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化学结构式名称

一、概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其化学结构式名称是什么呢?本文将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化学结构式名称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药物。
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分子式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分子式为C20H25ClN2O5S,其中包含20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2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
这一分子式对于确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化学结构提供了基本的信息。
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结构式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结构式如下:H│H─N│H─N─C─CH(CH3)2│H─N│H│H─N│C═C ││C═O│H─N─C─CH(CH3)2 ││Cl│H─N─C─CH(CH3)2 ││H─N ││H─N ││ ││O─S─C─C─C─C─C─C─C─C─C─C─C─C─C─C─C─C─C─C─C─C─C─CH (CH3) 2││O│ │H从上述结构式可以看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分子中包含了苯環、磺酸基、氨基、氯原子等不同的化学官能团,这些官能团确定了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化学性质。
四、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化学结构式名称根据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结构式,可以确定其化学结构式名称为3-(4-(2-氯苯基)-3-(2-甲氧基乙基)-5-甲基氧苯甲基)-5-(2-甲氧基甲基)-2,6-二甲基-4-(3-硝基丙基)苯磺酸。
五、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化学结构式名称为3-(4-(2-氯苯基)-3-(2-甲氧基乙基)-5-甲基氧苯甲基)-5-(2-甲氧基甲基)-2,6-二甲基-4-(3-硝基丙基)苯磺酸,其分子式为C20H25ClN2O5S。
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化学特性,对于临床用药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久保舒)的说明书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久保舒)的说明书如今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而离世的人越来越多,老年人是很容易患上这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生活当中所积压的毒素会堵塞血管,危害是致命的,可见,心脑血管疾病对于中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有多大,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很多老年人吃药来缓解病情,那么不知道您有没有服用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久保舒),效果是得到很多患者信赖的。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久保舒)【适应症/功能主治】1 高血压病。
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合用。
; <BR>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
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心绞痛药物合用。
【规格型号】5mg*21s【用法用量】通常口服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不超过10mg,每日一次。
瘦小者、体质虚弱者、老年患者或肝功【不良反应】氨氯地平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在安慰剂对照的治疗高血压或心绞痛的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自主神经系统:潮红全身:疲劳心血管,一般性:水肿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眩晕,头痛胃肠道:腹痛,恶心心率/心律:心悸心理性:嗜睡在这些临床试验中未发现与本品相关的显著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异常。
上市后观察到的较少见副作用有:自主神经系统:口干,出汗增加全身:虚弱无力,背痛,全身不适,疼痛,体重增加/减少心血管【禁忌】对二氢吡啶类药物或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禁用。
【注意事项】1.心绞痛和/或心肌梗死。
罕见。
有严重的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在开始应用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或加量时,会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率、时程和/或严重性上升,或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机制不明。
2.低血压。
由于本品逐渐产生扩血管作用,口服一般很少出现急性低血压。
但本品与其他外周扩血管药物合用时仍需谨慎,特别是对于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
3.心力衰竭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应慎用于心衰患者。
4.肝功能不全患者。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主要成分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主要成分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拗口的药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这名字就像个高级的数学题,听上去让人脑袋都大了。
不过,别担心,我会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把它说得明明白白,让你听了不费劲!2.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组成2.1 主要成分首先,这个药的主角就是“苯磺酸氨氯地平”。
哎,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古老的咒语?其实它是用来治疗高血压的。
这东西在药里可不是个孤单的角色,它在身体里会和血管壁上的钙通道进行“亲密接触”。
想象一下,它像个开关,轻轻一拨,就能放松血管,降低血压,真是个好帮手!2.2 作用机制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它会抑制钙的进入,结果血管就放松了,血压自然就降下来了。
这就像是在一个挤得满满的公交车上,突然有人下车,空间顿时就宽松了不少!哎,心里那叫一个舒畅,身体也随之轻松了许多。
这样一来,心脏的负担也减少,大家都知道,心脏健康可是非常重要的!3. 使用与注意事项3.1 使用方法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使用也挺简单。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开药。
一般都是每天一次,饭前或饭后都可以,但记得要按时吃哦,别让它“饿肚子”了。
其实,有时候生活就像是一个时钟,定好时间,才能让一切运转得更顺利。
3.2 副作用当然,任何药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苯磺酸氨氯地平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比如,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甚至有时候会让你感觉脚踝有点肿。
听上去是有点小麻烦,不过大部分人用着用着就习惯了。
记住,如果有什么不适,一定要和医生说,不要隐忍哦,生病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4. 结语说了这么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其实就是一个可以帮助你降低血压的小伙伴。
它的主要成分虽然名字复杂,但作用却非常实在,帮助你在生活中保持健康。
高血压可不是小事,大家伙儿一定要重视起来,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强壮。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在用这个药,记得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它好好相处,让它成为你健康路上的得力助手!有时候,身体就像一座精密的机器,细微的调节都能让它运转得更顺畅。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原理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原理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降压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氨氯地平和苯磺酸。
它的降压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从
而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平滑肌收缩力,进而降低血压。
具体来说,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能够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
细胞,从而抑制心肌收缩和血管平滑肌收缩。
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阻
断L型钙通道实现的。
L型钙通道是一种负责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通道,它的开放与关闭直接影响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和松弛。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能够选择性地阻断L型钙通道,从而减少钙离子进
入细胞内,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平滑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还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内径,降低血管
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一些血管内皮细胞的
生理功能实现的。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内壁上的一种细胞,它们能够
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内皮素等,这些物质能够影响
血管的收缩和松弛。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能够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总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降压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
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减少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平滑肌收缩力,以及扩张
血管,增加血管内径,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出现。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属于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心血管系统中的钙离子流入细胞内,
从而减少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临床应用的结果显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以有效地降低
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血压在理想的范围内。
这对于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血管功
能非常有益,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有效降低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以迅速降低患者的血压,特别是对于原发性
高血压来说,降压的效果明显。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2. 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
主要原因之一。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具有明显的保护心血管的效果,可以预防心肌梗死、脑
卒中等危险疾病的发生,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血管功能。
3. 安全性高,耐受性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较高且耐受性好,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尽管如此,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准确掌握用药剂量,避免出
现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还具有延缓动脉硬化进程、减少全身血管阻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
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心血管功能。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作为降压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通过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等途径,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如此,对于每个
患者来说,临床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患者亦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规律
地服药,并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本品口服后吸收完全但缓慢,6-12小时达到峰浓度。单次口服5mg,血药峰值为 3.0ng/ml;单次口服10mg,血药峰值为5.9ng/ml。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4%-90%,不受饮食影响。循环中的药物约95%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分布容积为21L/kg。持续用药后 7-8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本品以二室模型的方式从血浆中消除,在肝脏广泛代谢为无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90%)。终末半衰期(t1/2?)健康者约为35小时,高血压病人延长为50小时,老年人 65小时,肝功受损者60小时,肾功能不全者不受影响。本品10%以原型、60%以代谢物的形式从尿中排出,20%-25%从胆汁或粪便排出。本品不被血液透析清除。肾功能不全对本品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没有显著影下面积(AUC)约增加 40%-60%。中重度心衰患者的AUC升高幅度相似。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属片剂,是抗高血压药。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和心绞痛,尤其自发性心绞痛(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名称
通用名: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曾用名: 本品化学名称为:3-乙基-5-甲基-2-(2-氨乙氧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6-甲基-3,5-吡啶二羧酸酯苯磺酸盐。
不良反应
本品在10mg/日的剂量范围内有良好的耐受性,大多数不良反应是轻中度的。本品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仅为1.5%,与安慰剂没有明显差别(约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和水肿。发生率 >1%的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如下:水肿、头晕、潮红和心悸。与剂量关系不明确,但发生率超过1.0%的不良反应如下:头痛、疲倦、恶心、腹痛和嗜睡。以上不良反应中,水肿、潮红、心悸和嗜睡在女性中的发生率超过男性。以下不良事件发生率? 1%但> 0.1%,与药物的因果关系不明确:一般:过敏反应,虚弱,背痛,潮热,不适,疼痛,僵硬,体重增加;心血管: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房颤),胸痛,低血压,外周缺血,昏厥,体位性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和脉管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感觉减退,外周神经病,感觉异常,震颤,眩晕;胃肠道:厌食症,便秘,消化不良,吞咽困难,腹泻,胃胀气,胰腺炎,呕吐,牙龈增生;骨骼肌系统:关节痛,关节炎,肌肉痛性痉挛,肌痛;精神:性功能障碍,失眠,紧张,抑郁,梦魇,焦虑,人格解体;皮肤及附属物:血管性水肿,红斑,搔痒,皮疹,斑丘疹;特殊感觉:视觉异常,结膜炎,复视,眼痛,耳鸣;泌尿系统:尿频,排尿障碍,夜尿;自主神经系统:口干,盗汗;代谢和营养:高血糖,口渴;造血系统:白细胞减少症,紫癜,血小板减少症。以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0.1%:心衰,脉搏不规则,期外收缩,皮肤变色,风疹,皮肤干燥,皮肤炎,脱发,肌肉无力,颤搐,共济失调,张力过高,偏头痛,皮肤冷湿,淡漠,激动,健忘,胃炎,食欲增加,稀便,咳嗽,鼻炎,排尿困难,多尿,嗅觉到错,味觉颠倒,视觉调节失常,眼干燥症。其它偶发反应如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则不能分辨是药物作用还是疾病状态。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没有明显变化,未发现血钾、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血尿素氮或肌酐出现有意义的变化。药物上市后,用药人群中偶有男性乳腺发育的报道,但与药物的因果关系不明;部分病例中黄疸和肝酶升高(常伴有胆汁淤积和肝炎)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成分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成分1. 什么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说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大家可能会觉得这名字有点拗口,但别担心,咱们慢慢来捋清楚。
这种药片其实是用来治疗高血压的,听上去很高大上,但它的工作原理其实也不复杂。
简单来说,它能帮助血管放松,降低血压,就像给你的血管穿上了一件轻松舒适的“运动服”,让它们更加自在地工作。
2. 成分解析2.1 苯磺酸氨氯地平好啦,咱们先来聊聊这个“苯磺酸氨氯地平”。
它是这款药片的核心成分,就像足球队的前锋,打头阵的。
这个成分主要的功能是扩张血管,减少心脏的负担。
听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想:“哎呀,这么厉害!它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它通过阻断一些特定的钙通道,让钙不再“调皮”,从而减轻了血管的紧张感。
2.2 辅料的秘密除了主要成分,还有一些辅料帮忙。
你可能会想,辅料到底有什么用呢?简单说,它们就像是厨房里的调味品,虽然不显眼,但却不可或缺。
比如说,有的辅料可以帮助药片更好地溶解,有的则可以让药片更容易吞下去。
想象一下,没了盐和酱油,菜做得再好也没味儿,对吧?3. 使用注意事项3.1 用药前的准备在开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之前,有几个注意事项要跟大家唠唠。
首先,如果你有其他疾病或者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一定要跟医生沟通清楚。
毕竟,咱们的身体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机器,里面的各个部分都得和谐相处。
3.2 服药小贴士另外,服药的时候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来。
不要想着“多吃一点可能更好”,这种想法可真是大错特错!过量可不是闹着玩的,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就像过量吃糖果后肚子不舒服那样,让你得不偿失。
还有,尽量避免随意停药,毕竟高血压是个“潜伏的敌人”,一不小心就可能反弹。
4. 副作用和应对4.1 可能的副作用说到副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的。
有人可能会在服用后感到头晕、心跳加速,甚至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面部潮红。
虽然这些听上去有点吓人,但大多数情况下,副作用都是轻微的。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说明书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说明书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本文是本人精心编辑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产品品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主要原料苯磺酸氨氯地平主要作用高血压。
心绞痛:尤其自发性心绞痛。
产品规格5mg*7s 用法用量通常口服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不超过10mg,每日一次。
瘦小者、体质虚弱者、老年患者或肝功生产企业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英文名称: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主要成份】苯磺酸氨氯地平【成份】化学名:3-乙基-5-甲基-2-(2-氨基乙氧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6-甲基-3, 5-吡啶二羧酸酯苯磺酸盐分子式:C20H25N2O5Cl?C6H6O3S分子量:【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 (1)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
(2)心绞痛:尤其自发性心绞痛(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
【规格型号】5mg*7s【用法用量】通常口服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不超过10mg,每日一次。
瘦小者、体质虚弱者、老年患者或肝功【不良反应】本品在10mg/日的剂量范围内有良好的耐受性,大多数不良反应是轻中度的。
本品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仅为%,与安慰剂没有明显差别(约1%)。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和水肿。
发生率1%的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如下:水肿、头晕、潮红和心悸。
与剂量关系不明确,但发生率超过%的不良反应如下:头痛、疲倦、恶心、腹痛和嗜睡。
以上不良反应中,水肿、潮红、心悸和嗜睡在女性中的发生率超过男性。
以下不良事件发生率?1%但%,与药物的因果关系不明确:一般:过敏反应,虚弱,背痛,潮热,不适,疼痛,僵硬,体重增加;心血管: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房颤),胸痛,低血压,外周缺血,昏厥,体位性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和脉管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感觉减退,外周神经病,感觉异常,震颤,眩晕;胃肠道:厌食症,便秘,消化不良,吞咽困难,腹泻,胃胀气,胰腺炎,呕吐,牙龈增生;骨骼肌系统:关节痛,关节炎,肌肉痛性痉挛,肌痛;精神:性功能障碍,失眠,紧张,抑郁,梦魇,焦虑,人格解体;皮肤及附属物:血管性水肿,红斑,搔痒,皮疹,斑丘疹;特殊感觉:视觉异常,结膜炎,复视,眼痛,耳鸣;泌尿系统:尿频,排尿障碍,夜尿;自主神经系统:口干,盗汗;代谢和营养:高血糖,口渴;造血系统:白细胞减少症,紫癜,血小板减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晨高血压的管理原则
❖ 使用半衰期24 h以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1次服药能够控制24 h的血压药物, 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 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 h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对于单纯清晨高血压者,也可调整服药时间(睡前);
注意: 1.两上肢血压可有轻微的差别,若两上臂的血压相差较大,应按高的一侧的 血压值来诊断高血压和评估疗效; 2.血压有昼夜节律变化; 3.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使血压波动; 4.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脉压
脉压=SBP-DBP,N:30-40mmHg
1.脉压增大是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 2.所有血压测量中,脉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最佳预测指标
臂间血压差(IAD)
臂间血压差(inter-arm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IAD)
1.诊断标准:IAD≥10mmHg 作为异常的标准。
根据收缩压IAD(sIAD)分为两级: 一级:sIAD≥10mmHg,
二级:sIAD≥20mmHg。
2.危害:
---苏海. 重视臂间血压差异[J]. 中华高血压,2011,19(2):101-103
目录
01 高血压相关知识
02 典型案例及分析
03
小结
01 高血压相关知识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
压,SBP ≥140mmHg和/或DBP ≥90mmHg。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 ,也诊断为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2013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降 压目标
总目标:使血压达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总体危险。 •一般高血压患者<140/90mmHg; •老年患者<150/90mmHg; •DBP一般不宜低于60-70mmHg
血压达标的要求和时间 •对血压达标的要求:平稳达标、长期达标。 ❖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 •避免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以及降得过低。
❖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
占高血压患者的5--10%,血压升高仅是这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服药 治疗效果差,必须针对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后血压能有效降低甚至恢复 正常。
常见病因为肾实质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内分泌性(如原醛症、 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70%-80%)
20%-30%
2-3g/d,WHO5g/d; 9g/d →6g/d: 脑卒中发病率↓22% 冠心病↓16%; ↑2g/d: SBP↑2.0mmHg DBP↑1.2mmHg
70%导致或参与
BMI↑3kg/m2,4年内 发生高血压的风险↑: 男50%,女57%
清晨高血压达标同样重要
清晨血压:指清晨醒后1 h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 压记录的起床后2 h或早晨6:00-10:00间的血压
清晨高血压:家庭检测/AMBP≥135/85mmHg或诊室≥140/90mmHg;
1.60%的诊室血压已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其清晨血压并未达标; 2.清晨血压是卒中事件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血压晨峰每升高10 mmHg,卒中风险升高1倍; 3.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清晨血压过度升高,可能是清晨时段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4.觉醒后1 h内测量的家庭血压比体检血压对心血管死亡具有更高预测价值;
5%-10%; 1g=7kcal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高血压发病机 制的几个环节
肾性水钠潴留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胰岛素抵抗(IR)
13
高血压的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 服用降压药物
二者缺一不可
•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 • 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
❖ 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 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4年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高血压的J-形死亡率曲线
• 22,576 例高血压(HBP)伴冠脉疾病(CAD)患者 • 观察治疗期间平均血压及结局 • BP>140/90mmHg及<110/70mmHg的患者危险性增加 • 与卒中相反,低舒张压与更高的MI发病率相
提醒: 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经常在家测量双臂血压,如IAD>20mmHg,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测量下肢血压,以便 进一步排查
高血压的分类
❖ 原发性高血压:指病因不明的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
90--95%以上,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 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Messerli FH, et al for INVEST 2004.ACC USA
RCT研究发现,60岁及以上的人群设定SBP为低于140mmHg,与140-160mmHg或
左、右手臂收缩压相差15mmHg以上: 1)增加2.5倍周边血管疾病、动脉缩小或堵塞的风险; 2)增加脑血管疾病60%的风险; 3)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70%的风险。
--Association of a diff erenc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between arms with 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2012 Mar 10;379(9819):905-14.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戒烟 限酒
适量运动
心理平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健康四大基石 ➢ 合理膳食
➢ 戒烟限酒 ➢ 适量运动 ➢ 心理平衡
1992年WHO《维多利亚宣言》
降压的目标值及益处
指南均强调降压达标的重要意义
无论什么药,降低血压才是硬道理
DBP下降5mmHg(SBP下降10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 分别降低40%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