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域及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合集下载

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一、规划背景慈溪市地处浙东沿海,东靠宁波,西临杭州,北与上海隔海相望,位于杭州湾大桥南岸,是沪、杭、甬金三角“桥头堡”。

慈溪是一个典型的围垦城市,329国道以北,市域70%以上的面积,都由围涂而成,有“唐涂宋地”之称。

慈溪又是一个移民城市,往上追溯,慈溪人都是随着围涂造地,由外地迁入。

慈溪还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是陶瓷输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

独特的历史孕育了慈溪“围垦、移民、青瓷”三大地域文化,唐涂宋地、倚山向北围垦形成的城市格局客观上形成了水网城市的地域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增强,经济总量名列浙江省前茅,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余慈中心城的规划和建设❑杭甬高铁余慈中心站即将开通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增长迅猛,原有交通系统难以适应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使用持续快速变化的要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改善中心城市交通状况,同时应对慈溪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慈溪市规划局委托同济大学编制《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范围东到寺马线、南至南三环、西到余慈大道、北至三塘横江,区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构筑一个“安全舒适、低碳生态、智能高效、多元可靠”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以快捷、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服务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将慈溪创建成低碳之城、畅达之城、智慧之城、人本之城,打造百强县先进行列。

三、规划思路与市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年限一致,规划基年:2010年;近期:2015年;远期:2020年。

在“三个整合”、“两个优先”、“两个引导”、“两个管理”和“一个创造”的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进行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

四、规划方案研究1. 居民出行调查分析(1)人均出行次数2010年慈溪市中心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调查户数为7932户,调查6岁以上居民共16089人,其中男女比例为1.12:1,总人数平均出行次数为2.65次/日,出行率达到94%。

常熟市南部新城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

常熟市南部新城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

一、规划概况规划范围与新城总体规划编制范围协调一致,为北至三环路、富春江路、白茆塘,东至四环路,南至锡太一级公路、昆承湖东南岸、金象路、久隆路,西至苏常公路,面积为7748.15万平方米。

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以后。

规划内容主要涉及交通发展态势分析与需求预测、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区域与对外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及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等方面。

二、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在南部新城总体规划指导下,南部新城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大中运量公交主导、集约多元、集疏高效的综合交通系统,引导新城精明增长,支撑新城发展。

制定三大战略任务:Ÿ战略任务一:依托常熟交通优势,构建新城畅达高效的对外交通集疏运体系;Ÿ战略任务二:以交通引导新城用地集约发展;Ÿ战略任务三:建立高品质、差别化的新城交通系统。

三、区域与对外交通系统规划通过区域与对外交通系统规划,积极加强南部新城与周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构建新城对外畅达、联系便捷的集疏运交通系统。

铁路设施方面,近中期保留通苏嘉城际铁路西线方案,远期建议国家沿海大通道从南通东站出发,进入常熟后沿常台高速继续向南,进入苏州高铁站,在新城东部新安江路上常台高速出入口附近设城际铁路站。

规划苏州市域轨道线,沿新世纪大道布设,在新城范围设置东南大道站、理工学院站和新汽车站等三个轨道站点。

公路方面,共形成一条高速公路和“两横两纵”的干线公路布局形态,高速公路为常台高速,干线公路分别为G204、锡太一级公路、苏常公路和四环路。

四、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以上位规划为指导,建成以快速路为对外及过境联系通道、主干路为新城内部快速联系骨架,与主城便捷联系、路权明晰、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体系。

远期规划形成“一横两纵”的快速路网布局,路网规模达23km,路网密度为0.4km/km2;构建“四横八纵”的新城主干路网,路网规模为85.3km,路网密度为1.42km/km2。

加强新城次支路网建设,形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并与用地协调的城市道路网络。

交通规划的分类与层次划分

交通规划的分类与层次划分

一、为什么要学交通规划二、交通规划定义、分类与层次划分三、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与一般程序四、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五、《交通规划》课程特点与学习要求二、交通规划定义、分类与层次划分1、什么是交通规划?规划:(1)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2)做规划。

——《现代汉语词典》1、什么是交通规划?所谓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与节能、环保的目的。

基础、任务、目的2、交通规划分类与层次划分法定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专题规划根据交通规划涉及的对象和范围,通常分为两大类型:◆区域交通系统规划(或称区域综合运输规划)◆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或称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主要是指五大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包括:◆公路交通系统规划◆铁路运输系统规划◆航空运输系统规划◆水路运输系统规划◆管道运输系统规划区域交通系统规划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区域运输系统规划是国土规划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化(即专业规划)✓国土规划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指对国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是以法律形式执行的强制性规划,国土规划必须经过所在地(省、市、县等)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县级以上国土规划必须报请国务院批准才能实施。

国家高速公路网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骨干通道,主要连接大中城市,包括国家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主要承担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保障提供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

2016年6月29日,国务院第13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包括三部分:1)高速铁路网。

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同时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贺州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贺州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贺州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现状概况(一)道路交通现状现状道路基本由主干路和次干路组成,城区外围有323、207国道穿越,使得城区与外围城市之间的联系较为便捷。

现状主干道主要为八达路、建设路、贺州大道、新兴路等。

由于旧城区建筑密度较大,路网体系依照原生活方式形成,不能满足现状的交通方式所需求的路网格局;局部地段道路各自为政,连通性很差,加剧了局部道路的交通压力。

(二)道路交通现状问题分析(1)城区内部路网不完善,主次不明城区现状外围修建了路幅较宽的环路,而城区内部没有明确的主次道路体系。

东西向道路依托八达路和建设路,交通压力较大,靠近贺江一侧没有东西向交通干道。

(2)道路走向凌乱,多斜交路口现状城区,特别是老城区,有多条斜向道路,不仅影响道路设施的通行能力,又对城区内部的交通组织造成困难,影响行车安全。

(3)道路设施缺乏,缺少广场、停车场目前城区内没有较大面积的公共停车场,基本上是采用沿街停放的方式,这不仅影响了街道两边的居民生活工作,同时也影响了道路的通过能力。

二、规划原则和目标(一)规划原则以改善和维护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为出发点,充分考虑贺州市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建设要求以及现状地形地貌,对贺州城区道路及交通系统进行综合规划。

以交通流量调查统计结果为依据,研究市区现状道路交通特征,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参照国家有关规范,完善道路交通规划,探索有效的规划控制管理手段。

高度重视道路景观的改善,提升城市形象,并营造良好的步行环境,构筑安全、便捷、景致宜人的园林化步行系统。

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力求减少拆迁量,节约投资。

采取公交优先原则。

(二)规划目标在与城市用地规划布局相适应,并充分考虑今后城市规模的扩展、交通结构的变化和快速交通的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理顺道路系统、强化干道骨架、完善二级网络,建立等级明确、布局合理、快速通畅的城市道路网。

建立与中心城区相适应,布局合理,快速通畅的道路网系统及完善的交通组织措施,解决好区内交通和本区对外交通之间的关系。

区域性城市交通枢纽规划方案

区域性城市交通枢纽规划方案

区域性城市交通枢纽规划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日益迅速,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功能不断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交通枢纽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优化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根据现有城市交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份区域性城市交通枢纽规划方案,旨在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求,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在于建设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枢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

具体来说,本项目的目标如下:1. 建设统一的交通枢纽管理系统,方便民众从不同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进行转换。

2. 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和站点,使得城市经济和人民出行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

3. 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优化城市路网结构,缓解交通压力。

4. 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使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三、项目内容1. 建设统一的交通枢纽管理系统以现代科技手段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交通枢纽管理系统,将优化城市交通枢纽的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人为因素的瑕疵。

2. 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和站点在城市的重点路段和交通枢纽区域添加公共交通工具和统一的交通站点,并且完善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

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服务水平和人民的出行体验。

3. 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对城市的交通路网、道路标线等进行优化,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布局,并且通过手机APP、网站、短信等多维度的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民众的出行体验。

4. 缓解交通压力组织并协调各种交通方式,以增强城市交通系统的紧密度,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城市拥堵率和通勤环境质量,并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5. 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通过创造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基础的交通环境,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增加归属感和幸福感,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

四、项目实施方式1. 规划设计阶段对项目进行需求调查、数据收集、理论研究等前期工作,编制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规划方案。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目录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 ...................................... 3 二、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 3 三、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 ...................................... 4 五、中心城区绿地水系规划 ..................................................................... ...................................... 5 六、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 ...................................... 6 七、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 ...................................... 6 八、中心城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 ..................................................................... (6)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全市城镇形成“一轴一心、多点引领、区域联通”的布局结构。

城市对外交通体系规划 03

城市对外交通体系规划   03

• 2)铁路线路的分类
– 按轨距宽度分:
– – – – 标准轨距:1435mm 中国及大多数国家 宽轨: 1524mm 前苏联国家、东欧国家 窄轨: 1070mm 日本(不含新干线)、中国部分地区 其它轨距:1000mm、762毫米、600毫米 极少使用
13
– 按铁路等级分:《铁路工程技术规范》 按照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 确定。
与城市的联系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快速交通相连。 减 少地面交通时间,30min为宜。
46
五、港口在城市中的布局
• 1、水上运输的特点
• 速度慢 • 运价低 • 运量大
内河、海洋
90%的国际货运依靠海运
• 2、港口的特点和组成
• • 城市港口:客运港 货运港。 特 点:占用水域、陆地都很大。 • 水域 停泊区、港内航道、港池、防波堤



36
• 货物流通中心: • 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物流的场所,是 集货物储存、运输、商贸为一体的重要集散 点,是为了加速物资流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 运输产业。
37
• 按性质和服务范围:分为三类: • 1)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
• 是城市对外交往的重要环节,其规模较大,运输方式综合, 应设置在城市边缘地区的货运干路附近。(郑州万邦)

支线机场:分布在省、各自治区及至邻近省区的短途航 线机场,运输量较少的机场。(明港机场,50万次)
41
• 3、航空港的用地规模
• 我国民航机场的用地规模相对较小,根据经验,不同类型的 用地规模如下: • • • 小型地方支线机场 50~100公顷 中型地方支线机场 70~200公顷 大型干线机场或者国际机场 270~700公顷

第五章 区域交通分析及对外交通规划

第五章 区域交通分析及对外交通规划

第五章区域交通分析及对外交通规划5.1 交通区位关系5.1.1 山西省在全国的交通区位关系山西省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以西,黄河中游以东,陕西省和山东省之间,传统上属于中国内陆的中部地区,其行政区划包括运城、侯马、大同、宁武、朔州、长治、阳泉、晋中、忻州、临汾10个地级市,辖12个县级市,面积15万多km2(位于全国第19位),截至2001年底全省人口为3141万(位于全国第19位)。

山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与周边地区有较深的历史渊源。

内蒙古河套一带的居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晋北人民走西口的后代,明代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出去的移民遍及华北各省。

清代中叶,晋商在全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也说明历史上山西人民具有良好的对外交流的传统。

山西省的对外交通,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

航空运输主要为长途客运服务,在黄河上,也有少量的内河航运。

山西煤炭储量居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晋煤外运,也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

从交通运输的方向来看,其主要分布为:向东方向与河北、北京的交流最为密切,交通量也最大,无论是大秦铁路的晋煤外运,还是通往天津塘沽港的对外进出口贸易,都要通过这一地区。

向南方向的交通量为其次,但交通量也十分巨大。

主要是经过中原通往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各省,山西省与这些地区的经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向西南方向的交通量也比较大,主要是从晋西南的运城市通往我国西北、西南地区,这是一条有历史传统的交通线路,黄河两岸的人民历来都是通过着条线路结成秦晋之好。

向北方向的交通主要是从晋北的大同市进入内蒙古的丰镇,这条线路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军事价值,目前主要为晋蒙两地的经济交流服务。

图5—1 山西省对外交通方向图向西方向的交通主要是跨过黄河通向陕北、宁夏,当年八路军从陕甘宁东渡黄河就是从这条线路走的。

但由于这些地区目前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流动人口也不多,所以这一方向的交通量也不大。

近年来山西省的公路发展较快,从1993年起到2002年,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建成高速公路1068km(位居全国第8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接近60000k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区域及对外交通系统规划1、总体思路及策略强化与湘江东岸国家级交通走廊和枢纽设施的衔接,突破区域交通"洼地"发展格局;优化调整公路网络,完善道路系统对外衔接组织,应对城市化推进和用地扩展步伐;构建城际轨道交通联系走廊,打造区域性综合客运枢纽;加快铁路、港口、内河航道建设,构建公、铁、水多方式的集约化运输通道,支撑产业集聚和发展。

2、公路系统发展规划京珠高速西线选址及出入口规划从四个既有方案的对比看:方案一(岳麓区方案)线位布设在先导区外围,距离过远,不利于先导区各个用地组团对外交通联系;方案二(长株潭一体化方案)线位布设在先导区西部边缘,同样也不利于东部三个主要组团对外联系;方案三(先导区总体规划方案)线位基本合理,有利于望城、宁乡两个产业片区便捷地对外运输,不足之处在于穿过生态保护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一定困难;方案四(交通局方案)为近期过渡方案,从远期看线位由大河西先导区各组团中心穿过,对组团内部破坏严重。

综合考虑,推荐方案三(先导区总体规划方案)作为京珠高速西线的选址方案。

在本次规划区范围内,Lebron Shoes,规划布设京珠高速西线出入口2处(南横线在规划区外另设1出入口),实现京珠高速西线对大河西先导区的便捷服务。

区域性过境分流通道规划将北横线(自京珠西线以东至京珠东线段)等级调整为城市快速路对南横线既有规划(长株潭规划)方案进行线位调整。

既有公路等级调整规划将长常高速路(京珠高速-三环)段调整为城市快速路;将三环路与长常高速公路(三环至南横线段)调整为城市快速路;提升长花灰韶公路等级为快速路公路客运站布局规划规划期末将在各个组团片区布设南站、北站、西站、东站等四个主要客运站。

3、铁路发展规划普通铁路规划宁乡开发区至湘潭的普铁连接线?潭望铁路,连接湘黔铁路,作为长株潭湘江西岸的铁路货运通道。

城际轨道规划线网方案沿金洲大道布设至长沙至益阳、常德方向的城际轨道,Onitsuka Tiger。

线路长度140~160km,按"大站快车"布设,保证先导区至常德、益阳的时间距离分别控制在35分钟、70分钟以内;沿望雷大道布设岳阳至湘潭方向的城际轨道。

线路长度130~150km,按"大站快车"布设,保证先导区至岳阳、湘潭的时间距离分别控制在60分钟、20分钟以内;沿长花灰韶快速路通道布设长沙至韶山的旅游城际轨道,以快速、便捷的客运走廊带动长花灰韶旅游带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开发。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3条城际轨道线路汇聚点,布设于雷锋湖总部基地西北部。

4、空港集疏运衔接交通规划城市轨道衔接交通走廊?以轨道2号线-轨道机场线作为空港快速轨道联系通道;城市道路衔接交通走廊?以三环、二环快速路、机场高速为骨架的空港衔接快速通道;机场巴士?直通先导区各组团的机场巴士线路系统。

5、港口及水运系统规划港口发展规划霞凝港区暮云港区坪塘港区高塘岭港区铜官港区水运规划沩水河?近期按6级航道标准进行规划整治,远期按3级航道标准实施改造升级靳江河?南庙至河口32公里区段规划建设为6级航道。

五、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规划1、骨干道路网络规划(1)快速路由"三纵四横"七条快速路构成三纵:黄桥大道、三环路、二环路四横:枫林路、岳麓大道、星宁快速路、北横线(2)交通性主干道由"两纵一横"三条长线以及一些组团间的短线构成两纵:潇湘大道、望雷大道一横:金洲大道组团间短线:金星大道、雷锋大道、龙王港路、学士路、金城大道(3)跨江通道现状共有过江通道6条既有规划过江通道6条本次规划增加过江通道6条规划过江轨道交通4条包括:人民路过江隧道、蔡家冲路跨江大桥,黄桥大道大桥、新世纪大道大桥、学士路大桥、南部规划跨江大桥(4)道路交叉口高速公路出入口:京珠高速西线在规划区内设置两个出入口,一个是和北横线的交叉外联系。

立交:在快速路和快速路交叉口,以及快速路和部分交通性主干路交叉口设置立交。

2、基于"两型社会"要求的公路城市化建设实施策略六、公共客运系统规划1、公共客运系统组织模式公交线网分级:城市轨道快速公交线常规公交干线常规公交支线公交专线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要点:跨湘江截面至少需要3~4条轨道线路通道支撑;轨道线网布局应强化枢纽节点的客流组织功能,核心枢纽点应布设在核心区中心地带;核心区对外围片区的轨道联系应顺应"南强,西、北弱"的客流联系特征,Timberland;应充分考虑与城际轨道线网的结合先导区远景轨道线网规划方案大河西先导区远景轨道线网方案由5条线路组成,线网总规模122.2km。

其中轨道2号线为既定规划线路,2、3、4、5号线为4条的跨湘江轨道通道。

3、公交枢纽规划公交枢纽等级与功能先导区公交枢纽体系划分为区域级综合交通枢纽、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市级公共交通枢纽和组团级公共交通枢纽四个层次。

公交枢纽布局1个区域级综合交通枢纽(雷锋湖总部基地西北侧)、6个对外综合交通枢纽(星城镇对外综合交通枢纽、望城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宁乡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含浦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含浦客运站对外综合交通枢纽、观音港对外综合交通枢纽)、5个市级公共交通枢纽和5个组团级公共交通枢纽。

4、先导区骨干客运系统建设实施策略分阶段逐步推进的建设实施策略A.第一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筹备阶段B.第二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建设及推动阶段七、停车发展规划1、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策略以配建为主,严格执行新建项目停车配建指标;在各个组团中心、主要商业休闲区辅以适当的公共停车场;停车设施和轨道/公交站点、慢行系统相结合,Ed Hardy,引导公交和慢行出行;停车设施的建设符合两型社会要求,节约用地,注重绿化。

八、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发展定位实现"安全畅达"的城市绿色交通出行、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营造"休闲舒适"的慢行交通环境和休闲生活环境2、慢行通道系统规划(1)城市交通性道路两侧?注重安全、效率(2)城市生活服务性道路两侧?注重城市生活、街道活力3、慢行休闲道系统规划(1)城市环山滨水休闲区?休闲"漫"步(2)城市商业步行街?放松、购物(3)城市组团间、生态景观区内?健身、郊游九、旅游和休闲娱乐交通发展规划1、旅游和休闲娱乐交通发展策略(1)在两条主要旅游发展带上构建旅游交通走廊(2)在三个休闲娱乐区内布置旅游休闲交通设施(3)交通走廊和设施的布置考虑两型社会要求和丘陵山地特征2、旅游及休闲娱乐交通走廊与设施规划湘江旅游风光带交通走廊规划长花灰韶旅游带交通走廊规划3、休闲娱乐交通设施规划(1)森林公园旅游区、农业观光休闲区休闲娱乐交通设施规划(2)都市旅游休闲区交通设施规划十、货运及物流系统规划1、物流中心布局与交通组织方案物流中心布局规划宁乡、望城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结合快速路、高速、铁路及航道,设置4个地区级物流中心。

2、区内货运通道布局两横三纵的货运通道两横:星宁快速路?北三环石长铁路、岳麓大道?长常快速路三纵:京珠高速西线、黄桥大道、西三环?长潭西线3、货运组织方案道路货运组织方案依据便捷的道路交通规划系统,形成"四横三纵"的道路货运网络。

(1)东西向"四横":北横线星宁快速路、岳麓大道-长常快速路、长宁快速路-枫林路(2)南北向"三纵":京珠高速西线、黄桥大道、西三环-长潭西线铁路货运组织方案(1)往常德方向:石长铁路(2)往湘潭方向:潭望铁路(3)其他方向:通过石长铁路、潭望铁路沟通南北向京广铁路、东西向湘黔铁路航运组织方案规划区北部沩水河现状为9级航道,规划提升沩水河的航道等级,并与霞凝港区联通,加强宁乡、望城的对外货运联系。

第三部分生态控制线规划一、规划目标为了达到"两型社会"环境友好的目标,根据先导区"宜居新区、生态新区、文化名区、活力新区"的总体规划目标的要求,通过生态控制线规划,划定生态功能区域,确定须严格控制的生态功能服务区界线,建立起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协调大河西先导区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和完善生态体系,确保建设方案的生态价值不低于现状生态价值。

二、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基本生态控制线"是指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划定的重点生态保护要素的范围界线。

1、湿地保护优化各水系(沩水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靳江河、白泉港)的地表径流路径,构成"树枝状"连续的地表和地下径流的网络结构。

实行"一江、五河、百湖"生态修复工程,对沩水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靳江河的堤岸要实行原状保护,保持其自然河岸,不得随意缩窄河道,构筑挡水建筑物。

其他一级支流河床不抬高,河面不覆盖。

河道的驳岸处理要恰当,尽可能采取自然驳岸处理方式。

2、林地资源保护林地保护分级:重点保护林地?包括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相对高差大于30米的山林地。

总面积30457公顷。

对该类林地要严格保留,不得占用和破环,以达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环上成带"的目标。

重点保护林地缓冲控制区?规划沿其周边向外平移200米的区域设置生态缓冲区,面积30727.6公顷。

一般保护林地?包括重点保护林地以外高差小于30米的山林地和规模较小的林地,总面积14624.1公顷,占先导区林地总面积的33.01%。

占用该类林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应在其开发用地内控制较高的绿地率,进行一定比例的绿化补偿,并尽量保留现有的干径20厘米以上或成群成片的树木。

规划林地控制要求:包括河流与道路两侧规划的水源涵养林控制区和道路防护林带。

在此范围内的用地只能作为林地、农田等生态绿地。

A、水源涵养林:沿永久性河流两岸控制1000米或至第一层山脊线内的林地为水源涵养林控制区,如林带内为基本农田则保留农田,一般农田或耕地要求退耕还林,Nike Zoom Kobe。

B、道路防护林带:规划沿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两侧各按100米绿线宽度控制。

沿区域性主干道两侧各按50米绿线宽度控制。

3、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是指位于地势相对低洼的山谷地区的农业耕作区域。

总面积296平方公里。

4、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区重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区:规划莲花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河等河流的源头沿第一层山脊线或平地一千米作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保护区,控制总面积12696公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