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理状态分析】 中国现在的社会状态
建设和谐的社会心理

要途径 。 轨道 .竞争” “ 是市场经济的法则 。 在成功与失败的选择面前, 利益成为 1 建设健康和谐 的社会心理是社会 主义 国家凝聚力 主要 的民意指 首当其 冲的问题 - 3 虽然“ 主旋律” 的主流文化试图通过宣传来表达改变 针 社会主义国家凝聚力是指社会主义 国家 自身的向心力及 内部 的聚 “ 唯利是 图” “ 、 一切 向钱看” 的决 心 , 然而 , 在市场经济 的初始阶段 , 人
1 建 设健康 和谐 的社会 心理 。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 矛盾 之上 , 的效果则取决于社会 心理本身 的取 向。健康和谐 的社 产生 会心理用安定 的情绪 、 和的心态 、 平 公平客观 的指向作用于社会矛盾 大 课题
之上 , 可以平复社会矛盾 带给人们的情绪 、 平和社会 冲突中人们 的心 内心和谐 了. 社会才算真和谐。建设健康 和谐 的社会心理是建设 态, 并且公平地指 向有利于解决矛盾的方 向。建设健康和谐的社会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理首 先要学 会有效地平衡社 会利益 、 化解社会矛盾 。 才可能营造 出和 1 建设健康 和谐 的社会 心理是建 设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的主要 内 谐 的环境 。公平是破解利益 冲突的根本法宝 . . 1 要把公平公正公开的基 容。 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与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的社会状 态相对应 的 本原则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全过程 . 那么健康和谐 的社会 种心理状态 。心理的倾 向性导致行为方式的倾 向性 . 心理 的和谐倾 心理就并不遥远 向性必然导致行为方式的和谐特质 .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 当深入 2 社会 的进步加快 了人们平 等意识 民主观念 的进 步 .反对腐败呼 . 2 到健康和谐的社会 心理层 面 , 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倡导 唤社会公平正义的声音此起 彼伏 . 社会心理在引导人们维护社会的公 健康和谐 的社会心 理 . 就是要把和谐 确立 为社会发展 的 目 . 标 树立 以 平与正义方面将面临重大考验 。 改革开放以来 , 社会突飞猛进 . 人们的 非对抗 的、 对话协 商的方式解决社会 矛盾 的思维方式 , 形成 诚信友爱 平等 意识 、 民主观念得到 了很 大的提高 . 特别是在腐败 问题 日益突 出 的行为准则 , 营造相互 尊重 、 相互关爱 、 互体谅 、 相 相互 帮助的社会风 之后 . 呼唤社会 公平正义 的声音 此起彼伏 , 人们对 于民主和公平的认 气. 培育坦诚 、 大度 、 宽容 、 开放的社会心理 。 识得 到了空 前的提高 人 们尊重靠劳动致富. 但是对 于用不公正的手 1 建设 健康和谐的社会 心理是提升 人们主观幸 福感 的主要 途径 段或者凭借对 行政权力的控制获取财富的现象, . 2 却是深恶痛绝 的。只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到具体的 日常生活之 中的. 社会 有在公平公 正的环境 中, 的社会 心态才平和 、 人们 安稳 , 之间才友 人们 的政治经济文化状态 . 会以一种社会情绪的方式贯穿到人们 的 日 常生 爱、 互助。各国的历史 经验反复提醒我们, 应高度关注社会不公正 、 不 活 中, 这种社会情绪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的人生感受 、 生活满意度 、 压 公 平问题, 加速建设 “ 社会安全 网” , 形成一 种有 效 的社 会平衡 协调机 力感和前景预期 个人的成 长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浸染 , 社会 的各种现 制。社会心理是一层无形的“ 社会安全 网络” 它从人文精神 的角度引 , 象都会 以个人人生感受的形 式留存 到人 的记忆和生活 当中: 在个人成 导人们应对 问题的思维模式 . 并把这种应对模式贯穿于社会生活 的方 长过程 中体会到社会温暖和关爱 的多寡 . 直接影响个人对生活 的态度 方面 面。 社会心理可 以引导人们正确地 积极地看待当前存在 的各种 困 和对外在事 物的看 法 . 从而决定着 生活满意度 、 压力感 和前景预期 的 难 和不 足 . 引导人们 以合理 的心态 、 情绪和方法来处 置社会 日常生活 取 向。 由此可见 。 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和群体人生感受的强弱、 意度 满 中的不平等 问题 . 引导人们在维 护公平正义与维护 国家稳定之 间找 到 的大小 、 压力的多少、 期望 的高低都受到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 这种影 恰 当的途径和方法 . 引导人们在建设公平正义 的人文环境和法治环境 响是 以一种社会情绪的形式发生作用的 。 这种社会 情绪就是社会心理 方 面贡献 自己的聪明才智。 的内容 要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 最有效的办法无疑是提高人们 的 2 经济 高速发展 的同时社会 文化也 得到了长足进 步 .各种 良莠不 . 3 社会心理水平 : 因为其他所有 的方法手段归根结底都要作用于人们 的 齐 的文化形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社会心理在弘扬什么样的人文精神 心理层面 . 所以建设健康 和谐 的社会心理是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 的主 方 面将 面临考验 2 世纪 9 年代 以来 的中国已经走 上了市场经济 的 0 0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Xue YunlianꎬXu JunꎬLiu Guihaoꎬet al( Department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ꎬNanfang Hospitalꎬ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510515) ꎬGuangzhou)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b ̄health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dictive valueꎬwhose bias corrected c ̄index was 0 767. Conclusi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b ̄health including many a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ꎬsuggesting that pre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consideration of these aspectsꎬespecially the direct
因素模型对心理亚健康的预测价值较高ꎬ偏倚校正的 C 指数为 0 767ꎮ 结论 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涉及人口及保障因素、生
活方式因素、家庭及环境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健康意识、经历事件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ꎬ提示卫生健康部门在制定相关亚
健康或健康政策ꎬ或进行健康宣教的时候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ꎬ以达到预防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目的ꎮ
法独立完成调查的调查对象ꎬ调查人员逐一客观读出
题目和选项由调查对象选择后代为填写问卷ꎮ 当场回
收问卷并检查问卷填写质量ꎬ对漏填较多的要求调查
以东莞“扫黄”为视角浅析社会各群体的心理现状及对策

以东莞“扫黄”为视角浅析社会各群体的心理现状及对策【摘要】东莞作为全国的性产业重镇,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大力整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扫黄”行动。
这一举措对社会各群体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嫌犯在受到打击后可能陷入绝望和愤怒,需要及时的心理帮助和社会关怀;警察可能面临工作压力增大,需要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培训;受害者可能经历创伤和困惑,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社会大众可能会产生恐慌和不安,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政府部门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推动扫黄工作的持续进行。
综合各群体的心理现状,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持体系,为未来扫黄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东莞扫黄、心理现状、对策、嫌犯、警察、受害者、社会大众、政府部门、社会影响、发展方向1. 引言1.1 介绍东莞“扫黄”背景东莞是中国著名的制造业城市,也被称为“世界工厂”,但长期以来,东莞也常被人们关联于娱乐业和性产业。
由于东莞地处珠三角地区,交通便利,加之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员涌入,其中不乏一些以娱乐场所为主要营生来源的人员。
这种情况下,娱乐场所和性产业在东莞盛行,成为一些人获取快速利润的手段。
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和政府治理理念的更新,东莞对于整治娱乐场所和性产业也加大了力度,并开展了常年来被称为“扫黄打非”的专项行动。
这种行动旨在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为城市的长远发展铺平道路。
“扫黄打非”行动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场所和性产业从业者,还涉及到社会各个群体的心理状态和生活。
本文将从东莞“扫黄”背景出发,浅析这一行动对社会各群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对策,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思考。
1.2 分析扫黄对社会各群体的影响扫黄是一种社会现象,对社会各群体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针对东莞地区的扫黄行动,不同群体在此过程中的心理现状和对策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于嫌犯群体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他们的非法行为被揭露后,面临着严厉的法律制裁和社会唾骂,对于他们的心理状态可能会产生极大影响。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分析作者:孙宏艳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8期【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素养心理服务【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总体来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良好的状态,大多数青少年积极向上,对自己有客观准确的评价,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有较强的安全感。
但是,部分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或障碍,如自我接纳差、自卑、焦虑、抑郁、希望感不足、有轻生意念与行为等。
特别是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不断攀升,甚至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多数青少年能客观评价自我,但部分青少年自我接纳程度低并呈下降趋势。
自我接纳是青少年自信的基础,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表现为能客观看待自我,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接纳和认可的态度。
较好的自我接纳是自我实现与健康人格的前提,进而能够使青少年有勇气迎接困难与挑战。
自我接纳程度低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易使青少年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感受与情绪。
研究发现,虽然多数青少年对自身有客观的认知,但是仍有部分青少年自我接纳程度偏低。
2020年11月—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9312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初中生对自我的性格感到满意的比例,初一为43.8%,初二为38.2%,初三为40.0%;表示对自己的相貌和体型感到满意的比例,初一为38.0%,初二为30.3%,初三为31.5%。
可见,作为青少年起端的初中生,对自我的满意度较低,比例基本在三四成左右。
而且对学习的满意度更低,从初一到初三,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感到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8.9%、16.4%、17.7%,比例均不足两成①。
2015年5月—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936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
②纵向比较发现,2020年初中生对自己的性格、相貌和体型、学习状况感到满意的比例和2015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尤其是对学习感到满意的比例下降约6个百分点。
和初中生一样,高中生也存在自我接纳程度低的问题,且自我接纳程度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社会心理状态分析

中国社会心理状态分析关于《中国当下社会现状》调研总结调查人数:91人男:51人女:40人调查对象:社会各界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国企外企、个体、学生、工人阶级、自由职业、农民、无职业、离退休人员、其他调研形式:问卷调研“中国当下社会现状”调研是为了更加深入理解我国现在社会各界人员对我国当下社会的看法,面对不同阶级,人们对于中国现今的法律、经济、生活、政府都具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为我们幸福的生活做好铺垫。
据此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09级文新系汉语言专业在充分收集资料、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当下社会现状的”问卷调查。
此问卷以社会各阶级人员为对象,通过对参与者所填写的问卷内容进行客观分析,我们认为具体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一、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处于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对于社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调查对象是哪些?他们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问卷中基本状况的1~3,问卷内容中1~2题涉及到了哪些相关内容,分析如下:图一(您的性别?)图二(您的年龄?)图三(您的职业)图四(您属于哪个区域的居民?)图五(您平均月收入大于?)从图一、二、三、四、五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次调查的人数中男士居多,而且年龄20~60之间,职位居多是自由职业,多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且由上可得月收入平均在于2000—3000左右。
二、您对于“社会当下现状”的看法:这次我们调查的范围比较广,不同的人对于我国现今社会状况的看法都不相同,那么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您对其看法又是哪些呢?而又要如何根据这些状况来改进呢?这些正是我们所关心的,问卷的第2、4、5涉及到这些内容,分析如下:图六(您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看法)图七(您觉得中国现在哪些问题较突出)(多选)图八(您觉得以下哪些影响到您对生活的满意度)(多选)从图六、七、八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现今社会中物价上涨的问题较为突出,当今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措施来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
许多人面对现今这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是喜忧参半,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政府应当及时解决现今的突出的问题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7篇(完整文档)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7篇(完整文档)心理健康调查报告7篇(完整文档)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篇1调查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目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
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同时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
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作为测验材料。
2、从璜山镇小的四和六年级八个自然班抽取被试共32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4人。
年龄为11—13岁,基本上来自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
调查结果:1.就璜山镇小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
2.小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块误区。
受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也受社会、学校的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存在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智育中心论”等错误的家教观念。
一方面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对孩子过分保护,在许多事情上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等个性,使之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把聪明、有知识、学习成绩好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沿用的应试教育模式则不但忽视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还由于一味追求升学率、以分数论学生好坏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总之,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杭州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南大学版)答案题库

学习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南大学版)绪论章节测试已完成本次成绩:100 1【单选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A、智力正常B、意志、行为健全协调C、自我意思良好人格完整D、以上全是正确答案:D 得分:50.0 分2【判断题】心理咨询主要指通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来进行?正确答案:√ 得分:50.0 分第 2 章第一讲大学生自我意识章节测验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在弗洛伊德的本我- 自我- 超我理论中,本我遵循的是:A、现实原则B、快乐原则C、道德原则D、健康原则正确答案: B 得分: 6.6 分2【单选题】自我体验和A、自我监控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生理自我正确答案:A 得分:6.6 分3【单选题】查尔斯·库利提出了什么概念?A、现实的我B、镜中的我C、理想自我D、健康自我正确答案: B 得分: 6.6 分4【单选题】谁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社会角色的混乱是青年期的发展任务?A、弗洛伊德B、马西亚C、埃里克森D、威廉·詹姆斯正确答案: C 得分: 6.6 分5【单选题】埃里克森认为“自我统合- 角色混乱”的心理危机存在于哪个阶段:A、青年期B、成年期C、中年期D、老年期正确答案:A 得分:6.6 分6【单选题】狂妄自大、自我膨胀、孤芳自赏特征的人,是:A、虚荣B、从众C、自卑D、自负正确答案: D 得分: 6.6 分7【单选题】正确认识自我的比较法中不包含哪一种?A、向上比较B、向下比较C、相似比较D、向外比较正确答案: D 得分: 6.6 分8【单选题】别人知道的部分叫做:A、公开的我B、盲目的我C、秘密的我D、未知的我正确答案: B 得分: 6.6 分9【单选题】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说,人的行为动机有两大类:一是力求成功,一是避免失败。
显然,这很符合我们的常识。
然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还会“害怕成功” ,这种情结叫做:A、约拿情结B、俄狄浦斯情结C、水仙花情结D、自我设限正确答案: A 得分: 6.6 分10【单选题】心理学家到一个学校对一个班的小学生做了智力测验,然后心理学家从全班学生中随机抽了三名学生,告诉老师说这三名学生是高智商人才。
房奴

从老师推荐看的《房子房子我爱你》影片的对话中,我找到了一些促使男女主人公加入“房奴”行列的原因:
(一)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分析
1、住房的刚性需求。
影片开始,女主角在电话里和男主角对话:“你总不能让我们娘儿俩住在现在的房子里吧?”之后,女主角提到她已无法忍受现在的“脏乱差”住房条件。
3、生活压力
影片中,在买房后,男女主角和睦的家庭中出现了许多争吵,两人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二)从国家的角度来讲
1、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经济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近年来,我国GDP的节节拔高,房地产行业是当之无愧的功臣之一。然而,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存在的泡沫之多会随时给国内经济造成巨大的威胁,泡沫破裂,我国经济可能受到极大的冲击,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1021)点击 | (2)评论 | 本文地址: /post/10349/370758
【摘要】"房奴"是随着中国大中城市房价的上涨而产生的一个新名次,用以形容通过贷款而购房的一部分人,由于购房支出过大而给自身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的生活状态。"房奴"的产生是以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城市家庭结构变迁和人口流动水平提高为背景的。"房奴"现象中包含着显著的社会心理学意义,从脸面观、住宅的社会心理意义、社会安全感、消费社会文化及从众心理等角度,可以对"房奴"现象的产生进行解释,而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则需要实证研究,以及将中国人社会行为研究和消费研究与之相结合。
(四)从地方政府的角度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
2、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购房政策并认真落实
五、概念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心理状态分析】中国现在的社会状态
中国社会心理状态分析
关于《中国当下社会现状》调研总结
调查人数:91人男:51人女:40人
调查对象:社会各界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国企外企、个体、学生、工人阶级、自由职业、农民、无职业、离退休人员、其他调研形式:问卷调研“中国当下社会现状”调研是为了更加深入理解我国现在社会各界
人员对我国当下社会的看法,面对不同阶级,人们对于中国现今的法律、经济、生活、政府都具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为我们幸福的生活做好铺垫。
据此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09级文新系汉语言专业在充分收集资料、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当下社会现状的”问卷调查。
此问卷以社会各阶级人员为对象,通过对参与者所填写的问卷内容进行客观分析,我们认为具体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处于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对于社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调查对象是哪些?他们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问卷中基本状况的
1~3,问卷内容中1~2题涉及到了哪些相关内容,分析如下:图一(您的性别?)图二(您的年龄?)
图三(您的职业)
图四(您属于哪个区域的居民?)
图五(您平均月收入大于?)
从图一、二、三、四、五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次调查的人数中男士居多,而且年龄20~60之间,职位居多是自由职业,多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且由上可得月收入平均在于2000—3000左右。
二、您对于“社会当下现状”的看法:
这次我们调查的范围比较广,不同的人对于我国现今社会状况的看法都不相同,那么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您对其看法又是哪些呢?而又要如何根据这些
状况来改进呢?这些正是我们所关心的,问卷的第2、4、5涉及到这些内容,分析如下:
图六(您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看法)
图七(您觉得中国现在哪些问题较突出)(多选)
图八(您觉得以下哪些影响到您对生活的满意度)(多选)
从图六、七、八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现今社会中物价上涨的问题较为突出,当今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措施来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
许多人面对现今这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是喜忧参半,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政府应当及时解决现今的突出的问题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三、“中国当下状况”所出现事件,政府的解决措施你觉得如何?
面对现今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出台了多项的解决措施,而群众对于这些解决措施的看法是什么?群众们面对这些社会问题又是怎么做的呢?问卷6、7、8、9所涉及的问题,分析如下:
图九(您觉得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关政策是否可行有效)
图十(对于针对“药家鑫”事件,“我爸爸是李刚”的李启铭驾车肇事事件等相关判决,您觉得中国法律是公平的吗?)
从图九、十数据可以看出,群众们对于政府解决事情的方法大多数是觉得部分是有效的,面对因当下社会状况而出现的犯罪所解决的方法感到不满,政府在出台一系列措施时,应当更加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上去思考,从而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面对中国当下社会状况,您会怎么做?
“中国当下社会状况”随着时代的脚步在不断的增加,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自身该怎么做?这是我们大众所关注的,也是当今社会急需的。
问卷第7、8题涉及到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图十一(在自然灾害发生当下,您是否会参与政府或社会各级慈善机构组织的捐款活动)
图十二(您在路上看见乞丐是否会给予金钱上的援助?)
从图十一、十二数据可得,大多数群众会伸出双手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们,在
社会中帮助他人的风尚还是十分的盛行,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曾江自身的修养,为需要的人奉献。
四、活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问卷调查中,问卷的数量统计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题目的总人数与问卷总数不一致,应该更加认真的统计,提高正确率,降低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