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西高铁高速铁路移动闭塞技术(RBC)

合集下载

CTCS-3概述

CTCS-3概述

动画演示
CTCS-3级列控系统动画演示
CTCS-3级列控系统控车模式
无线 闭塞中心
中央 联锁设备
区域联锁 列控中心
道岔、 应答器、 信号机 轨道电路
ETCS2的 无线命令
300km/h动车组 按CTCS3的无线命令
运行
CTC
列控中心
轨道电路
列车速度防护曲线
图标说明:
有源应答器 无源应答器
中央 联锁设备
信号监测 数据通信以太网
信号安全数据网
二层交换机R
CBI
车站 TCC
二层交换机L
二层交换机R
中继站 TCC
二层交换机L
中继器
右侧光缆 左侧光缆
中继器
二层交换机R
中继站 TCC
二层交换机L
二层交换机R
CBI
车站 TCC
二层交换机L
中继器
中继器
二层交换机R
中继站 TCC
二层交换机L
二层交换机R
中继站 TCC
(4)安全防护距离
➢ 根据客运专线股道有效长度650m的要求,在设计列车的制动 模式曲线时,列车安全防护距离最大值应控制在站内60m、区 间110m的范围内。
工程设计原则
(5)应答器的设置
➢ 进站信号机处、反向进站信号机处、出站信号机处、闭塞分 区入口处、级间转换分界、RBC切换点等地点设置应答器。
TRAU
GSM-R室内设备 BSC OTE
BTS OTE
场强门限
BTS OTE
GSM-R 场强覆盖
GSM-R 轨旁设备
BTS
BTS
OTE
OTE
GSM-R 移动终端
列控 车载设备

浅析RBC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

浅析RBC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

0 前 言
C C一 T S 2级 是 既 有 的列 车 控 制 系 统 , 基 于 点 式 应 答 器 、 续 轨 是 连
信 息 量 不 足 、 时 性 不 够 . 地 之 实 车 间 不能 实现 双 向通 信 。C C 一 T S 3级 列 控 系 统 的 出现 , 好 的解 决 了 这 很 些 问题 。C C 一 T S 3级 列 控 系 统 具 有 诸 多 良好 的特 性 , 这 些 特 性 在 很 而 大 程 度 上 获 益 于 R C的 引 入 。 B
给 CC一 T S 3级 车载 子系 统 。
及 时加 速 . 响 列 车 运 行效 率 。上 影
述 问题 可 以 归纳 为 : 路 沿线 地 面 铁
设 备 过 多 , 面 向列 车 传送 信 息 的 地
() 1 通信 电 台 2与 下 一 个 R C B
西铁科技
421 I /01
一 T S 3级 列 控 系统 总体 列 车 控 制
要求 。无 线 闭塞 中心 ( B ) R C 系统 根
的列 车 的 司机 关 闭 R C通 信 以缓 B
解 容 量压 力 。
RB C切 换 区无线 容 量要 求 :
正 常 情 况 下 ,在 R C切 换 区 B 域 ,同一 列 车 的两 个 G M— S R通 信
在 提 速 线 路 上 成 功 应 用 .适 用 于
通 信 , 达 到 这 个 极 限 , 不 能 与 当 就
列 车 开 始 任 何新 的通 信 会 话 , 有 所
在 C C一 T S 2级 下 运行 的列 车将 继 续 以 C C一 T S 2级 运行 。 当激 活会 话 的 数 量 距 最 大值 仅 有 较 小 的余 量 时 , R C将 向 C C报 警 。应 把 最 大值 B T

CTCS技术规范总则(11[1].3)

CTCS技术规范总则(11[1].3)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规范总则(暂行)二零零三年十月目录CTCS技术规范-总则 (1)1范围与目标 (1)2引用标准 (1)3名词术语 (1)3.1 名词术语 (1)3.2 缩写语 (1)4系统描述 (2)4.1 定义 (2)4.2 基本功能 (2)4.3 CTCS体系结构 (3)4.4 系统构成 (3)5CTCS分级 (4)5.1 CTCS 0级 (4)5.2 CTCS 1级 (5)5.3 CTCS 2级 (5)5.4 CTCS 3级 (6)5.5 CTCS 4级 (7)6CTCS级间关系 (8)7CTCS系列规范 (8)附录 A (9)A.1CTCS背景 (9)A.2ERTMS概述 (10)A.3ETCS简介 (12)A.4GSM-R简介 (12)前言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保证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满足互通运营需求,适应提速战略和高速建设的实施,迫切需要规范化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本标准结合中国国情,以现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为依据,以ETCS技术规范为蓝本进行编制。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和利时浩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念文、范明、杨悌惠、唐涛、钟章队、李开成、罗松、黄蔚、陆伟、何春明、李智。

CTCS技术规范-总则1 范围与目标本标准规定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CTCS)技术体制及基本框架。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铁路区段及客运列车。

本标准为CTCS技术规范总则。

本标准目标是提高安全性能,满足互通运营,规范系统设计,适应发展需求。

2 引用标准TB/T 1407-1998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EEIG FRS-Version 4.29 ETCS功能需求规范SUBSET-026 ETCS系统需求规范99E5362 ETCS功能综述3 名词术语3.1 名词术语允许速度列车运行过程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安全速度。

目标速度列车运行前方目标点允许的最高速度。

郑西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实施及思考

郑西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实施及思考

地区成功修建 的时速3 0 m 5 高速铁路 。郑西高速铁路采 产 。宝 桥 集 团 通 过 消 化 吸收 再 创 新 ,对 高 锰 钢 整 铸 翼 轨 k
用的一系列先进 技术 体系 ,经过一 年安全运营检验 ,为 按照 中国轨型标准进行改进 ,并 增加扣件调距功 能 ,全 我 国高速铁路建设 提供 了成功经验 ,也发现 了一些值得 部工务组件实现国产化 。 思考 的问题 ,需要在 以后 的高速铁路建设 中予 以应对 。
郑西高速铁路采用客票系统v50进行过渡通过郑州铁路局既有票务专网与售票终端相连接完成席位集中管理交易实时处理基础数据维护销售策略实施统计收入管理等票务系统核心功能通过强有力chineserailways201103郑西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实施及思考贾华强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其安全稳定不间断运行
郑西 高速铁路技术体 系的
道 涵 洞采 用 漫 流 方 式 解 决 。
功能 于一体 的 自动化系统 。郑西高速铁路 信号系统 由地
站场排水设施 是综合线 问 、站 区通道 、车场及站后 面 和车载两部分组 成 ,主要 由下列子 系统 设备构成 :列 工程 的排水 ,结合 自然条件及地方规划设置。
控 子 系 统 ( T S 3 )、联 锁 子 系统 、调 度 集 中控 制 子 C C 一级
堤 填料采 用A,B 组 填料 ( ,c 不含 细粒 土 ) 或改 良土填 筑 。 键 在 于 解 决 系 统 的 组 成 ,结 构 的 完 整 ,性 能 的 先 进 、成 不 同 结 构 物 问 过 渡 段 采 用 沿 线 路 纵 向倒 梯 形 断 面 形 熟 、可靠 、经济 、适用 ,以及系统之 间的互连和互操作
郑西高速铁路规模应 用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C T R SI I

石武高铁郑西贯通线引入荥阳南站信号改造

石武高铁郑西贯通线引入荥阳南站信号改造

石武高铁郑西贯通线引入荥阳南站信号改造岳爱军【摘要】石武高铁郑西贯通线引入荥阳南站信号改造施工是保证石武高铁顺利开通的关键,也是实现石武、郑西高铁互联互通的重点工程,此次施工具有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针对此次施工发现的突出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为今后高铁枢纽施工积累经验.【期刊名称】《中国铁路》【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石武高铁;郑西高铁;信号改造【作者】岳爱军【作者单位】郑州铁路局高速铁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1 工程概况为顺利实现石武、郑西高铁互联互通,对石武高铁和郑西高铁信号系统进行软件升级改造换装施工。

整个系统施工异常复杂,包括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运行控制系统(TCC)、无线闭塞中心(RBC)、临时限速服务器系统(TSRS)、安全数据网和系统软件升级改造,历时1个月,先后要点14次进行软件插入试验验证,完成了石武、郑西两条高铁线路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

石武高铁正线与郑西高铁联络线——郑西贯通线自郑州东站引出接郑西高铁荥阳南站,正线线路长37.873 km,含1个线路所、2个信号中继站,并引起郑西高铁荥阳南站相关信号设备改造。

2 主要工程内容郑西贯通线引入荥阳南站后,将引起郑西高铁联锁、列控、调度、集中监测的一系列改造。

(1)CTC:郑西高铁荥阳南站、巩义南站站机改造、郑西高铁CTC中心改造。

更换郑州CTC中心和荥阳南站、巩义南站站场数据,调度台调监配置、运行图、临时限速接口服务器配置、分界口服务器、TSRS接口服务器、RBC接口服务器配置,针对石武高铁接入,打开预留的X、XF口,增加相应限速配置、RBC配置,在荥阳南站车务终端画面中增加郑西贯通线,并透明临站郑州东京广场。

在调监画面中增加郑西贯通线并透明郑州东京广场。

修改郑西查询复视终端配置与调度台配置同步。

(2)TCC:郑西高铁荥阳南站和郑西中继2 TCC软件升级。

CTCS技术规范总则(科技运函[2004]14号)

CTCS技术规范总则(科技运函[2004]14号)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规范总则(暂行)二零零三年十月目录CTCS技术规范-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与目标 (3)2引用标准 (3)3名词术语 (3)3.1 名词术语 (3)3.2 缩写语 (3)4系统描述 (4)4.1 定义 (4)4.2 基本功能 (4)4.3 CTCS体系结构 (5)4.4 系统构成 (5)5CTCS分级 (6)5.1 CTCS 0级 (6)5.2 CTCS 1级 (6)5.3 CTCS 2级 (7)5.4 CTCS 3级 (8)5.5 CTCS 4级 (9)6CTCS级间关系 (10)7CTCS系列规范 (10)1 范围与目标本标准规定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CTCS)技术体制及基本框架。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铁路区段及客运列车。

本标准为CTCS技术规范总则。

本标准目标是提高安全性能,满足互通运营,规范系统设计,适应发展需求。

2 引用标准TB/T 1407-1998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EEIG FRS-Version 4.29 ETCS功能需求规范SUBSET-026 ETCS系统需求规范99E5362 ETCS功能综述3 名词术语3.1 名词术语允许速度列车运行过程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安全速度。

目标速度列车运行前方目标点允许的最高速度。

目标距离列车前端至运行前方目标点的距离。

目标距离模式曲线以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线路条件、列车特性为基础生成的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一次制动模式曲线。

3.2 缩写语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列车超速防护。

CTC(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调度集中。

CTCS(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列车控制系统

列车控制系统

列车控制系统1. 我国现有的列车控制系统CTCS概述我国编制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规范是参照欧洲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ETCS)。

CTCS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即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

地面子系统可由以下部分组成:应答器、轨道电路、无线通信网络(GSM-R)、列车控制中心(TCC)/无线闭塞中心(RBC)。

其中GSM- R不属于CTCS设备,但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答器是一种能向车载子系统发送报文信息的传输设备,既可以传送固定信息,也可连接轨旁单元传送可变信息。

轨道电路具有轨道占用检查,沿轨道连续传送地车信息功能,应采用UM系列轨道电路或数字轨道电路。

无线通信网络(GSM-R)是用于车载子系统和列车控制中心进行双向信息传输的车地通信系统。

列车控制中心是基于安全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它根据地面子系统或来自外部地面系统的信息,如轨道占用信息、联锁状态等产生列车行车许可命令,并通过车地信息传输系统传输给车载子系统,保证列车控制中心管辖内列车的运行安全。

车载子系统可由以下部分组成:CTCS车载设备、无线系统车载模块。

CTCS车载设备是基于安全计算机的控制系统,通过与地面子系统交换信息来控制列车运行。

无线系统车载模块用于车载子系统和列车控制中心进行双向信息交换。

(2)CTCS应用等级CTCS根据功能要求和设备配置划分应用等级,分为0-4级。

CTCS应用等级0(以下简称L0):由通用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组成,为既有系统。

CTCS应用等级1(以下简称L1):由主体机车信号+安全型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组成,点式信息作为连续信息的补充,可实现点连式超速防护功能。

CTCS应用等级2(以下简称L2):是基于轨道传输信息并采用车地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可实现行指一联锁一列控一体化、区间一车站一体化、通信—信号一体化和机电一体化。

该级别的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的提速干线和部分高速客运专线。

CTCS应用等级3(以下简称L3):是基于无线传输信息并采用轨道电路等方式检查列车占用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郑西客专RBC切换流程探讨

郑西客专RBC切换流程探讨

3 )车载设备与接收 R B C建立无线通信会晤。 根据 R B C 1 提 供 的 电话 号 码 , 车载 设 备使 用 电 台 2开始 呼 叫R B C 2 , 并与R B C 2 建 立 通 信 会话 。之后 列 车仍 在 R B C 1 提 供
的行 车 许 可 监 控 下 行 驶 , 并向R B C 1 与R B C 2 发 送位置报告。 如 图 2: R B C建立 通信会 晤 。 4) R B C切换 通报 。 当列 车 的最 大安 全 前 端 ( 列 车头 部 )到达 边 界 时 , 车载 设 备向 R B C 1 和R B C 2发送 位置 报告 , 同时 R B C 1向 R B C 2 转发 该 位 置报 告 ( 确保 R B C 2 在 列 车 只 有一 个 电台正 常 工 作 的情 况 下
2 0 1 3 年第1 3 期总第 1 3 3 期
S_ L- C0 N VALLEY
郑 西客专RBC 切换 流程探讨
牛 婧
( 郑州铁 路局 郑 州 电务段 , 河南 郑 州 4 5 0 0 5 2)
摘 要
关键词
本 文针对 R B C 切换 过程 中出现 的无线 连接 超 时 问题 , 在 阐述 了 R B C切换 的工作 原理 及控 制 流程 的基 础 上 , 对
无 线闭塞 中心 ( R B C)是 基 于 故 障 一 安 全 计 算 机 平 台 的 C T C S 一 3 级列 控 系统 的 地 面核 心设 备 。无 线 闭塞 中心 ( R B C)根 据 列 车的状 态 , 控 制范 围 内的轨 道 电路 占用 条件 、 列 车进路 状 态 、 临时 限 速命 令 、灾 害防 护 和线 路参 数 等 信 息 , 产 生 列 车 的行 车 许可 ( MA) 控制信息 , 并通过 G S M— R无 线 通 信 系统 传 输 给 车 载设备 , 保 证其 管辖 范 围 内列 车 的运行 安 全 。 由于一 个 R B C的 控 制 范 围有 限 , 所 以在 相邻 R B C控 制范 围的 边界 处必 须 实现 列 车 控制 权 的安全 切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ST OF CONTENTS目录1前言 INTRODUCTION (3)1.1L INE DESCRIPTION:线路说明 (3)1.2缩写A BBREVIATIONS (5)2ASSUMPTIONS FOR THE DESIGN 设计假设 (5)2.1其它说明F URTHER R EMARKS (6)3LINE DESIGN 线路设计 (7)1前言Introduction[1] This document introduces the RBC Coverage proposed by Ansaldo STS for the Zheng-Xi line.本文介绍了安萨尔多 STS建议的关于郑西线RBC覆盖。

[2] The overall design proposed by Ansaldo STS is related to the whole ETCS L2 equipment.安萨尔多STS建议的总体设计与整个ETCS L2设备有关。

1.1Line description:线路说明[3] The overall design includes 10 station: New XingYang, New GongYi, LuoYang Nan, New MianChi,New SanMenXia, New LinBao, New HuanShan, New WeiNan, New LinTong, Xi’An North.总体设计包括10个车站:新荥阳,新巩义,洛阳南,新渑池,新三门峡,新灵宝,新郇山,新渭南,新临潼,西安北。

[4] The overall design includes 25 CAI for the actual coverage and an additional CAI for the extendedcoverage foreseen in the future.总体设计包括将来预期扩展的覆盖范围的实际覆盖的25个CAI 和其它CAI。

[5] The line is composed by two parallel tracks. 线路由两个并行的轨道组成。

[6] There are three branch lines: one starting from station New Xing Yang, one starting from NewLintong and one starting from Xi’An North. 有三条支线:一条从新荥阳站开始,一条从新临潼站开始,第三条从西安北站开始。

[8] In the following figure is represented the whole line:下图显示的是整条线路。

Figure 1 – Line Layout图1-线路布局1.2缩写Abbreviations缩写Abbreviation含义MeaningBG 应答器组 Balise GroupBTS 基础收发系统 Base Transceiver SystemCAI 中继站 Centre d’Appareillage IntermediaireDPL 客运专线 Dedicated Passenger LineERTMS 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European Rail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IXL 联锁 InterlockingRBC 无线闭塞中心 Radio Block Centre2Assumptions for the design设计假设[9] 线路每3公里安装一个基站(非本工程范围)In line is installed one BTS every 3 km (outside the scope of the work).[10] 每个基站最多可处理24个无线通道;(非本工程范围)Every BTS can handle up to 24 radio channels (outside the scope of the work).[11] Each train has only one on board equipment connected to RBC; the other one, if present, it isassumed to be in a sleeping mode without commun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每列列车只有一套车载设备与RBC相连,如果有另一套,则假定处于休眠状态而无须通信会议管理。

[12] Each RBC can manage up to 30 train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Radio Channel.由于无线电信道的限制,每套RBC都可以同时管理多达30列列车。

[13] Is possible to manage two handovers at the same time for each RBC (each train moving from oneRBC area to the next one uses an additional channel); this implies that the channels to be considered at any time are 28.如果每套RBC(每列列车从一个RBC覆盖区域移动到下一个RBC覆盖区域采用额外的通道)可能同时管理两次切换吗,这意味着需要同时考虑的信道数为28个。

[14] 对于郑西线而言,一个车站的侧线数量不超过18个;In ZhengXi line a single station has no more than 18 sidings.[15] The design speed is 350 km/h in the nominal direction. The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two trains atthis speed is 14 km.在正常方向上,设计的车速为350千米/小时,在设计车速下,两列列车之间的最小车距为14千米。

[16] The operating speed is 300 km/h in the nominal direction. The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two trainsat this speed is 12 km. 在正常方向上,列车的运行速度为300千米/小时,在该车速下,两列列车之间的最小车距为12千米。

[17] Average speed of 300 km/h implies that the number of trains along the line could raise up to 133 inthe nominal condition.300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意味着沿着该条线路正常方向上的列车的数量可以上升到133列。

[18] A worse case for designing the number of RBC is to suppose that trains run at a maximum speed of300 km/h with a maximum MA length of 12 km, instead of 14 km. This situation forces RBC to manage more trains than the scenario with 350 km/h.设计上RBC数量最不利情况是假定列车在最高车速300千米/小时,最长移动授权距离12千米,而非14千米。

这种情况下将迫使RBC 管理比350千米/小时情况下更多的列车。

[19] There are no constraints on defining the borders of RBCs with only one exception: the border mustcoincide with the border between two block sections.除了一种例外情况,对RBC的边界定义没有限制:边界必须与两个闭塞区间之间的边界一致。

[20] For each block section are foreseen three balises.预期每个闭塞区间有三个应答器。

[21] For the design of the line wa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nominal condition of the line as follows for eachtrack.线路的设计应考虑下述每条轨道的正常条件。

[21.1] In the nominal condition, there is one train connected with a RBC via one radio channel foreach siding of each station included in the line.在正常条件下,线路上每座车站的每条侧线都有有一列列车通过无线电信道与RBC相连。

[21.2] In the nominal condition, in line there is one train every 12 km connected with one or twoRBC (in case of handover) and running at 300 km/h.在正常条件下,线路上每12千米有一列列车与一个或两个RBC(当切换时)相连并在300千米/小时速度下运行。

[21.3] For each branch line there is one train connected to a RBC.对于每个支线,都有一列列车与RBC相连。

[21.4] It’s supposed that at most 13 trains per station are connected to an RBC假定每座车站最多有13列列车与RBC相连。

2.1其它说明Further Remarks[22] ERTMS 2级和CTCS2共享应答器的可能性应在详细设计阶段进行检验。

The possibility of sharing the ERTMS L2 Eurobalise with CTCS2 ones shall be verified in the detailed design phase.3LINE Design线路设计[23] According to assumptions described in chapter 2 the resulting number of RBC is 5根据第二节中的假设情况,最终的RBC数量为5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