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牛顿第二定律—(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初高衔接重难点预习精品课件(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 (共22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 (共22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15
m一定:aF 练习2.一静止木箱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现用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推木箱, 求经过t秒时木箱的速度。
N
水平方向:Fcos -f=ma
f
F1=FCos
Fy 0
F2=FSin
竖直方向:N-G-Fsinθ=0
Hale Waihona Puke GFf=µN Vt=V0+at=at
16
m一定:aF 例3.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 体产生加速度,可是,蚂蚁用力却推不动放在水平面上 的一块砖,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答:这与牛顿第二定律不矛盾。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与加速度的 关系。 蚂蚁的推力与砖块受到摩擦力的合力为零故没有推动砖 块。
m一定:aF 3、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将独立地产生各自 的加速度,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合力的加 速度即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4、F可以突变,a可以突变,但v不能突变。
5、
是定义式、度量式;
a v 是决定式。
t
6、不能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合外力为0
时的特例。
F=kma
a F m
3
m一定:aF?F=kma 假如你是科学家,你能否想个办法把K消掉 把能够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 的加速度的这 么大的力定义为1N,即 1牛=1千克·米/秒2
可见,如果都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在上式中就可以使 k=1,上式简化成:
F=ma
4
一.牛顿第二定律
m一定:aF 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
9
分析(1)
m一定:aF 汽车减速时受力情况 F阻(水平方向的合力)=? m =1000kg 已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新)

2、用3N的水平恒力,在水平面上拉
一个质量为2kg的木块,从静止开始 运动,2s内的位移为2m,则木块所 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瞬时性 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是瞬时对应( 含大小和方向),同时产生,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2)矢量性 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3)同体性 加速度和力必须对应同一物体
(4)因果性 指合外力为因,加速度为果
三、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隔离或整体)
牛顿第二定律可进一步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
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
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
F合 ma
或 a F合 m
(3)单位: F、m、a 均取国际单位
①力的单位的意义: 1N 1kg m / s2
②加速度的单位的意义: 1m / s2 1N / kg
高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
知识回顾
m一定:a F F一定:a 1
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F m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
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 向相同。
表述式: F kma(其中k是比例系数)
当 F、m、a 均取国际单位时:F ma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示意图 3、规定正方向或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合力F合 4、列方程求解
①物体受两个力: 合成法 F合 ma
②物体受多个力: 正交分解法
Fx ma (沿加速度方向)
Fy 0 (垂直于加速度方向)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4.3 牛顿第二定律 复习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4.3 牛顿第二定律 复习课件(共16张PPT)
(2) [画]画受力分析图
对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画出受力图 (3)[列]列方程
选取适当坐标系,一般以加速度方向为X正 方向, 求合力
(4)[解]求解结果(特别注意和牛顿第三定律的结合
矢量性
• 1.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 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 意图为( )
FN
FN
FN
FN
B
A
Ff
Ff
Ff
Ff
G (A)
G (B)
G
G
(C) (D)
A
• 2.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 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
竖直向下的恒力,则 ( )
•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 B. 物块仍以a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 C. 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 D. 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别为(
)
• A.g g g
• B.0 g g
• C.0 3g/2 3g/2
• D.0 0 3g
m
• 3.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 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 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
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物体与水 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重力加速度为g。则 BD
同时性
1.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 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则 ( )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牛顿第二定律—新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学PPT

牛顿第二定律—新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学PPT

二、牛顿第二定律与力的单位
为了使 F = kma 简单一些,取 k =1 , 则: F = ma
研究表明: 使质量 m = 1 kg 的物体产生 a = 1 m/s2 的加速度所需要的

由F=ma=1 kg×1m/s2= 1 kg·m/s2
把 1 kg·m/s2 叫做 一个单位的力
规定:物理学中把使质量m=1kg的物体,获得1m/s2 的加速度的力为
质量为M = 4kg,现用水平拉力F = 10N拉A,试求A未滑出B之前,A、
B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g = 10m/s2)
FN
以B为研究对象,则其受力如图所示.
在竖直方向:FN=F压A+Mg,
F压A=FNB=mg Ff平面=μ2FN
Ff平面
A
B
FfA
F压A
Mg
解得: Ff平面=18N, FfA=4N, Ff平面>FfA,所以B静止,即加速度为0.
B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g = 10m/s2)
解:以A为研究对象,则其受力如图所示. 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F-FfB=ma 在竖直方向:FNB=mg FfB=μ1FNB 解得:a=3N
FNB
FfB A F B mg
课堂练习4.如图,质量为m= 2kg的物块A放置在水平木板B上,A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 0.3,B的
4.3牛顿第二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的确切含义.(重点+难点)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重点+难点)
复习回固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怎么描述?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发生了变 化,即物体产生加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4.3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 (1)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4.3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 (1)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a与F合的关系
① 统一性:定律中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用国际单位制, 即力用N为单位,质量用kg为位,加速度用m/s2为单位.
② 矢量性:加速度方向始终和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外力一致.
③ 同时性:加速度和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关系,有外力才 有加速度,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外力随时间改变,加速 度也随时间改变,外力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
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物体的速度也逐渐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物体的 加速度改变一定不受恒力作用。
巩固新知
2、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 平推力,当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B )
A.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 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 C. 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D. 由于物体未来得及运动,所以加速度和速 度均为零
( 3 ) 1N定义: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叫做1N ,即1N= 1kg·m/s2
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 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F = m a ,F为合外力.
如图,由此可见,要使赛车在 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速度,除 了要有较大的牵引力外, 还应选用轻型材料使赛车的质 量尽可能小.
实验结论:
1.当合外力一定时,相同时间物 体的位移与质量成反比,即物体加 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有关系 a 1
m
2.当质量不变时,相同时间物体的 位移与合外力成正比,即加速度与合 外力成正比,有 a∝F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 的质 量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 a ∝ F , a ∝ 1/m ,即: F=kma 当各物理量均选国际单位时,k=1, 则有:F = m a

人教版高物理ppt《牛顿第二定律》PPT(部编版)

人教版高物理ppt《牛顿第二定律》PPT(部编版)
高洁修身 夙夜强学
人教版 必修 第一册
§4.3 牛顿第二定律
于鑫

回顾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 这种状态。
2

回顾
运动状态(v)
F 状态改变( v≠0)
力是产生加 速度的原因
ɑ≠0
3

实验结果回顾
·
··
·
· ·
·
·· ··
·
O
作图象时注意描点画线的原则
适用对象:牛顿第二定律描述宏观低
速物体的运动。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物理p pt《牛 顿第二 定律》 PPT( 部编版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10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物理p pt《牛 顿第二 定律》 PPT( 部编版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物理p pt《牛 顿第二 定律》 PPT( 部编版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失.即: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
变化和消失。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物理p pt《牛 顿第二 定律》 PPT( 部编版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14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物理p pt《牛 顿第二 定律》 PPT( 部编版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因果性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F
4

实验结果回顾
O
O
5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物理p pt《牛 顿第二 定律》 PPT( 部编版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共16张PPT)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共16张PPT)
各个力都满足F=ma每个力都独立产生各自的
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
有的合加速度。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共16张PPT)
4.同体性:F=ma中,F,m,a这三个物理
量均是针对同一物体的。
5.因果关系:公式F=ma表明,只要物体所



y
FN
v
f
Fx x
f
Fx
x
G
Fy G F
Fx F cos 30 Fy F sin 30 Fx F cos 30 Fy F sin 30
列方程(在y轴上没有运动) 列方程(在y轴上没有运动)
在y方向上:FN Fy G(1) 在y方向上:FN G Fy
在x方向上:F合= Fx f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共1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共16张PPT)
5)F沿水平推 (G=20N F=20N f=4N)
3.斜面 G=20N 1)光滑
FN
2)粗糙 f=6N
FN
v
Gx
Gy
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x
f
Gy
G
G
Gx G sin 30 Gy G cos 30
列方程(在y轴上没有运动) 列方程(在y轴上没有运动)
在y方向上:FN Gy 在y方向上: FN Gy
在x方向上:F合= Gx 在x方向上:F合= Gx f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课件-牛顿第二定律(课)-ppt精品课件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课件-牛顿第二定律(课)-ppt精品课件1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必 修1课件 :4.3 牛顿第 二定律 (2课时 ) ( 共2 份打包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1、文字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
牛 顿 第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
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 Fma
二 3、力的单位:牛顿(N)1N=1kg·m/s2
F1的分力为: F1x F1xco6s0 o
y
F1
F1y F1sin60o
F2的分力为:
F2x F2co6s0o
0
x
F2y F2sin60o
F F 合 F 1 x F 2 x F 1 c6 o o F 0 2 c s 6 o o 5 0 N s 5 N 1 N 0
2
由F合=ma
Hale Waihona Puke 得: aF合10 N5m/s2
一、牛顿第二定律
1、文字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 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方向相同
2、比例式表示:
a∝ F
m
F=kma
或 F ∝ma
式中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产生该加速度的力
二、力的单位
由F=kma有:
取 m=1kg a=1m/s2 则 ma=1kg×1m/s2 =1kg·m/s2 规定1kg·m/s2 为一个单位的力,为了纪 念牛顿,把一个单位的力称为1牛顿, 即1N = 1kg·m/s2
1.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等于零时 ( D )
A.物体的速度将一定越来越大 B.物体的速度将一定越来越小 C.物体的速度将有可能不变 D.物体的速度将一定改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A.同一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
例四
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现用大小为40 N、与水平方向夹角 为 37° 的斜 向上 的 力拉 物体 , 使物 体沿 水 平面做 匀加 速 运动 (g 取 10 m/s2,sin 37°= 0.6,cos 37°=0.8)。
(1)若水平面光滑,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2)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读了本文,我明白了在当今世俗的 喧嚣中 应保持 自己内 心的宁 静,不 为世俗 所扰。 文中的 菜农能 够在喧 闹的菜 市场沉 浸于书 本的美 好中, 沉浸于 内心的 宁静中 。在生 活中, 我不会 因某次 月考的 成功而 骄傲。 而要保 持内心 的宁静 ,继续 努力前 行。
解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并不决定于加速度和质量,而是 a 是由 m 和 F 共同决定的,即 a∝ F ,且 a 与 F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存在、同
m 时改变;a 与 F 的方向永远相同。综上所述,可知 A,B,C 错误,D 正确。
高中物理
例三 如图所示,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 小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
第十一节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 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3.惯性的量度: 质量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高中物理
例一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相互 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 叫做 作用力 和 反作用力 。 2、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方向相反 ,作 用在 同一条 直线上。
要点:作用力始终等于反作用力,与运动状态无关。
高中物理
例三
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
高中物理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 正比 ,跟它的质量成 反比 ,加 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相同 。 2.表达式:F= kma ,k是比例系数,F是物体所受的 合力 。 3.力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牛顿 ,符号是N。 (2).1 N的物理意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称为1 N,即 1 N= 1 kg·m/s2 。 (3).比例系数k的意义:k的数值由F,m,a三物理量的单位共同决定,若三量都取国 际单位,则k=1,所以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可写成F= ma 。
合外力的加速度即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高中物理
例二 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及其表达式F=ma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B.当物体有加速度时,物体才受到外力的作用 C.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 D.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加速度随之消失
解析:(1)水平面光滑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Fcos 37°=ma1 解得a1=8 m/s2。 (2)水平面不光滑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 Fcos 37°-Ff=ma2 F N'+Fsin 37°=mg Ff=μFN' 解得a2=6 m/s2。
高中物理
三、牛顿第三定律
A.OA方向 C.OC方向
B.OB方向 D.OD方向
解析:据题意可知,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球固定在杆上,而杆固定 在小车上,则三者属于同一整体,球和小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球的加速度方向 也应该水平向右,故选项D正确。
高中物理
例四
用2 N的水平拉力拉一物体沿水平地面运动时,可使物体获得1 m/s2的加速度;用3
总结
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谢谢观看
高中物理

.本该过节的母亲却留在家里,要给 母亲过 节的家 人却外 出游玩 。这一 情节引 人入胜 ;令人 哑然失 笑;突 出了母 亲形象

.通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菜农是 一位憨 厚朴实 、热爱 生活、 追求内 心的宁 静、做 事专注 认真、 不怕别 人嘲笑 奚落的 人。
高中物理
二、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的产生: 力的作用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改变速度V
大小 方向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高中物理
二、牛顿第二定律 性质
1.同体性 :F、m、a是对同一研究对象而言的。 2.矢量性 :加速度与合外力都是矢量,加速度方
向取决于合外力方向。 3.瞬时性 :F、m、a是一一对应的,同时变化。 4.独立性 :物体受到的每个力都产生各自的加速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ຫໍສະໝຸດ 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解析: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 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运动状态无关。 加速运动或者减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 A,C,D错误,B正确。
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
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只要受力不变,将由于惯性而保持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
解析: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之为惯性,这 里换了一个说法,叫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其实意义是一样的, 故A正确;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B错误;行星的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在 变,是变速运动,不是惯性的体现,故C错误;运动物体即使受力不变,但 如果所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将做曲线运动,D 错误。
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可使它获得2 m/s2的加速度,那么用4 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
运动,可使它获得的加速度为( )
A.2.5 m/s2
B.3 m/s2
C.3.5 m/s2
D.4 m/s2
解析:水平拉力F改变时,摩擦力f不变,由F1-f=ma1和F2-f=ma2联立得 m=1 kg,f=1 N,则当用4 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运动时,有F3-f=ma3, 得a3=3 m/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