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类书籍
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前言物欲就像茫茫沙漠,没有一条路可以寻到绿洲,而精神的财富却像曲径通幽,妙趣通无穷。
捧一卷书在手,便氤氲起缕缕馨香,读着、欣喜着、感动着。
心灵在这种享受中摆脱尘俗得到净化与升华,灵魂飞到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我们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去感知、探求天地间的一切:爱的吟唱,人生的体验,自然的对语,个性的张扬,时间的有声,信念的美妙,让美德得以升华。
如果想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精神密码,可以从这本《孝文化的校本教材》开始着手,校本教材将带你巡游中国传统美德的最高精神殿堂!将忠孝的精神品质植入广大中学生的心中,让中国传统美德大放异彩,为我校中学生提供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人的美德如轻灵的双翼,轻轻扇动,助你飞向梦想的天空。
美德更如甘冽得到清泉,涓涓流淌,滋润着万物。
拥有美德,你的人生会更加绚烂,你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美德是从小就应该养成的。
青少年时期是追求知识的时期,是启迪智慧的时期,更是培养美德的好时期。
为了配合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学校林春校长特指定学校政教处编写了《孝文化的校本教材》,以飨读者。
真可谓是眼光独到选材得当之举。
中国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代起中国就做作为一个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一直是中国独有的标志,而孝文化作为一种传世文化,不仅影响着古人,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它不仅是一本启蒙读物,同时也是所有人规范行为的经典读本。
忠与孝,不分时代,不分背景,都是每个中国人要做到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其内容实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令人望之茫然。
承载学问的载体当然是书籍,所以为了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就很有必要向青少年进行普及,以便他们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孝文化”,以更好地塑造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仍然是我们面前的一项中重大挑战。
本教材推陈出新,弘扬传统的宗旨从我国历代文献中选取精粹典籍,编成锦绣文章,并古为今用,结合现代社会的情况,将古代经典忠孝思想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相联系。
引导孩子德育的书籍

引导孩子德育的书籍
1. 《小故事大道理》:嘿,你看这本书里有好多好多有趣的小故事呀!就像夜晚的星星一样多。
比如那个小熊和小兔子分享蜂蜜的故事,这难道不是在教孩子们要懂得分享吗?孩子们通过这些小故事能明白好多好多的道理,就像在心里种下了一颗颗美好的种子哟!
2. 《美德故事集》:哇塞,这里面全是关于美德的故事呢!想想看啊,就像一个个温暖的小火炉,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比如勇敢的小猴子面对困难不退缩,这得给孩子们多大的鼓舞呀!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美德的魅力,多棒呀!
3. 《弟子规新解》:嘿呀,这本《弟子规新解》可太有意思啦!它把古老的智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出来。
就好像把一颗甜甜的糖果递给孩子,让他们开心地品尝。
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这不就是在教孩子要尊敬父母嘛,这多重要啊!
4. 《爱的教育》:哇哦,《爱的教育》这本书简直就是满是爱的海洋呀!里面一个个充满爱的情节,就像是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
像里面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这能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友爱的力量,能不读吗?
5. 《童话里的德育课》:哎呀呀,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打开全是关于德育的童话哟!比如那个小松鼠勤劳收集松果的故事,不就是在告诉孩子们要勤劳努力嘛,多生动呀!
6. 《品德启蒙绘本》:嘿嘿,这本绘本可太好看啦!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配上有趣的故事,那感觉就像走在彩虹桥上一样美妙。
里面那个小动物们一起保护森林的故事,不就是在教孩子要爱护环境嘛,多有意思呀!
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适合引导孩子德育的书籍,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成长和进步,一定要让孩子们去读一读哟!。
德育校本教材编写参考书籍

德育校本教材编写参考书籍
书名书名
《平安人生》《魅力班会课--初中卷》
《明理养德》《魅力班会课--高中卷》
《做一件幸福的事》《中职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设计》
《新世训》《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
《做一个健康的公民》《德育的思与行》
《小班会大社会》《德育古鉴》
《创新德育活动逐光掠影》《学校德育原理》
《义的系列故事》《女戒》学习心得
《和的系列故事》《女四书五孝经·上册》
《行的系列故事》《小活动大德育》
《怒的系列故事》《让青春做主》
《仁的系列故事》《走向和谐》
《诚的系列故事》《走向德育专业化》
《智的系列故事》《中小学德育管理操作实务》
《德育读本·礼仪篇》《心灵之航--欣赏型德育的活动模式研究》
《德育读本·孝悌篇》《“心灵对话”成就美丽》
《德育读本·忠信篇》《窈窕淑女的标准》
《诗意德育》《齐家治国女的为妻》
《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
《学校德育活动指南《女子德育课本·下册》
《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在学校中培养品德:将德育引入生活的实践策略》。
德校长推荐育学方面书籍

德校长推荐育学方面书籍
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戚万学著:《冲突与整合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易连云:《班主任工作》,重庆出版集团2011年版。
6、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8、汪凤炎等著:《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周晓静著:《课程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0、黄钊著:《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11年版。
推荐100本教育书籍书目

推荐100本教育书籍书目一、教育名著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8月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19、《教育诗》[苏] 马卡连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书籍,和读后感

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书籍,和读后感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书籍,和读后感篇1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精神财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
从这本书中,普通教师可以回音。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此书给予我很多的启迪,也让我深思。
我相信,如果你也一起分享这本书,作为人,你是幸福的,作为教师,你是快乐的,作为你的学生,他们的生命也会非常精彩。
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总之,教师创新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思想、执着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提高。
国庆假来临了,我阅读了些的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
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
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
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我愿把自己一个暑假得出来的反思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读书一生,以写促思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我觉得这句话是最能够引起教师们共勉的。
我到现在也依然记得我的大学班主任对我说过的这句话,而似乎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已经抛却了这些意识,我又何尝不是呢。
如果这次不是校方让我们教师写一篇读教育专业书籍的读后感,我也不知道是否还会记得这句话。
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
小学德育系列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德育系列校本教材ZHAIZIXIAOXUEDEYUXILIEXIAOBENJIAOCAI小学校本教材开发办公室校本教材编委会成员名单主编:副主编:题材选择与供应:审稿:校对:目录第一编------------------行为养成篇第二编------------------安全我知道第三编------------------健康要做到第一编行为养成(使用于本校一、二年级学龄初期儿童)一、举止言行身姿站如松,挺胸膛。
抬起头,看前方。
坐如钟,腰杆硬。
腿并拢,脚平放。
行如风,步轻松。
头不摇,身不晃。
卧如弓,嘴合拢。
向右躺,利健康。
(一)站姿头部摆正下巴收,挺胸收腹肩放松。
颈部脊椎要挺直,两个脚跟应并拢。
一根直线贯身体,身姿挺拔站如松。
(二)坐姿头正上身微前倾,后背挺直肩放松。
双手相握自然搁,两个膝盖要并拢。
坐满凳面显沉稳,身姿端正坐如钟。
(三)行姿目光平视正前方,昂首挺胸气势雄。
脚尖向前双腿迈,双臂自然勤摆动。
神态平和有节奏,步履轻捷行如风。
二、仪表头发干净不蓬乱,不戴戒指与耳环。
五官清洁无污垢,脸部干净笑灿烂。
指甲缝里不见黑,整洁直到耳朵眼。
衣服鞋袜穿齐整,注意场合服装换。
(一)身体卫生勤洗勤理勤修剪,飘逸闪亮长黑发。
早晚打水不能忘,清洗眼耳鼻与牙。
饭前便后要洗手,手指缝里莫忘刷。
睡前热水把脚泡,通经舒络乐哈哈(二)穿着红领巾在胸前系,每天佩戴常换洗。
衣服方便又实用,不求名贵与华丽。
鞋袜合脚衣合身,袒胸露腹算无礼。
描眉涂唇还太早,佩戴首饰不可取三、交谈交谈使用普通话,发音准确表达清。
语调平稳又柔和,语气商量用中音。
简洁清楚易听懂,态度坦率又诚恳。
(一)身体语言眼睛手势和身体,都能传达无声语。
微笑面对谈话者,目光专注莫游移。
强调话语用手势,表示赞赏竖拇指。
牵手拥肩挽手臂,同学之间真亲密。
(二)鞠躬礼脱帽摘巾准备好,端正姿式先站立。
两腿并拢眼平视,弯腰之前要吸气。
上身前倾腰弯曲,双臂往下垂体侧。
态度共谨又谦逊,庄重施行要鞠躬。
德育实践类书籍

德育实践类书籍
1.《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
2.《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
3.《相约星期二》[美]米奇·阿尔博姆/著
4.《小猫杜威》[美]薇奇·麦仑布赖特·维特/著
5.《静悄悄的革命》[日]佐藤学/著
6.《课堂评估:一种简明的方法》[美]彼得·W·艾瑞逊/著
7.《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 [美]托尼·朱特/著
8.《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美]弗里德曼/著
9.《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
10.《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英]伯特兰·罗素/著
11.《种子的信仰》:作者梭罗
13.《教育漫话》:作者洛克
14.《道尔顿教育计划》:作者海伦
15.《我给传统课堂打零分》:作者李炳亭
16.《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李政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7.《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18“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第一辑) 商务印书馆
19.师范大学出版社
20.《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郭初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1.《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美]戴安·拉维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2.《面向个体的教育》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3.“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俞国良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24.《深度访谈:读懂创造教育新天地的人们》叶澜庞庆举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25.《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边玉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类书籍
1、鲁洁,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鲁洁. 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鲁洁.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鲁洁. 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鲁洁. 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班华主编. 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7、戚万学. 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8、戚万学. 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9、戚万学,杜时忠. 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0、戚万学,唐汉卫. 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
13、朱小曼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5、檀传宝.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16、檀传宝.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7、檀传宝. 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18、檀传宝. 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9、杜时忠. 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0、杜时忠. 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1、魏贤超. 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22、袁桂林.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3、黄向阳. 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4、胡守棻.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5、胡厚福. 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6、钟启泉,黄志成. 西方德育原理[M].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7、詹万生.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8、詹栋梁. 德育原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29、储培君等. 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30、冯增俊. 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31、吴亚林. 德育创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32、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德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3、肖川.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4、刘惊铎. 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5、薛晓阳. 希望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6、高德胜. 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7、张澍军. 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8、许桂清. 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9、侯怀银. 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0、易连云. 重建学校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1、江万秀,李春秋. 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2、孙彩平. 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43、孙彩平. 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4、张世欣. 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5、王本陆. 教育崇善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46、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