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6转辙机原理及故障处理
最新 ZD6型电动转辙机故障处理-精品

摘要:电动转辙机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目前,我国使用的较多的电动转辙机是ZD6型。
ZD6型电动转辙机工作性质对运输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一定要保证ZD6型电动转辙机正常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ZD6型电动转辙机会出现很多故障,从而影响了ZD6型电动转辙机的正常运行以及工作效率,为此,本文提出了几点ZD6型电动转辙机故障处理方法。
关键词:ZD6型电动转辙机;故障;处理方法 1.引言在我国电动转辙机中,ZD6型是主要的一种,在全路连锁道岔中装备率达95%以上,促进了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
ZD6型电动转辙机与世界先进的比,区别主要表现在:(1)对于重型道岔发展的需要是不能满足的,这是由于其驱动功率较小。
(2)ZD6型电动转辙机缺少交流系列,主要采用直流电动机,从而导致故障较容易发生。
(3)摩擦联结器摩擦力不稳定,也会导致故障发生,例如道岔转换不到位等。
(4)锁闭机件强度弱,动作杆疲劳断裂故障容易发生,这样使得高速行车安全不能得以保证。
2. ZD6型电动转辙机故障分析(1)电动机出现的故障。
转子发生断格故障,例如,电动机在炭刷位置上就无法工作;炭刷在刷握中适度不合适,过松或者过紧,从而使电动机就会产生很大的火花或者根本无法启动。
(2)减速器出现的故障。
摩擦电流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据经验得出,在冬季时,摩擦电流增大;在夏季时,摩擦电流减小。
摩擦带有油质或内齿轮伸出端锈蚀比较严重,从而使得摩擦电流发生变化。
由摩擦带连接的自身结构导致摩擦电流偏差超限。
(3)自动开闭器出现的故障。
首先,对于第二次变位,开闭器是无法实现的。
检查柱和开闭器座孔缺油而产生干摩擦,使检查柱不落槽。
工务在转辙机在锁闭位置时没有通知电务人员配合,拐轴在道岔结合部作业时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
其次,动接点受到列车震动等原因的影响而使得螺钉上的紧固螺母松动,从而使调整螺钉也跟着松动,造成连接销脱出,在接点座平面上卡死。
再次,由于拐轴与拐轴孔缺油,容易发生干摩擦,动接点被卡死无法转换。
zd6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的故障处理

zd6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的故障处理一、引言•问题描述•研究目的二、zd6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概述•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的作用•zd6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的组成•控制电路工作原理三、故障排除方法1. 检查电源电压•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判断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若电压不正常,检查电源线路是否受损,修复或更换2. 检查电动转辙机电机•检查电机是否有异响、发热等异常情况•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正确,排除接线错误的可能性•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机绕组是否正常,修复或更换受损部分3. 检查控制电路元件•检查电容器、电阻、电感等元件是否正常工作•使用万用表检测元件的阻值、电容等参数•依据检测结果,修复或更换故障元件4. 检查控制信号线路•检查控制信号线路是否受损,修复或更换受损部分•检查信号线路的连接是否正确,排除接线错误的可能性•检测信号线路是否存在短路、开路等问题,修复或更换故障部分四、常见故障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1. 故障案例一:道岔无法转换•分析原因:可能是电源电压异常或者控制信号线路断开•解决方案:检查电源电压,修复或更换受损部分,检查并修复控制信号线路2. 故障案例二:电动转辙机电机不工作•分析原因:可能是电机损坏或者接线错误•解决方案:检查电机是否正常工作,修复或更换受损部分,检查并修复接线错误3. 故障案例三:控制电路元件损坏•分析原因:可能是元件老化或者受到外界因素损坏•解决方案:检查元件是否正常工作,修复或更换受损部分,保护电路免受外界因素损坏4. 故障案例四:控制信号线路短路或开路•分析原因:可能是信号线路受到损坏或者接线错误•解决方案:检查信号线路是否断开或短路,修复或更换受损部分,检查并修复接线错误五、结论•zd6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的故障处理过程•故障排除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常见故障案例的解决方案的总结参考文献•文献1•文献2•文献3。
ZD6型转辙机故障分析及处理

摘要一、ZD6转辙机是用以转换道岔的设备,每一道岔设一台转辙机,安装在道岔尖轨处。
它的基本功能是:1.改变道岔的位置,即根据操纵人员意图转于定位或反位;2.正确的反映道岔的位置,即道岔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才能有相对应的表示;3.道岔转到正确位置后,实行机械锁闭,防止外力转动道岔。
4.道岔被挤或因故在四开位置时,也应及时有报警表示。
5.ZD6型采用内锁闭方式。
ZD6型的道岔附件主要有密贴调整杆、表示连接杆、连接尖轨的方钢和尖端杆以及放松卡、象鼻铁等。
二、主要组成是由:电动机、减速器、摩擦联结器、自动开闭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移位接触器(用于挤岔电路中)、底壳及机盖等部分组成。
关键词:ZD6、转撤机、相混参考文献:车站自动控制:王永信、喻喜平铁道论坛网道岔控制电路故障分析及处理————ZD6型转辙机故障分析及处理ZD6型转辙机故障,从结构上可分为电路故障和机械故障;从电路动作程序上可分为启动电路故障和表示电路故障;从设备位置上可分为室内设备故障和室外设备故障;从故障现象上还可分为道岔不能启动、空转和无表示故障三种故障。
按照道岔电路的动作程序,结合控制台上电流指针摆动、挤岔电流鸣响及道岔位置表示灯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稳、准、快地处理好故障。
1. 区分室内外故障道岔控制电路发生故障时,最关键的就是要区分故障点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避免来回跑动,耽误处理故障时间。
(1)道岔启动电路的区分道岔不能启动时,应首先看清控制台现象,必要时还应在分线盘处测回路电阻,以准确区分在室内还是在室外。
当道岔启动电路故障时,可单独操纵道岔,道岔原来位置表示灯不灭,说明1DQJ未励磁;道岔原来位置表示灯熄灭,但是松开单操纵按钮时,单操原来位置表示灯油点亮,说明2DQJ不转极。
上述两种故障现象,可判断故障在室内。
当道岔定、反位表示灯均无表示,且发生挤岔报警时,不能单独操纵道岔,应在分线盘有关端子上册启动电路回路电阻,以区分室内、外故障。
zd6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zd6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1. 工作原理
zd6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主要是由电机部分、行程终止部分、动作控制部分、手动控制部分以及信号输入部分五个部分组成。
电机部分:电机部分采用交流电动机控制,控制电路中加入了开关保护和反接保护等措施。
行程终止部分:行程终止部分是用来控制道岔动作的,当道岔偏置到位后,断开控制电源,从而实现道岔的锁定。
动作控制部分:动作控制部分是用来控制道岔的开启和关闭,它由控制电路板、继电器、限位开关等组成,实现道岔的动作控制。
手动控制部分:手动控制部分是用来手动控制道岔的,既保证道岔的机械操作,又能适应临时的运行需求。
信号输入部分:信号输入部分主要是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域控制电路进行处理,实现道岔的开启和关闭。
2. 故障处理
(1)电机不能正常工作:此时应检查电源是否接通、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以及各安全开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
(3)道岔开启或关闭不及时或不灵敏:此时可能是由于限位开关失灵,需要更换限位开关或者清洗限位开关。
(4)道岔无法锁定:此时可能是因为锁定控制电路的继电器失灵,需要更换继电器或检查控制电路板。
(5)道岔手动操作不灵活或机械部件出现故障:此时需要检查道岔机械部分是否正确安装、各部件是否润滑、手动摇杆是否与道岔机械部分连接紧密等。
总之,维护zd6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关键在于及时发现故障并及时排除,确保电动转辙机道岔的正常运行。
ZD6转辙机原理及故障处理

ZD6转辙机原理及故障处理ZD6转辙机是一种常用于铁路交通的设备,用于调节列车行进方向。
它的原理是通过控制转辙机的机械运动来改变轨道的走向,从而使得列车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行驶。
下面将介绍ZD6转辙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ZD6转辙机的工作原理主要通过控制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来实现。
驱动装置通过电动机或液压马达等驱动产生力量,使得传动装置转动,从而带动线路的转向。
传动装置包括齿轮、链条、连杆等,通过它们的协同作用,能够精确控制转辙机的运动。
在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检查并确定转辙机的位置,然后通过操纵台的操作指令对转辙机进行远程控制。
控制指令通过信号传输到转辙机,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开始工作,使转辙机按照预定路径转向。
转辙机运动至目标位置后,将产生高电压信号或机械传感器来确认位置,确认后才可输入下一道口的信号。
在运行过程中,ZD6转辙机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转辙机不能动或动作迟缓的原因可能是电源故障,此时应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接通。
同时,也可能是驱动装置内部元件烧坏或磨损,此时需要更换或维修驱动装置。
2.转辙机运动时有异常噪音的原因可能是传动装置中的链条断裂或磨损,应及时检查并更换。
同时,也可能是齿轮的磨损造成的,此时需要进行齿轮的修复或更换。
3.转辙机运动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控制系统故障,此时应检查控制系统电路是否正常,及时修复或更换控制系统元件。
4.转辙机位置确认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是位置传感器损坏或调节不当,应检查并调整传感器的位置或更换损坏的传感器。
5.转辙机无法锁定的原因可能是锁定装置故障,应检查锁定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总之,ZD6转辙机是一种重要的铁路交通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协同作用实现线路转向。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需要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保证转辙机的正常运行。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但具体问题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解决。
ZD6转辙机故障处理程序(附带处理流程图)

ZD6转辙设备道岔故障处理程序一、ZD6转辙设备道岔机械故障的判断及处理方法(1)不解锁空转不解锁空转最明显的特征是齿条块不动。
道岔有32.9°的锁闭量,即齿轮要转动32.9°才能带动齿条块动作。
齿轮转动小于这个数值而发生的空转称之为不解锁空转。
这个现象又分为两个过程,当齿轮转动10.2°时,先动的动接点要变位。
先动的动接点变位之前发生的空转原因有:①摩擦电流偏小;②动接点轴锈蚀;③检查柱与表示杆缺口相卡;④主轴轴套锈蚀后“燃轴”;⑤锁闭圆弧与齿条块缺油。
(2)解锁空转解锁空转指齿轮转动32.9°后发生的空转。
①齿条块不动。
原因是齿轮与齿条块不吻合或它们之间有异物卡阻。
②齿条块能动,密贴杆空动距离未完成(《铁路信号维护规则》规定:密贴杆空动距离小于5mm)。
原因之一是道岔不方正,密贴杆轴套的中心线与挡架的中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卡住;原因之二是箱内卡阻。
③齿条块带动密贴杆能完成空动距离,但尖轨不动。
其原因一般为密贴压力过大或基本轨有“肥边”。
当发生尖轨能动,道岔转换不到底故障,其原因有三:一是摩擦电流偏小,二是摩擦阻力偏大,三是有异物卡阻。
前两种原因可通过适当加大摩擦电流处理(注意,防止过大烧熔断器,其值应在《铁路信号维护规则》规定的技术标准范围之内)。
摩擦阻力过大一般为滑床板清扫不良,尖轨“吊板”或短尖轨的尾部轨端无缝及接头螺栓过紧等。
如果存在异物卡阻,又不能直观发现,就要区分是箱内还是箱外。
这里介绍三种方法:其一,手摇转辙机直至空转,突然松开手摇把,手摇把有明的反转,外部卡阻的可能性大,因为尖轨卡阻后受力变形,松开摇把,尖轨有“复原”的过程而带动摇把反转。
如果手摇把无明显反转,则尖轨尖端部位与箱内卡阻的可能性大。
而尖轨尖端部位有卡阻一般比较直观。
其二,调整密贴杆动程,道岔空转时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随调整变化,属箱内卡阻;密贴程度不随调整变化,属箱外卡阻。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简单故障分析处理与日常维护

一)ZD6系列电动转辙机简单故障分析处理与日常维护(以ZD6-D型为例)一.概述1.1 用途:是用于铁路电气集中站场用来改变道岔开通方向,琐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尖轨位置状态的设备。
1.2 主要技术指标1.2.1 工作环境:1.2.2 型号及分类ZD6-**/*:其中Z代表转辙机D代表电动6代表设计顺序号第一个*代表派生顺序号第二个*代表动作杆动程第三个*代表额定转换力1.2.3 主要技术参数型号ZD6-D165/350,额定转换力3430N,动作杆动程165mm,表示杆动程135-185 mm,转换时间≤5、5秒,工作电流≤2A,主副销抗挤力均为29420±1961N,表示杆抗挤力14700-17600 二.整机结构及传动原理2.1 结构ZD系列电动转辙机,由电动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底壳、机盖、移位接触器等组成。
(厂家不带配线,E型机无移位接触器)2.2ZD-6系列电动转辙机传动原理(动作杆在拉入状态,1、3闭合动作杆向右移动)来自道岔控制电路的电流经由自动开闭器第一排接点接至电动机(启动电路)使电动机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输出轴与主轴通过启动片连在一起由输出轴带动主轴一起旋转在主轴旋转过程中可完成电路的转接及机械的解锁、转换、锁闭等动作。
2.3转辙机主要部分的技术特点2.3.1转辙机的电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主轴等部分可以单独拆卸互不影响以便维修2.3.2其中减速器和自动开闭器的底脚都开有限位槽,以保证它们固定在底壳内与主轴的中心线同心,安装后不需调整其左右位置2.3.3整机安装尺寸为360×610毫米,四底脚安装孔直径为422毫米,动作杆及表示杆中心距底脚基面高为50毫米2.3.4所有道岔安装装置与拉杆都是根据这些尺寸来确定的,在现场实地安装有正装(右开)和反装(左开)两种装法,出厂时均为正装状态。
如需反装可将动作杆、表示杆倒换方向。
所谓左开、右开均为从电机处看其两杆伸出方向而定。
ZD6转辙设备故障处理及管理组织

ZD6转辙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ZD6系列电动转辙机ZD6系列电动转辙机供铁路电气集中站场用电力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反映道岔的位置状态。
环境温度:-40℃~+70℃;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振动加速度:不大于10.5g周围环境中无发生爆炸危险,足以故障1:ZD6系列一、故障现象:转辙机电动机小齿轮与减速器大齿轮咬合过紧,并发出“嘎嘎”的别劲响声1、原因分析(1)直流电机小齿轮在其轴上安装不正。
(2)直流电机与减速器盖安装紧固时,四个紧固螺栓施力不平衡,一侧或一角螺栓紧固过紧,齿轮啮合偏斜。
(3)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安装配合不平,或止口不好,没有完全下入减速器盖止口槽内。
(4)直流电机小齿轮配键前端长出端头,顶刮减速器盖中间板。
2、处理方法(1)重新找正安装直流电机小齿轮,压装小齿轮时加力适度,安装后的小齿轮平、正良好。
如轴头弯曲过大,应返回检修车间处理。
(2)在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止口安装平顺的条件下,应对角紧固螺栓,不要一次紧固过紧,在摇动试验良好的情况下,再紧固好四个安装螺栓。
(3)找出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安装配合面不平处,在简易处理不灵的情况下适当在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安装配合间加垫一小薄垫片,帮助找正,达到止口配合紧密,齿轮啮合良好为止。
(4)检查直流电机小齿轮固定键,锯或锉出过长部分,使其与轴端面一平。
二、故障现象:调整摩擦电流时,紧固调整弹簧螺栓,但摩擦电流不上升,或将内齿轮伸出端抱死1、故障分析(1)减速器、摩擦联结器、摩擦带与内齿轮伸出端摩擦面有油、造成摩擦力下降。
(2)摩擦带安装螺钉帽高出摩擦带表面,顶住内齿轮伸出端。
(3)摩擦带与内齿轮伸出端接触面上,积留摩擦带金属粉末过多以及内齿轮伸出端摩擦面生锈或摩擦带断钉或折断。
2、处理方法(1)拆下摩擦联结器左右夹板,彻底消除油垢,摩擦带表面也不能有油,以免降低摩擦力。
(2)拆下摩擦联结器左右夹板,重新紧固摩擦带安装螺钉,使螺帽低于摩擦带表面2mm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ZD6转辙机原理及故障处理ZD—6道岔故障一、基本概念1、什么叫道岔、什么是单动道岔、双动道岔、复示交分?由一条线路分岐为两条线路,在分岐点上铺设的转辙线路叫道岔。
作用:供机车辆从一股道岔转入另一股道。
单动道岔:一组电动机操动一组道岔。
比动道岔:二组电动机操纵二组道岔。
复式交分道岔:八根尖轨、八根合拢轨、四个辙叉组成。
2、道岔定位位置是如何规定的?(1)双线车站各道岔均以开通直线为定位;(2)单线车站进路道岔由车站两端向不同线路开通的位置为定位;(3)区间道岔以开通正线为定位;(4)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道岔以开通安全线避难线为定位;(5)其它由车站负责管理的道岔由车站自已规定。
3、道岔的编号:从列车到达方向起顺序编号,上行列车进站端为双号,下行端为单号。
从两端进站处顺序向站编号,尽头线向线路终端编号。
多个场的用百位数字表示在场。
4、什么叫电动转辙机及分类?电动转辙机:用电力带动转换道岔的一种设备。
分类:四线、三线、五线、六线。
5、电动转辙机组成:电动转辙机组成:电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移位接触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底壳、底盖。
(1)怎样进行道岔的密贴调整?调整道岔密贴,主要是调整密贴调整杆袖套两边的轴套螺母,(左边不密贴调整袖套、右边螺母,右边不密贴调整袖套,左边的螺母。
压力大时螺母往后松,压力小、不密贴时往前紧)用手摇皀摇动转辙机,当尖轨完全靠拢基本轨后,继续摇动轨辙机2.5—3转,道岔完全密贴并已有一定压力,动接点打入静接点,定、反位密贴,达到一压力,并保持密贴调整杆轴套与轴套螺母之间应有10—18mm游间。
(2)表示杆及其缺口的调整先调主杆(即:电动转辙机在伸出位置),后调副杆(即:电动转辙机在拉入位置)表示杆主杆调整,调整尖端杆舌铁两侧大螺母,调整活节螺栓两侧螺母即可。
(面对尖轨,转辙机在左边,缺口大时,紧舌铁右边螺母。
缺口小时紧舌铁左边螺母)。
表示杆副调整,即电动机在完全位置拉入位置(道岔密贴),先拧松,前后表示杆的横穿螺栓,再拧动表示杆后端调整螺栓,调整两检查块间的缺口距离。
试验时,后尖轨第一连接杆处,兴轨与其本轨间插入4X20mm铁板,此时与动接点弧动的两检查柱不应落下缺口,自动开闭器处于四开位置,道岔不能锁闭。
自动开闭器组成:四排静接点、两排动接点、两个速动爪、两个检查柱、起动片、及速动片。
6、道岔测试、压力、缺口调整程序先调压力、,后调表示缺口,先调伸出,后调拉入。
压力调整标准4mm不锁闭,2mm锁闭。
缺口1.5 0.5⑤ZD6扳动试验。
进行Ⅰ级测试(1)测试动作电压用万用表直流250v档,测定位动作电压时,正表笔搭在电机1端子上,负表笔搭在电机2端子上;测反位动作电压时,正表笔搭在电机2端子上,负表笔搭在电机4端子上,转换道岔时所测试的电压为动作电压,其应不小于160v.(2)测试工作电流将万用表放在直流5A档,断开安全接点,两表笔分别搭在05,06端子上,转换道岔时测得的电流为工作电流,其应不大于2A(3)测试故障电流将万用表放在直流5A档;断开安全接点.将表笔搭在05,06端子上,并在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与基本轨间夹入4mm实验锤,然后转换道岔.在摩擦连接器空转时,测得的电流值为故障电流.其应符合下列要求:a)正反向摩擦电流相差应小于0.3Ab)ZD6-A,D,F,G,H型转辙机单机使用时,摩擦电流为2.3-2.9Ac)ZD6-E型和ZD6-J型转辙机双机配套使用时,单机摩擦电流为2.0-2.5A当摩擦电流超标时,其调整方法为:面对转辙机站在电机侧,动作杆拉入位置侧摩擦电流超标时,对摩擦带邻钢轨侧弹簧螺栓的松紧进行调整;动作杆伸出位置侧摩擦电流超标时,对摩擦带另一侧弹簧螺栓的松紧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弹簧有效圈的相邻圈最小间隙不小于1.5mm,弹簧不得与夹板圆弧部分触碰。
(4)测试线圈电阻将万用表放在R×1档,将安全接点断开,在电机1、3或2、3端子测出两个定子线圈的阻值,其为2.85土0.14欧姆,在3、4端子上测转子线圈阻值,其为4.9土0.245欧姆。
注意事项:在测试转子阻值的过程中.应用手摇把慢摇电机转动一周,其间万用表指针应无过大变化,这样就能发现转子断线的隐患。
(5)2mm,4mm,6mm试验及调整道岔密贴及表示缺口在道岔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一基本轨间插入宽20mm厚2mm的铁板时,道岔应能锁闭。
在道岔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一基本轨间插入宽20mm厚4mm的铁板时,道岔应不能锁闭。
在道岔B机连接杆处,尖轨一基本轨间插入宽20mm厚6mm的铁板时,道岔应不能锁闭。
注意事项:该项作业应在测试并调整故障电流之后进行。
如检修时发现道岔不密贴,应该查找不密贴的原因,若是压力小或强度变化造成的,应立即调整压力,若是轨距变化或尖轨变形造成的,应及时通知工务处理。
道岔密贴调整:面向尖轨,左侧尖轨不密贴时,应调整密贴杆右侧轴套;右侧尖轨处不密贴时,应调整密贴杆左侧轴套螺帽。
表示缺口调整:在密贴调整好后,进行表示缺口调整,先调伸出位置侧主板缺口,再调拉入位置侧副板缺口。
(1)安装装置绝缘检查将万用表放在交流2.5v档,一表笔搭在角钢上,另一表笔分别对两轨面进行测试,无电压或电压约相等,说明绝缘良好;若在某轨面测出电压与轨面电压相等,则说明另一侧角钢绝缘破损,但不能断定两根角钢中哪根角钢螺栓的绝缘破损,需要分解一根角钢绝缘,再测量另一根角钢绝缘,若还不好,说明未分解的那根角钢螺栓绝缘破损。
如果分解了所有角钢绝缘未发现破损,应考虑第一连接杆,尖端杆的绝缘是否破损。
7、当道岔两尖轨处于什么状态时禁止使用该道岔(1)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时(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不密贴时二、机械故障处理1、常见故障A、解锁空转齿轮转动32.9 后发生的空转(1)齿条块不动、齿轮与齿条块不吻合有异物,检查锁闭齿轮与齿条块;(2)齿条块能动、密贴杆空动距离末完成,道岔不方正,二是箱卡阻。
(3)道岔在四开空转磨擦电流小:阻力大。
(4)密贴杆能完成空动距离,但尖轨不动。
原因一是压力大二是有肥边。
B、密贴空转(锁闭空转与不锁闭空转)(1)锁闭后空转启动电路末断开;(2)不锁闭空转、压力大。
C、不解锁空转(特征是齿条块不动)齿条转动32.9 齿条块动作小于这个数值称不解锁空转(1)磨擦电流小测电流2.3—2.9;(2)检查柱与表示杆缺口相卡(没缺口);(3)主轴燃轴;(4)锁闭圆弧与齿条块缺油有没缺肖;(5)动接点轴锈蚀。
2、发生部位机、机外、电务设备故障和工务设备故障3、处理顺序先处理机外故障,后处理机故障。
在判断不清机外时应甩开机外判断。
4、区分机外故障的方法A、手摇道岔直至空转,突然松开手摇把,手摇把有明显反转,外部卡阻可能性大B、甩掉外部,手摇道岔,能锁闭机外,不能锁闭机5、电机故障摩擦电流调至2A电压大于160V正常,低于140V属于电路故障。
(1)四线制电机定子和转子线圈分别是:定子引出线和炭刷引出线,分别以红黄区别:端子1、2为黄色;3为红黄;4为红色套管;端子螺丝用6mm、5mm 区别。
面对电机右边为3左边为4判断是碳刷3接触不好还是碳刷4接触不好,应该电机碳刷3和电机端子3进行测量。
例1、扳动道岔时道岔原位置空转。
分析:正常1送正电道岔的旋转是从反位向定位旋转,假如从电机的2送电就改变了电机的旋转方向,所以道岔原位置空转。
不管电机1、2接反,还是3、4接反都会出现同样情况,此现象在测回路阻值时,阻值是正常的。
例2、从反位向定位扳动烧保险,从定位能扳反位。
测试情况:回路阻值基本正常。
分析:在定位时电流从12—05流过,在反位时电流从11—05流过。
断:电机1和电机2之间的阻值应小于电机1—4之间阻值,从电机碳刷4—电4阻值,5 本应该为06、减速器故障例1、某道岔由定位转向反位时中途空转,检查外部无异物。
分析:(1)减速器左右夹板折断;(2)故障电流调整不当;(3)磨擦带进油;(4)减速器上的镙钉松出。
最终表现:测试故障电流及观察故障电流变化。
例2:在排列进路过程中,反位断表示挤岔铃响,定位3A保险烧,现场道岔摇不动,更换减速器后恢复正常。
原因:减速器轴承架破碎卡阻。
7、自动开闭器故障动接点与静接点接触不良(怎样计算打入深度)或静接点片折断(怎样排除)。
例1、故障现象:道岔定位向反位扳,快锁闭时有空转现象,反位向定位扳动一样(大约2—3秒)。
原因:与速动爪连接的小臂角度变型,造成动接点动程不够。
例2、道岔转换到底时一直空转,打开转辙机后启动接点末变位。
原因:调整拉簧松。
例3、速动爪顶着速动片,造成道岔不能转换。
8、动作杆、动作齿条故障例1、故障现象:道岔摇不到底,甩开外部仍摇不到底,检查机无异物。
处理:卸掉动作杆后,恢复正常。
原因:动作杆碰后轴套。
其它故障:(1)挤岔销盖顶着齿轮(2)锁闭圆弧与齿条块缺油(3)齿条块上有异物9、表示杆故障例1、故障现象:道岔摇不到底,甩开外部仍摇不到底,检查机无异物。
处理:卸掉表示杆后套恢复正常。
原因:后套丢失,更换后不配套。
其它:(1)检查柱与表示杆缺口相卡。
(2)表示杆本身长短调整不配套。
10、移位接触器故障挤岔时断不开,不挤岔时接不通。
11、主轴故障轴承锈蚀或燃轴。
机械故障处理举例:1、检查道岔外部没发现异常。
2、测试故障电流为2.8A排除故障电流小原因。
3、用手摇把摇动道岔减速器打空转,道岔不解锁。
甩开动动作杆和表示杆、外部,排除道岔外部和减速器故障造成的原因。
4、去掉自动关闭器,用手摇动道岔,仍不解锁,排除了自动开闭器卡阻造成的原因。
5、检查主轴和齿条块,锁闭园弧,发现主轴套和主轴之间锈死。
6、用450MM扳子卡住主轴来回晃动注油直到活动自由。
三、电动转辙机的测试四、电路原理道岔控制理论电路中主要四个继电器:1DQJ 2DQJ DBJ FBJ1、1DQJ、2DQJ的作用及道岔启动电路的多级控制(1)检查道岔区段空闲,进路是否在解锁状态,监督电机正常动作。
(3—4)线圈—道岔启动前检查(1—2)线圈—与电机串联道岔启动后不在受控制。
(2)2DQJ控制电机的转向方向,决定使电机将道岔转向定位还是反位,最后由支流电动机转换道岔。
多级控制:CAJ-1DQJ—2DQJ—电机转动,哪级故障查哪级。
2、电路动作顺序控制电路有两种操纵方式:进路操纵和单操控制电路分为:室电路、室外电路、表示电路、启动电路。
(1)定位启动电路A、对道岔启动电路的技术要求:1、有车不能转(SJ);2、解锁才能转(1LJ 2LJ SJ)3、要转转到底(1DQJ1—2线圈完成——但转动不受3—4线圈控制)4、不转就别转(1DQJ1—2线圈断电);5、遇阻往回转(自动开闭器接通另一组接点);6、转完断电源(自动开闭器完成)3、启动电路故障处理:(定位)(1)电阻方法:电阻表X1档分别接端子2,端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