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4篇)

青蛙看海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4篇)2022-12-15青蛙看海教学案例(精选4篇)青蛙看海教学案例篇1这几天一直在学习第四单元,都是些童话故事。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些带有童话色彩的课文,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他们在课堂上眉飞色舞。
他们也有强烈的表演欲,特别喜欢表演,所以语文课上我让孩子们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他们也能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故事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加上稚嫩的动作,也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之感。
让孩子们体验角色的情感,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由此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这就是语文课上表演的最终目的吧!以《青蛙看海》教学片断为例:师:小朋友们,来,让我们做这只可爱的小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播放音乐)一级、两级、三级、四级......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
(师生一起跳)(音乐停)师喘着气说:真是累坏了,我们在平地上跳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而青蛙要登上这么高的山,该有多累呀!师(采访一学生):小青蛙,你感觉怎么样?生:又累又渴。
师:你渴成什么样?累成什么样?生:渴得喉咙直冒烟;渴得有气无力;累得满头大汗,不想动弹......这一环节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表演,一起感受到了跳石阶的艰难。
孩子们的表演入情入境,体会到青蛙为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
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青蛙看海教学案例篇2(课前先跟学生去跳一下操场上的台阶,体会一下跳台阶与在平地上跳的区别,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只跳几下应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师:就在青蛙失望之时,谁又来帮助青蛙了?它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4—10小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也可读书上的原句,更可以表演表演。
《青蛙看海》教案范文

《青蛙看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青蛙看海的经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勇敢、自信等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 通过故事学习相关的生词和词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青蛙看到大海的美丽景色,决定去看海,但是面临了许多困难,在鸭子和虾的帮助下,成功看到了大海。
2. 生词和词汇:青蛙、大海、困难、鸭子、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团结、勇敢、自信等品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意义。
2. 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实践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他们见过的美丽景色,引出故事的背景。
2. 讲解故事: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让学生理解青蛙看海的经过。
3. 生词学习:讲解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词汇,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的意义,分享自己的感受。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生词掌握:通过小测验或口头提问,评估学生对故事中生词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3. 理解与应用:通过学生对故事意义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青蛙看海》的小故事,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 让学生选择一个生词,用自己的话造一个句子,展示对生词的理解。
八、课程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自然景色,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丽景色的感受。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一起讨论故事的意义,增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3篇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课文中逐步理解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题目上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1、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读课文,每人读3个自然段。
别人在读时要仔细听,有读得不对的帮助指出,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巡视)2、谁来试试?指名读课文,指点读准“登上、喏、天哪、苍鹰”。
三、配音解读1、现在你们能回答刚才提的问题了吗?2、相机用简笔画板书。
3、你想来看看苍鹰是怎样指点青蛙的吗?(画面没有声音)4、你觉得动画片少了什么?你愿意为它配音吗?5、研究如何才能配好音。
6、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配音,同桌合作。
7、指名表演,让学生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请配得好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相机出示高山的画面或图片,让学生体会山高,青蛙因此望而却步。
练读青蛙的话)8、小结:青蛙虽然受到苍鹰的指点,但对登上高山完全没有信心,那它是怎样登上山顶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认读所有生字。
2、出示生字:“登、苍、善、展、失”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3、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4、书空笔顺,交流写时的注意点。
五、布置作业在习字册上写好新学的5个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教学重点: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是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青蛙的坚持和努力,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的坚持和努力。
2. 教学难点:体会青蛙看海的过程中所蕴含的道理,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演示法:通过演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4.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关于海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海的特点。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海吗?海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青蛙看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蛙是如何看到海的。
”2. 讲授新课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和断句。
理解课文提问学生:“青蛙为什么想看海?它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看海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在看海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感受品质提问学生:“青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引导学生感受青蛙的坚持和努力。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向青蛙学习。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青蛙的情感。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
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关于青蛙的故事或诗歌。
4.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青蛙的坚持和努力。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青蛙看海教案

青蛙看海教案青蛙看海教案14篇青蛙看海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请小朋友们看图片。
(放大海的图片欣赏)说说你感觉大海怎么样?是啊,有只小青蛙它呀也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它碰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老师板画高山),那么它是怎样登上这么高的山,看到大海的呢?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走进《青蛙看海》这个童话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题目旁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怎么看到的?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3、检查自读效果。
(1)自己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双”、“展”、“失”、“善”:都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
“苍”;读平舌音。
(3)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5)给生字找朋友。
三、再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四、初步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读后讨论、补充。
五、教学生字1、(出示词卡)读读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登”:“”字头的三、四笔都是短撒,不要写错。
“吸”、“级”:右边的横折折撤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
“善”:中间两点不要出头。
“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撇。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并描红。
4、反馈检查。
5、指导写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青蛙看海》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理解课文寓意,培养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体会青蛙的心情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青蛙看海》,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提问:你们觉得青蛙为什么要看海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青蛙看海的故事呢?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青蛙的心情变化。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词意思和用法。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分析课文,理解寓意(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青蛙看海的过程。
(2)分析青蛙的心情变化,讨论青蛙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青蛙看海的故事。
(3)收集关于勇敢、自信、坚持的名言警句,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青蛙看海》,让学生感受到了勇敢、自信、坚持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青蛙看海》,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提问:你们觉得青蛙为什么要看海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青蛙看海的故事呢?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青蛙的心情变化。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词意思和用法。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青蛙看海教案范文

青蛙看海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关注青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青蛙生态环境的理解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青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准备故事书《青蛙看海》,准备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问:“你们知道青蛙是什么动物吗?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青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3. 讲述故事《青蛙看海》,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青蛙的角色和情节,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第二章:故事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生态保护主题。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对道德教育和生态保护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对道德教育和生态保护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准备:1. 准备故事书《青蛙看海》,准备讲述故事。
2. 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1. 讲述故事《青蛙看海》,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如:“故事中青蛙遇到了什么问题?它们是如何解决的?”3.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生态保护主题,提出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如:“故事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道德教育信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第三章:角色分析和讨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行为动机。
2. 培养学生对角色行为的评价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中角色的特点和行为动机。
2. 学生对角色行为的评价和思考。
2024最新-《青蛙看海》教学设计4篇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编辑给大家整编的《青蛙看海》教学设计4篇,欢迎参考阅读。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篇一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动物会游泳吗?你能边说边做动作吗?哪些动物会飞?哪些动物会爬?哪些动物会跳?(当学生做青蛙跳的动作)说你真是一只可爱的青蛙。
你想看海吗?可是一座大山把海挡住了,这时你想什么?(多么好的想法,你真是个会想的孩子。
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
)一只苍鹰也给它出了个主意,可它听后却很失望?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第九课青蛙看海。
(板书课题后齐读课题)二、精读感悟。
1、自然朗读1—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后很失望?找出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
2、交流:为什么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后很失望?①引导学生找出苍鹰说的话并指导朗读。
②(画白云)这就是那座山,你觉得怎么样?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来形容一下吗《咏华山》。
如果要你爬上去,你觉得怎么样?青蛙听了和你们一样害怕,你能找出它说的句子来吗?谁愿意做做这只青蛙,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读一读。
③青蛙说这句话时它想到自己的什么呢?书上有,哪位是火眼睛睛找到了这个句子?出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谁有一双有力的翅膀?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青蛙这样说是想告诉苍鹰什么?这句话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你能试试吗?④因为山高,青蛙没有翅膀,没有善跑的长腿,所以它吸了口凉气,你能做出这个动作吗?⑤除了登山,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谁来告诉它?我们一起来告诉它。
(齐读)3、演读4-11自然段。
过渡:正当青蛙为怎么看到大海发愁时,谁来了?后来它有没有看到大海?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自由朗读4—11自然段。
并用———画青蛙说的话,用~~~~画出松鼠说的话?① 学生四人小组互读,互画,互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商南县青山镇中心小学徐宏金
教案背景:
本单元都是寓言故事,内容简短,却蕴含哲理。
通过这几篇寓言故事的学习,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掌握文中生字,引导学生品味寓言故事中形象化的语言,从而让学生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十课《青蛙看海》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
苍鹰告诉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
这在小青蛙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
在青蛙失望、沮丧的时候,一只松鼠启发、鼓励了它,并且引领着青蛙跟着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它们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是要人们从小青蛙看海的经过,从青蛙的身上感受到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我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寓情于境,情趣结合,重在通过朗读文本,借助多媒体,感悟文字内容,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既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到知识,又让他们在自主自信中得到个性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
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方法:
品读法、诱思法、探究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和词语,(出示:青蛙苍鹰登上松鼠一级一级石阶到达展现)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1)开火车读词语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大海,苍鹰告诉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来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级一级地登上了台阶,到达了山顶终于看到大海)。
2、师: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苍鹰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二、精读1、2、3自然段。
1、小朋友,请你们读一读1、
2、3小节,找一找:青蛙想看大海,苍鹰跟它说了些什么?
2、请小朋友看图,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们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山呢?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3、师:对,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青蛙面对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是怎么说呢?(出示语段:“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的去呢?”)谁来学着小青蛙的样子来读一读(圈点提示语)这句话呢?(学生演示)那谁有有力的翅膀,谁有善跑的腿呢?
4、青蛙为什么这么害怕?这么没有信心被吓住了呢?(山高)还有呢?再往下读读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青蛙的理由吗?小结:是啊,还因为自己太小了,太弱了。
5、青蛙面对高山,想到自身的弱点有点失望了,这时苍鹰告诉它什么呢?“是啊,这山是太高了。
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小黑板出示苍鹰说的话)小朋友,苍鹰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请你们多读几遍再来说好吗?(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再交流)(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
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须要登上山顶。
)苍鹰再次告诉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这座山不可,我么一起来读读苍鹰的话好吗?语气强烈一点。
三、精读4—11自然段
1、读后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呢?)
师:小朋友找得真全,原来小松鼠就是这样来帮助青蛙的呀!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体会体会好吗?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就去关心地问它“你想看海吗?”谁来读读这句话?(你真关心小青蛙)师:看来小松鼠很关心这只青蛙,就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地问一问这只小青蛙吧!(齐读这句话)(2)小青蛙是怎样说的呢?(“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你能体会出当时小青蛙的心情吗?师:看来这时的青蛙是一只失望的小青蛙,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读)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
小结:你们读的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青蛙的失望,松鼠的关心,我们也来像他们一样来把这个对话读一读。
(3)听了小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谁来做这只小松鼠,来引导小青蛙读好这句话呢?(评价:真不错,你读出了关心小青蛙的语气;你引导小青蛙还很耐心呢!)我们都来做做小松鼠耐心的引导小青蛙好吗?(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小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贴图演示)青蛙听了小松鼠的话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贴句)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预备——跳!)
觉得怎样?(容易)对呀!这下子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嗯,信心十足)谁能赛过他?我们一起
来有信心地一读青蛙的话。
小青蛙轻而易举就跟着松鼠也跳上去了。
(贴图演示)板书:跳上一级
(4)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再试一下!”谁来读?想再试一下吗?那就让我们再来跳上一级。
(大家一起跳)青蛙在松鼠的指引下又跳上了一级。
板书:又跳上一级(5)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了一级,松鼠再一次鼓励小青蛙。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他)让我们给他更多的鼓励来读读。
(齐读这句话)
3、就这样小青蛙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板书:一级一级跳)你们愿意学着小青蛙和松鼠一起来登山吗?(大家一起在原地跳)师:努力,继续努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师:你们觉得怎样?(累)那请你把这句话来读一下,把累的感觉读出来。
(指名读)听你读这句话我也觉得好累呀!
(2)登山那么劳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呢?(渴了喝点山泉水。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歇一会儿,顾不得休息,更多时间在登山,喝点山泉水,顾不上多喝几口,不断向上登。
)
(3)拓展练习:你们想想,他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做呢?(自由说说)
师:是啊,为了登上山顶看到大海,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喝,一个劲儿往上登。
我们再读读好好体会一下,就这样,青蛙和松鼠认准了目标,什么困难也不怕,坚持向上攀登。
(4)好了,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
让我们倒计时,一起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到啦!此时此刻,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
板书: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个别读,集体读)让我们一起来祝贺青蛙和松鼠吧!再次朗读这句话。
4、进行想象说话
(1)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1、感谢松鼠;2、肯定自己)
(2)学生交流后总结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坚持不懈,一级一级的攀登。
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正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齐读)这是一句名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吗?(1、有志者事竟成。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努力是成功之母。
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登、级、喝
2、指读,说说记的方法(认识新部首)
3、示范写,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青蛙看海
跳上一级
又跳上一级
一级一级跳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教学反思:
这节课首先复习文中学过的词语,并引导学生复述文中主要故事情节,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本节课重点是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形象化的语言,通过不断的朗读,感受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进而让学生明白道理。
课堂上设计的练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了生字学习,并布置了相应的课外拓展练习。
总体来说,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很好,但对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不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