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方面 具有广 泛 的应用 前 景 。
参 考 文 献
[ 1 ] Y a n g L, P a r k i n DM , L i L D, e t a 1 .Es t i ma t i o n a n d p r o j e c t i o n o f
a n d p a t i e n t s s u r v i v a l i n l u ng c a nc e r :s y s t e ma t i c r e v i e w o f t h e
旁 组织 ; Ki 一 6 7表 达 与组 织 学 类 型 、 淋 巴结 转 移 及 TNM 临床分 期 密切 相 关 ; 与 患者 的性 别 、 年龄、 部 位、 肿块 大 小 、 分 化 程度 等无 相关 性 。
衡量 肿瘤 细 胞 的生长 速度 , 可 用 于评 估 肿 瘤 的生 长
速度 计患 者 预后 等研 究 。 本 回顾性 研 究 观 察 到 : ① Ki 一 6 7在 非 小 细 胞 肺 癌组 织 中 的阳性 表 达 率 明 显 高 于 肺 良性 病 变 组 织
Ki 一 6 7高表 达 的肿 瘤 细 胞 具 有 更 高 的增
t h e n a t i o na l pr o f i l e o f c a n c e r mor t a l i t y i n Ch i n a: 1 9 9 1 2 0 0 5
中 Ki 一 6 7的表 达率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这 说 明 Ki 一
山 西 医药 杂 志 2 0 1 5年 2月 第 4 4卷 第 3期 S h a n x i Me d J , F e b r u a r y 2 0 1 5 , Vo 1 .4 4 , No . 3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 src1O jcie T iv si ae h c aatrsi o sltr fbo s u rS T b lncp too ia, itlg cl n Abtat betv s o n etg t te h rceitc f oia y iru tmo( F )y cii0 ahlgclhsoo ia s a d
a d n mo p o o i a u t f r iy. n mmu p e o y e S r h l g c l m li o m t I i no h n t p , FT a p s tv o CD3 Vi n i C 99 n b l 2, u g t v o S 1 0 , w s o iie fr 4, me t n, D a d c 一 b t ne a i e f r 一 0
i mmu o i tc e c l n l s s a d o i c e s t e no e g a o t FT. t o s Th e c s s o S T we e o s r d b t e g n r l n h s o h mia a a y i , n t n r a e h k wl d e b u S Me h d r e ae f F r b e ve y h e e a
ds i、M E A 阴性 。 e nS A、M 均 m 结论
ST F 是一 组形 态 多样 、 无特殊 组 织构型及 有 多少不一 胶 原纤维的梭 形细胞 肿瘤 , 其特殊 的 免疲 表型 , 有
助于对该 病的诊断 , F 的确诊必 须结合组 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共 同完成 。 但S T
【 关键 词 l 立性 纤维 性肿 瘤 免疫 组 织化 学 病理 诊断 孤 【 图 分 类 号 lR 7 3 中 7 . 1 3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4 0 4 (0 0 () 0 6 0 I 7 — 7 2 1 )7c一0 0 - 2 6 2 0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1 . K,^ 0 C E l 购 自福 州 迈新 生 物 技 术 开 发有 限公 司 。 0 A均
2 结 果
性。非典型性或恐惶 S 表现为细胞密集。 核夫深染 , 有异 裂。 曷见核分裂像 ( 4 1 p)并可见坏死 , 》 个/ H F , 0 形态类似奸 维 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如核分裂像 程 l 3 IH F 个 Op 提
1 临 床 资料
见。 男女均可发生 , j发生 予胸膜 的早 期可 无癌状 。 瘤较 大 肿
时常有胸闷、 胸痛和嚷嗽等, 个别患者伴寄杵状指 血糖等
副肿瘤综合餐睁。发生予胸 胰外的一般表现 为缓 慢生长 的无 l
收集 高邮市第三人 民医院 20 一2 1 04年 00年闻确诊 的 ST g
・
1 6 ・ 02
医学 21 02年 2月第 3 卷 第 5期 3
孤 立 性 纤 维 性肿 瘤 8 I 例 晦床病 理 分 析
杨连萍 ( 江苏省高邮市第 三人 民医院病 理科 , 江苏 高邮 253 ) 26 1
[ 摘
要 ] 目的: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 探讨 S 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 诊断及鉴别诊 断。方法 ; 8 ST 对 例 F 结果 ;例中 l 8 例发生于肺 内 ,例发生予软组织 。镜检示 : 7 肿瘤境界清楚 , 明显异型性 的 由无 卵圆形或梭形的肿瘤细胞与胶原纤维混杂而成 , 富台血管 , 常量分支状鹿角样 血管 。绪 论 : 孤立性纤 雄性肿瘤诊 断及整别 诊断主
瘤型血管外皮瘤 、 的血管外 皮瘤 和巨细胞 血管纤 维瘤 视 经典 为胸膜外 S 的相荚肿瘤 , 列为闻属 予 中间 型纤 维母细胞, 耵 被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IF)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成纤维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前体细胞。
本研究旨在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至2020年在我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
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临床表现患者年龄在10岁至70岁不等,其中中年人群占比较高。
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等。
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部分患者有疼痛或压痛感。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短不一。
少数患者因肿瘤压迫周围神经或血管出现相应症状。
三、影像学特点肿瘤位于软组织或骨骼部位,以软组织部位多见。
X线平片显示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晰,有时可见钙化。
CT和MRI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形态和内部结构,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分期。
四、病理学特征镜下观察显示肿瘤由成纤维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前体细胞)构成,细胞排列呈束状或梭形。
肿瘤细胞胞质较少,核分裂象较少,细胞间可见不规则的胶原纤维。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成纤维细胞标记物。
五、治疗与预后对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在手术后对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保切除干净,并评估患者的预后。
部分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预后较好,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发生复发或转移。
定期随访患者,对疑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检查。
六、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主要见于成年人。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不具有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由于该肿瘤发病率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较少,容易漏诊或误诊。
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诊断和论文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诊断和分析[摘要] 目的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方法采用光镜及免疫组化对10例sft进行研究。
结果发病年龄38-66 岁,平均50.2 岁,发生于身体的9个部位。
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其引起的压迫症状。
主要病理学改变:肿廇直径3-12cm,大部份边界清楚。
镜下:瘤组织由梭形、短梭形、圆形细胞构成,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交替分布,薄壁血管较多,细胞间富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
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 阳性率10例,cd99阳性9例,bcl-2阳性9例,cd34阳性7例,s100 0例,ema阳性1例,ki67阳性率2-40%。
结论 sft大部份为良性,诊断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可见于全身多个部位,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断;病理[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78-01下面本文通过对10例sft进行组织学观察并结合免疫组化检测sft的形态学及诊断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收集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外科手术切除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10例标本,男性7例,女性3例。
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4um),he染色,光镜观察。
免疫组化染色应用sp法,设阳性及阴性对照。
抗体选用vimentin,cd99,bcl-2,cd34,s100,ema,ki67。
所有抗体及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2 结果2.1 临床资料10例sft的发病年龄为38-66岁,平均50.2岁。
其中发生于体表及腹膜后的为无痛渐增包块,发生于膀胱者有尿频尿急症状,发生于胸腔及肺者有咳嗽、咳痰,发生于鼻腔者有鼻塞,流涕症状。
10例sft发生于9 个部位,分别为腹膜后2 例,胸腔,肺,大腿、髂窝、腋窝、肩背部、鼻腔、膀胱各1 例。
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一
均年龄 ( 5 2 . 1 ±7 . 8 ) 岁; 临床 症状 多表 现为尿潴 留、 尿频 、 尿 失禁等 , 其中 4例患者 因瘤 体较 小而无 明显 症状 表现 , 是 体 检 中偶然 发现 。
腺 恶性肿块声像 图多 为肿块 体 积 明显 增大 , 无 明显包 膜 , 血 流信 号丰富 , 边界毛糙呈“ 蟹足样” 改变 。所 以彩色多普 勒超 声能实 时 、 动态检查乳腺 占位性病变 , 经 术后病理 检查证 实 , 准确率 高 , 可 以作为乳腺肿瘤疾病 首选检查方法 。
参 考 文 献
3 讨 论
随着 现代科学技术 的快速发展 , 高频彩 色多普勒 超声技 术 已经 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 的首 选检查方 法 , 尤 其是对 于女性 乳房 疾病 的检查 , 能方 便 、 快捷 、 实时 、 动 态观察乳 腺 组织结 构 , 检查 中可 以要 求患 者根据 检查 部位 变化 体位 , 为 早期发 现疾 病和诊 断疾病 提供 了重 要价值 。高频 超声 可 明 确肿块 大小 、 性质 、 内部情况及有无淋 巴结转移 , 并能 预测肿 块 良恶 性 , 已经成 为乳 腺疾 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B c l 一 2 ( -+) 4 , d e s mi n 、 1 O O 、 C D 1 l 7 、 C K、 P 5 3 、 S MA与 E R ( ~) 。结 论 : P S F T作 为 一 个 中 间 性 肿 瘤 , 在 诊 断 时 应 注 意
仔细 阅读病 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 , 注意与其他肿瘤相 区别 , 避免误诊 、 漏诊 。
关 键 词 原 发 性 前 列 腺 孤 立 性 纤 维 性 肿 瘤 病理 分析 免 疫 组 化 检 查 中 图分 类 号 : R7 3 7 . 2 5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5 ) 2 1 — 2 9 7 7 — 0 2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

[ ] G t17 ,6 4 :1 —2 . J . u,95 1 ( )3 83 3
[ ]朱捷 , 5 杨成君 , 王军 . 荧光 定量 P R技术及其 在科研 中的应 C
用 [ ] 生物技术通报 ,09 ( )7 —6 J. 2 0 ,2 :37 .
[ ]WO GM , E R N F R a—me C r R A qa — 6 N L M D A OJ . e t Rf N un l i P om ta o [ ] Bo cnqe ,0 5 3 ( ) 7 ・5 i t n J . i ehius20 ,9 1 :58 . ti t [ ]G L IT ,MI G MBN e a. ea D A dtc 7 A BA I S D M, A I I S D,t Ft N ee— 1 l t ni tr ls atruhu et i [ ] Hu ee, i ma i pam og ot s t n J . m G nt o n ea l h g ao
杂 志 ,0 9 1 ( 1 : 3 ‘0 2 20 ,1 2 ) 1 9 14 . 0
境 , 肠道 内革 兰阴性 菌 优 势 繁 殖 , 生菌 数 量 减 少 , 使 益 发生菌 群失 调 。与此 同时 , 菌 内毒 素 可 经 门静 脉 大 细 量 进入 体循 环而形 成肠 源性 内毒 素血症 。 内毒素血 症 反过来 又 可使 胃肠 功 能紊 乱 、 张 力 下 降 、 蠕 动 减 肌 肠
20 ,7 ( - )2 32 8 0 5 17 23 : 。4 . 4
而加重 肠 黏膜 的损伤 程 度 , 一 步加 剧 肠 道 细 菌移 位 进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罕见肿瘤,通常发生在胸膜、腹膜和软组织等部位。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高对其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患者共计7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44例男性和34例女性。
患者年龄在18岁至75岁之间。
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病理资料,并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结果1.临床表现根据本研究的资料统计,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局部肿块或肿瘤,伴有不适或疼痛。
少数患者因肿瘤压迫周围器官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腹痛等。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2.影像学表现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在CT和MRI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信号均一。
增强扫描后肿瘤呈明显强化。
少数病例中可见肿瘤出血、坏死、囊变等情况。
3.病理学特征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排列呈搏动状、编织状或脏网状,伴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和血管组织。
肿瘤细胞核分裂少见,坏死和出血病灶较常见。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CD34、Bcl-2和CD99。
4.治疗及预后本研究中的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术后患者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或转移病例。
局部复发率为7%,远处转移率为3%。
术后患者生存良好,未见病死例。
三、讨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该肿瘤的主要方式,预后相对良好。
其他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等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尚缺乏证据支持。
四、结论通过对78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免疫表现的特点
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进行immunocytochemistry以及光镜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
病理数据。
结果: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判定,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1岁,中位年龄50.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在人体的13
个部位中发生。
通过光镜检查可见特征改变现象,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细胞稀少
区交相分布,8例患者确诊为恶性。
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主要为良性病症,
其中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病理形态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相关性,所以应对所有患者进
行长期随访。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鉴别分析
作为一种极为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从20世纪初期,此重病症被
初次报道,后来又多次被报道此病症发病于人体的胸腔内肺、纵膈以及心包等不同部位。
近10年以来,对胸腔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报道开始出现,其中在人体的脑部、眼眶、呼吸道、甲状腺、肾上腺等位置中,由于人体组织学的不断变化,对solitary fibrous tumor的诊断具有
一定难度性,针对于此,本文将探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相应研究,以此判定其和
组织学改变以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数据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olitary fibrous tumor患者40例,肿
瘤位置多见于患者的胸膜脏、肺部、左心室流出道、肾上腺以及腮腺等部位。
1.2 方法
所应用的标本应用Formaldehyde固定,含量为4%,用石蜡进行包埋处理,基础性进行
切片,通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经过光镜以及免疫组化
进行明确判定,每一例患者都选择具有不同特征的蜡块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
法染色处理,应用抗体为CD34、CD99、bcl-2、S-100、EMA、calrentinin、actin、vimentin以
及ki-67。
1.3 结果指标判别
阳性特征为:染色后呈现为棕黄色,其中细胞质为MA、vimentin、actin、calrentinin的
阳性部位,细胞膜为CD99以及CD34,细胞核和细胞质为S-100阳性部位,细胞膜和细胞质
为bcl-2阳性部位,细胞核为Ki-67阳性部位。
2 结果
40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分析,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11岁,中
位年龄50.2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
在4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并不具有临床反应,在检查过程中有所发现,有27例患者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在胸腔内部有5例出现了咳嗽,3例中咳嗽带血,1例胸闷,1例气短。
40例患者病症出现在13个部位中,壁层和胸膜脏患者8例,软组织位置6例,盆腔4例,肺部5例,鞍区4例,后腹膜4例以及鼻咽部3例,左心室流出道1例,前列腺1例,
结肠1例,肾上腺1例以及腮腺2例。
对所有患者随访6~90个月,其中有3例患者复发。
进行巨检后,多数肿瘤的界限清晰,最大肿瘤为27厘米*18厘米*13厘米,最小为1.6
厘米*0.5厘米*1厘米。
多数肿瘤的表面明晰,光滑,完整包膜能够清晰看见。
切面处多可见
为结节形状,颜色主要为灰白色,质地较为结实,有少量能够见到黏液样。
进行光镜检查,所有患者的病例检查中都能看到程度不一的梭形细胞所构成的细胞稀疏区、细胞致密区变化,有25例能够见到程度不一粗大的瘢痕样玻璃性的胶原纤维,有10例
患者能够见到分支形状的血管外皮瘤样构造,有5例能见到数量较多的血管瘤样的薄壁血管。
40例患者中,有35例CD34(+),20例患者中有13例CD99(+),18例中10例
bcl-2(+),仅有少数病例S-100、actin以及EMA灶状(+)。
所有患者病例vimentin均呈
现(+),calrentinin 均呈现(-)。
3 讨论
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进行报道显示,在之前一直被认为此种病症仅发生在成年人中,但是也报道过关于7岁儿童发病的案例。
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过程中可以发现,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11岁,中位年龄为48.2岁,性别方面并不具有显著差异性[1]。
多数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瘤的缓慢生长,如肿瘤过大可一看见压迫症状出现,尤其在鼻腔位置、眼眶位置以及脑膜位置等可以出现[2]。
在早期病症检查中,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被认为是仅仅存在于胸腔内部的,因此,由于此种病症的位置来回变动,不具有固定性,所以诊断具有难度。
多数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特点能够看到下面几种现象:①基本上所有案例都可见细胞稀少区和细胞丰富区交叉分布;②有多数的病例能够可见粗壮的瘢痕形状的玻璃性collagenous fiber;③有三分之一病例可以看见显著的呈血管瘤样变化的薄壁血管;④少数病例仅可看见黏液变化、脂肪细胞分化。
鉴别诊断:①所属于梭型细胞的纤维型恶性间皮瘤,能从中可见十分显著的细胞异型性以及核分裂。
免疫组化主要表达为keratin以及EMA,SFT主要可以标记为两种阴性。
②滑膜肉瘤(synovialsarcoma),通常为分支状的血管外皮瘤样和胶原变性间质,当进行放射治疗后,部分肿瘤能够看到致密的纤维化区,也能见到黏液和微囊形成。
多数病例显示经过肺叶切除后得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solitary fibrous tumor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检查特征进行分析非常重要,且虽然肿瘤呈现为良性,但也会出现恶性变化的趋势,因此对solitary fibrous tumor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春玲,张水兴,张金娥等.探讨CT对良恶性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鉴别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9):789-792.
[2]刘毅,刘剑羽,王宏磊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5):441-444.
[3]林玲,范钦和,黄波涛等.肾脏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6):67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