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综述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综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主动性。它认为,学习 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满足感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认知负荷理论则个体在处理信息时的认知资源和能力限制。它为自主学习提 供了关于如何优化学习资源和策略的理论基础。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 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 乐趣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良 好的关系,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反馈,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精品课程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如 混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精品课程应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 程、教学视频、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 是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次演示将探讨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同样重要。在信息时代,如何快速有效地获 取、加工和利用信息成为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信息检索和加工方 法,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学习资源,从而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学习挑战。
Hale Waihona Puke 最后,要重视自主学习的应用。学校和家庭应共同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供 更多自主学习机会,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馈。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综 述
目录
01 一、理解自主学习
02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 基础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中期报告范文七篇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中期报告范文七篇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中期报告范文七篇范文一题目: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报告内容: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关注。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任务。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并为教育者、家长和学生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如下:(1)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和特点;(2)分析目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3)总结、归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4)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实施和效果。

3. 研究步骤(1)文献综述: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和策略。

(2)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3)总结归纳:在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4)实验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验证不同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效果。

4.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期望达到以下预期成果:(1)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和特点,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2)总结归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3)验证不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效果,为教育者、家长和学生提供参考。

范文二题目: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报告内容:一、研究背景随着知识革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我们需要的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学会如何去学习。

而小学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建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类型和内涵,明确自主学习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地位。

2.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缺陷及其原因,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3.制定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健康基础。

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相关性研究

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相关性研究

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相关性研究摘要:时下教育部强令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活跃课堂讲授气氛,我们的教学的确发生了一些改变,甚至出现了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和自主研习等新颖的教学方式,但我们冷静的思考一下,在这“繁荣的”新教学活动背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思维能力到底有多大的提升,是否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待,是否对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了心理学理论中所讲的“期望效应”,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之余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对我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相关性研究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教师;学生;激发;互动;主体性Abstract:Nowadays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ced teachers using multiple teaching means, play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active active class taught atmosphere, we of teaching does occurs has some change, even appears has students for group learning and independent studies, novel of teaching way, but we calm of thinking about, in this "prosperity of" new teaching activities behind, students of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what has more large of upgrade, is to students as teaching activities of main treat, To really play in teaching psychology in theory says, "expectation", these are our teachers should in addition to teaching should seriously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is the author of the following cor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to me talking about several points of view.Keywords:Teacher students; fire; interaction;引言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语言学习策略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研究

语言学习策略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研究

语言学习策略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研究在现代教育环境中,语言学习的策略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语的学习愈发显得重要。

无论是为了求职、社交,还是仅仅出于兴趣,掌握一门外语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技能。

因此,探讨语言学习策略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对于教育者和学生本身都具备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语言学习策略通常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这些策略涵盖了认知策略(如记忆法、分类法等)、元认知策略(如计划、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社交情感策略(如寻求他人帮助和自我鼓励)等多个方面。

通过有效地运用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学生不仅能够高效地掌握语言知识,还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没有教师指导或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语言学习中,也广泛适用于其他学科。

自主学习的提高,往往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语言学习策略的类型研究发现,语言学习策略可以界定为行为、认知和情感等多个维度,每种策略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认知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分析、总结、联想等,它们帮助学生形成对语言规则及其使用情况的深刻理解。

例如,通过词汇的分类与联想,可以更好地记忆词汇,提高应用能力。

采用这种方法的学生通常会对自己的学习有更清晰的认知,从而增强自主性。

2. **元认知策略**:这一类别包含计划、监控和评价等活动。

元认知策略使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方法。

这种自我调节正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依据,因为它要求学生自我评估进度和成就,并据此决定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

3. **社交情感策略**:这些策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社交互动。

2024年小学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计划范文

2024年小学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计划范文

2024年小学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计划范文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深入,小学教育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探索更为有效的小学自主学习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我们特制定以下小学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确立研究目标与内容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我们将明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是探索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自主学习模式,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

研究内容将涵盖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与规律、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

第二阶段:文献综述与理论构建我们将进行广泛的文献综述,深入了解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他们的自主学习理论框架,为后续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第三阶段: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根据理论构建的结果,我们将设计一系列具体的自主学习策略。

这些策略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从简单的自主学习任务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自主学习活动。

策略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第四阶段:实施自主学习实践在策略设计完成后,我们将进入实践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策略的有效性。

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我们也将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自主学习策略。

第五阶段:数据分析与成果总结实践结束后,我们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评估自主学习策略的实际效果。

分析将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总结研究成果,提炼出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和经验,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第六阶段:推广与持续改进在总结了研究成果后,我们将进入推广和持续改进阶段。

一方面,我们将向其他小学推广我们的自主学习模式和策略,促进自主学习理念在更广范围内的传播和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文献综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是一篇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文献综述。

该综述文章主要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和总结。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控制和调节学习进程的能力。

它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本综合论述总结出几个重要的策略。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和激发者的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提供任务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其次,学校和家长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同时,学校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能力。

此外,教育技术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

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并且通过网络平台和学习软件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学习社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学习动机。

然而,一些研究也指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动机往往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其次,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存在认识和实践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

此外,一些学生可能缺乏自我控制和时间管理的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支持。

关于“儿童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儿童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儿童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关于“儿童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一、“自主学习”的来源:西方教育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倡导自主学习,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70年代,自主学习进入语言学习领域。

“欧洲议会的现代语言工程”在1971年成立了自主学习中心,其宗旨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他们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并且认为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确立学习目标;(2)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3)选择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过程;(5)评估学习结果。

美国研究自主学习的权威心理学家齐莫曼(Zimmerman)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与一些心理学家致力于自主学习研究。

他在总结了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只要是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那么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元认知指的是学生能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自我反思,包括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动机是指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求知者,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视自己为有效的自律者;行为是指学生能够自主地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最佳环境。

齐莫曼把自主过程分为:1.为什么学动机选择参与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自我目标、自我效能、价值观、归因等2.如何学方法选择方法有计划的或自动化的策略的使用等3.何时学时间控制时限定时而有效时间计划和管理4.学什么学习结果控制学习结果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自我监控、意识自我判断、行为控制、意志等5.在哪里学环境控制物质条件对物质环境的敏感选择、组织学习环境和随机应变6.与谁一起学社会性控制社会环境对社会环境的敏感选择榜样、寻求帮助和随机应变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

小学生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

小学生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

小学生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一、引言小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教育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然而,学生学习策略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如何仍然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生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年级和性别。

问卷主要包括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通过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来探究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有意识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方法。

学生通过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获取、处理和应用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的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习时间和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四、学习策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运用学习策略,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并且更好地管理学习时间和任务。

学习策略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积极的。

五、学校对于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给予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此外,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自由度,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六、家庭对于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样重要。

家长应该关注和引导孩子的学习,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晓伟(2010)《走向自主:英语学习策略研究》阐述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外语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了研究学生的“学”。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进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Rubin(1975)和Stern(1975)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发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Neil Nalman,Maria Frohlich,Stern和Angie Todesco等在加拿大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把学习策略与认知风格、个性、智力、语言潜能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把学习策略分为五个大的类别:积极参与、认识到语言的系统性、认识到语言是交流和维持相互关系的工具、情感因素管理以及对语言输出的监控与修正。
2.3发展趋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一个人己不可能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应付一生所需要的资本,学历也不可能成为一张在社会上永远畅通的通行证。学习对每个人来说是永无止境的活动,串联于整个人生。学会学习是每个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目标。未来的外语学习中,学校将不再是单方面的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从学习策略的定义、界定和理论依据以及自主学习概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关系中引导学生了解训练学习策略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让学生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会学习,做到持续发展,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需要。
David Gardner和Lindsay Miller(2002)《Establishing Self-access》针对外语学习是否只能在常规的课堂中进行,在教师相对缺乏而学习者又具有相当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德)穆兰(2008)《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着重研究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主学习的理论,第二部分注重个人学习策略的应用在实践中实现。穆兰的研究结果在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当中得以实践。
王蔷(2004年)《英语学习策略》主要介绍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背景、学习策略和定义和分类等;分别介绍词汇学习、语法学习的策略以及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训练的学习策略;专门介绍学习策略的训练和研究方法。研究英语学习策略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是当今英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学习策略》提到,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必要时还应该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训练。为此,英语教师自己必须首先了解有关英语学习策略的理论和实践。
2.2国内研究
文秋芳(2002)《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阐述过去的近30年,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向纵深发展。从善学者的策略研究,转向善学者与不善学者的策略比较研究、策略与成绩的关系研究,继而发展为策略培训成效的研究。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如此,研究者对一些最基本问题仍旧争论不休,其中最重要的议题是: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的归类、学习策略的相对稳定性和变异性。
Stern(2002)《语言教学基本思想》从历史的、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语言教学进行理论探讨的结果认为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所用方法的总趋势或总特征。主要研究除母语以外的语言教学问题,试图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各种不同情况下、各种环境中的非母语语言教学;stern并没有在母语和非母语教学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他阐述的某些理论也适用于母语教学。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
2.1国外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语言习得研究工作者从信息加工理论、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使用策略的目的和策略与自主学习过程的关系等不同角度解释了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的内涵。
(英)科恩(Cohen,A.D.)《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主要是近十年第二语言谋略研究的总结,重点讨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1)学习者策略的定义和归类:(2)调查学习者策略的方法:(3)策略培训的各种方法:(4)双语或多语者思维语言的选择:(5)学习者测试策略的运用等。
李友良(2011)《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阐述了英语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了教师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提出了学习者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研究了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的相互作用,并展望了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研究前景。从学习策略的定义、界定和理论依据以及自主学习概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关系,一直到英语自主学习研究展望,无不反映出近年来学习策略和英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