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917512480.html,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武函竹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3期

摘要:当前,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越来越无法满足“三农”对资金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形成正是填补农村金融市场服务空白,以服务三农为重心,满足农户和农业企业贷款需求的。但是,目前我国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此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着手,结合相关数据,分别分析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经验,提出了要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拓展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工具、加大政策支持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219-02

引言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我们的目标是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突出的“三农”问题,具体表现为占全国人口近60%的农民所获得的年收入增长缓慢,与城市收入水平相比差距逐年扩大,贫富差距逐渐扩大。而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农村资金短缺。于是,中国银监会在2006年12月22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降低了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首批试点选择湖北、四川、青海、云南、内蒙古、吉林等六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若干意见》中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机构,并首次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概念。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2007年,我国银监会开展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新型农村金

融机构在全国展开。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9年12月,全国共成立了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且国家将继续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发展,计划2011—2012年间,在全国35个省(区、市,西藏除外)设立1 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 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将主要分布在农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的县域,以及国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小企业活跃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