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广告创意思维和方法
第三章广告创意概论

感性形象 真实
情感诉 求真实
创意内 涵真实
二、广告创意是真实与艺术的辩 证统一
广告创意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 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对立统一。 其次,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再次,本质与非本质的统一。
最后,二者呈主从关系。广告创意的真实性决定并制约着艺术性, 广告创意的艺术性必须为真实性服务。
第七节、伦理性原则
一、创意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伦理性原则提醒每一位广告人,应经常反思广告创意潜在的负 面影响和危害。
广告创意和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既复杂又微妙。创意的伦理性 原则就是指广告创意活动必须置于伦理道德的约束之下。
二、 问禁、问俗、问讳
• 反思广告创意 是否违犯了国 家、行业有关 的禁令与戒律。
问禁
问俗
• 问俗就是要熟知不 同国家或地区、不 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文化禁忌。
• 问讳就是要力求避 免广告创意中涉及 忌讳的事或出现引 起不愉快的字眼、 画面等。
问讳
三、寻求适度的突破
创意既要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又要积极寻求适度的突 破。
伦理其实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它亦具有时代特征,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也在相应地调整和发展。尝试适 度突破,有时虽然挑战世俗观念会引起公众舆论的争议, 但却给受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传播 效果。
思考与练习题
1 如何理解广告创意的单纯性原则?这对信息的传 播有何意义?
2 告创意作品并做评析。
3
4
5
6
7
DISPOLAB婴儿防晒霜(见图3—48)
是如何表现创意的。
8
广告创意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

广告创意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广告创意是企业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创意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
本文将从广告创意的定义、广告创意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广告创意的本质。
一、广告创意的定义广告创意是指在广告营销中,为了达到特定的传播目的而采用的独特的或创新的表现方式、手段或内容。
广告创意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二、广告创意的思维模式广告创意的思维模式是指在广告创意过程中,创意人员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
广告创意的思维模式包括以下几种:1. 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以与常规思维相反的方式来看待问题。
逆向思维要求创意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颠倒黑白、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来打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性,从而创造出新的、独特的广告创意。
例:美国雪佛兰创意广告美国雪佛兰公司曾经推出一则广告,广告中明确表示:我们不能以中国工人的工资来制造汽车。
这则广告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不满和反感,但在美国却引起了消费者的共鸣。
这则广告就是通过逆向思维来打破常规思维,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2. 华丽的联想华丽的联想是指通过联想产生新的创意。
广告创意人员将不同的事物联想在一起,从而引发新的思维火花。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广告创意人员创造出新的、独特的广告语言和想法。
例:可口可乐创意广告可口可乐的广告“Taste the Feeling”(感受味道)就是运用了华丽的联想思维方式。
广告诉求的是感官上的美妙体验,而这个体验来自于可口可乐的味道,通过“味道”与“感受”之间的联想,创造出了新的广告创意。
3. 生活经验法则生活经验法则是指在广告创意中,运用人们常有的生活经验法则和常识来设计广告。
创意人员通过熟悉的事物,来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例:火星人巧克力创意广告火星人巧克力的广告“不装B,装火星”就是运用了生活经验法则。
广告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打破局面,让消费者在感受这个产品同时,也能感受到品牌背后所传达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火星人巧克力在全球市场上能够受到追捧的原因。
广告创意思维方法

广告创意思维方法广告创意的重要性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变得愈发明显。
如何通过创意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让产品或服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一个广告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广告创意思维方法,帮助广告人员在创作中更有创意。
一、关联思维关联思维是一种将不同领域的观念、概念、事物等联系起来的思维方式。
通过不同领域的关联,我们可以找到新的创意灵感。
比如,假设我们要为一家冰淇淋品牌设计广告,我们可以从其他领域寻找创意,比如夏季的海滩、冰雪玩具等等,来关联冰淇淋品牌与这些概念,创造出独特的广告创意。
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从与众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
通过逆向思维,我们可以找到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创意点。
比如,对于某个汽车品牌,我们可以将汽车停在不太合常规的地方,或者倒置汽车等,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传达品牌的独特之处。
三、故事化思维故事化思维是一种将产品或服务包装成故事的思维方式。
通过讲述一个有情节、有冲突、有发展的故事,我们可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广告传递的信息。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将一款家用电器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展示。
四、离散思维离散思维是一种将原本联系紧密的概念或事物进行分割,再进行组合的思维方式。
通过离散思维,我们可以将不同元素进行重新搭配,形成新的创意。
比如,将汽车和音乐元素进行离散思维,我们可以设计出一则有音乐元素并且与汽车品牌形象相契合的广告。
五、情感化思维情感化思维是通过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引发共鸣,并将情感转化为购买行为的思维方式。
通过抓住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和情感,我们可以设计出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和情感共鸣的广告创意。
比如,通过表达爱、亲情、友情等情感,让消费者产生对产品的认同和喜爱。
六、巧妙利用幽默元素幽默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巧妙地利用幽默元素可以让广告更加幽默风趣、与众不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比如,通过设计一个搞笑情节或者利用一些诙谐的语言表达,让广告在幽默中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广告创意原理与方法

广告创意原理与方法一、创意与广告创意创意,从字面上理解,是创造意象的意思。
从静态角度看,广告创意是根据广告目标,对广告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所做的创造性立意或构思;从动态角度看,广告创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广告创意是在了解产品、市场、竞争和受众期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运用联想、想象、幻想、抽象等方法,组织和加工已有知识和材料形成一定意念和形象的过程。
简言之,广告创意就是广告主题意念的意象化。
创意是广告活动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处在广告主题的选择与广告表现和制作之间。
广告主题仅仅是一种思想或观念,这种抽象的意念必须借助一定的形象来表现。
意念通常指念头和想法。
在艺术创作中,意念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
而在广告创意和设计中,意念就是广告主题,是广告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要说明的观念。
我们常说的广告立意,也就是为广告选择和确定一个基本的主题意念或广告主题。
意念是无形的、观念性的东西,它必须借助一定的有形的东西才能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在艺术创作中,立意后,还有一个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创造意象的过程,也就是广告创意。
创造意象的过程是一种艺术构思活动,因此,它也要符合艺术构思和创作的一般规律。
艺术是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来反映现实和表达思想的,也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艺术地概括和提炼,转化成能为公众注意和接受的特定艺术形象并再现出来。
这种转化过程融入了人们的感情、思想和创作技能。
所以说,艺术是一种形象表现的手法,离开了形象也就不存在艺术。
任何艺术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客观事物本身,它是艺术表现的对象;二是用以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它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将这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构思活动,就是创意。
例如,我们常常用鲜艳的花朵来比喻漂亮的姑娘,这属于一种艺术表现。
姑娘是被表现的客观事物,花朵是用来表现姑娘的艺术形象,而选择花朵来表现姑娘就是一种创意。
通过这一表现活动能使人们清晰地感受到姑娘的娇美,即使是没见过漂亮姑娘的人,也能从花朵的娇艳中领会和想象到姑娘俊俏的模样。
《广告创意与表现》第3章 广告创意主体要素

二、经济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广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 系。物质生产决定了人类的精神生产,同时精神生产又具 有相对独立性。
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广告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必然要在 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运行,相应的广告创意应充分考虑到法 律法规的因素。
(1)一般性制约
① 真实性。广告应当真实,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 骗和误导消费者。
② 禁止性。
③ 公平性。广告只能用于公开公平的竞争,不得贬低其他 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5. 媒体特性制约
“媒介”又称“媒体”,即英语Media。媒体为意译,媒 介为音译。不同媒体广告传播效果不同,不同媒体的特性 对广告创意的影响也各异,因此广告创意过程中创意人不 得不考虑媒体因素。
(1)媒体性质的制约
(2)媒体定位制约
三、广告创意思维的养成
1. 创意思维从思维创新开始
(1)语言符号模式的差异影响着广告创意主体对表达对 象状态的质感表现。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表音语言文字与象形语言文字自身语法、修辞或语 言文化传统习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广告创意表现的格调
再就业广告(图3-5)利用“上”、“下”不同的组合而构 成的“卡”与“业”的演变,传达了“上岗”、“下岗” 的心态和状态,以及转换观念再就业的变化。准确、精练、 鲜明、生动的语言,犹如画龙点睛,会使创意成果变得鲜 活。
(2)广告创意思维的特性 广告创意思维除具有创意思 维的一般属性外,由
于受其创意对象、传播群体、创意目标、广告主等因素的 制约,广告创意思维具
请简述广告创意的特征,过程和思维方法

广告创意的特征、过程和思维方法一、广告创意的特征1. 创新性:广告创意需要具有创新性,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并引起共鸣。
创新的广告创意能够突破常规,让用户记住品牌并产生购物欲望。
2. 情感性:好的广告创意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让他们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情感化的广告更容易打动用户,激发他们的购物欲望。
3. 独特性:广告创意需要有独特性,能够让品牌脱颖而出,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
独特的广告创意能够加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4. 传播性:优秀的广告创意需要具有传播性,能够引发用户的口碑传播。
通过引起社交媒体共享和讨论,广告创意能够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二、广告创意的过程1. 确定广告目标:在进行广告创意之前,需要明确广告的目标和受众定位,确定广告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宣传对象。
2. 进行创意构思:开展头脑风暴活动,汇集团队成员的创意和想法,进行广告创意构思。
通过多种方式搜集灵感,形成创意方案。
3. 评估创意方案:对构思出的广告创意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可行性、创新性、品牌契合度等方面的评估,筛选出最具有潜力的创意方案。
4. 创意方案细化:对选定的创意方案进行细化,将创意落实到具体的广告形式中,包括文字、图片、视瓶等。
5. 创意方案测试:对细化后的创意方案进行测试,观察受众的反应和效果,不断优化和修改广告创意。
6. 实施和评估:将优化后的广告创意投放到市场上,观察广告效果并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广告策略和内容。
三、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1. 多元思维:在广告创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元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感性思维、创意思维等,团队成员要开放心态,勇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2. 用户导向: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要以用户为导向,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创造出与受众共鸣的广告创意。
3. 敏锐观察:敏锐的观察能力是进行广告创意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和变化,获得灵感和创意的源泉。
4. 跨界融合:广告创意需要进行跨界融合,吸收不同领域的创意元素,使广告创意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
实用广告学系列之三广告创意思维方法

复兴三杰中的拉斐尔桑齐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面包 奥---红萝卜
美国西部拓荒时代传奇人 物水牛比尔——意大利白 色干酪
美国芝加哥黑帮头目刀疤 脸阿尔——柿子
(二)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也就是逻辑思 维,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形 式来 反映现象的一种概括性、论证性的 思维活动。
训练题:成语接龙是一项智力游戏,它其实也是
广告创意思维方法
创意方法——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 1、禁止批评 2、畅所欲言 2、数量越多越好 3、鼓励搭便车 4、有时间限制
创意思维方法
形象与抽象 发散与聚合 垂直与水平 逆向与顺向
一、形象、抽象的思维方法
(一)形象思维又称直觉思维,借助于具体 形象进行思考,具有生动性、实感性的思 维活动方式。通俗地说就是由形及象,由 象而形的思维过程。
试以“玻璃杯”、“皮带”、“手机”、 “钻戒”等
为主题,用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地想象出他 们的不同属性,不同用途,并按属性进行 归纳整理。可不受任何属性的限制。
3、关系发散
用想象和联想重新理解和诠释事物及其关 系。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不只是有唯 一解释,甚至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天经地 义的事件和关系有时也可能存在其它不同 的解释。
谢谢大家!
为纵向思考。一般从前因后果、逻辑顺序、历史 现状等角度思考,强调的是缜密、精确、严谨、 有序,思考的路线一般是线性的,即沿着线性思 路,一步步地解析、演绎、推理、求证。
(二)水平思维法 其核心内涵是,当人们为所创新的目标 进行思考时,大有必要离开一贯认为是正 确、无疑的固有概念。
四、顺向、逆向思维法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3020.11.3022:23:1222:23:12November 30, 2020
广告学—广告创意的方法及案例分析

实用文档
抽象思维广告案例
LEGO乐高玩具广告,这幅图中那一块积木是蓝色海洋里潜水艇的潜望镜 ,意思就是要发挥你的想象力
实用文档
LA Bicycle折叠自行车广告,通过一张白色折纸表达出其折叠车的特点
实用文档
发散思维广告案例
雀巢咖啡广告。每个时刻,都有雀巢咖啡与你为伴。
实用文档
聚合思维法
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 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法又称为求同思维法、集中 思维法、辐合思维法和同一思维法等。聚合思维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 个焦点的方法。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与发 散思维相对应。聚合思维也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探求出一个 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因此,聚合思维对于从众多可能性的结果中迅速做出 判断,得出结论是最重要的。
,它在不否定大型车豪华轿车是好车的同时,以相反的角度确定的独特优势 。小汽车的优势恰恰是大型豪华车的劣势,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在多元化消费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创意策略正好击中美国中产阶级以下消费 者群体的消费需求心理,取得了极好的功效。其次,甲壳虫广告完全打破了 消费者的定势思维,即他们平时看到的汽车广告都是直接正面地诉求产品优 点和消费利益,都是标榜自己如何的了得,看到的汽车照片都是大幅的、精 美的,华丽的,而如今出现了将自己的不足,照片也被故意缩得很小的甲壳 虫广告,自然耳目一新,而且整个广告很贴切产品个性,有利于产品形象的 培养。甲壳虫的消费者的心理很自然地成为小型汽车的代表,极有利地抢先 占领了这一细分市场。
实用文档
水平思维创意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广告创意的思维和方法第一节创新思维概述(一)打破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沿用以前思考同类问题时所形成的模式。
是指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积极作用:简化认知活动,尽快进入思维状态,加快思维速度。
消极作用:认知固定化,缺乏灵活和创意。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打破思维定势的一个实例。
当看到有人掉到水缸里的时候,常规想法是把人从水缸里捞出来。
但当司马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不具备把人捞出来的能力的时候。
司马光突发奇想:要救人,就是让他与水分开,不必一定要捞人,也可以把水放出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换个角度分析问题,那个人才得救了。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思考,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人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不仅人是如此,其他动物也一样。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路人看到一匹马被拴到一个小木桩上,木桩极小,那匹马是完全可以挣脱掉的。
于是路人便问马的主人,不怕那马挣脱跑掉吗?主人自信的回答:“不会的,在它小的时候我就用这个木桩拴它,那时它的力量不够,挣脱不开,久而久之也就不再反抗了,现在也没反抗过。
”历史上也有很多学者都是因为思维定势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比如洛伦兹等人曾走到了发现相对论的边缘,也曾提出了收缩假说,但仅仅是为了解释迈克尔孙实验的以太零结果,是从数学上凑出来的。
因为他们对牛顿的时空观仍是深信不疑,并加以采用,这正是定势思维的桎梏。
只有爱因斯坦独具慧眼,冲破定势思维的束缚和偏见,提出了与牛顿时空观截然不同的新的时空观,从而创立了相对论。
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也许我们面前是一番新的天地。
推荐本书:《在脑袋一侧猛敲一下――打开思维枷锁,提高创造力》(美)罗杰·冯·欧克著中信出版社枷锁1 正确答案枷锁2 这不合逻辑枷锁3 遵守规则枷锁4 实事求是枷锁5 游玩是无意义的枷锁6 这不是我的领域枷锁7 犯错是坏事枷锁8 避免模棱两可枷锁9 别傻了枷锁10 我没有创造力举例:枷锁9 别傻了我们大多数人都时常屈服于团体压力,常采用“随众附和”的做法,“随众附和”有其实际意义:其一,人类的群居化,要求大家互相合作,统一行动;其二,易于仿效别人的行为与见解。
但在“随众附和”的情况下,新创意绝少出现,当人们聚在一起解决问题时,就会出现“团体思考”的危机,即在团体讨论时,团体成员发表的意见趋向于争取其他成员的赞同,而不是构思新的方法,团体压力压抑了每一位成员的创造力和新创意。
如果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很接近,也就等于没有人真正在运用思考力。
傻子能使整个情形完全改观。
傻子的一些行径,足以激发正常人的创造灵感。
愚蠢的思想对于我们心灵的冲击,就如同泼冷水使熟睡人清醒一般。
傻子能迫使我们运用思考力,去思考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即使只是刹那间的灵感,我们亦可获益匪浅。
当傻子的荒谬的说词,突然使我们对事物的本质产生疑问时,我们的视野便大大扩展了。
扮演傻子实在是非常有趣,而且是重新检验假设及激发新创意的最佳途径,虽然装疯卖傻所产生的想法,不能立竿见影,但总有一天,愚蠢的想法可能变得富于创造性,纵使你仍然一无所获,至少你可以了解到某种规则为何能受到大众的瞩目。
扮演傻子还可以使人放松些,不要太过严肃,放松可以使思考更有弹性,从而能获得更多的点子――大多数的点子来自抛开例行公务、放松自己时。
要诀1:偶尔展现你的“愚蠢本领”,暂时充当傻子,试试看你的思想有多么疯狂,或许能使你茅塞顿开,大展鸿图。
要诀2:留意自己是否有“随众附和”或讥笑他人是傻子的时候,有的话,那你等于把自己的思维筑上“团体思考”的藩篱。
要诀3:愿常常保有诙谐的心态。
枷锁2 这不合逻辑思考可以分为软性的和硬性的,在硬性方面,事情非黑即白,在软性方面,则有数种不同的灰色,硬性的思考趋向于逻辑的、精确的、明确的,注重事物的差异性。
软性的思考则试图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
在寻找新创意的萌芽阶段时、软性思考非常有效,可以做全方位的发散思考。
在实用阶段,最适于采用硬性思考,以便评价新创意,精简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进行风险性分析,以及新创意的执行。
我们应当明辨每一个思考方式的适用时机,在适用阶段采用软性思考,足以阻碍新创意的执行,此时,坚定与果敢远胜于梦想与含糊。
相反,在萌芽阶段采用硬性思考,势必限制思考的范围。
然而,有些人极少使用软性思考,他们认为软性思考“不合逻辑”。
当面临难题时,他们立即采取硬性思考的策略,他们常说:“让我们针对基本问题,少说废话。
”采取硬性思考的人,绝对不会节外生枝,考虑其他相关或无关的问题,但却会失去许多创造的可能性。
在创造过程的实用阶段,当你准备评价创意并将之付之执行时,逻辑性的思考尤其适用。
但创造过程的萌芽阶段应依据另外一种全然不同的逻辑,这另一种逻辑可描述为隐喻的、幻想的、扩散的以及模棱两可的。
要诀1: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灵感及创意,最好的处方是:在萌芽阶段采取软性思考,进入实用阶段则改采硬性思考。
要诀2:隐喻是帮助你“想出不同事情”的最佳工具,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注意你四周性质相近的事物。
如果你有难解的问题,试着用隐喻去解释它,这样可以帮助你获得新观点。
(二)垂直思考亦称直接思考法或逻辑思考法。
是一种十分理性的思考方法,它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路线,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面向纵深即垂直方向进行的一种思考方法。
这种思考方法就是传统的深思熟虑,至今仍然是我们进行广告创意最经常、最基本的思考方法。
垂直思考法的重点是思考的深度而不是广度,它要求思考问题的人目标集中、用心专一。
例如在广告调研的过程中,对于环境、市场、竞争者、消费者的分析过程中,如果没有深入的分析、研究与思考过程,就没有清晰的广告定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广告创意。
采用垂直思考法进行广告创意,多是依靠以前的知识和经验,往往会产生雷同的效果。
(三)水平思考水平思考法由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戴勃诺(DE BONE)博士提出,其原则是首先找出占主导地位的观念,通过多方位思考,寻求各种不同的新见解,以摆脱旧意识、旧观念的束缚,从而抓住偶尔一闪的构思,深入发掘新的构思。
水平思考法的主要用意在于打破定型化的思考模式,依靠“非连续式”及“为变而变”的横向思考而重新建构一种新概念、新创意。
爱德华·戴伯诺建议,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激发水平思考,它对我们的广告创意很有启发:(1)提出对应现状的弹性方案;(2)向现有之假设提出挑战;(3)革故鼎新;(4)暂时搁置对某事之判断;(5)推翻一般的诉求方法;(6)对某一情景建立起类比思考。
例如类比思考,就是在广告创意中常常引用的一种基于水平思考的典型方法。
水平思考法的五种思维方式:1. 以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事物;2. 以相逆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事物;3. 考虑一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何关系,并进行相互比较;4. 如果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组合或分解之后,看各有什么样的结果;5. 一个创意通过联想加以生发后,可从多项构思中挑选几项,再加以斟酌、发展和修改。
水平思考法的几条原则:1. 找到支配性的构思;2. 寻求各种各样的看法;3. 从垂直性思考的强烈习惯中挣脱出来;4. 有效利用偶发性的机遇(四)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思维对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时,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直觉思维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与不合逻辑性的特点。
(1)突发性——突如其来,稍纵即逝;(2)偶然性——偶然激发,难于预料;(3)不合逻辑性——并非依照逻辑规则按部就班地进行,可以是荒诞、怪异、幻视、变形等等。
在广告创意中,直觉思维常常是冲击传统观念、突破思维定势、打乱逻辑规则,它运用想象、幻想、猜想、联想、灵感等方法,其表现手法往往是荒诞、离奇、怪异、幻视、变形等等。
这类创意虽然会有一些风险,但往往能够达到标新立异、出奇制胜的效果。
“触发词法”正是通过一系列有相似动作含义的词,而使各种概念的变化在头脑中涌现。
比如,在“运动”这个标题下,我们会联想到动、挪、移、搬、推、拉、牵、拖、转、滚、旋、撞等一系列含义的动词,这些联想可能会触发我们的创意灵感。
直觉思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想象、幻想、猜想、联想、灵感等都属于直觉思维的形式。
大体上可以分为想象式直觉和灵感式直觉两种。
1.想象式直觉想象是指人们在某些已有材料和知识的基础上,让思维自由神驰,或通过新的组合,或借助丰富的联想,或利用猜想、幻想,从而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过程。
例如联想,它有四个基本形态在广告创意中都有是十分有用的。
这四种形态是:1.接近律,例如:“香烟—白酒”;2.对比律,例如:“白天—黑夜”;3.类似律,例如:“鸟类—飞机”;4.因果律,例如:“磨擦—生热”。
2.灵感式直觉灵感是指人们在研究某个问题正苦于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由于受到某种偶然因素的激发,产生顿悟,使问题迎刃而解。
这好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西方,有人把它看成是一种“直觉”,一种潜意识的活动。
我们在从事设计活动时也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即使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也一无所获,但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候,经由某种机缘的触发顿时茅塞顿开,产生某种新的意念。
这种情况就像人们常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美国作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著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曾有一节名为“白蚁的启示”,援引科学家普里高津生动描述白蚁是如何从无组织的活动中,筑成具有高度结构的蚁巢。
开始的时候,白蚁在地上随意的爬行,这里停停,那里停停,积存一点“粘性物质”,这种积存物的分布,完全是偶然的,但是这种物质含有一种化学引诱物,把别的白蚁吸引过来,慢慢地积成柱状或屏障物。
如果这种积存物彼此隔离,工作也就停止了,但偶然两个积累物彼此挨得很近,形成一个拱形结构,于是就形成一个复杂的蚁巢的基础。
一个随意的行动就变成了高度精心修建的相干结构。
混沌产生有序。
这种情况和我们的思维活动十分相似,也是东想想,西想想,但依然混沌,没有什么结果,可是想得多了,也会偶然从混沌中产生出某种井然有序的意念。
这种瞬间即逝的“偶然”,大概也就是所谓的“灵感”吧?!大卫·奥格威回忆,当年他在形成戴着眼罩的“穿Hathaway衬衫的男人”的广告创意时就是因灵感而激发的。
大卫·奥格威为海赛威衬衫所做的广告:“穿海赛威衬衫的男人”,奥格威给这个人戴上一只眼罩,奥格威回忆说,“我想了18种方法来把有魔力的‘佐料'加进广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