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与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一、引言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在肿瘤患者的体液或组织中可以检测到的具有特异性的分子。
随着肿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分类、常见的应用方法以及相关的临床意义。
二、肿瘤标志物的定义与分类1.肿瘤标志物的定义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的体液或组织中,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检测到的一种分子。
这些分子可以是蛋白质、多肽、核酸、糖类等,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2.肿瘤标志物的分类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肿瘤标志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包括:- 细胞表面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等;- 细胞分泌物类肿瘤标志物,如AFP、PSA等;- 转录产物类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α-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
三、肿瘤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1.免疫化学法免疫化学法是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实验室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定量或定性地检测肿瘤标志物。
常见的免疫化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染色等。
2.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扩增、测序和定量分析肿瘤标志物的核酸序列来进行检测。
常见的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基因测序等。
3.微观实验技术微观实验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
该技术基于微流控芯片等微观器件,可以高通量、高灵敏度地检测肿瘤标志物。
常见的微观实验技术包括微流控芯片技术、磁珠法等。
四、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1.早期诊断某些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肿瘤,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2.疾病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

计算F/T可提高对前腺癌诊断的特异性,一般癌症患者F/T<20%。
PSA
直肠指检(DRE)增加PSA水平。 DRE前取样或10天之后
PSA 最初于1971年由Hara 等人发现并分离,于1977年由Wang等人检定。
PSA 一个肽链的糖蛋白。 PSA是完全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类似丝氨酸蛋白酶的激肽释放酶。
3
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
4
与同类肿瘤不同的生物特性有关。
5
与多种良性疾病有关。
糖类抗原的共同特点
01
CA72-4 胃癌;卵巢、胰腺、乳腺
02
CA19-9 胰腺癌;胃肠道和肝胆道肿瘤
03
CA15-3 乳腺癌;肺腺癌、卵巢、肝等
04
CA125 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肝癌、肺癌
05
CA50 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肠道和肝胆肿瘤
天然自身抗原Tn。Tn为单一半乳糖基衍生物
CA724 胃癌的首选标志物 对晚期胃癌的诊断阳性率50%~70%
天然自身抗原T。
T表现于多种肿瘤,在免疫组织化学上T升高常示预后不好(如胃癌)
在血清方面,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
1.1 肿瘤相关1-3糖
CA-724 胃癌首选的肿瘤标志物 (不是高度特异的)
CA-724 结肠直肠癌辅助的肿瘤标志物
结肠直肠癌 CA72-4浓度上升的发生率 临床敏感度为20%~41%。CA72-4浓度的上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Dukes分级)有关:3%~29%(A),30%~31%(B),22%~53%(C),55%~70%(D) CA72-4与病程的相关性 肿瘤完全切除后,肿瘤标志物的浓度18 d内会下降, 长期监测,(阳性者)78%的临床肿瘤复发前出现. 应该与CEA联合检测 术后肿瘤复发早期或同时检测的临床敏感度从78%增加到87%。
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重视。
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一、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和分类血清肿瘤标志物是指被肿瘤细胞产生或释放入血液中的一类物质,其检测可以通过血液样本获得。
根据其特定的生物学特性和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糖类抗原、酶类、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 提供早期筛查的方法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作为一种早期筛查的方法,通过监测血液中特定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发现潜在的肿瘤病变。
例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乳腺癌标志物CA15-3可以帮助早期发现乳腺癌等。
2. 辅助肿瘤的诊断和区分在肿瘤的诊断和区分中,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通过检测不同肿瘤特定的标志物,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肿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例如,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可以帮助区分肝癌和胃肠道肿瘤。
3. 进行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反映肿瘤治疗的效果。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连续监测特定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判断肿瘤的生长状态和治疗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例如,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其水平的下降可以说明治疗的有效性。
三、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的局限性尽管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在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不同肿瘤类型具有不同的标志物,无法覆盖所有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其次,某些肿瘤标志物也可能在非肿瘤疾病中增高,容易产生误诊。
此外,血清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对于早期肿瘤的检测效果较差。
四、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的发展前景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妇科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ppt课件

CEA(癌胚抗原)
• CEA是临床应用最早的肿瘤标志物之一,是一非特异性的上皮 性肿瘤标志物。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阴道癌均可见 血清CEA升高。
• CEA在卵巢上皮癌中灵敏度约10%~40% • 高水平的CEA主要见于黏液性细胞癌(如卵巢粘液性囊腺癌、
宫颈粘液性腺癌)。
AFP(甲胎蛋白)
SCCA(鳞状细胞癌抗原)
• SCC抗原最早是从子宫颈鳞癌的肝转移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 • SCC抗原在正常的宫颈上皮内存在,在增生性病变和鳞癌时表
达明显增加,主要存在于含鳞癌成分的宫颈癌中,是目前为 数不多的宫颈癌肿瘤标志物之一
EGTM Guidelines 欧洲肿瘤标志物专家组对宫颈癌的 指南和推荐
卵巢癌的现状
• 一个难题:无成熟的早期诊断方法; • 二个70%:确诊时约70%已属晚期;治疗后即使是已达到临
床完全缓解的病人仍有70%最终将复发
卵巢癌的诊断
• 盆腔检查 • 超声检查 • CT扫描 • CA125 测定
–ACOG(美国妇产学会)推荐绝经前妇女超过 200 U/mL 或绝 经后妇女大于 35 U/mL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怀孕
I/II期卵巢癌检出灵敏度较低
出血性囊肿
盆腔炎
异常浆膜积液
需要更为出色的诊断方法
HE4
• HE4(Human Epididymis Secretory Protein 4,人附睾分 泌蛋白4)
• 1991年从人的附睾中克隆出cDNA,编码的蛋白质与细胞外蛋 白酶抑制剂有很高的同源性,是一种酸性蛋白质。
• 1999年Schummer等发现HE4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而 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
• HE4在恶性肿瘤中的高表达多见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与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与临床意义一、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和作用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血液或体液中检测出的一些特定物质,它们通常由癌细胞合成或释放,并能够反映肿瘤的存在、发展和治疗效果。
这些标志物对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领域1. 碱性磷酸酶(ALK-P):主要用于检测骨转移,尤其是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
2. 白细胞介素-6(IL-6):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如食管癌、大肠癌等)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3. 碳酸酐酶IX(CA-IX):对于宫颈癌和头颈部鳞癌具有较高诊断敏感性,可用于辅助早期筛查。
4. 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是鳞状细胞癌(如肺癌、头颈部鳞癌等)的特异性标志物,对于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常见,可以用来辅助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
6. 白蛋白结合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ACT):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评估治疗反应。
三、肿瘤标志物在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一些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早期筛查的工具,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可疑变化。
例如,对于乳腺癌的筛查,使用人乳头状突起素(HER2)和CA15-3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肿瘤标志物在诊断中的应用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它们可以用于确定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信息,同时也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例如,CA125是卵巢癌的常见标志物,结合超声检查可以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
五、肿瘤标志物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了解肿瘤患者预后对治疗决策和生存率预测至关重要。
一些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例如,在乳腺癌患者中,过度表达HER2通常与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
六、肿瘤标志物在治疗监测中的应用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个体化调整。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肿瘤标志物是指在体液、组织或细胞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
通过对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供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一、肿瘤标志物的早期筛查意义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控制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许多肿瘤在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因此使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乳腺癌标志物CA15-3和CA27-29的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迹象,提高治愈率。
另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也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
二、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意义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肿瘤标志物在某些肿瘤类型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可用于确诊肿瘤的类型和位置。
例如,癌胚抗原(CEA)是结直肠癌的重要标志物,它的升高可以提示结直肠癌的存在。
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和睾丸癌中表达增加,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这些肿瘤的治疗效果。
三、肿瘤标志物的治疗监测意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特定标志物的监测,可以了解肿瘤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例如,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IL-2Ra)是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IL-2Ra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治疗的疗效。
四、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愈加广阔。
目前,基于肿瘤标志物的液体活检已成为肿瘤诊断领域的热点研究。
通过对体液中循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实现对肿瘤的非创伤性评估和监测。
此外,肿瘤标志物还可应用于个体化医学的发展,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展,为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血液、尿液、组织等生物样本,或者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效果等信息的一种生物标记物。
以下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的主要临床意义。
1.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最早被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CEA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肿瘤,但不能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前列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PSA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标志,但也可能出现在前列腺炎症或增生等非恶性病变中。
3.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卵巢上皮癌的标志物,也可用于盆腔炎症、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的诊断。
CA125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卵巢癌,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妇科疾病中。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神经内分泌细胞特异性产物,常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的诊断和监测。
NSE的升高可以作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
5.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和性器官畸胎瘤等恶性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AFP水平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癌或睾丸畸胎瘤,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非恶性病变中。
6.鳞状细胞癌抗原(SCC)7.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酶,在骨肿瘤(如骨转移)、肝细胞癌等疾病中常常升高。
ALP水平的变化可以用于肿瘤的监测和评估骨转移的情况。
除了以上列举的肿瘤标志物,还有许多其他的肿瘤标志物,如甲功、钙离子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等。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或降低与相应肿瘤类型有关,早期发现和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然而,肿瘤标志物的结果并不是100%准确,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临床应用进展

,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03
肿瘤标志物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为医生提供及时的治疗方案调整依据。
03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治疗中的 应用
肿瘤标志物在指导治疗策略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反映肿瘤的进 展情况,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医 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
发现肿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总结词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技术包括免疫分析、 质谱分析、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详细描述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得到了改进,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 疫分析等,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质谱分析、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肿瘤标志物 检测更加准确和可靠。这些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体液、组织或排泄 物中,通过化学分析或免疫学方法进 行检测。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肿瘤自身产生的标志物和宿主对肿瘤反 应产生的标志物。
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和肿瘤相关性标志物。
按检测方法分类
可分为生化类、免疫类、细胞分子类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生化检测
通过生化分析技术检测体液中的 肿瘤标志物,如酶、蛋白质、代 谢产物等。
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 评估新药或新疗法效果的指标,
有助于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
肿瘤标志物在预测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
01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 移,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一些评价肿瘤标 记物的指标
6
评价肿瘤标记物的指标
7
这些指标的概念及含义
• 敏感性(sensitivity) 即某种TM 检测肿瘤患者时的阳性 率
• 特异性(specificity) 某种TM 在检测非肿瘤患者(包括正 常人) 时阴性率
12
肿瘤胚胎抗原类标记物--AFP
➢甲胎蛋白(AFP):一种肝细胞和生殖细胞(非 精原 ➢ 细胞)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在胚胎发育期由卵 黄囊和肝 ➢ 脏大量合成,是胎儿循环中的主要蛋白之一。 婴儿出生
13
肿瘤胚胎抗原类标记物--AFP
✓ 正常成人:血清<10μg/L; ✓ 母体妊娠:14周起上升至 2~3 g/L,逐渐下降,足 ✓ 孕时达高峰。婴儿出生后AFP迅速下降。 ✓ 良性肝病:可见AFP升高,但多<200μg/L ✓ AFP>500μg/L:多见于原发性肝癌,及肿瘤组织 ✓ 大小相关。
➢
2
肿瘤标记物发展的历史
• 第一阶段,1846年~1928年,发现本周蛋白
• 第二阶段,1929年~1962年,发现一些激素、酶、同 工酶和蛋白在肿瘤发生时异常,如:异位激素、促性腺 激素、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
• 第三阶段,1963年~1975年,发现了一些胚胎蛋白性 标记物 ,AFP、CEA
• 第四阶段,1976年至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大 量的肿瘤标记物涌现出来,如CATM的临床用途
• 肿瘤的早期发现 • 肿瘤筛查 • 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 • 肿瘤疗效的检测 • 肿瘤复发的指标 • 肿瘤的预后判断
4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的特点
➢ 灵敏度高,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肿瘤; ➢ 特异性好,鉴别良恶肿瘤达到100%准确; ➢ 能对肿瘤进行定位,即具有器官特异性; ➢ 血清中浓度及瘤体大小、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以判断预后; ➢ 半衰期短,能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
肿瘤胚胎抗原类标记物--CEA
项指标联合检测,如同时检测γ-GT、AFU、ALP等,以期 优势互补,减少漏诊
18
肿瘤胚胎抗原类标记物--CEA
➢ 癌胚抗原(CEA): 一种酸性蛋白,胚胎期在 小 ➢ 肠、肝脏、胰腺合成,成人血清含量极低。 ➢ 肿瘤状态CEA进入血和淋巴循环,使血清 CEA上升。 ➢ 最早用于直肠癌检查,其后发现是广谱肿瘤 19
16
肿瘤胚胎抗原类标记物--AFP
良性病变中的AFP升高一般是散在的和暂时的 肝炎病人,10%升高,水平<50μg/L 肝硬化病人,30%升高,水平< 500μg/L。
17
肿瘤胚胎抗原类标记物--AFP
缺点 对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只有70%左右 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效果就更差 对AFP指标阴性,临床可疑的患者应结合其他检查资料或多
• 肿瘤细胞坏死崩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物质 , 主要是某些细胞骨架蛋白成分,如角蛋白成分 Cyfra21-1,多胺类物质 。
• 肿瘤宿主细胞的细胞反应性产物 ,如:VCAIg-A、EA -Ig-A 。
10
肿瘤标志物的性质分类
① 胚胎抗原 ② 蛋白类标记物 ③ 糖类标记物 ④ 酶类标记物 ⑤ 激素类标记物 ⑥ 基因类标记物 ⑦ 其他肿瘤标记物
14
肿瘤胚胎抗原类标记物--AFP
诊断肝癌
在我国60~70%的肝癌病人存在AFP高于正常值。
正常人血清AFP值为10~30μg/L,
凡AFP>500μg/L持续1个月或AFP>200μg/L持续 2个月,应高度怀疑肝癌,同时应有医学影像学 的证据参及诊断;
低浓度(50~200μg/L)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的患 者,应视为肝癌的高危人群。
• • 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指该TM
假阴性率及真阴性率之比,反映其错判阴性的可 能性是正确判断阴性可能性的倍数,越小越好。
9
肿瘤标记物的来源
• 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如:糖酵解产物、组织 多肽抗原、核酸分解产物。
• 分化紊乱的细胞基因产物 ,如:异位的ACTH 片断,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胎儿同工酶。
11
肿瘤胚胎抗原类标记物
•
许多只应在胚胎期才具有的蛋白质随胎儿出生而逐渐停止合成
和分泌,但在肿瘤状态时,机体中一些基因被激活,使机体重新生成
和分泌这些胚胎期和胎儿期的蛋白。这些蛋白尽管及肿瘤组织不一定
具相关性,但及肿瘤的发生有着内在联系,是一类较常见的肿瘤标志
物。
•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 癌胚铁蛋白 • 胰癌胚抗原 • β-癌胚抗原
当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用AFP来诊断肝癌,
可取性可达100%。
15
肿瘤胚胎抗原类标记物--AFP
• 在进行肝癌诊断时,应排除由妊娠、活动性肝炎、生殖 腺胚胎癌、继发性肝癌和少数消化道肿瘤等引起的AFP 升高,通常由非原发性肝癌引起的AFP升高,一般都不 会高于400μg/L。
• 3.6~5.2%的胆管上皮癌、84%以上的肝母细胞癌和70 %左右的生殖性畸胎瘤及较少比例的胰腺癌、肺癌、肾 癌和白血病患者也可出现AFP低浓度的异常升高。
肿瘤标志物与临床应用
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TM )概念
➢ 定义: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 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 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 1978年Herberman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召开 的人类肿瘤免疫诊断会上提出的。
➢ 1979年确认并开始使用
• 阳性预测价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指TM 阳性者 中肿瘤患者的百分比
• 阴性预测价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指TM阴性的 人中非肿瘤患者的百分比
8
• 有效性(efficiency) 指该TM 能准确区分肿瘤及 非肿瘤患者的能力。
• 阳性似然比(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指该TM 真阳性率及假阳性率之比,反映其正确判断阳性 的可能性是错判阳性可能性的倍数,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