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生选课办法定稿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生选课办法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必须获得教学计划规定全部学分方可毕业。
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高中起点本科为:5-7年;高中起点专科为:2.5-5年;专科起点本科为:2.5-5年),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每学期所选课程,合理安排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选课,顺利完成学业,特制定本选课办法。
一、选课注册学生须按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规定时间在网上进行选课和交费,并到当地校外学习中心办理注册手续。
在规定期限内,学生须登录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输入用户名及密码(新生用户名为报名号、密码是身份证号),点击“登录”后进入“选课系统”进行选课操作。
选课流程如下:填写学籍卡片等,并由校外学习中心在网上进行注册,生成学号,新生应牢记自己的学号。
学号是学生进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学习的用户名,进入平台后学生须修改初始密码。
二、选课及开课(一)选课时间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每一学年有2个学期:单学期为9月至次年1月,双学期为3月至7月。
每学年学院安排四次选课:5月和7月上旬选择单学期要开设的课程,11月和次年1月上旬选择双学期开设的课程。
(二)选课期限每次选课期限约为15天(一般为每年5月1日至15日,7月1日至15日;11月1日至15日,1月1日至15日)。
届时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开通网上选课系统,学生须按时进入“选课系统”选择下一个学期课程,并根据所选课程学分交纳学费。
学生如果不按期进行选课和交费,则无法进行课程学习,也不能参加课程考试。
(三)开课时间学生选课后,必须交纳相应学分学费。
交费后的课程于每学期开学前统一在网上开通,一般会安排在每年的二月底和八月底。
学期结束时,该课程被关闭。
课程开通后,学生可参加各项网上教学活动;课程关闭后,学生可浏览相关教学内容。
在学生考试合格、毕业或达到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期限时,课程结束,学生不能浏览教学内容,也不能参加教学活动。
什么是现代远程教育

什么是现代远程教育1、远程教育定义:远程教育是指将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员的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
世界远程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
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远程教育的特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远程教育的发展:在20世纪早期和中期,远程教育技术(如打印机、收音机和电视的特征是单向传输。
这一时期远程教育技术主要用于从老师到学生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模式没能起到学生之间勾通的作用,仅实现了市升之间有限的交流。
地势代传输技术还受到时间的限制(例如学生们收听收音机和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是预先安排好的)。
第二代技术出现在1960年,大大改进了第一代技术对时间的依赖性。
录像机和有限电视的出现,使远程教育课程传播部分不受时间限制,将录制好的课程内容的录像带发给学生,使他们可以随时观看。
然而,在别的方面,这一代远程教育技术同上一代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很少。
80年代中期,远程教育开始使用个人计算机技术,不久,又出现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
第三代远程教育技术同以前相比,教员可以传送大量更加复杂的信息给学生,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和电子公告牌进行交流。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模拟以及其他通过计算机磁盘、光盘和因特网等途径的电子资源进一步表现出这一代远程教育的特征。
第四代远程教育技术更加先进。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加强。
进行交换的信息的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加,作需要时间变得更短。
这减少了远程教育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大学成为可能。
现代远程教育即融合了第二、三、四代技术。
3、远程教育在中国: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
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人才;第二代是80年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
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
肇庆成贤教育整理全国各大网络教育学院网址

从百度上查到的网院名单,都太久没有更新了,有一半以上网址都不正确,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整理出来一个,全面的、网院名称和网址都正确的、按地区划分的网络学院名单,累死我了。
京津地区20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清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http://210.76.98.83/◆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南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http://202.113.31.244/◆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http://202.152.177.67/music/index-2.jsp◆ 北京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http://219.239.113.201:8080/lms/index.jsp◆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华东地区17所◆ 浙江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东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石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index1.html ◆ 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http://210.34.0.36/◆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fjnu/◆ 东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netu/◆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学院/net/index.php东北地区7所◆ 东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http://202.98.18.52/◆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cn/ycjy/◆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西南地区8所◆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uestc/web/西北地区5所◆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portal/xjtu/◆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snesite/华中地区8所◆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络教育学院/lms/eduadmin/zh/default_edu.jsp◆ 湖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http://61.187.16.139/◆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学院/note/nes.htm◆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华南地区3所◆ 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论高校发展现代远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论高校发展现代远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在当今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音乐远程教育的发展正处在重要阶段,如何利用高校艺术学院的特殊地位发挥远程艺术教育的优势,开发出远程教育的艺术特色,实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点。
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高校艺术远程教育的优势和意义,并提出了远程艺术教育的拓展途径和未来发展方向,对进行系统化的教育理论总结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现代远程教育途径重要性实施现代远程艺术教育是充分运用和优化我国的教育资源,并普及艺术教育的同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开放性网络艺术教育和打造终身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工程。
高校发展现代远程艺术教育应结合学院自身办学特色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从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方面探索出发展现代远程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部分发展非常迅猛。
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2000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数量增至31所;2001年,教育部批准的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已达到68所;试点高校已建成2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地域分布基本覆盖全国各地;已开设的学历教育包括研究生、高起点专科、专起点本科等层次,专业数量已达到上百个;目前通过远程教育形式学习的学员已经超过130万人。
由此可见,在十五年的时间里,我国的高等远程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但至今全国被批准的现代远程艺术教育学校仅有两所,一所是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另一所是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两所艺术院校远程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现代远程艺术教育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并提出以“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把教育的发展放在了整个中华民族振兴的突出位子。
传媒老师

数字媒体技术系刘剑波,男,1965年4月出生,湖南湘潭人。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宽带信息网络研究所所长,全国有线电视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信息与电子学科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理事、北京电子学会理事、北京电子学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
198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取得学士学位;1988年获北京广播学院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从事有线电视网络、宽带信息网络和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几项,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十多项,其中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一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2006年获得“全国有线电视科技杰出贡献奖”。
教书育人成绩突出,曾多次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和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电子信息工程系柴剑平,男、汉族、1967年生,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现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宽带网络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有线电视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免试研究生资格,后去新疆广播电视厅工作锻炼,1991年回北京广播学院攻读研究生,1994年获硕士学位,之后留校至今。
长期从事一线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三门课的主讲,潜心教改研究,教学效果显著;承担省部级和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十几项,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为有线电视、宽带信息网络和电视新技术,拥有技术专利6项,研制出十几种产品,累计生产达上百万台;获得国家级奖励一次、市级奖励三次和校级奖励六次,教学和科研综合能力强。
曹三省主任, 宽带内容技术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CUC)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国际发展信息学学会(IDIA)开放课题负责人, A200610,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该项目亦获得中韩亚洲传媒研究基金资助)博士(媒体内容与业务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媒体内容与业务信息系统传媒智能信息处理CSCL / CSCW 内容平台智能人机交互与媒体平台可用性知识处理与知识管理教育背景:博士: 通信与信息系统,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6月)论文题目: "基于内容的媒体资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硕士: 信息处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2002年6月)学士: 多媒体技术,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6月)职业经历:主任,宽带内容技术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2005~)理事,国际发展信息学学会(2007~)委员,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2006~)开放课题负责人,计算机与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2006~)短期访问学者, Westminster大学, 英国(2004)副主任,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2004~2005)助理所长,应用软件技术研究所,北京广播学院(2003~2004)讲师,电子媒体与信息系统,中国传媒大学(2005~)研究负责人,麦蒂斯国际研究机构(A Western-Sino Joint Research Project with France, Canadian and Italian members), (2004~)项目负责人, iMIGRA (AM0351, 中韩亚洲传媒研究基金项目) (2003~2005)项目负责人, GFM (YNG0414,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项目) (2004~2005)项目组主要成员, 国家广电总局(SARFT)科技项目“宽带互动电视” (2005~2007)项目组主要成员, 国家广电总局(SARFT)下一代计算技术与广播影视传媒研究专项(2004~2005)项目组主要成员, 北京市十一五科技需求研究项目"数字内容产业" (2005)项目组成员, 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数字音频广播应用示范系统",(2002AA11901015)(2002~)系统架构师,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心,(2003~2005)系统架构师与设计师,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 广电总局高科技中心(2004)系统架构师, 搜易得电子商务公司, 北京, 中国(2002)程序委员, 第1届发展信息学国际研讨会,Prato,意大利(2007~)程序委员, 第3届国际社区信息科学学术会议,Prato,意大利(2006~)程序委员, 亚太视觉信息处理研讨会,北京,中国(2006~)圆桌会议委员, 第4届国际技术管理大会,杭州,中国(2004)学术编辑, "广播电视科技视界" (2005~)评阅委员, 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研讨会(2006~)评阅委员, 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学术会议, (2006~)评阅委员, 第三届IEEE国际信息技术及应用大会, 悉尼, 澳大利亚(2005)评阅委员,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4~)奖励:广电总局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中国传媒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6)优秀科技论文成果奖(中国科学院)(2005)优秀论文奖,第1届通用数字图书馆学术会议(2005)优秀论文成果奖(中国电子学会)(2001)优秀论文奖,第4届国际技术管理大会(2004)中国传媒大学战略发展贡献奖(2003)课程与重要讲座:电子媒体设计;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3年级; 2001~传媒信息技术;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3年级; 2002~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4年级(英文讲授课程); 2004~ 计算机通信接口;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4年级; 2006~计算机网络;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3年级; 2007~数据挖掘与智能信息处理;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2005~专业英语;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2005~国际传媒技术进展;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2005~现代信号处理;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2005~基于用户行为特征分析的数字电视个性化服务策略;应邀学术报告,北京,中国;2006年11月Media Convergence in China: Harmonic Development against Digital Divide;应邀学术报告,北京,中国;2007年3月新媒体的内容融合:趋势与影响;应邀学术报告,海南,中国;2006年11月传媒知识管理的基本研究框架;应邀学术报告,青岛,中国;2006年7月Intelligent Content Management in Advertainment Production(See); 应邀学术报告, SIMS, Monash 大学, 墨尔本, 澳大利亚; 2005年7月部分学术论文:1.CAO Sanxing, LU Rui: A Gaussian王京玲女,工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远程教育学院大专本科学历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远程教育学院大专本科学历招生简章一、院校简介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
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
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
2000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海底捞大学”和“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
二、招生专业1、高中起点专科:公共事务管理、会计、工商企业管理2、专科起点本科:行政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三、入学方式1、测试入学:学生需参加由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入学测试。
2、免/试入学(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免/试入学):(1) 已获国民教育系列专科以上毕业证书,报考高中起点专科层次的专业时可申请免/试入学;(2) 已获国民教育系列本科以上毕业证书,报考专科起点本科层次的专业时可申请免/试入学。
四、教学及学习1、教学模式:教材自学+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讨论+平时作业+模拟练习题库+集中考试+毕业论文。
2、课程考试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及考试成绩组成,平时作业成绩所占比重:约30%左右。
3、教学模式采用完全学分制,弹性学习期限。
学生可自主地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4、课程免修、免/考的条件及办理:按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学籍规定办理相应课程的免/试、免/考。
五、毕业证书学生在规定学习期限内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成绩合格,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和各类学分要求,本科层次需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毕业鉴定合格,由中国传媒大学颁发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并报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
中国传媒大学 大学英语一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大学英语(一)》2013 – 2014第一学期第一次作业2013年9月10日发布, 11月11日前通过网络提交Part I 交际英语1.- _____________.- Fine, thanks.A.How do you do?B. Hello!C. Nice to meet you.D. How are you?2. - Oh, sorry to bother you.- ________.A. That’s Okay.B. No, you can’t.C. That’s good.D. Oh, I don’t know.3. -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___________.A. My pleasure.B. Never mind.C. Quite right.D. Thanks anyway.4. - Hello, may I speak to Liu Mei?- ____________.A.I am Liu Mei.B. Liu Mei is me.C. My name is Liu Mei.D. This is Liu Mei speaking.5. - How are you, Bob?- ___________ Ted.A. How are you?B. I am fine, thank you.C. How do you do?D. Nice to meet you.6. - Can I get you a cup of tea?- _________A. With pleasure.B. You can.C. Thank you for the tea.D. That’s very kind of you.7. - 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 __________A. Oh, thanks. I got it yesterday.B. Sorry, it’s too cheap.C. You can have it.D. See you later.8. - I’m sorry. I lost the key.-______________A. No, it’s all right.B. Well, it’s OK. B.C. You are welcome.D. You are wrong.9. - Would you mind changing seats with me?- __________A. Yes, you can.B. Of course, I like to.C. No, I don’t mind.D. Certainly, please do.10. - Tomorrow is my birthday.- __________.A. Oh, I have a good idea.B. I am glad you like it.C. Many happy returns of the day!D. You must be very happy.Part II 词汇与结构11. By the time the school ____ completed, I will have moved to other places.A. areB. isC. will beD. was12. Mrs. Smith warned her daughter after drinking.A. never to driveB. to never driveC. never drivingD. never drive13. My room is in a mess. It needs ____A. to be tidying upB. tidying upC. to tidy upD. tidied up14. He went to take a long vacation after he had finished ________ his book.A. to writeB. writeC. had writtenD. writing15. Eric was made ______ his homework all day long.A. doB. doingC. to doD. did16. These are the best movies I _____.A. seeB. sawC. I have ever seenD. seen17. In the past few years, we __________ great progress in IT industry.A. achieveB. have achievedC. are achievingD. achieved18. To ______ the truth, I don’t know him.A. speakB. informC. sayD. tell19. ______ hearing that his apartment was on fire, he immediately called 110.A. OnB. InC. AtD. From20. Maria has made her decision, and she is determined to ______ it.A. stick toB. stick outC. stick onD. stick by21. His wife, ________ his children, was also invited to the party.A. as wellB. but alsoC. as well asD. and22. _________ of the accident last year, he had to lie in bed for 3 months..A. For a resultB. In a resultC. With a resultD. As a result23. ________ the heavy rain, she went shopping.A. In spite ofB. Despite onC. AlthoughD. However24. ________ he had worked hard, he failed to pass the exam.A. EvenB. WhileC. AlthoughD. However25. The girl was _________ about everything she saw.A. contentB. curiousC. pleaseD. interested26. The police had every reason _____ suspecting him.A. toB. fromC. withD. for27. Never before _______ see such a terrible car accident on the road!A.I have B. have I C. I did D. did I28. Here’s my card. Let’s keep in _______.A. touchB. relationC. connectionD. friendship29. I think _____necessary to learn English well.A. itsB. itC. thatD. it’s30. English is a language ______ in many countries.A. spokenB. speakingC. be spokenD. to speak。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管理细则(试行)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学生在学期间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以期达到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
学生在学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后,均需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为使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特制定此细则,学生须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训练和提高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整理资料、分析论证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一)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学生要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按照题目和任务的要求,制定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日历安排。
经指导教师批准后,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工作。
(二)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学生要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作风,虚心听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如有抄袭、代写论文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所作毕业论文(设计)无效,在学习期限内交费申请重修。
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已准予毕业者,宣布毕业证书作废;已授予学位者,宣布学位证书作废。
(三)学生因公、因病不能按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须说明情况,经现代远程教育中心批准后,随下一年毕业班进行,否则按不及格处理。
(四)理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在选题前要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对设计结果要进行测试验证,并写出验证说明和评分意见。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根据设计方案、计算结果、指导教师的验证说明和相应论文给出成绩。
(五)文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在论文正式开始之前,必须先写出毕业论文的选题报告,经过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或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审阅修改后,才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选题报告的要求进行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管理细则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学生在学期间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以期达到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
学生在学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后,均需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为使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特制定此细则。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一)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整理资料、分析论证和论文写作的能力,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二)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学生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题目和任务的要求,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日程安排,并按规定的日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三)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学生要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如有抄袭、代写论文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毕业论文(设计)无效,在学习期限内须申请重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已准予毕业者,宣布毕业证书作废;已授予学位者,宣布学位证书作废。
(四)文史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在论文正式开始之前,必须先写出毕业论文的选题报告,经过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审阅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选题报告的要求写作毕业论文。
理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在选题前要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对设计结果要进行测试验证,并写出验证说明和评分意见。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根据设计方案、计算结果、指导教师的验证说明和相应论文给出成绩。
二、学生选作毕业论文(设计)(一)学生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申请毕业论文最低学分,方可登录“论文系统”选作毕业论文(设计)。
流程如下:进入论文系统→选作毕业论文(设计)→生成学费订单→到支付中心支付学费→选作结束。
(二)每学年,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两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分别在单学期(9月至次年1月)和双学期(3月至7月)进行。
每学年学院只组织一次毕业论文答辩,在7月进行。
建议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在双学期选作毕业论文(设计)。
(三)每学年毕业论文(设计)的选作交费期为:3月5日——25日选作双学期毕业论文(设计),9月5日——25日选作单学期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须在选作交费期内提交选题报告。
(四)学生须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规定时间在网上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作和交费。
学生如果不按期进行选作和交费,则无法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三、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要求四、选题报告提交及要求(一)选题报告的提交1.在选作交费期,学生选作交费后须确定选题并提交选题报告。
2.学生在提交选题报告前,请浏览网上各专业教师就“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和使用工具书、如何展开论文写作及当前学术动态等”所做的视频辅导。
3.学生可在网上公布的推荐选题中选择一个题目,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无论是推荐选题还是自由选题均需按要求撰写选题报告。
4.学生选题报告经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网上审阅通过后,可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写作。
对于选题报告未被通过的学生,需在当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重新选题并提交选题报告后方可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写作。
(二)选题要求1.学生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学生根据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与实际工作、技术改造和科研任务相结合的题目。
2.学生选题要注意题目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又能在规定期限内按时完成。
每位同学只能选择一个题目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3.题目确定后,学生须按要求填写选题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网上提交。
选题报告字数在300—500字之间。
选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论文(设计)题目;准备从哪几个方面研究、论述;完成论文(设计)的基本思路;该选题的目的、意义。
五、论文写作要求及格式规定论文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果之一,对论文的写作要求及格式规定如下:(一)文体1.鼓励学生写“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本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2.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二)文风1.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2.立论正确,论据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讲究逻辑;对资料选用、数据测试、参数计算,力求准确;对方案的分析与论证,要观点鲜明,结论正确;标点符号要求清楚、准确。
3.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要力求文字精练,语句通顺。
(三)格式规定1.毕业论文应使用学校统一规定的论文样式。
2.毕业论文应包括:①封面;②中文摘要:对整个论文的简要说明;③目录;④前言:要说明选题的题目,提出选题的依据,进行题目调查与资料收集过程,研究该题目的背景,选题状况简介,以及协作人员和其他应说明的问题;⑤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所选题目的理论分析,方案论证,资料运用及结论性意见等;⑥结论:一般包括研究成果和建议,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⑦致谢;⑧附录:应列出撰写论文时参考了哪些主要书刊、资料,包括书刊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等。
⑨成绩评语表:校外学习中心论文指导小组评语表;中国传媒大学论文指导委员会评语表;答辩小组评语表。
3.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应以6000 - 10000字为宜(包括标点符号)。
论文摘要应有200字左右。
4.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一、——用于论文小标题(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1.——用于要点的排列(1)——用于特征的排列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5.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参考文献须做注释,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它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6.参考书目一般不低于4本,参考书的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
7.注释及参考书目统一用尾注,其规格为:(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
8.论文各部分样式设臵要求:(1)论文题目:黑体三号字居中。
(2)选题及正文: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加阴影外,不得再使用其它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
(3)参考文献、尾注:宋体五号字。
六、论文的提交与批阅(一)论文初稿提交与批阅1.学生选题报告通过后,就进入了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写作阶段。
学生按照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在当地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初稿的写作。
初稿写作完成后,须在规定时间内网上提交。
选题未通过的学生,提交论文初稿时,须同时提交修改后的论文选题。
2.各地指导教师须及时在网上对学生提交的论文初稿进行批阅,给出评语,明确提示学生初稿是否还需要修改,及如何修改。
如指导教师认为无需再做修改,则学生可以在终稿提交阶段提交此稿;如指导教师认为还需再做修改,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进入终稿写作环节。
(二)论文终稿提交与批阅1.论文终稿提交(1)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最后形成终稿。
终稿写作完成后必须在规定日期内进行网上提交。
所提交论文的格式必须严格遵照管理细则中的“论文格式规定”。
终稿提交截止后,论文系统将自动关闭,学生不能继续进行论文提交。
如未按时提交,则初稿将被视为终稿。
若初稿和终稿均未按时提交,则视为学生放弃此次毕业论文(设计),自动转入下个学期继续完成论文。
(2)在论文终稿提交截止日 (6月10日和12月10日) 前,学生在完成网上终稿提交的同时,须将论文终稿用统一规格的A4白纸打印一式四份(不参加论文答辩的同学只需打印一式两份论文),交到所属校外学习中心,逾期不予受理。
(3)学生在网上提交的论文内容须与交到校外学习中心打印稿内容保持一致,若两者出现差异,论文的评分将以交到校外学习中心的打印稿为准。
2.论文终稿批阅(1)各校外学习中心组织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及时对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终稿进行初评,给出评语和初评成绩。
因时间安排紧凑,各地须分别在7月5日和1月5日前将初评完成的学生论文寄到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拟参加论文答辩的同学论文寄一式三份,不参加答辩的同学论文寄一份。
(2)收到各地论文后,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将及时对未提交答辩申请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终稿进行复评,给出复评成绩和评语。
已提交答辩申请同学,将在毕业论文答辩后,由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和论文终稿写作质量综合评定答辩成绩并给出评语。
3.毕业论文(设计)评分参考标准参见附件一。
七、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一)每年,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在7月中旬进行。
(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采取学生自愿申请的方式。
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在提交论文终稿的同时须在网上提交毕业论文答辩申请,逾期不予受理。
(三)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的学生,均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无故不参加答辩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终评成绩为不及格。
因故不能按时参加答辩的学生,须在7月1日前,向当地学习中心提交缓答辩申请或取消答辩申请。
申请缓答辩的学生,将在参加完下一年的论文答辩后得到论文终评成绩。
申请取消答辩的学生论文,由中国传媒大学各专业教师进行复评。
(四)毕业论文(设计)答辨工作主要由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小组由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师组成。
(五)毕业答辩将采取面对面、网络视频和视频会议系统等方式进行。
具体答辩方式和答辩时间会在答辩前两周公布。
(六)每位学生答辩时间约15分钟,其中陈述5分钟,回答问题10分钟。
首先,学生应对自己所做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目的、意义,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以及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等进行简单陈述。
为使陈述更具有条理性,学生在答辩前可写出书面提纲,陈述时不需脱稿。
学生陈述后,须认真回答教师的提问。
内容为选题的关键性问题,以及与选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七)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参考标准参见附件二。
八、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一)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1.毕业论文(设计)的终评成绩采用四级计分制:优(85-100分)、良(70-84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