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合集下载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绿色食品原料生产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基地。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生产出的农产品符合国家相关的绿色食品标准。

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可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化肥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食品标准,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避免了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还可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最后,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

绿色食品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支持和投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I.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营养、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绿色食品逐渐被认为是安全、健康、高品质的食品。

绿色食品包括符合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不含有害物质残留的食品以及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态食品等。

然而,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质量与品尝的波动、渠道管理和溯源难度等问题都是制约绿色食品发展的瓶颈。

因此,建立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实现绿色食品产业可持续、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优质的绿色原材料种植、提炼、加工资源,集中规模生产,实现成本压缩、品质稳定、标准化生产的目标。

II.项目内容1.规划选址基地应建于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水源丰富、空气清新、土壤肥沃的地区。

初期建设规模不少于5000亩。

2.原材料源基地应优先选择优质、绿色、有机的原材料进行种植。

例如,奶牛、鸡、鸭等的出产的有机饲料,水果种植以及蔬菜种植等。

3.基础设施建立标准化、自动化的生产线,其中包括饲料、肉类、蔬菜等多个类别的生产线。

在生产线中,应考虑到安全、健康等因素。

制定相应的厂房、生产线等建筑标准,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环保、节能、安全、卫生设施应建设完善。

4.培训与推广建设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不仅仅是一次生产活动的管理,还注重的是行业的培训和推广。

应选派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培训,安排逐步推广的工作计划,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认知度。

5.营销策略在消费者群中激发绿色食品的消费趋势,推动我国绿色食品的市场化发展。

与网络电商、超市等进行合作,开设体试销售点,展示所有制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健康、绿色的特点。

III.市场前景绿色食品对于整个食品消费市场的广泛性和市场存在度的体现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食品。

以美国为例,在2008年美国全国家庭调查数据显示,在以彩色食材为主食的家庭中,其家庭的年收入达到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

中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结构及新常态下推进基地建设的措施

中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结构及新常态下推进基地建设的措施

中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结构及新常态下推进基地建设的措施一、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现状1、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数量、面积与产量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是将原料的生产产地环境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使其能够有效符合绿色食品的各项指标条件,同时还要按照绿色食品技术的各项标准,开展原料的生产和操作工作,通过对绿色食品的生产开展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食品的生产效果,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基地创建工作中,基地档案是重中之重。

2018年中国有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80个,同比增长0.29%;2019年中国有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数721个,同比增长6.03%。

近几年,我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最高点,达到17300.9万亩。

2017年下降到16387.4万亩。

2018年中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6397万亩,同比增长0.06%;2019年中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6614.7万亩,同比增长1.33%。

2017年中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量10673.2万吨,同比下降2.55%;2018年中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量10652.3万吨,同比下降0.20%。

2、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数量结构(单位:个)2019年中国有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21个,其中粮食作物365个,油料作物98个,糖料作物3个,蔬菜95个,水果103个,茶叶34个,其他23个。

2019年中国有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6614.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0356.3万亩,油料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115.6万亩,糖料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115.6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115.6万亩,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201.4万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34万亩,其他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241.3万亩。

2019年中国粮食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产量5620.3万吨,油料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产量564万吨,糖料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产量138.5万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产量2226.3万吨,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产量1609.9万吨,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产量112.9万吨。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巩固产业基础,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等要求实施生产与管理,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基地管理体系,具有一定规模,并经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业部绿办)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审核批准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

第三条基地建设原则上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以提供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所需的优质原料为目标,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手段,结合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坚持“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相对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发展”的原则,建立“基地+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强化产销对接能力,逐步成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或养殖企业的原料供应主体。

第四条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包括创建、验收、续报与监管等内容。

农业部绿办和中心负责基地的审核认定、基地监管工作的督导;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地创建、验收、续报申请的受理、初审,并负责基地建设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基地建设单位负责基地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相关制度规范基地生产行为,接受省级工作机构监督管理,保证基地产品质量安全,并对基地原料产品质量及信誉负责。

第二章创建第五条创建基地是经农业部绿办和中心批准,进入创建期至验收合格阶段的基地。

创建基地不具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资格,其原料产品不得作为绿色食品原料对外供应。

第六条申请创建基地基本条件:(一)申请创建基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对县域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有规划、措施和经费保障。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单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单
基地规模:80万亩
基地范围: 段家乡、绕阳河镇、大虎山镇、镇安乡、无梁殿镇、励家
镇、大兴乡、四家子镇、常兴镇、太和镇、八道壕镇、半
拉门镇、新兴镇、姜屯镇、芳山镇、新立屯镇、薛屯镇、
胡家镇、白厂门镇、英城子镇
产业化
经营单位: 锦州健身米业有限公司
序 号:0014
基地名称: 辽宁省黑山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
建设单位: 辽宁省黑山县人民政府
基地规模:15万亩
基地范围: 胡家镇、白厂门镇、镇安乡、无梁殿镇、八道壕镇、太和
镇、 黑山县道宇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序 号:0013
基地名称: 辽宁省黑山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建设单位: 辽宁省黑山县人民政府
卧凤沟乡、旧庙镇、八家子乡、哈达户稍乡、务欢池镇、
塔营子乡、扎兰营子、建设镇、平安地镇、大巴镇、苍土
乡、福兴地镇、招束沟乡、沙拉镇、泡子镇、大固本镇、
十家子镇、老河土乡、王府镇、七家子乡、大五家子镇、
红帽子乡、紫都台乡、化石戈乡、于寺镇、太平乡、富荣
镇、大板镇、国华乡
产 业 化 辽宁省阜蒙县化石戈乡农技推广站
塔营子乡、扎兰营子、建设镇、平安地镇、大巴镇、苍土
乡、沙拉镇、泡子镇、大固本镇、十家子镇、老河土乡、
王府镇、七家子乡、大五家子镇、红帽子乡、紫都台乡、 于寺镇、太平乡、富荣镇、大板镇、国华乡
产 业 化 辽宁省阜蒙县化石戈乡农技推广站
经营单位: 辽宁省阜蒙县乌兰山杂粮有限公司
序 号:0012
基地名称: 辽宁省黑山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
序 号:0003
基地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油用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一、背景解析伴随着国内城镇化率增加,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绿色食品也日益健康成为趋势与风口。

同时,随着国内绿色食品标准化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传统劳动力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的人工成本上涨,使得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也在逐渐上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行标准化生产是近年来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实施方案1.建立生产基地在国内优势区域优先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实现绿色食品原材料的规模生产与标准化成果的生产,不断提升原料的品质和档次,推进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生产,通过“地域优势、科技优势、资金优势、资源优势”等多重优势,加快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发展。

2.稳定绿色食品原料供应构建起绿色食品原料供应链条,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支持、技术培训等配套手段,加速绿色食品原料供应链条的形成,将农业生产主体与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大型食品制造企业、世界著名大学、全球食品科技研究机构等紧密联合起来,共同推进并确保绿色食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提高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3.推动标准化生产在绿色食品原料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及标准化、环保等方面的改进措施,也是推动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手段。

建议在推进标准化生产方面,多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绿色食品原材料质量追溯系统,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加强管理和追踪,防止带来质量风险。

(2)优化生产环境,保障生产场所及周围环境卫生、无公害等标准要求;加强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排放达到排放标准,构建健康环保的生产机制。

(3)持续开展新技术引进和升级,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绿色食品原材料的品质、产量等相关指标。

(4)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安全等相关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完善品质保证体系。

(5)加强品牌建设及市场宣传,从品牌营销、广告宣传、宣传推广等多角度宣传推广绿色食品原材料,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X X芦柑、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优质高产‎芦柑、茶叶种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行“产加销”联动增值,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农‎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消费安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实施目标通过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推动绿色食‎品事业全面‎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生产过程的‎控制1、建立基地生‎产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县‎、乡、村、户生产管理‎体系,县乡村三级‎技术管理簿‎册齐全,农户应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基地投入品‎清单、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和‎生产收购合‎同。

二是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并下发到乡‎(镇)、村和农户。

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

三是在显要‎位置设置基‎地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基地范围、基地面积、基地建设单‎位、基地栽培品‎种、主要技术措‎施、有效期等内‎容。

四是建立生‎产管理档案‎,统一农户生‎产档案,统一田间管‎理记录。

2、建立基地生‎产投入品(生产资料)管理制度。

一是在“五统一”的基础上,各单元基地‎、农户填写好‎绿色食品(XX芦柑、茶叶)生产资料卡‎,建立绿色食‎品(XX芦柑、茶叶)基地生产农‎事操作和生‎产资料档案‎。

二是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从源头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

三是建立基‎地生产投入‎品公告制度‎。

第十一批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单.-.2011831567

第十一批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单.-.2011831567
基地名称: 栗)标准化生产基地
创建单位: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基地规模: 21万亩 基地范围: 宽城镇、龙须门镇、峪耳崖镇、板城镇、汤道河
镇、化皮乡、塌山乡、桲罗台乡、孟子岭乡、
碾子峪乡、大地乡、铧尖乡、东川乡、亮甲台 乡、苇子沟乡、大字沟乡、大石柱子乡、独石沟 乡
产业化 经营单 位:
承德神粟食品有限公司 承德恒泰有限公司
产业化 经营单 位:
瓦尔图镇、宝山镇、坤密尔堤办事处、塔温敖宝 镇、腾克镇
京达米业有限公司 京谷伟业有限公司 富方水稻合作社
序 号: 5 黑龙江省前锋农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
基地名称: 准化生产基地
创建单位: 黑龙江省前锋农场 基地规模: 70万亩 基地范围: 第1-8区
产业化 经营单 位:
标准化生产基地
创建单位: 湖南省江永县人民政府
基地规模: 10.5万亩
基地范围: 桃川镇、粗石江镇、源口瑶族乡
产业化 经营单 位:
桃川洞名特优新产品开发区 江永潇湘食品有限公司 江永县香柚示范场 江永县香柚开发总公司
序 号: 18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
基地名称: 标准化生产基地
序 号:
16 江西朱港农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
基地名称: 生产基地
创建单位: 江西朱港农场
基地规模: 3.3万亩
基地范围: 三大队一中队、四大队一中队、四大队二中队、 七大队一中队、九大队三中队、十大队一中队、 十二大队一中队
产业化 经营单 位:
江西省南昌市朱港粮食加工厂
序 号: 17
湖南省江永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香柚) 基地名称:
序 号: 13
福建省南靖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麻竹笋)标准 基地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几项制度,是 否上墙;
专职人员名单及 主要分工
文件号; 乡、村是否 都有责任人和 工作人员名单 开展了哪些 工作、查看记 录
指标 体系
验收项目及评分标准 项目完成情况
验收纪要 验收得分
主要依据
组 织 管 理 体 系 (14分)
考核办法文件
5、建立健全基地建设目 是否完整;
标责任制定考核办法, 责任书是否齐
指标 体系
验收项目及评分标准
项目完成情况
生 产 管 理 体 系
(30分)
9、基地办有详细的基地分布 图、地块分布图,并对 地块进行统一编号(2 分)。
10、基地建立县、乡、村、 户生产管理体系,基地 办三级技术管理簿册齐 全(1分),农户档案齐 全、规范(档案内容至 少应包括:基地名称、 地块编号、农户姓名、 作物品种及种植面积) (1分)。
监督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化经营和效益分析。
6个“一票否决点”:
第13项:使用转基因品种;
第15项:使用禁用肥料;
第17项:使用禁用农药或用药剂量、方式、安全间隔期违背标准;
第34项:滥用标志、违规标注; 第37项:规定范围内有污染源;
第38项:养殖场粪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农家肥未经高温发酵。
1、组织管理体系(14分)
考核办法 可行0.5分
责任书齐 全、有效 0.5分
有两个以 上项目结合 2分,有一 个项目结合 1分 投入20万 元以上1分
考核办法核心内容;
责任书文本是否齐 全,责任书是否签字, 责任书涉及主要内容
项目结合文件;具 体实施办法;
县财政投入资金 数,文件号,主要用 途,落实情况
2、生产管理体系(30分)
样稿内容齐 全;
围、面积、创建单位、 明确本项目
栽培品种、主要技术 是否基本完成
措施等)(1分)。
集中连片1分 有规划
有规划,合 理性查乡镇名称 是否集中连片、连片 规模。
有标识牌设 计样稿1分
样稿内容齐 全1分,少一个 内容扣0.2分
有设计样稿
有设置标识牌 方位安排
样稿主要内容
4、基地各有关生产单元(乡、 是否有责任 镇,村)有明确责任人和 人和具体工作
具体工作人员(1分), 人员名单;
责任明确,并有效开展工 工作记录;
作(1分)。
明确本项目
是否基本完成
有文件1分
管理制度健 全1分
有3名以上专 职人员1分
有文件0.5分
有具体名单 0.5分
有工作记录 1分
文件号;基地办 主要职责;
乡(镇)、 村基地分布图 清晰、规范; 地块分布图 清晰、规范; 编号统一 明确本项目 是否基本完成
基地农户档 案齐全; 档案内容规 范; 明确本项目 是否基本完成
验收纪要 验收得分
主要依据
0.75分 0.75分 0.5分
基地图文本齐全, 所有生产单元是否标 注
地块图到哪一级
编号制度及含义
1分
1分,每 少一个内 容扣0.5 分,少两个 不得分
指标 体系
验收项目及评分标准
项目完成情况
验收纪要 验收得分
主要依据
组 织 管 理 体 系 (14分)
1、成立由县主管领导和有关 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基地 建设领导小组,并以政府 文件下发各乡(镇)(2 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明确,实际有效运行并召 开三次以上领导小组会议 (1分)。
文件是否齐 备、是否下发 三次以上会 议记录是否齐 全。 明确本项目 是否基本完成
县、乡、村层层签订 全;
责任书(1分)。
明确本项目是
否基本完成
6、基地建设与农业标准 化、农业产业化、农 产品优势区域布局、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 作及项目有机结合 (2分),县财政投 入启动费20万元以上 (1分)。
与农业工作及 项目结合情况; 财政投入情 况; 明确本项目是 否基本完成
文件号;具体列出 有关部门名称; 在检查乡镇时是否 查阅到下发文件; 会议记录,会议召 开时间、主要内容及 参会单位
文件号; 科学合理性; 在检查乡镇时是否 查阅到下发文件
指标 体系
验收项目及评分标准
项目完成情况
验收纪要 验收得分
主要依据
组 织 管 理 体 系 (14分)
3、设置基地建设办公室(以 是否有成立 下简称基地办),负责基 基地办文件,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验收工作培训班
―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标准详解及评估表填写规范
2006年10月18日
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标准详解及评估表填写规范
概述:验收评分包括8个指标体系、50个验收项目、70个评分点,
6个“一票否决点”。
8个指标体系:
组织管理、生产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 技术服务、
文件是否齐备 2、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合
方案是否科学 理的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
合理 基地管理办法,并以政府
是否下发 文件下发各基地单元(乡、
明确本项目是 镇、村)(2分)。
否基本完成
有成立文件 1分 文件下发1分 有三次以上会 议记录1分,每 少一次扣0.3分
有方案办法 0.5分 科学合理性 1分 文件下发 0.5分
有统一的生产操 作规程,规程符合 技术标准要求; 印制了田间生产 管理记录册; 下发到乡、村、 农户; 明确本项目是否 基本完成
地技术服务体系和质量保 职责是否明确
障体系的建立,并具体承 基地办内部
担基地日常管理和协调工 作。基地办职责明确,各 项管理制度健全(2分)。
是否有管理制 度,是否健全
基地办配备了三个以上专 是否有3名
职人员,具体承担基地技 以上专职人员
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 (1分)。
明确本项目 是否基本完成
是否有文件
基地办农户花 名册齐全,有多少农 户;
内容齐全、规 范,主要内容;
检查了几本花 名册,检查的情况。
指标 体系
验收项目及评分标准
项目完成情况
生 产 管 理 体 系 (30分)
11、管理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 定了统一的绿色食品生产 操作规程(1分)、田间生 产管理记录册(1分),并 将规程、田间生产管理记 录册下发到乡(镇)、村 和农户(1分)。
指标 体系
验收项目及评分标准
项目完成情况
验收纪要 验收得分
主要依据
生 产 管 理 体 系
(30分)
7、基地集中连片,规划 合理,规模种植(2 分)。
集中连片; 有规划,合 理性; 有规模; 明确本项目 是否基本完成
8、基地及各生产单元在
显要位置设置了基地 有标识牌设
标识牌(1分),标识 计样稿;
牌美观、规范、牢固, 标识内容齐全(至少 应包括基地名称、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