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家庭和社会支持
鼓励家属和社会支持系统参与病人的护理, 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的帮助。
生活护理
规律作息
帮助病人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健康饮食
指导病人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 过度饮食或厌食。
适度运动
鼓励病人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和免疫力。
安全防护
确保病人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预防意 外事件的发生。
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专业知识培训 技能培训 伦理培训 持续教育
护理人员需要接受心境障碍的专业知识培训,包括疾病定义、 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护理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包括如何与心境障碍病人 沟通、如何给予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技能。
护理人员需要接受伦理培训,了解如何尊重、保护心境障碍病 人的隐私和权益。
技能训练
如放松技巧、应对压力的技巧、情 绪调节技巧等,帮助病人更好地管 理情绪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社交活动
鼓励病人参加社交活动,与他人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 系统。
预防复发
01
02
03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 发现和处理复发的迹象。
坚持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 药,不擅自停药或更改治 疗方案。
药物治疗与观察
遵从医嘱
观察不良反应
确保病人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擅自增 减剂量或停药。
密切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和 处理不良反应。
定期复查
预防复发
定期陪同病人到医院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和调整治疗方案。
在病情稳定后,仍需继续关注病人的情绪 状态,预防复发。
康复与预防
04
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第六章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B.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C.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D.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2.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A.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B.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C.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D.发作性情感障碍3.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B.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C.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D.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4、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A.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B.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C.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D.发作性情感障碍5.躁狂症的睡眠障碍是:(。

)A.入睡困难B.睡眠需要减少C.早醒D.多梦E.嗜睡6.治疗抑郁时,首要注意的问题是:(。

)A.拒食导致营养不良B.活动少而引起合并感染C.自杀.自伤D.症状波动、昼重夜轻E.疼痛7.有关碳酸锂中毒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A.肾脏疾病的影响B.钠摄入减少C.中毒不引起昏迷D.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E.呕吐8.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为方面的护理重点是:(。

)A.防止伤人毁物B.防止自杀C.帮助与环境的接触D.保证环境的安全E.以上都是9.躁狂症的睡眠障碍是:(。

)A.入睡困难B.早醒C.睡眠需求减少D.多梦E.嗜睡10.躁狂症思维表现常见:(。

)A.思维中断B.思维奔逸C.思维贫乏D.思维破裂E.思维散漫11.有关碳酸锂中毒病症的描述,以下哪项不精确:(。

)A.共济失调B.肌肉抽动C.中毒不会引起昏迷D.肢体活动协调障碍E.呕吐12.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动方面的护理重点是:(。

)A.防止伤人毁物B.防止自杀C.帮助与环境的接触D.保证环境的安全E.以上都是13、双相情感障碍都具备的临床表现是(。

《心境障碍的护理》课件

《心境障碍的护理》课件
《心境障碍的护理》
欢迎来到《心境障碍的护理》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心境 障碍的不同方面,了解其定义、分类、症状、诊断和评估,并学习如何进行 护理干预以及预防与康复的方法。
心境障碍的定义
心境障碍是一类精神疾病,指的是情绪或心态的异常变化,如抑郁或躁狂状 态的持续存在。
心境障碍的分类
通过深入了解心境障碍的定义、分类、症状、诊断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 护理干预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关心,帮助他们 恢复健康的心态。
• 抑郁障碍: 持续悲伤或失去兴趣的情绪,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 躁狂障碍: 交替出现高度兴奋和低沉情绪,伴随着冲动行为和不稳定性。 • 双相障碍: 抑郁障碍和躁狂障碍交替出现,症状更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 • 其他心境障碍: 包括心境恶劣障碍、调整障碍和情感性精神疾患等。
心境障碍的症状
1. 情绪低落或异常兴奋。 2. 失去兴趣、享受和动力。 3. 睡眠问题和躁动不安。 4. 注意力和集中力不足。 5. 消化系统问题和体重变化。 6. 自杀倾向和消极思维。
3
支持性护理
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环境,监测病情和促进患者与家人的交流。
心境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
• 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 减少压力和保持积极态度。 • 寻求及时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康复
•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作息和饮食。 • 参加心理治疗和支持小组。 • 与医生合作,调整药物治疗。
总结和展望
心境障碍的诊断和评估
• 详细病史和症状描述。 • 心理评估和标准化问卷。 •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测试。 • 医生和心理学家的综合评估。
心境障碍的护理干预
1
药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

48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3诊断治疗和预后

48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3诊断治疗和预后
(1)碳酸锂 躁狂发作首选,有效率:80%, 1周左右起效。血锂浓度:急性期0.81.2mmol/L,维持治疗0.4-0.8mmol/L注意锂 中毒,血锂浓度>1.4mmol/L; (2)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和氟哌啶醇; (3)抗惊厥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心境障碍
治疗 锂中毒表现:
最开始胃肠道反应,以后出现泌尿、神 经、精神系统的异常,如脑病综合征:识 障碍、震颤、反射亢进、癫痫、甚至昏迷。
心境障碍
诊断—抑郁状态
症状标准
附加症状: 集中注意困难 自我评价降低 无用感和自罪观念 激越或迟钝 自伤或自杀 睡眠障碍 食欲下降
心境障碍
诊断—抑郁状态
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 2周
心境障碍
诊断—抑郁状态
排除标准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 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⑤ 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 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⑥ 鲁莽行为(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 果的行为等); ⑦ 睡眠需要减少; ⑧ 性欲亢进。
心境障碍
严重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
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心境障碍
病程标准
①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 少已持续一周;
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 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 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 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一周。
1.早期、足量、全病程治疗; 2.单一药物,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剂量个体化; 3.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4.必要时给予电抽搐治疗; 5.合并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急性期后开始 康复训练,全面回归社会。
心境障碍 全病程治疗(full course treatment)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

身体活动的护理
总结词
关注身体状况和运动安全
详细描述
心境障碍患者在身体活动时需要特别关注身体状况和运动安全。护理人员应密切 观察患者在活动中的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并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 应确保患者在运动时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05
心境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 与康复
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
建立患者支持团体
病因
02
病理机制
心境障碍的病因较为复杂,涉及遗传、生物化学、环境和心理社会等 多方面因素。
心境障碍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的 不平衡、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以及脑部结构的变化等有关。
02
心境障碍患者护理的重要 性
提高生活质量
03
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管理技能
促进心理和社会适应
改善睡眠和饮食
在与患者交流时,护士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 用专业术语,以减轻患者的理解难度。
心理疏导和支持
01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 疾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02
护士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
03
护士还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治疗和康复活动,提高他们 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通过培训患者如何应对心境障碍的症状和 诱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更好 地适应疾病带来的心理和社会变化。
通过调整患者的睡眠和饮食习惯,改善患 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01
02
03
定期评估和监测
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状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和 并发症的风险。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呈典型的“三高”症状
1.心境高涨:心境欣快,整天喜气洋洋,笑 逐颜开,有的病人表现为以易激惹,情绪骤 起骤落。心境高涨时可出现幻觉和妄想。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2.思维奔逸:音联、意联、随境转移。
3.活动增多:整日忙碌,有始无终,一事 无成,挥金如土,好打扮,不得体,幻觉、 妄想。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1.心境低落:伴有焦虑,晨重夜轻,是抑郁 症的特征性症状。 2.思维迟缓:
3.意志活动减退:生活被动,反应缓慢,回 避社交,卫生懒于料理,病情严重时可不语 不动,不食称抑郁性木僵状态。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4.其他表现: (1)明显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 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清晨3、4点钟 就醒,且醒后难以再入睡。 (2)躯体症状:面容憔悴,目光呆滞, 常见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病人躯体不适主 诉可涉及各脏器,常表现为疲乏无力,食 欲下降,体重下降。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3.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目前符合躁 狂或抑郁,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 混合发作。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4.环性心境障碍诊断标准:过去的12 个月中,至少有4次心境障碍发作。 5.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2年,抑郁 的严重程度达不到复发性轻抑郁的诊 断标准。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二)治疗 1.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纠正病 人的认知扭曲,改善其行为应对能力。 2.药物治疗: 因躁狂症反复发作,常常需要抗复发治疗, 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负性生活事件(丧偶、离婚)
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情感活动异常的病因错综复杂, 至今仍不能确定,目前较一致的观 点是生物因素构成了发病素质或倾 向,心理社会因素起到了“触发媒 介”的作用。

1例心境障碍患者的个案护理

1例心境障碍患者的个案护理

1例心境障碍患者的个案护理入院时间:2016年 11 月 9 日 11 时15 分主诉:抑郁话少、行为异常一年余。

简要病史:患者1年前因工作问题与上级发生矛盾,遂因工作压力过大,不愿再回公司上班,整日待在家中,情绪低落,不愿出门交流。

今年09月底与其母在海洋馆游玩时受到惊吓,心境不佳、郁郁寡欢、局促不安、不停地踱步。

遂回到家后,闭门不出,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随后于福建省福州市精神病医院门诊就诊,进行初步心理判断,此后多次就诊于门诊进行疏导。

期间整天待在床上,不肯活动,情感淡漠,反应迟钝,对周围产生抗拒,不愿意与人交流,常常答非所问,饮食欠佳。

不注意个人卫生,大小便均在床上而不自知。

现为进一步诊治被家属带至我院,门诊以“心境障碍”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均一般,大小便均在床上,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入院时生命体征:T:36.8℃ P:68 次/分 R:20 次/分 BP:122/72mmHg入院时意识状态:意识清楚头颅CT示,轻度脑皮层萎缩入院诊断:抑郁症?一般情况:神清,反应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欠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瘀点、瘀斑,双侧颈部淋巴结未触及。

头部: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胀,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良好;耳鼻外观无畸形,口唇红润,口腔黏膜光滑,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充血、肿大。

胸部: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侧呼吸运动均匀,触觉语颤无增强或减弱,胸骨无压痛,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局限性隆起,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无扩大,HR60次/分,心音无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神经系统:神经系颅神经未见异常,眼底正常,肢体运动及感觉正常,两侧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腹壁反射均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无脑膜刺激征。

植物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1)一般情况:意识清晰,仪容不整,言语少、声低简单,交谈困难。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模板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模板

❖ (3)、“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
❖ 自责:过分夸大自已的过失与错误 ❖ 自罪:毫无根据的情况下认为自己有严重错误,应该受到惩罚 ❖ 自杀:患者常有结束自己的生命为目的的观念或行为 • 抑郁症自杀率高,是正常20倍,约67%的患者有自杀观念,
10%-15%的患者有自杀行为,重度抑郁约1/6死于自杀。
(四)心理社会因素
三、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三、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 (一)躁狂发作基本临床表现是“三高”症状:

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强。可
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
❖ (二)抑郁发作基本临床表现是“三低”症状: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一)躁狂状态的临床症状
❖ 1、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必备症状
• 大多数学者认为:遗传因素或性格特征起主导 作用,心理社会因素起促发作用,负性生活事 件起着“扳机”作用。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心境障碍患者有家族史者为30%41.8%。心境障碍患者亲属患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 ❖2.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 56.7%,双卵双生子为12.9%。患心境障碍寄养子, 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养父母为12%。
1.情绪低落: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昼重夜轻”患者 主要体验是心情压抑、沮丧、烦恼、悲伤。
❖ (1)、兴趣下降和乐趣丧失

核心表现是“丧失感”,即表现为无法从工作学习生
活中获得应有的快乐感受,对昔日的爱好也缺乏热情,常感
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 (2)、“三无症状”
❖ (1)对将来感到无望感
❖ (2)对现在感到无助感和无用感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A受体功能相互拮抗,两
者平衡才能使心境正常。抑郁症、躁狂症患者5-HT受体 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2.NE假说:NE水平高则导致躁狂症,水平低则导致抑
郁症。 3.DA假说:抑郁症、躁狂症患者DA受体功能不平衡而 发病。
(二)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分 泌过多,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呈阳性。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抑郁症患者TSH显著降低, 对TRH反应性下降。 3.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GH反应性低
(二)电抽搐治疗
1.电抽搐治疗的优缺点: (1)优点: 疗效肯定,起效快捷 安全性好 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2)缺点:疗效维持时间短,病情易复发 2.电抽搐治疗的适应症: (1)重症躁狂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者 (2)有强烈自杀观念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症
3、电抽搐治疗
治疗的次数: 躁狂发作:8-12次 抑郁发作:6-10次,维持1次/周或月
(三)心理社会治疗
(1)帮助制定每日活动计划表,促使患者活动起来, 原则是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渐增加患者的 作业活动量和复杂性。 (2)促进愉快体验,让患者每天晚上将当天的活动内 容的愉快体验程度作出评价,如患者根据计划 表行动,其动机就会增加而促使成功自信心及 愉快感觉也将随之而增加。
六、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躁狂状态的临床症状
1、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必备症状
(1)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终日喜 气洋洋、谈笑风生、精力充沛。 (2)患者以自我为中心,好表现,穿着鲜艳,好指挥 别人,胡乱花钱;患者的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极富感染力,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3)部分患者以易激惹的心境为主。
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 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 的一类精神障碍。此病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 率高、自杀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
1896年,Kraepelin首 次将两组外表完全相反而 本质却相同的躁狂症和抑 郁症归为一种疾病,并将 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 神病”。
2、思维奔逸
(1)属于思维联想(思维形式)障碍
(2)表现为联想速度的明显加快,内容丰富多彩 体现为思维敏捷、记忆增强、随境转移、出现音联、意 联和韵联

浮想联翩
语言增多


滔滔不绝
出口成章
口若悬河
一挥而就
3、意志活动增强(精神运动性兴奋):
(1)精力旺盛,不知疲倦,爱热闹喜交往。 (2)被动注意增强:做事虎头蛇尾,爱管闲事,挑剔他 人,好打抱不平。 (3)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做事缺乏深思熟虑, 挥霍无度、狂购乱买、随意馈送他人等。
案 例 分 析
时常纠缠父母要求找对象,说“我需要男人的爱”,与
男友相处开始几天尚可,但几天后,无故大发脾气骂人, 说男朋友不会说话,不主动照顾她,将其骂走。患者于 2007年5月30日住院,进入病房后丝毫不当成是住院,说 是来疗养的。整天跑来跑去,热情的与医生、护士打招呼
,说话滑稽可笑,不时引起其他病友哈哈大笑。
(3)、“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
自责:过分夸大自已的过失与错误 自罪:毫无根据的情况下认为自己有严重错误,应该受到惩 罚 自杀:患者常有结束自己的生命为目的的观念或行为 • 抑郁症自杀率高,是正常20倍,约67%的患者有自杀观念, 10%-15%的患者有自杀行为,重度抑郁约1/6死于自杀。
• 性别:女性>男性。 • 周期发作特点:躁狂症以春末夏初发病,抑郁多见 秋冬季。
一、心境障碍的概述--流行病学调查
• 精神分裂症
• 精神发育迟智 • 情感性精神障碍 • 酒精依赖性精神障碍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心境障碍病因尚不清楚,与遗传因素、神经生 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 大多数学者认为:遗传因素或性格特征起主导 作用,心理社会因素起促发作用,负性生活事 件起着“扳机”作用。
(二)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4.躯 体 症 状 群
失 眠 症
食 欲 紊 乱
性 欲 减 退
精 力 丧 失
体 重 下 降
头痛 心悸 口干 便秘
四、CCMD-3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诊 断 治 疗 与 预 防
躁狂发作
1.症状标准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 意志活动增强
2.严重标准
严重损坏社 会功能或给 别人造成危 险或不良后 果。
2.思维迟缓
思维联想缓慢,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自觉“脑 子不转了”,“像生了锈的机器”。临床表现为主动性言 语减少,语速减慢,回答问题拖延很久,难以出口,思考
问题吃力,不能胜任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患者常自我评
价过低,自罪 自责出现罪恶妄想等
3、意志活动减退:主动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 不愿参加平时感兴趣的活动,社交回避、沉默寡 言,主观感觉精力不足。严重者基本生活不能自 理,处于抑郁性木僵状态。
一、心境障碍的概述--分类
• 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 者称为双相情感障碍 (曾称躁郁症)。 • 仅有躁狂或仅有抑郁发 作者称为单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或抑郁症)。 • 持续性心境障碍
一、心境障碍的概述--流行病学调查
• 中国1993年在7个地区抽样调查:总患病率0.083%; 在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高低排序中位居第三。
4.生活起居有规律,饮水充足,便秘缓解或消失,睡眠恢复正常。
5.患者过多的活动量减少,机体消耗与营养供给达到基本平衡。
6.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改善。
(二)抑郁症的护理目标
1.患者住院期间不伤害自己,恢复生活自理。 2.患者能用言语表达对于自我、过去和未来的正向观点,出院前 自我评价增强。 3.患者能够表达自我满足和寻求精神支持。 4.患者能愿意并适当的与他人交往。 5.患者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体重未下降。
电抽搐治疗:
对重症躁狂发作、 抑郁性木僵、强烈 自杀观念、药物治 疗无效的患者,可 采用电抽搐治疗
心理治疗:
采用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人际 关系疗法、支持 性心理治疗等方 法

(一)药物治疗
1.锂盐----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
用药原则:饭后口服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急性期血锂浓度:0.8-1.2mmol/L,维持期0.4-0.8mmol/L, 血锂浓度超过1.4 mmol/L时应减量。 锂中毒先兆:头晕、乏力、口干、手指细小震颤、恶心 呕吐、腹泻等。如临床症状严重应立即减药或停止锂盐 治疗。 锂中毒及其处理:嗜睡、粗大震颤、精神迟缓、心律失 常及意识模糊。一旦出现立即停用锂盐,大量给予生理 盐水或高渗钠盐加速锂排泄,或人工血液透析。
3.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 准和严重程 度至少持续 1周
CCMD-3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
1.症状标准
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 意志活动减退
2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给本人造成痛 苦或不良后果
3.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 和严重程度至 少持续2周
五、心境障碍的治疗
1
3
药物治疗:
躁狂发作首选锂盐; 抑郁发作时选用三 环类和四环类抗抑 郁药,或选择性5HE,NE再摄取抑制 剂
(一)躁狂症的护理诊断 1.对他人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2.思维过程改变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睡眠形态紊乱


5.有受外伤的危险
6.社交障碍

例 分 析
张某,女,35岁丧偶,性格刚强有主见,独自一人将儿子 抚养成人40多岁时患慢性肾炎和高血压,常年服药治疗。近 一年来情绪明显低落,不爱看电视也不爱出去串门,觉得自 己能力很差,一无是处,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家务也懒得打 理,睡眠紊乱,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动作迟缓,做事常发 呆,犹豫不决,想什么事都觉得很困难。上个星期天见到了 小孙子,喜出望外,逗孙子玩了会,说话量明显增加,孙子 走后又回到了低落状态。最近时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反复 提到不想活了。家人很是担心,劝她来看看心理医生,在反 复多次劝说下,来进行咨询。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心境障碍患者有家族史者为30%41.8%。心境障碍患者亲属患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 2.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 56.7%,双卵双生子为12.9%。患心境障碍寄养子, 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养父母为12%。
(二)神经生化改变
1.5-HT假说: 5-HT1A和5-HT
病前性格较孤僻,不爱与同学交往,虚荣心强,固执任 性。1997年5月5日因与家人发生口角而生气,大发脾气, 摔碎东西。5月7日早晨出去锻炼身体,直到下午才回家, 表现异常兴奋,话多,滔滔不绝,说看上一饭店老板,要 嫁给他。喜欢逛街购物,乱花钱,买些不实用的东西,爱 打扮修饰,乱买时髦的衣服,打扮花哨一改以往;吸烟增 多,每天3~4盒,开始饮酒,自称要当武则天、杨贵妃, 又称爱上出租车司机“孙龙”,经常坐他的车,一天不见 就想他,睡眠差,每天2~3小时。
项目五:心境障碍患者 的护理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心境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心境障碍的 护理措施(安全护理)
熟悉:心境障碍的护理诊断、治疗(药物治疗)
了解:心境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患者的临床类型和病情特点,制定相关 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一、心境障碍的概述--定义
(四)心理社会因素
Bowlby 认为亲子分离或存在分离的威胁,使儿童成年后
易患某些障碍。精神分析理论也认为,在童年期因分离或
死亡造成的母爱剥夺,在成人期易患抑郁症。
(四)心理社会因素
三、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三、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一)躁狂发作基本临床表现是“三高”症状: 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强。可 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 (二)抑郁发作基本临床表现是“三低”症状: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