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地基处理设计说明CFG桩(总结

合集下载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中CFG桩的运用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中CFG桩的运用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中CFG桩的运用CFG桩的优势1.高承载力:CFG桩采用现场搅拌灌注成型的形式,混凝土的密实度较高,因此其承载力相对于传统的预制桩更高,可以满足高层建筑和特殊工程的地基承载需求。

2.抗侧力能力强:CFG桩在灌注成型的过程中形成了密实的土体,能有效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同时能够承受较大的侧向荷载,对于软土地基和地震区的工程地基处理尤为适用。

3.成本低:CFG桩的施工过程简单,无需大型的设备和昂贵的模具,而且由于其采用现场搅拌成型,因此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现场施工周期,降低了工程成本。

4.环保:CFG桩的施工过程无需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同时由于其成型材料选用了水泥、飞灰等环保材料,因此对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CFG桩的运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其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CFG桩的设计和施工CFG桩的设计和施工是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其后期的使用效果和工程质量。

在CFG 桩的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地基承载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桩径、桩长、桩数等参数,并进行相关的承载力计算和侧向稳定性分析,以确保CFG桩的使用效果符合工程要求。

在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选择合适的现场搅拌灌注设备和材料,并根据孔洞的深度和直径进行现场搅拌成型,并进行灌注。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CFG桩的密实度、强度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和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CFG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在高层建筑方面,由于其高承载力和抗侧力能力强的特点,CFG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地基处理中,CFG桩可以起到承托和加固地基的作用,有效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特别在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往往受到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的限制,此时CFG桩的运用尤为合适。

在大型工矿厂房、桥梁、码头、隧道等工程方面,CFG桩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保障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设计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设计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设计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越来越紧缺,可用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少。

因此,建筑工程设计中逐渐流行起了占用场地小、抗震性能好的混合地基工艺,它可以在提高设施安全性的同时,减少施工造成的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一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增加地基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本文就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进行阐述,包括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内容。

一、设计要求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是在原有地基基础上加固,为了保证效果,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要求:1. 首先,要有准确的地质勘探数据,这样才能在地基处理这一阶段准确的评估施工情况和加固效果。

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施工方案,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

2. 其次,要合理选择和配置材料,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考虑材料的品质和海拔高度,因为每个材料都有不同的重量和强度,必须在符合加固要求的前提下使用。

3. 最后,加固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第一,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仔细的测试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安全生产。

二、材料选择1. 桩材料CFG桩作为一种具有很好抗震性能的地基材料,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胶结土夹杂的水泥渣浆组成。

这种材料比传统的混凝土材料有更好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2. 桩帽材料桩帽是为了满足楼房建筑需要承载位移而设计的,与桩体是不同的材料,桩帽材料选择考虑施工、效果等因素而定。

3. 基础材料CFG桩复合地基处理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施工,因此原有基础的材料也需要进行对应的选择和配置。

一些主要的基础材料包括:清理好的砖石、钢结构等。

同时,水泥、砂子等也需要用来固化桩帽。

4. 辅助材料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过程中,辅助材料也非常重要。

建筑胶合剂、聚丙烯纤维、增塑剂等都是常见的辅助材料之一,它们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增加施工力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地基处理方法CFG桩法

地基处理方法CFG桩法
2.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胆管内有结石。
3.X线检查:口服胆道造影,静脉胆道造影、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术)、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4.磁共振,CT检查。
5.核素显示:适用于黄疸病人。
治疗原则:
1.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可见切开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 或经胆道镜取石。
3.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法)
3.7.4 CFG桩法的质量检验
(1)施工质量检验主要应检查施工记录、混合料坍落 度、桩数、桩位偏差、褥垫层厚度、夯填度和桩体试块 抗压强度等。 (2)CFG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 基载荷试验。 (3)CFG桩地基检验应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 并宜在施工结束28d后进行。试验数量宜为总桩数的 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 (4)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 验,检测桩身完整性。
3.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法)
3.7.2 CFG桩法的设计
4.褥垫层材料 褥垫层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或碎石等, 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
3.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法)
3.7.2 CFG桩法的设计
5.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 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式估算
3.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法)
3.7.2 CFG桩法的设计
2.桩直径 CFG桩直径宜取350~600mm。桩径过小,施工质 量不容易控制;桩径过大,需加大褥垫层厚度才 能保证桩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3.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法)
3.7.2 CFG桩法的设计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路基地基处理CFG桩试桩总结⼀、⼯程概况本⼯点属于新建铁路上海⾄南京城际轨道交通站前⼯程HNCJZQ1标段⼀队,主要⼯程项⽬包括路基、桥涵、站场等,为⼀⼤型综合铁路建设项⽬。

⾥程桩号分别为DK0+000~DK6+595.685,⼯点范围内路基⼯程以填⽅形式为主,其中部分段落需对地基采⽤CFG桩进⾏处理。

本次试桩位置选定在⾥程桩号DK4+603.675~DK4+927.92段的DK04+847.21处。

试桩3根,编号分别为120-1、120-2、120-3,试桩桩径为φ0.5m,桩间距为1.6m,桩长为9.0m,采⽤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法。

桩体原材料采⽤碎⽯、⽯屑、粉煤灰、⽔泥混合⽽成,按C15混凝⼟配⽐设计。

试桩适⽤范围⾥程为DK0+000~DK6+595.685。

⼆、试验⽬的施⼯前进⾏成桩⼯艺性试验,确定相应的参数:1、通过CFG桩试桩复核地质情况,验证施⼯⼯艺、施打顺序、拔管速度、确定混合料配合⽐、坍落度、搅拌时间。

2、确定CFG桩施⼯时的⼈员配置及作业组织,保证施⼯质量的控制措施。

三、地形、地貌、地质情况1、概述(1)⾥程范围:⼯点⾥程DK4+603.675~DK4+927.92。

长度324.245⽶。

(2)路基形式:⼯点范围内路基以填⽅形式通过。

2、天然地基的岩⼟⼯程特性⼯程涉及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及砂类⼟,厚度不均。

岩性特征详述如下:(1):⼈⼯填⼟(Q4a11):褐黄⾊、松散。

(2)1:粉质黏⼟(Q4al+pl):主要分布于地表,褐黄⾊、软塑,Ⅱ级。

(2)2:淤泥质粉质黏⼟(Q4al+pl):褐黄⾊、软塑,Ⅱ级。

(3):粉质黏⼟(Q3al):褐黄⾊、硬塑,Ⅲ级。

(4)1:砂岩(J1-2),褐黄⾊,全风化,Ⅲ级。

(4)2:砂岩(J1-2),灰褐⾊,强风化,Ⅳ级。

(4)3:砂岩(J1-2),灰黄⾊,褐黄⾊,弱风化,Ⅴ级。

3、场地地震效应(1)场地类别根据《铁路⼯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CFG桩地基处理详解

CFG桩地基处理详解

1 工程概况长威制药工程由成都蓉药集团四川长威制药投资新建,场地位于乐山市乐高大道西北侧,茶山路南侧,紧邻乐山市瑞鸽皮革工业。

拟建工程分为一、二期,主要由办公质检楼、食堂活动室、制剂车间、综合制剂车间、仓库、危险品库、动力车间、前处理提取车间、消防水池及污水处理池等组成。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消防水池、仓库、危险品库、仓库二期拟采用CFG桩进展复合地基处理。

因本工程详细地勘资料及构造施工图未正式出图,故仅能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在乐山地区多个工程工程长期积累的工程经历进展复合地基处理设计。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局部图纸,我院拟根据常规厂房设计要求,对复合地基采取的处理方式、地基处理的布桩方式、该布桩方式所能到达的承载力进展初步设计,以便给业主后期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2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 区域地质地貌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构造属扬子准地台〔Ⅰ级〕四川台坳〔Ⅱ级〕,跨川中台拱〔Ⅲ级〕与川西台陷〔Ⅲ级〕两处Ⅲ级大地构造单元,通过区内的新桥断层是该Ⅲ级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限,也是威远~龙女寺台穹〔Ⅳ级〕与龙泉山穹褶束〔Ⅳ级〕的分界限。

构造线展布呈北东向,表现为平缓的单斜构造,岩层倾向北西,倾角平缓。

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灌口组粉砂质泥岩〔K1g〕夹泥质粉砂岩和夹关组块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K1J〕;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残积土、冲积土,厚度最大5.20米,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

场区为一单斜构造,岩层倾向北西,倾角小于10度,但断层附近岩层倾角普遍变陡,新桥断层为区域性主断层,其长度大于100公里,自东北向西南延申横穿场地,该断层为川西台陷和川中台拱的分区断层,断层走向北东45°左右,断面北西倾,倾角35°~60°,北西盘上白垩统夹关组往南东逆冲于南东盘灌口组之上,垂直断距约200m,西盘地层均发育牵引褶曲,破碎带数米至数十米。

该断层南西段地貌特征明显,西北盘往往形成山脊和陡崖,南东盘那么多为低缓的平坝。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路基地基处理CFG桩试桩总结一、工程概况本工点属于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站前工程HNCJZQ1标段一队,主要工程项目包括路基、桥涵、站场等,为一大型综合铁路建设项目。

里程桩号分别为DK0+000~DK6+595.685,工点范围内路基工程以填方形式为主,其中部分段落需对地基采用CFG桩进行处理。

本次试桩位置选定在里程桩号DK4+603.675~DK4+927.92段的DK04+847.21处。

试桩3根,编号分别为120-1、120-2、120-3,试桩桩径为φ0.5m,桩间距为1.6m,桩长为9.0m,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法。

桩体原材料采用碎石、石屑、粉煤灰、水泥混合而成,按C15混凝土配比设计。

试桩适用范围里程为DK0+000~DK6+595.685。

二、试验目的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相应的参数:1、通过CFG桩试桩复核地质情况,验证施工工艺、施打顺序、拔管速度、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

2、确定CFG桩施工时的人员配置及作业组织,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三、地形、地貌、地质情况1、概述(1)里程范围:工点里程DK4+603.675~DK4+927.92。

长度324.245米。

(2)路基形式:工点范围内路基以填方形式通过。

2、天然地基的岩土工程特性工程涉及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土及砂类土,厚度不均。

岩性特征详述如下:(1):人工填土(Q4a11):褐黄色、松散。

(2)1:粉质黏土(Q4al+pl):主要分布于地表,褐黄色、软塑,Ⅱ级。

(2)2:淤泥质粉质黏土(Q4al+pl):褐黄色、软塑,Ⅱ级。

(3):粉质黏土(Q3al):褐黄色、硬塑,Ⅲ级。

(4)1:砂岩(J1-2),褐黄色,全风化,Ⅲ级。

(4)2:砂岩(J1-2),灰褐色,强风化,Ⅳ级。

(4)3:砂岩(J1-2),灰黄色,褐黄色,弱风化,Ⅴ级。

3、场地地震效应(1)场地类别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CFG桩施工经验总结

CFG桩施工经验总结

CFG桩施工经验总结背景介绍CFG桩是一种常用于基础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水泥土浆混合物连续注入至预埋钢筋外壳中形成桩体,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经验总结经过对CFG桩施工的实践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经验和技巧: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需仔细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 检查设备、工具和施工材料的完好性和数量是否足够,以避免中途缺乏所需资源。

- 安排合适的施工人员和监督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理解施工要求和安全措施。

2. 岩土勘察和设计:岩土勘察和设计:- 在进行CFG桩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岩土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土层特性。

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控制施工风险。

- 根据岩土勘察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桩基设计。

设计应考虑到荷载要求、土层容许承载力和 CFG桩的效果,并确定合适的桩长和直径。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关注注浆质量,确保水泥土浆混合物的配比和浆液的均匀性。

必要时进行取样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

- 定期检查钢筋外壳的安装情况,确保其完整性和排列准确。

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修复。

- 针对 CFG桩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桩身波动、管内堵塞等),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解决方案,并及时采取措施。

4. 施工后的检验和验收:施工后的检验和验收:- 施工完成后,对 CFG桩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检查桩身的外观、尺寸和形状等指标,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 进行 CFG桩的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评估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论CFG桩施工技术在基础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完善的验收程序,能够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性,并获得可靠的工程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施工技术,为基础工程的建设提供更高水平的支持。

CFG桩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说明

CFG桩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说明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说明本次设计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径为500mm,间距为1.7m-2.0m,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6%:13%:26%:55%:8.7%。

1材料要求1.1水泥:水泥采用强度等级32.5级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必须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的规定。

水泥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时应重新取样试验,并按其检验结果使用,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1.2粉煤灰:粉煤灰尽量选用Ⅲ级以上粉煤灰,细灰材料不足时可采用粗灰。

1.3水:宜采用饮用水。

使用非饮用水时必须经化验并符合下列规定:1、硫酸盐(以三氧化硫计)含量不超过2700mg/L;2、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3、不能采用酸性水,PH值不得小于4。

1.4碎石:碎石粒径多采用30-50mm。

1.5砂:采用的砂应洁净,含泥量不大于5%。

1.6垫层:桩顶垫层尽量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或砂砾,可采用风化玄武岩,其最大粒径不超过30cm,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2施工工序CFG桩施工采用振动沉管打桩机,其成桩工艺如下:2.1沉管1、桩机就位必须水平、稳固,调整沉管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2、安装桩尖。

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3、启动马达,开始沉管。

沉管过程中注意调整桩机的稳定,防止倾斜与错位;4、沉管过程中须做好记录。

激振电流每沉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作特别说明。

桩底标高采用“抬脚”与设计桩长双控制,当未达到设计桩长就“抬脚”时,即停止沉管,若达到设计桩长还未抬脚,则需继续沉管,桩长需大于设计桩长2m后,即停止沉管。

桩顶位置采用标高控制。

2.2投料混合料严格按照水泥:粉煤灰:砂:碎石=6%:13%:26%:55%进行配比,配比后将混合料投入搅拌机后加水拌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min。

加水量由混合料坍落度控制,一般坍落度控制在3-5cm,以4cm为佳,加水量约为混合料总重的8.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