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概论文学创作论(三):传达与创作方法

文艺学概论文学创作论(三):传达与创作方法
文艺学概论文学创作论(三):传达与创作方法

文艺学概论第14讲:

文学创作论(三):传达与创作方法

传达是主体借助一定媒介将某种意识内容表达出来的符号活动。传达是文学创作的最终环节,这一环节无论是对于(可能的)读者还是作者自己都是不可缺少的。传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使本来只是以主观意识的形式存在的精神产品物化从而使精神产品得以长久乃至永久地保存;

二、使本来只是个体内在的主观精神外化从而使他人得以分享;三、使本来主观内在的精神对象化从而使主体得以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历史以及成果进行自我确证,并便于主体自我欣赏、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一、惯例文学的传达过程和机制

根据上述一般的传达概念,文学传达(文学创作中的传达部分)似乎可以很简便

地表述为:文学传达是主体借助语言媒介将某种意识内容传达出来的符号活动。然而,仔细思考惯例(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内容构成,我们却发现:在创作主体使用语言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意识内容前,他想要表达的意识内容——意象(或意象体系)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符号,因为:意象是由作为感性意识的“(形)象”和作为非感性意识的“意”(思想、情感、愿望等)两个方面构成的,而这两个部分之间正是一种能指与所指关系即符号关系:

(惯例)文学作品的内容=意象=感性意识—非感性意识=一种(非语言)符号。

惯例文学作品中的感性成分,或者指向并传达着一定的非感性意识内容,或者指向自身(其实同时也指向一定的非感性意识)从而构成感性意识的自我传达。由此,无论在那种情况中,我们都看到:惯例文学作品的最终或直接的传达媒介其实是作品内容中的形象部分。当然,惯例文学作品中的形

象部分又是作者借助语言中的实词所指代的(人关于他所感知或想象的事物的)各种零部件化了的事物形象并借助语言中指代关系的虚词标明各种相关的零部件化了的事物形象间的关系从而组合而成的。由此,我们看到:惯例文学的传达实际上是一个由小符号构成大符号因而这个大符号中又包含着小符号的具有嵌套结构的复合性符号现象,即:

言→象→意

其中,言(这里的言实为语言单位所指代的零部件化了的事物形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象之间构成初级符号,象与意之间构成(正式的)高级符号。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惯例)文学传达过程概括为:(首先)以言立象,(而后)以象达意。

在关于(惯例)文学传达的上述表述中,我们将“以象达意”这一环节也算在了传达的范围内。但在讲解文学构思时,我们是将

意象的构造算在构思环节中的(意象的构思已经具有传达的性质)。由此,我们看到:惯例文学的传达也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之分,其中:狭义的(惯例)文学传达指“以言立象”这一环节,广义的(惯例)文学传达则包括“以言立象”和“以象达意”这两个环节。

考察作为文学内容的意象的存在方式,我们可以发现:意象有空间性的——这种意象中的“象”所反映的是主体所感知或想象的事物在某一瞬间的空间存在状态,也有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这种意象中的“象”所反映的是主体所感知或想象的事物在某一时间段中的存在状态,是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发展变化的。从感知心理学角度看,流动的形象可看作是由一系列(以一定速度相继呈现出来的)静止的画面组合而成的,由此,即使是流动的形象也可分解成一系列的静止的空间性画面。可见:作为文学内容的意象最终都可以看作是空间性的。

与作为文学内容的意象的空间性存在方式不同的是:文学的传达媒介——语言则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语言构造物是由零部

件化的语言单位——词、词组等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作为时间性存在的语言构造物如何能传达出空间性的意象呢?经过仔细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人借助时间性的语言媒介来传达空间性的意象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主体必须在意识中对空间性的意象作出层层分析与分割即将整个意象零部件化:先是将整个意象分割为一些较大的部分(如将人的整体形象分割为头部、上身和下身),而后又将较大的部分分割为一些较小的部分(如将人的头部形象再分割为发、眉、眼、鼻、嘴等),直至每一个较小的部分都能与基本的语言单位所指代的事物形象相对应;在此基础上,主体还必须确定被零部件化了的意象的各个部分之间在借助语言媒介来传达时的先后时间顺序。在做完意象的分割及分割后的各意象单位的标号工作后,主体就可以将与基本的语言单位建立了指代与被指代关系的零部件化了的各个意象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装配起来了。为了便于大家较为直观地理解时间性的语言是怎样传达空间性的意象的,让我们结合具体作品

来展示一下(惯例)文学传达的具体过程。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元曲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词描绘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旅客在途经某个大约是江南水乡的地方时的所见所感。若是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那么,曲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完全可以用一幅画来表现(我们读完曲词后心中所产生的意象也正是这样一幅画)。但是,这样一幅意象画,用语言这种时间性媒介来表达,就需要作者先做一番对心中意象的分割和对分割后的零部件化了的意象单位的标号、排序工作,然后由作者给这些零部件化了的意象单位找到可以指代它们的相应的语言单位,再由作者按选定的顺序将这些语言单位和相应的意象单位重新组合起来了。在这首曲词中,我们看到:作者选定的语言单位和相应的意象单位的排序是: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 —→[(断肠)人]

再来看现代诗人艾青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在对这首诗的意象构成的分析中,我们用黑体字所标示的词表示诗中最小的意象单位,用下划线表示词组或短语所代表的比词所代表的更大一级的意象单位,用圆括号

表示句子所代表的比词组或短语所代表的更大一级的意象单位,用方括号表示句群(在这首诗中句群同时也就是段落)所代表的比句子所代表的更大一级的意象单位,用大括号表示篇章所代表的比句群所代表的更大一级的意象单位。我们看到:一个惯例文学作品的整体意象是由最小的意象单位一步一步组合而成的,这一组合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词级意象→词组或短语级意象→句级意象→句群级意象→段落级意象→章节级意象→部篇级意象

二、传达过程中的再构思活动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实际上作了一个假定,即:用语言来传达的意象在构思阶段已经完全成熟了。但实际上,文学创作在进入传达阶段时,作者心中的意象可能是而且大多是还未完全成熟或还不够完整的。根据本人的相关创作经验和(完形)心理学知识,

本人认为:构思阶段的意象、已用语言媒介传达出来的意象和作品被读者接受后读者心中所形成的意象,在完整性和清晰度上,大致分别相当于点阵画、虚线画和实线画。由于构思阶段的意象大多不够完整、清晰,因而,正常的文学传达过程实际上并不完全是传达活动,而是在传达之外还包含着意象的充实和完善的再构思活动(尤其是行为细节和人物心理方面的再构思活动)。例如,(按本人的推测,)鲁迅在写《阿Q正传》时,当他写到阿Q被判死刑、法官要他在判决书上签字或画押时,阿Q怎样花押的具体细节很有可能是作者在此前的构思阶段尚未想清楚的,因而,鲁迅只能在传达阶段作一番行为细节的补充性构思工作。最后,鲁迅写在作品中的相关细节是:

“……那人却又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花押。“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

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三、传达中的语言及相关意象的修改

除了对作品意象的补充性构思外,文学传达活动中经常碰上的另一种情况是“言不逮意”,即作者找不到恰好或足以传达意象的语言。这一问题,有时可以通过调整词语或使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得到解决,如: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处本来用的是“到”或“过”、“满”,但作者觉得这几个字都不能准确地传达出他对于春天的感受,所以反复“练字”,最后选中了“绿”字;但由于语言与意识(尤其是某些感觉)间的不完全对等性,人的有些意识内容总是无法通过语言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的,因而,作者有时会不得不以明知不适合的言辞来将就表达自己的某种意识。由此,文学传达除了“量体裁衣”外也常有

“削足适履”的情况。由于意象的传达会受到媒介的性质及传达能力的影响,因而传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现象。

关于文学传达,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传达阶段一般分为打草稿和修改两个部分。由于作者心中的意象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乃至消失,因而,一般情况下,打草稿阶段应讲究快,而修改阶段则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慢以便尽可能纠正错误、完善传达。修改可能涉及构思、传达阶段的各种因素,反复的修改可能会大大地改变或提升草稿时的作品效果。如以下诗句的修改及修改前后的表现效果:“春风又绿(到/过/满)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浓)”,“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四、文学创作方法

在创作论的最后部分,让我们再来简要地讲一下创作方法问题。

创作方法是(惯例)文学创作者选择和处理感性素材、构思和传达意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创作者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及个性心理特征在(作品内容和)创作方法上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常见的(惯例)文创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浪漫主义:是侧重于以神奇的想象来表现主观情感和生活理想的创作主张和方法。根据所表现的情感的积极或消极性,浪漫主义还可以再细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如李白的大部分诗歌,后者如李煜的大部分词。

二、现实主义:是侧重于以逼真的描述来再现现实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创作主张和方法。其中,对于现实持批判态度的现实主义又叫做批判现实主义。如杜甫、白居易的大部分诗歌,巴尔扎克、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果戈里、托尔斯泰等的小说。

三、自然主义:是对现实持中立态度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如左拉和龚果儿兄弟的小说。

四、现代主义:是以内在自然主义方法

(意识流和潜意识活动方式等)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潜意识世界的创作主张和方法。如伍尔芙、乔伊斯等的意识流小说,茨威格、施蛰存等精神分析小说。

五、后现代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反对古典和现代文学传统为特征的各种新起的文学形式。狭义的后现代文学是指以挪用、拼帖、仿拟等非创造性或创造性弱的手法写成的语言作品及以各种文体的混杂为特征的语言作品。

文学创作论

第四章文学创作论 一、宏观上认识文学创作 一部鲜活的文学作品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源于作家天才般的想象还是源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其实二者皆而有之。除此之外,当今文坛作品的问世还伴随着这样的现象:一部作品在发行前后总有热闹市场宣传,如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具有商业性的“炒作”之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今文坛很少有脱此俗套者。一部作品的产生不只取决于作家,还取决于那些享有版权的出版机构以及伴随而来的媒体炒作。由此对传统文学创作论形成挑战:文学难道只是作家个人的精神生产而与商品生产无关?那么如何看待文学的创作呢? (一)文学创作具有创造性(体现个性与社会性) 文学创作体现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创造,不过这种个性化创造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如李白的飘逸洒脱与盛唐气象;杜甫的沉郁顿挫与唐帝国的由盛入衰;司马迁的《史记》所具有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深刻的社会性。 (二)文学创作的制作性 文学创作固然需要创造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吃饭问题”、“权力角逐”、“人格掩饰”、“媒体炒作”、“产业制作”等因素又使文学创作具有制作性。 案例举隅一:人格掩饰(作家为掩饰人格,而创造虚伪的“个性”) →【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隐逸之志(《闲居赋》见《文选》卷36),但实际相反。包括在内的《晋书》记载其人性情浮躁、常趋炎附势。常对当时的巨富石崇等人“忘尘而拜”,但因仕途不顺而作《闲居赋》。金代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谈及此事: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注:安仁是潘岳的“字”)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文不如其人”……诸多文坛事实证明文学的个性化创作是存在掩饰性的,尤其是涉及个人私利或政治运动等非常时期更是如此。 案例举隅二:媒体炒作 作家、出版社、媒体的相互需要致使文学深深地打上了媒体包装的烙印。一部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从选题、定稿到成品,都经过了出版商的精心策划和市场论证,再辅之以媒体的极力鼓吹。当然,即使一部“被制作了”的文艺作品,只要作家精心投入了创作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原创风格,也是值得肯定的。如金庸、张恨水等人的作品不仅被媒体大肆包装,更是频频改编为影视作品。 注:张恨水(1895-1967,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三)关于文学创作问题的小结 我们提倡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倾向,反对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制作。然而尤其是处于“文化工业”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当代文学创作,必然既体现个性化创造原则,又少不了时尚的商业运作,这是当下文学生存的现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需要承认并尊重文学创作中的“创造性”与“制作性”相互渗透的现实。 二、作家素养 (一)丰富的生活经验 读万卷书求人生之助,行万里路求江山之助 1、直接的生活经验

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 “就我所知,我的性格最最特别;我观察自己,如同观察别人一样;我这五尺二寸的身躯,包含一切可能有的分歧和矛盾。 巴尔扎克在这里剖析了性格的二重内容(正反两大系列),而每一系列中又有多种性格原素,这种种性格原素,例如高傲与谦虚、懒惰与用功、疏忽与心细等,又可分别形成一组一组的对立统一联系,从而形成复杂的性格系统。巴尔扎克的性格本体就存在于这种二重组合之中。由于性格原素具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家已对此有所论述;现代作家中,最早自觉地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的极其重要性;并从美学上加以概括的是鲁迅。他指出,把我国文学成就推向峰巅的《红楼梦》其美学价值,最重要的就表现在它打破了我国古代小说文学“叙好人完全是好,叙坏人完全是坏”(《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的性格单一化的传统格局,表现了“美恶并举”(《中国小说史大略》)性格的丰富性。所谓“美恶并举”,就是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这种性格的二重组合,是《红楼梦》以及世界上许多伟大文学作品创造具有高级审美意义典型时取得成功的美学基础。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美学原理,我们可称之为“人物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原理。”切实地掌握这一美学原理,对于总结我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经验,对于思考我国文学的现在和未来,都有很大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个人现象吗?请分析说明。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 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 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2、大与小有没有明确的界限。应如何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 《庄子》有云: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膠,水浅而舟大也。也就是说大和小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当各自的参照物不同的时候,各自的大小也不同,没有绝对的大小,大与小都是相对的。那这样说来大与小既有明确的界限又没有明确的界限。

文学接受论(一):欣赏

文艺学概论第15讲: 文学接受论(一):文学欣赏 文学接受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的含义。狭义的文学接受仅指阅读与欣赏——对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想象与审美体验等;广义的文学接受既包括阅读与欣赏(可以说是文学接受的初级阶段),也包括批评——对文学作品及相关事物的理性分析和评价(可以说是文学接受的高级阶段)。 一、文学接受的主体条件 1、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心理能力 文学作为语言文化和语言艺术,其形象和意蕴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和理解才能在读者脑海中重新构造出来。由此,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相当程度的相关心理能力——感知、理解、同情(自居/移情)、

想象和情感反应能力等,是不可能从事文学接受活动的。正如鲁迅所说:“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的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与情感,也须达到相当的水平。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v7p579) 2、一定的文学修养(指文学接受经验和文学理论知识)。 出于不同的需要,人类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化,它们各有自身的特点。由此,对于不同的语言文化,接受者应以对于接受某种语言文化来说是合适的态度和模式去接受它,否则就会因为态度和模式的不合适而不能产生好的接受效果,甚至无法接受。例如:对于杜甫在《古柏行》一诗中对古柏的描写——“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曾以科学家的眼光责怪道:四十围是径七尺,高二千尺,“无乃太细长乎”。再如:对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中的“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校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师中居然也有

人对其中的“三十年”作如此考证和解释:“疑当为‘十三年’。陶渊明从初仕到辞归前后约十三年。”这种现象表明:如果缺乏对文学这种语言文化的特点(如常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了解,那么,即使是文化水平高的人也可能不能以合适的态度和模式进行文学接受活动从而也无法产生良好的接受效果。 3、一定的人生经验 人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是以一定的相关经验和原有看法为基础的,对于完全没有相关经验的(初次接触的)事物,人是无法理解的。对于文学接受来说,没有或者缺乏相关的人生经验,人同样不能或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表现在作品中的内容的意义。关于人生经验对语言作品的接受的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同样一句格言,在完全理解它的青年人口中,总没有在阅历很深的成年人的精神中那样的作用和范围,要在这种成年人的阅历中,那句格言里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才会表达出来。”文学接受同样如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优质)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 B.孔子“兴观群怨”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 成,其中,“( A)”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18春学期《文艺学概论》在线作业1

18春学期《文艺学概论》在线作业-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伯明翰学派中()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来解读大众传媒文化接受过程中的“优势意识形态”现象。他认为,媒介文化是有权者与无权者经常斗争的场域 A.斯图尔特?霍尔 B.威廉斯 C.约翰逊 D.约翰?菲斯克 正确答案:A 2.()把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学科,即“感性学”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鲍姆伽登 D.黑格尔 正确答案:C 3.()认为否定的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同一性的意识形态,而且艺术就是这种否定辩证法的“最高级的范式” A.卢卡奇 B.本雅明 C.阿多诺 D.马尔库塞 正确答案:C 4.伽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前理解结构”的概念,并且对审美理解上,提出了()观点 A.视域融合 B.期待视野 C.隐含读者 D.意图谬见 正确答案:A 5.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深刻影响了后世形形色色的美学思潮,成为了现代美学的源头 A.德国古典美学 B.马克思主义美学 C.黑格尔美学 D.康德美学 正确答案:A

6.《本文的召唤结构》是德国接受美学发轫期的一个奠基之作,这是()与20世纪60年代末发表 A.姚斯 B.伊塞尔 C.费什 D.卡勒 正确答案:B 7.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作为重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心 A.整体性 B.人道主义 C.总体性 D.异化 正确答案:C 8.马克思系统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现了辩证唯物史观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是() A.异化 B.剩余价值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正确答案:B 9.()以重视身体并对身体的在世结构进行细致分析而闻名,他建构出了相对完整的身体美学 A.尼采 B.弗洛伊德 C.海德格尔 D.梅洛——庞蒂 正确答案:D 10.由于对经济与技术的关注,对视觉文化转向的洞察,()始终强调对电影文化的研究,电影作为典型的大众文化现象被纳入到他的意识形态批判之中 A.杰姆逊 B.詹姆逊 C.威廉斯 D.约翰逊 正确答案:B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二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 *' 在人的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无疑是_A_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满分:2 分 2. (A )是传统诗歌外在节奏的基础。 A. 五七言诗 B. 律诗 C. 绝句 D. 《诗经》 满分:2 分 3. “你有花一样的色彩,但没有花一样的香气。。”这是一个(B)。 A. 反问句 B. 较喻句 C. 夸张句 D. 设问句 E. 满分:2 分 4. (B )是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和作家感情的主要特征在想象的假定性中统一。 A. 情感 B. 形象 C. 形式 D. 审美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_D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 1. *'深思,没有思想,情感也不深。当代文学,尤其强调思想、哲学文化底蕴。思想家就是文学家。A A. 错误B. 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满分:2 分 2. *真实性和假定性都是绝对的。A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变质,要指的是,诗歌的描写对象,其外在形态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而其内在涵义却大大变化了。B A. 错误B. 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满分:2 分 4. * 形象是对象的特征和作家个性特殊的结合——学术上把这叫做“意象”。B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5. * 因果性是一种必然性,情节的根本要素是“突转”,“突转”必须是偶然的,是出乎意外的,异常的,也就是越出了常轨,超越了必然性的。B A. 错误B. 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满分:2 分 6. * 艺术想象就其普遍性而言,一切艺术形式的规律是相同的;就其特殊性而言,各种艺术形式的想象的规律又是互相矛盾的。B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殊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历史的灵活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福师《文学创作论》2017秋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V 1. * 形象是_D_。 A. 感情特征 B. 生活特征 C. 艺术形式特征 D. 感情特征,生活特征和艺术形式特征的三维结构 满分:2 分 2. 中国古典诗论中所经常强调的比兴手法,兴则遵循_B_程序。 A. 相似联想 B. 相近联想 C. 相反联想 D. 相同联想 满分:2 分 3. 诗歌形象是C_。 A.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二位一体 B. 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C.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三位一体 D. 生活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满分:2 分 4. *' 在人的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无疑是A_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D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V 1. 许多反向联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相似、相近联想结合在一起的。有些反向联想因处于相近的地位而形象显得更鲜明。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2. * 艺术形象是再现生活和表现作家自我的统一。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3. *'从写作来说,工夫不仅仅在于找到主要特征,而是排除非主要特征。这在中国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理论中,叫做立主脑,减头绪。没有减头绪的魄力,文章就可能很芜杂。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4. * 有特点,就不是一般的总体的,而是一个点。这就是细节,细节不是全部。全部不及细节,因为它能唤起经验记忆,让读者去补充它。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5. 自我抒情优势,是诗与散文分化的起点。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殊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历史的灵活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7.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特殊的文学形式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美感经验才不断积累上升为审美规范。而作家也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掌握浓缩在形式中的艺术技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9. *'从根本上来说,作家的特殊心理素质就是多情,多愁善感。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0. *生活特征是纷繁的,确定主要特征并改变它与其他诸特征之间的关系,不完全以事物本身为准,这要看作家此时占优势的情趣的性质。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1.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 形象是生活特征、自我情感特征和形式特征(规范)的三维一体。当这三个要素形

文学创作论

第一讲假定论 第一节逼真的幻觉 *文学反映现实不是对生活的描红 *逼真不等于真实 *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 *艺术的“假定”是一种创造 第二节生活真实和作家真知、真情的统一结构 *艺术形象是“第二自然”——人化了的自然 *世界、内心、形式三者的交互作用,才可能形成一个成熟的艺术作品。 * “神遇而迹化”,“神”为主导。所谓“神”,即作家的情感与个性。个性的强弱,个性的鲜明度,个性的独特性,都决定着“迹化”的不同效果。 第三节生活真实性与艺术假定性的相互制约 假定形式使真实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把生活中的“逼真”改造为艺术的真实。所谓“艺术的假定形式”,往往是经过长期创造,积淀下的“有意味的形式”。 文学创作中的假定性:虚构 如何把握虚构的“度”:离生活太远,则可能导致虚假;过于贴近生活,则拘泥于生活细节,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 材料: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帐》云:“呼童细扫潇湘簟,犹恐残花落枕旁。”有认真为假而妙者。宋人《雪中观妓》云:“恰似春风三月半,杨花飞处牡丹开。”元人《美人梳头》云:“红雪忽生池上影,乌云半卷镜中天。”——袁枚:《随园诗话》 “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况,……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的。我崇拜米开朗基罗的人物形象,尽管它们的腿太长,臀部太大。” “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凡·高 第四节假定性和逼真性在不平衡中发展 * 假定性与逼真性是艺术发展历史上的一对矛盾。 * 将现实大幅度地变化,突出假定性,或将描摹现实发展到高度逼真的地步,这两者是艺术家的不同追求.前者以表现主义为代表,后者以现实主义为典型。 * 两者在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冲突,也不断地媾和。 第二讲形象论 第二节以生活的主要特征统帅五官可感觉细节 重视细节,不等于陷入琐碎,相反,文学作品中的细节,不但是感性的,而且细节之间能够互相呼应,形成细节的共同体。 一、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有特点的细节思维 没有特点的细节是缺乏生命力的,艺术创造追求具有特点的细节,而且是具有创新表达方式的有特点的细节。 细节的有特点、有意味,虽然不能代表作品整体的成功,但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在细节上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智慧和感受力。 二、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细节的超越性)

文艺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1章 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 区别与联系(第四节) 12章 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 (区别) 13章 文学鉴赏与心理过程 (三节) 14章 文学批评的功能(P276) 意境的特征 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四、.理论与实践,30分徐志摩 赏析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风格还有诸种的观念和理论:1风格是独特的言语风格、2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3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4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文学传播:(文学传播包括文学传播者、文学文本、传播媒介。)文学传播是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文学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将作家的个人创作转化为某种程度的社会共享,但其传播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影响到传播的效果与范围,影响到文学接受系统的结构与性质。 文学思潮:文学思潮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前的30年欧洲文学的主要文学思潮流派。它以强烈的主观态度、热烈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的艺术色彩将理想型文学发展到极至。)最主要的特征是抒发个人主观情感、展望未来美好理想,具有表现性和虚构性。 现实主义: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 接受理论:文学接受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精神活动。(以读者为中心),文学接受观点之一:期待视野、二:隐含读者、三:填空与对话。 意象:是比情节更小的单位,一般由描写物象的细节、象征、双关等词语构成。主要有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观念意象和审美意象。具有哲理性、象征性、情感性、多义性。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指作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又能反应一定社会本质的具有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文学风格的概念10章 文学传播是什么12章 文学思潮:l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11章 接受理论12章 意象的概念、文学典型的概念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8章 文学意象的特征(3个特征)9章 接受美学 文学传播 文艺学老师给的 文学风格 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文学意象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

20春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0001参考资料

20春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0001-参考资料 请仔细阅读下面说明再下载: 预览的题目和您自己的作业顺序必须完全相同再下载百!!!! 第1题(单选题)*中国古典诗论中所经常强调的比兴手法,兴则遵循____程序。 A、相似联想 B、相近联想 C、相反联想 D、相同联想 参考答案:B 第2题(单选题)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___。 A、把握局部 B、把握整体 C、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D 第3题(单选题)*' 在创作过程中,形式规范的预期作用,具体表现为____。 A、对想象的诱导 B、对想象的规范 C、对想象的限制 D、对想象的制定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题)诗的感觉要摆脱散文的原始感觉,通过____把感觉、感情和智性统一起来,把辩证思维和感觉的变异结合起来。 A、想象 B、观察 C、沉思 D、描绘 参考答案:A 第5题(单选题)()是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和作家感情的主要特征在想象的假定性中统一。 A、情感 B、形象 C、形式 D、审美 参考答案:B 第6题(判断题)家的思想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一旦分割就互相冲突。使作品的艺术质量降低。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7题(判断题)在现代新诗中还有一种类似白描的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不在形象意蕴的质变,而在于感觉和知觉的量度。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8题(判断题)*诗人的任务就在于将自我感情特征与概括性的生活特征结合起来,而且结合得很奇特,形成一种独特的假定性结构,创造一种特殊意象符号。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9题(判断题)*'诗人的抒情往往是经历一个从感觉到感情,又从感情到感觉的过程,人类感觉更深一层次的机制是对自身感觉的再感知。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0题(判断题)*'变质,主要指的是,诗歌的描写对象,其外在形态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而其内在涵义却大大变化了。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1题(判断题)感情当然是审美的核心,但是只是核心而已,它不但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和智性有着深刻的联系。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2题(判断题)诗人的抒情往往是经历一个从感觉到感情,又从感情到感觉的过程,人类感觉更深一层次的机制是对自身感觉的再感知。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3题(判断题)*'感情当然是审美的核心,但是只是核心而已,它不但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和智性有着深刻的联系。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4题(判断题)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强调艺术要围绕着生活公转,相当程度地忽视了艺术必须围绕自己的圆心或焦点自转。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5题(判断题)文学形式要成为一种成熟的形式,它的审美规范的多样功能必须占一定的优势。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16题(判断题)法国艺术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艺术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全部,而非某些东西。 A、错误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2017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满分:2 分 2.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 分 3.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 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 美国 B. 英国 C. 澳大利亚 D. 法国 满分:2 分 4.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 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5.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 分

6.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 分 7.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满分:2 分 8.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满分:2 分 9.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10.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满分:2 分 11.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满分:2 分

文学概论知识点

绪论 一、自测题: 1、文学 2、文艺学 3、文学理论 4、经验方法 5、社会学方法 6、心理学方法 7、形式主义方法 8、比较文学方法 二、讨论题: 1、文学理论与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关系如何? 三、思考题: 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文学理论在其中居于何种位置? 3、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为哪四种关系所决定的? 4、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分哪几个层次?试举一种专门方法加以说明。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 一、自测题: 1、经济基础 2、上层建筑 3、意识形态 4、抽象思维 5、形象思维 6、文学语言 二、讨论题: 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有哪些欠缺、又有哪些长处? 三、思考题: 1、社会结构的整体构成如何?什么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 2、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如何表现出相对独立性?如何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3、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文学特征论 一、自测题: 1、形象性 2、赋比兴 3、陌生化 4、典型性 5、典型人物 6、典型环境 7、典型化 8、意境 9、生活真实 10、艺术真实 11、倾向性 12、形象大于思想 二、讨论题: 1、文学形象有哪些特点?它与科学理论有哪些区别? 三、思考题: 1、什么是典型人物?什么是典型环境?典型环境对于塑造典型人物有何意义? 2、什么是典型化?试从个性化与概括化辩证统一的角度来说明典型化的规律。 3、作家创造典型人物有哪几种方法?试举例说明。 4、为什么说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高? 5、怎样理解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不相一致的问题? 第三章文学功能论 一、自测题: 1、认识功能 2、教育功能 3、娱乐功能 4、审美功能 5、寓教于乐 6、为艺术而艺术 7、“熏、浸、刺、提” 8、“兴、观、群、怨” 二、讨论题: 1、为什么既不能将文学理解为仅仅供人消遣的,又不能将其功能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 三、思考题: 1、什么是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2、怎样理解“融理于诗”这一命题? 3、怎样理解“寓教于乐”这一命题? 4、怎样看待“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奥鹏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2.《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A )”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3.“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4.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5.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6.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C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A.科学性 B.理性 C.感性 D.目的性 7.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A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声音 B.画面C.形象D.历史 8.“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A )。A.泰纳 B.伊瑟尔C.孔德 D.拉封丹 9.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D )。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C.感性意识D.潜意识

文艺学(学科代码:050101)

四川外语学院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Graduate School of SISU

文艺学(学科代码:050101) (一)、必读书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8.00。 3、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4.80。 5、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2002。 9、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二)、参考书目: 1、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 3、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 4、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5、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6。 7、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8、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9、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2001。 11、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12、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13、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1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6、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7、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8、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陆梅林:《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1、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2、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3、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三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4、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5、曹顺庆:《中国比较诗学》,北京出版社,1988。 26、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 27、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8、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福师20年8月《文学创作论》考前辅导资料

2020年8月份《文学创作论》考前复习资料 答案如下 一、论述题 1.为什么说雄辩的细节能“以少总多”?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论述。 【参考答案】 第一、形象的可感性,并不是一切细节可感性的总和。 第二、养成堆细节暗示性的鉴别力,不但要善于从许多细节中排除那些暗示力的鉴别力,而且要敢于排开那些虽然有暗示力,但已被长期使用而失去光泽细节。细节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能超越细节的有限性。 第三、要避俗,要求新。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请结合此诗谈谈文学想象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主观特点是诗人的孤独感,客观特点是月光照着诗人的影子。这还不是艺术的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不一样了,月亮就不是月亮了,举杯邀月,就不把月亮当月亮,而是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对象了。这样,月亮就成了我的朋友。但是,艺术的想象之妙在于:“对影成三人”,不仅仅月亮成了朋友,而且影子也成了朋友。有了这样的想象,诗人的孤独之感就得到充分的表现。本来是,只有一个饮酒,很孤独,现在三人共饮了,应该是不孤独了吧。 二、但是,更加孤独了,因为月亮和影子,从另一个角度,更衬托得诗人孤独了。文学的想象就是让客观对象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异,使之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有了这种变异,感情就渗透进去了。本来是互不相干的,现在变成了互相安慰。接着他写,不但是静态的孤独,而且还有动态:“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形成一种由静到动的变异,“我舞影凌乱”是客观事实,“我歌月徘徊”是想象。二者相对起来,形成一种结构,正好表现亲密和谐、达到心灵默契的程度。 3.“有意注意要得到无意注意的补充,无意注意得到有意注意的鉴定。当有意注意限制了观察的范围时,无意注意则来冲破这种限制;当无意注意提供的信息陷入迷乱时,有意注意会对之加以注释和梳理。”你如何解读这段话? 【参考答案】 第一、许多作者带着收集材料的目的去体验生活,结果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 第二、对生活的最佳观察是在无意中进行的。 第三、高度错综复杂的感情活动都是在无意识领域中完成准备的。 4.为什么说过分地强调科学的想象的作用,甚至用它来否定文学的想象是幼稚可笑的? 【参考答案】 第一、作家和科学家的想象力有时候是一致的,作家的幻想往往是科学发现的前导。 第二、科学的想象和文学的想象是有相近之处。想象对于一切创造性的学科都是必要的,

文艺学概论重点复习

文艺学概论 文学的本质特征: 1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 (1)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A 直接写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 B直接抒发一定处境下的思想感情 C描写自然景物 D描写非人间,超现实的内容,实际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文学的审美性质: A形象性:揭露国民的劣根性;B情感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C 虚构性。 (1)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真实,历史真实: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 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可以是生活中的人或事,也可以是生活中可能 有或应该有的人或事。历史真实: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反映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体现历史的本质,这就是历史真实。 (2)形似和神似说 意识形态与审美性辩证统一: (1)文学是超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2)文学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 (3)文学是审美评价的,又是认识的。 表现:调动主观语言能动性再现:客观呈现

文学形象 1含义:指文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和人生的图画 2系统性:写实性形象,抒情性形象,表意性形象 3总体特质: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理想性 文学意象 1含义:客观物象经过穿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月亮:暗伤的象征,对月思亲思乡;柳树:折柳表惜别菊花:高洁,雅 致,清纯,美艳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杜鹃鸟:忧郁哀怨梅花:高洁人格的象征 芳草:喻离恨松柏:正直耐寒的品格 梧桐:表示一种凄苦之音乌鸦:不祥,衰败,荒凉 南浦:水边送别之地猿啼:哀伤的情感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意象论的起源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国首创的一 个审美范畴。 “立象以尽意”中“象”已不是卦象,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意象的特 征: 哲理性——本质特征象征性——表现特征 荒诞性——形象特征求解性——审美特征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 * 在诗歌的变形、变质、变理形象中,其表现主观强烈感情和透视生活的深刻真谛是可以统一的,关键在于诗人的__A__。 A. 思想艺术修养和生活基础 B. 家庭背景 C. 社会背景 D. 身份地位 满分:2 分 2. *'诗的感觉要摆脱散文的原始感觉,通过__A__把感觉、感情和智性统一起来,把辩证思维和感觉的变异结合起来。 A. 想象 B. 观察 C. 沉思 D. 描绘 满分:2 分 3. “你有花一样的色彩,但没有花一样的香气。。”这是一个(B)。 A. 反问句 B. 较喻句 C. 夸张句 D. 设问句 E. 满分:2 分 4. *'达芬奇把艺术形象叫做(C) A. 艺术创造 B. 生活真实 C. 第二自然 D. 人化的自然 E.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D__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 1. *'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强调艺术要围绕着生活公转,相当程度地

忽视了艺术必须围绕自己的圆心或焦点自转。B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 2. * 有特点,就不是一般的总体的,而是一个点。这就是细节,细节不是全部。全部不及细节,因为它能唤起经验记忆,让读者去补充它。B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3. * 学习文学,除了从理论上出发以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习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文学理论的历史。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感情当然是审美的核心,但是只是核心而已,它不但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和智性有着深刻的联系。 B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 5. * 有意注意的实质是把事物的局部属性当做全部属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 在现代新诗中还有一种类似白描的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不在形象意蕴的质变,而在于感觉和知觉的量度。A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 7. *'深思,没有思想,情感也不深。当代文学,尤其强调思想、哲学文化底蕴。思想家就是文学家。 A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