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对儿童多动症患者介入的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对儿童多动症患者介入的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对儿童多动症患者介入的个案研究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曾经这样子提到过“一个人的童年是决定他一生的,世界给我们的最初图像就是在这时候出现。每个人其实都一样,童年会左右他的人生,虽然他长大以后可能会做这样或那样的工作,但无论他做什么,世界的图像是不可能更改的,充其量只是做了一些修改而已。只不过有些人修改得多一点,有些人修改得少一点。决定命运的最好时机就是童年。”

全球最大的心理学家协会,一个代表美国心理学界的专业科学组织——美国心理学会在2000年指出ADHD的患病率为3%-5%,男生与女生的比率为4:1到9:1,而在中国的患病率已达到4.31%-5.83%。直系家属如果有患ADHD的话,还会相对地增加患病的可能性,最高达57%。

本人在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道的正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辖下的钟村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习,在整个钟村街道(包括了8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管辖范围里面包括11间小学(其中2间为综合学校),幼儿园更是多达20多间。其中在读小学生有7500多人,儿童总人数达1万多人,潜在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患者接近600人。

因此,本文以ADHD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了社会工作中的三大方法之一——个案工作方法,利用社会工作理论和专业方法,对现有介入ADHD的方法进行整合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实际的案例,探究有关社会工作如何有效介入ADHD的儿童患者,以及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或者长处,从而总结出更加系统的方法。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ADHD的儿童患者研究,探究社会工作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为日后相同的案例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国内关于多动症方面的书还是比较多的,但绝大

多数是由精神医生写的,也就是医学角度介绍多动症治疗和相对较多。因此,该研究结果将为社会工作介入ADHD患儿的服务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相关服务的专业化。

利用在广州市番禺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实习的机会,研究社会工作利用个案手法在介入儿童多动症患者实施帮助过程中的方法和应用,来探讨社会工作如何对儿童多动症患者进行介入。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历史及现状

药物治疗(利他林,methylphenidate)也是治疗ADHD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与此相比还有克拉克(Clarke,2009)的神经反馈治疗——通过调整相应的脑电波刺激大脑皮层进而达到治疗目的[3]。

在国外,心理学研究关于ADHD的儿童患者具有认知障碍,这种认知障碍会导致儿童行为上的改变,如注意不集中、学习成绩不佳等。多伦多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坦诺克(Tannock,2005)提出认知训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而布法罗大学ADHD首席研究员威廉(William,2003)指出接受认知疗法的儿童患者效果显著。

神经科学家克林伯格(Klingberg,2006)指出工作记忆是日常生活中执行功能的瓶颈。克格梅德(Cogmed,2006)在前者的基础上,发表在《美国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的文章上报道经过这种工作记忆训练有60%不再符合ADHD的临床诊断标准。

以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著名的狗分泌唾液实验和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中的社会学习理论为蓝本,学者刘明坤(2010)[5]、汤素素(2011)[6]也针对ADHD 患儿进行相应的奖惩制度,采用正性强化(激励)和负性惩罚(批评),从外给予ADHD患儿压力,使其形成应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治疗效果也有所体现。

我国学者对感觉统合训练治疗ADHD进行了许多研究(2005),针对药物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相两者对改善ADHD儿童的注意力和多动症状不存在显著差异,故认为感觉统合训练可以纠正ADHD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低下等症状[7]。

除此之外,儿童多动症主要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小儿,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此病乃精神、思维、运动、情志之病。特发于童期,与儿童此时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和不断完善阶段的特点密切相关。儿童多动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常用药物疗主要为中枢兴奋剂,如利他林、匹莫林(苯异妥英)等,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因需长期服药,停药后症状易反复。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动症一直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报道,心理治疗能改善机体大脑皮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的摄氧能力和能量代谢,促进脑组织的损伤修复和新功能的形成。行为治疗是利用操作性反射的原理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N]。认知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

总的概括,目前国内外的治疗研究包活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都是使用药物利他林,研究发现药物对改善ADHD的学业成绩、专心程度的果效良好,但家庭因素会影响用药坚持度。

(2)认知行为治疗团体。研究结果显示能够增进患者的问题解决能力等。

(3)父母训练团体。采用行为治疗取向,教导父母合适的管教孩子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对个案的干扰行为有效减低,带给父母的困扰也减低。

(4)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有改善的治疗成效。

(5)采用特殊教育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改善ADHD的干扰行为,增强学习效果。

(6)药物与行为的整合治疗法。研究结果显示改善多动症患儿的行为表现。

(7)脑电生物回馈训练。有改善的治疗成效。

1.4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而是去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图片、符号以及其他形式存在的第二手资料。

本文主要利用网络、书籍的方式,查找并收集以往国内外针对儿童多动症有关的研究与干预矫正的方式方法这些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进行研

究,参考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结论,总结出关于治疗多动症患儿的一些具体可靠的理论和形式。当然在这过程中参考并用以往国内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来支撑本课题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2)个案研究法

社会工作包含了个案、小组和社区这三大专业方法。针对该研究的特殊性,以具体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社会工作在儿童多动症中的介入方法较为恰当合理。

2 儿童多动症相关理论

2.1 儿童的定义

故对于每个人来说,在童年所发生的事物往往会对人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这里写的童年,换句话说是儿童,一般是指年纪小于12周岁的小孩。具体涵盖了人类成长的三个时期:婴幼儿期(0-3岁)、学前期(3-6岁)和学龄期(6-12岁)[1]。

(1)婴幼儿期(0-3岁)

在这一段时期里面,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对环境的依赖性也是最大的。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整个人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婴幼儿时期个体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类型取向,对个体一生个性特征、行为模式和主观幸福感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人生社会化的起跑线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直接作用的开端,婴幼儿期是一个至为关键的起始阶段。

(2)学前期(3-6岁)

这一时期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为大脑结构不断完善和大脑功能逐渐成熟。这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奠定了必备的生理基础。在游戏、学习和日常生活不断丰富复杂化的基础上,个体的言语能力发展迅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感性经验的增加和语言的丰富,个体的认知水平也不断发展,并且性意识觉醒。同时,这一时期也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行为问题,值得充分关注从而以避免或矫正。

(3)学龄期(6-12岁)

这一阶段个体的身体发育正处于婴幼儿期和青年期两个生长高峰之间,因此该阶段儿童在生理方面正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从入学第一天开始面临着对学习的适应问题。智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运动技能在不断的发展与提升。与此同时,当今的儿童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他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成人未曾经历过的,容易产生令家长们迷惑不解的各种“问题”。

总的来说,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将会得到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基础的认知行为也会在这期间逐步形成。

2.2 儿童多动症的定义

对多动症儿童的表现,德国医生霍夫曼(Hoffman)早在1854年就进行了详细描述。1902年斯蒂尔(Still)发现患此症儿童缺乏内在外在要求和原则的能力,因而将其称之为“道德控制力缺乏”(defect in moral control)。1932年,克雷默(Kramer)等人正式以“活动过度综合症”(Hyperkinesis)的名称予以报道。1949年,格赛尔(Gesell)等人认为此症与轻微脑损伤有关,因而将其定义为“轻微脑损伤综合症”(Minimal brain damage)。1962年,各国儿童神经病学专家在英国牛津开会讨论,提出在-本症病因尚未弄清之前,暂时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fuction,简称MBD)。在1968年出版的《美国精神病学会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二版中,此症被定义为“儿童期活动过度反应”(Hyperkinetic reaction of childhood)。该手册1980年第三版则将此症定义为“注意缺乏障碍”(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指出它既包括伴随多动症状的注意缺乏障碍,也包括不伴随多动症的注意缺乏障碍。1987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该手册第三版修订本中,将该症定义为“注意缺乏多动障碍”,并判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最近,可比(Kirby)等人认为,该症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是一个共同原因,因此建议将此症定义为“自我调节障碍”(Self-regulatory disorder)。

总之,由于研究学科、侧重点的不同,学者们对多动症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描述此类问题时所使用的术语也各异。有的强调“注意缺乏”或“多动”等表现于外的行为症状并以此命名;有的则强调产生这些症状的可能原因并按其命名。在本文中,我们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最新界定,将此症称之为“注意缺乏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

多动症的正式说法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典型

的慢性心理行为障碍。多动症又称为轻微脑损伤综合征,以学龄儿童最为常见,其问题主要表现为[2]:

(1)注意障碍

注意力短暂,容易因外界干扰而分心,不能自始至终地做完一件事,上课时不能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

(2)冲动

多动症儿童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哭,常发脾气,个性倔强、固执、急躁,表现幼稚。

(3)活动过多

多动症儿童常常手脚不停、坐不住,话多、乱跑、乱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险,喜欢扰人、常与同学吵嘴打架等。

(4)感知觉障碍

如拿筷子、握笔书写、扣纽扣、系鞋带、做手工操作等动作笨拙,手-眼协调性差,视-运动功能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空间位置障碍,左右分辨困难,眼球轻微震颤,阅读时眼球运动不协调,认字时把偏旁相近的字混淆,如6与9、b与p之间区分困难。

(5)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虽然智力正常,但都表现出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低下;有的智力很好,但成绩波动很大。

2.3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2.3.0 多动症的评估方法

ADHD的儿童在很多方面表现出适应不良,对于这些儿童需要进行特殊教育。如果学校将他们与正常儿童一样对待,会不利于这些儿童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准确的鉴别出ADHD儿童,对他们进行特殊教育,以使其病情得到改善。因此对于ADHD儿童的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我们意识到,没有一种测试或者检查是完全可靠的。故我们在进行诊断的时候,要在多种情境下,运用多种的方法,考虑来自不同人员提供的讯息,才能作出一个较为客观准确的诊断。

ADHD的诊断,需用直接评定和间接评定两种方法。间接评定主要指从疑似者的看护人,如家长和教师处获取资料,完成关于患者的行为评定量表,或与之访谈;直接评定主要是指通过直接观察疑似患者的方式来获取资料,比如心理测验和行为观察。

2.4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2.4.1 行为修正模式

行为修正模式以求助者的行为作为分析的起点,探讨求助者不良行为产生的外部条件、机制以及具体发展过程,以便指导求助者调整或矫正其不良的行为方式,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在个案工作领域首先对行为治疗进行系统整理和运用的是史华哲(Schwarts)在1975年出版的《社会个案工作——一种行为途径》里面提到,这也标志着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模式的形成。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3种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会理论。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又称为反射性条件作用,它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与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又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指有机体的某个行为会导致环境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有集体的继后行为,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有机体就会倾向于做出同样的行为;反之则会抑制。这样,有机体就可以根据行为的后果调节自己的行为。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一种学习形式,即模仿学习或观察学习。这不同于前两者的学习,更强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它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通过示范、观察和模仿获得的。

2.4.2 家庭干预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特征、父母个性等都会影响孩子患ADHD的概率。家庭是儿童最主要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儿童无论是实施药物治疗,还是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的行为干预,父母都是主要的实施者。因而,父

母们有必要去了解关于ADHD的相关知识、家庭环境中常见的不良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进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常用的家庭干预方法有:

(1)家庭记分表

当孩子表现出色的行为时,父母在家里可以采用记分表的方法奖励。因为分数随后可以转换为具体的奖励,孩子不仅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不仅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在加分的过程中得到表扬和激励,有助于提高自尊心。邀请孩子参与制定记分表的过程有助于孩子成为自身矫正行为的设计师。

(2)家庭激励

这里的家庭奖励类似于社会型奖励,包括口头表扬、身体接触、小干部称号等,更多是作为激励手段,而非典型的奖励。家庭激励总体可分为言语激励和非言语激励。

①言语激励

这个就是通过言语肯定孩子的良好表现。父母说出的话对孩子的行为表现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强化孩子重复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要注意的是,每一次的表扬要有所改变,以免产生“奖励疲劳”,并且要针对关注具体的行为。

②非语言激励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了舌体接触、各种手势、微笑等。如果将两者结合一起使用,能到达非常好的强化效果。

2.4.3 学校干预

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多动症患儿也不例外。在学校里生活、学习、活动、游戏,每天和老师接触,与同学为伴,因此如果将多动症的干预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当中,那么多动症问题的治疗就能得到长期的保障。学校干预措施主要包括:

(1)课堂行为管理

①改变课堂环境:将患儿安排到靠近教师的座位,便于教师监控其行为;封闭的教室教学锻炼其专注力;利用更为显眼的展板或手势减少教师频繁的口头规则。

②调整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应该符合每个儿童的能力;经常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儿童学习的动机和提升学习的兴趣;学习任务尽量简短;保持上课内容简明,以任务为中心提高注意力;授课与短时间体育运动相结合,减少ADHD患儿长时间学习产生的疲乏感与单调感;提供多个作业让儿童选择,提高其任务相关行为和学习效率;考虑到其一天内的活动水平和注意分心症状逐渐恶化,酌情调整上课时间。

③改变课堂行为结果:教师经常性的积极关注,在出现适应性行为时给予真诚的表扬;有形的奖励和代币制;家庭奖励计划,将每日学校行为报告卡和代币制相结合;惩罚措施,尽管强调多使用正面的激励和强化,但适当的惩罚也是必须的;还有就是一个干预效果的维持。

(2)同伴干预

随着儿童的成长,同伴对儿童的影响逐渐扩大,尤其是当儿童进入学校后,同伴的角色会逐渐替代父母成为儿童行为和人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同伴对ADHD儿童的巨大影响来减少儿童的破环行为,并提高他们的服从行为和学习成绩。而且同伴也是ADHD儿童学习的榜样,能促进儿童的社交能力。

(3)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保证ADHD干预效果的长效机制。自我调节训练的程序比较简单,对有注意问题的儿童训练效果明显。对ADHD儿童进行自我调节的训练,包括自我监督或自我管理,能有效改善他们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

①自我监督,要求学生自己评估自己有没有完成某些目标行为。

②自我管理,需要学生监督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并且同外在的标准相比较。

(4)社交技能训练

ADHA患者容易出现社交困难,即和同伴、教师乃至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良。如果不进行及时干预,容易出现社会退缩、焦虑、抑郁、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社交技能训练主要采取集体训练的形式,其中包括:

①社交行为训练,包括指导、讨论、示范,角色扮演/行为演练,反馈和强化,主要为了ADHD儿童表现出适合的反应能力。

②社交直觉训练,纠正ADHD儿童对社交线索的错误解释。

③社交问题解决训练,包括识别问题、想出解决方法、预测结果、适合行为

反应的选择和计划。

④自我指导和自我管理训练,包括自我监控、自我对话和自我强化。

为保障私隐

案例:略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突出优势就是专业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但是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中它们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一个完整性的公益项目或者一个系列性专业服务大都融入了其中两种及以上的服务方法,甚至引入其他专业服务方法。因此,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中更加注重和强调综融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 从具体实践来看,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注重不同直接服务方法的多方位介入,这也说明了问题和需求的复杂性需要不同方面的手法介入,以达至更好的服务成效。以上海复源社工事务所XX~XX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为例,根据该机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终期报告》显示,该项目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如下:开展4个系列专业小组和42次一般小组活动,基本活动内容为自我成长、兴趣培养、潜能挖掘、团队协作等;开展社区工作活动28次,基本活动内容以社区融入和节日主题性活动为主;开展25项个案工作与辅导,基本活动内容以亲子关系和环境适应调适为主。 这些数据能够显现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介入农民

工服务的基本特点,即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综合运用为主,辅以其他服务方法,同时在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中以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为主要方法。 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活动设计和实践中经常综合性应用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以及其他专业手法,这就是综融社会工作方法。它是对不同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的有机融合,既有针对农民工及其家庭个别化需求的个案工作,也有内容丰富的小组活动,还有依托社区、学校等开展的社区活动。 以上海复源社工事务所“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为例,在项目后期,社会工作者发现项目对象中的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回老家就学与留在上海就学的两难选择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个实际需求,社会工作者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情绪疏导和家庭辅导等专业手法相结合,引导流动儿童、家庭正确面对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规划。 基于农民工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还应尝试性地整合其他专业方法,使用扩展性服务方法,比如文艺表达法、影像传播法等,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些方法比较适合农民工的群体特点和实际需求。同时,也应注重在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具体过程中将专门性服务方法和综合性方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一方面专门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 (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 (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

1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社工介入典型案例分析

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社工介入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以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为切入点,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流动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的专业服务工作进行典型个案的分析,表明社会工作对解决流动儿童家庭亲子关系问题的有效性,并且为构建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支持体系的研究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流动儿童亲子关系个案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以农民为主的、以移居城市为目的的流动家庭,而且数量越来越多,与之相伴的是大量的流动儿童群体。特殊的经历使他们既不同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也不同于城市中的常住儿童,他们的成长面临着教育、健康、贫穷、社会边缘化以及社会化等诸多挑战。此外,这些流动儿童早期与父母分隔两地,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现在,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他们,使得流动家庭亲子关系不融洽,这些不良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状况,严重影响流动儿童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和谐社会建设。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案主小星(化名),今年9岁,小学三年级。在小星刚满两岁时,父母都离家到城里务工小星留给家里的奶奶带着。现在父亲在工程队里做木匠,收入还算满意,但工作量很大,每天收工回到家,已经是夜里了。母亲在超市做清洁工作,赚些钱贴补家用。小星在小学二年级的暑假里,被他陌生的父母带到了城里,父亲为小星办理了在属地公办小学随班就读的手续,开学几个月后,小星不好好做作业作业,父亲狠狠打了他好几次,父子间关系十分紧张,小星基本不与父亲交流,甚至都很少叫“爸爸”,虽然与母亲关系较融洽但彼此交流也不多,很少主动跟母亲讲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小星在学校里不但学习成绩不好,与同学关系也不好,甚至影响到老师正常教学。为此,父亲对小星管教更加严厉,而小星性格也变得内向、孤僻。 在熟人的介绍下,笔者与小星母亲交流并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上门了解其家庭情况,和小星的三次接触后,笔者获得了他的信任,并与小星及其家庭建立了专业关系。 二、预估与问题界定 (一)预估 在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和儿童生活的社区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三个子系统,因此本案例采用社会生态图的预估方法。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案例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案例: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 (说明:本案为真实案例,为对案主负责,案主姓名采用其英文名字) 一、接触案主 有个朋友在艺术设计学院读书,课余在外边做家教,教小孩子画画。一天她问我对教一个六岁孩子学外语有无兴趣。起初我说没有时间。但是听完她对那个孩子以及他的家庭状况的介绍后,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专业使然,推测出那个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多少有些问题,最后同意了。于是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叫lala的六岁的男孩。 二、案主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Lala是他的英文名字,这个名字是他小姨kitty给他起的。后来我了解到在这个家庭里边,lala最爱的就是他的小姨。Kitty以前在经三路ef做外语培训工作,现在在北京新东方教口语,lala的外语一直都是跟她学的。 Lala的家在富田丽景花园(东风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市最具典型的富人社区,当然lala的家境相当好。Lala的爸爸有一家公司,Lala的妈妈也有一家公司,而且生意都很好,因此两人也都很忙。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了,并且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依然爱着lala。 这个家庭平时就住着Lala和他的姥姥。Lala的姥姥很有修养,是个老年知识分子。她能够理解而且可以接受Lala父母的选择,直到现在他对Lala的爸爸依旧很好。只是后来我发现她不愿意让Lala去他奶奶家,这是Lala不喜欢她的最大的原因。 我一直以为结构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精神上会受到影响而留有阴影,其必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古怪与异常。Lala表现的并不明显,但他并不是完全的健康正常,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他的想法,语言与年龄不符,可以说是提前畸形社会化了;一个是他不爱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姥姥。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描述一下Lala 所存在的问题: 例一:一天谈到最喜欢的汽车,我问Lala是喜欢爸爸的现代还是妈妈的别克。他说都不喜欢,只喜欢楼下的法拉利跑车(后来听他的姥姥说每次Lala的爸爸来看他或带他出去玩,Lala总是嫌他爸爸的车破)。然后他又说了很多让我吃惊的话,比如他说,我最喜欢抽大中华烟,最喜欢喝茅台酒,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Oh-oh,我厉害吧。 例二:一次我问Lala最爱家里哪个人。他说最爱小姨kitty,因为kitty经常和我玩。不喜欢爸爸妈妈和姥姥吗?我问。不喜欢,他说。为什么?我问。就是不喜欢。然后他不说话了。 例三:我们上课的房间里挂着很多照片,都是Lala妈妈的。有一次我故意问Lala照片上的人是谁。Lala说是熊猫。他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是因为Lala很爱妈妈才这样说的。于是接着问,Lala是不是最喜欢熊猫呀?不,我最爱金鱼。然后他跑向客厅,客厅有个很大的渔缸,里边养着许多金鱼。 三、目标与计划制定 经过与Lala更长久的接触以及与Lala姥姥以及爸爸的深入交谈,我确定Lala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有关。比如Lala的爸爸因为生意的缘故经常要与各方面的人打成一片,吃饭当然必不可少,然而很多次Lala爸爸都带Lala一起去。显而易见,在那样一种烟雾缭绕的氛围中,在那样一种酒色财气的环境里,在那样一群成年男女的旁边,初步开始社会化的年幼的Lala 会受多么大的影响:他会记着大人们说的话,会试着模仿大人们的行为,甚至会沿袭大人们的思维。于是Lala自然会说“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那样的话。 在Lala的爸爸妈妈没有离婚的时候,Lala的妈妈总是说Lala的爸爸如何如何不会做生意,每次都提到他的车如何如何不上档次,没有办法与楼下的法拉利相比。就是在Lala妈妈这样的熏陶和影响下,Lala 也学会了妈妈那一套。 如果lala一直这样下去,对其成长必定不利。我最终决定不能仅仅做他的外语家庭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我有责任协助Lala的家人对他的成长做健康和积极的指导,从而使他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很欣慰的是Lala的家人很支持我,毕竟,他们比我更爱Lala! Lala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如果从根本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第六章——评估,对工作成效的检验第二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一、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1.定义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成的程度。 2.应用范围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第一,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第二,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中华考试论坛第三,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2)进入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过程。(二)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的目标是被分解成许多具体的行动和任务的,通过探究服务对象和工作者完成哪些既定的介入任务也能确定介入的影响。方法: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程度。(0)没有进展(1)很少实现(2)部分实现(3)大体上实现(4)全部实现将每项任务的最后得分加到一起,然后除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就能确定完成或者介入行动成功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有三个任务要去完成,而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是12(4×3),用得到的总分除去12,再乘100%就是完成任务的百分比。(三)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目标核对表在有些情况下,社会工作的目标行为比较难以清楚界定,此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共同协商选择一些目标来指示介入的方向,并将它们罗列出来。在工作介入过程中和介入结束时都用一些等级尺度来衡量介入后的行为,并记录下它们,将介入后的行为与介入前所没有的、介入后才出现的,并讨论这些行为对服务对象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发现介入前后服务对象的行为变化。 2.个人目标尺度测量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因此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制定非常个人化的测量尺度来评估他们的改变情况。方法:按照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轻重缓急,制定出几个目标,然后使用一个大家认可的等级尺度,例如5级制,来测量和计算出服务对象实现个人化目标的情况。(四)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做法是由服务对象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包括填写问卷来表达到介入的看法。这是一种评估介入影响的方法,特点是操作简单叠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资源。但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测量比较粗糙,有进服务对象会倾向于对介入给予积极的评价,因此评估有可能不准确。

矫正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指社会工作实于矫正体系中。它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应包含的以下四方面含义: 第一,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第二,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 第三,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第四,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得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工作中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6-08 09:46 共人浏览[大] [中] [小] (1)福利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本身就是在社会福利制度内的各种专业化的服务,是社会福利的发送渠道和实现环节。矫正社会工作也具有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它同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一样,是通过组织动员社会资源,改善处在困难处境中的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使之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带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和保障。 (2)特殊性 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者提供的福利服务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者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是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危害者,具有以强凌弱、弱肉强食、称霸一方、威慑四邻的特点,似乎是社会强者的象征。而实际上,这些人之所以违法犯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社会化过程的阻断或弱化造成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甚至消失。他们无法通过用社会公众所认可的途径和方法来维持其在社会中的正常生活。所以从这一角度讲,他们是社会的弱者。 (3)系统性 ①矫正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福利服务有其法律上的依据。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于此类服务都有立法方面的规范,矫正社会工作是依法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 ②矫正社会工作贯穿于对罪犯进行司法矫正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包括审判、监禁、社区矫正以及刑释等各个环节。 ③矫正社会工作的目的与司法工作的目的相一致,即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安全。 (4)专业性 对罪犯的矫正是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目的。他是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陛的人员)及其家人提供服务

儿童社会工作内容和方法

社会工作者: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人事考试教育网2011-3-18 11:18 【大中小】【我要纠错】 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1、儿童养育和保健 儿童的养育主要是指在饮食喂养、合理营养、居住环境、托儿设施等各个方面对儿童更完善、更全面和更科学的抚养和培育。 儿童的保健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妇婴保健,即利用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婴儿死亡率;二是指对儿童的卫生工作,即通过健康检查、身体缺点的锻炼及矫治、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宣传等等方式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全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2、儿童照顾和教育 儿童照顾是指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环境中给予儿童在生活、学习、成长等各方面的呵护和关怀。 儿童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多个径途使儿童学会认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具备生活中必需的能力,习得初步的社会规范,培养基本的道德品格的过程。 对残疾儿童的照顾、教育和康复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和采取各种特殊的工作方法。 3、儿童救助和保护 儿童救助主要是指对孤儿、被遗弃儿童以及生活困难儿童的救济和帮助。对前者的救助形式主要有儿童福利院教养、家庭寄养和收养等。对后者的救助的主要方式是为贫困或单亲家庭提供经济和物质上的救助,以使儿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儿童保护包括三个层面上的工作:一是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从制度上规定和保护儿童的各种权利;二是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具体手段切实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如生命权,被抚养权、健康权等;三是保护儿童的成长,与各种有关的社会力量(家庭、学校、警署、法院、青少年保护专设机构等)合作,对一切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行为作斗争。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1、儿童辅导 (1)儿童辅导的基本概念

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为了保证个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开展个案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个案工作中相关的服务模式。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有很多,而且差别很大,这里将着重介绍四种常用的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①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②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③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④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案例分析 摘要:孤残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做法,展现出阅读绘本对于孤残儿童的康复工作带来的帮助,体现出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感。 关键词:社会工作;助残活动;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80-02 DOI:10.16657/https://www.360docs.net/doc/5a17745573.html,ki.issn1673-9132.2017.32.114 一、案例背景 孤残儿童是特殊群体,无依无靠、无人抚养,他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生活需要、替代性养护的需要、教育和医疗需要等等。孤残婴幼儿以保育为主,同时开展学龄前教育。对孤残儿童中的健全儿童实行养与教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自己开班上课,无条件的送到附近学校走读;对肢体残缺但智力发育健全者,实行养、治、教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给予康复治疗,使其能自理生活,另一方面给予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创造条件;对痴呆儿童,侧重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

虽然孤残儿童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但是对于他们的成长性需求(包括学习知识及能力培养)和情感性需求,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工作者应为其提供支持性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与成长需要。 二、实施过程 社会工作者根据孤残儿童的情况选取了《大声回答“哎”》《你好》《好朋友》《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尿床了》《谁哭了》《我会关心别人》《我想念你》八本绘本,安排活动。将孤残儿童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 第一次绘本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采用介绍名字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的方式点名和每个儿童打招呼,互相问好。在点名时,儿童要回答“哎”,引出第一本绘本故事。此次活动中有的儿童表现很活跃,有的儿童融入活动很慢,始终进入不了状态。由于是第一次见面,社会工作者应当把建立关系的环节做充分些,相处时间长些,当儿童和社会工作者熟悉后,再进入正式环节,这样更容易使儿童进入状态,听课的效果会好一些。 为更好地引导每一名儿童听懂故事,社会工作者还为每一个儿童准备了小玩偶,以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做相应的情景表演。每一名儿童都被故事深深吸引,拿自己的小玩偶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积极地参与到故事中,互动性非常强。

儿童社工个案

小玲小的时候为躲避学校的考试而离家出走,一直在街上流浪,后来被一家救助站收留。由于小玲能够提供的线索太少,无法找到其家人,经过正规的手续后,小玲被现在的养父母领养。 小玲的养父母是市场里的商贩,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领养了小玲后对她很不好,经常打骂她,每天让她干很多的活,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拿她出气。只有年迈的奶奶疼爱小玲,经常偷偷给她吃的东西。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小玲的了解,感觉小玲总是不相信别人,也不爱与人交流,平时比较贪玩,不喜欢学习。 【问题】 1.小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2.结合案例,简述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开展工作来帮助小玲? 【问题解析】 1.小玲遇到的问题有: (1)小玲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对人比较防备,不愿透露关于家庭方面的信息。 (2)小玲比较顽皮、贪玩,不喜欢学习,缺少知识学习和道德教育。 (3)小玲的养父母对她不好,经常打骂她,使小玲和他们的感情不深,沟通更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小玲缺少家庭的关爱。 2.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主要有: (1)家庭。最早的社会化发生在家庭中,尤其是在东方文化中,家的概念十分强烈。而在社会中,不同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历史上,一个人出身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在此后一生中的社会位置,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位置不是通过继承获得的。但是一个人出身的家庭环境以及所受的熏陶,使其今后的生活中,很难退去其家庭的印迹。 (2)学校。学校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在某些情况下,其影响作用甚至会超越家庭。学校的教育对儿童来说是其接受的第一种正式过程。学生们完成规定的课程,并在考试的过程中感受社会竞争。另外,还在很多其他方面获得经验,如原本顽皮的儿童被要求在课堂上保持安静,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学生守则。在学校里老师是权威的代表,学生们必须对他们的指令做出回应。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社工介入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社工介入研究 摘要: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朝气蓬勃、不断熟悉社会的时期,也是从学生过渡到成人、校园过渡到社会、幼稚过渡到成熟的重要阶段。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令人堪忧。本文从朋友来源和数量、人际交往心理、主动性和重要性等方面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大学生更愿意与自己兴趣爱好相近或是为人处世好的人做朋友,很多大学生都意识到人际关系对自己很重要,但在与人交往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并表现得不是很主动。从社工介入角度分析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运用社工专业方法和技巧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社工介入 1 引言 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人们进行想法、心理、意见交换而形成的一种关系。人际关系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因为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程度,还关系着个人的事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包括了和亲人进行交往、和朋友同学进行交往、和

老师进行交往以及和其他社会上的陌生人进行交往等。然而,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天天朝夕相处的不再是父母亲戚,而是同学和老师,所以学生最常接触到并经常发生人际交往的就是他们。据了解,当代大学生在学校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外,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人际交往。因此,大学生在大学里的任务不光包括学习课堂知识,还包括与亲人之间的联系、同学之间的相处以及和其他人群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但往往在校园中,在校大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人际交往问题,有时会令他们感到苦恼和困惑,有时不敢主动去与人进行交往,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和面对。因此,让当代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克服在人际中遇到的困难,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大学校园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也对大学生自己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社会上每个成员能更好地生存和成长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常用的交流和沟通,是人和人之间表达情感和相互了解的一个过程,也是人和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一个过程,是人们最基本和普通的交流活动。1 (二)人际关系

2020年社工案例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2篇

身陷丧亲哀伤情绪低谷的智障"男孩‘‘辅导个案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 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一、案主背景资料 阿聪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是主要照顾者, 哥嫂是家庭的支柱。阿聪今年四十岁,是地道的广州人,小时候因病导致脑部受损,评为四级智力障碍。在外人看来,阿聪从来都是个无忧无虑的“大男孩”,欢声笑语是他的代名词。 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二、事件发生&社工介入 父亲半夜病重,抢救无效死亡 往日欢声笑语,今日不复存在 这天,阿聪来到家综找社工,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在,眼眶湿润低头不语。阿聪告诉社工昨晚父亲因病去世,断断续续讲述当时的情况,眼泪不断往下流,但未哭出声。社工陪伴和鼓励案主表达悲伤的 情绪,案主开始哭泣,并间断说出内心的难过和疼痛。“心感到很痛, 很难过,后悔父亲死前没有照顾好他……”阿聪手抚心胸哭泣着说。 认识死亡概念,接受死亡事实 重忆生前往事,追悼已逝父亲 除正常的哀伤表现(哭泣、心痛等)外,社工逐步排查确定阿聪未出现如呼吸急促、眩晕、四肢疼痛等异常哀伤表现。

阿聪静静地哭泣着,社工陪伴在旁,不时递上纸巾,待其情绪逐渐稳定后,社工对其进行生死教育。协助阿聪认识“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状态,尽量用简单的易懂的词语让他理解和认识死亡。到最后, 阿聪对死亡的理解是:“走了,人没了,以后都见不到了”,开始认识到死亡代表着不复存在。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社工与阿聪的家人取得联系,反馈和跟进阿聪的近况;同时,陪伴和协助阿聪一起回忆父亲生前的往事, 特别是阿聪照顾卧床父亲的经历和感受。社工注意引导阿聪看到自己对父亲的孝心、照顾父亲付出的努力以及父亲生前得到的良好照顾, 以减轻阿聪对父亲的内疚感和哀伤情绪。同时,在社工的鼓励下,阿聪亦勇敢地到医院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并和家人一起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送父亲最后一程。 转移注意目标,关注眼前生活 走出哀伤低谷,重拾欢声笑语 阿聪慢慢走出丧亲哀伤情绪的包围,开始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 不再承担协助照顾父亲的工作,习惯回家见不到父亲的日子,父亲逐渐淡出日常记忆。除外,因为父亲生前一直是被照顾的角色,父亲 的去世对于阿聪而言,不会对物资生活带来影响。然而,阿聪表达了另一个担忧一一“老母也死了以后,剩下我一个人很孤单无助,到时候中心和社工还在不在,会不会陪自己,还会不会让自己参加活动……”社工帮阿聪分析其目前和将来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来源、社会交往、遇到困难的求助途径等,以消除他的顾虑和不安,阿聪听完后咯咯笑“知道了”。 如今,阿聪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工作日准时出席工疗站,每天不忘来中心坐坐,继续将他无尽的欢声笑语传递给身边的人 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儿童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个案基本资料 此社会工作个案由居委转介。转介时此社会工作个案家庭的女儿已去世一个多月,家庭的父母仍旧陷入悲痛中,居委对此向社会工作者机构作了转介。 此家庭社会工作个案包括两位案主,具体的情况如下: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行列,近年来更是呈现出老年人口庞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中国老龄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由亿增长到亿,比重将增加到16%,增幅高达%。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弥补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资源缺乏等不足,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总则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符合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意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是整合各种养老资源、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现代化养老服务模式,并深受欢迎。 目前,我国内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以日托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在服务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从服务对象看,因宣传不到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认识不足,导致其自主参与度低下;从服务环节与服务内容看,服务前评估不完善,简单的菜单式组合及资源短缺导致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从服务人员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职业认同度低下,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人员缺乏;从社会氛围看,社会及公众认识不到位,难以链接、整合有效资源。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助人学科,老年社会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社会工作者便已投身到社区照顾当中。历史和现实经验均揭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解决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将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现有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分为四类:一是社会工作组织直接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或项目进行托管;二是由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直接招聘专业社工参与服务;三是依托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由原先的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培训或学习取得助理社工师、社工师等相关资质,介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四是兼职社工长期或短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和活动。 在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社工往往会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能。例如,在日托服务中,社工主要运用个案、小组工作方法,组织小组活动、兴趣活动,为老年人处理心理问题,以及对日托所进行管理工作。在上门服务方面,社工多从事间接服务,如对助老员进行培训,并调解、处理冲突与矛盾。但目前,社工对某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统筹、设计的职能尚未体现出来。 在我国,虽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有十多年时间,但这种介入实践并不广泛。一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没有全面强调社会工作的介入;另一方面,由于项目性质、项目资金情况和社工经验等条件限制,社会工作并未介入社区居家养老项目的整体运营。因此,将来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完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停留在提供直接服务的层面,宏观层面的介入尤其薄弱,无法体现出社会工作的政策建议和倡导功能。完善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即对需要照顾的老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服务,注重对服务对象评估、服务方案制订、资源协调和服务输出等方面,以实现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的功能。同时,注重对老人家属的关怀,以缓解其压力、增强其技能、化解矛盾。中观层面,即从组织层面来说,主要可分为组织管理与资源链接、志愿者管理、工作人员督导、自我评

3.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分析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强调助人是一种过程;综合的理论取向;工作过程阶段化;工作任务阶段化;整合的价值观。 通用过程模式应该考虑三方面因素: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方案设计题 答题要点: 1.问题的陈述和分析 2.方案设计:根据XXX要求,现拟订XXX方案如下: (1)方案目标: (2)方案实施策略: 1、结案 2、预估 3、计划 4、介入 5、评估 6、结案 7、跟进服务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力度、解决危机。 (4)方案评估: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以全体儿童为工作对象,在有关儿童发展理论指引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儿童的问题:环境对儿童的伤害、儿童发展障碍 儿童的需要: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获得良好家庭生活得需要、满足学习的需要、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 儿童社会工作方法:儿童个案工作方法、儿童小组工作方法、儿童社区工作方法。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定义:指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运用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得专业活动。一般分为微观(个人)、中观(家庭和小组)、宏观(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三个层面。 青少年的问题: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网络成瘾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矛盾问题、亲子关系失衡问题、失学失业问题、其他方面问题(青少年道德品格方面的问题、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 青少年的需要: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期望,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自食其力,追求经济独立,对未来生涯做准备,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努力表现负责人的行为和追求理想和抱负,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思想道德品格辅导、心理及认知辅导、生涯规划、就学就业辅导、生活方式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行为偏差及青少年犯罪的矫正服务、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青少年个案工作方法、青少年小组工作方法、青少年社区工作方法。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既包括那些空巢(独居)、残疾、困难和高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 老年人的需要: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1、基本情况: 案主为9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单亲家庭,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学习成绩属中等,父亲曾经带其做过智力测试,智力正常,喜欢玩电脑游戏、手工制作。 2、家庭情况: 父亲53年出生,为回城知青,96年与小自己22岁的浙江女子结婚,婚后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的差异于99年离婚,离婚后母亲回浙江再婚,父亲带着案主单独生活,离婚后父母保持较友好关系,节假日,案主有时会到母亲那里过一段时间。父亲现为一大型中日合资企业副总经理,2003年查出患有鼻炎癌。爷爷奶奶已经过示,案主有两个姑姑,但住的都较远,案主去她们家的次数不多,居父亲讲,姑姑们都很爱案主。由于父亲忙于工作,从案主读学前小班开始(3岁),早上送案主去学校,下午放学时父亲委托一位大妈妈把案主接到她们家,并在那里吃晚饭、洗澡、写作业,一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把案主接回家。 3、学校老师对其评价: 据父亲讲,从学前班开始,老师就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老师会把案主留下,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班级,由于太顽皮,老师专门做了一本针对案主的意见薄,班里同学随时发现案主的顽劣的行为,并报告老师记在上面,案主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经常逃课,只在考试前几天复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案主数学、手工、语文课学的很好,英语教差。暑托班老师普遍反映案主有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暑脱班的正常进行。 4、大妈妈对案主评价: 大妈妈认为案主很聪明,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临近考试大妈妈叮嘱案主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这时候才会看看书,考试成绩挺好。在大妈妈家里,所有人也是顺着他,否则他会发脾气,用大妈妈的话说是“你要顺着他的毛长,否

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八章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方法 1.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1)目标儿童个案工作,一方面,直接启迪儿童发展的需求,帮助其调整心理情绪状态,激发发展的潜能,辅导其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向儿童提供社会资源,改进其遭遇和社会处境,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2)特点①工作对象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②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与技术性;③在本质上强调助人自助;④坚持过程的系统性,从各个方面去分析整理儿童问题产生的环境原因及儿童自身的主观原因;⑤工作具有扩展性等。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助儿童改变不良行为,辅导儿童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3)经常使用的儿童个案工作的两种主要形式源:考试资料网一种是面向儿童的个别谈话。这种谈话式的个案工作一般随意性较大,专业技术的运用也不明显,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另一种是面向儿童的咨询服务。例如,医疗机构、热线电话、专业课程等。 2.儿童小组工作(1)定义儿童小组工作是以儿童团体(小组)为对象,运用团体动力程序与团体活动过程设计技术,使团体中的儿童达到社会性的发展、行为的改变,实现儿童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功能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加孩子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儿童健康发展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3)要素与特点儿童小组工作包含的基本要素有:儿童小组工作对象,儿童小组工作以识别、区分儿童群体的状况,促进儿童群体的正面发展,运用群体力量促进儿童个体行为的矫治和社会性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儿童与群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等为工作的重点。特点:①团体(小组)内外儿童间的沟通和互动;②专业的技能和方法;③儿童小组工作者的重要角色;④重视非正式的儿童团体(小组)。 1.儿童社区工作(1)定义与内涵儿童社区工作以调动包括儿童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为重点,以营造社区内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和引导儿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社会形成互动为工作对象,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服务于儿童,促进社区健全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内涵:①从直接的物质性建设目标入手介入社区;②从非物质的、教育性服务入手介入社区; ③从社区儿童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儿童为中心的突发事件入手介入社区;④从动员组织社区内综合服务的力量入手介入社区;⑤从建设社区相关社会舆论入手介入社区;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几个特殊整合方式 1.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1)家庭支持性服务最主要的是家庭补助。家庭补助主要是为贫困或单亲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以使儿童能够享受家庭的温暖。另外还有其他辅助性服务,家庭服务通过协助治疗父母亲,增进其亲子功能以服务儿童。家庭服务机构及儿童辅导机构是儿童家庭服务的主要支持性机构。(2)家庭寄养即儿童的亲生父母仍有监护权,而保护权则转向寄养家庭。寄养有三个特点:①在家庭内提供照顾;②非机构的替代照顾;③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寄养,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寄养家庭有收容之家、免费寄养家庭、工作式寄养家庭、受津贴寄养家庭和团体之家之分。这些寄养家庭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家庭寄养的安置过程包括接案、安置、探视、再安置、结案五个步骤。(3)收养以收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为标准,可将收养服务分为亲属收养与非亲属收养(机构安置、独立安置)两类。在有社会福利组织介入的情况下,收养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审查及会谈、家庭访视、配对、试养安置、正式收养、结案、追踪诸项。 2.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建设(1)儿童福利院的种类及建设原则儿童福利院是儿童服务的主要社会福利机构,其服务对象包括孤儿及由于各种原因必须从家庭中移出的儿童。福利院的教养方式可分为家庭模式和团体模式两种,前者指一群年龄大小家庭的模式;后者则是由一群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儿童居住在一起,一切生活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