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种子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小种子教案5篇想要提高教学能力,我们就要重视教案的写作,教案需要详细描述每节课的教学步骤,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班小种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班小种子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产生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种子的旅行2、种子旅行配对图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师:你们都去旅行过吗?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2、师:今天呀,范老师请来了一些好朋友,它们也想去旅行,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3、出示ppt课件:看,谁来了?4、师:认识它们吗?谁能来说说它们叫什么名字?(蒲公英、苍耳、莲子)归纳提升:蒲公英、莲子和苍耳,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
二、认识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1、师:这些种子都一样吗?它们有哪些区别?归纳提升: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有的是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是带钩还长刺呢。
2、师:这些小种子呀迫不及待的要开始自己的旅行了,它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钻进土壤里,吸取着阳光和雨水,落地、生根、发芽。
但是,小种子没有手也没有脚,它们要怎样才能开始自己的旅行呢?追问: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呢?3、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认识蒲公英、莲、苍耳等植物的传播方式。
蒲公英旅行(1)师:咦,是谁在说话?《蒲公英的自述》: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绒绒的小花。
微风轻轻地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师:啊,原来是蒲公英的种子在说话,你们听清楚它说了些什么?(2)追问:风真的能帮助蒲公英去旅行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flash)(3)追问: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归纳提升:因为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风来帮它旅行的,风能帮助蒲公英传播种子。
莲子旅行(1)师:谁能帮助莲子去旅行呢?(2)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流水声)追问:为什么莲子会随着水流去旅行呢?归纳提升:原来莲蓬像小船一样能浮在水上,莲子落入水中,顺着水流到别处去安家,莲子就是靠水来帮它旅行的,水能帮助莲子传播种子。
2024年大班教案各种各样的种子通用

2024年大班教案各种各样的种子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探索大自然》的第三章《植物的世界》第三节《各种各样的种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结构,探索种子如何成长为大植物,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种子生长过程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至少五种不同的种子。
2. 培养学生了解种子结构及其生长过程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植物生长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结构的认识,种子生长过程的了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种子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样本(如花生、豆类、玉米、小麦、向日葵等),放大镜,种子生长过程的幻灯片。
学具:画纸,彩笔,种子观察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颗种子,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如何成长为大植物。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介绍五种常见的种子,讲解种子的结构,如种皮、胚乳、胚轴等。
以花生为例,详细讲解花生的种子结构和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个种子样本,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用画纸和彩笔描绘所观察的种子。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种子生长过程,将种子放入种子观察盒,并记录种子生长情况。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种子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种子2. 内容:五种种子名称种子结构图种子生长过程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收集不同种子的样本,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样本1:松树种子。
特点:外形呈三角形,表面光滑,有翅膀,便于传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实地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开展“种子成长日记”活动,记录种子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教案1.大班科学教案种子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让孩子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在特性。
2.激发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5.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2、“为什么叫种子呢?”(二)、操作探索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三)、观赏结束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2、师总结结束2.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让孩子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在特性。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2、“为什么叫种子呢?”(二)、操作探索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三)、观赏结束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2、师总结结束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旅行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对种子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关系的初步认识。
大班教案各种各样的种子通用

大班教案各种各样的种子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植物的世界》第5章“各种各样的种子”。
具体内容包括:种子的结构、功能以及不同种子的特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种子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了解不同种子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种子外观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增强保护种子多样性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不同种子的特点及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样本、显微镜、PPT。
学具:放大镜、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种子的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种子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种子的结构图,讲解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教师举例说明不同种子的特点,如:豆类种子和谷物种子的异同。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种子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种子的外观。
(2)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种子的特点。
4. 小结与讨论(10分钟)(2)学生分享观察和比较种子特点的心得。
教师强调种子多样性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呼吁大家保护种子资源。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根、胚芽。
2. 种子的功能:繁殖、传播、保存。
3. 不同种子的特点:豆类种子、谷物种子、坚果种子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三种不同种子的外观特点。
(2)简述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 答案:(1)例:豆类种子呈圆形,表面光滑;谷物种子呈长形,表面有细毛;坚果种子外壳坚硬。
(2)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繁殖后代、传播种子、保存基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讲解种子结构时,部分学生表示难以理解。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各种各样的种子》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各种各样的种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各种各样的种子》,涉及章节为第三章《认识种子》。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认识不同种子的名称和特点,探究种子生长的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生活中常见种子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常见种子的名称和特点,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种子(如花生、豆类、瓜子等)、放大镜、种子生长过程的图片、PPT课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种子粘贴画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发芽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种子是如何生长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各种种子,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通过PPT课件,讲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观察、比较不同的种子,完成种子粘贴画。
4. 小组讨论(5分钟)讨论种子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如何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种子2. 内容:(1)种子的名称和特点(2)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种子,记录它们的名称、特点及生长过程。
2. 答案:(1)种子的名称:如花生、豆类、瓜子等。
(2)种子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3)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种子生长的环境。
(2)开展“种子生长日记”活动,让幼儿记录种子生长的过程。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有关种子的科学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有关种子的科学教案3篇第一篇:种子的成长奇迹引言:在幼儿园大班的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特别是种子的成长奇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和实践,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主体:1. 种子的重要性和功能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媒介,它们承载着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和遗传信息。
通过丰富的视觉教具,引导孩子们了解种子的结构和不同种类的种子。
2. 种子的萌发实验分发给每个孩子一颗黄瓜种子,并鼓励他们观察种子的外观和触感。
之后,将种子放入湿润的棉花或土壤中,观察并记录变化,同时让孩子们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种子需要水和阳光才能生长?”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索。
3. 创意种子的播种方法鼓励孩子们在幼儿园内的合适区域进行小型种植实践。
提供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花草、蔬菜等,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种子,并与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种植。
通过实践,孩子们不仅了解种子的种植过程,还能培养耐心和责任感。
结论:通过种子的探索和实践,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种科学教案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还培养了观察和实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从小种子到大树的生命之旅引言: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植物的生物特点和生长过程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探索种子和植物的生命之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探索欲望。
主体:1. 种子的壮丽变身通过图文资料和视频展示,让孩子们观察和了解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
从土壤吸收水分开始,孩子们可以看到种子中的营养逐渐发挥作用,滋养幼小的幼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植物。
2. 探索种子的营养鼓励孩子们围绕种子的营养成分展开探索活动。
通过自主制作实验,例如将种子置于不同条件下发芽,孩子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营养对于种子生长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能体会到种子的营养需求和变化规律。
(优秀课件)-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种子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种子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各种植物以及琳琅满目的果实总是非常感兴趣。
因此,大班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自然酝酿而成,它以问题为切入口,通过“自由介绍---猜测验证---拓展延伸”过程,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种子认知经验,鼓励幼儿关注周围生活,激发幼儿持续探究秋天乃至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的思维品质。
重点: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及作用。
难点: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部位。
幼儿基础分析能力、经验基础幼儿的有:本学期班级植物角创设根据根茎类植物展开种植活动的,我班幼儿知道红薯、马铃薯等植物就是植物的种子。
另幼儿对于植物已经也有一定的了解,能认识常见的种子,如:红豆、绿豆等。
幼儿的缺:幼儿对于植物的种子在哪个具体的位置还不明确,需要去探索发现植物种子的秘密。
提升点: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及作用,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部位。
活动目标1。
通过观察图片、实物,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及作用,2。
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部位,发现种子的丰富多样,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材料、环境、知识准备材料准备:图片一、导入活动导语:孩子们。
你们知道我们吃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的种子藏在哪里?二、小组操作,讲述种子藏在哪里1。
出示图片:2。
提问:请你们说说这些食物的种子藏在哪里?3。
提出要求: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这些食物的种子藏在哪里?然后把种子藏在同一个地方的食物放一起。
4。
幼儿小组操作过度:你们都很厉害,都找到了这些种子藏在哪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把!三、分享操作结果,结合PPT了解种子藏在哪里1。
小组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2。
结合PPT了解种子藏在哪里1藏在果肉里的种子苹果、香蕉、葡萄、橘子、柿子等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种子在哪里吗?小结:它们的种子都藏在果肉里。
2。
藏在果壳里的种子菜籽、花生、红豆、板栗提问:它们的种子又藏在哪里呢?猜一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的种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里的种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里的种子一、教学目标:2.引导幼儿观察并探究种子的发芽过程;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4.培养幼儿对植物的保护意识;5.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种子(例如黄豆、花生、玉米等);2.盆子或土豆袋;3.水壶或水杯;4.手套、园艺剪、铲子;5.彩色纸、剪刀、胶水;6.PPT或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2.观察种子(15分钟)大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种子,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外形、大小、颜色和质地,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上。
随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3.种子发芽(10分钟)教师利用PPT或图片展示种子的发芽过程,引导幼儿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向幼儿讲解种子向阳性的特点。
4.种子发芽实验(20分钟)每个小组将种子放置在盆子或土豆袋中,并适当浇水。
教师解释浇水频率和适宜温度的重要性。
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上。
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5.种子成长地图(3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他们观察到的种子,并绘制种子成长地图,包括种子发芽后的植株形态、根系、叶子等。
然后,幼儿用彩色纸剪出形状各异的叶子、花朵和果实,粘贴在地图上。
鼓励幼儿通过绘图的方式,展示他们对种子成长过程的理解。
6.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并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鼓励幼儿互相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加深对种子发芽过程的理解。
最后,鼓励幼儿讲述一句自己的体会。
四、教学延伸:1.展示生长的植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去学校里的花坛或树林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了解和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2.自主观察:鼓励幼儿在家中或外出时,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收集各种植物种子,然后与同伴分享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中。
3.种子的利用:引导幼儿思考种子的利用价值,如何利用种子进行食物生产、植物种植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大班)教案
适合班级:大班重点领域:科学活动方式:集体活动目标:
1、利用多种途径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寻找答案,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
2、对植物的种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种子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有关种子的多媒体课件、录像、图书等资料;视频转换仪;放大镜;水果、种子等实物;盆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寻找水果的种子
1、昨天,我们吃苹果时发现了一个秘密,苹果里藏着小星星,那是苹果的种子。
今天,我带来了许多水果,看一看,有些什么(桂圆、葡萄、枣子、香蕉、草莓等),它们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2、幼儿探索、寻找水果的种子
3、交流:你找到了什么水果的种子?它长在哪里?
重点:香蕉的种子(已退化);草莓的种子(长在果肉外面)。
(二)用多种途径寻找、认识其它植物的种子
1、刚才我们找到了一些水果的种子,那么,还有其它许多植物,它们的种子又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答案?(从电脑里找、看电视、看图片、查阅书籍、与同伴交流、问别人等)
2、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植物的种子、图书、电视录像、电脑,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寻找答案,等会儿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幼儿解放探索
4、交流新发现和学习经验:
(1)你发现了什么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几种种子的异同。
(2)谁发现了很特别的种子要介绍给大家?
(3)谁还有不清晰的问题要提出来?有没有你不认识的种子?(三)种子有什么用?
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子可以吃,那么种子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呢?(繁殖后代,发芽长出新的植物),那好,我们把这些种子带回去,想办法让它们长出新的植物来。
(四)延伸活动:
1、种植种子,发芽实验
2、收集种子,制作标本
3、种子分类(植物种类、颜色、大小、形状、能不能吃)
4、种子食品品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