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二)_教案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案最新4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最新4篇《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62页、63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三的1—4题。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练习十三第2题,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通过复习,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而且还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孕伏。
]二、探求新知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出示折线统计图的投影片)教师: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再打出条形统计图的投影片)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通过出示投影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通过比较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为学习制作折线统计图打下了基础。
]2、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出示例3:指名读出例3中统计表中各数据,师边引导边教学制作步骤。
教师述: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想一想,制作统计图的第一步干什么?指名说后,师出示画好的图纸(水平射线长6厘米,垂直射线长4厘米。
2023年人教版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5篇

2023年人教版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5篇《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体会折线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说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通过旧知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了解某市20xx年每月平均气温,并制作成了直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互相欣赏。
2、请同学们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教师随着学生的叙述用多媒体制作出条形统计图。
生回答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3、如果不用直条来表示(隐去纸条剩下点)把各个点用线顺次连接起来(多媒体连点)就成了另一种统计图。
4、揭题这幅统计图就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会它的作用。
1、让生讨论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师指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什么?横格、竖格各起什么作用?3、这个地区20xx的月平均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升得最快?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降得最快?三、读折线统计图1、让学生读课本99页某市20xx年水位变化的内容和折线统计图。
2、交流读图得到的信息,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3、回答书中的4个问题。
4、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
四、练一练1、先让学生读统计图,然后,交流(1)(2)两个问题。
2、(3)(4)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二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简单的统计(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4篇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4篇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4页到107页。
教学目标:1、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前置作业内容:1.阅读通知,建言献策。
通知各班班主任: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经学校体卫艺中心研究,决定举办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跳绳比赛。
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时间:5月24日下午2:30 —5:30二、比赛地点:太师附小体育馆三、报名要求:每班限报一名学生,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比赛。
如果你是班长或体委,接到通知后你会建议班主任老师怎么做?请把你的建议写下来。
2.分析数据,定出选手。
六(1)班体委在比赛前一周选了吴瑞阳和杜锦程2名同学,用统计表记录了两名同学在比赛前一周的训练成绩.为了更清楚,更直观地看出吴瑞阳和杜锦程比赛前一周训练成绩的变化趋势,我们还可做成折线统计图。
(1)请你在前置作业背面试着画一画。
(2)你觉得六(1)班最终会选谁参赛?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学过程: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优点师:同学们,课前阅读跳绳比赛的通知后,大家提出了很多取得好成绩的金点子,其中这两点提的最多。
(展示学生的前置作业1)学情预设:1.选1名跳绳水平最高的同学。
2.先选2名跳绳水平较高的同学。
师:还有些同学认为要先选出2名跳绳水平较高的同学。
每班限报1名同学,他们却先选出2名同学有何用意呢?学情预设:离比赛还有一周时间,一周后谁进步大让谁参加。
师:你觉得他的想法怎么样? 先选出2名同学还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呢?学情预设: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六(1)班体委在比赛前一周也选了两名同学吴瑞阳和杜锦程,课前大家根据他俩比赛前一周的训练成绩做出了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量变化趋势并对未来进行合理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我家楼脚有一个老大妈,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冰激凌,二女儿开了精品店卖伞。
眼看两个女儿都生活的很充实,可是老大妈却总是不开心。
因为雨天她担心大女儿的生意,晴天她又担心二女儿的生意。
最近一周,一直在下雨,二女儿的生意越来越好,雨伞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二女儿为了更好地经营,她就对雨伞的销售进行了统计。
(出示条形统计图)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学生发言,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生活中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统计外,你们还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出示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像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揭题)(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在轻松的谈话中,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新知(一)师:那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得到的信息,你能在折线统计图中找出来吗?让学生讨论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组成。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利用迁移让学生经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23年济南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如下: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从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气温的什么?师: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引入:师:从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平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用怎样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呢?3、揭示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二、新授(一)探究一1、认识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1)在折线统计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2)介绍横轴与纵轴、刻度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师: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相同点:横轴与纵轴不同点:直条表示数量、点表示数量。
(4)看数据师:2023年3月济南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你是怎样看的?(先看横轴、再看纵轴)(11℃)师: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5)看上升与下降幅度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上升幅度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折线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师: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参与统计活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使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用具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图例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选修课有舞蹈课、足球课、书法课、篮球课、象棋课、手工制作课。
老师把我们学校选修课各科人数统计了一下,做了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折线统计图生:学象棋的人数最多,55人,足球和书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50人。
师: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的高低可以清楚得看到每一个项目它所对应的人数的多少。
高的说明数量多,低的说明数量少。
师:同学们看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又表示的是什么呢?生:横轴表示的是项目,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项目的数量多少。
同学们,现在老师又对我们学校六学期内打篮球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表,请看。
折线统计图师:用什么统计图可以把这个统计表里数据变化情况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画出条形统计图就可以把它们的数量多少给表示出来。
师: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同学们,除了条形统计图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吗?请看老师做得一个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7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7篇《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结合实例读懂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折线统计图。
4、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绘图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题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对沙湖有哪些了解?老师收集了近几年来去沙湖旅游的人数,你想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数据更好的呈现出来?你从条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了那些信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种统计图,想看看吗?这样的统计图见过吗?你在哪见过?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分析,感受两者的相同。
首先请你们仔细观察比较两幅统计图,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重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2、深入讨论,认识特征。
那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那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它有哪些优势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一起讨论。
行动吧。
讨论好吗?请你们来说一说,它有哪些优势?(2)折线可以看出人数的变化情况,(你能不能指着图说说哪里的线段表明人数是增加,哪里的线段表明人数是减少。
)还有什么优势?(3)角度大的下降快些,角度小的,下降就慢些。
(角度,指线段斜着角度吗?这叫线段的倾斜程度。
从线段的倾斜程度可以看出什么?那你们比较这两条线段的倾斜程度,哪一条线段表明人数减少最多?为什么?课件展示线段。
通过比较发现:从折线统计图中每条线段的上升下降就能直观地看出?(数量连续的增减变化)线段的倾斜程度,就能看出?(数量的变化的幅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全)

温馨提示:《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内含《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04页例1。
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所以教材先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核心能力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思想,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主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2.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能读懂图上信息,并能根据图中信息做出简单的分析与预测,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来准确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五)学习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请你自学课本第104、105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任务1;下面是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请你试着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这张统计表的信息。
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时间7:20 7:30 7:40 7:50 8:00 8:10车辆/辆90 120 180 60 30 15任务2:请用简短的语句或词语来总结下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二)课堂设计1.情境导入出示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学都能看到校门口的车辆怎么样?(车来车往/多/拥挤)师:这是张老师在3月20日早上统计的7:20~8:10这个时间段学校门口的车辆流动情况,并把它绘制成的统计表。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这些车辆的流动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折线统计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2.探究新知(1)展示自学环节,总结画法。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尝试着画了折线统计图,你们画的怎么样呢?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上台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线统计图(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页的例4,第72页的“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六的第l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复习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例4的复式统计图和“做一做”的复式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下面是某市1997年上半年每月降水量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某市1997年上半年月降水量统计图
1997年8月制
单位:毫米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
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相互提问和回答问题。
学生甲:哪个月的月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
学生乙:6月份的降水量最多,是135毫米。
学生甲:哪个月的月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
学生乙:3月份的降水量最少,是35毫米。
学生甲:哪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毫米?
学生乙:二月与三月之间下降得最快,下降了13毫米。
学生甲:哪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上升得最快?上升了多少毫米?
学生乙:三月与四月之间上升得最快,上升了50毫米。
二、新课
1.教学例4。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
请大家阅读教科书第71页上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表中年份的表示方式跟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前面统计表中的时间间隔相同,而这个统计表中年份之间的间隔是不相同的,有的是间隔三年,有的是二年或一年。
)、
(2)画统计图时,在水平射线上表示年份应该注意什么?(在水平射线上表示年份时,应该根据经过时间的长短留出相应的间隔。
·例如,1989年到1992年经过三年,间隔应该是留出3个长度单位;1992年到1994年和1994年到1996年都是经过二年,
××市无线电一广、工厂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1989年一1997年)1998年1月制
无线一厂
无线二厂
(在下页)
单位;万元
间隔都应该留出2个长度单位;1996年到1997年,经过一年,间隔应该是1个长度单位。
)
教师指出:只有每一年留的间隔相同,画出的统计图才能正确地
表示出产值增长的情况。
大家按照教科书上给出的无线电二厂的数据,根据图例自己画出无线电二厂产值增长的折线。
巡视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描点是否准确。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做完后,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统计图(如上图),让学生进行订正。
对于画图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们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然后教师让学生对照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厂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无线电一厂。
)
(2)哪一年的工业产值增长得最快?(1996年一1997年)
2.做教科书第72页上“做一做”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自己读数据、描点、连线。
巡视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做题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做完后,教师出示下页图,让学生集体订正。
三、小结
教师: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
计图要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四、作业
1.阅读教科书第71—72页上的内容。
2.做练习十六的第5、7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