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成语故事》阅读检 测题
成语故事测试题带答案

《成语故事》测试题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B)A掩耳盗铃B守株待兔 C 滥竽充数D叶公好龙2、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B )A 曹植B孔子C 张良D司马睿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 B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杏林春满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关于宋朝画家( A )的,比喻做事前已有全面考虑。
A文与可B南郭先生C董奉D张僧繇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人的学识、技能很高(A )A升堂入室B生吞活剥C黔驴技穷D寻章摘句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 D )A 妙笔生花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画龙点睛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D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狐假虎威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A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9、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
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D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10、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A )的人。
A.贪生怕死B.不学无术C.卧薪尝胆 A. 废寝忘食二、填空题1.“运筹帷幄”出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张良。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的是心甘情愿地上了别人的圈套。
3.负荆请罪是指的战国时期赵王的大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佳话。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其中的“瓴”指的是水瓶。
三、阅读题滥竽充数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成语故事测试题(文档)

《成语故事》测试题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以下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小经验,不知变通。
( B )A 自欺欺人B 刻舟求剑C 滥竽凑数D 叶公好龙2、贯通融会这个成语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B )A 曹植B 孔子C 张良D 司马睿3、以下哪个成语表示明显掩饰不住的事情偏要想办法掩饰,比喻自己欺诈自己,往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 B )A 请君入瓮B 自欺欺人C 胸中有数D 杏林春满4、“胸中有数” 这个成语是对于宋代画家(A)的,比喻做事先已有全面考虑。
A 文与可B 南郭先生C 董奉D 张僧繇5、以下哪个成语比喻人的学问、技术很高(A)A 升堂入室B 囫囵吞枣C 江郎才尽D 寻章摘句6、以下哪个词语比喻在要点地方简洁简要地址明主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要点。
( D )A 妙笔生花B 目瞪口呆C 胸中有数D 点睛之笔7、以下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负他人、横行霜道。
(D)A 请君入瓮B 自欺欺人C 胸中有数D 仗势欺人8、以下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喜好某事物,实质上其实不真喜好,含贬义。
(A)A 叶公好龙B 目瞪口呆C 胸中有数D 妙笔生花9、比喻笔法高明的人写出感人的文章。
也嘲讽写作时夸张其辞,胡编乱造。
( D )A 叶公好龙B 目瞪口呆C 胸中有数D 妙笔生花10、抗日小英豪王二小、刘胡兰机智英勇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 A )的人。
A.贪生畏死B. 不学无术C.养精蓄锐 A. 忘餐废寝二、填空题1.“运筹决胜”出自运筹决胜之中,决胜千里以外,本来指的是刘邦帐下的张良。
2.姜太公垂钓——愿者上钩,指的是心甘宁愿地上了他人的骗局。
3.负荆请罪是指的战国期间赵王的大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行隔绝的局势,此中的“瓴”指的是水瓶。
三、阅读题滥竽凑数战国时,齐宣王喜爱听吹竽,他老是叫很多人一同吹给他听。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中,多余的行为是指什么?A. 画蛇B. 添足C. 喝酒D. 比赛答案:B2. 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是什么?A. 等待机会B. 守旧不变C. 坐享其成D. 勤奋努力答案:C3. 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为什么没有找回剑?A. 船在移动B. 剑已经沉入水底C. 船上没有剑D. 楚人忘记了剑答案:A二、填空题1. 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中,南郭先生假装会吹______。
答案:竽2. 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中,客人误将墙上的______看成了蛇。
答案:弓影3.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中,小偷认为只要自己听不见铃声,别人也听不见,这体现了“掩耳盗铃”的寓意是______。
答案:自欺欺人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答案: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不忘国耻,他每天睡在柴草上,尝一口苦胆,以此激励自己,最终成功复仇。
2. 成语“破釜沉舟”的故事中,项羽是如何表现其决心的?答案: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前,命令士兵砸破锅,沉掉船,以此表明他们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最终大获全胜。
四、论述题1. 请论述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答案:成语“狐假虎威”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其寓意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显示自己的威风。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依靠他人权势来炫耀自己的人。
例如,在职场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与高层领导关系密切而显得格外有影响力,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相应的能力,这就是“狐假虎威”的现代体现。
2. 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的态度是怎样的?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答案: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面对失马的不幸,没有过度悲伤,而是保持了平和的心态,认为事情可能还有转机。
后来,失马带回了一匹好马,塞翁的儿子却因骑马摔断了腿,塞翁依然没有过度悲伤,认为这也可能是好事。
《成语故事》测试题

《成语故事》测试题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1.“图穷匕见”讲的是( )刺杀秦王的故事。
A.李广B.荆轲C.李陵2.( )是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
A.开卷有益B.专心致志C.不耻下问3.孟母为了使( )成才,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
A.孔子B.荀子C.孟子4.( )的故事告诫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A.走马观花B.毛遂自荐C.掩耳盗铃5.成语“投笔从戎”中的“戎”是什么意思?A.兵器B.军队C.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
6.下面句子中成语“洛阳纸贵”运用不正确的是A.这本书走红,一时间洛阳纸贵。
B.这部小说情节迷人,出版后必然能洛阳纸贵,广受好评。
C.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用纸大户纷纷抢购。
7.“煮豆燃萁”这个成语出自A.《三都赋》B.《太平御览》C.《七步诗》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A、黄河B、长江C、淮河9.下面成语运用正确的是:A。
这样的消息,向壁虚构,无非是要打击敌方士气。
B.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C.小明这次考试又是班上倒数第一,名落孙山。
10.下面成语书写正确的是A.完壁归赵B.卧薪尝胆C.黄梁一梦11.“乐不思蜀”的意思是现在感到很快乐,不再思念蜀国,表示乐而忘返或者了而忘本。
( )对错12.“鹬蚌相争”经常和“渔翁得利”联用,比喻两败俱伤。
( )对错13.“闻鸡起舞”说的是闻到鸡的味道就起来跳舞。
( )对错14.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 )一样,没什么见识。
A.守株待兔B.井底之蛙C.害群之马15.《自相矛盾》中的那个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生意做得很红火。
对错16.成语( )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也含犹未为晚之意。
A.磨杵成针B.亡羊补牢C.呕心沥血17.“游刃有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庖丁的故事A.厨师B.画家C.医生18.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A.孺子可教B.邯郸学步C.凿壁借光19.“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关于宋朝画家( )的,比喻做事前已有全面考虑。
课外阅读《成语故事》测试卷

课外阅读《成语故事》测试卷《成语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道理。
为了检验大家对《成语故事》的阅读效果,下面这份测试卷应运而生。
一、选择题1、“画蛇添足”这个成语中,最先画好蛇的人最终却没有喝到酒,是因为()A 他画的蛇不好看B 他给蛇添上了脚C 其他人耍赖2、“掩耳盗铃”中那个偷铃铛的人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铃声了,这种想法()A 很聪明B 很愚蠢C 有一定道理3、“刻舟求剑”的故事中,那个人在船上刻记号是为了()A 做标记B 好玩C 纪念4、“亡羊补牢”告诉我们()A 丢了羊再补圈已经没用了B 出了问题及时补救还不算晚C 羊圈不需要修补5、下列哪个成语与“狐假虎威”意思相近()A 狗仗人势B 指鹿为马C 叶公好龙二、填空题1、“______”这个成语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2、“______”常用来形容学习或工作勤奋不知疲倦。
3、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______”。
(填一个成语)三、判断题1、“守株待兔”中的农夫最终等到了很多兔子。
()2、“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很有才华。
()3、“买椟还珠”说的是一个人只看重外表,不注重内在。
()四、简答题1、请简要讲述“拔苗助长”的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说说你对“半途而废”这个成语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半途而废。
五、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成语故事,回答问题。
《自相矛盾》从前,有一个楚国人在街上卖矛和盾。
他先举起自己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它。
”接着,他又拿起自己的矛,大声吹嘘道:“我的矛非常锐利,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它都能一刺即穿。
”这时,人群中有人问道:“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这个楚国人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问题:1、这个楚国人为什么会愣住?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通过这份测试卷,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大家对《成语故事》的掌握程度。
二年级《成语故事》知识大赛(答案)

实验小学二年级阅读考级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选项填在括号里。
30%1.下列哪个成语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参立。
(B )A.同心协力B.分庭抗礼C.拾人牙慧D.同仇敌忾2.“车载斗量”的出处是( C )A.《左传》B.《汉书》C.《三国志》D.《世说新语》3.“安土重迁”的反义词是( D )A.故土难离B.安居乐业C.恋恋不舍D.背井离乡4.孔子的政治思想是“礼”和( A )A.仁B.贤C.爱D.信5.“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有不可阻挡的形势。
“瓴”指的是( B )A..水B.水瓶C.倒D.泼水6.“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C )A、聪明才智B、漂亮牙齿C、漂亮言辞D、文章格式7.“暗度陈仓”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D )A.伯乐B.刘备C张飞 D.刘邦8.《咏柳》的作者是()A.李白B.张志和C、贺知章D.白居易9.“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风景旧曾谙C.能不忆江南10.“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这句诗的作者是()A.贺知章B.杨万里C.苏轼D.王安石二、画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24%)安部当车(步)大气晚成(器)令人花指(发)一依带水(衣)望羊兴叹(洋)木猴而冠(沐)竭泽而鱼(渔)黄梁一梦(粱)各得奇所(其)被水一战(背)攻败垂成(功)娇枉过正(矫)三、根据意思填成语。
(18%)1.形容人民生活安乐幸福。
(安居乐业)2.比喻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以求改进。
(抱残守缺)3.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
也指每个人或事物得到适当的安置。
(各得其所)4.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衔环结草)5.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传播。
(脍炙人口)6.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量体裁衣)四、判断题。
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0%1.“门庭若市”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
(√)2.“入木三分”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破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课外阅读训练-第5单元 成语故事(含答案)

快乐训练训练26百发百中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神箭手,他的箭法异常高明,当时无人能与他匹敌。
有一个叫潘党的人,他早就听说过养由基的大名,但因为没有亲自较量过,所以始终不服气。
这一天,潘党寻机对养由基说:“你我同是射箭高手,但我箭箭能中靶,你说我的本领如何?”养由基闻言不禁微微一笑,说:“你的本领的确不错,可如果能在百步之外射中那片杨柳的叶子,那才能算真正的神箭手。
”潘党怀疑养由基在同他开玩知,他当即选定三片叶子,让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一片片射去。
只见养由基不慌不忙地弯弓搭箭,身子微倾,只听“吱”的一声,三箭迭出——潘党飞奔过去,见所选三叶尚振颤未止,而叶子正中被箭穿透而过!他不由衷心赞叹道:“啊,好箭法,果然名不虚传!”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你我同是射箭高手,但我箭箭能中.靶,你说我的本领如何?(zhōnɡ zhònɡ)2、山中.云雾迷蒙,如仙境一样。
(zhōnɡ zhònɡ)二、选子填空。
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弓()刀()三、文中寻宝。
1、啊,好箭法,_______名不虚传!A、果然B、虽然C、居然2、他早就听说过养由基的大名,但______没有亲自较量过,______始终不服气。
A、虽然……但是……B、因为……所以……C、即使……也……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养由基闻.言不禁微微一笑。
( )A、用鼻子嗅B、名声C、听见2、啊,好箭法,果然名不虚传....!()A、实在很好,不是徒有虚名。
B、名声和传说的不一样。
五、请用“_____”线画出描写养由基射箭动作的句子。
六、“百发百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
A、有真本事,但要谦虚。
B、形容射箭或射击准确,每次都能命中目标。
现在多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训练27程门立雪杨时是北宋时人,他自小就很聪明,口齿伶俐,反应机敏。
杨时曾在颖昌拜著名学者程颢为师,后来程颢病逝。
悲痛之余,为掌握理学精髓,杨时决定奔赴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继续求知。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1. 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是?A. 画蛇时多画了脚B. 多此一举,做了不必要的事情C. 画蛇时少画了脚D. 画蛇时画得非常逼真答案:B2. 成语“杯水车薪”用来形容什么情况?A.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燃烧的柴火B. 形容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C. 形容非常节约用水D. 形容非常浪费资源答案:B3. 成语“对牛弹琴”的寓意是什么?A. 对牛弹琴,牛会欣赏音乐B. 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C. 形容音乐家技艺高超D. 形容牛听音乐会变得很温顺答案:B4. 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哪个历史事件?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B5. 成语“卧薪尝胆”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A. 项羽B. 刘邦C. 勾践D. 秦始皇答案:C6. 成语“纸上谈兵”的意思是?A. 在纸上画兵B. 比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C. 形容读书很多,但不会应用D. 形容书法写得非常好答案:B7. 成语“指鹿为马”的出处是?A. 《史记》B. 《汉书》C. 《左传》D. 《战国策》答案:A8. 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是?A. 偷铃铛时捂住自己的耳朵B. 比喻自欺欺人,做无用功C. 形容非常小心谨慎D. 形容非常大胆,不怕被发现答案:B9. 成语“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A. 在船上刻记号来寻找丢失的剑B. 比喻拘泥于形式,不知变通C. 形容非常珍惜物品D. 形容非常不珍惜物品答案:B10.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哪个典故?A. 出自《庄子》B. 出自《列子》C. 出自《韩非子》D. 出自《吕氏春秋》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成语故事》过关阅读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 我会认,写出加点字的拼音。
(共6分)
半途( )而废 如火如荼( ) 按图索骥( ) 买椟( )还珠 司空见惯( ) 亡( )羊补牢
二、我会填(共18分)
拔( )助( ) 叹为( )( ) ( )诚( )公
闭( )思( ) 杞人( )( ) ( )滴( )穿
大( )灭( ) 东山( )( ) ( )斧( )舟
三、寻经据典,人语相连(20分)
纸上谈兵 赵高 || 望梅止渴 勾践
精忠报国 蔺相如 || 三顾茅庐 曹植
指鹿为马 赵括 || 卧薪尝胆 刘备
完璧归赵 岳飞 || 七步成诗 韩信
入木三分 王羲之 || 背水一战 曹操
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学习不能( )而是要精益求精。
A、囫囵吞枣
B、江郎才尽
C、名落孙山
D、夜郎自大
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 )才有可能取胜!
A、破釜沉舟
B、弄巧成拙
C、卧薪尝胆
3.只要我们发扬( )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A、杞人忧天
B、愚公移山
4.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 )一样,没什么见识。
A、守株待兔 B、井底之蛙
5.“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
A、唐代一位诗人
B、一种官职
6.刘备、诸葛亮是下面哪个成语故事中的人物?( )
A.声东击西
B.草木皆兵
C.郑人买履
D.三顾茅庐
7.用来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的成语是(
)。
A.含沙射影
B.三顾茅庐
C.狐假虎威
D.拔苗助长
8.“拔苗助长”这个成语用来比喻( )。
A.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B.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C.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D.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应该适可而止。
四、选择动物名,补充成语。
(共16分)
兔 牛 鸡 鼠 马 龙 蛇 虎 鱼 狐 驴
( )目混珠 闻( )起舞 守株待( )
( )到成功 画( )点睛 千军万( )
( )假( )威 对( )弹琴 胆小如( )
( )死狐悲 黔( )技穷 叶公好( )
五、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共14分)
1、一句话都没有:( )言( )语
2、很少的几句话:( )言( )语 ( )言( )语
3、说了很多的话:( )言( )语
4、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言( )语
5、豪迈雄壮的话:( )言( )语
6、像蜜糖似的话:( )言( )语
六、写话。
(共10分)
你喜欢《成语故事》中的哪一个故事?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