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

光辉的历程》

设计理念: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

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艰辛历程,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军人、珍惜今天的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和教唱优秀的军队歌曲作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等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爱国主义品格。

设计思路:

一、确立主题

本课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当兵的人》;通过欣赏,了解中国军队走过的历程。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1、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观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

3、在感受、体验、了解歌曲的基础上,接纳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中国军队的光辉历程。

讲授目标:

1、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的演唱。

2、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委员和军队的热爱之情。欣赏歌曲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创造并表现音乐作品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要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并掌握弱起节奏的特点,为歌曲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伴奏音型。

2、通过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介入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唱有关中国军队的歌曲;布置演唱和表演任务,让有特长专业的学生课前积极和本组内成员配合演练,以便在课上表演时能够作到游刃有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材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讲授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简介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观看录像,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进行特点以及歌曲塑造的形象。

3)教师教唱。学生可跟随录音或钢琴演唱乐谱,直到唱熟。

4)填上歌词演唱,注意唱出歌曲的力度和感情。

2.观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1)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情绪。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XXX的生平事迹?他为什么受到战士们的尊重与爱戴?请学生结合历史说一说,教师补充。

3)再次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涉及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早于学生出生时创作的,他们所学唱一些经典唱段也只是通过现如今的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口传心授而学会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再就是考虑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些经典的老歌,基于这两点考虑,我用从选材、设计课堂步骤、提前下达预、表演任务和教法(采用聆听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拓展思维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等,使得这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并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双边配合十分默契;同时课堂教学调动了不同特性的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在总结歌曲分类环节、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旋律、

结构等特点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这节课的亮点也集中在学生自编自演的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顺利地完成作品后是多么地兴奋和骄傲,这些也同时地打动和激励着我。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提高和改正:

1、讲授设想和时间安排不够适合,由于各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表现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模式,因此自己感到驾驭整节课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2、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文学上下工夫,掌握较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新课改的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想结合的初中音乐课程,为每个初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五线谱) 花儿与少年(管弦乐)-“百校联赛”一等奖

欣赏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欣赏课《花儿与少年》是选自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的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花季如歌》,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格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根据青海民歌“花儿”的曲调改编的管弦乐小品。其情绪活跃,又寓意双关,多侧面地渲染了似花季节的绚烂多彩,带给听众西北高原朝气蓬勃的青年男女歌舞嬉戏的生动情景。乐曲为羽调式,由引子、A、B 、A ’和尾声五部分组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不仅展现了青海民歌的艺术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还充分发挥了器乐的丰富表现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哼唱并用腿和手 配奏主题音乐,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 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多版本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渗 透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节拍、节奏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能分辨乐曲的结构、背唱第一主题。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一组有关土楼、牦牛、青海湖等图片导入新课,介绍西北地区青海省的美景由此进入今天的课题。(设计意图:通过风景优美地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受新课 (一)初听全曲 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作品的音乐情绪(欢快地、活泼地、抒情地) 2.结合歌曲的标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标题中的“花儿”的 3.播放有关“花儿”的一小段视频,让同学们通过欣赏视频中人物的唱法、服装、音乐的特点来总结下“花儿”的音乐特征。 4.介绍“花儿”。 (二)分段欣赏(出示曲式结构图) 1.播放引子部分,提问用什么器乐演奏的(小提琴、钢琴) 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欣赏A部分 提问:(1)这一部分的音乐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2)第一部分音乐情绪活泼、欢快,它是用哪种乐器来表现这种欢快活泼的情绪的呢(导出乐器“双簧管”)

初中音乐学科七年级下册《国家》教学案例

《国家》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国家》这首作品是初中音乐学科七年级下册随心唱响中的一首歌曲,由王平久填词,金培达作曲,这首歌曲以民谣风格为基调,紧扣时代脉搏,曲调温婉朴实,内涵深刻,歌曲思路大气,以其恢弘的音乐、平实的歌词道出了国与家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旋律朗朗上口,时尚大气,是一首振奋人心的爱国歌曲。 二、案例设计思路: 确定主题:本课以“国家”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歌曲,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所表达出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歌曲三种复杂节奏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节奏型,并能准确唱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并演唱这首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歌词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学情分析: 1、学生是初中七年级学生 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歌曲,但没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过 3、学生对爱国情怀的歌曲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4、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功底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上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讲解、学唱、启发、游戏、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游戏的方式,发挥学生间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个人展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大屏幕现场展现学生做游戏和展演的影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顺利进入学习。

1、让学生伴随着另一个版本的《国家》一边拍手一边走进教室,一边拍手一边观看大屏幕上的视频,到歌曲第二段时跟随老师做4拍子的动作为歌曲伴奏,通过教师对歌曲的范唱作为导入新课的手段,形象直观,同时能够提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纸杯游戏和对平时非常熟悉例子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附点音符、切分音、后十六这三种节奏型。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ipad现场搜索有关爱国情怀的资料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用手机远程控制大屏幕并把展示的过程直播在大屏幕上。 4、每组学生代表一颗五角星,五组学生全部展示完,大屏幕上呈现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六、教学重点: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七、教学难点:通过对游戏和实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附点音符、切分音、后十六的时值和唱法 八、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一体机,多媒体课件,ipad,手机,鸿合i学软件,相关的音频、视频,纸杯 九、教学过程: 上课的全过程都是通过手中的手机在远程控制大屏幕 (一)导入——情景创设 1、让学生伴随着另一版本的《国家》一边拍手一边走进教室 2、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观看大屏幕上的视频,到歌曲的第二段时跟随老师打4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一边做4拍子的动作,一边范唱歌曲,从而引出本节课所学习的歌曲《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另一版本的《国家》,激发了学生对所学歌曲的学习兴趣,跟随老师一边看歌曲视频一边为歌曲打4拍子节奏,有利于学生对整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了解,为下面学唱歌曲做了铺垫 (二)授新——节奏、歌词与学唱 1、节奏

(初中音乐教案)《卡门序曲》教学设计及点评

《卡门序曲》教学设计及点评 初中音乐教案 本资源推荐人: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媚眼如丝配图: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风信子 授课教师 王旭 授课单位 ____ (省、市、区、县)第五中学 年级 初中一年级 教 学 目 标

态 度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过 程 方 法 感受、讲解、体验、拓展 知 识 技 能 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某些歌居序曲具

有暗示剧情的作用。知道回旋曲式”的结构,了解比才的生平和贡献。

教学重点 了解作品中各段落的音乐特点并熟记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 轻松自然 二、聆听感受 初步体验

三、介绍背景加深了解

四、分段复听深入体验 五、知识拓展参与实践 六课堂小结 巩固提高 师: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同学们说说描绘的是什么场面? 生:斗牛的场面 师:关于斗牛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用怎样的音乐表现这些场面呢? 生:牛是色盲等。音乐应该用快的速度和强的力度。 师:作曲家又是怎样用音乐表现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曲家比才的这首《卡门序曲》。 师:让我们先来感受它的整体情绪(初听《卡门序曲》)。 这首乐曲的整体情绪是怎样的? 生:热闹、欢快、强的力度、快的速度,大家和作曲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师:这首《卡门序曲》共有三段旋律,都来自于《卡门》这部歌剧,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歌剧《卡门》。 师:教师结合演出剧照介绍歌剧内容。

初中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XXX:初中音乐八年级全套教案 八年级上册 教案设计 XXX: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情感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2016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谁来朗诵一下? 如XXX的、XXX的、XXX的等,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思乡诗。 师: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那里,都市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彷徨,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这种情结不仅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好多歌曲也以此为题材。我们本日就来进修一首思乡的歌曲。 二、新课教学 1、初听音乐,设问:它的基本情绪和情感是什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及歌曲创作背景 2、第二次听赏,设问:这首歌曲是什么节拍?演唱形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2)出示幻灯片:二声部合唱歌曲。

3、歌曲学唱(请学生打开课本26页) 1)高声部旋律进修:a、老师范奏(唱),学生划拍默唱,问学生音乐情绪的变化?前部分和后部分的区别?可重复演奏(唱),让学生体会发现。学生回答后可总结此曲的强弱纪律,不同平常的四三拍强弱弱的纪律,而是强强弱;b、学生跟琴学唱,留意音乐情绪的 2016 2)低声部旋律研究:a、老师范奏(唱),学生划拍默唱; b、学生跟琴学唱,同样要注意力度的处理以及前后情绪的变化; c、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释疑解难; d、课堂反馈(随机抽测,考察学生完成情况); e、教师点评,再次巩固。 3)歌词研究:a、按节奏朗读歌词(加强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让学生展开讨论,歌词中“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如何去理解?为什么说“妈妈总在我的身旁”?引导学生去体验母爱,进而加深对歌词的理解。b、配乐朗诵歌词(加强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带着刚才对母爱的体验,配乐朗诵。 4)带词演唱:注意力度度变化以及情绪的处理,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演唱。 5)课堂反馈,抽一组上台演唱;

音乐课教学案例

音乐课教学案例 《唱脸谱》 西河中学赵振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光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学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育学生酷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酷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育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熟悉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 教学进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㈠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㈡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一、脸谱的产生;二、脸谱的颜色;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咱们就一路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㈡歌曲范唱 一、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 二、学生自由谈 ㈢学唱新歌

一、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路唱。 二、难点冲破,前半拍停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㈠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一、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二、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㈠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咱们一路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熟悉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窗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酷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音乐课教学课例: 《辉煌的历程》 西河中学赵振锋设计理念: 1、宏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 以“辉煌的历程”为主题,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艰辛历程,唤起和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尊重军人、珍惜今天的情感。 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 光辉的历程》 设计理念: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 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艰辛历程,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军人、珍惜今天的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和教唱优秀的军队歌曲作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等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爱国主义品格。 设计思路: 一、确立主题 本课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当兵的人》;通过欣赏,了解中国军队走过的历程。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1、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观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 3、在感受、体验、了解歌曲的基础上,接纳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中国军队的光辉历程。 讲授目标: 1、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的演唱。 2、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委员和军队的热爱之情。欣赏歌曲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创造并表现音乐作品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要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并掌握弱起节奏的特点,为歌曲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伴奏音型。 2、通过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介入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

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 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快快拿去用吧! 一、什么是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音乐教案1 教材分析 《电子空间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内容以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丝绸之路》、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以及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为主,让学生对电声乐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音乐材料、音响,初步认识常见的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 2.感受与鉴赏电子琴、电声乐队所演奏的乐曲,扩大艺术视野。 3.体验歌曲《橄榄树》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乐曲: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致爱丽丝》。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2.介绍电子音乐的发展。 师:现在是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那么,人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电子设备制作电子音乐的?电子音乐又是如何发展的?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说查找的结果。 生1:大约在70年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音乐创作。 生2:法国人皮埃尔利用磁带录音机通过改变磁带速度、颠倒方向、随机剪辑、多轨录音等方法制作一种合成的音乐——具体音乐。

初中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相关推荐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倾听音乐,"命运"引读 1、倾听音乐: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意图: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提示本节课的学法: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2、"命运"引读: 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 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让最需要它的人失去一些东西。就象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

力。 2、整体感悟: 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③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②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阅读课文6、 7、9三小节,思考这些段落中外貌描写的作用? (外貌:"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③(出示贝多芬画像),进行"外貌对比"。 请同学们把这张贝多芬的肖像画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 写作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2、品读赏析: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教师准备: ①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初中音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1

初中音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 例1 1. 案例背景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门学科,音乐也可以与信息技术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研究体验。本教学案例旨在探索初中音乐课堂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的融合实践。 2. 教学目标 -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 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和创作的兴趣。 -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拓展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3. 教学内容与步骤 步骤一:介绍信息技术与音乐的融合

在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与音乐的融合。通过展示相关的音乐软件、音乐制作工具和互联网音乐平台,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音乐领域中的应用。 步骤二: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软件和互联网音乐平台 在互联网音乐平台上,老师向学生推荐并演示一些知名的音乐平台,例如Spotify或网易云音乐。学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欣赏各种音乐,并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收藏。 步骤三:开展音乐创作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借助音乐软件,尝试制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同时,学生还可以研究使用录音设备,将自己的演奏或歌唱录制下来,并进行编辑和混音。 步骤四:音乐作品分享与欣赏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分享与欣赏活动。学生可以结合信 息技术手段,将自己的音乐作品上传至互联网音乐平台,并与全班 分享。同时,学生也可以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交流。 4. 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培养音乐素养和信息技术 能力,还能通过音乐创作和分享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教 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创作和演示,评价和了解学生在音乐和信息 技术方面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在反思中,教师可以思考学生对信息技术与音乐融合的态度和 兴趣水平是否提高,以及教学活动的设置是否合理和有效。同时, 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5. 总结 初中音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研 究动力和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扩展音乐学科 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研究,并从中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本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我在初一年级的音乐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那节课是让同学们学唱歌曲《青春舞曲》(第一课时)。就在学唱乐谱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就是这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二、情景描述 那天是我上初一一班的第一节课,上课前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并做了精美的课件,心想这节课学生一定会喜欢,应该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铃声一响,我自信地走进了教室,随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常规课堂行为的结束,我们进入了导入学唱新歌《青春舞曲》的环节。我作了如下地导入:首先我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维吾尔族的舞蹈,同学们马上就说出这是维吾尔族的舞蹈。然后,我让学生说了一些他们所了解的民族舞蹈,学生回答的也丰富多彩:西藏舞、傣族舞、壮族、蒙古族等。接着,我对学生做了如下提问:“根据大家自己所了解掌握的知识,大家说说看为什么维吾尔族的舞蹈从动作音乐表达上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学生都纷纷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我概括的作了一下结论:不管音乐还是舞蹈它们的起源都离不开劳动······维吾尔族不仅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 且是一个非常勤劳的民族。 根据自己个人的教学经验,从学生的眼神中我可以得知,他们这时很想去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音乐,于是我说:“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维吾尔族的歌曲。”在欢快地歌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做着律动,很认真的听完了一遍。然后,我们又一起学唱了歌曲。接着,我说让我们试着唱一唱乐谱,我给大家伴奏,就在大家唱的高兴时,忽然听到教室前面的一个角落冒出一句“不和谐的声音”。 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我一听这腔调就知道是岩同学耍的“洋相”了。说起来有趣,这位同学在课余时,经常在走廊上播放手机音乐并大声唱歌,并以此为傲。他的家庭条件比较普通,是当地的佤族,整天穿着比较脏的衣服,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所以同学们都有点看不起他,我从同学们的哄笑声中 感受到同学们在嘲笑他。 就在这一刹那,我想了许多关于如果处理这种突发事件的方法,如果不制止他这种行为继续让他捣乱那么会影响课堂纪律。如果像以前一样,对于违反了课堂常规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那么原本轻松的课堂气氛就会变的很不愉快了。 正当我打算先停下来,插点有气氛的话题的时候,我把目光投向了岩同学,我发现他低下了头,还用音乐课本挡住了自己的脸在等待“挨批”。我的心被触动了。在刹那间把他的行为再反思了一下:这一行为到底有没有闪光点?“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应该“鼓励创造”。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可能他是属于“乱来”,但至少这也是他的一个过人之处,我何不借机来鼓励其他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呢?“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不能扑灭他本能的“创造火花”,更不能歧视他行为上的偏差。相反,我要利用好这次难得的机会,挖掘学生音乐创作潜能的开发,于是,我心平气合的对孙同学说:“刚才,我们被你突然的“袭击”吓了一跳,

初中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剧《猫》赏析

初中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剧《猫》赏析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剧《猫》赏析 一、案例背景: 二、主题: 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上,选取了一些最具有代表性、富有时代特点,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歌曲,如:《回忆》、《白毛女》等。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剧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三、案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音乐欣赏课教学应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增强学生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结合当今时代特点,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能力,

并通过接触更多新鲜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掌握当今音乐流行趋势,使学生走进音乐,体味不同时期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 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策略】 1、通过听、辨、看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 2、音乐剧《猫》DVD光碟、《如果·爱》VCD光碟、《音乐之声》DVD光碟、《白毛女》舞剧视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初中音乐教案设计10篇

初中音乐教案设计10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案例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案例 【教案一】主题:音乐中的节奏感受 【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的节奏感受; 2. 学会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 3. 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教学准备】 1. 播放器; 2. 音乐素材; 3. 课堂用具: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带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并引导学生闭眼倾听; 2. 学生思考并描述所听到的节奏特点,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 二、探究音乐节奏(2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感受音乐节奏:闭眼、聆听、身体感受; 2. 学生分组表演自己感受到的节奏,其他学生猜测表演者所感受到的音乐。

三、节奏游戏(15分钟) 1. 教师设计一个简单的音乐节奏游戏,让学生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节奏感。 四、巩固和拓展(20分钟) 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乐器,例如铃铛、手鼓等; 2. 指挥学生按照不同的节奏,进行合奏或交替演奏。 五、总结(10分钟) 1.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简单总结;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 【教案二】主题:合唱欣赏与学唱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欣赏合唱曲目的演唱; 2. 学生能够准确学唱其中的一部分; 3. 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播放器;

2. 合唱曲目音频; 3. 歌谱; 4. 课堂用具: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合唱曲目,并引导学生闭眼欣赏; 2. 学生思考并表达对这首合唱的感受。 二、学唱合唱曲目(25分钟) 1. 教师给学生发放歌谱,引导学生认识歌谱上的音符和歌词; 2. 教师逐句教学,并带领学生一起跟唱合唱曲目。 三、分组练习(20分钟) 1. 学生按照自己的音域分组,分别学唱合唱曲目中的不同声部; 2. 学生根据音符准确度和音准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四、合唱展示(15分钟) 1.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唱展示;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10分钟)

初中音乐教案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案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案篇一 【教材】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 【教学内容】 《深情》 【教材分析】 《深情》是根据印度北方“拜拉夫”拉格创作的。在清晨时间演奏,是用于祈求上天神灵的音乐。该曲由印度西塔尔演奏大师拉维·香卡与美国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共同演奏的一首著名乐曲。乐曲开始部分为阿拉普,这是一种类似引子的、速度较慢、节奏自由的散板,由一种长颈的弹拨乐器坦布拉奏出持续的长音为背景。西塔尔自上而下拨奏,其共鸣弦奏出一句下行经过句,预示乐曲的开始。首先,小提琴在低音区奏出了雄浑有力的、问寻式的旋律,紧接着,西塔尔奏出仿佛与小提琴相应和的曲调,随后小提琴和西塔尔共同奏出了委婉曲折、发自内心的音调,让听者似乎置身于古印度的阿陀石窟中,聆听虔诚的印度人向神诉说他们苦难的生活。 阿拉普结束后,坦布拉鼓奏出明显的汀塔拉节奏圈,由缓到急。最后,乐曲速度明显加快,坦布拉鼓的声音也高亢起来,鲜明的节奏给音乐带来了活力,给人们呈现出另一幅画面:古代印度的舞者们在深情起舞,她们以动人的舞姿、深情的眼神和虔诚的心情供奉着神。小提琴琴弓在四条弦上飞快地跳动、舞步也不断加快,在音乐到达高潮后,西塔尔和小提琴的音乐回到了悠长抒情的音调上,石窟又恢复了宁静。 【教学目标】 1. 赏析乐曲《深情》,感受印度传统音乐独特的韵味。 2. 掌握印度传统音乐中“汀塔拉”节奏圈的规律,并初步了解印度音乐的特点。 3. 通过感受、体验等音乐实践活动,感知、理解印度音乐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聆听印度音乐,感受印度传统音乐独特的`韵味。难点:学习汀塔拉节奏圈;感受印度音乐的装饰性。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师: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现在让音乐来唤醒我们沉睡的身体吧! 1 师生同做准备活动(印度手势穿插其中)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播放印度音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艺术来源于生活,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我这样做。(纸杯节奏) 生模仿师拍打杯子节奏。 师:刚才同学们和我一起完成的我们称之为节奏(板书)。那接下来我们把横向的节奏变化,请位同学上来做小指挥,带领大家继续完成我们的杯子节奏。生完成节奏圈(节奏圈) 二、聆听乐曲,把握风格 师:这是一个神秘的国度独有的节奏形式。著名的法国作家雨果说过: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请同学们在这段音乐中聆听并思考:1、这段旋律来自于哪里

初中音乐《合唱与合奏的音色》原创教学案例与评析

初中音乐《合唱与合奏的音色》原创 教学案例与评析

《合唱与合奏的音色》教学设计 执教:黄英学校:上海市存瑞中学班级:初一(2)班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及用自制打击乐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不同的乐器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音色。并初步了解合奏的音色特点。(2)通过填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及创作来感悟合奏音色。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聆听音乐,复习独奏、重奏知识。1)由学生演奏小提琴独奏《良宵》。2)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五重奏》。2.导入新课:合奏二、欣赏与感悟欣赏管弦乐合奏《春节序曲》。a)设计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作品反映的情景音乐的情绪音乐的演奏形式乐曲结构春节喜庆、欢腾热烈管弦乐合奏三段B)知识讲解:合奏----以两组或多组相同或不相同的乐器演奏一首音乐作品的不同声部叫做合奏。 三、分段欣赏与实践1.欣赏第一段2.实践尝试: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随着音乐的强拍敲击,体验合奏的音响效果。3.欣赏第二段4.实践尝试:1)学生唱谱.感受春节祥

和美好的意境。2)根据曲谱,让学生进行填词的创作并演唱。3)口琴吹奏。5.欣赏第三段6.实践尝试:根据音乐分组进行创作及表演。表现出欢快、热烈的节日气氛。四、音响的再现:学生根据对三段音乐的感悟理解,用打击乐器打、唱、舞蹈等形式完整再现全曲。 五、小结 《合唱与合奏的音色》教学说明 存瑞中学/黄英 本课是上海市九年义务制教育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六课“合奏与合唱的音色”。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及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乐器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音色。并初步了解合奏的音色特点。通过填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本节课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并能在学法上进行科学的指导。在欣赏与实践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赏与动、赏与练相结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体验乐曲的情绪及合奏的音色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即兴创作、编排及合作表演的才能。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根据二期课改的重要精神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也紧紧围绕着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则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案例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案例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1、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以及配乐散文朗诵《荷塘月色》。 2、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使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化作品在描绘夏日景像上异曲同工之妙笔,感受其审美意境。 1、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夏口泛舟海上》,并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2、掌握三拍子的特征及歌曲中音乐表情记号的作用。 第一环节:导入: 1、播放歌曲《宁夏》; 2、用语言导人。 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1、接下来,老师要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大海上泛舟,请同学们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过程当中,也感受一下音乐的情绪。 2、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有什么特点,播放录音范唱。 3、请同学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4、老师小结歌曲的风格特点。 5、复听。 6、发声练习。 (1)用“u”练唱《茉莉花》。 (2)用轻声高位演唱《茉莉花》。 7、老师范唱新歌,学生用“啦”轻声哼唱旋律。 8、学生边轻声演唱歌词边用右手划三拍子,强调三拍子的节奏律动感。 9、齐唱歌词。 10、结合打击乐器,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11、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的演唱情绪。 第三环节:欣赏配乐散文《荷塘月色》 1、播放《荷塘月色》范读。 2、请同学们从音乐和文学配合的特点,谈谈自己的听后感。 3、老师分析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特点。 4、全体同学配合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荷塘月色》。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3.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难句的理解 :一课时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红河谷(合唱曲)》教案 .doc

《红河谷》合唱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合唱教学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歌唱,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做出正确地反映。但是由于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合唱教学本身又具有一定难度,加之音乐课时的限制,使得现阶段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开展得很不理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合唱歌曲,只是简单的学唱旋律声部。学生的合唱能力的不到任何提高,至于感受音乐的和声,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就更是无从谈起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我校从2006开始,开设了以合唱教学为主的校本课程,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也得到了许多良好的启示。 教学情景(一) 1.教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红河谷》旋律声部 2.教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红河谷》二声部 表现:学生对二声部的学习不感兴趣,觉得难听。 3.教师指导合唱训练 表现:分声部时学生大多不愿意唱二声部,合唱训练是两个声部不平衡,旋律声不流畅自然音量很大,和声声部因良宵。 4.教师告诉学生,合唱讲求的是和谐与平衡,要求演唱旋律声部的学生在自己演唱时有耳朵听二声部,当你听不到他们声部时,证明你的音量过大,要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演唱力度。 5.教师指导学生再次进行合唱训练 表现:在反复演唱过程中,旋律声部的同学自觉地调整了自己的音量,两个声部渐趋平衡,有了合唱的效果。 教学情景(二)

1.教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红河谷》二声部 表现:学生对于旋律没有过多地反映,没有了原来的反感。 2.教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红河谷》旋律声部 3.教师指导合唱训练。教师告诉学生,合唱讲求的是和谐与平衡,两个声部的关系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要求演唱旋律声部的学生在自己演唱时有耳朵听二声部,当你听不到他们声部时,证明你的音量过大,要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演唱力度。 表现:学生自觉的相互配合,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听另一个声部,主动地调整自己的音量与支配和,两个声部和谐平衡,合唱的效果十分明显。 教学反思: 从上面两个教学情重中可以看出,虽说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困难,比如学生识谱能力,歌唱基础较差缺乏合作意识;在合唱歌曲中旋律声部通常较流畅,音区较高,学生易听、易唱、易学、易记。而其他声部往往正好与此相反,学生就出现了畏难情绪;学生对于合唱的概念十分淡薄,甚至误以为合唱就是齐唱,或者出现一、二声部相互喊唱。缺乏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成功经验,因而兴趣不高等。 针对这些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加以引导与训练,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推进合唱教学的开展。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合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歌唱,它是一门强调合作的艺术,各声部不是搞比赛,不是看谁唱得响、唱得突出,而是相互烘托,追求音乐整体的和谐。引导学生明确的判断:个人演唱是否干扰了整体;个人演唱是否衬托了整体,即个人演唱的方式与情绪是否与音乐整体相符合。 2. “先难后易”教学。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往往是先入为主。特别是对其所熟悉歌曲的第一声部易给他们以较深的印象,对此,可在教学之初可以暂时把旋律声部放在一旁,先教二声部,待学生对二声部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教旋律声部。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音乐九年级上册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九年级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有了一定基础,但在音乐实践,表现,体验,感受方面还有所欠缺,本单元将注重这方面的学习。面向每位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培训。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月亮颂”为主题,通过让学生延长、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活动,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表现魅力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密切关系。通过学生的艺术时间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熟练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与《弯弯的月亮》。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月夜》、《花好月圆》以及诗词的意境美,了解不同体裁形式的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演奏、配乐朗诵、吟诗、赏画等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1、指导学生演唱《月之故乡》和《弯弯的月亮》,启发学生注意这两首歌曲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二者有何不同?使学生在演唱中能把握住正确的表现方式,较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欣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以及不同乐器的不同特色。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多媒体展示有关月亮的图画,播放《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将学生带进本节课的学习。 2、学唱歌曲《月之故乡》 (1)播放歌曲《月之故乡》,请学生仔细聆听。(多媒体展示)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曲调婉转,带着淡淡的哀愁,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2)播放歌曲,请学生随录音哼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提问:歌曲的调号? (3)由教师范唱,请学生注意变化音。 (4)再次聆听录音并提问: A: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教师点拨学生答) B:歌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6)在教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形式可采用独唱、齐唱、领唱等。 音乐活动:用打击乐器击奏三连音及弱起小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 3、欣赏 (1)小提琴曲《二泉映月》 A:聆听小提琴曲《二泉映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忧伤、欢快等。并请学生哼唱出乐曲的主题。 B:聆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并在音色、表现手法、风格上与前者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首乐曲的内涵。 C: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了解作曲家阿炳的坎坷一生。 (2)琵琶独奏曲《月儿高》 A:聆听录音,《月儿高》表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B:《月儿高》的旋律有何特点(舒展、紧凑)?琵琶的音色是怎样的(明亮、黯淡)? C:再次聆听录音,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