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2016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附录四2016中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765万,再创历史新高。
《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汇总了全国855所高校、16.9万2015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覆盖地区包括全国 3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报告通过分析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核心指标,展示了2015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其中的数据及结论,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一、各学历毕业生就业质量1.硕士生就业率最高,毕业薪酬月均不足5000。
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毕业薪酬越高,但薪酬满意度越低。
报告显示,2015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4.8%,其次是本科毕业生89.6%,专科毕业生就业率89.3%。
其中,硕士毕业生“国内工作”比例最高88.0%,本科毕业生“国内求学”及“出国/出境”比例最高,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及“自主职业”比例最高。
2015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数据显示,毕业生平均月薪与学历呈正相关,薪酬满意度与学历呈负相关,学历高的毕业生平均月薪高但薪酬满意度低。
2015届硕士毕业生平均月薪最高,为4777.9元,月均不足5000元,仅38.0%的硕士毕业生对薪酬满意。
本科生毕业薪酬月均3678.8元,39.3%的本科毕业生对薪酬满意。
专科生薪酬最低,每月只有2939元,但薪酬满意度最高,有44.1%的专科生对薪酬满意。
2015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平均月薪及薪酬满意度2.学历越高,就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越高。
六成左右毕业生找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很少跨专业。
在三个学历层次中,专科生毕业所找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平均为57%,本科生为59.2%,研究生最高,有67.9%。
医学学生找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最高,医学专本硕三个学历层次的相关度分别为75.6%、79.6%、85.6%。
3.专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2015届专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硕士毕业生,最低是本科毕业生。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12月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毕业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加强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对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是浙江省目前唯一的以“影视”为特色、涵盖相应领域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
学院是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平安校园”。
学院占地580余亩,下设表演艺术学院、影视制作学院、旅游与创意学院、文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5个二级学院。
学院立足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设有戏剧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表演艺术、人物形象设计、舞蹈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影视编导、新闻采编与制作、会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媒体营销、导游、旅游管理、艺术设计,共18个专业,其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2016年,学院严格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和要求,在浙江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统筹全校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圆满完成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2016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我院2016届毕业生共计1190人,涵盖如下专业:人物形象设计、影视表演、表演艺术、摄影摄像技术、编导、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节目制作、艺术设计、导游、旅游管理、会计、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共14个专业。
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我院2016届毕业生总就业人数达到1169人,总就业率达到了98.24%,其中签约率为88.66%,另有9人升读本科。
1、就业行业流向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2016届毕业行业流向表如上图所示:我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4.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5%)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9.7%)。
2013-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2018/4/13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专业介绍
专业课程
开设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中外社会思想史、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 社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中国社会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讨论、实地参观、社会调查、专 业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0-12周。
独家大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于简历样本,并非全部毕业人数)
数据解读:
就业分布:近五年,每年学习该专业的人从事的职业(前五名)。 平均起薪:近五年,每年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及四年后平均起薪预测。 对口率:指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的所占比例。 就业地区分布: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哪些地区就业(只显示分布前十地区)
北京
25%
广东
7.4%
湖北
5.9%
湖南
5.9%
广西
2.9%
浙江
2.9%
0%
20%
40%
60%
80%
100%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203&majorIdPublic=22370&type=2&year=2018
2/3
2018/4/13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203&majorIdPublic=22370&type=2&year=2018
3/3
就业分布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203&majorIdPublic=22370&type=2&year=2018
上海财大专业就业及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专业就业及今后发展:房地产经营管理(中外合作项目):培养具有扎实的房地产理论功底、熟悉国内与国际房地产法规制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房地产策划及房地产评估等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房地产金融、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概预算、抵押市场、城市规划等。
毕业生适合在房地产领域的项目论证、可行性分析、中介咨询等相关领域的工作,能在房地产行政管理机关、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公司、银行、投资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房地产估价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外企事业单位工作。
可授予学位:管理学统计学:培养能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预测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的基础上,将根据学生的意向、学习成绩、市场需求等分别选学金融保险统计、应用统计和数量金融与风险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
可授予学位: 经济学/理学。
金融学(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合作项目):培养能熟练运用外语,从事金融理论和实务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信用管理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学、货币经济学、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银行信贷管理、银行会计学、项目投资与评估、银行法、国际贸易、公司金融、金融工程、信托与租赁、金融数学、保险学原理等。
毕业生适合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工作。
金融学(公司金融):培养掌握现代公司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实务,全面了解企业的各种融资机制和金融工具,能够为企业进行金融市场的融资、投资与风险管理服务的现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可授予学位: 管理学工商管理:培养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与素质,能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和技术,为工商企业经营活动和政府部门工作提供服务,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在各类企业或相应的业务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时间:2016年12月5日学院概况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是原贵阳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2012年撤系建院。
化材学院现有化学(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科学教育(本科)和化学教育(专科)4个专业,现有在校生901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贵阳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专业。
化材学院设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科学等4个教研室,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备条件,现有教学用房20余间,面积1750平方米;建有材料实验室、精密仪器室、电化学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室(在建)、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科学艺术等专业实验室8个约1300平方米,其中材料实验室是学校重点实验室;可用校管基础实验室11间1800平方米,为无机化学实验室(一)(二)、分析化学实验室(一)(二)、有机化学实验室(一)(二)、物理化学实验室(一)(二)、科技创新实验室(一)(二)、精密仪器室。
化材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6人。
其中专任教师24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5人、学士4人。
化材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把教学质量关,建立健全了教学计划执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学生实行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上的要求是“勇于进取、开拓创新”。
自1978年办学以来,已向社会输送了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数千人,为贵州省、贵阳市及部分省、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报告说明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院根据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44号)文件要求,编制和正式发布《贵阳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1.贵阳学院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6年11月21日。
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
上海5校2015就业多元数据

上海5校2015就业多元数据近日,上海市各高校陆续公布了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显示了界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新的关注角度和分析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岗位和毕业人数比例、毕业生薪酬统计这类数据,而是从就业、创业、深造等更多元的数据统计,来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从新出炉的这份统计数据报告来看,不同特色的高校,就业特色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比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类研究型高校,本科生的深造比例都达到了60%以上,同时被世界名校录取的比例也难分伯仲;上海财经大学则在金融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华东理工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制造业占了大头;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上外小语种人才紧俏。
纵览这一份份报告,从毕业生去向中不难感受到时代特征的脉搏。
复旦:六成本科生国内外深造■首席记者姜澎昨天公布的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共7677人,几乎全部毕业生都已落实去处,其中三成毕业生选择了国外深造,而本科毕业生中选择深造的占到六成。
不同于理工科专业为特色的高校,复旦大学流向现代制造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百分比只有个位数,而金融行业、医疗卫生、信息、教育等行业成为毕业生最主要的流向。
本科生深造去向显示复旦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成效报告显示,继续深造成为本科生最主要的选择,而本科生深造的去向显示了复旦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统计显示,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继续深造人数总计2130人,占毕业生人数的27.74%。
复旦大学2015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海内外求学的比例为65.09%,相较2013年和2014年,分别提高2.8%和1.65%,彰显了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
其中,国内升学的总人数为105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74%。
按照学历层次区分,本科生国内升学879人,占本科毕业生的33.21%;硕士生升学74人,占硕士毕业生的2.14%;博士生升学(博士后)102人,占博士毕业生的7.57%。
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前言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日渐扩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彰显一个学校教学成果的良好指标。
因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就成为高等院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改善招生模式、调整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学校编制和发布《山西中医学院2016年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学校各二级学院作为构建外部就业质量体系的主体,认真完成了2016届毕业生年度质量报告工作。
本报告基于各二级学院就业数据及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以全面反映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状况、就业质量,以及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就业服务等工作的反馈。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总体情况如下:山西中医学院2016 届毕业生1259人,就业率为83.16%。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别为工作735人,工作落实率为58.38%;升学312人,升学率为24.78%;待就业212 人,待就业率为16.84%。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分布在山西省71.43%、江苏省3.54%、河北省1.77%、山东省1.77%、贵州省1.63%、陕西省1.63%、浙江省1.63%、广西省1.50%、海南省1.50%等25个省份;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68.40%;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单位52.43%,其次是其他企业37.44%,第三是城镇社区4.07%。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调研反馈:2016 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2876.25元,毕业生的工作与其专业相关度为83.12%,毕业生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62.38%,毕业生的现状满意度为89.35%;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95.75%;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为96.55%,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满意度为92.39%,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为97.92%;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给出较高的评价;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对自身就业能力评价中前三项分别为团队协作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自学能力。
上海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表 1-1 2013-2015 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数量变化
学历
2013 年
比例
2014 年
比例
2015 年
比例
博士 硕士 本科 高职 总计
245 2546 5436 1015 9242
2.65% 27.55% 58.82% 10.98% 100.00%
285 2706 5363 1097 9451
3.02% 28.63% 56.75% 11.61% 100.00%
生源地
人数(男/女)
上海市
1865 ( 848 / 1017 )
浙江省
554 ( 280 / 274 )
江苏省
471 ( 206 / 265 )
山东省
129 ( 57 / 72 )
福建省
92 ( 51 / 41 )
辽宁省
83 ( 34 / 49 )
河北省
83 ( 45 / 38 )
广东省
31 ( 11 / 20 )
湖南省
80 ( 48 / 32 )
山西省
76 ( 32 / 44 )
黑龙江省
44 ( 15 / 29 )
吉林省
19 ( 5 / 14 )
小计
1170 ( 652 / 518 )
-5-
比例 14.27% 11.94% 8.93% 6.52% 2.59% 1.37% 1.34% 0.53% 0.19% 0.19% 0.04% 47.92% 12.93% 12.51% 6.26% 4.58% 3.05% 2.90% 1.68% 0.72% 44.64%
北京市
14 ( 5 / 9 )
香港特别行政区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