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留观规定(内容清晰)
急诊留观病历管理规范

急诊留观病历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急诊留观病历是指急诊科对于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处理的患者,在急诊留观区进行的医疗活动的记录和管理。
合理规范的急诊留观病历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留观病历管理的规范要求。
二、急诊留观病历管理规范的要求1. 病历记录要完整准确(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2) 就诊时间:记录患者就诊的具体日期和时间;(3) 主诉和现病史: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和现病史,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发展过程等;(4) 既往史和过敏史:记录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和过敏史;(5) 体格检查: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评估、体格检查等;(6) 辅助检查:记录患者在急诊留观期间进行的各项辅助检查结果;(7) 诊断和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详细记录医生的诊断和制定的治疗方案;(8) 医嘱和处理:记录医生的医嘱和处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护理措施等;(9) 留观期间的变化和观察:记录患者在留观期间的病情变化和医生的观察结果;(10) 出留观情况:记录患者出留观的具体时间和医生的意见。
2. 病历填写要规范统一(1) 使用规范的病历模板:医院应提供统一的急诊留观病历模板,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应按照模板的要求进行填写;(2) 填写必填项: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必须填写所有必填项,确保病历的完整性;(3) 笔迹清晰可辨: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应使用清晰的字迹,确保病历的可读性;(4) 不得随意涂改: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如需修改内容,应使用规定的修改方式,不得随意涂改;(5) 签名和日期:医生在填写病历后,应在病历上签名并注明日期,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3. 病历保密和存档要求(1) 保护患者隐私: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应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给非相关人员;(2) 安全存档: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急诊留观病历存档系统,确保病历的安全性和可检索性;(3) 保留期限:急诊留观病历应按照像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保留,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
急诊科留观制度

急诊科留观制度
Ⅰ目的
明确医务人员岗位责任,规范行为,保障患者权益。
Ⅱ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
Ⅲ制度
一、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需急诊观察的患者,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留观不超过72小时。
二、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应当根据患者病情严密观察、治疗。
凡收入观察室的患者,必须开好医嘱,按规定及时书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包括检验、影像)及处理经过,必要时请相关专业会诊。
三、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症患者随时查房。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
病情有变化时随时检查,避免贻误病情,并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变化,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
四、急诊科值班护士随时巡视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明确
观察项目和注意事项,积极进行治疗和护理,及时记录并向医师反映病情。
五、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床患者,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床旁交接班工作,认真书写记录。
六、患者需离开观察室时,应有医师决定患者离院或住院治疗。
离开观察室时,医师和护士应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并结算费用,护士做好终末处理。
Ⅳ参考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
急诊科留观管理制度

急诊科留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急诊科留观管理工作,提高留观患者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急诊科的留观管理工作,包含留观患者的接诊、察看、护理和转归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定义1.急诊科留观:指患者因病情需要进一步察看、治疗,但不需要住院的情况下,在急诊科设立的留观区察看和处理。
2.留观医师:指负责留观患者接诊、察看和护理工作的医师。
3.留观护士:指负责留观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监测工作的护士。
4.留观患者:指经急诊科医师评估后,需要进一步察看、治疗但无需住院的患者。
第二章留观患者的接诊与察看第四条接诊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工作人员需在留观患者登记簿上登记患者信息,包含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描述等。
2.留观患者需要在留观候诊区等待,等待留观医师接诊。
第五条接诊要求1.留观医师应当及时接诊留观患者,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2.留观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的病情,订立留观察看计划,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第六条察看项目1.留观医师应依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订立相应的察看项目,包含生命体征、疼痛评估、病情变动等。
2.留观护士应依照规定的察看项目进行监测,并及时记录患者察看结果。
第七条留观时限1.留观的时限一般不超出24小时,如患者病情需要连续察看,可以延长留观时限,但需经留观医师书面同意。
2.对于不同病种和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留观时限,但不得超出72小时。
第三章留观患者的护理和管理第八条护理要求1.留观患者的护理工作应加强,包含饮食、洗漱、床位的整理和消毒等。
2.留观护士应依照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供应必需的护理和帮忙。
第九条环境管理1.留观区的环境应保持乾净、安静,确保患者的休息和察看。
2.床位、用具等应依照要求进行消毒和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条医嘱执行1.留观医师依据患者的察看结果和病情变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医嘱。
急诊科留观制度及流程

急诊科留不雅制度之邯郸勺丸创作
1、不合适住院条件,但按照病情尚需急诊不雅察的患者,可留不雅察室进行不雅察.留不雅时间三级医院一般不超出48小时,二级医院不超出72小时.
2、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应当按照病情严密不雅察、治疗.凡收入不雅察室的患者,必须开好医嘱,按格局规定及时书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包含、检验、影像)及时处理经过,需要时及时请相关专业会诊.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病随时查房.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任务.
4、急诊室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患者,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应情况.
5、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不雅察床患者,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任务,需要情况书写记录.。
急诊留观制度

急诊留观制度LC—008:急诊留观制度生效日期:2011年7月1日修订日期:一、不符合住院条件、但病情尚需急诊观察的患者,需有急诊值班医师或门诊医师的医嘱,方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
二、办理留观时应提供患者真实姓名、年龄、性别、费用类别(医保、自费),及时交纳费用.医保患者严格履行医保相应流程。
三、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治疗,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必要情况应书面记录。
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随时查看危重患者,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按规定格式及时限书写病历,记录病情(包括辅助检查)、处理经过等,必要时请相关专业会诊。
急诊科值班护士应主动巡视患者,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四、值班医师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征求患者或家属对诊疗方案的意见,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或于病历中签字确认.五、严格执行留观病人登记制度,记录要全面、详细、认真。
LC—009: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11年7月1日修订日期: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二、原则(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二)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一)急诊抢救1.患者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迅速摆放成患者合适的体位,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
急诊留观制度

急诊留观制度急诊留观制度急诊伤病人员,病情危重、诊断不明或有生命危险、必须由医护监护者,可由值班医师酌情决定留院观察。
留观具体要求:1、留观具体要求:(1)留观的伤病员,应留一名家属照顾。
(2)留观一般不能超过72小时。
2、留观对象包括:(1)诊断一时难以明确,离院后病情可能突然变化趋于严重者。
(2)病情需要住院,但无床位且一时不能转出者。
(3)高热、腹痛、高血压、哮喘等经治疗后需暂时观察疗效者。
(4)其它特殊情况需要留观者。
3、不予留观的对象包括:(1)疑似传染病、肺结核(无大出血)、精神病病人;(2)慢性患者不得收入观察室。
(3)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不平稳,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
4、医师护士职责:(1)决定留观的患者,急诊值班医师应通知观察室护士,并书写好留观病历及开出医嘱。
(2)病人到留观室后,护士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及时查看病人。
(3)值班医师开出医嘱,护士按医嘱进行治疗、护理和观察。
(4)值班医师和护士应经常巡视病人,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做好病程记录和护理记录。
(5)加强基础护理,护士必须认真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随时注意检查各种导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严格床旁交接。
(6)急诊护士有权督促值班医师及时处理留观患者。
急诊科医师应每早、晚交接班时到急诊留观室查房,床旁交班,并写好交班记录。
(7)对于危重伤病员,值班医师应及时向病人家属交待病情,取得家属的理解,必要时需家属签字。
(8)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做到“八知道”,并完成所管病人的治疗、护理、相关检查及记录等。
危重、特殊病人的转科由责任护士护送并与病房护士交接。
急诊留观病历管理规范

急诊留观病历管理规范一、引言急诊留观病历是医院急诊科对留观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急诊留观病历的管理,确保其准确、完整、可靠,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院急诊科对留观患者的病历管理。
三、术语定义1. 急诊留观病历:指医院急诊科对留观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记录文件。
2. 留观患者:指在急诊科进行初步诊断后,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的患者。
四、病历书写要求1. 病历书写应规范、清晰、完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等;b. 主诉:患者主要症状和就诊目的;c. 现病史:详细描述患者当前症状、发病时间、病情变化等;d. 既往史:包括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e. 体格检查:详细记录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f. 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g. 诊断:根据患者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h. 治疗和观察:记录患者接受的药物治疗、护理措施、生命体征监测等;i. 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j. 医嘱: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和观察的具体要求;k. 医生签名:医生应在病历上签名,并注明签名时间。
2. 病历书写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和缩写,避免使用模糊、不明确的词语。
五、病历管理要求1. 病历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不得出现涂改、划线、空白等情况,如有错误需要修改,应使用正确的修改方式,如加注修改原因、修改时间,并由医生签名确认。
2. 病历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确保患者就诊过程的连贯性和可追溯性。
3. 病历应妥善保存,确保机密性和安全性,避免未经授权的人员查阅和篡改。
4. 病历应定期进行归档,便于后续查阅和病例分析。
5. 病历管理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机制,定期对病历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六、培训和监督1. 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水平和规范意识。
急诊科留观规定

荔湾区人民医院门急诊留观病人及病历管理规定急诊科:根据卫生部病例书写规范及广东省医院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要求,为维护医保参保患者得合法权益,确保住院前三天得急诊留观费用纳入住院费用总额进行报销,同时更好得做好门急诊留观病人管理、提高门诊病历书写及管理质量,特制定以下条例,请参照执行:一、急诊科留观室病人管理规范1、凡暂不具备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必须输液或观察得病人,可留急诊科观察、治疗,观察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遇有专科性较强得病人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情况收住专科。
如专科无床,留观中需请专科会诊,以指导处置,并与专科联系,一旦有床,应及时专科治疗。
3、急诊科医生、护士应对留观室所有病人进行床头交接,详细了解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4、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做好治疗、护理、相关检查及记录等。
危重、特殊病人得转科由责任护士护送并与病房护士交接。
5、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
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情况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述并保留药物空瓶,以便抢救完毕后核对。
6、加强对年老、体弱、昏迷及意识不清病人得管理,24小时内必须有人陪护;床头挂有防意外伤害得警示标识牌,使用床档;躁动不安者四肢约束带约束,以防坠床等意外事件得发生;患儿床旁不放置热水瓶,以防碰倒发生烫伤。
7、对有精神症状得患者应放在单人房间,房间内不得有锐器等危险物品,以防自杀或伤及她人。
8、有自杀倾向得患者应通知家属、值班医生、护士长并做好记录,加强心理护理、严格床头交接及巡视制度,实施24 小时监护。
9、严格执行护理分级管理得相关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10、严格遵守毒麻药物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1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得宣传,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不安全隐患,所有工作有员必须掌握应急事件得处理。
12、加强急救物品、药品、器械、设备得管理,时时处于应急状态,以确保急救措施得顺利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湾区人民医院
门急诊留观病人及病历管理规定
急诊科:
根据卫生部病例书写规范及广东省医院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要求,为维护医保参保患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住院前三天的急诊留观费用纳入住院费用总额进行报销,同时更好的做好门急诊留观病人管理、提高门诊病历书写及管理质量,特制定以下条例,请参照执行:
一、急诊科留观室病人管理规范
1、凡暂不具备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必须输液或观察的病人,可留急诊科观察、治疗,观察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遇有专科性较强的病人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情况收住专科。
如专科无床,留观中需请专科会诊,以指导处置,并与专科联系,一旦有床,应及时专科治疗。
3、急诊科医生、护士应对留观室所有病人进行床头交接,详细了解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4、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做好治疗、护理、相关检查及记录等。
危重、特殊病人的转科由责任护士护送并与病房护士交接。
5、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
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情况执行抢
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述并保留药物空瓶,以便抢救完毕后核对。
6、加强对年老、体弱、昏迷及意识不清病人的管理,24小时内必须有人陪护;床头挂有防意外伤害的警示标识牌,使用床档;躁动不安者四肢约束带约束,以防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患儿床旁不放置热水瓶,以防碰倒发生烫伤。
7、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放在单人房间,房间内不得有锐器等危险物品,以防自杀或伤及他人。
8、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家属、值班医生、护士长并做好记录,加强心理护理、严格床头交接及巡视制度,实施24 小时监护。
9、严格执行护理分级管理的相关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10、严格遵守毒麻药物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1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的宣传,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不安全隐患,所有工作有员必须掌握应急事件的处理。
12、加强急救物品、药品、器械、设备的管理,时时处于应急状态,以确保急救措施的顺利实施。
二、急诊留观流程:
1、医保持卡实时结算人员,门急诊病情达到留观程度需急诊留观者,由急诊医生开具急诊留观证(即我院住院证,住
院科别写急诊,同时加盖急诊留观章)到住院处办理急诊留观手续,预交起付金及押金,留观结束后结算。
留观号以住院号(四位号码)前加“LG”前缀标示,以便与正常住院患者区分。
2、急诊留观患者留观期间需参照住院患者管理流程录入及处理住院医嘱,无需交费,直接到中心药房或门诊药房取药。
3、患者留观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天。
4、如病情严重无法控制,需转入本院住院的患者,急诊医生必须在2h内开具住院证至住院处办理留观结账及住院手续(不需另交起付金,计算机系统内按“转科”处理,病案室按新入院病人统计);急诊前期费用不得超过600元。
超出部分计入转入科室。
5、如患者需转至其他医院住院诊治者,急诊医生开具急诊留观证明、转诊证明书写出观小结交给患者,其到住院处办理留观结账,到医务科和医保办公室办理转院手续;
6、离院后24小时内再回本院留观、住院者,只需支付一次起付金,超过24小时者需再次支付起付金。
7、急诊留观患者停止留观后,由急诊当班医生完善急诊留观病历,急诊护士核对留观遗嘱进行核账,留观病历由急诊科存档保管。
三、急诊留观病历管理规范:
1、急诊留观病历内容及规范
急诊留观记录:一般项目、病史、查体、初步诊断、重要检查结果、急诊处置、医生签名(格式参照入院记录,内容简单明确。
)
2、留观首次病程:简要病历特点、本次诊断和主要鉴别诊断、一般处置、上级医师指导意见,格式参照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
3、病程记录:每次记录有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观察病情记录每次24小时不得不少于两次,急、危、重症随时记录,留观期间能反映出上级医师查房制度的执行;交接班、会诊、专科、收入院、转院均应有病程记录。
4、病情分析:病案中体现主要诊断和处置原则变化的记录与分析。
5、出观记录:留观时情况,诊疗经过,离开时病情及有关复诊遗嘱的说明,简单明确;出观诊断;患者离开留观室时,应记录去向(格式参照出院记录)。
6、其他:体温单、医嘱单、化验粘贴单、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麻醉记录单、手术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书写格式及排列顺序参照住院病历)。
7、急诊留观病历运行及保存:
急诊留观结束时由当班医师将“留观小结”一式两份,一份保留予留观病历,一份放入门诊病历。
留观病历由急诊专人、专柜进行保存以备调阅。
急诊留观期间病历保存在急诊室,科室做好编码管理及台账登记。
8、急诊留观病历复印按照住院病历复印管理条例执行,由科室安排人员携带留观病历,陪同患者或家属前往病案室,审核患者或家属身份证明资料后按规定复印病历。
荔湾区人民医院
20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