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机械类各专业具有广泛适应性 , 如在产品设计 与制造、 设备维修与维护等领域的应用。机械类各 专业 学科 交叉 性较 强 , 通 过知 识 累积 , 可 以为 寻求
跨行 业 、 跨 专业 职业 发展 提供 有力保 障。机械 类各 专业要 求学 生具备 敏锐 的观察力 、 感 受力 和独 特 的 想象力 、 创造力 , 同时具备较 强 的实 际应用 能力 。 ( 二) 积极 探 索人 才培养 由技 能型 向 高端技 能

教 学 改 革 ・
的故障诊断与售后服务及机床保养的服务 中心。
“ 四大 中心 ” 为 学 生 提 供 了专 业 生 产 性 实 训 , 提 升 毕 业 生 的职 业 技 能 , 增 强 就 业 能力 ; 通过 校 企
中石 油东 北 炼化 工 程有 限公 司 、辽 宁五一 八 内燃 机 配 件有 限 公 司等企 业 签 订 了顶 岗实 习协 议 。学 生 与企 业 签 订就 业协 议 后 , 在企 业 顶 岗实 习半 年 ,
训基地 的建立方式与功能的完善是解决这一问题 的关 键 。 ( 三) 建 立 区域共 享型 生产性 实训基 地 充分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辐射作用 ,实训 基地 不 仅 为本 校 学生 提供 实 训 , 还 为辽 东 学 院 、 辽 宁 地质 等 同类 高 职 院 校 及 其 他 具 有 实 训 要 求 的
使学生既 了解企业的文化 ,又熟悉企业的生产过
程 和产 品工 艺流 程 , 具 有较 强 的职 业 岗位 能力 , 使
学生毕业后进入角色迅速 , 企业满意率高。
四、 生 产性 实训 基地 建设 的思 考
( 一) 充分利用机 械加 工技 术专业群 的专业优 势
“ 四大中心” 为 企 业 开展 职业 技 能 培 训 、 提 升 员 工 职 业技 能 与 素 质 、服 务企 业 发 展起 到 了 良好 的促 进 作 用 ; 面 向社 会 和 中 、 高职学生 , 开展 职业 技 能 鉴定 工 作 , 为 社会 增 加 就 业 岗位 服 务 , 实 现学

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规划

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规划

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规划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能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

它不等同于实验,也有别于实习,它包含实验中“学校能控”和实习中“职业技术性”的两个长处,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基地。

实训基地包括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思想根据学校2012-2014年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结合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振兴天津加工制造业工业基地,服务本地区加工制造行业的发展要求。

对从事机械制造业行业的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新现有设备、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增加新的设备,提高设备的先进程度和质量,才能满足学生实训和提高技能水平的需要。

本着设备先进、质高价低、适用性强的原则,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特制定2012-2014年机加工实训基地实施方案。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与目标1、教学实践、实训功能。

根据机械制造行业的用人标准,结合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把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机械加工行业对新增员工素质的需求,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培训功能。

实训基地除满足本校及本地区同等学校师资、学生的培训外,还能满足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成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示范性社会培训实践教学基地。

3、职业资格鉴定功能。

凡是经过培训的学生和社会人员,都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情况我校机加工校内实训基地现有实训室所4个,分别是车工实训室2个,数控车工实训室1个,钳工实训室1个,焊工实训室1个,数控仿真教学信息化教室1个,数字化PLM体验中心1个,数控铣和线切割实训室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

机械加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机械加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机械加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机械加工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提高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该项目将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包含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教育培训系统。

在该基地内,学生将进行机械加工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技能能力。

该基地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需求。

二、基地选址1.地理位置:基地应位于离学校和工业园区相对较近的位置,方便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交通便利性:基地附近应有公交和地铁站点,方便学生的通勤和参观。

3.基地面积:基地应拥有足够的空间,以容纳多个实训区域和设备,并提供足够的停车位。

三、实训设备1.数控机床:包括铣床、车床、磨床等,用于学生进行数控加工操作。

2.传统机床:包括铣床、车床、磨床等,用于学生进行传统加工操作。

3.加工工具:包括各种刀具、量具、夹具等,用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模具加工设备:包括线切割机、电火花机等,用于学生进行模具制作和加工操作。

5.教学演示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学台、投影仪等,用于教师进行理论课程教学。

四、实训场地规划1.实训室:根据实训人数的多少,划分为多个实训室,每个实训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工具。

2.实训工坊:设立模具制作区、传统机械加工区和数控机械加工区,以区分不同的实训项目。

3.仓库:用于存放各种加工材料和工具设备,保持仓库的整洁和安全。

4.办公区:用于管理实训基地的日常事务,提供办公设备和文件存储空间。

五、实训管理体系1.实训课程设置:根据机械加工专业的学习目标和就业需求,制定相应的实训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

2.实训计划制定:每年制定一份实训计划,包括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实训人员、实训设备和材料等。

3.实训教师培训:对实训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确保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

4.实训考核评估:制定相应的实训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实训能力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钳工实训室建设实施方案

钳工实训室建设实施方案

钳工实训室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钳工实训室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钳工实训室建设实施方案,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2. 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提高实训效果;3. 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建设内容。

1. 实训设备更新。

钳工实训室的设备更新是建设的重点内容。

需要购置一批新型的钳工设备,包括钳工工作台、各类手工工具、测量工具等,以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同时,还需要配备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安全。

2. 实训场地规划。

钳工实训室的场地规划需要合理布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足够的实训空间。

同时,要考虑到实训设备的摆放和使用流程,使得实训场地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能提高实训效果。

3. 实训教材更新。

钳工实训室的建设还需要更新相关的实训教材,包括教学视频、实训手册等。

这些教材应当与实训设备和实训内容相匹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钳工实训室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

只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

四、建设保障。

1. 资金保障。

学校需要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用于购置新的实训设备、更新实训教材、改善实训场地等。

2. 管理保障。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实训室管理制度,明确实训室的使用规定和管理流程,确保实训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 教学保障。

学校需要加强对实训教师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教师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

五、建设效果评估。

建设完成后,学校需要对钳工实训室的建设效果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情况、实训设备的使用情况、实训教材的实用性等方面。

通过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和完善钳工实训室的建设方案,提高实训效果。

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XXX职业教育中心二○一二年五月十日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为实现与企业相一致的生产现场布局和管理模式,使学生提前进入生产模式,尽快适应企业的要求,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以机械加工技术为重点专业,建设“以模拟仿真教学产品(服务)为纽带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组织保障(一)成立以校长为首,主管副校长、总务处、教务处、实训基地负责人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项目的领导工作。

组长:王帮超副组长:陶冶组员:严屹高峰邱百龙赵玉强姚振东(二)成立以校长、行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学校相关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技能训练大纲、评价标准及教学效果总结机制等。

二、资金保障(一)努力争取省市县三级专项财政补助。

(二)学校多渠道、多形式自筹资金,实现软硬件环境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招商引资,积极寻求企业及其它社会力量的赞助。

三、管理保障(一)成立“实训基地管理办公室”,建立“教务主任——实训基地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的基地管理框架,负责基地的教学及生产安全等日常管理。

制定《实训基地管理细则》,明确管理机构各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定期考核,确保基地正常、有序、高效运转。

(二)设立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小组,制定《创新型实训基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实训基地进行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

四、师资保障(一)建立有效机制,优化专业师资队伍。

(二)多种形式,加大引进优秀专业师资力度。

(三)聘用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兼课。

(四)优先安排基地专业教师参加进修与培训。

(五)提高基地教师职称晋升、双师型比例。

五、质量保障(一)根据调研,设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项技术证书的质量要求。

(二)严格质量监督评价体系,保证目标达成。

2012年5月10日。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1.提供真实且安全的实训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支持行业需求和教育改革,推动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融合。

二、选址与规划:1.选择地理位置便利、面积较大的场地作为实训基地,要求交通便捷,环境良好。

2.根据实训需求规划基地内的实训区、教学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区域划分明确。

3.设立必要的设施,如实训设备、教学设备、设备仓库等,以满足实训和教学需要。

三、设施与设备:1.实训区:(1)建设不同行业的实际工作场景,如汽车维修区、电子技术实验室、机械加工区等。

(2)配备专业设备和工具,确保实训过程符合行业标准,并提供真实的操作体验。

2.教学区:(1)建立多功能教室和实验室,配置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2)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支持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讨论研究等教学活动。

(3)配置实验材料和模型,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

3.办公区:(1)设立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和会议室,提供工作和交流场所。

(2)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软件,支持教师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教学与管理:1.教学计划:(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将实训基地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确保实训与理论相结合。

(2)安排实践性课程,包括实训操作、项目实践、团队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师资队伍:(1)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和解答问题。

(2)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管理模式:(1)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

(2)定期组织教学检查和评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管理模式。

五、安全与环保:1.安全管理:(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配备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提供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计划和方案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计划和方案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计划和方案一、指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梦”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发扬“淮南技工学校”的校训,坚持“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专业技能,造就优秀人才”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实验实习教学改革,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的应用人才,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既能在一线顶岗上岗,又有较高综合素质,能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的实用人才。

二、规划原则1、现实性原则在学校现有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既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扩展性,要积极创造必要的实现条件。

2、体现特色原则在规划中强化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的培养理念,加强实践技能教育,积极将相应学科的较新技术引入到实验实习课程中,保持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形成有特色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

3、重点发展原则专业实习基地发展应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与先进技术接轨、与企业生产发展实际接轨的发展方向,促进实习基地建设。

4、与先进技术发展协同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的本质是课程建没,在传统理论课程基础上,专业课程需紧跟市场脉搏,及时捕捉技术革新动态,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软技术,与时俱进,把较先进的专业技术教授给学生。

三、实习基地建设发展思路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制定机加工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3年规划,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需求”的时代精神。

是依托学科平台,坚持以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作为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进行基地与学科一体化建设,实现建设“品牌基地、一流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建立校企之间新型的协作机制,从而建设稳定、多元化的机械加工类专业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习经常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机械加工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通过实习基地建设,使校企达到互惠的目的,从而使基地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纽带。

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案

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案

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案一、实验实训条件硬件建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有机械制图实训室4个(拥有201套制图设备);配置CAXA等各种仿真软件的计算机机房3个(拥有165套电脑、CAXA软件55个节点、北京菲克仿真软件55个节点、上海宇龙仿真软件55个节点);机械设计基础实训室1个(拥有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综合陈列柜NFA3-30型15个);液压与气动实训室1个(拥有YY-18型液压传动系统实验台二套);检测技术实训室1个(拥有偏摆仪20套、游标卡尺102把、百分表等其它各种量具和附件221套);共享的P1.C实训室1个;大型实训车间(校内实训基地)2个(建筑面积0.9万平方米,主要拥有虎钳300台,普通车床86台,普通铳床28台,磨床2台,数控车床5台,数控铳床2台等设备);生产性教学工厂1个(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共有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等设备285台套)。

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机械制造工艺能力为主线,扩充原有的液压与气动、检测技术、机械制图、模拟仿真等9个实训室,新建热处理实训室1个;扩充金属切削加工技术、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校内实训基地2个,为该专业群新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校内实训基地1个;加强对生产性教学工厂一一威海天诺数控机械有限公司的教学能力建设,通过设备重组,新建机床附件生产加工教学工厂1个;新建创新工作室1个;新建校外实习基地6个(含专业群2个)。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实验实训室(扩充9个,新建1个)(1)扩充液压与气动实训室1个。

在原有二套YY-18型液压传动系统实验台的基础上,增加液压与气动设备的P1.C控制功能,增加气动与液压P1.C控制设备各5套、多媒体设备1套,可实现一体化教学,完成相关课程的40多个实训项目,重点培养学生对机械控制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

(2)扩充检测技术实训室1个。

提升设备档次,增加测量工具的品种与数量,完善其使用功能,主要增加立式光学比较仪、大型工具显微镜、万能工具显微镜、重中型投影仪、光切法显微镜、卧式万能测长仪、万能渐开线检查仪、齿距自动测量仪、表面粗糙度检查仪等设备20套,多媒体设备1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能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

它不等同于实验,也有别于实习,它包含实验中“学校能控”和实习中“职业技术性”的两个长处,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基地。

实训基地包括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2012-2014年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结合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振兴天津加工制造业工业基地,服务本地区加工制造行业的发展要求。

对从事机械制造业行业的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新现有设备、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增加新的设备,提高设备的先进程度和质量,才能满足学生实训和提高技能水平的需要。

本着设备先进、质高价低、适用性强的原则,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特制定2012-2014年机加工实训基地实施方案。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与目标1、教学实践、实训功能。

根据机械制造行业的用人标准,结合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把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机械加工行业对新增员工素质的需求,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培训功能。

实训基地除满足本校及本地区同等学校师资、学生的培训外,还能满足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成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示范性社会培训实践教学基地。

3、职业资格鉴定功能。

凡是经过培训的学生和社会人员,都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情况
我校机加工校内实训基地现有实训室所4个,分别是车工实训室1个,数控实训室1个,钳工室1个,焊工1个,数控仿真教学信息化教室1个。

(一)实训室的功能
1、实训室的主要功能:本实训分室主要是为满足宝坻中专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进行车工、数控、焊工、钳工、铣工进行实训教学。

2、实训室的其它功能:(1)为学校各个相关专业的教师提供科研实验条件;(2)在保证学院学生实训的条件下,面向社会,进行力所能及的生产加工和岗位技能培训。

(3)职业技能鉴定。

(4)承办区级技能大赛。

(二)、实训室的特色
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按照各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大纲要求,本实训分室建设是以培养具有专业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社会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为目标,以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为出发点,以主要满足本校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训练和为相关专业的教师提供科研实验为宗旨;全面承担实训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其实训教学任务,充分体现我院的实训教学特色;同时,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为把我校创办成全国一流的中职学校而努力。

四、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
1、组织形式:机加工实训基地是一个在学校领导下的教学、生产实体机构,由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负责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制定实训基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检查执行情况。

负责制定实训教学计划、实习指导书、编写实训教材、制定考核方案及检查落实等。

2、运行机制:在现有设备、场所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资金的投入,加快实训基地建设。

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机制。

本着设备先进、质高价低、适用性强、合理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实训室建设,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就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的职业环境
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高技术含量
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的综合性生产训练项目,体现新技术,瞄准实际操作人才缺乏的高技术含量和新技术行业的职业岗位,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

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和实际应用的本领;使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

3.开放性好
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

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4.通用性强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适用性强,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相关专业尽可能通用。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

相对稳定、产学结合、以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二)建设内容、建设进度、资金配置
1、基地建设新增场所的落实:计划新增数字仿真信息化教室1个,购买数字化实训工厂教学软件一套,满足虚拟实训教学要求。

进一步整合、购置、完善实训设施设备,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基地建设实施步骤:
2012年完成1个多媒体教室建设。

购置数控铣床2台,埋弧自动焊机2台,钨极氩弧焊机2台,建立机加工产品检测室。

2013年完成钳工实训室的更新改造工作。

完成焊工实训室设备更新工作。

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014年完成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集教学、生产、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3、基地建设资金的落实:利用中央财政直接投入64万元,区级财政资金12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4万元,共计90万元。

分两年落实到位。

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1、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按规划内容、实施方案确定的时间表进行落实。

2、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项目落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研究资金筹措渠道,保证规划内容的实现和基地的顺利建设和使用。

4、实训基地建设领导机构:
组长:李卫东(校长)
副组长:张庆发(教学校长)、张玉新(教学一部主任)
成员:陈浩杨海波张悦李林田子强钱汉友
高学良胡嘉轩王宏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