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宁腿综合症相关诊断和鉴别
不宁腿综合症诊断标准

不宁腿综合症诊断标准不宁腿综合症(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学疾病,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目前未有特异且明确的诊断标准,但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和评估标准。
首先,对于患有RLS的患者,医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评估:1.症状特点患者在安静或休息时常感到不愉快的腿部不适感,常伴有针刺、嗜睡感、酸痛或者发麻等不适感,导致患者难以入睡或者影响睡眠质量,同时这种腿部疼痛对于运动反而减轻。
2.症状的频率和程度医生应该询问患者RLS症状的频率和程度,是否每晚都出现,是否需要通过进行运动来缓解,是否需要用药来缓解,达到多久的缓解效果等。
3.家族史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家族史,RLS的发病与家族遗传紧密相关。
4.可能的病因医生还需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询问,了解可能的病因因素,例如贫血、肾病等。
5.组织学检查患者的运动障碍病史应包括详细的神经学检查、生物电图检查和运动测量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除了以上几点,目前RLS的诊断标准国际上通常参照以下诊断标准:1.国际运动障碍协会(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 IRLSSG)制定了临床诊断标准,需要患者满足4个标准:(1)存在不适感或者类似不适感的疼痛、针刺、嗜睡感或者发麻等不适感。
(2)症状通常在晚上或休息时发生。
(3)症状可以通过活动得到缓解,并在苏醒后减轻或消失。
(4)患者需要满足其他RLS特定症状,例如卡版、突然睡眠等。
2.欧洲不安腿综合症联盟(European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 EURLSSG)制定了更加明确的临床诊断标准,要求患者需要满足5个标准:(1)产生“不适感或者类似不适感的疼痛、针刺、嗜睡感或者发麻等不适感”。
(2)症状通常在晚上或休息时发生。
(3)通过行动缓解症状,并在苏醒后减轻或消失。
不宁腿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 劳累;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
舒适;避免摄入刺激性物质如咖 啡因、酒精等。
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针灸等,可缓解肌 肉紧张和不适感。
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 患者,心理治疗可帮助缓解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随访,评估治 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自行停药
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自 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影响治 疗效果。
01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情严重 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02
03
注意副作用
药物治疗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如头晕、恶心、嗜睡等,如有 不适应及时就医。
为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以帮助他们应对与患者疾病相关
的心理问题。
05
研究与展望
发病机制研究
神经递质异常
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异常是不宁腿综合征的重要发病机制,可能 与多巴胺受体基因多态性有关。
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可能 参与疾病的发病过程。
遗传因素
不宁腿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 展中起重要作用。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减少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的摄 入。
适度运动
如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改 善睡眠质量。
家属参与与支持
家属教育
01
向家属提供有关不宁腿综合征的知识和信息,以增加他们的理
解和支持。
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不宁腿综合征的确诊
▪ 不安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最近一次由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在2014 年更新,由以下5个关键特征组成:
不宁腿综合 征的临床诊 断和治疗
前言
▪ 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性疾病,以强烈渴求肢体 活动为特征,通常伴有双下肢感觉异常,偶尔累及上肢,感觉异常多种 多样,常见有酸麻感、蚁走感、针刺感,甚至难以描述的不适感,此种 不适感在肢体活动后减轻,休息时加重,白天减轻,夜间加重。
▪ 由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常将不安腿综合征的感觉运动症状归于肌 肉痛性痉挛、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等原因,临床上漏诊率和误诊率高。
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3.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障碍:目前较为公认的机制之一,是中枢神经系统非 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神经元损害。补充多巴胺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明显缓 解症状。
4.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常常伴随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腰交感神 经功能紊乱会导致下肢感觉异常和血管舒缩失常,产生下肢酸胀、怕冷、夜间无 处安放的症状。
谢谢观看
④走动可暂时减轻,但最终无法控制。
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
▪ 不安腿综合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经颅刺激、腰交感神经毁损。其中,腰交 感神经毁损是疼痛科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时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 果。
▪ 腰交感神经毁损治疗的主要理论依据为: ①交感神经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到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切断交感通路可使相应区域疼 痛消失。 ②交感神经调节多种疼痛相关介质的产生与释放,如神经细胞生长因子(NGF)、白介 素-8及缓激肽等。 ③交感神经参与血管舒缩调节,交感神经毁损可扩张下肢痉挛血管,增加侧支循环,改善 局部血供,促进致痛物质清除,促进局部溃疡愈合。
中医辩证不宁腿综合征详解

中医是怎么样辨证施治的?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主要是体内湿气过大不能正常散发,淤积体内导致局部的经气不利,血不养筋致使筋脉失养从而发病,“宁腿止痉汤”通过益肾柔肝、养血润筋之功,使肾精足,肝血旺,筋骨得养,神有所使,恢复大脑及神经功,以形成系统的中医治疗不宁腿综合症的理论与疗法,从根本上治愈不宁腿,一般半个月左右会看到好转的情况。
不宁腿的病理病机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
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
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
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
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产生本病。
宁腿止痉汤治疗不宁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益气补血,通过提高心脏的泵血,加强心脏对各脏腑的供血压力,活血通络和温中下气之效,弥补患者身体缺陷。
第二阶段:滋补肝肾,阴阳双补平补,阴中求阳,肝肾同补,此疗程主要改善患者的头晕失眠,心悸,乏力等一些列症状。
第三阶段:活血化瘀,中医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原理为不通则痛,此疗程主要是调理患者脏腑功能,使其达到平衡,疏通血脉,来改善患者腿部痉挛现象。
如何缓解不宁腿综合征1、保持规律的就寝时间:每天规律的就寝和起床可以帮助人们睡得更好。
如果患有不安腿综合征,规律就寝还可以帮助打破症状恶化影响睡眠的恶性循环。
留意自己感觉最舒适的睡眠时长,大多数成年人每晚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2、睡前伸展腿部:睡前轻微伸展自己的腿部可能也有帮助。
可以手扶着墙,右腿后腿一步,慢慢下蹲并保持右腿伸直。
然后再换一条腿继续重复。
如果坐了很长时间,伸展腿部也很有帮助。
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2]
![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2]](https://img.taocdn.com/s3/m/4d70e14df7ec4afe04a1dfb3.png)
2.频发(每天都出现)RLS:需要每天用药。多巴胺受体 激动剂是目前治疗这种类型RLS的首选,其次为加巴喷丁、 轻中度阿片类药物、镇静安眠药。
[5]Winkelman JW.Johrmton L.Augmentation and tolerance with long-term pramipexole treatment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RIS). Sleep Med,2004.5:9-14.
[6]Waiters ASpinirole is effective in the Ueatment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TREAT RLS 2:a 12. week,double—blind, randomized,parallel—group,placebo— controlled study.Mov Disord,2004,19:1414-1423.
RLS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原因不明,部分 具有家族遗传性。法国和意大利报道与12q和14q基因突 变有关。后者可见于尿毒症、缺铁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 缺乏、妊娠、干燥综合征、帕金森病、小纤维神经病、多灶性神 经病、腓骨肌萎缩症、代谢病、药源性(如三环类抗抑郁剂、 H:受体阻滞剂、镇静剂)等。
[7]Garcia—Borreguero D,Larrosa 0.de la l,lave Y,et a1.Treatment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with gabapentin:a double—blind.cross—
不宁腿综合症相关诊断和鉴别

不宁腿综合症相关诊断和鉴别[导读] 不宁腿综合症患者常常出现下肢〔间或可有上肢〕不愉快的异常感觉。
如:虫蠕感,虫爬感,刺痛感,或其他异样感觉,多发生在夜间尤其是入睡前。
不宁腿综合症简单跟**不能、腿痛动趾综合征、夜间腿部痉挛、卧位性神经性跛行综合征、其他下肢肌肉及骨骼结构病变混淆。
不宁腿综合症患者常常出现下肢〔间或可有上肢〕不愉快的异常感觉。
如:虫蠕感,虫爬感,刺痛感,或其他异样感觉,多发生在夜间尤其是入睡前,受累部位以小腿深部最为明显。
揉搓局部皮肤,按摩患肢,伸展肌肉可缓解病症,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活动患肢,故而患肢常常过度行走,以期缓解。
由于不宁腿综合症常常发生于夜间或入睡之前,因此,患者入睡困难,多有失眠。
不宁腿综合症的发病率报道不一,约为1.2%—29%。
一般认为,约在15%。
男女均可罹患,女性稍高于男性。
儿童亦可患病。
妊娠女性发病率约为11%—27%,一般多见于妊娠3个月以后。
任何人种均可发病,但西方人更易受累。
不宁腿综合症的误诊率很高,约为59%。
病人由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8年,病人由发病到就诊的间期亦较长,个别患者发病后30年才首次就诊。
因此,临床医生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还应重视群众医学科普水平的提高。
不宁腿综合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型,继发性不宁腿综合症常见于周围神经病、尿毒症、或某些金属离子缺少的患者。
对于不宁腿综合症的患者要鉴别原发与继发。
临床表现夜间或入睡前发生感觉异常和被迫活动患肢是不宁腿综合症的特征表现。
病人白天大多正常,夜间或入睡前开始发作,至次日晨起时病症逐渐消退。
严峻时常常影响睡眠,病人苦不堪言,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不宁腿综合症的感觉异常多种多样,最具特征的是蠕动感或虫爬感。
病人就诊时常常诉说“腿内有蛆虫在蠕动〞,“腿内有毛毛虫在爬〞。
主诉中所用词汇按频度大小依次为“急需活动患肢、蠕动感、刺痛、抽筋、虫爬、牵拉、电击、紧张、不舒适、瘙痒〞等感觉,但灼烧感、针刺感多不出现。
尿毒症不宁腿综合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措施

尿毒症不宁腿综合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措施不宁腿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强烈的、不受控制的活动腿的冲动,大多发生在透析过程中或夜间卧床休息时,活动后好转。
流行病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2倍。
不宁腿综合征与神经-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及妊娠等存在明显相关性。
发病机制家族史、BTBD9 基因、中枢神经系统铁缺乏或铁代谢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紊乱、神经环路异常、贫血、转铁蛋白饱和度<20%以及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不佳等均为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机制。
对尿毒症常见发病机制为透析不充分、中分子或大分子毒素蓄积、铁代谢障碍或铁缺乏等因素相关,贫血、含咖啡因食物或药物摄入、浓茶或某些药物蓄积等因素可成为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1)不受控制的冲动或欲望。
强烈、迫切地想要移动肢体,夜间睡眠或安静时出现或加重,需不停地活动下肢或下床行走,一旦恢复休息状态,会再次出现上述不适感。
2)感觉异常。
对肢体深处不适感描述有蚁爬感、蠕动感、灼烧感、触电感、牵拉感、紧箍感、撕裂感甚至疼痛。
3)累及部位。
不适感尤以小腿显著,可累及大腿及身体其他部位,呈对称性。
4)规律性。
有特征性昼夜变化规律,腿部不适感多在傍晚或夜间出现,发作高峰为午夜与凌晨之间,白天症状相对轻微,部分患者透析过程中仍可以频繁发作。
5)伴随症状。
大多数存在睡眠紊乱,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期或清醒期周期性肢体运动,常导致日间疲劳、困倦、抑郁及焦虑。
诊断标准诊断不宁腿综合征需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鉴别诊断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用于排除继发性因素。
①血常规、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度、转铁蛋白饱和度等贫血相关检查,有助于了解铁利用情况、排除缺铁性贫血继发的不宁腿综合征;②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排除糖尿病继发的不宁腿综合征;③对于阳性家族史患者可以进行相关基因学筛查。
中国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 (6)对于在某些遗传学或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本诊断标准时去除C标准更为 合适,但需作出明确说明。
治疗
• 一、一般治疗 • (一)建议避免使用可能诱发RLS的药物 • (1)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硝普钠、甲氧氯普胺及抗精
脉曲张、下肢水肿、关节炎或习惯性踮脚)。 • C.上述症状导致患者忧虑、苦恼、睡眠紊乱,或心理、躯体、社会、职业、教
育、行为及其他重要功能障碍。
诊断
• 补充说明: • (1)有时没有腿部不适感也存在活动腿的冲动。除腿部有时也会累及手臂及身
体其他部位。 • (2)对于儿童,问诊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特殊表达用语,以及询问是否存在需
首选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治疗。 • (三)帕金森病(PD)合并RLS • 轻度RLS,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其他非药物治疗包括按摩、凉水澡或温水澡、体
育锻炼、转移注意力等。
分类
• (一)按病因分类 •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RLS通常有家族史。继发性RLS患者多数
在40岁以后发病,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多发性硬化、 脊髓病变等)、铁缺乏、妊娠或慢性肾脏疾病有关。 • (二)按起病年龄分类 • 可分为早发型(<45岁)和晚发型(≥45岁)。早发型RLS极可能是家族性,同 时外周铁缺乏更显著。不同临床过程的周期性缓解常见于早发型RLS,而在晚发 型RLS中呈慢性进行性病程且症状更为严重。此外,晚发型RLS患者多存在恶化 因素。
诊断
• 诊断标准(诊断需同时满足A~C) • A.有迫切需要活动腿部的欲望,通常伴腿部不适感或认为是由于腿部不适感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宁腿综合症相关诊断和鉴别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不宁腿综合症相关诊断和鉴别[导读]不宁腿综合症患者常常出现下肢(偶尔可有上肢)不愉快的异常感觉。
如:虫蠕感,虫爬感,刺痛感,或其他异样感觉,多发生在夜间尤其是入睡前。
不宁腿综合症容易跟**不能、腿痛动趾综合征、夜间腿部痉挛、卧位性神经性跛行综合征、其他下肢肌肉及骨骼结构病变混淆。
不宁腿综合症患者常常出现下肢(偶尔可有上肢)不愉快的异常感觉。
如:虫蠕感,虫爬感,刺痛感,或其他异样感觉,多发生在夜间尤其是入睡前,受累部位以小腿深部最为明显。
揉搓局部皮肤,按摩患肢,伸展肌肉可缓解症状,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活动患肢,故而患肢常常过度行走,以期缓解。
由于不宁腿综合症常常发生于夜间或入睡之前,因此,患者入睡困难,多有失眠。
不宁腿综合症的发病率报道不一,约为1.2%—29%。
一般认为,约在15%。
男女均可罹患,女性稍高于男性。
儿童亦可患病。
妊娠女性发病率约为11%—27%,一般多见于妊娠3个月以后。
任何人种均可发病,但西方人更易受累。
不宁腿综合症的误诊率很高,约为59%。
病人由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8年,病人由发病到就诊的间期亦较长,个别患者发病后30年才首次就诊。
因此,临床医生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还应重视大众医学科普水平的提高。
不宁腿综合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型,继发性不宁腿综合症常见于周围神经病、尿毒症、或某些金属离子缺乏的患者。
对于不宁腿综合症的患者要鉴别原发与继发。
临床表现夜间或入睡前发生感觉异常和被迫活动患肢是不宁腿综合症的特征表现。
病人白天大多正常,夜间或入睡前开始发作,至次日晨起时症状逐渐消退。
严重时常常影响睡眠,病人苦不堪言,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不宁腿综合症的感觉异常多种多样,最具特征的是蠕动感或虫爬感。
病人就诊时常常诉说“腿内有蛆虫在蠕动”,“腿内有毛毛虫在爬”。
主诉中所用词汇按频度大小依次为“急需活动患肢、蠕动感、刺痛、抽筋、虫爬、牵拉、电击、紧张、不舒适、瘙痒”等感觉,但灼烧感、针刺感多不出现。
受累部位常位于下肢深部,小腿深部最为普遍。
症状可缓慢波及下肢,约有32%—50%的患者发病多年以后可出现上肢的症状。
不宁腿综合症的症状具有明显的生物节律性,睡眠剥夺或日间过劳均不能改变其夜间发作的趋势,活动患肢可使症状短时间改善,行走是患者最常采用的方法,揉搓皮肤、按摩、伸张肌肉、热敷有时也可有相同的效果。
情绪紧张、感冒受凉、心智倦怠等情况时可使症状加重。
药物也可对症状发生影响,除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以外,大多数神经镇静剂、美乐托宁、三环诊断标准美国睡眠医学研究会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中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997年)1、患者主诉夜间腿部有不愉快的感觉或夜间入睡困难。
2、腓肠肌内有一种非常不愉快的身体感觉,常伴有腿部出现一时性疼痛和搔痒;3、不舒服的感觉可以通过移动肢体得到缓解;4、多导睡眠图显示睡眠时肢体有运动。
5、不能用内科和精神科障碍解释其症状。
6、可以有其他睡眠障碍存在。
最低诊断标准:1+2+3严重程度标准:轻度:偶尔周期性发作,轻微影响患者入睡,但不会引起明显的困扰。
中度:一周内发作不超过2次,可以冒险延迟入睡时间,中度干扰睡眠,轻微影响白天的功能。
重度:一周内发作超过3次,严重干扰夜间的睡眠,明显影响白天的功能。
病程标准:急性期:2周以内。
亚急性期:超过2周,但在3个月以内。
慢性期:3个月以上。
鉴别诊断对不宁腿综合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可靠的病史及详细的体格检查,但要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1.**不能(akathisia):患者烦躁,坐立不安,急欲活动。
常常累及全身各部,但有时以双下肢明显,类似不宁腿综合症。
许多具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效能的药物,如,盐酸丁螺旋酮,氯哌氧卓(阿莫沙平),锂剂,三环类药物,个别钙离子拮抗剂均可诱发。
**不能可急性发病,常于用药或加大剂量后加剧,停药或减量后减轻;或者为迟发性发病(用药3个月后发病,或停药3个月后仍持续存在)。
另外,有时长期应用上述药物,停药后也可引起**不能,称为撤停性**不能。
非药物性的,散发的**不能很少见。
**不能的患者仅有轻度睡眠欠佳,亦无严重的周期性肢体异常运动(PLMS)。
该病受累部位以全身或躯干为主,表现为全身活动,扭动摇晃,并无夜间加重的趋势。
但有时可伴有锥体外系症状或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dyskinesia)的症状。
2.腿痛动趾综合征(painfullegsandmovingtoessyndrome):常表现为一过性小腿痛及足趾半节律性的抽动,发作短暂,但可频发,有时患者可刻意抑制其拇趾的抽动。
该病常见于周围神经病或腿部外伤之后,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周围神经的短路或异常放电,造成远端肌肉的抽动及局部的疼痛。
很多病人也可无明确诱因,有时病理活检亦可正常。
本病可被误诊为不宁腿综合症,鉴别要点在于:本病短暂频发,睡眠时不加重,活动患肢不能缓解症状,而不宁腿综合症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不宁腿综合症的发作有明显的生物节律性,昼轻夜重,活动患肢可缓解症状。
3.夜间腿部痉挛(nocturnallegcramps):即日常所说的“抽筋”,是指足部肌群或小腿腓肠肌群夜间突发性,无规律的痉挛疼痛,伸张肌肉既可缓解,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很容易与不宁腿综合症鉴别。
之所以在本处提及,是由于不宁腿综合症病人常常主诉“夜间腿部抽筋感”,病史不详时,易被误诊为夜间腿部痉挛,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4.卧位性神经性跛行综合征(recumbentneurogenicclandicationsyndrome):国外亦称Vesper’scurse,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发病机制可能是卧位导致椎管内静脉丛淤血肿胀,继而造成腰骶椎管腔狭窄,压迫腰骶部神经丛,出现神经性跛行的症状,有时夜晚可被痛醒。
根据患者心衰病史,抗心衰治疗有效等特点,不难鉴别。
5.其他下肢肌肉及骨骼结构病变,如,肌炎,筋膜炎,下肢深部神经纤维瘤等等,均可出现下肢疼痛、不适感。
疾病早期有时可拟似不宁腿综合症。
鉴别要点在于:除无不宁腿综合症的特征以外,患者的局部体征明显,常有压痛,病理检查或影象学检查可有阳性发现。
继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继发性不安腿综合征(secondaryrestlessnesslegssyndrome),亦症状性不安腿综合征,其症状系由周围神经病变所引起,多继发于糖尿病、尿毒症、酒精中毒、代谢性疾病、淀粉样变、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灰质炎、或神经根性神经病所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
继发性不宁腿综合症与原发性不宁腿综合症的主要鉴别点在于:继发性不宁腿综合症的患者其周围神经的电生理检查多有阳性发现,而原发性不宁腿综合症的患者阳性率低;继发性不宁腿综合症的患者多无家族史,原发性不宁腿综合症多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继发性不宁腿综合症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症状1年以内即达高峰,白天夜间均可发作,受累部位多以四肢远端为着,随机分布,而原发性不宁腿综合症病程较长,大多夜间发作,受累部位多见于小腿及足部。
值得注意:除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外,继发性不宁腿综合症同样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效。
糖尿病性不宁腿综合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8.8%,该发病率并不高于正常人群,但Ⅱ型糖尿病比Ⅰ型糖尿病明显易患不安腿综合征,且与血糖水平无关。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患者易患不宁腿综合症,国外报道发病率约为20%—57%,肾移植可使症状缓解,而透析治疗大多无效。
此外,与尿毒症性不宁腿综合症相伴发的周期性肢体异常运动(periodiclimbmovementdisorders,PLMD)的发病频度直接与尿毒症病人的死亡率呈正相关,其机理可能是PLMD导致患者严重睡眠障碍,造成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加速病情的进展。
目前观点,单一用BUN或Cr的浓度水平不能解释不宁腿综合症的发病。
此外,铁离子缺乏也可引起不宁腿综合症。
Ekbomb报道,25%的不宁腿综合症的患者患有缺铁症。
另外一项研究显示43%的缺铁症的患者有不宁腿综合症的症状。
研究还发现,不宁腿综合症与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清铁、血红蛋白、VB12、叶酸的浓度无关。
口服补铁后,临床不宁腿综合症的症状明显改善。
继发性不宁腿综合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与原发性不宁腿综合症的标准相同,所不同的是对诊断不宁腿综合症的患者应首先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便鉴别继发性不宁腿综合症,发现诱因,及早治疗。
不宁腿综合症的治疗一般治疗通过改善睡眠习惯,保持良好的有规则的睡眠模式,达到有规则的睡眠-觉醒周期。
避免接触咖啡因、酒精及过度运动,这些均可以诱发或加重不宁腿综合症。
对有些不宁腿综合症患者予以局部热敷或增加末梢血液循环,也有一定的疗效。
腓肠肌小血管及血管周围炎是一最新发现的病理特征病型。
血管扩张剂和小剂量激素治疗有肯定疗效。
有报道,病理证实腓肠肌皮内传入性A&和C小神经纤维变性,这些冷热传入性损伤,提示选择性止痛治疗有效。
药物治疗多巴胺类药物是原发性不宁腿综合症的首选治疗。
实验证实左旋多巴、培高利特、普拉克索等能显着缓解不宁腿综合症症状(90%~100%),减少PLMS(70%~100%)。
特别是普拉克索等多巴胺激动剂,其副作用少且短期服用后明显减少PLM,并能适当的改善客观和主观睡眠质量。
长时间服用后能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应用日趋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多巴胺类药物的突然停用会产生戒断症状。
另外,抗癫痫药、苯二氮类、阿片类药物对改善不宁腿综合症患者的感觉运动症状、睡眠质量等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铁剂的补充补铁后能明显改善一些不宁腿综合症患者症状,铁剂可有效缓解血清铁蛋白低于18ng/L的不宁腿综合症患者症状,部分患者症状消失。
高剂量静脉铁(1g)可使多数不宁腿综合症患者病情完全缓解,即使治疗前铁状态正常,疗效亦可持续半年。
透析疗法对于维持血液透析中的不宁腿综合症患者,应做到充分透析,使血液中的中、小分子毒素得到有效清除,主张尽早透析,当肌酐清除率至10mL/min时,就开始透析,以免尿毒症毒素蓄积,尤其是中分子物质、PTH等中大分子体内滞留,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及发生脱髓鞘改变,使神经病变严重,难以恢复,影响神经传导速度。
腹膜透析对清除中大分子毒素较常规血液透析好,神经系统病变较轻。
近来报道使用人工合成膜高通量透析器可增加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神经系统的病变大为减轻。
另外,对于长期透析的患者应注意纠正营养不良及补充相应的酮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水钠潴留、酸中毒。
尽量减少铁的丢失,使用EPO和铁剂使Hb维持在100~120g/L,红细胞压积33%~38%,减少不宁腿综合症的发生。
尽量避免使用肾中毒的药物,或经肾代谢的药物,避免因药物中毒使神经系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