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库大坝施工中的应用 陈晓东

合集下载

堆石混凝土助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论文

堆石混凝土助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论文

堆石混凝土助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论文首先,堆石混凝土可以定义为将不同规格的石块按照一定的方式和形状堆积在一起,并通过水泥等黏结材料进行固定的一种建筑材料。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性强:堆石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水压强度和抗震性能,能够有效地承受外部压力和荷载。

2.透水性好:由于堆石混凝土中的石块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所以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够实现水与土的交换和流动。

3.施工便利:堆石混凝土的施工相对简单,只需要将石块按照一定的规则堆积在一起,并通过黏结材料粘合,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模板制作,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

1.堆石坝:堆石混凝土作为一种可靠的坝体结构材料,广泛用于大型水电站、水库和防洪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工程效果和经济效益。

2.堆石溢流堰:堆石混凝土可以被用于构建溢流堰,用于控制河道的水位和水流速度,能够有效地防止洪水发生和发展。

3.堆石护岸:对于河道或者海岸线等边坡较为陡峭的地方,可以采用堆石混凝土进行护岸修复或者加固,以保证岸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堆石填海工程:堆石混凝土可以被用于填海工程,用于修建人工岛屿或者人工港口等,能够有效地利用沿海地区的空间资源。

在堆石混凝土助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的技术研究也比较丰富1.堆石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研究堆石混凝土的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以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堆石混凝土的强度与稳定性研究:通过实验和仿真等方法,研究堆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为堆石混凝土使用于水电工程中提供科学依据。

3.堆石混凝土的渗透性与透水性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分析,研究堆石混凝土中的石块之间的渗透性和透水性特点,为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4.堆石混凝土的环境适应性研究:研究堆石混凝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和适应性,包括温度、湿度、盐碱等因素对其影响。

综上所述,堆石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利水电工程材料,具有多种应用领域和广阔的研究前景。

堆石混凝土新技术在洒谷水库大坝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堆石混凝土新技术在洒谷水库大坝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堆石混凝土新技术在洒谷水库大坝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摘要】介绍了堆石混凝土的概念及优势,依托洒谷水库大坝工程设计与施工,对该新型混凝土的施工工法、性能及综合效益评估等进行探讨总结,指出堆石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节约投资、环保节能的施工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堆石混凝土施工工法;效益评估;发展趋势2012年由我省水利厅主办的全省堆石混凝土技术导则培训班为堆石混凝土技术在云南省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在建设的列入了云南省“十一五” 规划重点建设小(一)型水利工程项目洒谷水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本着“引进科技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推广应用”的原则,经提议:大坝设计由原C15细石混凝土砌石重力坝优化后选用了堆石混凝土重力坝,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新技术施工。

1.工程概况洒谷水库位于罗平县城西北部阿岗镇的洒谷小河,水库所在流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

水库为新建小(一)型,兴利库容282.3万m3,总库容383.8万m3。

大坝设计为C15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顶111.0m,最大坝高44.8m,最大挖深7.1m。

坝顶高程2099.80m,顶宽5m,上游坝坡1:0,下游坝坡1:0.75。

水库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9.55km2,水库坝址河底高程2062m。

主河道长3.11km,河道平均坡降15.6‰,多年平均径流584.9万m3,P=75%年径流458.6万m3。

水库建成后解决阿岗镇的法郎、阿岗、高桥等村委会1.05万亩耕地农业灌溉缺水问题。

2.堆石混凝土的概念及优势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Concrete,简称RFC)施工技术是在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Concrete,简称SCC)技术上发展出的一种新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式,并且已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广泛使用。

堆石混凝土是一类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方法,该技术由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发明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堆石混凝土技术(简称RFC)是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上发展出的一种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现已经开始应用于水利工程。

文中简述了堆石混凝土的发展概况、原理,通过堆石混凝土试验证明自密实碓石混凝土较其他混凝土有良好的优越性,并举例说明了碓石混凝土在水利大坝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堆石混凝土;技术原理;水利工程应用;实用优势1.背景水利工程混凝土由于其大体积的特点,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成本,也就是应该尽量降低水泥用量。

一般而言,采用大粒径骨料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但是在常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拌和能力、振捣能力和骨料分离的限制,最大粒径一般均小于150mm。

毛石混凝土和浆砌石可以减少水泥用量,但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高,混凝土强度较低,施工质量不易保证,施工速度较慢。

2.碓石混凝土的原理自密实混凝土(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堆石混凝土是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高流动、抗分离性能好以及自流动的特点,在粒径较大的块石内随机充填自密实混凝土而形成的混凝土堆石体。

该技术利用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大粒径堆石的空隙形成大体积混凝土。

利用自密实混凝土和预填堆石相结合,实现一种新的大坝混凝土施工方式,将混凝土的粗骨料直接采用初步筛分的堆石,直接入仓,必要时还可以考虑采用振动碾将其适当碾压密实,然后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高流动性能,使得自密实混凝土自流,填充到堆石的空隙中,形成完整的,高强度的混凝土。

3.碓石混凝土技术研究现状3.1堆石混凝土填充性能试验由于堆石混凝土的核心在于自密实混凝土在堆石空隙中的流动性能,堆石空隙越小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越高。

因此,在有机玻璃模具中进行堆石混凝土填充试验。

试验中发现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很好地填充堆石体的孔隙,试验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孔隙,断面平整,有个别大骨料断裂,说明自密实混凝土与堆石骨料的粘结良好。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库大坝施工中的应用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库大坝施工中的应用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库大坝施工中的应用前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因此水利工程的数量也非常巨大,做好水利工程大坝的设计施工,是保证其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

堆石混凝土的出现,为坝体的设计和施工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充分重视。

一.堆石混凝土概述堆石混凝土简称RFC,是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式,是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高流动性、良好的抗分离性能以及自流动的特点,在粒径较大的块石内随机充填自密实混凝土,从而形成的混凝土堆石体。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应用堆石混凝土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施工速度快:堆石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简单,而且省略了振捣工序,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速度。

(2)强度高,耐久性好:自密实混凝土属于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通常在0.3左右,在实际应用中,其高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已经被广泛证实。

而堆石混凝土实际上就是在自密实混凝土中加入了超大骨料,因此也继承了自密实混凝土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

(3)成本低廉:堆石混凝土由于掺入了超大骨料,因此单位体积中自密实混凝土的用量仅为普通混凝土的40%左右,可以极大地节约工程成本造价。

(4)水化温升小:堆石混凝土的粗骨料采用的是粒径较大的堆石,单位体积自密实混凝土用量少,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温度控制相对简单。

二.堆石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以某水库建设为例,对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进行简单分析。

1.工程概况该水库位于河流中游位置,其功能主要是为周边多个村镇提供生活、工业和农业灌溉用水,水库总库容188.4万立方米,死库容13.55万立方米。

在设计中,拦河坝采用了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高度36.5m,坝轴线长110m。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摘要:最近几年以来,我国新型了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施工手段,那就是堆石混凝土技术。

它具有生态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优势,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相符。

本文笔者将针对该项技术所形成的效益展开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施工工艺;堆石混凝土;效益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混凝土慢慢老化,裂缝随之增多,混凝土抗疲劳能力与安全性能减弱、表层侵蚀厉害。

因此,对于当前及未来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言,其必须处理好怎样优质、高效、迅速修复上述水利工程是至关重要的。

唯有处理好上述问题才能确保当前工程的完好率。

1 堆石混凝土施工程序与技术要求1.1 施工程序堆石混凝土技术的施工程序:首先要对仓面进行处理,然后稳固支立模板,以不跑模为准绳;紧接着择出粒径在30cm至1m之间的石块入仓,一旦仓面达到15cm至2m的时候,着手对专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知道浇筑仓面不流动为止。

1.2关键技术施工要求(1)入仓堆石要求。

①依据饱和抗压强度将堆石材料分成六级,也就是不超过70MPa、50MPa 、80MPa、60MPa、和40MPa。

②堆石混凝土使用的堆石材料需为完整、新鲜、没有裂纹与剥落层、质地坚硬的堆石材料。

一般而言,堆石材料的粒径不应超过30cm,一旦选用粒径在15cm至30cm间的堆石材料,应对其加以论证;堆石料的粒径最大不得大于结构断面的厚度的一半、最小边长的四分之一。

(2)堆石混凝土仓面浇筑要求。

①对于无防渗部位,应进行简单拉毛处理,清洗干净确保其没有杂物存在;对于普通层面,应用许多块石对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直至其比浇筑面高出5cm到15cm为止,加大层面结合力度;对于有防渗部位,为防止其出现乳皮成毛线与杂物,应进行凿毛处理,并将表面清洗干净使其无积水存在。

②基岩面要求将杂物、松动的块石、泥土等清除干净,并确保没有积水存在。

③封顶要求以高压水枪冲毛、以风砂枪或风镐草帽、以钢钉耙拉毛或以钢钎凿毛等等。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7-07T16:21:23.213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作者:郭演钊[导读] 基于高速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行业,混凝土技术直接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郭演钊桂林利源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林市 541001摘要:基于高速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行业,混凝土技术直接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合理运用混凝土技术十分必要。

基于此,本文立足,分析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施工;应用分析引言:混凝土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

为确保工程项目与相关质量规范相符,便需要积极探索混凝土技术的运用方式,以此为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性提供保障。

一、简析堆石混凝土突出优势作为当前施工技术代表的堆石混凝土技术,主要运用量较大的堆石,其体积在混凝土当中的占比通常为55%至60%左右,可以充分运用开挖料当中体积较大的块石、初级开采石料,这样能有效减少胶凝材料的使用[1]。

与此同时,这一混凝土于浇筑混凝土、骨料破碎等相关施工环节,能在保证能源节约的基础上将排放二氧化碳的量降低。

可以说,堆石混凝土技术十分的低碳环保,其具体优势体现如下:第一,工艺简便。

关于施工工序如下:堆石入仓以专用。

借助科学设计相关的施工组织,这些工序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助规机械施工得以实现,在降低工人因素参与的同事防止人为带来的干扰。

仓面完成之后,便可以平行进行堆石入仓,施工工序之间的干扰相对较小,在成倍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弱化对于设备生产强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在缩短施工工期上提供保障。

第二,水泥量以及水化热较低。

通过充分运用于石粉、粉煤灰等掺和料的堆石混凝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低水泥需求使用量,C20级别的,通常水泥含量低于80kg/m3,而且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低于15℃。

第三,施工成本投入会被降低。

在所涉及综合成本一样的条件下,通过和常态混凝土进行对比,可以降低程度达到20%,具体通过以下几方面达到:专用用量低于45%,因此会降低在生产、输送等有关施工工序消耗的成本[2];借助堆石的充分使用能切实降低胶凝材料的使用量,这样一来投入会更低;在实际开展施工时,会体现出更高的机械化水平,可以避免涉及振捣工序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

水库工程项目中堆石混凝土技术的具体应用

水库工程项目中堆石混凝土技术的具体应用

水库工程项目中堆石混凝土技术的具体应用发布时间:2023-03-28T06:54:31.553Z 来源:《城镇建设》2023年第6卷第1期作者:孟天宝[导读] 堆石混凝土技术具有着低水泥用量与低水化热、工艺简便、施工快捷、成本相对较低、综合性能稳定等相应的优势孟天宝云南建投第一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7摘要:堆石混凝土技术具有着低水泥用量与低水化热、工艺简便、施工快捷、成本相对较低、综合性能稳定等相应的优势,在水库工程项目中有效引入十分必要,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此,讨论了堆石混凝土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在水库工程项目中堆石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流程,并阐述了堆石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要点。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有效的利用堆石混凝土技术。

关键词:水库工程项目;堆石混凝土技术;技术要点水库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好的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严重短缺等相应的问题,而堆石混凝土基础在水库工程项目中有效引入是十分必要的,想要更好的明确在水库工程项目中如何有效应用堆石混凝土技术,首先则需要明确堆石混凝土技术的技术特点。

一、堆石混凝土技术的技术特点分析1、低水泥用量和低水化热堆石混凝土技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对掺合料做出了相应的优化和调整,引入了粉煤灰、石灰等相应的掺合料,因此对于水泥的需求量相对较低。

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施工,堆石混凝土技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较好的减少因为温控问题导致混凝土裂缝的情况。

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堆石混凝土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虽然体积相对较大,但是内外温差相对较小,在温控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2、工艺简便,施工快捷堆石混凝土技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施工效率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一般情况下,堆石混凝土工序只有两道。

首先,需要将堆石入仓。

其次,需要完成专用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浇筑,堆石混凝土技术不仅工序相对较少,同时对于人力的依赖性也是相对较低的,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完成施工,这可以较好的保证施工的精准型、科学性,有效避免因为工作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方法选择不当影响施工质量的情况。

那棱格勒河三级水电站堆石混凝土坝施工

那棱格勒河三级水电站堆石混凝土坝施工

那棱格勒河三级水电站堆石混凝土坝施工
汪屾;陈晓东
【期刊名称】《青海水力发电》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那棱格勒河三级水电站溢流坝坝体采用堆石混凝土,文章通过对堆石混凝土特点、工艺流程、原材料、拌合及浇筑、养护过程的介绍,总结了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汪屾;陈晓东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七分局四川成都 610091;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七分局四川成都 61009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芭蕉河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坝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J], 崔雷
2.浅谈汝阳县北汝河第三级水面(橡胶坝)工程坝基防渗处理设计及施工 [J], 李宏亮
3.浅谈托托河三级水电站设计与施工 [J], 范建军;戴荣富
4.杨溪水三级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与施工 [J], 彭影
5.论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堆石混凝土的施工应用 [J], 熊丰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库大坝施工中的应用陈晓东
摘要:近年来,水库大坝施工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堆石混凝
土施工技术是水库大坝施工中的难点。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堆石
混凝土技术在水库大坝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堆石;混凝土;水库大坝;施工
1引言
堆石混凝土土方施工期限较长,且实际工程量也相对较大,所以通常是水库大坝施工中
的难点部分,一旦工程质量不达标,则必然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影响。

在此情况下,必须加
强对堆石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分析。

2工程概况
某水库为新建小一型,兴利库容282.3万m3,总库容383.8万m3。

水库大坝设计为C15
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111m,最高坝高程44.8m,最大挖深达到7.1m。

同时,该水库
坝顶高程2099.80m,坝顶宽5m,上游坝坡与下游坝坡分别为1:0、1:0.75。

此外,水库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达9.55km2,水库坝址河底高程2062m。

主河道长3.11km,河道平均坡
降15.6‰,多年平均径流584.9万m3,P=75%年径流458.6万m3。

此水库建成之后,能够
使得周边1.05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缺水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3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1堆石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要点
该水库总库容达383.8万m3,属于小一型建设项目,工程等级为Ⅳ等。

拦河大坝与输水
隧洞4级是枢纽工程的主要建筑物,次要的建筑物包括挡土墙、排水沟与临时的建筑物等。

该水库工程区域内基岩呈现裸露的情况,石料较为丰富,开采条件相对良好,运输距离较短,周围的土料较少。

通过有关计算可知,该水库重力坝与土石坝均符合坝体建设的要求。

通过
各方面的对比发现,两种坝型中,建设重力坝是较为经济的。

堆石混凝重力坝设计的洪水标
准为30年一遇,也就是P=3.33%,校核的标准则为200年一遇,也就是P=0.5%。

坝体施工
期间的临时度汛洪水标准为全年10年一遇,也就是P=10%,坝体施工导流洪水标准为枯季5
年一遇,即为P=20%。

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即为P=5%。

该水库堆石
混凝土重力坝主要由4个坝顶构成,其中,坝0+64.0~0+71.0m属于溢流坝段,其他的均属
于非溢流坝段,并且在溢流坝顶位置处,结合水库两岸交通方面的要求,设置了坝顶交通桥,以此来为水库两岸的交通与沟通提供途径。

此外,该水库坝基采用了帷幕灌浆进行防渗处理,帷幕灌浆设计为孔距2m的单排孔布置,帷幕线全长398.7m。

在进行坝段帷幕施工时,应当
深入弱透水层(q<5Lu)内5m,并且还要适当的增加岩溶位置处的钻孔,或者是在此处设
置双排。

3.2堆石自密实混凝土坝施工工艺
3.2.1材料
(1)堆石料
对于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用到的堆石料,应当尽可能的选择并采用新鲜的、完整的、质地
坚硬的毛石与快石料,并且还要保证块石的粒径不小于30cm,如果粒径小于30cm,则需要
确保块石的总量要小于堆石料总重量的10%,但最大粒径必须要在1m以内。

对于水库施工
中采用的堆石料,则主要由坝体周围山体的开采获得。

(2)水泥
此水库大坝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水泥,均采用由某固定水泥生产厂制造的32.5普通
硅酸盐水泥,此种类型的水泥质量能够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3)粉煤灰
选用的粉煤灰需要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的有关规定。

(4)细骨料
该水库坝体工程施工中要用到的细骨料主要选用工地现场生产的人工砂,其性能指标能
够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有关规定。

(5)粗骨料
粗骨料则采用工程场地现场生产的碎石,粒径处于5~20cm范围内,且其针片状颗粒含
量低于8%,其他的性能指标也能够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6)外加剂
此水库坝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外加剂则采用由某公司提供的堆石混凝土专用外加剂(聚羧乙酸),此种外加剂的性能指标能够满足《混凝土外加剂》和《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
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3.2.2施工工艺
(1)基础仓面的处理
在将堆石放入仓库之前,需要对基础仓面进行一定的处理,并且还要依据常规性混凝土
处理方式进行。

(2)堆石入仓
①本工程堆石料入仓主要由塔吊机、挖掘机、吊篮方式进行,对于自密实混凝土入仓,
则采用输送泵方式进行。

②当基础仓混凝土强度超过 2.5MPa时,就可以进行堆石入仓作业,但需确保每一层堆石的厚度为1.2~1.5m。

③对于要入仓的毛、块石料,均需要满足石料的
有关要求。

同时,在进行堆石操作时,还需要确保堆石体外露面所包括的粒径不超过200mm 的石块量小于10块/m2。

④当建基面进行堆石入仓作业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一层厚度为
30~50cm的抗离析型专用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并且还要在混凝土出现初凝现象之前,就将堆石全部埋入混凝土中,以保证堆石混凝土与基础的良好结合。

⑤在堆石入仓过程中,
严禁将泥土带入堆石仓面,进而使得基础仓面混凝土施工不会受到较大的冲击的影响。

⑥对
于粒径较大的堆石,则应当将其放置在仓面的中下部位置处。

⑦在完成了堆石的入仓作业之后,还要做好防雨水措施,并且在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之间,还需要避免雨水冲刷堆石,
以此来有效防止泥浆堆积在接触面上。

(3)模板
①堆石混凝土模板可采用木模或是钢模等,同时还能采用砂浆标号超过M10的浆砌石
墙来代替。

②堆石混凝土模板需具有不大于2mm的缝隙的密闭性,以避免漏浆问题的出现,并且其刚度与强度也要能够抵抗由混凝土产生的测量压力。

③堆石体不应接触有外观要求的
模板,并且还要留置不小于3cm的空隙,以此作为保护层,堆石体与模板之间的预留空隙要
小于10cm。

④当混凝土强度超过2.5MPa之后,就可拆除模板。

(4)泵送自密实混凝土
在泵送自密实混凝土之前,需要详细的检查泵管、接头的连接的完好性,并且还要依据
以下顺序进行有关作业:①将0.5~0.8m3的清水加入泵车的料斗中,然后使其从管道泵出。

②采用相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来润泵。

③泵送自密实混凝土。

(5)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
①自密实混凝土的入仓可通过泵送、溜槽等方式实现。

②在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不得向仓内加水。

③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在整个仓面上均匀的布置浇筑点,并且还要确保浇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3m。

当填满了一个浇筑点之后才可进行下一个浇筑点
的填筑,严禁在仓面上循环浇筑。

④需要确保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独立的仓面还应
当连续浇筑完成。

⑤除了表层的密室混凝土之外,每一仓的浇筑顶面需要留置块石棱角,此
块石棱角的高度要超过自密实混凝土顶面的5~20cm,以此来为下一仓的粘结提供便利。

(6)堆石入仓的间隔时间
①当气温不低于15℃时,并且在完成了自密实混凝土浇筑24h之后,也就是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就可以进行堆石入仓作业。

②当气温处于5~15℃时,并且在完成了自密
实混凝土浇筑36h之后,也就是混凝土强度为2.5MPa时,就可以堆石入仓。

③当气温处于0~5℃时,并且在结束了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作业48h之后,具体来说就是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之后,就可以开始堆石入仓作业。

(7)堆石混凝土的温控与养护
一般情况下,堆石混凝土不需要考虑温控,入仓温度需低于28℃。

但需确保每100m2仓面,最少要有1个温控测量点,并且还要保证每一层堆石混凝土温控测量点多于3个,并且
还要将其均匀的布置在仓面上。

此外,完成了堆石浇筑作业之后,应避免太阳暴晒,并在堆
石浇筑结束之后的6~8h内开始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例分析发现,其有利于提高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中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我国水库大坝投入使用之后的正常运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选明.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洒谷水库施工中的应用.水利水电技术,2014,45(08):83~85.
[2]李记连.堆石混凝土技术在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河北水利,2012(12):33.
[3]陈景富,王永海.堆石混凝土在安徽大龙潭大坝加固中的应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1):57~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