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谈交友之道说课讲解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谈交友之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谈交友之道不管有多大的块头儿,组成一个人肉体的都不过是那几十种化学元素。
如果把这些化学元素提纯出来制成日用品,不过是六七块肥皂(脂肪)、20多盒火柴(磷)、一根小钉子(铁)、20多斤焦炭、一小匙硫磺、一点点有色金属和可刷一间房子的石灰而已……加在一块儿大约也就能值十几块钱,可能还不如一只鸡。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肉体,而在于他在一生中为这个世界创造的价值。
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的状态不外乎有两种:生存和生活。
生存: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存在着,在别人的眼里、心里或感觉里,这个世界有没有他都无所谓,可有可无,甚至没有还会更好。
因为,他对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甚至只有不良甚或恶劣的影响。
生活:是指在一个人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中,如果能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为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做出自己卓越的贡献,因为他存在,别人会感觉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他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为世界的和谐美好而做出贡献的同时,他自己就会活出生命的精彩。
当这样的人要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呢?痛彻心扉。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朋友是我们的镜子,交什么样的朋友,有时候会左右甚至决定着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要保持积极、健康、阳光、正面的思维,要取得事业的成功,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就需要我们检验自己的交友原则,需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朋友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好的朋友如同阳光雨露,会使人生更加美好,而坏的朋友只会同流合污、一同堕落。
正如圣人所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意思是说,我们和道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素质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了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一长,连自己浑身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鲍鱼是臭的了。
论语中的交友之道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这一句 人人耳熟能详的话里无不渗透着朋友对于一个人 的社交生活的重要意义。
孔子在《论语》中也曾强调过交友的重要性, 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 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 便佞,损矣。
所谓“益者三友”确判别 是非的朋友。 其二“友谅”,是指个性宽厚的朋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其三“友多闻”,顾名思义,即“拥有多的见识”指知识渊博 的朋友。
例证 益友:管鲍之交 损友:林冲与陆谦
谢 谢 大 家
所谓“损者三友”即: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其一“友便辟”。就是有怪癖脾气的一类人,亦或者可说喜 好谄媚逢迎善于言辩,使人对他觉得有动辄得昝之难的朋友。 其二“友善柔”,即个性非常软弱,依赖性极重。 其三“友便佞”即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的一类。
其实纵观下来,论语里面真正专门说到交友之道 的言论并不多,但是他交给我们一种智慧,选择 一个朋友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孔子认为想交好 朋友:一是意愿,二是能力。第一是要有仁爱之 心,愿意与人亲近,有交朋友的意愿;第二,要 有辨别能力,即正确的择友之道。这样才能交到 品质好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你交什么样的朋 友,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结合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谈谈交友观

结合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谈谈交友观交友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良好的交友观能够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想培养良好的交友观,我们可以参考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益者三友。
益者三友分别是善友、智友和勇友。
善友是那些与我们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朋友。
与善友相处,我们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能够学习到他们的善良品质,并且在困难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智友是那些聪明、有见识的朋友。
和智友在一起,我们可以获得他们的智慧和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他们能够给予我们新的观点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勇友是那些勇敢、有决心的朋友。
和勇友交往,我们会受到他们的鼓舞和激励,能够学习到他们的勇敢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他们会支持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鼓励和支持。
除了益者三友,我们也要避免损者三友的影响。
损者三友包括邪友、痴友和怯友。
邪友是那些品行恶劣、道德败坏的朋友。
与他们交往,我们很容易受到他们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走上不良的道路。
痴友是那些无知、缺乏见识的朋友。
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很难获得有意义的交流和启发。
他们可能会限制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停留在原地,无法进步。
怯友是那些胆小、畏缩的朋友。
和他们交往,我们可能会感染到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懦弱态度,导致我们失去追求自己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的原则来选择交友对象。
和善友、智友、勇友在一起,我们能够收获友谊、智慧和勇气。
而要远离邪友、痴友和怯友,则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和理智,避免受到他们的消极影响和负面的诱惑。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而我们选择与谁成为朋友,也将对我们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要慎重选择交友对象,以养成良好的交友观,并且主动追求那些能够给予我们积极影响和帮助我们成长的益者三友。
论语-交友之道

交友之道
选择一个朋友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 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自己有什么样的风采,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究竟是一个人他可以是一粒种子,他可以激化整个 朋友圈层,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一个最友善的世界, 能够让自己具有光芒的一生。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曾国藩:八交,九不交 友直:盛德者 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值,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 直言者 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 友谅:肯吃亏者 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 惠在当厄者 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 体人者 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友多闻:胜己者 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 趣味者 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 志趣广大者 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友偏辟:好占便宜者 性情暴躁的朋友。那当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 德薄者 遇到一件事,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 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 友善柔:志不同者 也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会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 全无性情者 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呀, 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他 友便佞:谀人者 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 恩怨颠倒者 孔。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 不孝不悌者 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愚人者 。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 落井下石者 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 交友的尊敬和尺度 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种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断的放大他的光荣, 宽和与友好的气场 而永远不去触及他的隐痛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话还没说到那儿你就出来说话了,这叫毛毛躁躁,这是反映一个人的急躁,这不好 就是话题已经说到这了你要自然而然的往下说,反而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意犹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未尽,不跟大家说心里话,这种朋友让大家心里也会存有隔膜。 瞽说得很厉害,这个字什么意思,就是瞎子,就是一个人不堪别人的脸色上来就说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话,这就叫瞎子。你看看别人希望说什么,你能不能够说出来最合适的话,你还需 gu 要自己有心理准备,你要对对方了解。 意愿就是我们有仁,那么能力就是我们有智,这是我们一种保障,交朋友质量的最 好底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交到一个好朋友其实就开创了一份好生活。其实 交朋友的前提: 我们的好朋友有的时候会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从他的生活里面能看见自己的影 意愿+能力 子,但是也有些人是无心之人,你老跟朋友在一起,自己反而不自省,你不知道什 么是好坏;不主张你去结交富豪、有权势的人 多一点沉默的关爱,去了解别人的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知人才谓之智。你了解别 仁--意愿 人的内心你才能够真正把好的东西最有效的东西发挥出来, 说一个好朋友,就是对你要说出来那些个忠告,但是忠告良药一定苦口吗,一定要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 当头棒喝吗,你可以娓娓道来,这叫善道之,不见得要声色俱厉。你好好跟他说, 止,勿自辱也。 但是不可则止,一定要知道,说得不投机就停下来,不要自取屈辱。 少年的时候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与其与他人斗, 人生三大坎 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那么到晚年呢,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子的交友之道》一、朋友间的交往——“缘”说到朋友,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温暖,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罗马一位作家西塞罗说过,朋友就像阳光一样,从生活中取消阳光,不堪设想,它有温暖也有光明。
人和人相处的缘,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缘有长短,有的人缘很长,一辈子的朋友,有些人可能说不定就是一时之间;第二个是缘有深浅,有的缘很深,有的缘很浅;第三个是缘有好坏,叫善缘和恶缘。
我们谈到交友从缘来看,是因为命中注定的事通常是在家庭范围内,父母和子女,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关系;在社会上,朋友往往是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通常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缘就是指条件而言,后面的发展就可以从缘有长短,缘有深浅,缘有好坏来看。
二、孔子的交友之道从《论语·季氏》的几段材料可以看出来:首先孔子的朋友很多,但是他和朋友来往的时候价值观好像有点特别,有这么一句话:“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朋友送给我礼物,虽然是车马,古代车马很贵重,只要不是祭祀祖先的肉,我是不会作揖拜谢的,作揖拜谢代表内心和外表是一样的,非常诚恳,送车跟马,我就不拜谢,但是你送我一块祭祀祖先的肉,虽然只有几块钱,但是祭拜过祖先之后,代表你把我当成你家族的朋友,祭拜祖先的时候还想到我这个朋友,就是情意深重,要拜谢。
古人有一句话,朋友有通财之谊,从这个情况看孔子交朋友是一种很高贵的情操。
另外一句话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病”。
(《论语·乡党》)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通常这种情况有两个理由,一是家道中落,另外一个是子孙不孝,朋友过世这没有人管,这是很难过的,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他不会说太麻烦了,让我来管,不是要花钱花时间力气吗?孔子听到后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一个自己的目标,你找到和你自己目标相近或相似的人和你相处,就会感到充实,充满无尽的能量,到任何地方去都不会觉得孤独,所以孔子对于朋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于丹《论语》心得摘抄)

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于丹《论语》心得摘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
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但是朋友有好坏之分。
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
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有三种好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友直。
直,指的是正直。
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谄媚之色。
他的人格可以影响你的人格。
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也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
所以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友谅。
《说文解字》说:“谅,信也。
”信,就是诚实。
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作伪。
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我们内心是妥帖的,安稳的,我们的精神能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
第三,友多闻。
这种朋友见闻广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知识面宽。
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孔老夫子又说有三种坏朋友,即“损者三友”,那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孔夫子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三者“损矣”。
这损者三友,是三种什么人呢?首先是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你的什么话,他都会说“太精彩了”;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
他从来不会对你说个“不”字,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
这种人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细心体会你的心情,以免违逆了你的心意。
“友便辟”和“友直”正好相反,这种人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则。
他们的原则就是让你高兴,以便从中得利。
大家还记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大奸臣和吗?他对乾隆皇帝百般逢迎,奴颜谄媚,几乎无所不用其极。
交友之道

第一原则
不 交 损 友
第二原则
乐 交 诤 友
第三原则
所谓益友:
品德方面 能够帮助自己 学习方面 技能方面 上进的朋友。 精神方面
活动(一): 你认为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
在你心目中,益友应该是怎样的? 友谊册
品行:正直、善良、___.___. ___ ___.___. 学识:博学、___.___.___.
思考 在交往过程中,有些朋友喜 欢直言不讳的指出你的错误,批 评你.你是否喜欢这种朋友呢? 为什么?
3.交友的第三原则:乐交诤友 (1)什么是诤友
___指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方 错误,批评帮助对方的朋友.
(2)怎样才能互为诤友
听取忠言逆耳的度量 交诤友必须具备
知错必改的勇气
4.交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要培养耐心听别人说话的习 惯,社交场合不可抢别人的话头 自说自话.不要经常打断或反驳 别人.学会经常有礼貌地倾听别 人说话.鼓励别人述说心声.
不能让提防成为阻塞友情发展的堤坝,因 为你要明白:朋友 大都是真诚的,都是可以 信赖的。如何选择朋友,如何与朋友和睦地相 处,如何让自己得到一份真正意义的友谊?这 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有以下几 点:
吃喝玩乐,抽烟喝酒,在他18周 岁时,朋友送上一份神秘的礼 物__毒品,最终走上犯罪的道 路. 请问: 钟某为什么会由一名 三好生堕落成罪犯?
(1).什么是损友?
所谓损友就是对自己的道 德品质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 损者三友 友辟
的心 人术 不 正
友柔 的华 人而 不 实
友佞
谄花阿 媚言谀 的巧奉 人语承
在我们的世界,朋友组成了必不可 少的一部分:一份好的友情可以在 我们失意时送来慰藉,在我们伤感 时送来温暖,在我们跌倒时伸出友 爱的手,在我们重新振作时送来掌 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教你如何交朋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教你如何交朋友!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者三友”,意思是说,真正的朋友是正直的,诚实的,坦荡的,刚正不阿的。
只有这样的朋友,才算得上朋友。
见风使舵,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朋友,就像是慢性毒药,只会腐蚀我们。
孔子非常看重朋友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他教育自己的学生要交好的朋友,不要结交一些只会贪图个人利益的朋友。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与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的道德高,修养高,这个人就有做大事的本领,也会有坦荡宽阔的心胸。
反之,那些道德低下,没有修养的人,只会结交一些狐朋狗友,心胸也不宽阔,遇事也极不冷静,最终只能给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所以,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如果与心术不正的朋友纠缠不清,那么自己也可能会陷入一个不辨东西的迷魂阵里,从而害人害己。
说起孔夫子的“益友三者”,人们都会想到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里,在一个桃花绚烂的桃园里,三个异性男子举杯结义的场景。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刘备正是以仁义号召天下,正是有了他的仁义存在,才成就了自己的一片江山。
诸葛亮也正是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仁义,才会义无反顾地追随于他。
孔夫子一直提倡我们结交的益友,也就是能够完善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内涵的人。
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提高自己,也能使对方受益。
反之,观今日之社会,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没有好好辨别,结交了“损友三者”的人。
他们的生活往往乌烟瘴气,却仍旧不能理解为何自己就走到这一地步。
看到这里的你,是否处于相同境地,是否有所感悟?想想自己一路走过来身边的人,是损抑或益,或许会对你的生活有所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谈交友之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谈交友之道
不管有多大的块头儿,组成一个人肉体的都不过是那几十种化学元素。
如果把这些化学元素提纯出来制成日用品,不过是六七块肥皂(脂肪)、20 多盒火柴(磷)、一根小钉子(铁)、20 多斤焦炭、一小匙硫磺、一点点有色金属和可刷一间房子的石灰而已……加在一块儿大约也就能值十几块钱,可能还不如一只鸡。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肉体,而在于他在一生中为这个世界创造的价值。
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的状态不外乎有两种:生存和生活。
生存: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存在着,在别人的眼里、心里或感觉里,这个世界有没有他都无所谓,可有可无,甚至没有还会更好。
因为,他对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甚至只有不良甚或恶劣的影响。
生活:是指在一个人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中,如果能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为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做出自己卓越的贡献,因为他存在,别人会感觉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他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为世界的和谐美好而做出贡献的同时,他自己就会活出生命的精彩。
当这样的人要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呢?痛彻心扉。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朋友是我们的镜子,交什么样的朋友,有时候会左右甚至决定着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要保持积极、健康、阳光、正面的思维,要取得事业的成功,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就需要我们检验自己的交友原则,需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朋友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好的朋友如同阳光雨露,会使人生更加美好,而坏的朋友只会同流合污、
一同堕落。
正如圣人所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意思是说,我们和道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素质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了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一长,连自己浑身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鲍鱼是臭的了。
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雅;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而又满怀诗意;朋友是腊梅,纯洁而又傲然挺立。
朋友是诗,因为它有诗的飘逸;朋友是梦,因为它有梦的美丽。
快乐需要朋友分享,挫折需要朋友鼓励,有朋友的日子,阳光总是灿烂
的,有朋友的日子,花朵总是鲜艳的,有朋友的岁月里,尽管天空一样会飘着雨,但我们的心却已不再潮湿。
有了朋友,我们就拥有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呢?圣人在
《论语》里面给出了我们参考答案:“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
直,指的是正直。
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谄媚之色,他的人格可以影响我们的人格。
他可以在我们怯
懦的时候给我们勇气,也可以在我们犹豫不前的时候给我们果决。
所以这是一
种好朋友。
友谅。
《说文解字》说:“谅,信也。
”信,就是诚实。
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虚伪。
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我们内心是妥帖的、平稳的, 我们的精神能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
友多闻。
这种朋友见闻广博、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
难以决断时,不妨到这样的朋友那里,也许他的博学就可以帮助到我们。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博学多才的朋
友。
圣人又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有这三种朋友,“损矣”。
损者三友,又是三种什么样的人呢?
“友便辟”。
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你的什么话,他都会说“太精彩了”,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他从来不对说“不”,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赞美你。
这种人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细心体会你的心情,以免违逆了你的心意。
“友便辟”和“友直”正好相反,这种人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则,只会一味的溜须拍马。
如果你手中有点权力,那他就更……
孔子说和这种人交朋友,太有害啦!因为和这种人交朋友,你会感到特别舒服、愉快。
但是,一个人好话听多了,被马屁拍得舒心了,头脑就该发昏了,自我就会恶性膨胀,盲目自大,失去了基本的自省能力,那离招灾致难就不远了。
这种朋友,就是心灵的慢性毒药。
“友善柔”。
大家可千万不要误会,这句话不是说善良温柔的朋友是坏朋友,
圣人所说的“友善柔”,意思是说,这种人是“两面派”,当面不讲,背后乱讲,开会不讲,会后乱讲,唯恐天下不乱,到处传播不良的小道消息。
他们当面和颜悦色,恭维、奉承你,但背后却传播你的谣言、恶言诽谤你。
在张三面前说李四的坏话,又在李四面前说张三的坏话。
这种人虚假伪善、阳奉阴违,与“谅” 所指的诚心坦荡正好相反。
这是真正的小人、伪君子,是心理阴暗的人。
辨识这种人是在考验我们的眼光,考验我们知人论世的能力。
“友便佞”。
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
这种人与“多闻”有着鲜明的
区别,他们没有真才实学,而是还夸夸其谈,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巧舌如簧却腹中空空的人。
《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
夸夸其谈的朋友。
这样的朋友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们要特别警惕这样的“朋友”。
近年来,因交友不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现象屡见不鲜。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那些
坏人,他们看中的不是我们的人格,而往往是我们手中的资源和权力。
对于主动和我们拉关系、套近乎的社会朋友,我们要察其言观其行,择其善意者而善待之,不怀好意者疏远之,恶意者则拒之。
要记住:与你保持距离的人,不一定都是坏人,而与你过于亲近的人,也不一定都是朋友。
特别是那些不择手段死脸厚皮给你送红包、礼金的人,特别要提高警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了解他们的企图。
不然,就会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或弯着圈子被他们利用,自觉不自觉地被他们拉下水。
哲理故事《佛塔上的老鼠》: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终于在如来佛的塔顶上安了家,生活安定了下来。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自由穿越,又可以享受丰富的供品。
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高深秘笈,它可以随意翻阅,人们不敢正视的如来佛,它可以在佛祖脚下自由休闲。
一开始,它看到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还能理智地告诉自己,人家拜的是如来佛。
后来,它听佛祖讲经越来越多,修行也越来越高了,它看着善男信女们面前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老鼠的内心越来越膨胀,感觉善男信女们,每天朝拜的不再是如来佛,而是朝拜的自己。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一把将老鼠抓住。
这个修行多日的老鼠气急败坏
地指着野猫的鼻子骂道:“你这个混蛋,竟然想吃我?睁开你的小眯缝猫眼儿看看清楚,你没看见全天下的人都在朝拜我吗?你也应该向我下跪!”
野猫不屑地说:“你个夜郎自大的小东西,你以为人家在朝拜你吗?荒唐!人们跪拜的不是你,而是你的位置!”说完,把老鼠一口吞掉了。
大家要记住:我们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耗子,我们手中的权力才是真的如来佛。
对那
些怀有个人不良目的,与我们称兄道弟的人,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
“刀伤药虽好,不破手为高”,进了监狱才悟出道理,悔之晚矣。
要意识到,手中有了权力,就有了犯错误的机会,权力越大,犯错误的机会就越多,犯大错误的危险系数就大。
胡锦涛总书记说:“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
领导干部要多同普通民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疾苦,要多同积极的人交朋友,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要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增长自己的才干。
通过学习,得到知识,知识变成了学识,有了学识,就会有胆量,知识就
会变成胆识。
有胆无识为莽夫,有识无胆为懦夫,有胆有识,方为大丈夫。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