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产地介绍

合集下载

石斑鱼的养殖与人工繁殖介绍

石斑鱼的养殖与人工繁殖介绍

石斑鱼的养殖与人工繁殖介绍石斑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亚洲,进行养殖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等。

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海区增殖放流等。

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青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点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鳃棘鲈、巨石斑鱼、驼背鲈(老鼠斑)、宽额鲈(龙趸)等。

台湾省对养殖斑节对虾的池塘进行适当改造,开展养殖青石斑鱼,产量很高,每公顷达30吨。

我国南方沿海网箱养殖石斑鱼的产量一般为每立方米水体65千克左右。

日本于l964年把赤点石斑鱼作为增殖放流的对象品种,进行种苗生产开发研究,技术较成熟,但近几年来由于受到神经性病毒病(vnn)的影响,生产量不稳定。

此外进行人工种苗生产的品种有点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鳃棘鲈等。

生产方式主要以室内水泥池为主。

一般每立方米育苗水体可培育2.5一3公分的鱼苗500一800尾,最好时可达2400多尾。

台湾省目前培育最成功的为点带石斑鱼(台湾称马拉巴斑),且社会分工较细,民间有出售受精卵、鱼苗生产(2.5一3公分)、鱼苗标粗(2.5一8公分)、养成及生物饵料、配合饲料生产专业户。

种苗生产方式主要以池塘培育为主,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一般l公顷可培育2.5一3公分的鱼苗l50一 l80万尾左右。

近两年来,还培育出驼背鲈、宽额鲈,为石斑鱼养殖添加了新品种。

我国南方沿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石斑鱼进行人工种苗生产研究,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水平。

近两年来,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对赤点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俗称青斑)的人工种苗生产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开始进入批量生产。

此外,海南省利用池塘培育青斑鱼苗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淡水石斑鱼形态特征

淡水石斑鱼形态特征

头骨呈弓形
淡水石斑鱼的头部骨骼形态呈弓形,这种形态有助于它们在 水中游动。
头骨前端钝圆
头骨的前端部位呈现出钝圆的形态,这种形态使它们在游动 时能够减少水的阻力。
头部颜色与形状
淡水石斑鱼的头部颜色通常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时在头部边缘会出现深色斑点 。
头部形状相对较大,略呈椭圆形,与身体比例协调。
鳃裂与鳃盖
颜色
淡水石斑鱼的颜色通常为浅灰色或浅褐色, 躯干的两侧通常具有一些深色的垂直条纹或 斑点。
图案
淡水石斑鱼的躯干图案因品种而异,有些品 种的图案较为复杂,包括斑点、条纹和斑块
等。
04
鳍的特征
背鳍与胸鳍
背鳍
淡水石斑鱼的背鳍通常位于身体中部偏后,呈连续或断续状,有的品种背鳍呈硬棘状,有的则呈软条状。背鳍的 高度和形状可以因品种而异。
形态特征简介
外形特征
身体修长,头部略尖,口端位 ,有须4对;体表有粘液,背 部灰黄色,腹部白色;尾鳍上 下叶延长,中间圆形,末端尖

鳞片
淡水石斑鱼的鳞片数量较少,侧线 鳞片数约为38-42片。
生长特点
淡水石斑鱼生长较慢,一般个体长 度在30-60厘米之间,最大个体可 达1米以上。
02
头部特征
头骨构造
胸鳍
淡水石斑鱼的胸鳍位于头部下方,通常呈扇形或圆形,胸鳍的长度和形状也因品种而异。
腹鳍与尾鳍
要点一
腹鳍
淡水石斑鱼的腹鳍位于腹部,通常呈软条状,有的品 种腹鳍边缘会有锯齿状突起。
要点二
尾鳍
淡水石斑鱼的尾鳍通常呈扇形或圆形,尾鳍的大小和 形状因品种而异。尾鳍上通常会有深色或浅色的条纹 或斑点。
鳍的颜色与形状
繁殖期通常在春末夏初,水温2428℃时进行。

石斑鱼是海鱼还是淡水 简介石斑鱼的生长习性

石斑鱼是海鱼还是淡水 简介石斑鱼的生长习性

石斑鱼是海鱼还是淡水简介石斑鱼的生长习性石斑鱼并不是某一种鱼类,它是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里的各种鱼类的总称。

但你知道石斑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吗?下面我们介绍与之相关的话题,供参考。

一、石斑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石斑鱼大部分都是海鱼,它是鲈形目石斑鱼亚科鱼类的统称,包含很多个品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点带石斑鱼、青石斑鱼、斜带石斑鱼等等。

石斑鱼大多数都生长在热带地区或者温带地区的海洋中,但也有一种石斑鱼可以在淡水里面生长,它就是淡水石斑鱼,在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区都有分布。

二、石斑鱼的生长习性石斑鱼是肉食性凶猛鱼类,主要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它比较喜静怕浪,喜暖怕冷,喜清怕浊,在10-15米深的海底尤其是多岩礁洞穴和珊瑚地带经常可以看到。

一般不成群,栖息水层会随水温变化而升降。

石斑鱼比较喜欢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夏季主要分布在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它就会游向40-80米较深的水域。

三、石斑鱼可以人工养殖1、石斑鱼可以进行人工养殖,目前人工养殖石斑鱼主要采用网箱养殖的方法,也就是借助大海的纯天然资源进行海区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法不仅简单高效,而且还能节省养殖成本。

石斑鱼还可采用池塘养殖,可在低中潮区挖池,但池塘底质一定要模拟海区环境,水质必须无污染、透明度高,池水深度在1米以上。

2、在选择石斑鱼鱼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所有鱼苗大小相同,太大的鱼苗一定要淘汰,虽然这种鱼苗以后会长得很大,但很有可能出现损坏其他鱼正常发育的情况。

3、放养石斑鱼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消毒工作,如果传统的鱼类要提前1个月进行消毒,那么石斑鱼就需要提前2个月进行消毒。

消毒时可以在池子里面撒上白石灰,晾晒1个星期左右,然后再将池塘进行暴晒。

等消毒工作做完后,注水时一定要添加有机肥料,这样能保证浮游生物生长,使整个池塘变成一个有机空间。

2023年中国石斑鱼行业全景速览

2023年中国石斑鱼行业全景速览

2023年中国石斑鱼行业全景速览内容概况:近几年来,我国石斑鱼市场规模逐年增加,由2015年的136.3亿元增长2022年的38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6%。

在我国石斑鱼市场中,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区占据了主要地位,从地域来看,华东地区2022年市场规模为157.96亿元,占比41.22%,关键词:石斑鱼市场规模、石斑鱼发展背景一、行业概况石斑鱼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名鱼之一,也是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重要产业之一。

石斑鱼的种类石斑鱼是一种海产名贵鱼类,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市场售价高,可为养殖生产者带来丰厚的利润。

在中国,石斑鱼的种类较多,有高体石斑鱼、宝石石斑鱼、网纹石斑鱼、截尾石斑鱼、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蜂巢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吻斑石斑鱼、六角石斑鱼、巨石斑鱼、黑边石斑鱼和星石斑鱼等30多种。

随着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对近海捕捞强度进行有效控制,增强外海和远洋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扩大海水产品精深加工规模;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增长渔民收入;提高渔船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形成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修复能力,促进渔业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改革开放后,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据统计,人均可支出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至2022年的35976元,增长幅度51%。

人均消费支出从2016年的17111元增长至2022年的24538元,增长幅度43.4%。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石斑鱼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石斑鱼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石斑鱼养殖的第一步是种苗繁育。

种苗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养殖效果,因此此环节对于产业链来说至关重要。

石斑鱼养殖需要使用大量饲料,饲料的生产和供应是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石斑鱼生活习性以及石斑鱼的垂钓技巧和方法

石斑鱼生活习性以及石斑鱼的垂钓技巧和方法

石斑鱼生活习性以及石斑鱼的垂钓技巧和方法要想钓到更多的鱼,就要熟悉鱼的生活习性,钓什么鱼了解什么鱼的生活习性,本文就来介绍一下石斑鱼的生活习性和钓石斑鱼的技巧。

先介绍一下石斑鱼的生活习性:石斑鱼又名(鱼会)鱼,我国沿海以浙江、福建和广东海域较多,常见品种有红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和风纹石斑鱼等。

生长于热带海区的个体较大,可达40公斤,温带地区常见的多在2公斤以下。

石斑鱼为底层定居鱼类,喜栖息于海岛礁洞,出没于岩礁丛生的砂砾性水底,能随水暖变化作深浅垂直移动,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常以突袭方式捕食,畏风浪、喜清水。

了解了石斑鱼的生活习性,再来说说钓石斑鱼的技巧,本文从钓点、钓具、钓饵、钓法四各方面来介绍掉石斑鱼的技巧:1、钓点:即确定石斑鱼的定居点和活动水层。

石斑鱼在暮春和夏季移居到浅水区,但水深仍在30 米左右,在20米水区钓到的通常以小个体的居多。

可选择风微浪小,水质清澈的岩礁地区,于背流的缓流区在砾石和礁丛之间下钩,才能钓到石斑鱼。

石斑鱼的产卵期是4~6月,产卵后的石斑鱼索饵强烈,最佳钓季是6~10月。

自晚秋至春,石斑鱼藏身深水礁洞内,此时就很难钓到了。

2、钓具:在礁石群等处垂钓,由于地形复杂,抛竿沉底钓和手线钓都易挂钩,笔者经过多次试验,认为较理想的钓法为轻矶钓中的浮游矶钓,现介绍给大家。

1.4.5 米长的硬调碳素矶竿。

轻便可快速收线的绕线轮如(传动比为1:5.5以上的),轮上缠直径0.37毫米左右的强力钓线100米。

5B左右圆形的阿波滑动漂一枚。

B号的水中漂一枚。

大号8字转环,一端结主线,转环上一米处结一太空豆,装好阿波漂后在其下再结一太空豆,后装水中漂、挡豆。

脑线。

石斑鱼有两排密集的细牙,极易咬断钓线,而装细钢丝又易引起它的凝虑,所以应选用火线(反咬线)。

0.35毫米左右的火线长约1米,它柔软到可直接绑钩又不怕咬断,非常好用。

钩用钩条粗大钩尖朝内的6号左右的伊势尼宽门短柄钩。

3、钓饵:活虾是万能钓饵也最易引起石斑注意,在礁石处用麻虾(本地叫法)或海虾较好,因它们不会像小白虾常常浮于水面,而在码头处垂钓除了淡水虾,其他虾均可。

石斑鱼的产地与图片

石斑鱼的产地与图片

石斑鱼的产地与图片
淡水石斑鱼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引入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1999年又引入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而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品种。

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均在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
10‰以下海水中生长,其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适合淡水石斑鱼生长,越冬期间淡水石斑鱼生长的水温在19℃以上,为偏肉食性鱼类,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强烈,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

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锤型,口上位,躯干两侧各有8条黑纹,垂直黑条纹中央有较黑的色素块,胸鳍淡黄色,腹鳍、背鳍、臀鳍皆具有黑色条纹,尾鳍黑色条纹与身体垂直,除黑白条纹外,成鱼体表略带黄色,体色随外界水环境及生殖期间起适应性变化,繁殖时,雄鱼体色较黑,雌鱼体色较淡,并带有黄色,腹鳍胸位,尾鳍圆尾型,具生殖突,幼鱼眼眶为红色,成鱼眼眶为银黄色,鳞片为圆鳞,较大,侧线鳞断续。

淡水石斑鱼一冬龄就可产卵,产卵习性与罗非鱼一样会在池塘底部挖许多产卵的巢穴,产卵一般在下午,产卵后主要由雌鱼守卫受精卵,雄鱼也会协同守卫,但随着胚胎发育,守卫行为愈来愈弱,卵为椭圆形,卵色呈黄暗绿色,不透明,粘性卵,卵分散排列在池底上,很少有重叠现象,体重140克的雌鱼每次产卵约为3000-4000粒,在水温26-29℃下受精卵经48小时可孵化出仔鱼。

徽州好像也有石斑鱼啊?

徽州好像也有石斑鱼啊?
鱼学名斑条光唇鱼,为钱塘江水系鱼种。境内扬子河、登源河、大源河及其支流、溪水均有分布。为著名“徽州三石”(石鸡、石耳在、石斑鱼)之一。头小,体梭形丰满,背低而宽,全身深青或棕褐色,腹部较浅。体侧两边各有6—8条黑色横斑纹。背部肌肉发达,鳍大而有力,尚逆激流而上。境内产石斑鱼个体小,硕者50—100克,为小型经济鱼类。生活于清水溪流的深潭底部,为底层鱼类。口下位,以刮取底层石头上藻类,及有机碎屑等为食。要求水质清澈透明,无污染,为纯天然食品。肉多,刺少而软,肉质细嫩,味特鲜美,老少皆宜。红烧石斑鱼为县人招待贵宾之珍品。

七星鲈石斑鱼香鱼 - 海上山东!

七星鲈石斑鱼香鱼 - 海上山东!

台湾主要品种养殖技术简介-七星鲈、石斑鱼、香鱼七星鲈七星鲈,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英名Japanese seaperch,俗名花鲈、青鲈、鲈鱼。

概说:七星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沿海,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间在沿岸岩礁产卵,1.5公分以下之稚鱼在近海表层浮游,生长至2公分时游近沿岸河口,长到5公分开始溯河,2岁龄以下鱼群长栖息于淡水水域,至成熟期则又出现在半淡咸水域中。

七星鲈味道鲜美,且富含蛋白质,由于被一般人士认为对伤口愈合有特殊功效,因而成为手术后病患之最爱,其身价之高自不待言。

七星鲈属于广盐性,在淡水、半淡咸水及海水均可养殖,但在本省以淡水养殖为主,因此使之成为本省非常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

生态习性:喜栖息于淡、海水交汇区,而以礁区底流动水域较多。

常上溯淡水域觅食。

每年春夏之际幼鱼上溯,而在冬季降游回大洋,性凶猛,以鱼、虾为食。

七星鲈的适合养殖水温为20~25℃,七星鲈为肉食性鱼类,嗜食活饵。

自然环境中,七星鲈鱼苗系以捕食动物性浮游生物为主,稍长则摄食桡足类及小型甲壳类,至体长20公分左右则捕食中、小型鱼类及大型的底栖生物。

繁殖特性:繁殖方法:人工繁殖时,已成熟之3~4龄鱼为对象,挑选挤压腹部有精液泄之雄鱼,雌鱼则选取腹部饱满柔软,用塑胶软管经由生殖孔检查卵径超过0.6公厘以上,以发育至卵黄期者为种鱼。

如使用淡水养成之种鱼则必须在人工繁殖前1~3月由淡水移到海水环境中,并以激素注射催熟,其剂量为雌鱼每公斤注射哥娜激素1000国际单位并家等体重鲤鱼脑下腺,于每天上午打1针连续3天,而雄鱼仅于雌鱼注射第3针之同时,亦注射1针催熟,剂量与雌鱼同。

在水温15~16℃之情况下,通常雌鱼在第1针催熟后约96小时卵适正成熟,此时可以人工采卵,同时采取精液,以干导法进行人工授精,卵经清洗后置于孵化池,以打气止水式孵化。

七星鲈鱼成熟卵为分离、透明之圆形浮性卵,内有1或2个大油球,卵径约1.4~1.5公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斑鱼产地介绍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

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我国石斑鱼的主要产地为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台湾、海南等地。

我国沿海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域多有出产,是大中型暖水性海产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

2013年6月13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漳州市“中国石斑鱼之都”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