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脂质化学
合集下载
第2章 脂质

△编码体系 ω编码体系 编码体系 CH3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OOH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亚麻酸 18:3ω3, 6, 9ω3 156 12
ω9
9 ∆
HO
C O
C H2
H2C OH HC OH C OH H2
H2O
脂肪酸1 脂肪酸
H2 C C O C H2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H3
H2O
H2C O HO CH C OH H2
单酯酰甘油
国际生物化学命名委员会推荐采用立 体专一编号或称sn-系统
H2C OH HC OH C OH H2
α β
α
手性原中心。 β碳——手性原中心。S-原 手性原中心 sn系统实际上是把 ,R-原sn系统实际上是把 甘油的手性β碳都看成是L 甘油的手性β碳都看成是L型的。 型的。
三酰甘油脂又称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的油脂称为油,为固态 三酰甘油脂又称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的油脂称为油, 的称为脂或脂肪。植物性三酰甘油脂多为油,动物多为脂。 的称为脂或脂肪。植物性三酰甘油脂多为油,动物多为脂。 生物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脂类物质 3、三酰甘油的理化性质 颜色和气味:无色、无嗅、无味。 颜色和气味:无色、无嗅、无味。天然油脂的颜色来自非油脂物质 。 密度和溶解度:密度小于1 一般在0.91~0.94之间; 0.91~0.94之间 密度和溶解度:密度小于1g/cm3,一般在0.91~0.94之间;不溶于 略溶于低级纯,易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 水,略溶于低级纯,易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苯。 熔点: 熔点: 化学性质 (1)水解与皂化:在酸、碱或脂酶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水解与皂化:在酸、碱或脂酶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提问:肥皂是怎么做的? 提问:肥皂是怎么做的? 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 动植物油脂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脂肪酸盐。 动植物油脂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脂肪酸盐。 皂化值——皂化1g油脂所需要的KOH mg数。 皂化1 油脂所需要的KOH mg数 皂化值 皂化
亚麻酸 18:3ω3, 6, 9ω3 156 12
ω9
9 ∆
HO
C O
C H2
H2C OH HC OH C OH H2
H2O
脂肪酸1 脂肪酸
H2 C C O C H2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CH3
H2O
H2C O HO CH C OH H2
单酯酰甘油
国际生物化学命名委员会推荐采用立 体专一编号或称sn-系统
H2C OH HC OH C OH H2
α β
α
手性原中心。 β碳——手性原中心。S-原 手性原中心 sn系统实际上是把 ,R-原sn系统实际上是把 甘油的手性β碳都看成是L 甘油的手性β碳都看成是L型的。 型的。
三酰甘油脂又称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的油脂称为油,为固态 三酰甘油脂又称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的油脂称为油, 的称为脂或脂肪。植物性三酰甘油脂多为油,动物多为脂。 的称为脂或脂肪。植物性三酰甘油脂多为油,动物多为脂。 生物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脂类物质 3、三酰甘油的理化性质 颜色和气味:无色、无嗅、无味。 颜色和气味:无色、无嗅、无味。天然油脂的颜色来自非油脂物质 。 密度和溶解度:密度小于1 一般在0.91~0.94之间; 0.91~0.94之间 密度和溶解度:密度小于1g/cm3,一般在0.91~0.94之间;不溶于 略溶于低级纯,易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 水,略溶于低级纯,易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苯。 熔点: 熔点: 化学性质 (1)水解与皂化:在酸、碱或脂酶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水解与皂化:在酸、碱或脂酶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提问:肥皂是怎么做的? 提问:肥皂是怎么做的? 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 动植物油脂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脂肪酸盐。 动植物油脂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脂肪酸盐。 皂化值——皂化1g油脂所需要的KOH mg数。 皂化1 油脂所需要的KOH mg数 皂化值 皂化
2 脂质

二酰甘油(甘油二酯)
单酰甘油(甘油单酯)
蜡:长链脂肪酸+长链一元醇(或固醇)
三酰甘油
Triglyceride : Animal Fat e.g. butter/lard
O
CH2-O- C
O
CH-O- C
O
CH2-O- C
Triglyceride : Vegetable Oil
e.g. soybean oil
相当于硬脂酸
CH
CH2 OH O
O C R2
鲨肝醇
2,3-烷基醚二酰甘油
O C HO O
CH3
O
(CH2)8CH=CH(CH2)7CH3
相当于油酸
R1
CH
CH2 OH O
O C R2
鲨油醇
2,3-烯基醚二酰甘油
蜡(Wax)
蜡是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的酯,蜡酯的通式 (RCOOR’)。 蜂蜡是许多高级一元醇酯的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三 十烷醇的软脂酸脂。 毛腊的主要成分为 三羟蜡酸的环醇脂(胆固醇)
• 在高等植物和低温生物以不饱合FA的含量较 高,动物脂肪含饱合FA较多。
• 细菌所含的FA种比高等动植物少的多,约20 多种,绝大多数是饱和FA和单烯酸的各种特 殊异构体的。
气液柱层析
以气体作为流动相,
以液体作为固定相, 样品首先经过气化。 饱和脂肪酸先出来, 不饱和脂肪酸后出来,
碳链短的先出来。
亚油酸和亚麻属于两个不同的的多不饱合脂肪酸 (PUFA)家族:omega-6(ω-6)和omega-3(ω-3)系列。 ω-6和ω-3系列是分别指第一个双键离甲基末端6个碳 和3个碳的 PUFA。 亚油酸是ω-6家族的原初成员,在人和哺乳类体内能 将它转变成γ-亚油酸,并继而延长为花生四烯酸,后者是 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也是合成一类生理活 性脂质, 类二十烷化合物的前体。
第二章 脂生物化学

甘油三酯贮存能量和保温
真核细胞中,甘油三酯在水相介质中成 微小油滴状独立结构,作为代谢燃料的 贮藏库,脊椎动物中这些特化的细胞被 称为脂肪细胞(adipcytes或fat cells)。 甘油三酯还贮藏在多种植物的种子中, 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能量及生物合成的 前体物质。
甘油三酯贮存能量和保温
人体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18:29c,12c ω -6系的原初成员 γ -亚麻酸(18:36c,9c,12c) 花生四烯酸(20:45c,8c,11c,14c) α -亚麻酸18:39c,12c ,15c ω -3系的原初成员 EPA—二十碳五烯酸 (20:55c,8c,11c,14c,17c) DHA—二十二碳六烯(22:64c,7c,10c,13c,16c,19c) 活性脂肪酸存在于鱼油(深海鱼)中。
CH2 O CH2OH CH2OH
2
1
3 1
P OH
OH H C OH C O HO C HO C O H H H OH OH O O 3 3 Sn-甘油-1-磷酸 Sn-甘油-3-磷酸 CH2 O CH2 O P OH CH2 OCH2 O P OH P OH P OH
2
同一物质 Sn-甘油-1-磷酸 Sn-甘油-3-磷酸 Sn-甘油-3-磷酸 Sn-甘油-1-磷酸 L-甘油-3-磷酸 D-甘油-1-磷酸 对映体 L-甘油-1-磷酸
通俗名
系统名 饱
简写 符号 和 脂 肪
结构 酸
熔 点 (℃)
存在
12 14 16 18月桂酸 (肉ຫໍສະໝຸດ 豆 蔻酸 棕榈酸 (软脂酸) 硬脂酸
n-十二酸 n-十四酸 n-十六酸 n-十八酸
12:0 14:0 16:0 18:0
第二章 脂质化学

(3)磷脂的水解
被碱水解 被酸水解 被专一性磷脂酶水解
甘油磷脂在弱碱、强碱和酸的条件下水解
弱、强碱 弱、强碱
酸
(1)弱碱水解产物: 脂肪酸盐和甘油-3-磷酰醇
(2)强碱水解产物: 脂肪酸盐、醇(X-OH)和甘油-3-磷酸
(3)酸:水解磷酸与甘油之间的酯键。
强碱
磷脂酶A1,A2,C,D:专一性水解甘油磷脂的 酯键和磷酸二酯键
(2)膳食中缺乏ω -6PUFA,导致皮肤病变。缺乏ω -3PUFA将 导致神经和视觉疑难症和心脏疾病。
ω-6和 ω-3PUFA的来源:
参见三版P88-91
ω -6PUFA
亚油酸: 植物油(大豆、棉籽、芝麻、花生、玉米胚、葵花籽等) γ -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肉类、玉米胚油或体内由亚油酸合成。
ω -3PUFA
甘油磷脂名称
HO-X的名称
—X的结构
极性头基净电荷
磷脂酸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胆碱
—— 胆胺
胆碱
磷脂酰丝氨酸
丝氨酸
磷脂酰甘油
甘油
磷脂酰肌醇
肌醇
H -1
H
心磷脂
磷脂酰甘油
(三)甘油磷脂的一般性质 (1)溶解性: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一般不溶于丙酮。 (2)磷脂是两亲脂质,可做乳化剂,在水中能形成双
分层微囊。
R2-C-O-C-H
OH
HO
H
CH2
β-糖苷键
O
1
二、鞘脂
• 鞘脂:不含甘油成分;是由长链的鞘氨醇、脂肪酸、 极性头基(磷酸、胆碱等)组成的脂类
鞘氨醇
脂肪酸
极性头基
神经酰胺:由脂肪酸与鞘氨醇的氨基连接而成。是所 有鞘脂(鞘磷脂,鞘糖脂)的结构母体。
被碱水解 被酸水解 被专一性磷脂酶水解
甘油磷脂在弱碱、强碱和酸的条件下水解
弱、强碱 弱、强碱
酸
(1)弱碱水解产物: 脂肪酸盐和甘油-3-磷酰醇
(2)强碱水解产物: 脂肪酸盐、醇(X-OH)和甘油-3-磷酸
(3)酸:水解磷酸与甘油之间的酯键。
强碱
磷脂酶A1,A2,C,D:专一性水解甘油磷脂的 酯键和磷酸二酯键
(2)膳食中缺乏ω -6PUFA,导致皮肤病变。缺乏ω -3PUFA将 导致神经和视觉疑难症和心脏疾病。
ω-6和 ω-3PUFA的来源:
参见三版P88-91
ω -6PUFA
亚油酸: 植物油(大豆、棉籽、芝麻、花生、玉米胚、葵花籽等) γ -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肉类、玉米胚油或体内由亚油酸合成。
ω -3PUFA
甘油磷脂名称
HO-X的名称
—X的结构
极性头基净电荷
磷脂酸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胆碱
—— 胆胺
胆碱
磷脂酰丝氨酸
丝氨酸
磷脂酰甘油
甘油
磷脂酰肌醇
肌醇
H -1
H
心磷脂
磷脂酰甘油
(三)甘油磷脂的一般性质 (1)溶解性: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一般不溶于丙酮。 (2)磷脂是两亲脂质,可做乳化剂,在水中能形成双
分层微囊。
R2-C-O-C-H
OH
HO
H
CH2
β-糖苷键
O
1
二、鞘脂
• 鞘脂:不含甘油成分;是由长链的鞘氨醇、脂肪酸、 极性头基(磷酸、胆碱等)组成的脂类
鞘氨醇
脂肪酸
极性头基
神经酰胺:由脂肪酸与鞘氨醇的氨基连接而成。是所 有鞘脂(鞘磷脂,鞘糖脂)的结构母体。
第2章 脂质化学(1)

鞘 氨 醇 磷 酯
甘油醇磷酯
鞘磷脂
2.3.2 糖脂 定义:糖通过其半缩醛上的羟基以糖苷键与脂质连结的化合物 2.3.2.1N-酰基鞘氨醇糖脂(神经酰氨糖酯)
脑苷脂
神经节苷脂 含有由几个糖基组成的巨大极性头。神经节苷脂的一个或多个末端糖基是 N-乙酰基神经酸即唾液酸。
2.3.2.2 甘油糖脂
脂质不但化学结构有差异,而且具有不同的生物功能。
2.1.3 脂质的分类
单脂:为脂酸与醇(甘油醇、高级一元醇)所组成的酯类。
脂:一般在室温时为固态,是甘油与3分子脂酸结合所成的三酰甘油,称脂肪或真 脂,也称中性脂。
油:指一般在空温时为液态的脂肪,脂性油。就化学本质来说,脂含较多饱和脂 酸,油含较多不饱和脂酸和低分子脂酸。
2 脂质化学
2.1 脂质的概念和类别
2.1.1存在及其重要性
① 在体内氧化放能,供给机体利用。
②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屏障,防止机体热量的散 失。
③是许多组织和器官的保护层。
④帮助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 收。
⑤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⑥一些不皂化脂类,如类固醇和萜类,是具有维 生
2.2单脂 2.2.1 脂肪(真脂)
上式中R1、R2及R3是脂肪酸的烃链,若相同则称单纯甘油酯;
若不同则称为混合甘油酯。
脂肪酸的种类及命名 1、种类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2、命名
2.2.2 蜡
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形成的酯,而长链是指16或16以上者。 天然蜡是多种蜡酯的混合物,还常含有烃类、二元酸、羟基酸和二元醇的 酯。
蜂蜡是软脂酸(C16)和有26-34个碳的蜡醇形成的酯 。
2.3 复脂 2.3.1磷酯 2.3.1.1甘油醇磷酯 结构为:
第二章 脂质

2. 蜡
•概念: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形成的酯。脂肪酸长度C14-C36, 醇的长度约C16-C30。简单的通式:RCOOR’ •蜡分子含有很弱的极性头部(酰基部分)和非极性尾巴(两条长烃链), 所以蜡完全不溶于水,其硬度取决于烃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 •蜡可作为能量储存(例如浮游微生物)、防水、防害虫、化妆品等广泛用 途。
2.2 固醇衍生物——胆汁酸
• 在肝脏中由胆固醇直接转化而来; •是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产物; •3,7,12位上为α羟基,10及13位上 甲基为β取向,羧基伸向羟基一面,
所以胆汁酸也是两亲分子; •胆汁酸是肠道的去污剂,能乳化 油脂,形成微团,从而便于水溶性 脂酶发挥作用,促进肠道中油脂及 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2. 甘油糖脂
二酰甘油分子3-OH以糖苷键与糖基相连,例如单半乳糖二酰基甘油:
衍生脂类:萜类和类固醇
萜类与类固醇:
•衍生脂类,不含脂肪酸,不可皂化; •重要的活性脂质; •以乙酸为合成前体. 1. 萜类(terpene)
尾
头 头尾相连
尾尾相连
按照异戊二烯数目,萜类分为单萜、倍半萜、双萜等
2. 类固醇(甾类)
2、脂质的分类
① 单纯脂质 :脂肪酸与醇(甘油醇、高级一元醇)所组成的酯类。 例如: • 三酰甘油:为甘油与3分子脂肪酸结合所成,称脂肪或真脂,也称 中性脂。
• 蜡:高级脂酸与高级一元醇所生成的酯,如虫蜡、蜂蜡等。
② 复合脂质:除了脂肪酸与醇之外,同时含有其他非脂性物质,如 糖、磷酸及含氮碱等。复脂分磷脂与糖脂两大类。
• 氢化、卤化和碘值:
氢化或卤化: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在有催化剂如 Ni 的影响下,其脂肪酸的双 键可与氢或卤素加成反应而成饱和脂,这个作用称氢化或卤化。氢化可将液 态植物油转变成固态脂。 碘值:卤化反应中吸收卤素的量反应不饱和键的多少,通常用碘值表示,即 100g油脂卤化时所能吸收的碘克数。 • 酸败和酸值: 酸败:油脂中的不饱和成分自动氧化后,产生过氧化物进而降解成挥发性酮 、醛、酸的混合物,产生难闻气味,这种现象为酸败。 酸败原因有二:①自动氧化,即空气中的分子氧在常温常压下使油脂氧化产 生过氧化物进而降解成挥发性醛、酮、酸的混合物;②因微生物的作用,把 油脂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产生低级脂肪酸或者酶促产生挥发性低级酮 。故陈腐脂类酸败的原因,大概不外乎水解与氧化。 酸败程度的大小用酸价来表示。酸价就是中和1g脂类的游离脂酸所需的 KOH mg数。
生物化学第2章 脂质

;脂蛋白复合体中蛋白含量越多,复合体的密度越来,反之,脂质愈多密 度越小。以密度增加顺序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
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因此可以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
方法分离血浆脂蛋白。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血浆脂蛋白
载脂蛋白
极性外壳层
磷脂 游离胆固醇
载脂蛋白
•两亲分子:极性C3羟基,非极性烷 烃侧链及甾核; •生物学作用:细胞膜的重要组成;
是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的前体;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之一;是生理 必需,但过量有害,例如胆结石就 是胆固醇的晶体。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2.2 固醇衍生物——胆汁酸
• 在肝脏中由胆固醇直接转化而来; •是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产物; •3,7,12位上为α羟基,10及13位上甲
(三)脂肪酸的理化性质 ➢烃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影响脂肪酸和含脂肪酸化合物的溶解度:
•烃链越长,溶解度越低 ➢烃链的饱和度影响脂肪酸和含脂肪酸化合物的熔点:
例如:室温下,12:0到24:0的饱和脂肪酸为蜡状固体,同样链长的 不饱和脂肪酸则为油状液体。
•不饱和键越多,熔点越低(有序性差,范德华力低) •顺式异构体熔点比反式低
硫酸脑苷脂
唾液酸
神经节苷脂GM1a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2. 甘油糖脂
二酰甘油分子3-OH以糖苷键与糖基相连,例如单半乳糖二酰基甘油。主 要存在于植物界和微生物中。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衍生脂类:萜类和类固醇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萜类与类固醇:
磷脂酸的磷酸基进一步被极性醇X-OH 酯化后,形成甘油磷脂。
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因此可以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
方法分离血浆脂蛋白。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血浆脂蛋白
载脂蛋白
极性外壳层
磷脂 游离胆固醇
载脂蛋白
•两亲分子:极性C3羟基,非极性烷 烃侧链及甾核; •生物学作用:细胞膜的重要组成;
是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的前体;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之一;是生理 必需,但过量有害,例如胆结石就 是胆固醇的晶体。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2.2 固醇衍生物——胆汁酸
• 在肝脏中由胆固醇直接转化而来; •是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产物; •3,7,12位上为α羟基,10及13位上甲
(三)脂肪酸的理化性质 ➢烃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影响脂肪酸和含脂肪酸化合物的溶解度:
•烃链越长,溶解度越低 ➢烃链的饱和度影响脂肪酸和含脂肪酸化合物的熔点:
例如:室温下,12:0到24:0的饱和脂肪酸为蜡状固体,同样链长的 不饱和脂肪酸则为油状液体。
•不饱和键越多,熔点越低(有序性差,范德华力低) •顺式异构体熔点比反式低
硫酸脑苷脂
唾液酸
神经节苷脂GM1a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2. 甘油糖脂
二酰甘油分子3-OH以糖苷键与糖基相连,例如单半乳糖二酰基甘油。主 要存在于植物界和微生物中。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衍生脂类:萜类和类固醇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分。
萜类与类固醇:
磷脂酸的磷酸基进一步被极性醇X-OH 酯化后,形成甘油磷脂。
第二章 脂类

甘油糖脂 糖脂 鞘糖脂: 以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为代表。
1.鞘糖脂
• 是以神经酰胺为母体的化合物。 • 是神经酰胺的1-位羟基被糖基化形 成的 • 组成:醇(鞘氨醇)、脂肪酸、糖
(1)脑苷脂
脑苷脂由一个单糖与神经酰胺构成。
(2)神经节苷脂 是含唾液酸的鞘糖脂。
• 鞘糖脂是细胞膜的组分,其糖结构突出于质 膜表面,与细胞识别和免疫有关。 • 位于神经细胞的还与神经传递有关。
按皂化性质
可皂化脂质:能被碱水解而产生皂 (脂肪酸盐) 不可皂化脂质: 固醇类、萜 极性脂质
按极性
非极性脂质
(三)生物学功能
• 贮存脂质:
三酰甘油主要分布在皮下、胸腔、腹腔、肌肉、 骨髓等处的脂肪组织中,是储备能源的主要形式。
可大量储存 功能效率高 占空间少
• 结构脂质:
磷脂、糖脂、胆固醇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膜脂共同特点: 有极性头(亲水部分)和非极性尾(疏水部分)
• CAT(Catalase)
• GSHPX(Glutathione peroxidase)
• VE
四、衍生脂
固醇类、萜
一般不含脂肪酸 属于不可皂化脂
(一)萜类
•是异戊二烯的衍生物。
•根据含有异戊二烯的数目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 三萜、多萜等。 •维生素A、E、K等都属于萜类,视黄醛是二萜,天然 橡胶也是多萜。
(二)类固醇
类固醇以环戊烷多氢菲为基本结构。
分为固醇类和固醇衍生物类
胆固醇
•胆固醇在神经组织和肾上腺中含量特别丰富; •胆固醇是高等动物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胆汁酸等都是胆固 醇的衍生物。
有关生物膜的两点说明:
• 生物膜中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有静电力、疏水作
1.鞘糖脂
• 是以神经酰胺为母体的化合物。 • 是神经酰胺的1-位羟基被糖基化形 成的 • 组成:醇(鞘氨醇)、脂肪酸、糖
(1)脑苷脂
脑苷脂由一个单糖与神经酰胺构成。
(2)神经节苷脂 是含唾液酸的鞘糖脂。
• 鞘糖脂是细胞膜的组分,其糖结构突出于质 膜表面,与细胞识别和免疫有关。 • 位于神经细胞的还与神经传递有关。
按皂化性质
可皂化脂质:能被碱水解而产生皂 (脂肪酸盐) 不可皂化脂质: 固醇类、萜 极性脂质
按极性
非极性脂质
(三)生物学功能
• 贮存脂质:
三酰甘油主要分布在皮下、胸腔、腹腔、肌肉、 骨髓等处的脂肪组织中,是储备能源的主要形式。
可大量储存 功能效率高 占空间少
• 结构脂质:
磷脂、糖脂、胆固醇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膜脂共同特点: 有极性头(亲水部分)和非极性尾(疏水部分)
• CAT(Catalase)
• GSHPX(Glutathione peroxidase)
• VE
四、衍生脂
固醇类、萜
一般不含脂肪酸 属于不可皂化脂
(一)萜类
•是异戊二烯的衍生物。
•根据含有异戊二烯的数目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 三萜、多萜等。 •维生素A、E、K等都属于萜类,视黄醛是二萜,天然 橡胶也是多萜。
(二)类固醇
类固醇以环戊烷多氢菲为基本结构。
分为固醇类和固醇衍生物类
胆固醇
•胆固醇在神经组织和肾上腺中含量特别丰富; •胆固醇是高等动物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胆汁酸等都是胆固 醇的衍生物。
有关生物膜的两点说明:
• 生物膜中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有静电力、疏水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甘油醇磷脂 Glycerophospholipids
由甘油、脂酸、磷酸、其 他基团组成。
主要是磷酸甘油二脂。甘 油中第1,2位碳原子与脂 肪酸酯基(主要是含16碳 的软脂酸和18碳的油酸) 相连,第3位碳原子则与 磷酸酯基相连。不同的磷 脂,其磷酸酯基组成也不 相同。
20
磷脂的结构类型
下一页
返回
甘油酯的D-/L-构型
D-三酰甘油
L-三酰甘油
若3个R基相同,即为简单三酰甘油,
若R基不同,则为混合三酰甘油。
14
(2)脂肪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嗅、无味,呈中性,比重皆小 于1。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
化学性质:水解,皂化,氢化,卤化,氧化,酸败, 乙酰化。
15
掌握几个定义
(1)皂化价:皂化1g脂肪所需的KOH的mg数。
解:
n I2 —— n
68/254
(C=C)n 1
0.125
平均双键数=(68/254)/0.125≈2个
18
2.3 复脂
复脂是指含磷或含糖的脂质。
2.3.1 磷脂 2.3.2 糖脂
甘油醇磷脂:卵磷脂,脑磷脂,磷 脂酰肌醇,缩醛磷脂,心磷脂。 鞘氨醇磷脂
N-酰基鞘氨醇糖脂:脑甘脂,神 经节苷脂。
甘油醇糖脂
O
O-
CH O C R4
X= P OCH2CHCH2 O P OH2C
O
O-
OH
O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肌醇
二磷脂酰甘油脂
21
卵磷脂的结构
脂肪酰基链
甘油基
磷酰胆碱基
22
磷脂的特点
磷脂分子中含有亲水性的磷酸酯基和亲脂 性的脂肪酸链,是优良的两亲性分子。
磷脂分子在水溶液中,由于水分子的作用, 能够形成双层脂膜结构或微团结构。
X= H X= CH2CH2N(CH3)2 X= CH2CH2NH2 X= CH2CH(OH)CHOH X= CH2CH(NH2)COO-
OH OH
O
O
CH2O C R1
R2 C O CH O
CH2O P O X
OH
磷脂酸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甘油
X=
OH
O
OH OH
CH2O C R3
解:Mr=(3×56×1000)/(2×65)=1292 I2值=0.51×2×100=102 (100g油脂卤化时吸收I2的克数)
17
皂化价:皂化1g脂肪所需的KOH的mg数。
碘价:100g脂类样品所能吸收的碘克数。
习题:
2、某油脂的碘值为68,皂化值为210。计算每个油 脂分子平均含多少个双健。
胆固醇以中性脂的形式分布在
双层脂膜内,对生物膜中脂类的
物理状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
利于保持膜的流动性和降低相变
温度。
30
胆固醇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光泽斜方晶体,无味,无臭,熔点
为148.50C,在高度真空可被蒸馏,具旋光性,不溶于水、酸 或碱,易溶于胆汁酸盐溶液,溶于乙醚、苯、氯仿、石油醚、 丙酮、热乙醇、醋酸乙酯等溶剂及油脂中等。P64
α-亚麻酸
C 18:3 ω3, 6, 9
C 18:3 9, 12, 15
3
6
9
CH3CH2CH CHCH2CH CH CH2CH CH
(CH2)7COOH15
12
9
油酸
9
CH3( CH2)7 CH
18:1 ω 9
18:1 9
CH (CH2)7COOH
9
甘油三酯的结构示意图
上一页
37
练习
1. 脂质是由_酯__酸__和__醇___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 衍生物。
2. 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_环__戊__烷_多__氢__菲__。 3.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是由_甘__油__、_酯__酸__、
_磷__酸__和_胆__碱__组成。 4.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分子中___磷_酰__胆__碱____为
细菌和植物的细胞膜中糖脂含量较多。 这类糖脂结构比较复杂,主要为甘油的 衍生物。
28
2.4 固醇
2.4.1 固醇的核心结构 2.4.2 胆固醇与麦角固醇的结构与功能 2.4.3 其他天然固醇
29
胆固醇的结构
Sterols’ structure
胆固醇是一种类 脂化合物, 在生 物膜中含量较多。
单脂
脂 类
复脂
脂:室温时为固态的脂肪 油:室温时为液态的脂肪 蜡:高级脂酸与高级一元醇所成的酯
磷脂:含 磷酸、氮碱的单脂衍生物, 分甘油醇磷酯、鞘氨醇磷脂
糖脂:含糖分子的单脂衍生物,分N酰基鞘氨醇糖脂和甘油醇糖脂
6
2.2 单脂
2.2.1 脂肪 2.2.2 蜡(自学)
7
2.2.1 脂肪
(1)脂肪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P47 三脂酸(C4以上)的甘油酯,也称三酰甘油。
4
概念: 脂类是脂肪酸(C4以上)和醇(甘油醇,鞘氨醇,
高级一元醇和固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Question1: 脂和酯有什么区别?
脂类的三个特征: (1)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如乙醚、丙酮及氯仿等; (2)为脂肪酸与醇所组成的酯类; (3)能被生物体利用,构造、修补组织或供给能量。
5
脂类的分类:
亲水端,酯__酸__的__碳_氢__链__为疏水端。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三酰甘油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 B) A. 三酰甘油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所组成的酯 B. 任何一个三酰甘油分子总是包含三个相同的脂酰基 C. 室温下,三酰甘油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D. 三酰甘油可以制造肥皂 E. 三酰甘油在氯仿中可以溶解
性质:性质与胆固醇相似,麦角固醇经紫外线
照射后可变成维生素D2。
34
维生素D2与D3的差别
维生素D2
维生素D3
35
其他天然固醇
如: 羊毛固醇 菜子固醇 豆固醇 真菌固醇
牡蛎固醇 菜油固醇 酵母固醇 菠菜固醇
36
本章要掌握的内容
1. 单脂的结构及性质 2. 复脂的结构 1)磷脂 甘油醇磷脂主体结构 鞘氨醇磷脂主体结构 2)糖脂 脑苷脂的主体结构 3. 固醇的核心结构
第二章 脂类化学
1
主要内容
2.1 脂类的概念和类别 2.2 单脂 2.3 复脂 2.4 固醇
2.1 脂类的概念和类别
2.2.1 存在及生物功能 2.2.2 化学概念(三个特征) 2.2.3 分类
3
脂质的生物功能
是碳及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 作为缓冲屏障以防止热、电及机械冲击 保护机体表面以防止感染及水分的过度丢失 有些脂质具有维生素及激素的功能 生物膜的组分 是其他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参与细胞识别,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表面物质
(2)化学性质:胆固醇可与脂酸结合成酯;可加氢、碘
或溴;可被不同氧化剂氧化;胆固醇的氯仿溶液与醋酸酐和 浓硫酸作用产生蓝绿色;胆固醇的醇溶液可被毛地黄皂苷醇 溶液沉淀。P64
31
维生素D3的生成
7-脱氢胆固醇
上一页
下一页
32 返回
维生素D3的作用
参与钙磷代谢促进成骨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33 返回
麦角固醇的结构与性质
甘油(丙三醇)
脂肪酸
8
远 离 反 式 脂 肪 酸
脂肪酸
➢ 脂肪酸是长的碳氢链的羧酸。 ➢ 不同脂肪酸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碳氢链的长度及不饱和
双键的数目和位置。
脂肪酸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如丁酸、棕榈酸,月桂酸开始计算双键位置。 ω-编码命名:从甲基端开始计算双键位置。
2. 脂肪的水解称为?( C)
A. 酯化 B. 还原 C. 皂化 D. 氧化 E. 水解
问答题:
猪油的皂化价是193~203,碘价是54~70;椰子油 的皂化价是246~265,碘价是8~10。
这些数值说明猪油和椰子油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差 异?
分析:
皂化价与脂肪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而碘 价是表示脂肪的不饱和程度。
(2)碘价: 100g脂类样品所能吸收的碘克数。 (3)酸价:中和1g脂类的游离脂酸所需的KOH毫克数。 (4)乙酰价:中和由1g乙酰脂经皂化释出的乙酸所需的
KOH毫克数。 16
皂化价:皂化1g脂肪所需的KOH的mg数。 碘价:100g脂类样品所能吸收的碘克数。
习题: 1、从植物种子中提取出1g油脂,把它等分为 两份,分别用于测定该油脂的皂化值和碘值。 测定皂化值的一份样品消耗KOH 65 mg,测定碘 值的一份样品消耗I2 510 mg.试计算该油脂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碘值。
动物细胞膜所含的糖脂主要是脑苷脂。
结构为:
O
CH2OH
OH
OO
OH
NH C R
R:脂肪酸
CH2 CH CH CH=CH (CH2)12 CH3
OH
神经鞘氨醇
OH
26
脑苷脂的分子结构
半乳糖
27
脑苷脂中所含的高级脂肪酸
脑苷脂中所含的高级脂肪酸有:二十四 酸、二十四烯酸和-羟二十四酸等。这 些脂肪酸以酰胺键形式与神经鞘氨醇中 的氨基相连。
猪油的皂化价小于椰子油,说明猪油的相对分子 质量比椰子油大,即猪油的酯酸具有较长的碳链。猪 油的碘价比椰子油大,说明猪油的不饱和程度大于椰 子油,级猪油的酯酸具有较多的双键。
磷酸甘油二脂在水溶液中形成双层脂膜。 磷脂的这种性质,使它具有形成生物膜
(双层脂膜)的特性。
23
微团
双层膜
脂质体 24
鞘氨醇磷脂的结构
鞘氨醇
反式-2-氨基-十八碳-4-烯-1,3-二醇 母体(神经酰胺)
甘油醇磷脂 Glycerophospholipids
由甘油、脂酸、磷酸、其 他基团组成。
主要是磷酸甘油二脂。甘 油中第1,2位碳原子与脂 肪酸酯基(主要是含16碳 的软脂酸和18碳的油酸) 相连,第3位碳原子则与 磷酸酯基相连。不同的磷 脂,其磷酸酯基组成也不 相同。
20
磷脂的结构类型
下一页
返回
甘油酯的D-/L-构型
D-三酰甘油
L-三酰甘油
若3个R基相同,即为简单三酰甘油,
若R基不同,则为混合三酰甘油。
14
(2)脂肪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嗅、无味,呈中性,比重皆小 于1。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
化学性质:水解,皂化,氢化,卤化,氧化,酸败, 乙酰化。
15
掌握几个定义
(1)皂化价:皂化1g脂肪所需的KOH的mg数。
解:
n I2 —— n
68/254
(C=C)n 1
0.125
平均双键数=(68/254)/0.125≈2个
18
2.3 复脂
复脂是指含磷或含糖的脂质。
2.3.1 磷脂 2.3.2 糖脂
甘油醇磷脂:卵磷脂,脑磷脂,磷 脂酰肌醇,缩醛磷脂,心磷脂。 鞘氨醇磷脂
N-酰基鞘氨醇糖脂:脑甘脂,神 经节苷脂。
甘油醇糖脂
O
O-
CH O C R4
X= P OCH2CHCH2 O P OH2C
O
O-
OH
O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肌醇
二磷脂酰甘油脂
21
卵磷脂的结构
脂肪酰基链
甘油基
磷酰胆碱基
22
磷脂的特点
磷脂分子中含有亲水性的磷酸酯基和亲脂 性的脂肪酸链,是优良的两亲性分子。
磷脂分子在水溶液中,由于水分子的作用, 能够形成双层脂膜结构或微团结构。
X= H X= CH2CH2N(CH3)2 X= CH2CH2NH2 X= CH2CH(OH)CHOH X= CH2CH(NH2)COO-
OH OH
O
O
CH2O C R1
R2 C O CH O
CH2O P O X
OH
磷脂酸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甘油
X=
OH
O
OH OH
CH2O C R3
解:Mr=(3×56×1000)/(2×65)=1292 I2值=0.51×2×100=102 (100g油脂卤化时吸收I2的克数)
17
皂化价:皂化1g脂肪所需的KOH的mg数。
碘价:100g脂类样品所能吸收的碘克数。
习题:
2、某油脂的碘值为68,皂化值为210。计算每个油 脂分子平均含多少个双健。
胆固醇以中性脂的形式分布在
双层脂膜内,对生物膜中脂类的
物理状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
利于保持膜的流动性和降低相变
温度。
30
胆固醇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光泽斜方晶体,无味,无臭,熔点
为148.50C,在高度真空可被蒸馏,具旋光性,不溶于水、酸 或碱,易溶于胆汁酸盐溶液,溶于乙醚、苯、氯仿、石油醚、 丙酮、热乙醇、醋酸乙酯等溶剂及油脂中等。P64
α-亚麻酸
C 18:3 ω3, 6, 9
C 18:3 9, 12, 15
3
6
9
CH3CH2CH CHCH2CH CH CH2CH CH
(CH2)7COOH15
12
9
油酸
9
CH3( CH2)7 CH
18:1 ω 9
18:1 9
CH (CH2)7COOH
9
甘油三酯的结构示意图
上一页
37
练习
1. 脂质是由_酯__酸__和__醇___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 衍生物。
2. 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_环__戊__烷_多__氢__菲__。 3.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是由_甘__油__、_酯__酸__、
_磷__酸__和_胆__碱__组成。 4.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分子中___磷_酰__胆__碱____为
细菌和植物的细胞膜中糖脂含量较多。 这类糖脂结构比较复杂,主要为甘油的 衍生物。
28
2.4 固醇
2.4.1 固醇的核心结构 2.4.2 胆固醇与麦角固醇的结构与功能 2.4.3 其他天然固醇
29
胆固醇的结构
Sterols’ structure
胆固醇是一种类 脂化合物, 在生 物膜中含量较多。
单脂
脂 类
复脂
脂:室温时为固态的脂肪 油:室温时为液态的脂肪 蜡:高级脂酸与高级一元醇所成的酯
磷脂:含 磷酸、氮碱的单脂衍生物, 分甘油醇磷酯、鞘氨醇磷脂
糖脂:含糖分子的单脂衍生物,分N酰基鞘氨醇糖脂和甘油醇糖脂
6
2.2 单脂
2.2.1 脂肪 2.2.2 蜡(自学)
7
2.2.1 脂肪
(1)脂肪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P47 三脂酸(C4以上)的甘油酯,也称三酰甘油。
4
概念: 脂类是脂肪酸(C4以上)和醇(甘油醇,鞘氨醇,
高级一元醇和固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Question1: 脂和酯有什么区别?
脂类的三个特征: (1)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如乙醚、丙酮及氯仿等; (2)为脂肪酸与醇所组成的酯类; (3)能被生物体利用,构造、修补组织或供给能量。
5
脂类的分类:
亲水端,酯__酸__的__碳_氢__链__为疏水端。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三酰甘油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 B) A. 三酰甘油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所组成的酯 B. 任何一个三酰甘油分子总是包含三个相同的脂酰基 C. 室温下,三酰甘油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D. 三酰甘油可以制造肥皂 E. 三酰甘油在氯仿中可以溶解
性质:性质与胆固醇相似,麦角固醇经紫外线
照射后可变成维生素D2。
34
维生素D2与D3的差别
维生素D2
维生素D3
35
其他天然固醇
如: 羊毛固醇 菜子固醇 豆固醇 真菌固醇
牡蛎固醇 菜油固醇 酵母固醇 菠菜固醇
36
本章要掌握的内容
1. 单脂的结构及性质 2. 复脂的结构 1)磷脂 甘油醇磷脂主体结构 鞘氨醇磷脂主体结构 2)糖脂 脑苷脂的主体结构 3. 固醇的核心结构
第二章 脂类化学
1
主要内容
2.1 脂类的概念和类别 2.2 单脂 2.3 复脂 2.4 固醇
2.1 脂类的概念和类别
2.2.1 存在及生物功能 2.2.2 化学概念(三个特征) 2.2.3 分类
3
脂质的生物功能
是碳及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 作为缓冲屏障以防止热、电及机械冲击 保护机体表面以防止感染及水分的过度丢失 有些脂质具有维生素及激素的功能 生物膜的组分 是其他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参与细胞识别,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表面物质
(2)化学性质:胆固醇可与脂酸结合成酯;可加氢、碘
或溴;可被不同氧化剂氧化;胆固醇的氯仿溶液与醋酸酐和 浓硫酸作用产生蓝绿色;胆固醇的醇溶液可被毛地黄皂苷醇 溶液沉淀。P64
31
维生素D3的生成
7-脱氢胆固醇
上一页
下一页
32 返回
维生素D3的作用
参与钙磷代谢促进成骨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33 返回
麦角固醇的结构与性质
甘油(丙三醇)
脂肪酸
8
远 离 反 式 脂 肪 酸
脂肪酸
➢ 脂肪酸是长的碳氢链的羧酸。 ➢ 不同脂肪酸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碳氢链的长度及不饱和
双键的数目和位置。
脂肪酸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如丁酸、棕榈酸,月桂酸开始计算双键位置。 ω-编码命名:从甲基端开始计算双键位置。
2. 脂肪的水解称为?( C)
A. 酯化 B. 还原 C. 皂化 D. 氧化 E. 水解
问答题:
猪油的皂化价是193~203,碘价是54~70;椰子油 的皂化价是246~265,碘价是8~10。
这些数值说明猪油和椰子油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差 异?
分析:
皂化价与脂肪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而碘 价是表示脂肪的不饱和程度。
(2)碘价: 100g脂类样品所能吸收的碘克数。 (3)酸价:中和1g脂类的游离脂酸所需的KOH毫克数。 (4)乙酰价:中和由1g乙酰脂经皂化释出的乙酸所需的
KOH毫克数。 16
皂化价:皂化1g脂肪所需的KOH的mg数。 碘价:100g脂类样品所能吸收的碘克数。
习题: 1、从植物种子中提取出1g油脂,把它等分为 两份,分别用于测定该油脂的皂化值和碘值。 测定皂化值的一份样品消耗KOH 65 mg,测定碘 值的一份样品消耗I2 510 mg.试计算该油脂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碘值。
动物细胞膜所含的糖脂主要是脑苷脂。
结构为:
O
CH2OH
OH
OO
OH
NH C R
R:脂肪酸
CH2 CH CH CH=CH (CH2)12 CH3
OH
神经鞘氨醇
OH
26
脑苷脂的分子结构
半乳糖
27
脑苷脂中所含的高级脂肪酸
脑苷脂中所含的高级脂肪酸有:二十四 酸、二十四烯酸和-羟二十四酸等。这 些脂肪酸以酰胺键形式与神经鞘氨醇中 的氨基相连。
猪油的皂化价小于椰子油,说明猪油的相对分子 质量比椰子油大,即猪油的酯酸具有较长的碳链。猪 油的碘价比椰子油大,说明猪油的不饱和程度大于椰 子油,级猪油的酯酸具有较多的双键。
磷酸甘油二脂在水溶液中形成双层脂膜。 磷脂的这种性质,使它具有形成生物膜
(双层脂膜)的特性。
23
微团
双层膜
脂质体 24
鞘氨醇磷脂的结构
鞘氨醇
反式-2-氨基-十八碳-4-烯-1,3-二醇 母体(神经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