,还与

汽车制动时的速度以及轮胎和路面的情况有关。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在短时间内连续制动后,制动器温度升高导致制动效能下降,称之为制动器的热衰退,连续制动后制动效能的稳定程度为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的能力。当左右侧制动动力不一样时,容易发生跑偏;当车?quot;抱死"时,易发生侧滑或者失去转向能力。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现代汽车没有电子防抱死装置.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而发生危险。 (四)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汽车对驾驶员转向指令的响应能力,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轮胎的气压和弹性,悬挂装置的刚度以及汽车重心的位置都对该性能有重要影响。 汽车的稳定性是汽车在受到外界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以及抵御发生倾覆和侧滑的能力。对于汽车来说,侧向稳定性尤为重要。当汽车在横向坡道上行驶。转弯以及受其他侧向力时,容易发生侧滑或者侧翻。汽车重心的高度越低,稳定性越好。合适的前轮定位角度使汽车具有自动回正和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提高了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如果装载超高、超载,转弯时车速过快,横向坡道角过大以及偏载等,容易造成汽车侧滑及侧翻。 (五)汽车的行驶平顶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的冲击,会造成汽车的振动,使乘客感到疲劳和不舒适,货物损坏。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不得不降低车速。同时振动还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在行驶中对路面不平的降震程度,称为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物理量评价指标,客车和轿车采?quot;舒适降低界限"车速特性。当汽车速度超过此界限时,就会降低乘坐舒适性,使人感到疲劳不舒服。该界限值越高,说明平顺性越好。货车采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车速特性。汽车车身的固有频率也可作为平顺性的评价指标。从舒适性出发,车身的固有频率在600赫兹~850 赫兹的范围内较好。高速汽车尤其是轿车要求具有优良的行驶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8 B" a- v e( i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 ?7 L: U1 P' u( y( R4 ]: x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 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 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8 R1 i' y% L9 p8 M& a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L0 S2 r2 K$ Y# G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五个因素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五个因素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

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1.0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2.01.1碳当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字串9 决定灰铸铁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石墨形态和金属基体的性能。当碳当量()较高时,石墨的数量增加,在孕育条件不好或有微量有害元素时,石墨形状恶化。这样的石墨使金属基体能够承受负荷的有效面积减少,而且在承受负荷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金属基体的强度不能正常发挥,从而降低铸铁的强度。在材料中珠光体具有好的强度、硬度,而铁素体则质底较软而且强度较低。当随着 C、Si的量提高,会使珠光体量减少,铁素体量增加。因此,碳当量的提高将在石墨形状和基体组织两方面影响铸铁铸件的抗拉强度和铸件实体的硬度。在熔炼过程控制中,碳当量的控制是解决材料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2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灰铸铁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指Mn、Cr、Cu、Sn、Mo等促进珠光体生成元素,这些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珠光体的含量,同时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石墨,使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减少甚至消失,珠光体则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细化,而且其中的铁素体由于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而得到固溶强化,使铸铁总有较高的强度性能。在熔炼过程控制中,对合金的控制同样是重要的手段。 1.3炉料配比对材料的影响字串4 过去我们一直坚持只要化学成分符合规范要求就应该能够获得符合标准机械性能材料的观点,而实际上这种观点所看到的只是常规化学成分,而忽略了一些合金元素和有害元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生铁是Ti的主要来源,因此生铁使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材料中Ti的含量,对材料机械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废钢是许多合金元素的来源,因此废钢用量对铸铁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在电炉投入使用的初期,我们一直沿用了冲天炉的炉料配比(生铁:25~35%,废钢:30~35%)结果材料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很低,当我们意识到废钢的使用量会对铸铁的性能有影响时及时调整了废钢的用量之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因此废钢在熔化控制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

提高汽车动力性的研究

提高汽车动力性的研究 摘要:汽车动力性是指在良好、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由所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是由整车的动力总成的素质决定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代表了汽车行驶可发挥的极限能力.汽车动力性是由整车的动力总成的素质决定的,发动机在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汽车的动力性为目标,以发动机功率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发动机功率率的因素,主要为燃烧效率方面,最后从这个因素出发分别找出提高汽车驱动力的方法,并给出优化建议。 关键字:汽车动力性指标;发动机功率;充气效率;排气效率;点火效率;压缩比;排量

Study on improving the vehicle dynamic performance Abstract:Vehicle dynamics is running in good, straight road, average speed of vehicles from the decision by the vertical force, can achieve, is decided by the vehiclepower assembly quality. Power is the most basic performance, the mostimportantautomotive performance, on behalf of the vehicle limit can play. Auto power is decided by the vehicle powertrain engine qual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automobile, as the goal, to the power of the engin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main engine power ratio,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finally from the factors were starting to fi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ehicle driving force, and gives suggestions for optimization. Kwords:automobile dynamic performance; the power of the engine; volumetric efficiency; exhaust efficiency; the ignition efficiency; compression ratio; capacity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品质量的定义 按照国际标准的规定,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对于产品质量的概念,往往因研究的学科领域和专业范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从广义角度讲,产品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它既包含实物产品,也包含无形产品(如服务)。 本文基于对产品质量监管方式的探讨,倾向作如下定义:所谓的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需求的程度。它是反映产品的自然有用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尺度,包括产品的外观质量(如产品的形态结构、花色图案、款式规格以及气味、滋味、光泽、声响、包装等外表形态)和内在质量(如产品的化学、物理、机械、光学、热学及生物学性质等固有特性)。 (二)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正如一棵树木,要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结出硕果,既取决于树木本身遗传基因所产生的防虫、抗病、成材、挂果等内在因素,也依赖于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土壤、水分、大气、肥料等外部因素。与此相类似,作为一个全局性、社会性的问题,产品质量的好与坏,既要受企业内部条件的影响或约束,也要受外部环境因素的激励或制约。(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见下图) 图:产品质量影响因素流程图 1.内部因素。也称企业因素,是指存在于系统内部的人员、物质、制度、信息等方面的相关因素。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影响产品质量的内部因素为5M,即“人机料法环”: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上述五大因素存在于企业中,受企业的控制,并通过企业的管理行为对产品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事实上,内部因素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也各有不同,其中,关键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领导质量意识和员工整体素质。人的因素中,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和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的素质,是关系企业质量文化和管理水平的最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控制。 二是质量组织建设和功能发挥程度。包括现场管理、产品检验、QC小组等在内的企业各类质量组织的建立,以及各组织对产品质量监督把关功能的发挥程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同济汽车理论复习汽车动力性

1什么是汽车的动力性?其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能否互相替代?各个指标的影响因素 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的? ①汽车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 的平均行驶速度。 ②汽车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加速能力);汽车的最大爬坡度(爬坡能力) ③汽车最高车速为最高档;加速时间是从最抵挡到最高档;汽车的最大爬坡度一档或 者二档。 ④ 1、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 发动机功率愈大,其后备功率也大,加速和爬坡性能必然好;而发动机转矩愈大, 在传动系传动比一定时,最大动力因数较大,也相应的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 2、汽车结构参数的影响 传动效率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传动效率越高,传动功率损失越小,传至驱动轮 的有效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就好。主减速器传动比的大小,对汽车动力性有很大 的影响。降低空气阻力Cd*A ,可相应提高汽车动力性。汽车总质量(轻量化提高动力性),轮胎尺寸(驱动力与轮胎半径成反比,行驶速度与轮胎半径成正比)对汽车动力性均 有重要影响。 3、汽车使用因素 使用、维护情况(使用不当、不维护,动力性变坏),道路条件(差,动力性变坏) 2驱动力:地面对车轮的反作用力即驱动汽车的外力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时的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功率Pe~转速n,转 矩Ttq~n,燃油消耗率b~n) 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节气门部分开启时的发动机转速特性曲线 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附件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 汽车的驱动力图:根据发动机的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和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来全面表 示汽车驱动力。 3传动系的功率损失: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直接档传动系功率损失比其他档小。 同一档位转矩增加,润滑油损失所占比例减少,传动效率增加 转速低时搅油损失小,传动效率比转速高时要高。 4汽车的动力性受什么因素限制?驱动力、轮胎和地面附着条件 5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F f滚动F w空气F i坡道

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1.0 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2.01.1 碳当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字串9 决定灰铸铁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石墨形态和金属基体的性能。当碳当量()较高时,石墨的数量增加,在孕育条件不好或有微量有害元素时,石墨形状恶化。这样的石墨使金属基体能够承受负荷的有效面积减少,而且在承受负荷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金属基体的强度不能正常发挥,从而降低铸铁的强度。在材料中珠光体具有好的强度、硬度,而铁素体则质底较软而且强度较低。当随着 C、Si的量提咼,会使珠光体量减少,铁素体量增加。因此,碳当量的提咼将在石墨形状和基体组织两方面影响铸铁铸件的抗拉强度和铸件实体的硬度。在熔炼过程控制中,碳当量的控制是解决材料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2 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灰铸铁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指Mn、Cr、Cu、Sn、Mo 等促进珠光体生成 元素,这些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珠光体的含量,同时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石墨,使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减少甚至消失,珠光体则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细化,而且其中的铁素体由于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而得到固溶强化,使铸铁总有较咼的强度性能。在熔炼过程控制中,对合金的控制同样是重要的手段。 1.3 炉料配比对材料的影响字串4 过去我们一直坚持只要化学成分符合规范要求就应该能够获得符合标准机械性能材料的观点,而实际上这种观点所看到的只是常规化学成分,而忽略了一些合金元素和有害元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生铁是Ti的主要来源,因此生铁使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材料中Ti的含量,对材料机械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废钢是许多合金元素的来源,因此废钢用量对铸铁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在电炉投入使用的初期,我们一直沿用了冲天炉的炉料配比(生铁:25~35%,废钢:30~35%)结果材料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很低,当我们意识到废钢的使用量会对铸铁的性能有影响时及时调整了废钢的用量之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因此废钢在熔化控制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 参数。因此炉料配比对铸铁材料的机械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是熔炼控制的重点。

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稳定的产品质量 (1)

稳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摘要: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用户的权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逐渐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质量竞争日趋激烈,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质量管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本文联系实际,对湘钢如何加强质量管理进行了一番思考,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品质量质量意识质量管理企业生存 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用户的权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逐渐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质量竞争日趋激烈,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质量管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在此,我想从四个方面,并联系湘钢实际,就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几点建议。 一、产品质量及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质量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由于客观事物具备了某种能力,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需要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也可能是在技术规范中未注明,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前提下,

质量是产品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因为,需要加以表征,必须转化成有指标的特征和特性,这些特征和特性通常是可以衡量的。全部符合特征和特性要求的产品,就是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因此,“质量”定义的第二个层次实质上就是产品的“符合性”。所以,任何工作环节都是有质量的,质量无处不在。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管理是颗树,产品的品牌是挂在树上的果子,产品的质量是树的树干,疏忽质量就等于破坏了树干,这样再好的树也结不出美丽的果实。因此,产品要想树立自身的品牌效应,站稳和开拓市场,必须充分重视产品的质量。 而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 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行为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因此,质量意识的强弱,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例如:我们熟知的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当时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砸冰箱”的故事改变了这家不知名小厂的命运。1985年12月的一天,时任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的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来信,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带来管理人员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400多台电冰箱有76台不合格品。张瑞敏随即召集全体员工到仓库开现场会,问大家怎么办?当时多数人提出,这些冰箱是外观划伤,并不影响使用,建议作为福利便宜点卖给内部职工。而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明天再生产760台、7600台不合格冰箱。放行这些有缺陷的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他宣布,把这些不合

汽车主要性能指标

汽车主要性能指标 汽车的使用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主要有下面几项。 (一)汽车的动力性 这是汽车首要的使用性能。汽车必须有足够的平均速度才能正常行驶。汽车必须有足够的牵引力才能克服各种行驶阻力,正常行驶。这些都取决于动力性的好坏。汽车动力性可从下面三方面指标进行评价。 1、汽车的最高车速 指汽车满载在良好水平路面上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2、汽车的加速能力 指汽车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迅速增加汽车行驶速度的能力。加速过程中加速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和加速距离越短的汽车,加速性能就越好。 3、汽车的上坡能力 上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以最低挡位在坚硬路面上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来表示,称为最大爬坡度。它表示汽车最大牵引力的大小。不同类型的汽车对上述三项指标要求各有不同。轿车与客车偏重于最高车速和加速能力,载重汽车和越野汽车对最大爬坡度要求较严。但不论何种汽车,为在公路上能正常行驶,必须具备一定的平均速度和加速能力。 (二)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为降低汽车运输成本,要求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尽量多的运输量。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称为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为每行驶100公里消耗掉的燃料量(升)。 (三)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是安全行驶的保证,也是汽车动力性得以很好发挥的前提。汽车制动性有下述三方面的内容。 1、制动效能 汽车迅速减速直至停车的能力。常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来评价。汽车的制动效能除和汽车技术状况有关外,还与汽车制动时的速度以及轮胎和路面的情况有关。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在短时间内连续制动后,制动器温度升高导致制动效能下降,称之为制动器的热衰退,连续制动后制动效能的稳定程度为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的能力。当左右侧制动动力不一样时,容易发生跑偏;当车轮“抱死”时,易发生侧滑或者失去转向能力。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现代汽车有电子防抱死装置.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而发生危险。 (四)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汽车对驾驶员转向指令的响应能力,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轮胎的气压和弹性,悬挂装置的刚度以及汽车重心的位置都对该性能有重要影响。 汽车的稳定性是汽车在受到外界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以及抵御发生倾覆和侧滑的能力。对于汽车来说,侧向稳定性尤为重要。当汽车在横向坡道上行驶。转弯以及受其他侧向力时,容易发生侧滑或者侧翻。汽车重心的高度越低,稳定性越好。合适的前轮定位角度使汽车具有自动回正和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提高了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如果装载超高、超载,转弯时车速过快,横向坡道角过大以及偏载等,容易造成汽车侧滑及侧翻。 (五)汽车的行驶平顶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的冲击,会造成汽车的振动,使乘客感到疲劳和不舒适,货物损坏。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不得不降低车速。同时振动还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在行驶中对路面不平的降震程度,称为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物理量评价指标,客车和轿车采用“舒适降低界限”车速特性。当汽车速度超过此界限时,就会降低乘坐舒适性,使人感到疲劳不舒服。该界限值越高,说明平顺性越好。货车采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车速特性。 汽车车身的固有频率也可作为平顺性的评价指标。从舒适性出发,车身的固有频率在600赫兹~850赫兹的范围内较好。 高速汽车尤其是轿车要求具有优良的行驶平顺性。轮胎的弹性、性能优越的悬挂装置、座椅的降震性能以及尽量小的非悬挂质量,都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什么

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什么 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什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由以前的重在结果转变为目前的重在预防,要变“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变管理结果为管理因素。因此在实施质量管理时要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入手,进行预防管理。纵观整个生产过程,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即:人、机(机器设备)、料(材料)、法(方法)、测(测量)、环(环境)这六大因素。下面对这六个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6个因素: a)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机器设备、工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 方法: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e) 测量: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各因素的分析及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1、操作人员因素 凡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产生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 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1)质量意识差; 2)操作时粗心大意; 3)不遵守操作规程; 4)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操作合格证; (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4)通过人员的适当调整,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 (5)强化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2、机器设备因素 设备不但包括生产作业设备、机械及装置,还包括刀板、模具、夹具、量具等相关物品。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对所有的设备日常检修及使用都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并按标准定期检修维护。 (2)采用首检制,以核实机器的准确性、精确性。 设备的管理要尽可能的提早发现设备运转的不良情况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性维护,防患于未然。 3、材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 (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 (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 (4)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4、工艺方法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