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操作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与答案(体格检查+病例案例+急救技术+操作技能)

11、心脏叩诊(7分):确定心脏大小、形状、位置。
(1)叩诊方法、姿势、力量正确(4分);
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叩诊部位,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卧位时板指与肋间平行,以右手中指借右腕关节活动叩击板指,清变浊来确定心界,顺序:左界→右界,由下→上,由外向内。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逐个肋间向上→第2肋间,并作标志,测量其与胸骨中线间的垂直距离。
(2)会叩诊心浊音界,能回答并叩出主考官提出的某肋间心浊音界(3分);
正常心界:2~3→II←2~3;2~3→III←3.5~4.5;2~3→IV←5~6; V←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12、心脏听诊(7分)
(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3分);5个听诊区
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然后嘱受检者深吸气并屏住气,同时向下叩肺下界,做一标记,待受检者平表呼吸后再嘱其作深呼气并屏住气,再叩肺下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值为6-8cm.
8、胸部听诊(7分)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3分);
取坐位或仰卧位,口微张开保持呼吸均匀,顺序:肺尖开始,由上→下、从前胸→侧胸→背部,应左右、上下进行对比。
15、腹部叩诊(7分)肝脾为浊或实音,余为鼓音。
(1)叩诊方法、动作、力量、顺序正确(3分);
直接或间接叩诊法。
(2)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1分);
常因腹腔内有较多液体,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平仰→左侧卧→右侧卧)。
(3)膀胱叩诊方法正确(1分);
6、胸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检查者双手置于被检者胸廓前下部对称部位,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手掌和其余4指置前侧胸壁,嘱被检者作深呼吸,比较两手的动度。医。学。全。在。线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试题-操作技能(2)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试题-操作技能(2)脱隔离衣:(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开两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套塞入袖内,便于消毒双手。
(3)消毒清洗双手后,解开领扣,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
(4)用左手自衣内握住双肩肩缝撤右手,再用右手握住衣领外面反折,脱出左手。
(5)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若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的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朝外),挂在衣钩上。
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染袋中。
步骤口诀概括: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解开领扣退双袖,对肩折领挂衣钩。
戴无菌手套:接触手套口翻折部取出手套→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已戴好的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翻折部→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把手套翻折部翻回手术衣袖口。
3、消毒剂配制原则:五要:(1)配制时,消毒剂和水分量要精确;(2)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应洗净并事先消毒;(3)物品应除去脏污后再进行消毒;(4)配制的消毒剂最好当天使用;(5)充分了解消毒剂的性质,因为消毒剂选用不当,反而可能促进微生物生长及污染扩大。
七不要:(1)不要把化学消毒剂用作灭菌处理;(2)不要把器械储存在消毒溶液中;(3)容器内的消毒液不要装得太满;(4)不要使用配制较久的消毒液;(5)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液混合使用;(6)不要随意把不合适的洗涤剂加到消毒液中,以防消毒剂失效;(7)不要认为使用消毒剂溶液后,被消毒物品已达到杀菌、可靠和安全。
公式:(1)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2)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3)(欲配制药液浓度×欲配制药液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4)消毒剂蒸气量=房间容积×消毒剂使用浓度×消毒剂原液浓度。
https://www./。
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1(公卫执业医师技能-公卫执业实践技能

公卫基本技能主讲老师:张鹤呼吸道(个人二级)防护用品穿脱---穿戴1.戴口罩:一只手托,扣于面,另一手戴。
两手压紧鼻夹,紧贴鼻梁。
气密性检查。
此过程双手不接触面部。
2.戴帽子:双手不接触面部和口罩。
3.穿防护服。
4.戴上防护镜:双手不接触面部。
5.套鞋套。
6.戴手套: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脱掉顺序1.摘防护镜,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2.解开防护服,摘掉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袋。
3.防护服连同鞋套一起脱下,防护服里面朝外包裹鞋套一起放入黄塑料袋中。
4.将手指内面朝外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5.摘口罩,一手按,一手摘,双手不触面,放黄袋(扎口)。
6.洗手消毒。
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末梢水样品采集一、测定一般理化指标的水样采集1.选择采样容器——5000ml的聚乙烯采样桶。
2.打开水龙头,必须放水15min以上。
3.龙头水洗涤容器和桶盖,3次以上。
4.采水量3~5L,加盖。
5.填写采样记录单,贴标签,置于冷藏箱中送检。
一般理化指标——硬度、浊度、色度、电导率二、测定挥发性酚类和氯化物的水样采集1.选择容器——1000ml磨口玻璃瓶。
2.打开水龙头,必须放水15min以上。
3.龙头水洗涤容器和桶盖,3次以上。
4.采水量0.5L~1L水样,加NaOH0.5~1g,使PH≥125.加盖,混匀。
6.填写采样记录单,贴标签送检。
三、用于测金属水样采集(铝、铁、锰、铜、锌)1.选择容器——5000ml聚乙烯桶或1000ml聚乙烯瓶。
2.打开水龙头,必须放水15min以上。
3.龙头水洗涤容器和桶盖,3次以上。
4.采水量0.5L~1L水样,加HNO31~1.5ml,使PH≤2。
5.加盖,混匀。
6.填写采样记录单,贴标签送检。
四、用于测耗氧量水样采集1.采样容器选择——500ml磨口玻璃瓶。
2.打开水龙头,必须放水15min以上。
3.龙头水洗涤容器和桶盖,3次以上。
4.采0.5~1L水样,每升水加0.8ml浓硫酸(题目为500ml加0.4ml浓硫酸),加盖,混匀。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操作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操作常规仪器的正确使用试题编号:操作题目:如何正确使用余氯比色计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
简答题:、饮用水中余氯卫生标准的浓度表示单位是什么?、测定水中余氯时的温度最好不超过多少度()?、立即比色,所得结果为何种余氯?、分钟后比色,所得结果为何种余氯?要求:正确使用余氯比色计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并正确对测定结果进行判定。
评分要点:步骤操作要点分值、取水样于带刻度的比色管中;、用滴管加入滴邻联甲苯胺溶液,混匀;、迅速与标准管进行比色;、读出水样中余氯含量。
简答题答案、饮用水中余氯卫生标准的浓度表示单位。
、测定水中余氯时的温度最好不超过多少度。
、立即比色,所得结果为游离性余氯。
、分钟后比色,所得结果为总余氯。
试题编号:操作题目:温湿度计的使用简答题、温度的表示单位是什么?、测定时,仪器距墙壁不得小于多少米?、测定时,仪器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多少米?要求:正确掌握温湿度计的使用和结果判读。
评分要点:步骤操作要点分值、检查仪器电源;、打开仪器开关;、将仪器的传感器置于欲测部位;、按下温度键,待仪器稳定后,正确读出仪器温度显示值;、切换湿度键,待仪器稳定后,正确读出仪器相对湿度值;、检测完毕,将仪器传感器恢复原位;、按下仪器开关键,关闭仪器。
简答题答案、温度的表示单位是()。
、测定时,仪器距墙壁不得小于米。
、测定时,仪器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米。
常规仪器的正确使用试题编号操作题目:现场风速仪的使用要求:正确掌握照度计的使用和结果判读评分要点步骤操作要点分值、检查仪器电源及连线;、打开仪器开关;、检查仪器零点(盖盖时检查);、暴露仪器探头光敏面;、把探头水平放置在欲测光源下;、选择合适档位;、暴露分钟;、待仪器稳定后,正确读出测定值,并说出照度的表示单位;、测量完成后,将光敏面盖盖上;、电源开关切至,断开仪器连线。
常规仪器的正确使用试题编号操作题目:照度计的使用要求:正确掌握风速仪的使用和结果判读评分要点:步骤操作要点分值1、轻轻调整电位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调到零位;2、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将测杆插头插在插座内;、将测杆垂直向上放置;、校正开关置于满度位置;、调整满度旋扭,是电表置于满度位置;、校正开关置于零位;、调整粗调和细调旋扭,将电表指针调到零点位置;、轻轻拉起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探头上的红点应对准风向;、正确读出仪器的响应值。
公卫执业医师操作技能考试 光盘内容手打版

一、采集样品前准备1.穿好白大衣。
戴好帽子和口罩2.点燃酒精灯3.手消毒(酒精棉球擦拭)茶具、餐具微生物采样1.打开试管(内装)盖、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2.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茶具或餐具,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茶具与口唇接触处1-1.5 cm高度的内外缘涂抹一周3.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与手接触处,将棉签放入10毫升生理盐水中4.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盖好盖子5.标记毛巾、枕巾1.打开试管盖、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2.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毛巾、枕巾,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毛巾、枕巾对折后两面的中央,在5*5规格板里用力均匀涂抹5次。
3.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与手接触处,将棉签放入10毫升生理盐水中4.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盖好盖子5.标记床单、被罩等卧具1.打开试管盖、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2.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床单、被罩,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床单、被罩两端的中央,以及床单被罩中央的位置在5*5规格板里用力均匀涂抹5次。
3.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与手接触处,将棉签放入10毫升生理盐水中4.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盖好盖子5.标记浴巾、浴衣、浴裤采样可随机选择某部位盆1、打开100毫升无菌烧瓶(内装50毫升灭菌生理盐水)的盖子,用酒精灯烧灼烧瓶口,2、选择盆的内侧壁1/2-1/3高度,相对两侧壁采样,在5*5规格板内来回均匀涂满整个方格,3.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与手接触处,将两个棉签放入100毫升无菌烧瓶生理盐水中4.用酒精灯烧灼瓶口,盖好盖子5.标记浴盆采样时应在盆内四壁及盆底梅花状布点,使用125毫升烧瓶拖鞋1、打开试管盖、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2、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每只拖鞋脚趾与鞋面接触处按顺序涂抹三次,一双拖鞋为一份样品3.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与手接触处,将棉签放入10毫升生理盐水中4.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盖好盖子5.标记理发用品1.打开试管盖、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2.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理发刀或剪、修脚工具的两个侧面各涂抹一次,两个刀或剪是一份样品。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技能操作-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体温测量体温测量常用腋测法,测量前病人应安静休息30分钟,使体温计读数<35度,擦干腋窝,将水银头放置腋窝顶部,上臂紧贴胸壁,夹紧体温计,10分钟度数。
体温正常值36~37,37.3~38低热,38.1~39中度发热,39.1~41高热,41以上超高热。
血压测量一般选取肱动脉进行血压测量,被检者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脱去衣袖,手臂肘部与右心房水平同高,并稍外展,坐位时在第四肋软骨水平,卧位时在腋中线水平。
血压计直立放稳,汞柱位于零点,将袖带的中部对着肱动脉附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cm,袖带的松紧以能够放进一个手指为适宜,检查者在肘窝处触之肱动脉波动,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密接,然后向袖带内充气,在听到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毫米汞柱,缓慢放气,听到第一次声响为收缩压,声音消失为舒张压。
淋巴结检查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
检查左侧颌下淋巴结时,检查者左手扶被检查者头部,使头倾向左前下方,用右手四指并拢进行触摸。
颈部淋巴结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为前后两组,检查时,头稍低,偏向检查部位,使皮肤放松,检查者四指并拢,进行滑动触诊。
检查锁骨上淋巴结,被检查者头稍向前曲,检查者四指并拢,左手检查右侧,右手检查左侧,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
检查腋窝淋巴结,检查者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手,使其前臂稍外展,右手四指并拢稍弯曲,直达腋窝顶部,自腋窝顶部自上而下进行触摸,依次检查腋窝的左右前后壁,检查右侧时,检查者用左手进行触摸。
检查滑车上淋巴结,以右手托被检查者右前臂,用左手向滑车上部位由浅入深进行触摸。
检查腹股沟淋巴结时,被检查者平卧,下肢伸直,检查者四指并拢进行触摸,。
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步骤及必考内容

在引导员引导下,在进入考场前,核对考生身份,交实践技能考分登记手册后进入以下程序:第一站:——内容: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方式:笔试步骤:抽考试题号→进入考场(1-数人)→领考题、考试22分钟→交卷→侯考大厅等待考官判分第二站:——内容:操作、医风、体检方式:边操作边口答步骤:抽考试题题号→进入考场(1-数人)22分钟→大项目→小项目→医德医风→考官判分第三站:——内容:体检、X线片、心电图方式:电脑步骤:抽考试题题号→进入考场→电脑考试22分钟考试结束——三天后通知单位考试是否通过一个月后发实践技能考试合格证第一站考试:(一)病史采集病史采集题是根大纲要求的病症综合起来的,一般有50多道题让考生抽。
回答很有技巧,在进行任何症状的采集都应用以下“公式”,即可得80%的分值。
1. 问病史:包括以下5部分◎病因、诱因◎主要症状的特点◎伴随症状◎全身状态,即发病后一般状态◎诊疗经过2. 即往史◎相关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一定要提及,每年的的评分标准都有此项)3. 问诊中一定要条理性强,想好了再写,不要过后再乱加,因此失分4. 围绕主述来询问单靠一个主诉是不能作出诊断的,但还是有倾向性的,如:24岁女发热咳血结核的可能性较大,而45岁男发热咳血则考虑为肺癌,两者采集的倾向则有所区别,这些还是要靠知识积累的,总知,采集时如按照上面的方式,大部分分值已到手今年的考试增加了几个症状:皮肤粘膜出血:考虑: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出血及凝血异常性疾病便秘与腹泻:则为肿瘤、结肠炎、克罗恩病及一些感染性疾病等肿块:主要了解颈部肿块和腹部肿块其它不再细述二)病历分析病历分析例题一般会有60个病历供考生选择,病历分析中重点抓分要注意三点:诊断、诊断依据和进一步检查。
1. 诊断一定要写全,要主次有序。
如慢支的病历诊断要写:1)慢性支气炎合并感染2)阻塞性肺气肿 3)肺原性心脏病 4)心功能几级要注意病史及辅检中提供的每个线索,各个系统中的疾病并不多,很容易判断出来,特别是外科及妇产科,病种更少,一但抽到,则立刻可断定是什么疾病。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试题与答案第一站考试:一、题目:1998年5月30日中午,某市一大学有400多学生在该校食堂进餐。
食谱为鸡蛋炒黄瓜、黄瓜肉丁、西红柿炒鸡蛋、肉烧西葫芦等,主食为米饭、馒头。
当日下午17时开始,学生中陆续有100多人到校医看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一般5-8次),头痛、体温升高多在38度以上。
经调查,发病者,发病者中午都在该食堂用餐,中午没有在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
你应该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25分)(考试时间15分钟)1、这是一起食物中毒,判定食物中毒,主要根据有那些?答:疫情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
判断依据:(1)中毒病人在相同的时间有共同的食物食用史;(2)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3)潜伏期短、集中发病。
2、请你在调查处理前制定一个调查方案(包括几个方面,扼要讲明即可)。
答: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应采集的样品:(1)剩余的各种食物;(2)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3)食品加工用具、容器与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4)食物的检验项目应包括:①微生物(细菌)②理化(脲酶)。
二、题目:(5分)(考试时间5分钟)简要病史:患者男性,52岁,反复发作咳嗽,咳痰两年半,痰呈粘液浓性。
化验报告:血常规检查:RBC /L,HGB %,WBC /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痰液检查:痰涂片检查见到大量 .血气分析: PaO2 mmHg,PaCO2 mmHg.(注:具体数字正式下发试题时给出)问题:请根据以上简要病史和化验报告结果将初步诊断写在答题卡上。
答:初步诊断: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脓臭痰)、支气管扩张。
试题编号:公卫1-2号一、题目:同上。
问题:(25分)(考试时间15分钟)1、是一起食物中毒,判定食物中毒,主要根据有那些?答:疫情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
判断依据:(1)中毒病人在相同的时间有共同的食物食用史;(2)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3)潜伏期短、集中发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技能第一站:临床基本操作技能(3项)【体格检查,急救技术;20min,25分】体格检查:站在病人右边一、身高: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高度。
使用前校对“0”点,误差不大于0.1cm,立柱垂直,赤脚、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脚尖分开;三点(脚跟、骶骨部、双肩胛)靠立柱、两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水平板与头顶紧度适当;间隔30秒,连续测两次,结果应大致相同。
二、体重: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
使用前校对,误差不超过0.1%,电子秤注意“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赤足,男性身着短裤,女性身着短裤、短袖衫,站立秤台中央;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应校对砝码重量。
三、皮褶厚度:皮下脂肪厚度,皮摺厚度仪。
部位:腹部、肩胛下角部和肱三头肌。
使用前校对,是否有延迟现象;自然站立,暴露测量部位;右手持测量仪,左拇指示指指距3cm,以指腹捏起皮肤及皮下组织轻轻捻动皮褶,使之与肌肉分离,将测量仪两钳头置于手指下放夹住皮褶,待指针稳定后立即读数;读数误差小于0.1cm。
四、腰围:脂肪重量和脂肪分布。
部位: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经脐上0.5至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测腰围。
垂直站立,双足自然分开,平稳呼吸,用无弹性,最小刻度为1mm软尺,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平稳呼吸;测量值精确到1mm。
五、脉搏部位:桡动脉、颞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观察指标:频率、节律、强弱、紧张度、动脉壁弹性以及呼吸对它的影响。
安静或剧烈活动后休息30分钟再测,3个手指并拢,指腹平放桡动脉近腕处,力度适中,触摸桡动脉搏动,至少30秒。
六、血压计量检定合格,袖带大小合适。
测前患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
通常为右上肢,坐位平第四肋软骨,仰位平腋中线。
袖带均匀紧贴皮肤与上臂,气囊中部应对准肱动脉,听诊器膜形体件置于肱动脉上,软压之(体件不应塞于袖带与上臂之间),充气同时听肱动脉搏动声音,待声音消失后,再将水银柱升高20-30mmHg,恒速放气。
边放气边听柯氏音,第一声响汞柱凸面所示数值为收缩压,肱动脉搏动声音消失时汞柱凸面所示数值为舒张压。
测量完毕,气囊排气,卷好气袖平正放入血压计中,使汞柱完全进入水银槽中(倾斜45度),关闭血压计。
间隔1-2分钟,用同样方法测血压2次,取平均值,差值不大于5mmHg。
七、甲状腺峡部:位于环状软骨的下方第2至第4气管环前面。
检查者站于患者前面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触摸,或站与患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嘱病人做吞咽,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长大,肿块侧叶:(前)一手拇指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只手示指、中指压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嘱病人配合吞咽。
(后)一手示指、中指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只手拇指压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示指、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嘱病人配合吞咽。
八、淋巴结检查顺序: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后、颈前、锁骨上腋窝:右手触诊患者左侧腋窝,左手触诊患者右侧腋窝。
滑车:检查者左手扶托被患者左上臂,右手在其肱骨上髁两横指,在肱二头肌内侧滑动触诊。
锁骨上: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腹股沟:患者平卧,检查者站在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在触及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
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质地、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九、胸部(肺脏)-视诊:自然凹陷: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骨骼标志:(前)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肋骨及肋间隙、剑突、腹上角(胸骨下角)(后)肩胛骨、肋脊角、脊柱棘突垂直线标志前正中线:沿身体前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胸骨线: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直线。
胸骨旁线:胸骨线和锁骨中线连线中点的垂线垂直线。
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肩胛线、后正中线触诊:胸廓扩张度:检查时将两手掌平放于病人胸部的对称部位。
两手拇指在前正中线相遇,当病人深吸气胸廓扩张时,两手即随胸廓扩张而外展,观察拇指与前正中线间隔距离,可判断胸廓两侧呼吸动度是否对称。
语音震颤:两手掌面或尺侧缘轻贴在病人胸壁两侧对称部位,但不可用力压在胸壁上,以免减弱手掌的敏感性。
让病人拉长声说“yi”,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两手交替对比检查两侧是否相同。
胸膜磨擦感:双手掌轻贴于胸壁两侧,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若触到吸气双相粗糙磨擦感,一种颤动感觉,即为阳性。
腋中线5-7肋最易感到。
叩诊:前胸部:由锁骨上窝开始,然后沿锁骨中线,腋前线自上而下逐一肋间隙叩诊。
侧胸壁:被检查者上壁置于头顶,从腋窝开始沿腋中线、腋后线向下扣至肋缘。
最后检查部:被检者头向前低垂,上身略向前倾,双手交叉抱肘,尽可能使肩胛骨移向外侧。
叩诊肩胛区板指与脊柱平行,从肺尖开始,先扣肺上界宽度,沿肩胛线向下扣,直至肺底活动度肺下界:先扣右侧、后扣左侧,平静呼吸时,自上而下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下线(6、8、10肋间),右锁骨中线上清音-浊音(肝上界)-肺下界肺底移动度:平静呼吸时,肩胛下角线自上而下叩诊,定下肺下界,吸气向下清音-浊音,最低点;呼气向上清音-浊音,最高点,正常范围:4-8cm听诊:肺尖开始,自上到下;前胸到侧壁到后背,同时左右、上下对比正常呼吸音:气管呼吸音-胸骨上窝、胸骨柄、第7颈椎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肩胛区上部、肺尖、第一二肋间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啰音: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胸壁下侧沿腋中线十、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多见于右心室肥大,在胸骨下段或胸骨左缘第3-5肋软骨及肋间心间搏动: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cm处,搏动范围直径约2-2.5cm。
心前区异常搏动: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右心室肥大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动脉瘤触诊:心前区震颤:右手掌尺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心包摩擦音:右手全掌置于被检查者胸骨左缘第3、4肋间处叩诊:先左后右,自下而上,由外到内,由清变浊心左界:先触及心间搏动,在搏动外2-3cm处,由外向内逐行叩诊,直至第2肋间心右界:先扣出肝上界,在上一肋间开始,自下而上自外而内,扣至第2肋间。
右界(cm)肋间左界(cm)2-3 2 2-32-3 3 3.5-4.53-4 4 5-65 7-9注: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听诊:二尖瓣: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
肺动脉瓣:胸骨左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三尖瓣:胸骨下靠近剑突十一、腹部视诊:九区法(第10肋最低点连线、侧髂结节连线、腹股沟中点的垂线)四区法(脐为中心)腹部体表标志:(前面)肋弓下缘、剑突、腹上角、脐、髂前上棘、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韧带、耻骨联合(后面)第12肋、肋脊角、腰肋角、髂后上棘听诊:肠鸣音:应在触、扣之前听,在右下腹,正常4-5次触诊:由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脾脏:取仰卧位,双腿屈曲,检查者左手绕过其腹前方,手掌置于其左胸第9-11肋处,将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置于上腹部,与左肋弓成垂直方向,以稍微弯曲的手指末端轻压向腹部深处,随患者吸气时向肋弓方向迎触脾,直至触到脾缘或左肋缘。
如不好触及,可嘱患者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
十二、人工呼吸1 置于硬板上,去枕平卧2 仰头举颏法,打开呼吸道3 左手捏住患者鼻翼4 深吸一口气,张口将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5 口对口吹气,患者胸廓抬起6 立即和患者口部脱离.捏鼻手放松7 观察患者,胸部向下恢复,气流从口鼻排出8 注意: 吹气频率为12-20次/分,吹气量800-1200ml9 与胸外按压的比例:单双人操作均为30:210 吹气时停止胸外按压十三、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1 食指中指沿肋弓处向中间滑动,找胸骨下切迹(不是剑突下)2 食指中指横放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既为按压区3 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4 将定位手取下,将掌根重叠于一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采用两手指交叉抬起法5 注意:按压频率8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0.6:0.4.按压深度4-5cm有效指标: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患者面色、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及对光反射出现第二站:公共卫生案例分析(口试)【案例1,案例2,20min,40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现场调查设计一、现场调查目的:1 核实诊断2确定是否爆发(短时间内、同居住区、同样临床表现;单峰流行曲线;同源性/相同传播途径;发病率高于历年水平)3 描述疾病分布、特征(三间分布)4 查明传染来源和暴露的易感人群5 采取相应的措施,扑灭疫情二、现场调查设计(调查方案)1调查目的(1)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2)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暴发或流行(3)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4)评价控制措施效果2 调查内容和方法(1)对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概述:主要利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暴发或流行的情况进行三间分布(空间、时间、人间)的描述(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2)主要方法:个案调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横断面调查-罹患率/感染率、回顾性或前瞻性纵向调查-发病率/感染发生率)(3)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以确诊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一组患者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疾病的一组个体为对照,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暴露率的差异,研究疾病与这些因素的关系,由果到因,论证性不强,适用于罕见病,选择偏倚。
OR值队列研究: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由因到果,论证性强,RR值、AR值(4)实验干预流行病学接到疫情报告后需询问和记录上报的内容:(1)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2)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表现(3)已采取的措施和急需解决的问题(4)报告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3 调查表的设计(1)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2)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发病情况(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及治疗情况(3)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4小时内食物摄入情况的调查/流行病学特征、密切接触者情况(4)已采用的防治措施(5)调查日期、调查人、审查人4 调查步骤(1)调查前获取初步信息(2)进入现场收集发病和暴露信息(3)初步分析资料并提出假设(掌握三间分布、流行曲线的绘制和解释、的概念)潜伏期: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