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的主要劳动手段。因此,对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应作较高的要求。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我们不仅能把思想概念,而且还能把最复杂的、色彩最细腻的图画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这样说,在人的大脑里好象有着成千上万个,也许还是成百万个键子,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象是用无形的手指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讲话人所奏出来的那支交响乐也就在知音者的头脑里回响起来。”每个教师在讲台上都应该弹奏这样的交响曲。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语言美的陶冶,得到艺术享受。

放眼当今思想品德课教学,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艺术,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雨果在谈到艺术家的创造性时说:没有风格的作家,尽管有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却达不到真正的胜利。同样道理,思想品德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课堂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拟就初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问题,浅谈一点我个人的见解。

(一)要注意教学语言的思想性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极其重要的工具,就其本身来说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社会的阶级分化和对立,必然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

社会上不同阶级、不同集团的人们对语言不是漠不关心的,他们总是极力想使语言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我们政治教师作为党的理论宣传战线上的一名战士,也必须十分注意语言的思想性,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都能起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的作用。为此,初中政治教师的语言必须做到:

1.旗帜鲜明。我们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旗帜,当前来说就是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模糊与动摇。有些政治教师不敢在课堂上理直气壮地宣传社会主义,遇到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就采取回避的态度。这对一个应该立场鲜明的政治教师来说,实在是很不相称的。例如,在对待西藏、新疆先后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问题上,我们就应该认清其本质。这是民族地区的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境外极少数敌对份子、分裂份子的策划、操纵下而发动的。这是有准备有预谋的旨在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我们应该坚定不移、义无返顾地支持我国政府打击犯罪,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立场和行为。

2.反对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面对着思想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任务,因此,政治教师的一言一语,都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在教学中,我们应严守“研究无禁区,教学有纪律”的原则,不信口雌黄、不哗众取宠。讲课时如有必要引述反面观点或事例,应有所选择并应有分析批判,以免发生副作用。

3.不使用污言秽语。教学语言应符合文明礼貌的要求,做到语言美。教师应尊重学生

的人格,不使用讽刺、挖苦、辱骂学生的语言;招呼学生应带“请”字:“请举手”、“请回答”、“请坐下”等等;讲课时“他妈的”之类污言秽语应该杜绝。

(二)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政治课的教学语言必须严谨、精当,符合科学性的要求。

首先,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准确规范地使用政治专业术语。准确规范地使用专业术语。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反之,如果一味强调通俗,将术语任意简单化,或者混淆概念,用语不确切,学生学到的不仅不是“通俗”的政治,甚至可能是一堆“垃圾”政治。

专业表述的要求,也适用于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强调,中考的主观题答卷,必须是专业的表述,切忌没有理论表述基础的自我语言。在课堂练习或提问中,我绝不允许学生太多的自我语言(结合自身分析情况除外)。同一意思表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术语或直接引用课本的专业句子。

·以专业性、科学性规范政治教师课堂术语,对学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贯彻落实到学生的自觉表达中,更应以学生的专业表达为出发点、落脚点。

其次,政治课教师还应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新语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涌现出一批边

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的学科群,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及时汲取新的“营养”,确保教师的“思维机器”既能“有米可炊”,又能给学生提供一股“活水”。

最后语言科学性还要求我们说话要顺理成章,逻辑性强,不要颠三倒四、支离破碎,以免削弱马克思理论固有的说服力。

此外,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我们必须规范我们的普通话。

(三)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政治教师应当化理为情,融情人理,情理交融,运用具体形象、生动优美的言词把教育、教学内容注入学生的脑海。

首先,是语速的调整,感情的交融。教师语言应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相反,平铺直叙的语调,波澜全无的情感,只能让课堂成为一潭死水。此种状况下的师生,即使面对面,也如背靠背,更谈不上“师生平等对话了”。

古人云:“感人心者奠先乎情”,“情动于衷而言于表”,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充满感情,让感情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从而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此时此刻,语言效果能上升到另一境界:激励性。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沉默、停顿”,也是在必要时可以巧用的一种艺术。新课标以人为本,需要政治教师能巧妙设置课堂“空白点”,让学生自主性得以发挥。给学生思考、表达观点的空间,让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转化。

其次,要注重运用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妥帖的比喻,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适当的反问,能启发学生穷根究底,积极探索;强烈的对比,能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以鲜明的例子或时政热点为载体,以修辞为手段,把实实在在理论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格言、成语、民间谚语、歇后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有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四)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

思维的规律告诉我们,思维的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的果实喂到学生嘴里,也不是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而是要告诉学生怎样才能获得知识的果实。

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刻意把话说错,可以达到两个很好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同时,知识在强调中得以掌握。这是一个“教师刻意犯错——学生指出——教师纠正”的活动过程。例如:教师说“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一致”,学生指出“应该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教师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