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材料作文审题立意lili
2014安徽卷作文题解读:可从三个角度立意

2014安徽卷作文题解读:可从三个角度立意试题评析这则材料出自2014年3月份宋方金与宋丹丹之间的一场口水战。
宋方金撰写了一篇长微博,指出在拍摄《美丽的契约》期间,80%的台词都是宋丹丹现场编改的。
于是便引发了娱乐界对于演员能否改剧本的讨论。
由此看来,这则作文材料紧贴时事要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旨在要求学生能对现实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则材料有以下立意角度。
1.遵守规则。
从这个角度讲,表演艺术家的改动剧本是对原著的不尊重,是对规则的破坏。
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人都破坏规则,那么就无规范可言。
考生可以写规则、规范的重要性,它旨在约束我们的行为,让整个社会走向规范。
2.创新突破。
艺术是允许个人发挥的,社会也需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
艺术家的改动剧本如果是合理的,那么就值得赞扬,因为他在剧本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表达技巧,而创新给剧本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大到社会发展,亦是如此。
3.辩证分析。
能否改动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如果是正确的、正面的,就值得赞赏,如果是反面的,负面的就应该剔除,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创新。
2014年各地高考材料作文立意分析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分析一、2014年北京卷高考微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分析:立意可以有:①礼仪是成人之本;②坚守做人准则;③老规矩,新青年;④老规矩要走进新时代,新时代要吸纳老规矩;⑤老规矩朽矣。
二、201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分析:围绕“自由与约束”的关系,我们可以谈“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受约束的”“过度自由是一种祸害”“过适度自由的人生”等;此外,还可以谈“道路可以选择,目的必须明确”“没有方向的选择是没有选择”等。
若只单纯地谈论“原则”“压力”“自由”“选择”等,而不能将它们内在的关系结合起来谈,则有失妥当。
三、2014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
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2014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2014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2014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7
• B、我看到材料中,樵夫找到斧头很高兴, 他以后又可以砍柴了。可他这样一个劲地 砍柴,迟早会把山上的树木砍光的!这使 我自然联想到不要滥砍乱伐,要保护好环 境。 • 审题失误剖析:这种信马由缰的思维冲出 了材料的中心意思,所延伸出来的环保话 题与材料主旨大相径庭。
8
• C、樵夫的房子没了,但他还有斧头,对于一个以 打柴为生的樵夫来说,斧头就是他的生命 ,是他 的一切 。有了斧头 ,他还可以重建家园。这是 他不幸中的万幸。由此我想到了“祸福相生”, 又进一步联系到了“得与失”这个话题。文章立 意为:“不要计较得失,有得必有失”这个主题。 • 审题失误剖析:这个同学的思维属于“误入歧 途”,曲解了题意。可以看出该同学想象力比较 丰富,但却对他审题跑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在 想象与联想的过程中忽略了文题中的材料, 就可能导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9
• D、樵夫每天以打柴为生,山里的绿色也随着他一 次次挥动斧头而日渐减少。最终,一场大火把他 的房子化为灰烬。古人云:“善有善报,恶有恶 报”,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可以说他为此付出 了惨重的代价。然而,大火扑灭后 他又拿起了斧 头 ,他对自己的错误没有丝毫的反省。故文章可 立意为 “人贵在知错能改”,提倡人们要时刻反 省自己,只有“三省吾身”才能有所成就 。 • 审题失误剖析:这个同学的失误在于抛开了材料, 另起炉灶。他只读了材料的开头,就彻底抛开了 材料,主观臆断起来了,而根本没有继续注意材 料后文的内容。
3
——[符合题意]
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 文、后话题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 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 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 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 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 形式。
标线: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三大类型审题立意解说(整理)

标线: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三大类型审题立意解说(整理)议论文2014-09-13 11:28: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三大类型审题立意解说对于2014年高考作文来说,总体有三大类型(分别是有人有事的故事型、论述性材料的思辨性题、社会现象型题),而这三大类型就是全国作文今后的发展方向,不管是分值不同,对每个问题的要求不同,或者是对文体的限制不同,但总体来说,对于2014年高考作文我们应该是总结性的认为他们考得就是这三大类型,就是想考考你对于某些你困惑的、社会发生的、人们关心的、大学需要你有的、弘扬真善美的等等问题的一些你真实的想法(当然了,你可能得说由于某些原因你不能说实话,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对于一个问题,你就只有那一句实话,只有那些抱怨,然后发完牢骚,拍拍屁股走人,同学们,我们心里要阳光一点,打败我们的不是天真,是无邪,同样的,打动阅卷老师的,不是貌似天真的、刻意的、不经意的套模板,套类型,说大话,还把自己装扮成圣人,好像国家在我手,少我你就愁的样子。
同学们,悲天悯人不是刻意渲染,人文关怀,不等于老奶奶过马路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你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作文不是不允许批评黑暗,而是说,你从黑暗中要有启示,要坚强,不是发牢骚,你可以说这里环境不好,但是最起码你要有自己的思考吧,什么都是国家没做好,那请问你,要人是干吗的?所以,同学们,你要注意,说自己的话就是说自己的话,不是发牢骚,等你冷静下来,你就会把适量的牢骚转化为作文,并加以深化这就是思辨性。
这些我们都要在后面几讲谈到。
好了,说一下我们六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用鹰的眼睛去审题立意第二节:天才般的想象第三节:我的作文我做主,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又叫说人话,丢鬼话)第四节:三千弱水只取一瓢,我的风格(结构)我说了算第五节:用魔法装点语言第六节:看看作文的眼睛,突出点题同学们的问题:害怕自己立意偏题,跑题,甚至根本就是偏题跑题,另外不会立意,把立意当做作文题目,更有甚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偏离了立意。
2014年高考作文立意篇(一)

2014年高考作文立意篇(一)文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表意!“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确立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
词句如衣饰,立意乃精魄。
过好立意关,当慎。
一是“意在笔先”,立意是战略决策问题,所谓“思路决定出路”。
即使先想到的是许多感性的事例材料,也要上升到理性的意旨上,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和选取角度。
具体地说,写文章时要记得问自己:“你的文章有中心句吗?”文章所立之意,即中心句,应明确地在草稿纸上写出来,甚至用下加横线标出全文中心句,以避免无立意而行文;全文中要有中心句,甚至各段中有主句,这样有利于阅读,有利于写作;没有立好意而作文,后果不堪设想!二是立意要有“回答话题”的意识。
这是指立意要对准话题,如:“体贴”话题的立意——人生处处有体贴;细微的体贴见威力;我融化在体贴的温馨里。
又如“花一定要香吗”话题的立意——花不香也可以美;化作春泥的花更美丽……三是立意要追求“活”“深”“新”,要多方探寻,扬长避短,择优选取。
审题和立意密切关联,我们再将两者比较一下:审题——戴起你轻松的“镣铐”,立意——跳成我潇洒的“舞蹈”!“镣铐”下,不能步履蹒跚,“镣铐”下,须寻求舞姿的潇洒自如。
善于立意,是写高质量作文的关键。
下面分述一些立意技法以供借鉴。
所谓“高视阔步”,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足阔步之态、英特超迈之姿,写出气慨不凡的文采。
有高远的立意,要有才识。
有了才识,就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识和气量,就从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与选择目标的能力,就能形成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钻坚仰高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
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
一些同学立意不高远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
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立意深远而有才识呢?仰慕你——中华文化曾经热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
2014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解析】此题所供寓言故事的末尾,牧羊人孩子的“它也很 可爱啊”这句话是命题人有意添加的。其目的是增加写作的角度, 从正面选取立意角度:①找准自己的位置;②要量力而行;③盲 目模仿必然导致失败;④人贵有自知之明;⑤切不可忘乎所以; ★从主观
世界;②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③革命热忱和实际精神; ④可贵的勇气与科学的态度;⑤精神可嘉,做法不可取;⑥愚蠢 与可爱;⑦梦想和现实。这种立意,既肯定了乌鸦勇于尝试的精 神,同时也批评了它违反客观规律,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态度, 只有把革命热忱与实际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发扬可贵的勇气,又 要讲究科学的态度,才能赢得事业的成功。
【解析】读这则材料,要注意贝利先后 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 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来思考。 “初露锋芒”时说的“下一个”,表现 了他不满现状;踢进一千多个球,成为 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则更表现了 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如果 抓住这样关键性的语句来立意,就不会 偏题。
(8)情感分析法。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 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 了无数好事之徒。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 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 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
【
解析】此则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 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 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 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 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 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
①有一次,一学生去访问著名杂技演员夏 菊花,要她介绍经验,她并没有正面回答, 只是把那个学生带到她的宿舍,指着床下的 ②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 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
2014作文材料及立意分析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 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点儿危险。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 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 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它 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付出任何代价。”小 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 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 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 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问。 “那原则就 是你刚才说的。”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 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 面。” 理解这则寓言的思想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以“成长中的诱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所 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 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 五、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有些埋没确会造就、迸发神奇,比如经受亿万 年埋没的煤;有些埋没也确会创造价值,比如 倔强的根;有些埋没也确会萌生崛起的动力, 比如希望的种子—— 要求:请你根据材料,全面 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
• • • • • •
•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记得第一次把失败与成功的悲喜品尝/酸甜苦辣 咸就像是人生的五味瓶一样/现实也许让人迷惘/ 选择也许让人彷徨/无论夜晚多么黑暗/无论大海 多么苍茫/为了梦中的远方/我得扬帆启航/启航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以“启 航”立意,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 • • • • • • •
立意 1、磨炼出美丽(切题) 学会帮助(偏题) 人要有爱心(跑题) 2、好题目 《铁不炼不成钢 》 《玉不琢,不成器》 《艰辛的磨难是美丽的开始》 《出蛹的艰辛换来飞翔的自由》 《磨难铸就辉煌》 《磨难 铸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