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接地材料的选择
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

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1. 引言1.1 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220KV输变电工程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承载着将高压电力从变电站输送到用户终端的关键任务。
而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则是确保输电系统正常运行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关键。
本文旨在对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要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进行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前,首先需要了解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概述。
输变电工程施工是指在规划设计完成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工程验收等一系列过程,以确保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则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解决方法、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是保障输电系统运行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推动电力行业向着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方向发展。
【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是电力行业施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输变电工程施工概述输变电工程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用电点的过程中,其中包括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
220KV输变电工程是一种大容量的输电工程,主要用于较大规模的电网中。
输变电工程施工概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立项阶段:在工程立项阶段,需要对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确定工程的总体布局、技术参数和施工图纸。
还需要进行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估,确保工程能够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
2. 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踏勘,确定施工条件和现场情况。
还需要进行材料采购和人员组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设备。
国网基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规定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基建/3117-201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加强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提升工程设计质量,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建设管理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的设计质量管理工作,其它工程参照执行;第三条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主要工作包括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控、设计技术问题协调、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等;第四条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相应内容纳入设计评审合同、设计合同中;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负责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归口管理,制定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指导和评价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设计质量管理工作;(三)负责220~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问题协调工作;(四)负责核定220~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结果;第六条国网交流建设部和国网直流建设部负责所辖范围内特高压交流、直流等工程的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第七条省公司建设部管理职责(一)负责贯彻执行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相关制度;(二)负责所管辖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控工作;(三)负责11066千伏及以下工程设计技术问题协调工作,向公司沟通汇报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中需协调的设计技术问题;(四)协助公司开展220千伏规模及以上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负责规模以下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工作;第八条地市供电企业建设部、县供电企业发展建设部管理职责(一)负责贯彻执行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相关制度;(二)负责所管辖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控工作;(三)负责组织所管辖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工作;第九条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具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省公司、国网交流公司、国网直流公司、地市供电企业、县供电企业,以下同责任(一)负责贯彻执行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相关制度,配合做好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理工作;(二)协助省公司开展输变电工程设计策划、设计质量评价、设计质量“回头看”等工作;(三)负责组织所管辖工程重点技术专项施工图审查、施工图会检,负责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现场服务和竣工图设计等四部分质量评价,并按要求报送相关基建管理部门;第十条设计评审单位责任(一)负责贯彻执行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等各项相关制度;(二)负责对所评审的工程整体方案严格把关,对评审结果、评审质量负责;(三)受委托负责所评审的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质量评价工作,报送评价结果;(四)配合建设管理单位协调设计技术问题;第十一条设计监理单位责任(一)负责核查设计文件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的情况;(二)按工程可研批复意见核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提交工程初步设计核查意见;(三)按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核查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参与施工图会检,提交核查意见;(四)参与工程重大设计技术方案论证,提出意见与建议;第三章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控第十二条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控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策划、初步设计、初步设计评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会检、现场服务、设计变更、竣工图设计、图纸日常管理、设计回访等;第十三条应合理控制工程各阶段的设计工期,确保工程设计质量;第十四条设计策划应按照“重点工程单独策划,常规工程整体策划”的原则开展,对主要技术方案、“三通一标”应用、新技术应用,设计优化创新专题等开展策划,梳理需进行沟通汇报的重点技术问题,明确工程创优目标;第十五条初步设计应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遵循“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采用“三通一标”等标准化建设成果,落实“两型三新一化”等相关规定和要求,推广应用成熟适用新技术;设计方案应进行技术方案比选论证,满足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技术标准以及电网反事故措施;第十六条初步设计评审应对工程设计方案全面审核、把关,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落实“三通一标”和新技术成果应用要求,贯彻公司坚强智能电网设计建设要求,确保工程设计评审质量;评审意见应全面、准确反映公司设计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要求;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要求设计单位及时修改完善设计方案;第十七条施工图设计应执行相关规程规范,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全面落实公司基建标准化成果、新技术应用要求以及通用设备标准接口和施工标准工艺要求,满足公司电网标准化、智能化、模块化、机械化建设需要;设计文件应满足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十八条施工图会检应严格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重点对专业之间的协调性、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必要时,应结合工程情况开展重点技术专项审查,确保设计方案安全可行;第十九条工程开工前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按要求进行施工图交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单位应按要求配置工地代表,及时协调解决设计技术问题;第二十条应严格执行输变电工程设计变更相关管理规定、程序,重点工程杜绝重大设计变更,一般工程减少设计变更;第二十一条竣工图设计应符合国家、行业、公司相关竣工图编制规定,内容应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施工验收记录、调试记录等相符合,真实、完整体现工程实际;第二十二条设计单位应严格落实设计回访制度,制定年度回访计划,明确回访形式,确定回访重点,充分听取运行、施工等单位的意见建议,及时总结完善;原则上工程投产一年内完成回访工作;省公司应对重点工程的设计回访进行指导、监督,必要时参与回访工作;第四章设计技术管理第二十三条设计技术管理应遵循“质量第一、坚固耐用、造价合理、标准通用、创新突破”的原则,推行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智能化发展,开展工程设计全过程精益化管理,推广应用成熟适用新技术,为实现电网工程大规模建设优质高效创造条件;第二十四条为全面提高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加强工程建设关键管控,公司建立设计技术问题沟通汇报机制、设计质量问题通报机制;第二十五条公司根据电网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针对输变电工程安全运行、关键性能、设备材料选型、智能化技术、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定期发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控制重点技术清单,对影响设计质量的潜在问题,发布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问题典型案例清册;第二十六条应严格执行设计技术问题沟通汇报机制,在组织设计策划、初设方案编制、开展施工图设计时,梳理设计技术问题,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汇报;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涉及的设计技术问题由公司负责协调,11066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涉及的设计技术问题由省公司负责协调;第二十七条设计评审单位应对照清单核实设计技术问题,督促项目法人单位提前组织专题论证并进行沟通汇报;对于按规定需要沟通汇报的技术问题,应经上级基建管理部门批复后开展相关工作;第二十八条公司定期召开设计质量管理协调会,研究分析工程设计、设计管理以及评审中发现的典型、共性问题,形成设计质量通报;第五章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第二十九条为落实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控要求,对输变电工程开展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第三十条工程设计质量评价范围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服务、设计变更、竣工图设计等五部分;评价结果由初步设计50%、施工图设计30%、现场服务5%、设计变更10%、竣工图设计5%的权重系数加权计算形成;第三十一条设计评审单位在工程初步设计收口阶段完成初步设计质量评价,对于220千伏规模及以上输变电工程,于下个月5日前报送公司核定;对于规模以下输变电工程,于下个月5日前报送省公司核定;第三十二条建设管理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完成施工图设计、现场服务、设计变更、竣工图设计质量评价,并在收到工程竣工图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评价工作,于当月30日前报送省公司建设部审核;第三十三条工程设计合同总价的5%作为设计质保金;设计质保金根据工程设计质量评价结果在工程投运、消除全部设计缺陷并提交竣工图后30个工作日内予以支付;工程设计质量评价95分以上时,全额支付设计质保金;95分及以下时,每降低1分扣设计质保金的10%,扣完为止;省公司梳理、统计所管辖工程设计质保金支付情况,每年年底报送公司备案;第三十四条公司总部、省公司定期开展设计质量“回头看”工作,抽取工程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管理要求、技术标准的落实情况,强化设计质量闭环管控;第三十五条由于设计责任造成的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自公布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参加公司系统相应电压等级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投标工作;一发生由于设计责任造成的一次五级及以上质量事件;二发生由于设计责任造成的两次及以上六级质量事件;第三十六条设计相关质量事件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经认定由于设计责任造成的,设计单位根据损失程度赔偿对委托方造成的损失;第三十七条公司建立设计质量问题通报机制,通报设计责任造成的质量事件;省公司应及时将负责或受委托组织完成的六级及以上质量事件调查报告提交公司基建部;第三十八条工程设计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公司对输变电工程设计承包商进行资信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应用于设计招投标活动;第六章检查考核第三十九条国网基建部对省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同业对标等评价考核体系;第四十条省公司建设部对地市供电企业县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设计质量评价结果纳入同业对标等评价考核体系;第七章附则第四十一条本办法由国网基建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第四十二条本办法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5〕221号之国网基建/3117-2015同时废止;附件:1.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流程2.变电站工程设计质量评价表3.线路工程设计质量评价表4.输变电工程设计新技术应用一览表5.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月度汇总表6.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通报附件1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流程附件22.由于特殊情况如地下变电站、500kV户内变电站或扩建工程暂无相应通用设计时,“设计方案与技术经济水平”代替“通用设计应用率”评分,由初步设计评审单位参照以往同类工程,对各主要专业设计方案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并提出评分构成及主要评价依据;附件3线路工程设计质量评价表2.由于特殊情况如电缆线路等暂无相应通用设计时,“设计方案与技术经济水平”代替“通用设计应用率”评分,由初步设计评审单位参照以往同类工程,对各主要专业设计方案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并提出评分构成及主要评价依据;附件4输变电工程设计新技术应用一览表注:1.新技术名称、编号、应用分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工程设计新技术推广应用实施目录执行;2.单项工程新技术应用得分=∑单项新技术应用得分;3.新技术推广实施目录外的项目及类别为“发布应用类”的目录内新技术成果,使用时需经专项报批流程,无专项汇报批复文件编号的,得0分;附件5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月度汇总表填报时间:年月省公司:附件6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情况通报模板一、技术方案合理性根据国家、行业、公司技术标准和公司标准化成果,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指标先进性,提出设计优化建议;二、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执行情况根据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内容深度规定要求,分析工程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及内容深度情况,提出需补充的设计内容和必要的技术方案比选论证要求;三、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正确性根据公司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和标准化成果适用范围,分析通用设计方案、通用设备种类选用的正确性、合理性,提出修改建议;四、新技术成果应用合理性根据公司新技术“该用则用、用则用好”的应用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和新技术成果适用条件,分析新技术成果应用的合理性、正确性,提出合理化建议;五、技术问题沟通汇报机制执行情况根据公司设计质量控制重点技术清单,梳理、通报工程技术问题沟通汇报执行情况;备注: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通报内容;。
沿海地区户外变电站的接地材料研究

沿海地区户外变电站的接地材料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沿海地区土壤特点对国家电网110kV变电站通用设计A1-1版本接地材料进行了优化,并结合江苏连云港盐西110kV户外变电站进行了几种接地材料的对比分析,包括接地电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热稳定校验,施工难度,一次投入成本,全寿命周期成本等方面,最后确定优化的接地方案。
【关键词】110kV变电站,接地材料,全寿命周期,0 引言变电站接地工程对于保护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保护站内人员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土壤盐分含量较高,土质腐蚀性较强,加上我国部分地区有严重的酸雨现象,未经防腐处理的接地材料其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
在目前的2016版国家电网公司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A1-1方案中,主接地网材料采用镀锌扁钢,垂直接地极采用镀锌角钢。
钢接地费用较省,安装较为方便,但是容易腐蚀,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土壤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可能达不到设计使用周期,需要定期维护。
为此考虑选用镀铜钢或者铜绞线作为沿海地区应用A1-1方案的优化设计是有必要的。
1 扁钢接地的特点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变电站接地网目前主要使用镀锌扁钢作为接地材料,在选择人工接地体规格时,需要考虑接地线腐蚀问题。
对于扁钢来说,埋于地下的部分,如无防腐措施,腐蚀速度如下表所示。
表1 扁钢腐蚀速度表土壤电阻率ρ(Ω·m)扁钢腐蚀速度(mm/年)镀锌扁钢腐蚀速度(mm/年)大于3000.05~0.10.06550~3000.1~0.20.065专门研究解决无数据小于50及重盐碱地区目前国家电网通用设计中,110kV变电站接地主网采用60*8mm规格镀锌扁钢,220kV变电站采用80*8规格扁钢,垂直接地极采用63mm宽,6mm厚镀锌角钢。
根据国标要求,厚度大于等于6mm的镀锌扁钢平均镀层厚度需大于85um。
按85um计算,2~3年后镀层已经开始出现破损的情况,破损后腐蚀速度会大大增加。
国网基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规定

国网基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规定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规章制度编号:国网(基建/3)117-201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加强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提升工程设计质量,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建设管理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的设计质量管理工作,其它工程参照执行。
第三条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主要工作包括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控、设计技术问题协调、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等。
第四条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相应内容纳入设计评审合同、设计合同中。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负责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归口管理,制定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指导和评价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设计质量管理工作;(三)负责220~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问题协调工作;(四)负责核定220~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结果。
第六条国网交流建设部和国网直流建设部负责所辖范围内特高压交流、直流等工程的设计质量管理工作。
第七条省公司建设部管理职责(一)负责贯彻执行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相关制度;(二)负责所管辖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控工作;(三)负责110(66)千伏及以下工程设计技术问题协调工作,向公司沟通汇报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中需协调的设计技术问题。
(四)协助公司开展220千伏规模及以上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负责规模以下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工作。
第八条地市供电企业建设部、县供电企业发展建设部管理职责(一)负责贯彻执行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相关制度;(二)负责所管辖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全过程管控工作;(三)负责组织所管辖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及考核工作。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误差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误差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向展开描述:输变电工程是指将电能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的工程项目,而架空导线及地线作为输变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电能的传输和分配任务。
在输电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架空导线及地线的连接必须采取一定的工艺规程。
本文就是针对输变电工程中的架空导线及地线的液压压接工艺规程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该工艺规程的操作流程、操作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首先,文章会介绍输变电工程中架空导线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液压压接工艺在连接导线时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会详细讲解输变电工程中地线的作用和作用范围,以及其与架空导线的连接方式和要求。
在讲解了架空导线和地线的基本情况之后,文章将详细介绍液压压接工艺规程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这包括对液压压接设备的介绍,对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工艺参数的要求,以及对压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分析。
最后,文章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探讨影响液压压接工艺误差范围的因素。
通过对误差范围的分析,可以为输变电工程中架空导线及地线的液压压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概述架空导线及地线的作用和意义入手,详细介绍输变电工程中液压压接工艺规程的操作要点和要求,并对误差范围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旨在为输变电工程中的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它是文章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基础。
本文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旨在引入话题并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它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子部分。
概述部分介绍了本文要讨论的主题,即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的误差范围。
可以简要介绍输变电工程的重要性以及架空导线和地线在其中的作用。
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16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UDC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50169-2016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groundingconnection 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2016-08-18发布2017-04-01实施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groundingconnection 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GB50169-2016主编部门:中国电⼒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期:2017年4⽉1⽇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北京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26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692016,⾃2017年4⽉1⽇起实施。
其中,第3.0.4、4.1.8、4.2.9条为强制性条⽂,必须严格执⾏。
原国家标准《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同时废⽌。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
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8⽉18⽇前⾔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由中国电⼒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经⼴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变电站工程)0927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建设部建质[2003]84号。
3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审文件。
4设计中标通知书或委托文件。
5城乡规划、建设用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压覆矿产、文物保护、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依据。
5.1.2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建设规模
说明变压器容量、台数(包括本期及远期规模);无功补偿装置台数及容量;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分期建设的情况。
地下水类型、埋深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的评价。
场地土类别和建筑物的场地类型。
2水文气象
气温、降雨量、温度、风速、风向、暴雨强度、雷电日数、积雪(覆冰)厚度、土壤冻结深度和盐雾污染等。
频率为1%的高水位(包括河流冲刷,山洪影响及内涝等水位情况)。
5.3主要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
5.3.1主要技术方案
包括电气主接线、主要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型式、系统保护、调度自动化、通信、控制方式及二次线、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建筑方案等。
38
主变压器消防方式
39
动态投资(万元)
40
静态投资(万元)
41
建筑工程费用(万元)
42
设备购置费用(万元)
43
安装工程费用(万元)
44
其他费用(万元)
45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万元)
5.5初步设计相关文件
5.5.0当取得以下文件时,应作为初步设计附件列入:
110kV变电站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0二、工程概况 0三、作业工期 (1)四、作业前应做的准备 (2)五、作业程序、方法和要求 (2)六、作业过程中见证点(W)和停工待检点(H)的设定 (6)七、作业结果的检查、验收和质量标准 (6)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九、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见下表) (7)十、质量通病预防与强制性条文执行措施 (8)一、编制依据1.XX 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全站防雷接地施工图(南供设计院)。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5.公司三整合体系文件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12〕352号)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手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案》8.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9.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8号)二、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接地装置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如下:以上接地装置用的钢材均要热镀锌处理,地下焊点要涂以KV导电防腐涂料。
本站接地电阻要求值应符合R≤0.5Ω。
由于接触电势大,本工程要按设计要求采取均压措施,如设立帽檐式均压带,在操作区铺设鹅卵石及沥青混合物等。
参加作业的人员组织分项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接地装置施工设负责人1人,电焊工3人,普工6人。
分项负责人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看懂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电焊工应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具有上岗证的人员担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铜元素电极电位为+O.3402 ~ O.522V ,电
位偏正,是比较不活泼金属,耐腐性强,另
表面氧化的铜的 会产生附着力强的氧化物,
流时的土壤腐蚀,又有在电流作用下的电解 腐蚀 。埋 入土壤中的接地网,其表面的不同 部位因接触介质的理化性质不同而形成了
它对内部的铜起到极好的保护作用,阻断并 延缓了进 一步 腐蚀的形成 。 铜只有在酸性土
Fe-Zn 原电池时,辞镀层属于阳极性镀层,
(2)
铜覆钢 的 蚀特性
铜覆钢导电性 和 热稳定性较强,且兼具 铜耐腐蚀和钢 的 高强度的特点,铜覆钢接 地 材料腐蚀性理想状态由其表面覆铜决定 , 腐
蚀与铜相似 。 值得注意的是 , 一 旦铜覆钢发 生镀铜层破坏,作为接地主体的钢成为阳
辞牺牲溶解,保护了钢铁 。 因此钢铁上的镀 辞层不是单纯的机械保护作用,而是通过电 化学作用保护基体免遭腐蚀,即使辞层不完
还很少根据土壤腐蚀环珑的分析结果未决定才是地材料的选择。本文讨论了不同材料在土农中的局 蚀特性和适用条件,对输变工程接地导体材料的选择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 :接地材 料 ;镀作纲接地体;全铜接地体;丰l司在钢接地材料;金属 腐蚀
作者简介 :王晓京 (1957斗,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大型变电站电气设计工作。
中 步IJ 另IH时示 V
4虽
(3)
电化学法通过测 量 埋地金属腐蚀
碱↑t 士壤
< 10 <8 <6
10- 20
8 ~ 15 6~ 1 0
>20 > 15 > 10
电流密度来判定土壤的腐蚀性 。 腐蚀电流密 度与土壤腐蚀性的关系见表 8 。
中↑生士填
酸什卡壤
表 8 了七壤腐蚀性
碳制平均腐蚀注:字,与士壤腐蚀件的关系 中
作组 NG
X iao -j ing , DENG Ming , ZHANG Jing-feng
(E ast China E 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 te ,Shan gh ai 200063 ,C I1in a)
Abstract: Th is art icle discusses di ffe rent groundin g materi a l" s co rrosion characteri sti c und er diffe rent soil s in power tran smi ssion and di stribution proj ec t. The arti cle
华东电力勘察设计技术
- 79-
电网技术
Power Grid Technology
(2)
氧 化还原电位 : 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
表 2
十 填氧化还 l鼠也位与才-:t实腐蚀竹 1~1
是一 个 综 合反映 士填介 质 氧 化 还原 强 弱 的
指标。 I~ 壤 的 氧化~、原 l包作 越 I~言,才培对余
电网技术
Power Grid Tcchnology
输变电工程接地材料 的 选择
王晓京,邓日月,张景锋
(华字也 }J ì 量 ì-I I~,[,
I
il才
20()()6 :1 j
摘
要 z 我国交流输变电工程主妥采用级作 J向钢作为接地材料, 随着国民经,开实力的增强,钢材
和作为替代品的铜 j'fi.钢也已日益增多地出现在国内工程应用中。目前实际工程对接地材料的选择
Ill at巳rial ; co pp巳r- c l a d Ill a teri a l 、 a ll- copp er
steel groundin g material
l
概述
我国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庞大,每年需
壤腐蚀环境的分析结果来选择接地材料。 国内外针对不同土壤环境对金属腐蚀 均有长期、大量的研究,由于金属材料腐蚀
同电位及电位 差 异是引起接地网土壤腐蚀 的根本原因,其腐蚀机理在本质上是电化 学 腐蚀 。接 地网的电化学腐蚀形式包括点腐
蚀、局部腐蚀、宏观腐蚀、电解腐蚀及微弱 的交流腐蚀 。
选材 。
3
不同接地金属材料在土壤中 的腐蚀特性
不同金属材料在土壤中的腐蚀机理
埋入地中的接地材料,既存在无外加电
(1)
铜腐的蚀特性
值 。 当土壤干、湿交替变化时 , 土壤腐蚀性
最强 。
极和电网不平衡电流的 1世流作用 , 接地网就
不仅要受到土壤 的 自然腐蚀,还要受到上述
(7)
温度 : 土壤温度越高 , 阴极的扩散
杂散电流的电解腐蚀 。
直流干扰程度判定采用地电位正向偏
过程 和 离子化过程越强,从而加速土填腐蚀 的电 化 学反应 。 土壤温度对土壤的电阻率 、
邓 明( 1973 斗,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大型交电站电气设计工作 。 ?长景锋 ( 1 976-)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大型变电站电气设计工作。
The Selection of Grounding Material i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 r oj e ct
m V1m
作的方法 。
交流电对埋地钢材的腐蚀程度,可采用
(2)
埋片失重法是经典方法,需要对埋
表 7 所列的指标进行判定。
地材料腐蚀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当有相 当
表 7 交流电别埋地制材的腐蚀程度判定指标[3]
严重程度 (级别)
十二壤类 别
弱
实验样本数据积累,并结合对比土壤实测的
一些理化指标,给出工程类比标准,是 一种 简便可信的判别方法 。
士壤腐蚀性
最大 才二 填含水量%
O
士壤不 含 水
10 ~ 12
12 ~ 2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
-七 壤 有连 续
十壤含水 量 接近 士壤含水特征
|陷界倩
十填含水量
十i装 有不连 续
保持临界值
水层
水层
(4)
含盐量 : 含盐量越大,土壤的电导
氧气含 量 、水含量 和 微生物活动均能产生影 响 。 土 壤 温度虽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影
土壤对金属材料腐蚀的测量方法有理
的地电位梯度大于 O.5 mV/m 时,可确认受 到直流干扰 。一 般采用土壤表面电位梯度
来评价干扰程度,具体指标且表 6 。
表 6 杂散电流 干 扰程度
-卡 壤表 白l
化参数测评法、埋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法 。
(1)
理化参数测评法根据土壤实测的
商:流干扰程度判定指标 [3]
率越大,其腐蚀性也越强,其中, C l\
S042.
的影响特别大,含盐 量 还影响土壤中金属的
电极电位 。
响土壤腐蚀性,但土壤温度不作为 一 个 评 价 土 壤腐蚀性的独立指标 。
(5)
位。
酸碱度 : 有机酸和1 无机酸直接 参与
(8)
微生物 : 在 缺氧、潮湿环 境 下,硫
电化学过程,井影响 土 壤中金属的电极电
表 5 十,填细商腐蚀评价 指 标 l 飞]
(6)
含氧量 : 上壤含氧量影 响 上壤中钢
的电极电位,并改变电化 学 阳极反应速度, 直接影响土壤腐蚀过程 。 土壤中的含水 量 增 加,则含氧 量 减少,反之亦然 。当 两者达到 某 一 合适的 比例时 ,土壤腐蚀性达到最大
。)
杂散电流 : 当 接地网承受直流接地
华东电力勘察设计技术
- 81 -
电网技术
Power Grid Technology
壤或硫化物含量较高的土壤才会产生点蚀,
辞易榕于酸,也能溶于碱,故称它为两 性金属 。 铸的标准电极电位为 -0.7628 比钢铁
在 一 般的中性或碱性土壤中,铜的使用寿命
可以相当长 。
负 。 若基体是钢铁,镀层破损或遭腐蚀生成
表 l 十壤电阳系与士壤腐蚀性 [3)
悴扁钢作为接地材料,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铜材作为接地材料己出 现在工程应用中,由于铜材价格昂贵,作为
替代品 的 铜覆钢也己日益多 地出 现在国 内 工程应用中。目前输变电工程忽视对 的 土壤 腐蚀环境判别要求,实际工程还很少依据土
土壤腐蚀性
土壤电 I归来 n .m
极弱
弱
3~6 3~5
腐蚀电流密度 IlA/cm2
平均腐蚀速率 g/( dm 2 • a)
<0.1 <1
6~9
5~7
用测 量 腐蚀电流密度来评价土壤腐蚀
不同的电极电位 。 这种接地网 金属 构件的不
性的方法快速、实用,对土壤腐蚀测 量 可以
做到基本无开挖,但此法只能对己有接地网 的腐蚀性进行测 量 ,不适用新建工程的设计
算腐 蚀速度 : 在的酸性 (pH 值 4 .8 1 )土壤中,
纯铜腐蚀速度约为 0 .022~ 0 . 023 mm/a ,以腐
蚀 1mm 厚度计算,约可使用 43 年 ,如 镀铜
图 l 制覆你j 表层损坏后的电化学腐蚀示意图
厚度 0 . 25mm[4 1 ,使用寿命仅约 11 年 。 热镀
悴钢在酸性土壤中腐蚀速度约为
酸盐还原菌的活动可促进腐蚀的阴极去极 化,并 产 生硫酸、有机酸和 F eS( 黑色非磁性,
表4
个模腐蚀柏:
才- 壤 pH 1在
十. 填 pH 值 与 土壤 腐 蚀 1"t l 3 1
酸 化时 发出硫 化 氢昧) ; 在 富 氧条件下还会 产
生硫细菌、铁细菌 等。 微生物腐蚀也反映 在
氧 化 还原电位上 。
(3)
镀辞型钢 的 蚀特性
0.0791llinla ,以镀辞层厚 0.07mm 算,使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